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第三部分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第三部分

唐朝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王冰 著

帝曰:何谓重实?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日猾则从,涩则逆也。

脉急,谓咏口也。

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物之生则滑利,物之死则枯涩,故涩为逆,滑为从。从,谓顺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春夏阳气高,故脉口热尺中寒为顺也。十二经十五络,各随左右而有太过不足,工当寻其至中#1应以施针艾,故云治主病者也。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秋冬阳气下,故尺中热脉。寒为顺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以阴分主络,阳分主经故耳

帝曰:何谓重虚?

此反问前重实也。

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

言尺寸脉俱虚。○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脉虚气虚尺虚是谓重虚,此少一虚字,多一上字。王注言尺寸脉俱虚,则不兼气虚也。详前热病气热脉满为重实,此脉虚气虚尺虚为重虚,是脉与气俱实为重实,俱虚为重虚,不但尺寸俱虚为重虚也。

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惬然。

寸虚则脉动无常,尺虚则行步惟然不足。○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气虚者禀#2中气.不定也。王谓寸虚则脉动无常非也。

脉虚者,不象阴也。

不象太阴之候也。何以言之?气口者脉之要会,手太阴之动也。

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

言气热脉满,已谓重实,滑则从,涩则逆。今气寒脉满,亦可谓重实乎?其於滑涩生死逆从何如?

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逆,谓涩也。○新校正云:详王氏以逆为涩,大非。古文简略,辞多互文,上言滑而下言逆,举滑则从可知,言逆则涩可见,非谓逆为涩也。

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

大略言之,夏手足寒,非病也,是夏行冬令,夏得则冬死。冬脉实满头热,亦非病也,是冬行夏令,冬得则夏亡。反冬夏以言之,则皆不死。春秋得之,是病故生。死皆在时之孟月也。

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移续於此,旧在后帝日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下,对问义不相类,王氏颇知其错简,而不知皇甫士安尝移附於此。今去后条,移从於此。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

形尽满,谓四形藏尽满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涩作满。

如是者,从则生,逆则死。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

悬,谓如悬物之动也。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新校正云:按《太素》无手字。杨上善云:足温气下故生,足#3寒气不下者逆而致死。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呜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呜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缓,谓如纵缓。急,谓如弦张之急。非往来之缓急也。《正理伤寒论》曰:缓则中风。故乳子中风,脉缓则生,急则死。

帝曰:肠僻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

热为血败故死,寒为荣气在故生。

帝曰:肠僻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阴病而见阳咏,与证相反,故死。

帝曰:肠僻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僻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藏期之。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脾见甲乙死,是谓以藏期之。

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

脉小坚急为阴,阳病而见阴脉,故死不治。○新校正云:按巢元方云:脉沉小急实,死不治;小牢急,亦不可治。

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以反证故。

帝曰:消瘴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久病血气衰,脉不当实大,故不可治。○新校正云:详经言实大病久可治,注意以为不可治。按《甲乙经》、《太素》、全元起本并云可治。又按巢元方云:脉数大者生,细小浮者死。又云:沉小者生,实牢大者死。瘴,徒丹切。牢病也。

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形度具《三备经》,筋度、脉度、骨度并具在《灵枢经》中。此问亦合在彼经篇首,错简也。一经以此问为《逆从论》首,非也。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府,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

亟,犹急也。闭塞,谓气之门户闭塞也。

所谓少针石者,非瘫疽之谓也,

冬月虽气门闭塞,然瘫疽气烈,内作大脓,不急写之,则斓筋腐骨,故虽冬月,亦宜针石以开除之。

瘫疽不得顷时回。

所以瘫疸之病,冬月犹得用针石者何?此病顷时回转之问,过而不写,则内斓筋骨,穿通藏府。

瘫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瘠与缨脉各二。

但觉似有瘫疽之侯,不的知发在何处,故按之不应手也。乍来乍已,言不定痛於一处也。手太阴傍,足阳明脉,谓胸部气户等六穴之分也。缨脉亦足阳明脉也,近缨之脉,故日缨脉。缨,谓冠带也。以有左右,故云各二。

掖瘫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

大骨会,肩也。谓肩贞穴,在肩髑后骨解问陷者中。

暴瘫筋换,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瘫若暴发,随脉所过,筋怒经急,肉分中痛,汗液渗泄如不尽,兼胞气不足者,悉可以本经脉穴俞补写之。○新校正云:按此二条,旧散在篇中,今移使相从。

腹暴满,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

太阳,为手太阳也。手太阳经络之所生,故取中院穴,即胃之募也。《中诰》曰:中院胃募也,居蔽骨与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脉所生。故云经络者,胃募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取太阳经络血者则已。无胃之募也等字。又杨上善注云足太阳。其说各不同,未知孰是。

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员利针。

谓取足少阴俞,外去脊椎三寸,两傍穴各五瘠也。少阴俞,谓第十四椎下两傍,肾之俞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用员利针,刺已如食顷久立已,叉视其经之过於阳者数刺之。

霍乱,刺俞傍五,

霍乱者,取少阴俞傍志室穴。○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刺主霍乱俞傍五取之。

足阳明及上傍三。

足阳明,言胃俞也。取胃俞,兼取少阴俞外两傍向上第三穴,则胃仓穴也。

刺痒惊脉五,

谓阳陵泉,在膝上外陷者中也。

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

经太阳,谓足太阳也。手太阴五,谓鱼际穴,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经太阳五,谓承山穴,在足端肠下分肉闲陷者中也。手少阴经络傍者,谓支正穴,在腕后同身寸之五寸,骨上廉肉分问,手太阳络别走少阴者。足阳明一者,谓解溪穴,在足腕上陷者中也。上踝五寸,谓足少阳络光明穴。按《内经明堂》、《中诰图经》悉主霍乱,各具明文。○新校正云:按别本注云悉不主霍乱,未详所谓。又按《甲乙经》、《太素》刺痛惊脉五至此为刺惊瘸,王注为刺霍乱者,王注非也。

凡治消□,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隔则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消,谓内消。□,谓伏热。厥,谓气逆,高,膏也。梁,粱也。跖,谓足也。夫肥者另人热中,甘者另人中满,故热气内薄,发为消渴偏枯气满逆也。逆者,谓违背常侯,与平常人异也。然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故隔塞否闭,气脉断绝,而上下不通也。气固於内,则大小便偏不得通泄也。何者?藏府气不化宣散,故尔。外风中人,伏藏不去则阳气内受,为热外翻,故留薄肉分消受,而皮肤着於筋骨也。湿胜於足则筋不利,寒胜於足则挛急,风湿寒胜则卫气结聚,卫气结聚则肉痛,故足跛而不可履也。跖,之石切。

黄帝曰: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藏不平,六府闭塞之所生也。故头痛耳呜,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然久厥逆而不下行,则气怫积於上焦,故为黄疸暴痛,癫狂气逆矣,食饮失宜,吐利过节,故六府闭塞,而令五藏之气不和平也。肠胃否塞则气不顺序,气不顺序则上下中外互相胜负,故头痛耳呜,九窍不利也。

太阴阳明论篇

脾胃藏府皆合於土,病生而异,故问不同。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脾藏为阴,胃府为阳,阳脉下行,阴脉上行,阳脉从外,阴脉从内,故言所从不同,病异名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春夏阳明为实,太阴为虚,秋冬太阴为实,阳明为虚。即更实更虚也。春夏太阴为逆,阳明为从;秋冬阳明为逆,太阴为从。即更逆更从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

是所谓阴阳异位也。

故阳道实,阴道虚。

是所谓更实更虚也。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是所谓或从内或从外也。

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外,上为喘呼;入五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是所谓所从不同,病异名也。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同气相求尔。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

是所谓更逆更从也。《灵枢经》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所行而异,故更逆更从也。

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

此言其大几尔心然足少阴脉下行,则不同诸阴之气也。

故伤於风者,上先受之;伤於湿者,下先受之。

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湿。盖同气相合故尔。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於胃,而不得至经,

新校正云:按《太素》至经作径至。杨上善云:胃以水谷资四支,不能径至四支,要因於脾,得水谷津液,营卫於四支。

必因於脾,乃得禀也。

脾气布化水谷精液,四支乃可以察受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四藏皆有正应,而脾无正主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於时也。脾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治,主也。着,谓常约着於胃也。土气於四时之中,各於季终寄王十八日,则五行之气各王七十二日,以终一岁之日矣。外主四季,则在人内应於手足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杨上善云:脾阴胃阳,脾内胃外,其位各异,故相逆也。

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哑,故太阴为之行气於三阴。阳明者表也,胃是脾之表也。

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於三阳。

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於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又复明脾主四支之义也。

阳明脉解篇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

前篇言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外,上为喘呼。然阳明者胃脉也,今病不如前篇之旨,而反闻木音而惊,故问其异也。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阴阳书》曰:木克土。故土恶木也。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脉作肌。

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帝异於常。逾,音予。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也O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惋热内郁,故恶人烦。○新校正云:按《脉解》云:欲独闭户牖而处何也?阴阳相搏,阳尽阴盛,故独闭户牖而处。惋,乌贯切。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

经,谓经脉。藏,谓五神藏。所以连藏则死者,神去故也。

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素,本也。逾垣,谓蓦墙也。怪其稍其异於常。逾,音予。

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

阳受气於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新校正云:按《脉解》云:阴阳争而外并於阳。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

弃,不用也。

岐伯曰:热盛於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誉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晋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足阳明胃脉,下鬲属胃络脾。足太阴脾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故病如是。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竟#1中:顾本无『中』字。

#2察:顾本作『脍』。

#3足:原作『脉』,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一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热论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问,其愈皆以十日已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寒者冬气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於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於四时之气者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乘杀厉之气,中而即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肤,至夏至前变为温病,夏至后变为热病。然其发起,皆为伤寒致之,故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新校正云:按《伤寒论》云: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与王注异。王注本《素问》为说,《伤寒论》本《阴阳大论》为说,故此不同。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

巨,大也。太阳之气,经络气血,荣卫於身,故诸阳气所宗属。

其脉连於风府,

风府,穴名也,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是。

故为诸阳主气也。

足太阳脉浮气之在头中者几五行,故统主诸阳之气。

人之伤於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寒毒薄於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内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病热。

其两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藏府相应而俱受寒,谓之两感。

帝曰:愿闻其状。

谓非两感者之形证。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

三阳之气,太阳脉浮,脉浮者外在於皮毛,故伤寒一日太阳先受之。

故头项痛腰脊强。

上文云其脉连於风府,略言也。细而言之者,足太阳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故头项痛,腰脊强。○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作头项腰脊皆强#1

二日阳明受之,

以阳感热,同气相求,故自太阳入阳.明也。

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於目,故身热目疼而鼻乾,不得卧也。

身热者,以肉受邪。胃中热烦,故不得外。余随脉络之所生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胆作骨。元起注云:少阳者肝之表,肝侯筋,筋会於骨,是少阳之气所荣,故言主於骨。《甲乙经》、《太素》等并作骨。

其脉循胁络於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

以病在表,故可汗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藏作府。元起注云:伤寒之病,始入皮肤之胜理,渐胜於诸阳,而未入府,故须汗发其寒热而散之。《太素》亦作府。

四日太阴受之,

阳极而阴受也。

太阴脉布胃中络於哑。故腹满而哑乾。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於肺,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於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死,犹撕也。言精气皆撕也。是以其死皆病六七日问者,此也。撕,息次切。

其不两感於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

邪气渐退,经气渐和,故少愈。

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臧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大气,谓大邪之气也。是故其愈皆病十日已上者,以此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此言表裹之大体也。《正理伤寒论》曰:脉大浮数,病为在表,可发其汗;脉细沉数,病为在裹,可下之。由此则虽日过多,但有表证,而脉大浮数,犹宜发汗;日数虽少,即有裹证而脉细沉数,犹宜下之。正应随脉证以汗下之。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邪气衰去不尽,如遗之在人也。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审其虚实而补写之,则必已。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是所谓戒食劳也。热虽少愈,犹未尽除,脾胃气虚,故未能消化。肉坚食驻,故热复生。复,谓复旧病也。

帝曰:其病两感於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於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乾而烦满;

新校正云:按《伤寒论》云:烦满而渴。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

谵言,谓妄谬而不次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多言也。谵,之阎切。

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巨阳与少阴为表裹,阳明与太阴为表.裹,少阳与厥阴为表裹,故两感寒气,同受其邪。

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以上承气海,故三日气尽乃死。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此以热多少盛衰而为义也。阳热未盛,为寒所制,故为病日温。阳热大盛,寒不能制,故为病日暑。然暑病者,当与汗之令愈,勿反止之,令其甚也。○新校正云:按几病伤寒已下,全元起本在《奇病论》中,王氏移於此。杨上善云.一冬伤於#3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冬伤於寒,甚者夏至以后发为暑#4病。

刺热篇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外身热。

肝之脉,环阴器,抵少腹而上,故小便不通先黄,腹痛多外也。寒薄生热,身故热焉。

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经络虽已受热,而神藏犹未纳邪,邪正相薄,故云争也。干争同之。又肝之脉,从少腹上侠胃,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之后,络舌本,故狂言胁满痛也。肝性静而主惊骇,故病则惊,手足躁扰,卧不得安。

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

肝主木,庚辛为金,金克木故甚,死於庚辛也。甲乙为木,故大汗於甲乙。

刺足厥阴、少阳。

厥阴,肝脉。少阳,胆脉。

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肝之脉,自舌本循喉咙之后上出额,与督脉会於巅,故头痛员员然,脉引冲於头中也。员员,谓似急也。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

夫所以任治於物者,谓心。病气入於经络,则神不安治,故#5先不乐,数日乃热也。

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

心手少阴脉,起於心中;其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小肠之脉,直行者,循咽下鬲抵胃;其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外毗。故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也。心在液为汗,今病热,故无汗以出。○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外毗作兑毗。王注《厥论》亦作兑毗。外当作兑。

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

心主火,任癸为水,水灭火故甚,死於壬癸也。丙丁为火,故大汗於丙丁。气逆之证,经阙其文也。

刺手少阴、太阳。

少阴,心脉。太阳,小肠脉。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

胃之咏,起於鼻,交类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康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故先头重颊痛颜青也。脾之脉,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其直行者,上鬲侠咽。故烦心欲呕而身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云:脾热病者#6,先头重颊痛。无颜青二字。

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

胃之脉,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牌。气街者,腰之前,故腰痛也。脾之脉,入腹属脾络胃。又胃之脉,自交承浆,却循颌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故腹满泄而两颌痛。颔,胡感切。

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

脾主土,甲乙为木,木伐土故甚,死於甲乙也。戊己为土,故大汗於戊己。气逆之证,经所未论。刺足太阴、阳明。太阴,脾脉。阳明,胃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热病下篇》云:病先头重颊痛,烦心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两颌痛,其暴泄善饥而不欲食,善噫,热中足清,腹胀食不化,善呕,泄有脓血,苦呕无所出,先取三里,后取太白、章门。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

肺主皮肤,外养於毛,故热中之,则先淅然恶风寒,起毫毛也。肺之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今肺热入胃,胃热上升,故舌上黄而身热。

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肺居鬲上,气主胸膺,复在变动为咳,又藏气而主呼吸,背复为胸中之府,故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7息也。肺之络脉,上会耳中,今热气上需,故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

肺主金,丙丁为火,火烁金故甚,死於丙丁也。庚辛为金,故大汗於庚辛也。气逆之证,经阙未书。

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太阴,肺脉。阳明,大肠脉。当视其络脉盛者,乃刺而出之。

肾热病者,先腰痛腑酸,苦渴数饮身热。

膀胱之脉,从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又腰为肾之府,故先腰痛也。又#8肾之脉,自循内踝之后,上踹内,出蝈内康;又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腑酸苦渴数饮身热。酸,音酸。腑,户当切。

热争则项痛而强,腑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

膀胱之脉,从脑出别下项。又肾之脉,起於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腑内;又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项痛而强,腑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然骨作然谷。跟,音根。

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担然,

肾之筋,循脊内侠膂上至项,结於枕骨,与膀胱之筋合。膀胱之脉,又并下於项。故项痛员员然也。澹澹,为似欲不定也。

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

肾主水,戊己为土,土刑水故甚,死於戊己也。壬癸为水,故大汗於壬癸。

刺足少阴、太阳。

沙阴,肾脉。太阳,膀胱脉。

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气王日为所胜,王则胜邪,故各当其王日汗。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肝气合木,木气应春,南面正理之,则其左颊#9也。

心热病者,颜先赤;

心气合火,火气炎上,指象明侯,故候於颜。颜,额也。

脾热病者,鼻先赤;

脾气合土,土王於中,鼻处面中,故占鼻也。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肺气合金,金气应秋,南面正理之,则其右颊也。

肾热病者,颐先赤。

肾气合水,水惟润下,指象明候,故候於颐也。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

期,为大汗之日也。如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肺庚辛,肾壬癸,是为期日也。

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

反,谓反取其气也。如肝病刺脾,脾病刺肾,肾病刺心,心病刺肺,肺病刺肝者,皆是反刺五藏之气也。三周,谓三周於三阴三阳之脉状也。又太阳病而刺写阳明,阳明病而刺写少阳,少阳病而刺写太阴,太阴病而刺写少阴,少阴病而刺写厥阴,如此是为反取三阴三阳之脉气也。

重逆则死。

先刺已反,病气流传,又反刺之,是为重逆。一逆刺之,尚至三周乃已,况其重逆而得生邪!.

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王则胜邪,故各当其王日汗。○新校正云:按此条文注二十四字,与前文重复,当删去。《甲乙经》、《太素》亦不重出。

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寒水在胃,阳气外盛,故饮寒乃刺,热退则冻生,故身寒而止针。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

此则举正取之例,然足少阳木病,而写足少阳之木气,补足太阴之土气者,恐木传於土也。胸胁痛,丘#10虚主之。丘虚在足外踝下如前陷者

中,足少阳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热病手足躁,经无所主治之旨,然补足太阴之脉,当於井荣取之也。○新校正云:详足太阴,全元起本及《太素》作手太阴。杨上善云:手太阴上属肺,从肺出腋下,故胸胁痛。又按《灵枢经》云:热病而胸胁痛,手足躁,取之筋问,以第四针,索筋於肝,不得索之於金。金,肺也。以此次之作手太阴者为是。

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五十九刺者,谓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写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康,此八者以写胃中之热也;云门、髑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写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写五藏之热也。几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故病甚则尔刺之。然头上五行者,当中行谓上星、自会、前顶、百会、后顶,次两傍谓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又刺两傍谓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也。上星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陷者中容#11豆,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四分作三分,《水热穴论》注亦作三分,详此注下文云:刺如上星法。又云:刺如自会法。既有二法,则当依《甲乙经》及《水热穴论》注,上星刺入三分,自会刺入四分。○自会在上星后同身寸之一寸陷者,刺如上星法。前顶在自会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骨问陷者中,刺如自会法。百会在前顶后同身寸之一寸三#12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阳脉之交会,刺如上星法。后顶在百会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枕骨上,刺如自会法。然是五者,皆督脉气之所发也。上星留六呼,若灸者并灸五壮。次两傍穴:五处在上星两傍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承光在五处后同身寸之一寸,通天在承光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络却在通天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玉枕在络却后同身寸之七分。然是五者,并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五处、通天各留七呼,络却留五呼,玉枕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承光不可灸,玉枕刺入二分。○又次两傍:临泣在头直目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五分,足太阳少阳阳维三脉之会。目窗、正营递相去同身寸之一寸,承灵、脑空递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然是五者,并足少阳阳维二脉之会,脑空一穴,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余并可刺入同身寸之三分,临泣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大杼在项第一椎下两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督脉别络足太阳手太阳三脉气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七壮,《气穴》注作七壮,《刺疟》注、《热穴》注作五壮。○膺俞者,膺中俞也,正名中府,在胸中行两傍,相去同身寸之六寸,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问动脉应手陷者中,仰而取之。手足太阴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五壮。缺盆在肩上横骨陷者中,手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背俞当是风门热府,在第二椎下两傍,各同身寸之一寸半,督脉足太阳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验今《明堂》、《中诰图经》不着背俞,未详果何处也。○新校正云:按王注《水热穴论》以风门热府为背俞,又注《气穴论》以大杼为背俞,此注云未详,三注不同#13,盖疑之也。○气冲#14在腹齐下横骨两端鼠误上同身寸之一寸动应手,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腑外康两筋内分问,足阳明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巨虚上廉,足阳明与太阳合#15,在三里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壮。巨虚下廉,足阳明与少阳合,在上康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壮。云门在巨骨下,胸中行两傍,○新校正云:按《气穴论》注胸中行两傍作侠任脉傍横去任脉,文虽异,穴之处所则同。○相去同身寸之六寸动脉应手。中府当其下同身寸之一寸。云门手太阴脉气所发,举臂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壮。验今《明堂》、《中语图经》不载髑骨穴,寻其穴以写四支之热,恐是肩髑穴,穴在肩端两骨问,手阳明娇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委中在足膝后屈处蝈中央约文中动脉,0新校正云:详委中穴与《气穴》注、《骨空》注、《刺疟论》注并此,王氏四处注之,彼三#16注无足膝后屈处五字,与此注异者,非实有异,盖注有详略尔。○足太阳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髓空者,正名腰俞,在脊中第二十一椎节下闲,督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一#17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二寸,《水热穴论》注亦作二寸,《气府论》注、《骨空论》注作一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五藏俞傍五者,谓魄户、神堂、魂门、意合、志室五穴也。在侠脊两傍,各相去同身寸之三寸,并足太阳脉气所发也。魄户在第三椎下两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五壮。神堂在第五椎下两傍,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壮。魂门在第九推下两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意舍在第十一椎下两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壮。志室在第十四椎下两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是所谓此经之五十九刺法也。若《针经》所指五十九刺,则殊与此经不同,虽俱治热病之要穴,然合用之理全向背,犹当以病候形证所应经法,即随所证而刺之。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手臂痛列缺主之。列缺者手太阴之络,去腕上同身寸之二#18寸半,别走阳明者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欲出汗商阳主之。商阳者,手阳明咏之井,在手#19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20,若灸者可灸一#21壮。

热病始於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

天柱主之。天柱在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康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热病始於足经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

新校正云:按此条《素问》本无,《太素》亦无,今按《甲乙经》添入。

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

据经无正主穴,当补写井荣尔。○新校正云:按《灵枢经》云:热病而身重骨痛,耳聋而好暝,取之骨,以第四针,索骨於肾;不得索之土。土,脾也。

病甚为五十九刺。

如古法。

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亦井荣也。

太阳之脉,色荣额骨,热病也,

荣,饰也,谓赤色见於额骨如荣饰也。顾骨,谓目下当外毗也。太阳合火,故见色赤。○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赤色荣额者,骨热病也。与王氏注不同。

荣未交,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作荣未夭。下文荣未交亦作夭。

日今且得汗,待时而已。

荣一为营字之误也。曰者,引古经法之端由也。言色虽明盛,但阴阳之气不交错者,故法云今且得汗之而已。待时者,谓肝病待甲乙,心病待丙丁,脾病待戊己,肺病待庚辛,肾病待壬癸,是谓待时而已。所谓交者,次如下句:

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外见太阳之赤色,内应厥阴之弦脉,然太阳受病,当传入阳明,今又#23厥阴之脉来见者,是土败而木贼之也,故死。然土气已败,木复狂行,木主#24数三,故期不过三日。

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

病或为气,恐字误也。若赤色气内连鼻两傍者,是少阳之脉色,非厥阴色,何者?肾部近於鼻也。○新校正云:详或者欲改肾作鼻,按《甲乙经》、《太素》并作肾。杨上善云:太阳,水也。厥阴,木也。水以生木,木盛水衰,故太阳水色见时,有木争见者,水死。以其热病内连於肾,肾为热伤,故死。本旧无少阳之脉色也六字,乃王氏所添,王注非,当从上善之义。

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

颊前,即顾骨下近鼻两傍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前字作筋。杨上善云:足少阳部在颊,赤色荣之,即知筋热病也。

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少阳受病,当传入於太阴,今又#25少阴,少阴脉来见,亦土败而木贼之也,故死不过三日,亦木之数然。'○新校正云:详或者欲改少阴作厥阴,按《甲乙经》、《太素》作少阴。杨上善云:少阳为木,少阴为水,少阳色见之时,有少阴争见者,是母胜子,故木死。王作此注,亦非。旧本及《甲乙经》、《太素》并无死期不过三日六字,此是王氏足成此文也。

热病气穴:三椎下问主胸中热,四椎下问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问主脾热,七椎下问主肾热,荣在骷也。

脊节之谓椎,脊穷之谓骯,言肾热之气,外通尾骯也。寻此文椎间所主神藏之热,又不正当其藏俞,而云主疗,在理未详。

项上三椎,陷者中也。

此举数脊#26之大法也言三椎下问主胸中热者,何以数之?言皆当以陷者中为气磨之所也。

颊下逆倾为大假,下牙车为腹满,顿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

此所以候面部之色,发明腹中之病诊。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二一竟

#1强:顾本作『痛』。

#2表:原作『大』,据顾本改。

#3於:原误窜至下句〔轻者』下,据顾本移正。

#4暑:原作『者』,据顾本改。

#5故:原作『出』,据顾本改。

#6者:原脱,据顾本补。

#7大;原脱,据顾本补。

#8又:原作『入』,据顾本改。

#9颊:原脱,据顾本补。

#10丘:原作『血』,据顾本改。

#11容:原作『谷』,据顾本改。

#12三:顾本作『五』。

#13三注不同:此四字原脱,据顾本补。

#14冲:顾本作『街』。

#15合:原作『入』,据顾本改。

#16三:原作『此』,据顾本改。

#17一:顾本作『二』。

#18二:顾本作『一』。

#19手:原作『乎』,据顾本改。

#20留一呼:此三字原脱,据顾本补。

#21一:顾本作『三』。

#22肾:原脱,据顾本补。

#23又:顾本作『反』。

#24主:顾本作『生』。

#25又:顾本作『反』。

#26脊:顾本『脊』下有『椎』字。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二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评热病论篇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交,谓交合,阴阳之气不分别也。

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谷,谷生於精,

言谷气化为精,精气胜乃为汗。

今邪气交争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

言初汗也。

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

无俾,言无可使为汗也。谷不化则精不生,精不化流,故无可使。

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如是者,若汗出疾速留着而不去,则其人寿命立致倾危也。○新校正云:详病而留者,按王注病当作疾,又按《甲乙经》作而热留者。

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热论》谓上古《热论》也。几汗后脉当迟静,而反躁急以盛满者,是真气竭而邪盛,故知必死也。

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

脉不静而躁盛,是不相应。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

志合於精,今精无可使,是志无所居,志不留居则失志也。

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汗出脉躁盛,一死;不胜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也。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日风厥。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裹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

上从之,谓少阴随从於太阳而上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裹刺之,饮之服汤。

谓写太阳,补少阴也。饮之汤者,谓止迎#1上之肾气也。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

从劳风生,故日劳风。劳,谓肾劳也。肾脉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故肾劳风生,上居肺下也。

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

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强上,好仰也。冥视,谓合眼视不明也。又《千金方》冥视作目眩。

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

膀胱脉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今肾精不足,外吸膀胱,膀胱气不能上营,故使人头项强而视不明也。肺被风薄,劳气上需,故令唾出若鼻涕状。肾气不足,阳气内攻,劳热相合,故恶风而振寒。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中,

救,犹止也。俯仰,谓屈伸也。言止屈伸於#2动作,不使劳气滋蔓。

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三日中若五日,《千金方》作俟#3之三日及五日中,不精明者是也。与此不同。

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巨阳者,膀胱之脉也。膀胱与肾为表裹,故巨阳引精也。巨,大也。然太阳之脉,吸引精气,上攻於肺者三日,中年者五日,素不以精气用事者#4七日,当咳出稠涕,其色青黄如脓状。平调咳者,从咽而上出於口,暴卒咳者,气冲突於蓄门而出於鼻。夫如是者,皆肾气劳竭,肺气内虚,阳气奔迫之所为,故不出则伤肺也。肺伤则荣卫散解,魄不内治,故死。○新校正云:按王氏云:卒暴咳者,气冲突於蓄门而出於鼻。按《难经》云冲门,无蓄门之名,疑是责门。杨操云:贵者,鬲也,胃气之所出,胃出谷气以传於肺,肺在鬲上,故胃为责门。

帝曰:有病肾风者,面驸瘾然壅,害於言,可刺不?

疵然,肿起貌。壅,谓目下壅,如外蚕形也。肾之脉,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妨害於言语。瘾,莫江切。

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

至,谓病气来至也。然谓藏配一日,而五日至肾。夫肾已不足,风内薄之,谓肿为实,以针大泄,反伤藏气,真气不足,不可复,故刺后五日其气铃至也。

帝曰: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乾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呜,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日风水,论在《刺法》中。

《刺法》,篇名,今经亡。

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邪之所赓,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赓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於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乾,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外,外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呜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能下者,胃院鬲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於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考上文所释之义,未解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乾苦渴之义,应古论简脱,而此差谬之尔。如是者何?肾少阴之脉,从肾上贡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又膀胱太阳之脉,从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今阴不足而阳有余,故热从胸背上至头,而汗出口乾苦渴也。然心者阳藏也,其脉行於臂手。肾者阴藏也,其脉循於胸足,肾不足则心气有余,故手热矣。又以心肾之脉,俱是少阴脉也。

帝曰:善。

逆调论篇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异於常侯,故日非常。○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为之热三字。

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

言不知谁为元主邪。

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言自由形气阴阳之为是,非衣寒而中有寒也。

帝曰:人有四支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无如火二字,《太素》云如炙於火,当从《太素》云。

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支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

水为阴,火为阳,今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故云少水不能灭盛火也。治者,王也。胜者,盛也。故云独胜而止。

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烁者,言消也。言久久此人当肉消削也。○新校正云:详如炙如火,当从《太素》作如炙於火。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5,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於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以水为事,言盛欲也。

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日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肾不生则髓不满,髓不满则筋乾缩,故节孪拘。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於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

苛,谓疗。苛,胡歌切。

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日死。

身用志不应,志为身不就,两者似不相有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日死作三十日死也。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外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外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外外而喘者,皆何藏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曰:不得外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j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

水谷海也。

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外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外不安。此之谓也。

《下经》,上古经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外外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帝曰:善。

寻经所解之旨,不得外而息无音,有得外行而喘,有不得外不能行而喘,此三义悉阙而未论,亦古之脱简也。

疟论篇

黄帝问曰:夫疚疟皆生於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

疢,犹老也,亦瘦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夫疟疾者皆生於风,其以日作以时发何也?与此文异。《太素》同今文。杨上善云:瘠,有云二日一发为瘠疟,此经但夏伤於暑至秋为病,或为疳疟,或但云疟,不叉以日发问日以定瘤也,但应四时,其形有异,以为瘠尔已。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

栗,谓战栗。鼓,谓振动。

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玲饮。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阳气者下行极而上,阴气者上行极而下,故日阴阳上下交争也。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由此寒去热生,则虚实更作,阴阳之气相移易也。

阳并於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

阳并於阴,言阳气入於阴分也。阳明,胃脉也。胃之脉合交承浆,却分行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故气不足,则恶寒战栗而颐颌振动也。

巨肠虚则腰背头项痛;

巨阳者,膀胱脉。其咏从头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故气不足,则腰背头项痛也。膊,音博。

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於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玲饮也。

热伤气,故内外皆热,则喘而渴。

此皆得之夏伤於暑,热气盛,藏於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

肠胃之外,荣气所主,故云荣气所舍也。合,犹居也。

此令人汗空疏,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汗出空疏。《甲乙经》、《太素》同。

胜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於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於阳,夜行於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作,发作也。

帝曰:其问日而作者何也?

间日,谓隔日也。

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於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问日而作也。

不与卫气相逢会,故隔日而发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

晏,犹日暮也。

岐伯曰:邪气客於风府,循膂而下,

风府,穴名,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二寸,大筋内宛宛中也。膂,谓脊两傍。

卫气一日一夜大会於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风府则胜理开,胜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

节,谓脊骨之节,然邪气远则逢会迟,故发暮也。

其出於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骸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内,注於伏膂之脉,

项已下至尾骯几二十四节,故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骯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内,注於伏膂之脉也。伏膂之脉者,谓膂筋之问,肾脉之伏行者也。肾之脉,循股内后康,贯脊属肾;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以其贯脊,又不正应行穴,但循膂伏行,故谓之伏膂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经》、《太素》并同。伏膂之脉,《甲乙经》作太冲之脉,巢元方作伏冲。

其气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以肾脉贯脊属肾,上入肺中。肺者,缺盆为之道。其气之行速,故其气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

其问日发者,由邪气内薄於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问日乃作也。

募原,谓鬲募之原系。○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并同。《举痛论》亦作膜原。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於风府,胜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太素》自此邪气客於头项至下则病作故八十八字并无。

此邪气客於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於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於背者,气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

故下篇各以居邪之所而刺之。

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胜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卫邪相合,病则发焉,不爻悉当风府而发作也一○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巢元方则其府也作其病作。

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

风疟皆有盛衰,故云相似同类。

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次以内传。

故卫气应乃作。

留,谓留止。随,谓随从。

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於大暑,其汗大出,胜理开发,因遇夏气赓沧之水寒,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水寒作小寒迫之。

藏於胜理皮肤之中,秋伤於风,则病成矣。

暑为阳气,中风者阳气受#7之,故秋伤於风,则病成矣。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於寒而后伤於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露形触冒,则风寒伤之。

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於风而后伤於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

以其先热,故谓之温。

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日瘴疟。

瘴,热也,极热为之也。瘴,徒干切。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

言何暇不早使其盛极而自止乎?

岐伯曰:经言无刺缟缟之热,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热作气。缟,火妖切。

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洒洒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

缟缟,盛热也。浑浑,言无端绪也。洒洒,言汗大出也。洒,音鹿。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於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於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

阴盛则胃寒,故先寒战栗,阳盛则胃热,故先热欲饮也。

夫疟气者,并於阳则阳胜,并於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

复,谓复旧也。言其气发至极,还复如旧。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疟者,风寒之暴气,不常,病极则复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疟,风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至字连上句,与王氏之意异。

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

以其盛炽,故不可当也。

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

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勿敢铃毁。

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

方,正也。正盛写之,或伤真气,故铃毁。病,气衰已,补其经气,则邪气弥退,正气安平,故铃大昌也。

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

所写铃中,所补爻当,故真气得安,邪气乃亡也。

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真气寝息,邪气大行,真不胜邪,是为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言牢缚四支,令气各在其处,则邪所居处铃自见之,既见之则刺出其血尔。往,犹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真往作其往,《太素》作直往。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

阴静阳躁,故脉亦随之。

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相薄至极,物极则反,故极则阴阳俱衰。

帝曰:时有问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问日者,邪气与卫气客於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

气不相会,故数日不能发也。

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阳胜阴甚则渴,阳胜阴不甚则不渴也。胜,谓强盛於彼之气也。

帝曰:论言夏伤於暑,秋必病疟,

新校正云:按《生气通天论》并《阴阳应象大论》二论俱云:夏伤於暑,秋叉疢疟。

今疟不必应者何也?

言不叉皆然。

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

秋气清凉,阳气下降,热藏肌肉,故寒甚也。

以冬病者寒不甚,

冬气严冽,阳气伏藏,不与寒争,故寒不甚。

以春病者恶风,

春气温和,阳气外泄,内胜开发,故恶於风。

以夏病者多汗。

夏气暑热,津液充盈,外泄皮肤,故多汗也。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於何藏?

安,何也。舍,居止也。藏,谓五神藏也。

岐伯曰:温疟,得之冬中於风寒,气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胜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於肾,其气先从内出之於外也。

肾主於冬,冬主骨髓,脑为髓海,上下相应,厥热上需,故脑髓销烁,销烁则热气外薄,故肌肉喊削,而病藏於肾也。

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

阴虚#8谓肾藏气虚,阳盛谓膀胱太阳气盛。

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日温疟。

衰,谓病衰退也。复反入,谓入肾阴脉中。

帝曰:瘴疟何如?岐伯曰:瘴疟者,肺素有热气盛於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胜理开,风寒舍於皮肤之内、分肉之问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於阴,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作不反之阴。巢元方作不及之阴。

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问,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日瘴疟。帝曰:善。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二竟

#1迎:顾本作『逆』。

#2於:原作『放』,据顾本改。

#3俟:顾本作『候』。

#4者:原作『也』,据顾本改。

#5胜:顾本作『盛』。

#6府:原作『汗』,据顾本改。

#7受:原作『久』,据顾本改。

#8虚:原作『气』,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三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刺疟篇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

足太阳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其支别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肿,过脾枢。故令腰痛头重,寒从背起。○新校正云:按《三部九侯论》注贯肿作贯臀,《刺腰痛》注亦作贯臀,《厥论》注作贯肿,《甲乙经》作贯肿。

先寒后热,缟搞暍暍然,

缟缟,甚热状。暍暍,亦热盛也。太阳不足,故先寒,寒极则生热,故后热也。暍,音谒。

热止汗出,难已,

热生是为气虚,热止则为气复,气复而汗反出,此为邪气盛而真不胜,故难已。○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经》、《太素》、巢元方并作先寒后热渴,渴止汗出。与此文异。

刺部中出血。

太阳之邮,是谓金门。金门在足外踝下,一名日关梁,阳维所别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壮。《黄帝中诰图经》云:委中主之。则古法以委中为邮中也。委中在胭中央约文中动脉,足太阳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详刺邮中《甲乙经》作胭中。今王氏两注之,当以胭中为正也。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传,

身体解传,次如下句:

寒不甚,热不甚,

阳气未盛,故令其然。

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

胆与肝合,肝虚则其#1邪薄其气,故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也。

热多汗出甚,

邪盛则热多,中风故汗出。

刺足少阳。

侠溪主之。侠溪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问本节前陷者中,少阳之荣,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

阳虚则外先寒,阳虚极则复盛,故寒甚久乃热也。热去汗已,阴又内强,阳不胜阴,故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也。

刺足阳明驸上。

冲阳穴也。在足附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问动脉,上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阳明之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驸,音付。

足太阴#2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

心气流於肺则喜,令脾藏受病,心母救之,火气下入於脾,不上行於肺。又太阴脉支别者,复从胃上鬲注心中。故令人不乐好大息也。

不嗜食,多寒热汗出,

脾主化谷,营助四傍,今邪薄之,诸藏无禀,土寄四季,王则邪气交争。故不嗜食,多寒热而汗出。○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多寒少热。

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

足太阴#3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故病气来至则呕,呕已乃衰退也。

即取之。

待病衰去,即而取之,其言衰即取之井俞及公孙也。公孙在足大指本节后同身寸之一寸,太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

足少阴脉,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故呕吐甚,多寒热也。肾为阴藏,阴气生寒,今阴气不足,故热多寒少。○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呕吐甚,多寒少热也。

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胃阳明脉,病欲独闭户牖而处,今谓胃土病证,反见肾水之中,土刑於水,故其病难已也。太钟、太溪悉主之。太钟在足内踝后街中,少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少阴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其病难已,取太溪。又按太钟穴《甲乙经》作跟后冲中,《刺腰痛篇》注作跟后街中动脉,《水穴》注云在内踝后,此注云内踝后街中,诸注不同,当以《甲乙经》为正。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疟状,非瘾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浥倡,

足厥阴脉,循股阴入髦中,环阴器抵少腹,故病如是。疮,谓不得小便也。忆忆,不畅之貌。○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数便意三字作数噫二字。

刺足厥阴。

太冲主之,在足大指本节后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厥阴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也。○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云,在本节后内问动脉应手。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问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封缺主之。列缺在手腕后同身寸之一寸半,手太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阳明穴,合谷主之。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问,手阳明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神门主之。神门在掌后锐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阴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太素》云:歌得清水及寒多,寒不甚热甚。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中封主之。中封在足内踝前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仰足而取之,伸足乃得之,足厥阴经也,刺出血止,常刺者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呜,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商丘主之。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阴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肾疟者,令人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胸胸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太钟主之。取如前足少阴疟中法。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

胃热脾虚,故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也。是以下文兼刺太阴。○新校正云:按《太素》且病作疽病。

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厉兑、解溪、三里主之。厉兑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阳明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一壮。解溪在冲阳后同身寸之三寸半腕上陷者中,阳明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腑骨外廉两筋肉分闲,阳明合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然足阳明取此三穴,足太阴刺其横脉出血也。横脉,谓足内踝前斜过大脉,则太阴之经脉也。○新校正云:详解溪在冲阳后三寸半。按《甲乙经》一寸半,《气穴论》注二寸半。

疟发身方热,刺驸上动脉,

则阳明之脉也。

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阳明之脉,多血多气,热盛气壮,故出其血而立可寒也。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亦谓开穴而出其血也,当随井俞而刺之也。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肚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背俞,谓大杼。五朕俞,谓讳嘻。胱,去鱼切。

疟脉小实急,灸经少阴、刺指井。

灸经少阴,是谓复溜。复溜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足少阴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刺指井,谓刺至阴。至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胱俞、背俞各一,适行於血也。

谓调适肥瘦,穴度深浅,循《三备法》而行针,令至於血脉也。背俞#4,谓大杼。五朕俞,谓讳嘻主之。○新校正云:详此条从疟脉满大至此注终,文注共五十五字,当从删削。经文与次前经文重复,王氏随而注之,别无义例,不若士安之精审,不复出也。

疟脉缓大虚,便#5用药,不宜用针。

缓者中风,大为气实,虚者血虚,血虚气实,风又攻之,故宜药治以遣其邪,不宜针写而出血也。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先其发时,真邪异居,波陇不起,故可治。过时则真邪相合,攻之则反伤真气,故日失时。○新校正云:详从前疟脉满大至此,全元起本在第四卷中,王氏移续於此也。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问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

随其形证,而病脉可知。

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

释具下文。

不已,刺邮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

并足太阳之脉气也。邮中,则委中也。侠脊者,谓大杼、风门热府穴也。大杼在项第一椎下两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风门热府在第二#6椎下两傍各同身寸之一寸半,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新校正云:详大杼穴灸五壮,按《甲乙经》作七壮,《气穴论》注作七壮,《刺热论》及《热穴》注并作五壮。

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廉泉,穴名。在颌下结喉上舌本下,阴维任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问出血。

头上,谓上星、百会。两额,谓悬颅。两眉问,谓钻竹等穴也。

先项背痛者,先刺之。

项,风池、风府主之。背,大杼、神道主之。

先腰脊痛者,先刺邮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问。

新校正云:按别本作手阴阳,全本亦作手阴阳。

先足经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问出血。

各以邪居之所以脱写之。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三阳,太阳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足三阳。

腑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日驸髓病,以才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阳辅穴也。取如《气穴论》中府俞法。肘,洪付切。镜,锄衔切。

身体小痛,刺至阴。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至阴二字。

诸阴之井无出血,问日一刺。

诸井皆在指端,足少阴井在足心宛宛中。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

新校正云:按《九卷》云足阳明。《太素》同。

渴而问日作,刺足少阳。

新校正云:按《九卷》云手少阳。《太素》同。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自胃疟下至此,!寻《黄帝中诰图经》所主,或有不与此文同,应古之别法也。

气厥论篇

黄帝问日: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於肝,瘫肿少气。

肝藏血,然寒入则阳气不散,阳气不散,则血聚气涩,故为瘫肿,又为少气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肾移寒於脾。元起注云:肾伤於寒而传於脾,脾#7主肉,寒生於肉则结为坚,坚化为脓,故为瘫也。血伤气少,故日少气。《甲乙经》亦作移寒於脾,王因误本,遂解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脾移寒於肝,瘫肿筋挛。

脾藏主肉,肝藏主筋,肉温则筋舒,肉玲则筋急,故筋挛也。肉寒则卫气结聚,故为瘫肿。

肝移寒於心,狂隔中。

心为阳藏,神处其中,寒薄之则神乱离,故狂也。阳气与寒相薄,故隔塞而中不通也。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没二,死不治。

心为阳藏,反受诸寒,寒气不消,乃移於肺,寒随心火内铄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然肺藏消铄,气无所持,故令饮一而波二也。金火相贼,故死不能治。

肺移寒於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於大肠,疾行则呜,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肺藏气,肾主水,夫肺寒入肾,肾气有余,肾气有余则上奔於肺,故云涌水也。大肠为肺之府,然肺肾俱为寒薄,上下皆无所之,故水气客於大肠也。肾受凝寒,不能化液,大肠积水而不流通,故其疾行,则肠呜而濯濯有声,如囊裹浆而为水病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水之病也作治主肺者。

脾移热於肝,则为惊钮。

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

肝移热於心,则死。

两阳和合,火木相燔#8,故肝热入心,则当死也。《阴阳别论》日:肝之心谓之生阳,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新校正云:按《阴阳别论》之文义与此殊,王氏不当引彼误文,附会此义。

心移热於肺,传为鬲消。

心肺两问,中有斜鬲膜,鬲膜下际,内连於横鬲膜,故心热入肺,久久传化,内为鬲热消渴而多饮也。

肺移热於肾,传为柔痊。

柔,谓筋柔而无力,痉,谓骨痉而不随。气骨皆热,髓不内充,故骨痉强而不举,筋柔缓而无力也。痉,音职。

肾移热於脾,传为虚,肠僻死,不可治。

脾土制水,肾反移热以与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久久传为虚损也。肠僻死者,肾主下焦,象水而玲,今乃移热,是精气内消,下焦无主以守持,故肠僻除而气不禁止。

胞移热於膀胱,则症溺血。

膀胱为津液之府,胞为受纳之司,故热入膀胱,胞中外热,阴络内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正理论》日:热在下焦,则溺血。此之谓也。

膀胱移热於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

小肠脉,络心,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故受热,以下令肠隔塞而不便,上则口生疮而麋斓也。麋,谓烂也。糜,武悲切。

小肠移热於大肠,为处痴,为沉。

小肠热已,入。大肠,两热相薄,则血溢而为伏痕也。血涩不利,则月事沉滞而不行,故云为伏痕为况也。处与伏同。痕一为疝,传写误也。

大肠移热於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铄肌肉,故善食而瘦入也。食亦者,谓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亦,易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入作又。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为无义,不若《甲乙经》作又,读连下文。

胃移热於胆,亦曰食亦。

义同上。

胆移热於脑,则辛类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日鼻渊也。频,谓鼻频也。足太阳脉,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足阳明脉,起於鼻,交频中,傍约太阳之脉。今脑热则足太阳逆,与阳明之脉俱盛,薄於类中,故鼻类辛也。辛,谓酸#10痛。故下文日:

传为钮瓖暝目。

以足阳明脉,交频中,傍约太阳之脉,故耳热盛则阳络溢,阳络溢则钮出汗血也。戚,谓汗血也。血出甚,阳明太阳脉衰,不能荣养於目,故耳暝。暝,暗也。蝶,莫结切。

故得之气厥也。

厥者,气逆也。皆由气逆而得之。

咳论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日: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日:愿闻其状。岐伯日: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邪谓寒气。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於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肺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故云从肺咏上至於肺也。

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时,谓王月也。非王月则不受邪,故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於,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寒气微则外应皮毛,内通肺,故咳。寒气甚则入於内,内裂则痛,入於肠胃则泄痢。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以当用事之时,故先受邪气。○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无乘秋则三字,疑此文误多也。

帝日:何以异之?

欲明其证也。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肺藏气而应息,故咳则喘息而喉中有声,甚则肺络逆,故唾血也。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手心主脉,起於胸中,出属心包。少阴之脉,起於心中,出属心系;其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喉,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介介如梗状作喝喝。又少阴之脉,上侠咽不言侠喉。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脸下满。

足厥阴脉,上贯鬲,布脑肋,循喉咙之后,故如是。朕,亦胁也。

脾咳之状,咳则右胱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足太阴脉,上贯鬲侠咽;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故病如是也。脾气连肺,故痛引肩背也。脾气主右,故右珐阴阴然深慢痛也。剧,音极。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足少阴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又膀胱脉,从肩脏内别下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故病如是。

帝日: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於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11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脾与胃合。又胃之脉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脾咳不已,胃受之也。胃寒则呕,呕甚则肠气逆上,故蛔出。蛔,音回。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肝与胆合,又胆之脉从缺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故肝咳不已,胆受之也。胆气好逆,故呕温苦汁也。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肺与大肠合。又大肠脉入缺盆,络肺,故肺咳不已,大肠受之,大肠为传送之府,故寒入则气不禁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遗失作遗矢。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心与小肠合,又小肠脉入缺盆络心,故心咳不已,小肠受之。小肠寒盛,气入大肠,咳则小肠气下奔,故失气也。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肾与膀胱合。又膀胱脉从肩脏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故肾咳不已,膀胱受之。膀胱为津液之府,是故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於胃,关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三焦者,非谓手少阳也,正谓上焦中焦耳。何者?上焦者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上,贯鬲,布胸中,走腋。中焦者,亦至於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脉,乃化而为血,故言皆聚於胃,关於肺也。两焦受病,则邪气需肺而肺气满,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腹满不欲食者,胃#12寒故也。胃脉者,从缺盆下乳内康,下循腹至气街;其支者,复从胃下口循腹裹至气街中而合。今胃受邪,故病如是也。何以明其不谓下焦?然下焦者,别於回肠,注於膀胱,故水谷者常并居於胃中,盛糟粕而俱下於大肠,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寻此行化,乃与胃口悬远,故不谓此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胃脉下循腹作下侠脐。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日: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诸藏#13俞者,皆脉之所起第三穴。诸府合者,皆脉之所起第六穴也。经者,藏脉之所起第四穴,府脉之所起第五穴。《灵枢经》日:脉之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此之谓也。

帝曰:善。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三竟

#1其:顾本作『恐』,『恐』下断句。

#2阴:原作『阳』,据顾本改。

#3阴:原作『阳』,据顾本改。

#4背俞:此二字原脱,据顾本补。

#5便:顾本『便』下有『宜』字。

#6二:原作『七』,据顾本改。

#7脾:原作『胃』,据顾本改。

#8翻:原作『播』,据顾本改。

#9入:顾本『入』上有『移』字。

#10酸:原作『醉』,据顾本改。

#11咳:原脱,据顾本补。

#12胃:原作『肾』,据顾本改。

#13藏:原作『治』,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四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举痛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厌於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明也。

善言天者,言天四时之气,温凉寒暑,生长收藏,在人形气五藏参应,可验而指示善恶,故日必有验於人。善言古者,谓言上古圣人养生损益之述,与今养生损益之理,可合而与论成败,故曰叉有合於今也。善言人者,谓言形骸骨节,更相支柱,筋脉束络,皮肉包裹,而五藏六府次居其中,假七神五藏而运用之,气绝神去则之於死,是以知彼浮形不能坚久,静虑於己,亦与彼同,故日必有厌於己也。夫如此者,是知道要数之极,悉无疑惑,深明至理,而乃能然矣。

今余问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於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言如发开童蒙之耳,解於疑惑者之心,令一一条理,而目视手循,验之可得。扪,犹循也。

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

请示起端也。

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音涩而不行,客於脉外则血少,客於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问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欲明异候之所起。

岐伯曰:寒气客於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艮则痛立止。

脉左右环,故得寒则缩蜷绌急,缩蜷绌急则卫气不得流通,故外引於小络脉也。卫气不入,寒内薄之,脉急不纵,故痛生也。得热则卫气复行,寒气退辟,故痛止。昊,热也。止,已也。绌,丁骨切。

因重中於寒,则痛久矣。

重寒难释,故痛久不消。

寒气客於经脉之中,与艮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

按之痛甚者,其义具下文。

寒气稽留,艮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脉既满大,血气复乱,按之则邪气攻内,故不可按也。

寒气客於肠胃之问,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膜,谓鬲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血不得散,谓鬲膜之中小络脉内血也。络满则急,故牵引而痛生也。手按之则寒气散,小络缓,故痛止。

寒气客於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侠脊之脉者,当中之督脉也,次两傍足太阳脉也。督脉者循脊裹,太阳者贯膂筋,故深按之不能及也。若按当中则脊节曲,按两傍则膂筋蹙合,曲与蹙合,皆卫气不得行过,寒气益聚而内畜,故按之无益。

寒气客於冲脉,冲脉起於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冲脉,奇经脉也。关元,穴名,在齐下三寸。言起自此穴,即随腹而上,非生出於此也。其本生出,乃起於肾下也。直上者#1,谓上#2行会於咽喉也。气因之,谓冲脉不通,足少阴气因之上满。冲脉与少阴并行,故喘动而应手也矣。

寒气客於背俞之脉则#3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背俞,谓心俞脉#4,亦足太阳脉也。夫俞#5者,皆内通於藏,故日其俞注心相#6引而痛也。按之则温气入,温气入则心气外发,故痛止。

寒气客於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於肝,寒气客於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厥阴者,肝之脉,入髦中,环阴器,抵少腹,上贯肝鬲,布胁肋,故日络阴器系於肝,脉急引胁与少腹痛也。

厥气客於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亦厥阴肝脉之气也,以其脉循阴股入髦中,环阴器上抵少腹,故日厥气客於阴股,寒气上及於少腹也。

寒气客於小肠膜原之问,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言血为寒气之所凝结而乃成积。

寒气客於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言藏气被寒拥胃而不行,气复得通则已也。○新校正云:详注中拥胃疑作拥冒。

寒气客於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肠胃客寒留止,则阳气不得下流而反上行,寒不去则痛生,阳上行则呕逆,故痛而呕也。

寒气客於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小肠为受盛之府,中满则寒邪不居,故不得结聚而传下入於回肠。回肠,广肠也,为传导之府,物不得停留,故后泄而痛。

热气留於小肠,肠中痛,瘴热焦渴则坚乾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热渗津液,故便坚也。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谓候色也。

岐伯曰:五藏六府固尽有部,

谓面上之分部。

视其五色,黄赤为热,

中热则色黄赤。

白为寒,

阳气少,血不上荣於色,故白。

青黑为痛,

血凝#7泣则变恶,故色青黑则痛。

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帝曰:扪而可得奈何?

扪,摸也,以手循摸也。

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帝曰:善。余知百病生於气也,

夫气之为用,虚实逆顺缓急皆能为病,故发此问端。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艮则气泄,惊则气乱,

新校正云:按《太素》惊作忧。

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飧泄作食而气逆。

故气上矣。

怒则阳气逆上,而肝气乘脾,故甚则呕血及飧泄也。何以明其然?怒则面赤,甚则色苍。《灵枢经》曰:盛怒而不止则伤志。明怒则气逆上而不下也。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气脉和调,故志达畅。荣卫通利,故气徐缓。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布叶,谓布盖之大叶。○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而上焦不'通作两焦不通。又王注肺布叶举谓布盖之大叶,疑非。全元起云:悲则损於心,心系急则动於肺,肺气系诸经,逆故肺布而叶举。安得谓肺布为肺布盖之大叶?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恐则阳精却上而不下流,故却则上焦闭也。上焦既闭,气不行流,下焦阴气亦还回不散,而聚为胀也。然上焦固禁,下焦气还,各守一处,故气不行也。○新校正云:详气不行当作气下行也。

寒则□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谓津液渗泄之所。理,谓文理逢会之中。闭,谓密闭。气,谓卫气。行,谓流行。收,谓收敛也。身寒则卫气沉,故皮肤文理及渗泄之处,皆闭密而气不流行,卫气收敛於中而不发散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气不行作营卫不行。

艮则胜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故热则肤胜开发,荣卫大通,津液外渗,而汗大泄。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气奔越故不调理。○新校正云:按《太素》惊作忧字。

劳则喘且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疲力役则气奔速,故喘息。气奔速则阳外发,故汗出。然喘且汗出,内行外皆逾越於常经,故气耗损也。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系心不散,故气亦停留。○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归正二字作止字。

腹中论篇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日一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心腹胀满,不能再食,形如鼓胀,故名鼓胀也。○新校正云:按《太素》鼓作谷字。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鹦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按古《本草》鹑矢并不治鼓胀,惟大利小便,微寒,今。方制法当取用处汤渍服之。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复,谓再发,言如旧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於腹也。

饮食不节则伤胃,胃脉者,循腹裹而下行,故饮食不节,时有病者复。病气聚於腹中也。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於食,病至则先闻腥躁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清液,清水也,亦谓之清涕。清涕者,谓从窈漏中漫液而下,水出清玲也。眩,谓目视眩转也。前后血,谓前阴后阴出血也。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出血多者,谓之脱血,漏下。、鼻魍、呕吐出血,皆同焉。夫醉则血脉盛,血脉盛则内热,因而入房,髓液皆下,故肾中气竭也。肝藏血以养人,脱血故肝伤也。然於丈夫则精液衰乏;若女子则月事滞涩而不来也。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骨一□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

新校正云:按别本一作伤中。□,昨则切。芦茹,上力居切,下音如字。

及伤肝也。

饭后药先,谓之后饭。按古《本草经》云,乌剧鱼骨、葱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尔。夫醉劳力以入房,则肾中精气耗竭;月事衰少不至,则中有恶血淹留。精气耗竭,则阴萎不起而无精;恶血淹留,则血痹着中而不散。故先兹四药,用入方焉。古《本草经》曰:乌刘鱼骨味咸玲平无毒,主治女子血闭。葱茹味辛寒平有小毒,主散恶血,雀卯味甘温平无毒,主治男子阴萎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鲍鱼味辛臭温平无毒,主治瘀血血痹在四支不散者。寻文会意,方义如此而处治之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葱茹作兰茹。详王注性味乃兰茹,当改葱作兰。又按《本草》乌刘鱼骨玲作微温,雀卵甘作酸,与王注异。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日伏梁。

伏梁,心之积也。○新校正云:详此伏梁与心积之伏梁大异,病有名同而实异者非一,如此之类是也。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院,生鬲,侠胃院内痈,

正当冲脉带脉之部分也。带脉者,起於季胁,回身一周,横络於齐下。冲脉者,与足少阴之络起於肾下,出於气街,循阴股;其上行者,出齐下同身寸之三寸关元之分,侠齐直上,循腹各行会於咽喉,故病当其分,则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也。以其上下坚盛,如有潜梁,故日病名伏梁,不可治也。以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按之痛问不堪,故每切按之致死也。以冲脉下行者络阴,上行者循腹故也。上则迫近於胃胱,下则因薄於阴器也。若因薄於阴,则便下脓血。若迫近於胃,则病气上出於鬲,复侠胃院内长其瘫也。何以然哉?以本有大脓血在肠胃之外故也。生当为出,传文误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侠胃作使胃。

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勿动亟夺。

若裹大脓血居齐上,则渐伤心藏,故为逆。居齐下则去心稍远,犹得渐攻,故为从。从,顺也。亟,数也。夺,去也。言不可移#11动,但数数去之则可矣。

论在《刺法》中。

今经亡。

帝曰:人有身体脏股腑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

此二十六字,错简在《奇病论》中,若不有此二十六字,则下文无据也。○新校正云:详此并无注解,尽在下卷《奇病论》中。

此风根也。

此四字此篇本有,《奇病论》中亦有之。

其气溢於大肠而着於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亦冲脉也。齐下,谓脖腴,在齐下同身寸之一#12寸半。《灵枢经》曰:肓之原名日脖腴。脖,薄没切。腴,乌朗切。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疸,芳草发狂。

多饮数波,谓之热中。多食数波,谓之消中。多喜日瘪,多怒日狂。芳,美味也。

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热中消中者,脾气之上溢,甘肥之所致,故禁食高梁芳美之草也。《通评虚实论》曰:几治消瘴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又《奇病论》曰:夫五味入於口,藏於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此肥美一之所发也。此人叉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此之谓也。夫富贵人者,骄恣纵欲轻入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帝思难□,故发问之。高,膏。梁,米也。石药,英乳也。芳草,浓美#13也。然此五者,富贵人常服之,难禁也。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脾气溢而生病,气美则重盛於脾,消热之气躁疾气悍,则又滋其热。若人性和心缓,气候舒匀,不与物争,释然宽泰,则神不躁迫,无惧内伤,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悍利也。坚,定也,固也。劲,刚也。言其芳草石药之气,坚定固久,刚烈而卒不歇灭,此二者是也。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夫热气栗悍,药气亦然遇,恐内伤脾,

栗,疾也。

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热气栗盛则木气内余,故心非和缓则躁怒数起,躁怒数起则热气因木以伤脾,甲乙为木,故至甲乙日更论脾病之增喊#14也。

帝曰:善。有病膺肿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瘫#15肿。

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膺,胸傍也。颈,项前也。胸,膺问也。

岐伯曰:名厥逆。

气逆所生,故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疮,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石,谓以石针开破之。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於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疮;石之则阳出内#16,虚则狂;

灸之则火气助阳,阳盛故入阴。石之则阳气出,阳气出则内不足,故狂。

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并,谓并合也。待自并合则两气俱全,故可治。若不尔而灸石之,则偏致胜负,故不得全而瘠狂也。

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病,谓经闭也。《脉法》曰:尺中之脉来而断绝者,经闭也。月水不利若尺中脉绝者,经闭也。今病经闭脉反如常者,妇人妊娠之证,故云身有病而无邪脉。

帝日.一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於阴,故病在头与腹,乃缜胀而头痛也。帝曰:善。

新校正云:按《六节藏象论》云: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与此论同。又按《甲乙经》三盛阳明无入阴也三字。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四竟

#1直上者:原作『直着』,据顾本改。

#2上:原脱,据顾本补。

#3则:『则」下原有『血』字,据顾本刷。

#4俞脉:原作『前腴』,据顾本改。

#5俞:原作『前』,据顾本改。

#6相:原作『前』,据顾本改。

#7凝:原作『热』,据顾本改。

#8今:原作『命』,据顾本改。

#9下:原作『中』,据颇本改。

#10乏:原作『之』,据顾本改。

#11可移:此二字原倒,据顾本乙正。

#12一:顾本作『二』。

#13美:原作『米』,据顾本改。

#14减:原作『感』,据顾本改。

#15库:原作『膺』,据顾本改。

#16出内:顾本作『气虚』。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五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刺腰痛篇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尸背如重状,

足太阳脉,别下项,循肩脏内,侠脊抵腰中,别下贯臀。故令人腰痛,引项脊尸背如重状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贯臀作贯绅。、《刺疟》注亦作贯肿。《三部九侯》注作贯臀。民,苦笑切。

刺其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中,委中也。在膝后屈处眉中央约文中动脉,足太阳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阳合肾,肾王於冬,水衰於春,故春无见血也。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

足少阳脉,绕发际,横入脾厌中。故令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俯仰。少阳之脉起於目锐毗,上抵头角,下耳后,循头行手阳明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阳之后;其支别者,目锐毗下大迎,合手少阳於颐,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故不可以顾。○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行手阳明之前作行手少阳之前也。

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成骨谓膝外近下,腑骨上端,两起骨相并问,陷容指者也。腑骨所成柱膝脾骨,故谓之成骨也。少阳合肝,肝主#2於春,木衰於夏,故无见血也。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

足阳明脉,起於鼻,交频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又其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裹至气街中而合,以下脾。故令人腰痛不可顾,顾如有见者。阳虚,故悲也。

刺阳明於腑前三瘠,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按《内经中诰流注图经》阳明脉穴俞之所主,此腰痛者悉刺腑前三痔,则正三里穴也。三里穴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腑骨外康两筋肉分问,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阳明合脾,脾王长夏,土衰於秋,故秋无见血。○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

足少阴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故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康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脊内康作脊内痛。《太素》亦同。此前少足太阴腰痛证,并刺足太阴法,应古文脱简也。

刺少阴於内踝上二瘠,春无见血。出血#3太多,不可复也。

按《内经中语流注图经》少阴脉穴俞所主,此腰痛者,当刺内踝上,则正复溜穴也。复溜见内踝后上同身寸之二寸动脉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

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

足厥阴脉,自阴股环阴器,抵少腹;其支别者,与太阴少阳结於腰脾下侠脊第三第四骨空中,其穴即中髅下髅,故腰痛则中如张弓弩之弦也。如张弦者,言强急之甚。

刺厥阴之脉,在端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

端踵者,言脉在端外侧,下当足跟也。端形势如外鱼之腹,故日鱼腹之外也。循其分肉,有血络累累然,乃刺出之,此正当蠡沟穴分,足厥阴之络,在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者,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厥阴三#4经作居阴,是传写草书厥字为居也。○新校正云#5:按经云厥阴之脉令人腰痛,次言刺厥阴之脉,注言刺厥阴之络,经注相违,疑经中脉字乃络字之误也。踹,时转切。

其病令人善言,嘿嘿然不慧,刺之三瘠。

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颗,络於舌本,故病则善言。风盛则昏冒,故不爽慧也。三刺其处,腰痛乃除。○新校正云:按经云善言、嘿嘿然不慧,详善言、嘿嘿二病难相兼,全元起本无善字,於义为允。又按《甲乙经》厥阴之脉不络舌本,王氏於《素问》之中五处引注,而注《厥论》与《刺热》及此三篇,皆云络舌本,注《风论》注《痹论》二篇,不言络舌本,盖王氏亦疑而两言之也。

解脉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吭吭然,时遗搜,

解脉,散行脉也,言不合而别行也。此足太阳之经,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循肩脏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下入胭中。故病斯侯也。又其支别者,从脏内别下贯肿,循牌外后廉而下合於胭中。二脉如绳之解股,故名解脉也。

刺解脉,在膝筋内#6分问郡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膝后两傍,大筋双上,股之后,两筋之问,横文之处,弩肉高起,则邮中之分也。古《中语》以蝈中为太阳之邮,当取邮外廉有血脉横见,迢然紫黑而盛满者,乃刺之,当见黑血,铃候其血色变赤乃止,血不变赤,极而写之铃行,血色变赤乃止,此太阳中经之为腰痛也。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

足太阳之别脉,自肩而别下,循背脊至腰,而横入牌外后康,而下合胭中。故若引带,如折腰之状。○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如引带作如裂,善恐作善怒。

刺解脉,在邸#7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中则委中穴,足太阳合也。在膝后屈处胭中央约文中动脉,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此经刺法也。今则取其结络大如黍米者,当黑血箭射而出,见血变赤,然可止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有两解脉,病源各异,恐误,未详。

同阴之咏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

足少阳之别络也。并少阳经上行,去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五寸,乃别走厥阴,并经下络足附,故日同阴脉也。怫怒也,言肿如咦怒也。○新

校正云:按《太素》小锤作小针。怫,音弗。

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瘠。

绝骨之端如前同身寸之三分,阳辅穴也,足少阳脉所行,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

阳维起於阳,则太阳之所生,奇经八.脉,此其一也。

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端下问,去地一尺所。

太阳所主,与正经并行而上,至瑞下,复与太阳合而上也。端下去地正同身寸之一尺,是则承光穴,在锐端肠下肉分问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壮,以其取端肠下肉分问,故云合端下问。○新校正云:按穴之所在乃承山穴,非承光也。山字误为光。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

衡,横也,谓太阳之外络,自腰中横入脾外后康,而下与中经合於掴中者。今举重伤腰,则横络绝,中经独盛,故腰痛不可以俯仰矣。一经作行#8绝之脉,传写鱼鲁之误也。若是行脉,《中诰》不应取太阳脉委阳殷门之穴也。

刺之在部阳筋之间,上邮数寸,衡居为二瘠出血。

横居二穴,谓委阳殷门,平视横相当也。邮阳,谓浮邮穴上侧委阳穴也。筋之问,谓膝后胭上两筋之问殷门穴也。二穴各去臀下横文同身寸之六寸,故日上邮数寸也。委阳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殷门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故日行#9居为二瘠。○新校正云:详王氏云浮邮穴上侧委阳穴也。按《甲乙经》委阳在浮邮穴下一寸,不得言上侧也。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欲饮,饮已欲走,

足太阳之中经也,其脉循腰下会於后阴,故日会阴之脉。其经自腰下行至足,今阳气大盛,故痛上漯漯然汗出。汗液既出,则肾燥阴虚,故汗乾令人欲饮水以救肾也。水入腹已,肾气复生,阴气流行,太阳又盛,故饮水已,反欲走也。

刺直阳之脉上三瘠,在娇上邮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直阳之脉则太阳之脉,侠脊下行贯臀,下至胭中,下循端,过外踝之后,条直而行者,故日直阳之脉也。踏谓阳踏所生申脉穴,在外踝下也。邮下,则胭下也。言此刺处在胭下同身寸之五寸,上承邮中之穴,下当申脉之位,是谓承筋穴,即端中央如外陷者中也。太阳脉气所发,禁不可刺,可灸三壮。今云刺者,谓刺其血络之盛满者也。两瑞皆有太阳经气下行,当视#10两瑞中央有血络盛满者,乃刺出之,故日视其盛者出血。○新校正云:详上云会阴之脉令人腰痛,此云刺直阳之脉者,详此直阳之脉即会阴之脉也,文变而事不殊。又承筋穴注云揣中央如外,按《甲乙经》及《骨空论》注无如外二字。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佛然,甚则悲以恐,

是阴维之脉也,去内踝上同身寸之五寸瑞分中,并少阴经而上也。少阴之脉前,则阴维脉所行也。足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甚则悲以恐也。恐者生於肾,悲者生於心。中,委中。○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头沉沉然。

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邮中出血。

此法玄妙,《中诰》不同,莫可窥测,当用知其应,不尔,皆应先去血络,乃调之也。

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

上寒,阴市主之。阴市在膝上同身寸之三寸,伏菟下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不可顾,三里主之。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脉外廉两筋肉分问,足阳明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上热,刺足太阴;

地机主之。地机在膝下同身寸之五寸,足太阴之邮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五壮。

中热而喘,刺足少阴。

涌泉、太锺悉主之。涌泉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阴脉之所出,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锺在足跟后街中动脉,足少阴之络,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刺疟》注大锺在内踝后街中,《水穴论》注在内踝后,此注在跟后街中动脉,三注不同。《甲乙经》亦云在跟后冲中,当从《甲乙经》为正。

大便难,刺足少阴。

涌泉主之。

少腹满,刺足厥阴。

太冲主之。在足大指本节后内问同身寸之二寸馅者中,脉动应手,足厥阴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俯仰,京骨、昆仑悉主之。不可举,申脉、仆.参悉主之。束骨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者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阳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细脉动应手,足太阳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申脉在外踝下同身寸之五分,容爪甲,阳踏之所生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仆参在跟骨下陷者中,足太阳阳踏二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申脉在外踝下陷者中,无五分字。刺入六分作三分,留十呼作六呼,《气穴》注作七呼。仆参留七呼,《甲乙经》作六呼。

引脊内廉,刺足少阴。

复溜主之。取用#16飞阳注。从腰痛上寒不可顾至此件经语,除注并合朱书。○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并《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并无,乃王氏所添也。今注云从腰痛上寒至并合朱书十九字非王冰之语,盖后人所加也。

腰痛引少腹控纱,不可以仰,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不可以俯仰字。纱,音抄。

刺腰尸交者,两髁肿上,以月生死为疮数,发针立已,

此邪客於足太阴之络也。控,通引也。炒,谓季胁下之空软处也。腰尸交者,谓髁下尸骨二傍四骨空,左右八穴,俗呼此骨为八胶骨也。此腰痛取腰髁下第四髅,即下髅穴也。足太阴厥阴少阳三脉,左右交结於中,故曰腰尸交者也。两髁肿,谓两髁骨下坚起肉也。肿上非肿之上巅,正当刺肿肉矣,直刺肿肉,即肿上也。何者?肿之上巅,别有中膂肉俞、白环俞,虽并主腰痛,考其形证,经不相应矣。髁骨,即腰脊两傍起骨也#17。侠脊两傍,腰髁之下,各有肿肉陇起,而斜趣於髁骨之后,内承其髁,故日两髁肿也。下承髁肿肉,左右两肿,各有四骨空,故日上僇次僇中胶下髅。上髅当髁骨下陷者中,余三髅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四空悉主腰痛,唯下髅所主,文与经同,即太阴厥阴少阳所结者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寸,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以月生死为瘠数者,月初向圆为月生,月半向空为月死,死月刺少,生月刺多。《缪刺论》曰:月生一日一瘠,二日二瘠,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瘠,十六日十四瘠,渐少之。其瘠数多少,如此即知之。髁,苦瓦切。胶音辽。

左取右,右取左。

痛在左,针取右。痛在右,针取左。所以然者,以其脉左右交结於尸骨之中故也。○新校正云:详此腰痛引少腹一节,与《缪刺论》重。

风论篇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伤,谓人自中之。

岐伯对曰:风气藏於皮肤之问,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胜理开疏则邪风入,风气入已,玄府闭封,故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也。

风者善行而数变,胜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洒然,寒貌。问,不爽貌。胜理开则风飘扬,故寒。胜理闭则风混乱,故问。

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佚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寒风入胃,故食饮衰。热气内藏,故消肌肉。寒热相合,故佚栗而不能食,名日寒热也。佚栗,卒振寒貌。○新校正云:详佚栗,全元起本作失味,《甲乙经》作解仿。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毗,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阳明者,胃脉也。胃脉起於鼻,交类,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康,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故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毗也。人肥则腆理密致,故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胜理开疏,风得外泄,则寒中而泣出也。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於分肉之问,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腹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肉分之问,卫气行处,风与卫气相薄,俱行於肉分之间,故气道涩而不利也。气道不利,风气内攻,卫气相持,故肉愤镇而疮出也。疡,疮也。若卫气被风吹之,不得流转,所在偏并,凝而不行,则肉有不仁之处也。不仁,谓疗而不知寒热痛痒。

疠者,有荣卫热肘,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此则风入於经脉之中也。荣行脉中,故风入脉中,内攻於血,与荣气合,合热而血驸坏也。其气不清,言溃乱也。然血脉渍乱,荣复挟风,阳脉尽上於头,鼻为呼吸之所,故鼻柱坏而色恶,皮肤破而渍斓也。《脉要精微论》日:脉风盛为疠。溃,胡对切。

风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日疠风,或名曰寒热。

始为寒热,热成日疠风。○新校正云:按别本成一作盛。

以春甲乙伤於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於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於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於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於邪者为肾风。

春甲乙木,肝主之;夏丙丁火,心主之;季夏戊己土,脾主之;秋庚辛金,肺主之;冬壬癸水,肾主之。

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随俞左右而偏中之,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风府,穴名,正入项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自风府而上,则脑户也。脑户者,督脉足太阳之会。故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也。足太阳之脉,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故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也。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热郁胜疏,中风汗出,多如液漏,故日漏风。经具名日酒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内耗其精,外开胜理,因内风袭,故日内风。经具名日劳风。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沐发中风,舍於头,故日首风。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餐#18泄。

风在肠中,上需於胃,故食不化而下出焉。养泄者,食不化而出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赛泄者,水谷不分为利。

外在胜理,则为泄风。

风居腆理,则玄府开通,风薄汗泄,故云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二寸。

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内踝后上同身寸之五寸复溜穴,少阴脉所行,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内踝之后筑宾穴,阴维之邮,刺可入伺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壮。少阴之前,阴维之会,以三脉会在此穴分位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壮。今《中诰经》文正同此法。○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足太阳之络,别走少阴者,名日飞阳#11,在外踝上七寸。又云:筑宾阴维之邮,在内踝上踹分中。复溜穴在内踝上二#12寸。今此经注都与《甲乙》不合者,疑经注中五寸字当作二寸,则《素问》与《甲乙》相应矣。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吭硫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

阴踏脉也。阴踏者,足少阴之别也,起於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而循腹上入胸裹,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顽内廉,属目内毗,合於太阳阳娇而上行,故腰痛之状如此。

刺内筋为二疮,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内筋,谓大前之前分内#13也。太阴后大筋前,即阴踏之邮交信穴也,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之问,胎者之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今《中诰经》文正主此。

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搜,

散脉,足太阴之别也,散行而上,故以名焉。其脉循股内,入腹中,与少阴少阳结於腰髁#14下骨空中。故病则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乃遗波也。

刺散脉,在膝#15前骨肉分问,络外廉,束脉为三疮。

谓膝前内侧也。骨肉分,谓膝内辅骨之下,下康端肉之两问也。络外廉,则太阴之络,色青而见者也。辅骨之下,后有大筋,撷束膝腑之骨,令其连属,取此筋骨系束之处脉,以去其病,是日地机,三刺而已,故日束脉为之三瘠也。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肉里之脉,少阳所生,则阳维之脉气所发也。里,裹也。

刺肉里之脉为二瘠,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分肉主之。一经云少阳绝骨之前,传写误也。绝骨之前,足少阳脉所行。绝骨之后,阳维脉所过。故指日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也。分肉穴,在足外踝直上绝骨之端,如后同身寸之二分筋肉分闲,阳维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分肉之穴,《甲乙经》不见,与《气穴》注两出,而分寸不同,《气穴》注二分作三分,五分作三分,十呼作七呼。

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吭吭欲僵仆,刺足太阳中出血。

中,委中。○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头沉沉然。

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邮中出血。

此法玄妙,《中诰》不同,莫可窥测,当用知其应,不尔,皆应先去血络,乃调之也。

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

上寒,阴市主之。阴市在膝上同身寸之三寸,伏菟下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不可顾,三里主之。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脉外廉两筋肉分问,足阳明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上热,刺足太阴;

地机主之。地机在膝下同身寸之五寸,足太阴之邮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五壮。

中热而喘,刺足少阴。

涌泉、太锺悉主之。涌泉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阴脉之所出,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锺在足跟后街中动脉,足少阴之络,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刺疟》注大锺在内踝后街中,《水穴论》注在内踝后,此注在跟后街中动脉,三注不同。《甲乙经》亦云在跟后冲中,当从《甲乙经》为正。

大便难,刺足少阴。

涌泉主之。

少腹满,刺足厥阴。

太冲主之。在足大指本节后内问同身寸之二寸馅者中,脉动应手,足厥阴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俯仰,京骨、昆仑悉主之。不可举,申脉、仆.参悉主之。束骨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者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阳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细脉动应手,足太阳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申脉在外踝下同身寸之五分,容爪甲,阳踏之所生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仆参在跟骨下陷者中,足太阳阳踏二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申脉在外踝下陷者中,无五分字。刺入六分作三分,留十呼作六呼,《气穴》注作七呼。仆参留七呼,《甲乙经》作六呼。

引脊内廉,刺足少阴。

复溜主之。取用#16飞阳注。从腰痛上寒不可顾至此件经语,除注并合朱书。○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并《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并无,乃王氏所添也。今注云从腰痛上寒至并合朱书十九字非王冰之语,盖后人所加也。

腰痛引少腹控纱,不可以仰,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不可以俯仰字。纱,音抄。

刺腰尸交者,两髁肿上,以月生死为疮数,发针立已,

此邪客於足太阴之络也。控,通引也。炒,谓季胁下之空软处也。腰尸交者,谓髁下尸骨二傍四骨空,左右八穴,俗呼此骨为八胶骨也。此腰痛取腰髁下第四髅,即下髅穴也。足太阴厥阴少阳三脉,左右交结於中,故曰腰尸交者也。两髁肿,谓两髁骨下坚起肉也。肿上非肿之上巅,正当刺肿肉矣,直刺肿肉,即肿上也。何者?肿之上巅,别有中膂肉俞、白环俞,虽并主腰痛,考其形证,经不相应矣。髁骨,即腰脊两傍起骨也#17。侠脊两傍,腰髁之下,各有肿肉陇起,而斜趣於髁骨之后,内承其髁,故日两髁肿也。下承髁肿肉,左右两肿,各有四骨空,故日上僇次僇中胶下髅。上髅当髁骨下陷者中,余三髅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四空悉主腰痛,唯下髅所主,文与经同,即太阴厥阴少阳所结者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寸,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以月生死为瘠数者,月初向圆为月生,月半向空为月死,死月刺少,生月刺多。《缪刺论》曰:月生一日一瘠,二日二瘠,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瘠,十六日十四瘠,渐少之。其瘠数多少,如此即知之。髁,苦瓦切。胶音辽。

左取右,右取左。

痛在左,针取右。痛在右,针取左。所以然者,以其脉左右交结於尸骨之中故也。○新校正云:详此腰痛引少腹一节,与《缪刺论》重。

风论篇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伤,谓人自中之。

岐伯对曰:风气藏於皮肤之问,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胜理开疏则邪风入,风气入已,玄府闭封,故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也。

风者善行而数变,胜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洒然,寒貌。问,不爽貌。胜理开则风飘扬,故寒。胜理闭则风混乱,故问o

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佚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寒风入胃,故食饮衰。热气内藏,故消肌肉。寒热相合,故佚栗而不能食,名日寒热也。佚栗,卒振寒貌。○新校正云:详佚栗,全元起本作失味,《甲乙经》作解仿。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毗,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阳明者,胃脉也。胃脉起於鼻,交类,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康,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故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毗也。人肥则腆理密致,故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胜理开疏,风得外泄,则寒中而泣出也。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於分肉之问,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腹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肉分之问,卫气行处,风与卫气相薄,俱行於肉分之间,故气道涩而不利也。气道不利,风气内攻,卫气相持,故肉愤镇而疮出也。疡,疮也。若卫气被风吹之,不得流转,所在偏并,凝而不行,则肉有不仁之处也。不仁,谓疗而不知寒热痛痒。

疠者,有荣卫热肘,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此则风入於经脉之中也。荣行脉中,故风入脉中,内攻於血,与荣气合,合热而血驸坏也。其气不清,言溃乱也。然血脉渍乱,荣复挟风,阳脉尽上於头,鼻为呼吸之所,故鼻柱坏而色恶,皮肤破而渍斓也。《脉要精微论》日:脉风盛为疠。溃,胡对切。

风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日疠风,或名曰寒热。

始为寒热,热成日疠风。○新校正云:按别本成一作盛。

以春甲乙伤於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於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於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於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於邪者为肾风。

春甲乙木,肝主之;夏丙丁火,心主之;季夏戊己土,脾主之;秋庚辛金,肺主之;冬壬癸水,肾主之。

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随俞左右而偏中之,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风府,穴名,正入项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自风府而上,则脑户也。脑户者,督脉足太阳之会。故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也。足太阳之脉,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故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也。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热郁胜疏,中风汗出,多如液漏,故日漏风。经具名日酒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内耗其精,外开胜理,因内风袭,故日内风。经具名日劳风。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沐发中风,舍於头,故日首风。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餐#18泄。

风在肠中,上需於胃,故食不化而下出焉。养泄者,食不化而出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赛泄者,水谷不分为利。

外在胜理,则为泄风。

风居腆理,则玄府开通,风薄汗泄,故云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致字作故。

帝曰:五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诊,谓可言之证。能,谓内作病形。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姘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凡内多风气,则热有余,热则腆理开,故多汗也。风薄於内,故恶风焉。姘,谓薄白色也。肺色白,在变动为咳,主藏气,风内迫之,故色拼然白,时咳短气也。昼则阳气在表,故差。暮则阳气入裹,风内应之,故甚也。眉上,谓两眉问之上,阙庭之部,所以外司肺候,故诊在焉。白,肺色也。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焦绝,谓唇焦而文理断绝也。何者?热则皮剥故也。风薄於心则神乱,故善怒而吓人也。心脉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喉,而主舌言不可快也。口唇色赤,赤者,心色。○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吓字。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乾善怒,时僧女子,故病甚则,故诊在焉。诊在目下,其色青。

肝病在#19心藏无养,心气虚,故善悲。肝合木,木色苍,故色微苍也。肝咏者,循股阴入髦中,环阴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入顽颗,上出额与督脉会於巅;其支别者,从目系下。故哑乾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也。青,肝色也。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息堕,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脾脉起於足前廉,上循□骨,又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心脉出於手故身体怠堕,四支不欲动,而不嗜食。脾气合土,主中央,鼻於面部亦居中,故诊在焉。黄,脾色也。○新校正云:按王注脾风不当引心脉出於手循臂七字,於义无取。脾主四支,脾风则四支不欲动矣。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瘾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怡,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然,言肿起也。始,黑色也。肾者阴#20也。目下亦阴也。故肾藏受风,则面鹿然而浮肿。肾脉者,起於足下,上循踹内,出腘内康,上股内后廉,贯脊。故脊痛不能正立也。隐曲者,谓隐蔽委曲之处也。肾藏精,外应交接,今藏被风薄,精气内微,故隐蔽委曲之事,不通利所为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气归精,精食气。今精不足,则气内归精。气不注皮,故肌皮上黑也。黑。肾色也。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缜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胃之脉,支别者从颐后下康过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康,下侠齐入气街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裹,至气街中而合。故颈多汗,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也。然失衣则外寒而中热,故腹膜胀。食寒则寒物薄胃而阳不内消,故泄利。胃合脾而主肉,胃气不足则肉不长,故瘦也。胃中风气蓄聚,故腹大也。○新校正云:按孙思邈云:新食竟取风为胃风。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头者诸阳之会,风客之则文#21腆疏,故头面多汗也。夫人阳气外合於风,故先当风一日则病甚。以先风甚故亦先衰,是以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内,谓室屋之内也。不可以出室屋之内者,以头痛甚而不喜外风故也。○新校正云:按孙思邈云:新沐浴竟取风为首风。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裳濡,口乾善渴,不能劳事。

肺胃风热,故不可单衣。胜理开疏,故食则汗出。甚则风薄於肺,故身汗,喘息恶风,衣裳濡,口乾善渴也。形劳则喘息,故不能劳事。○新校正云:按孙思邈云:因醉取风为漏风,其状恶风,多汗少气,口乾善渴,近衣则身热如火,临食则汗流如雨,骨节懈惰,不欲自劳。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上渍,谓皮上湿如水渍也,以多汗出故尔。汗多则津液涸,故口中乾。形劳则汗出甚,故不能劳事。身体尽痛,以其汗多,汗多则亡阳,故寒也。○新校正云:按孙思邈云:新房室竟取风为内风,其状恶风,汗流沾衣裳。疑此泄风乃内风也。按本论前文先云漏风、内风、首风,次言入中为肠风,在外为泄风。今有泄风,而无内风,孙思邈载内风乃此泄风之状,故知#22此泄字,内之误也。

帝曰:善。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五竟

#1疟:原作『壅』,据顾本改。

#2主:顾本作『王』。

#3血:原脱,据顾本补。

#4三:顾本作『一』。

#5云:原脱,据顾本补。

#6内:顾本作『肉』。

#7邸:顾本作『郡』。

#8行:顾本作『衡』。

#9行:顾本作『衡』。

#10视:原作『是』,据顾本改。

#11阳:顾本作『扬』。

#12二:原作『三』,据顾本改。

#13内:顾本作『肉』。

#14髁:原作『踝』,据顾本改。

#15膝:原作『脉』,据顾本改。

#16用:顾本作『同』。

#17也:原作『之』,据顾本改。

#18餐:顾本作『飧一。下注仿此。

#19在:顾本作『则』。

#20者阴:此二字原倒,据顾本乙正。

#21文:顾本作『皮』。

#22知:顾本作『疑』。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六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痹论篇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安,犹何也。言何以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虽合而为痹,发起亦殊矣。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寒则阴受之,故为痹痛。湿则皮肉筋脉受之,故为痹着而不去也。故乃痹从风寒湿之所生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言风寒湿气各异,则三痹生有五,何气之胜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冬主骨,春主筋,夏主咏,秋主皮,至阴主肌肉,故各为其痹也。至阴,谓戊己月及土寄三#1月也。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

言皮肉筋骨脉痹,以五时之外遇,然内居藏府,何以政之?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於其合也。

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久病不去,则入於是。

故骨痹不已,复感於邪,内舍於肾。筋痹不已,复感於邪,内舍於肝。脉痹不已,复感於邪,内舍於心。肌痹不已,复感於邪,内舍於脾。皮痹不已,复感於邪,内舍於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於风寒湿之气也。

时,谓气王之月也。肝王春,心王夏,肺王秋,肾王冬,脾王四季之月。感,谓感应也。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以藏气应息,又其脉还循胃。,故使烦满喘而呕。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嗑乾,善噫,厥气上则恐。

心合脉,受邪则脉不通利也。邪气内扰,故烦也。手心主心包之脉,起於胸中,出属心包,下鬲。手少阴心脉,起於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小肠;其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喉;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故烦则心下鼓满,暴上气而喘,哑乾也。心主为噫,以下鼓满,故噫之以出气也。暴足逆气上乘於心,则恐畏也,神惧凌弱故尔。

肝痹者,夜外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肝主惊骇,气相应,故中夜外则惊也。肝之脉循股阴入髦中,环阴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颗。故多饮水,数小便,上引少腹如#2怀任之状。

肾痹者,善胀,尸以代踵,脊以代头。

肾者胃之关,关不利则胃气不转,故善胀也。尸以代踵,谓足孪#3急也。脊以代头,谓身蜷屈也。踵,足跟也。肾之脉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瑞内,出胭内康,上股内后康,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气不足而受邪,故不伸展。○新校正云:详然骨一作然谷。

脾痹者,四支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土王四季,外主四支,故四支懈惰,又以其脉起於足,循踹腑上膝股也。然脾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故发咳呕汁。脾气养肺,胃复连咽,故上为大塞也。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餐#4泄。

大肠之脉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小肠之脉,又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鬲抵胃属小肠。今小肠有邪,则脉不下鬲,脉不下鬲,则肠不行化而胃气蓄热,故多饮水而不得下出也。肠胃中阳气与邪气奔喘交争,得时#5通利,以肠气不化,故时或得通则为养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於小便,上为清涕。

膀胱为津液之府,胞内居之;少腹处关元之中,内藏胞器,然膀胱之脉,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6出别下项,循肩脏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别者,从腰中下贯臀,入胭中,今胞受风寒湿气,则膀胱太阳之脉不得下流於足。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於小便也。小便既涩,太阳之脉不得下行,故上烁其脑而为清涕出於鼻窍矣。沃,犹灌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内痛二字作两□。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阴,谓五神藏也。所以说神藏与消亡者,言人安静不涉邪气,则神气宁以内藏,人躁动触冒邪气,则神被害而离散,藏无所守,故日消亡。此言五藏受邪之为痹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藏以躁动致伤,府以饮食见损,皆谓过用越性,则受其邪,此言六府受邪之为痹也。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淫气,谓气之妄行者,各随藏之所主而入为痹也。○新校正云:详从上几痹之客五藏者至此,全元起本在《阴阳别论》中,此王氏之所移也。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

从外不去,则益深至於身内。

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问者疼久,其留皮肤问者易已#7。

入藏者死,以神去也。筋骨疼久,以其定也。皮肤易已,以浮浅也。由斯深浅,故有是不同。

帝曰:其客於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

四方虽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食居不异,但动过其分,则六府政伤。《阴阳应象大论》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府。○新校正云:按《伤寒论》曰:物性刚柔,养居亦异。

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六府俞,亦谓背俞也。胆俞在十椎之傍,胃俞在十二椎之傍,三焦俞在十三椎之傍,大肠俞在十六椎之傍,小肠俞在十八椎之傍,膀胱俞在十九椎之傍,随形分长短而取之如是,各去脊同身寸之一寸五分,并足太阳脉气之所发也。○新校正云:详六府俞并在本椎下两傍,此注言在椎之傍者,文略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随作治。

则病廖也。

肝之俞日太冲,心之俞日太陵,脾之俞日太白,肺之俞日太渊,肾之俞日太溪,皆经脉之所注也。太冲在足大指问本节后二寸陷者中。○新校正云:按《刺腰痛》注云: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内问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陵在手掌后骨两筋问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白在足内侧核骨下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渊在手掌后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么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胃合入於三里,胆合入於阳陵泉,大肠合入於曲池,小肠合入於小海,三焦合入於委阳,膀胱合入於委中。三里在膝下三寸,随外康两筋问,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阳陵泉在膝下一寸,腑外康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小海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者中,屈肘乃得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曲池在肘外辅,屈肘曲骨之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委阳在足蝈中外廉两筋问,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屈伸而取之。委中在胭中央约文中动脉,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刺热》注:委中在足膝后屈处。余并同此。○故经言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疹也。过,谓脉所经过处。○新校正云:详王氏以委阳为三焦合,按《甲乙经》云:委阳,三焦下辅俞也,足太阳之别络。三焦之合,自在手少阳经天井穴,为少阳咏#8之所入为合。详此六府之合,俱引本经所入之穴,独三焦不引本经所入之穴者,王氏之误也。王氏但见《甲乙经》云三焦合於#9委阳,彼说自异。彼又以大肠合於巨虚上康,小肠合於下廉,此以曲池、小海易之,故知当以天井穴为合也。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於五藏,洒陈於六府,乃能入於脉也,

《正理论》曰:谷入於胃,脉道乃行;水入於经,其血乃成。又《灵枢经》曰:荣气之道,内谷为实。○新校正云:按别本实作宝。○谷入於胃,气传与肺,精专者上行经隧。由此故水谷精气合荣气运行,而入於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

荣行脉内,故无所不至。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栗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

悍气,谓浮盛之气也。以其浮盛之气,故栗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中也。

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问,黑於肓膜,散於胸腹。

皮肤之中分肉之问,谓脉外也。肓膜,谓五藏之问鬲中膜也。以其浮盛,故能布散於胸腹之中,空虚之处,需其肓膜,令气宣通也。肓,音荒。

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风寒湿气客於肉分之问,迫切而为沬,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肉裂则痛,故有寒则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不通作不痛。详《甲乙经》此条论不痛与不仁两事,后言不痛,是载#10明不痛之为重也。

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不仁者,皮顽不知有无也。

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病本生於风寒湿气,故阴气益之也。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遭,遇也。言遇於阴气,阴气不胜故为热。○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遭作乘。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中表相应,则相感也。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则重,在於脉则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则屈不伸,在於肉则不仁,在#11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帝曰:善。

虫,谓皮中如虫行。纵,谓纵缓不相就。○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虫作急。

痿论篇

黄帝问曰:五藏使人痿何也?

痿,谓痿弱无力以运动。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膜者,人皮下肉上筋膜也。

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所主不同,痿生亦各归其所主。

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璧也。

璧,谓挛蹙,足不得伸以行也。肺热则肾受热气故尔。壁,必亦切。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经纵而不任地也。

心热盛则火独光,火独光则内炎上,肾之脉常下行,今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肾脉亦随火炎烁而逆上行也。阴气厥逆,火复内墦,阴上隔阳,下不守位,心气通脉,故生脉痿。肾气主足,故膝腕枢纽如折去而不相提挈,经筋纵缓而不能任用於地也。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胆约肝叶而汁味至苦,故肝热则胆液渗泄,胆病则口苦,今胆液渗泄,故口苦也。肝主筋膜,故热则筋,膜乾而挛急,发为筋痿也。《八十一难经》曰:胆在肝短叶问下。

脾气热,则胃乾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脾与胃以膜相连,脾气热则胃液渗泄,故乾而渴也。脾主肌肉,今热薄於内,故肌肉不仁,而发为肉痿。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臧,发为骨痿。

腰为肾府,又肾脉上股内贯脊属肾,故肾气热则腰脊不举也。肾主骨髓,故热,热则骨枯而髓喊,发则为骨痿也。

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

位高而布叶於胸中,是故为藏之长,心之盖。

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呜,呜则肺热叶焦。

志若#12不畅,气郁故也,肺藏气,气郁不利,故喘息有声而肺热叶焦也。

故曰: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璧。此之谓也。

肺者所以行荣卫治阴阳,故引日五藏因肺热而发为痿蹙也。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没血也。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胞络绝而阳气内鼓动,发则心下崩数波血也。心下崩,谓心包内崩而下血也。没,谓溺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胞络者,心上胞络之脉也。详经注中胞字,俱当作胞#13。全本胞又作肌也。

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

《本病》,古经论篇名也。大经,谓大经脉也。以心崩波血,故大经空虚,脉空则热内薄,卫气盛,荣气微,故发为肌痹也。先见肌痹,后渐脉痿,故日传#14为脉痿也。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思想所愿,为析欲也,施写劳损,故为筋痿及白淫也。白淫,谓白物淫衍,如精之状,男子溺便而下,女子阴器中绵绵而下也。

故《下经》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内也。

《下经》,上古之经名也。使内,谓劳役阴力,费竭精气也。

有渐於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业惟近湿,居处泽下,皆水为事也。平者久而犹贻感之者尤甚矣。肉属於脾,脾气恶湿,湿着肌肉则卫气不荣,故为肉痿也。

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此之谓害肉也。

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於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阳气内伐,谓伐腹中之阴气也。水不胜火,以热合於肾中也。

故《下经》曰:骨痿者,生於大热也。

肾性恶燥,热反居中,热薄骨乾,故骨痿无力也。

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各求藏色及所主养而命之,则其应也。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

阳明,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

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宗前,谓阴髦中横骨上下之竖筋也。上络胸腹,下贯髋尸,又经於背腹上头项,故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然腰者,身之大关节#15,所以司届伸,故日机关。髋,音宽。尸,枯熬切。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

《灵枢经》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

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於宗筋,

寻此则横骨上下齐两傍竖筋,正宗筋也。冲脉循腹侠齐傍各同身寸之五分而上,阳明脉亦侠齐傍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而上,宗筋脉於中,故云与阳明合於宗筋也。以为十二经海,故主渗灌溪谷也。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新校正云:详宗筋脉於中,一作宗筋总#16於中。

阴阳总宗筋之会,会於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於带脉,而络於督脉。

宗筋聚会,会於横骨之中,从上而下,故云阴阳总宗筋之会。总宗筋侠齐下合於横骨,阳明辅其外,冲脉居其中,故云会於气街而阳明为之长也。气街,则阴髦两傍脉动处也。带脉者,起於季胁,回身一周,而络於督脉也。督脉者,起於关元,上下循腹。故云皆属於带脉而络於督脉也。督脉、任脉、冲脉三脉者,同起而异行,故经文或参差而引之。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阳明之脉,从缺盆下乳内康,下侠齐至气街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循腹裹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脾,抵伏菟,下入膝体中,下循腑外廉,下足附,入中指内问;其支别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问。故阳明虚则宗筋纵缓,带脉不引,而足痿弱不可用也。引,谓牵引。髋,音牝。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帝曰:善。

时受月,谓受气时月也。如肝王甲乙,心王丙丁,脾王戊己,肺王庚辛,肾王壬癸,皆王气法也。时受月则正谓五常受气月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六竟

#1三:顾本作『王』。

#2如:原作『痛』,据顾本改。

#3孪:原作『恋』,据顾本改。

#4餐:顾本作『飧』。下注仿此。

#5时:原作『肘』,据顾本改。下一时』字仿此。

#6还:原脱,据顾本补。

#7已:原作『也』,据顾本改。

#8脉:原作『肝』,据顾本改。

#9於:原作『肝』,据顾本改。

#10载:顾本作『再』。

#11在:顾本『在』下有『於』字。

#12若:顾本作『苦』。

#13胞:顾本作『包』。

#14传:原作『薄』,据顾本改。

#15节:原作『即』,据顾本改。

#16总:顾本作『纵』。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七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厥论篇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厥,谓气逆上也。世谬传为脚气,广饰方论焉。

岐伯对曰:阳气衰於下,则为寒厥;阴气衰於下,则为热厥。

阳,谓足之三阳脉。阴,谓足之三阴脉。下,谓足也。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於足下者何也?

阳主外而厥在内,故问之。

岐伯曰:阳气起於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大约而言之,足太阳脉出於足小指之端外侧,足少阳脉出於足小指次指之端,足阳明脉出於足中指及大指之端,并循足阳而上,肝脾肾脉集於足下,聚於足心,阴弱故足下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阳气起於足作走於足。起当作走。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阴主内而厥在外,故问之。

岐伯曰:阴气起於五指之裹,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亦大约而言之也。足太阴脉起於足大指之端内侧,足厥阴脉起於足大指之端三毛中,足少阴脉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并循足阴而上循股阴入腹,故云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之上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宗筋侠齐,下合於阴器,故云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也。太阴者,脾脉。阳明者,胃脉。脾胃之脉,皆辅近宗筋,故云太阴阳明之所合。○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作厥阴者,众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阴者,厥阴也。与王注义异,亦自一说。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

此乃天之常道。

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於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

质,谓形质也。夺於所用,谓多欲而夺其精气也。

气因於中,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气因於中作所中。

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源其所由尔。

岐伯曰:酒入於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

前阴,为太阴、阳明之所合,故谓。不和则精气竭也。内精不足,故四支无气以营之。

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於中,故热遍於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栗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醉饱入房,内亡精气,中虚热入,由是肾衰,阳盛阴虚,故热生於手足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暴,犹卒也。言卒然冒问不醒觉也。不知人,谓问甚不知识人也。或谓尸厥。

岐伯曰:阴气盛於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於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阴,谓足太阴气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阳气盛於上五字作腹满二字,当从《甲乙经》之说。何以言之?别按《甲乙经》云: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焉有阴气盛於上,而又言阳气盛於上?又按张仲景云: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鬲,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七,此为尸厥。仲景言阳气退下,则是阳气不得盛於上,故知当从《甲乙经》也。又王注阴谓足太阴,亦为未尽。按《缪刺论》云:邪客於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於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其状若尸,或日尸厥。焉得专解阴为太阴也?

帝日: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为前问解,故请备闻诸经厥也。

岐伯日: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仆。

巨阳,太阳也。足,太阳豚,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其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别者,从腰中下贯臀,入胭中;其支别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肿,过□枢,循□外饰后康下合胭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之端外侧。由是厥逆外形斯证也。肿,或作踵,非。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外,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足阳明脉,起於鼻,交类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2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其直行者#3,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齐入气街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脏,抵伏菟,下入膝体中,下循腑外康,下足附,入中指内问;其支别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闲;其支别者,附上入大指闲出其端。故厥如是也。癫,一为巅,非。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腑不可以运。

足少场脉,起於目锐毗,上抵头角#4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别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毗后;其支别者,目锐毗下大迎,合手少阳於显,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属胆,循胁裹,出气街,绕髦际,横入髅厌中;其直行者,从缺盆下掖,循胸过季胁,下合脾厌中,以下循脾阳,出膝外康,下入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出小指次指之端,故厥如是。

太阴之厥,则腹满腹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外。

足太阴脉,起於大指之端,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故厥如是。

少阴之厥,则口乾溺赤,腹满心痛。

足少阴脉,上股内后康,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厥如是。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没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腑内热。

足厥阴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胭内康,循股阴,入髦中,下环阴器,抵小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鬲。故厥如是矣。腑内热一本云腑外热,传写行书内外误也。

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谓邪气未盛,真气未虚,如是则以穴俞经法留呼多少而取之。

太阴厥逆,腑急孪,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足太阴脉,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侧上内踝前康,上端内,循腑骨后,上膝股内前康,入腹;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故腑急孪,心痛引腹也。太阴之豚,行有左右,候其有过者,当发取之,故言治主病也。○新校正云:详从《太阴厥逆》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氏移於此。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以其豚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故如是。

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谵言者,气虚独言也。谵,音俨。

治主病者。

以其脉循股阴,入髦中,环阴器,复上循喉咙之后;络舌本,故如是。○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厥阴之经不络舌本,王氏注《刺热篇》、《刺腰痛篇》并此三注俱云络舌本。又注《风论》、《痹论》各不云络舌本,王注自有异同,当以《甲乙经》为正。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三阴绝,故三日死。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钮,治主病者。

以其脉起目内毗,又循脊络脑,故如是僵居良切仆音付。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

以其脉循颈下绕髦际,横入脾厌中。故如是。

发肠瘫不可治,惊者死。

足少阳豚,贯鬲络肝属胆,循胁裹,出气街,发肠瘫则经气绝,故不可治,惊者死也。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钮呕血。

以其脉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如是。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太阴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故如是。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手心主脉,起於胸中,出属心包。手少阴脉,其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喉。故如是。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手太阳脉,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毗,却入耳中;其支别者,从颊上颂抵鼻,至目内毗。故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也。腰不可以俯仰,脉不相应,恐古错简文。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嗑肿,痉,治主病者。

手阳明脉,支别者,从缺盆上颈;手少阳脉,支别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故如是。○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痉作痉。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七竟

#1谓:顾本作『胃』。

#2颊:原作『类』,据顾本改。

#3直行者:原作『在行』,据顾本改。

#4角:原作『解』,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八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绿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病能论篇

黄帝问曰:人病胃院瘫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

胃者水谷之海,其血盛气壮,今反脉况细者,是逆常平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沉细作况涩,《太素》作沉细。

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

沉纽为寒,寒气格阳,故人迎咏盛。人迎者,阳明之脉,故盛则热也。人迎,谓结喉傍脉动应手者。

人迎者胃脉也,

胃脉循喉咙而入缺盆,故云人迎者胃脉也。

逆而盛,则热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院为痈也。

血气壮盛,而热内薄之,两气合热,故结为痈也。

帝曰:善。人有外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五藏有所伤损及之,水谷精气有所之寄,扶其下则辟安,以伤及於藏,故人不能悬其病处於空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精有所之寄则安作情有所倚则外不安,《太素》作精有所倚则不安。

帝曰:人之不得偃外者何也?

谓不得仰外也。

岐伯曰:肺者藏之盖也,

居高布叶,四藏下之,故言肺者藏之盖也。

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外。

肺气盛满,偃外则气促喘奔,故不得偃外也。

论在《奇但阴阳》中。

《奇怛阴阳》,上古经篇名,世本阙。

帝曰:有病厥者左脉,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

不然,言不沉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不然作不知。

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

以冬左豚浮而迟,浮为肺脉,故言颇关在肺也。腰者肾之府,故肾受病则腰中痛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左脉浮迟,非肺来见,以左肾不足而脉不能沉,故得肺豚肾为病也。

帝曰:善。有病颈廊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

言所攻则异,所愈则同,故问真法何所在也。

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

言虽同日颈瘫,然其皮中别异不一等也。故下云:

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写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息,痣也,死肉也。石,砭石也,可以破大痈出脓,今以外针代之。

帝曰:有病怒狂者,

新校正云:按《太素》怒狂作善怒。

此病安生?岐伯曰:生於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

怒不虑祸,故谓之狂。

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日阳厥。

言阳气被折郁不散也。此人多怒,亦曾因暴折而心不疏畅故尔。如是者,皆阳逆躁极所生,故病名阳厥。

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

言颈项之脉皆动不止也。阳明常动者,动於结喉傍,是谓人迎、气舍之分位也。若以少阳之动,动於曲颊下,是谓天窗、天牖之分位也。若巨阳之动,动於项两傍大筋前陷者中,是谓天柱、天容之分位也。不应常动,而反动甚者,动当病也。○新校正云:详王注以天窗为少阳之分位,天容为太阳之分位,按《甲乙经》天窗乃太阳脉气所发,天容乃少阳脉气所发,二#1位交互,当以《甲乙经》为正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於阴,长气於阳,故夺其食即已。

食少则气衰,故节去其食,即病自止。○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夺作衰。《太素》同也。

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铁洛作铁落,为饮作为后饭。

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之或为人,传文误也。铁洛,味辛微温平,主治下气,方俗或呼为铁浆,非是生铁液也。

帝曰:善。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日酒风。

饮酒中风者也。《风论》曰: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是亦名漏风也。夫极饮者,阳气盛而胜理疏,玄府开发,阳盛则筋痿弱,故身体解惰也。胜理疏则风内攻,玄府发则气外泄,故汗出如浴也。风气外薄,肤胜理开,汗多内虚,瘴热需肺,故恶风少气也。因酒而病,故日酒风。解,音介。惰,徒卦切。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木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木,味苦温平,主治大风,止汗。麋衔,味苦寒平,主治风湿筋痿。泽泻,味甘寒平,主治风湿,益气。由此功用,方故先之。饭后药先,谓之后饭。

所谓探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聚者坚也,博者大也。《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次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怛者,得以四时死也。

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得病传之,至得胜时而死,此为恒。中生喜怒,今病次传者。此为奇。

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之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凡言所谓者,皆释未了义。今此所谓,寻前后经文,悉不与此篇义相接,似今数句少成文义者,终是别释经文,世本即阙第七二篇,应彼阙经错简文也。古文断裂,谬续於此。

奇病论篇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此为何也。

重身,谓身中有身,则怀妊者也。□,谓不得言语也。妊娠九月,足少阴脉养,胎约气断,则□不能言也。

岐伯曰:胞之络脉绝也。

绝,谓脉断绝而不通流,而不能言,非天真之气断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於肾,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少阴,肾咏也,气不营养,故舌不能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十月胎去,胞络复通,肾脉上营,故复旧而言也。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

疹,谓久病也。反法而治,则胎死不去,遂成久固之疹病。

然后调之。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无此四字。按全元起注云:所谓不治者,其身九月而瘠,身重不得为治,须十月满生后复如常也,然后调之。则此四字本全元起注文误书於此,当删去之。

所谓无损不足者,身赢瘦,无用镵石也。

妊娠九月,筋骨瘦劳,力少身重,又拒於谷,故身形赢瘦,不可以镵石伤也。镵,锄衔切。

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胎约胞络,肾气不通,因而泄之,肾精随出,精液内竭,胎则不全,胎死腹中,着而不去,由此独擅,故疹成焉。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腹中无形,胁下逆满,频岁不愈,息且形之,气逆息难,故名息积也。气不在胃,故不妨於食也,灸之则火热内烁,气化为风,刺之则铃写其经,转成虚败,故不可灸刺。是可积为导引,使气流行,久以药攻,内.消瘀蓄,则可矣。若独凭其药,而不积为导引,则药亦不能独治之也。

帝曰:人有身体脏股腑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日伏梁,

以冲脉病,故名日伏梁。然冲脉者,与足少阴之络起於肾下,出於气街,循阴股内康,斜入胭中,循腑骨内廉,并足少阴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上行者,出齐下同身寸之三寸关元之分,侠齐直上,循腹各行会於咽喉。故身体脾皆肿,绕齐而痛,名日伏粱。环,谓圆绕如环也。

此风根也。其气溢於大肠而着於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

大肠,广肠也。经说大肠,当言回肠也。何者?《灵枢经》曰:回肠当齐,右环回周叶积而下,广肠附脊,以受回肠,左环叶积上下辟大。寻此则是回肠,非应言大肠也。然大肠回肠俱与肺合,从合而命,故通日大肠也。

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

以冲脉起於肾下,出於气街;其上行者,起於胞中,上出齐下关元之分。故动之则为水而溺涩也。动,谓齐其毒药而击动之,使其大下也。此一问答之义,与《腹中论》同,以为奇病,故重出於此。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

筋急,谓掌后尺中两筋急也。《脉要精微论》曰:尺外以候肾,尺裹以候腹中。今尺脉数急,脉数为热,热当筋缓,反尺中筋急而见,腹中筋当急,故问为病乎?《灵枢经》曰:热即筋缓,寒即筋急。

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腹急,谓侠齐肾筋俱急。以尺裹侯腹中,故见尺中筋急,则铃腹中拘急矣。色见,谓见於面部也。夫相五色者,白为寒,黑为寒,故二色见,病弥甚也。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

头痛之疾,不当逾月,数年不愈,故怪而问之。

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

夫脑为髓,主齿,是骨余。脑逆反寒骨亦寒入,故令头痛,齿亦痛。

病名日厥逆。帝曰:善。

全注:人先生於脑,缘有脑则有骨髓,齿者骨之本也。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

□,谓热也。脾热则四藏同禀,故五气上溢也。生因脾热,故日脾□。

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脾热内渗,津液在脾,胃谷化余,精气随溢,口通脾气,故口甘。津液在脾,是脾之湿。

此肥美之所发也,

新校正云:按《太素》发作致。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食肥则胜理密,阳气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内热。甘者性气和缓而发散逆,故甘令人中满。然内热则阳气炎上,炎上则欲饮而哑乾,中满则陈气有余,有余则脾气上溢,故日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也。《阴阳应象大论》日:辛甘发散为阳。《灵枢经》日:甘多食之令人闷。然从中满以生之。○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消渴作消□。

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兰,谓兰草也。神农日:兰草味辛热平,利水道,辟不祥,胸中痰僻也。除,谓去也。陈,谓久也。言兰除陈久甘肥不化之气者,以辛能发散故也。《藏气法时论》日:辛者,散也。○新校正云:按《本草》兰性平,不言热。

帝日: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日:病名日胆□。

亦谓热也。胆汁味苦,故口苦。○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无口苦取阳陵泉六字。详前后文势,疑此为误。

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央於胆,咽为之使。

《灵兰秘典论》日: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央断出焉。肝与胆合,气性相通,故诸谋虑取次於胆。咽胆相应,故咽为使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日:胆者中精之府,五藏取次於胆,咽为之使。疑此文误。

此人者,数谋虑不央,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胸腹日募,背脊日俞。胆募在乳下二肋#2外,期门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两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

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言治法具於彼篇,今经已亡。

帝曰:有瘾者,一日数十没,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

是阳气太盛於外,阴气不足,故有余也。○新校正云:详此十五字,旧作文写。按《甲乙经》、《太素》并无此文。再详乃是全元起注,后人误书於此。今作注书。

太阴脉细微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小便不得也。波,小便也。颈膺如格,言颈与胸膺,如相格拒不顺应也。人迎躁盛,谓结喉两傍脉动,盛满急数,非常躁速也,胃脉也。太阴脉细微如发者,谓手大指后同身寸之一寸骨高脉动处。脉,则肺脉也,此正手太阴脉气之所流,可以候五藏也。

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日厥,死不治,

病疮数波,身热如炭,颈膺如格,息气逆者,皆手太阴脉当洪大而数。今太阴脉反微细如发者,是病与脉相反也。何以致之?肺气逆陵於胃而为是,主#3使人迎躁盛也,故日病在太阴,其盛在胃也。以喘息气逆,故云颇亦在肺也。病因气逆,证不相应,故病名日厥,死不治也。

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裹,亦正死明矣。

外五有余者,一身热如炭,二颈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气逆也。内二不足者,一病疮一日数十波,二太阴脉微细如发,夫如是者,谓其病在表,则内有二不足,谓其病在裹,则外得五有余,表裹既不可冯,补写固难为法,故日此其身不表不裹,亦正死明矣。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日何?安所得之?

夫百病者,皆生於风雨寒暑阴阳喜怒也。然始生有形,未犯邪气,已有巅疾,岂邪气素伤邪#4?故问之。巅,谓上巅,则头首也。

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精气,谓阳之精气也。

帝曰:有病瘾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然,谓面目浮起而色杂也。大紧,谓如弓弦也。大即为气,紧即为寒,寒气内薄,而反无痛,与众别异,常故问之也。

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

脉如弓弦,大而且紧,劳气内蓄,寒复内争,劳气薄寒,故化为风,风胜於肾,故日肾风。

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肾水受风,心火痿弱,火水俱困,故又死。

帝曰:善。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八竟

#1二:原作『一』,据顾本改。

#2肋:原作『筋』,据顾本改。

#3主:顾本作『上』。

#4邪:原作『即』,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九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大奇论篇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

满,谓脉气满,实也。肿,谓瘫肿也。藏气满,乃如是。

肺之雍,喘而两□满。

肺藏气而外主息,其脉支别者,从肺系横出腋#1下,故喘而两□满也。○新校正云:详肺雍、肝雍、肾雍,《甲乙经》俱作痈。

肝雍,两肚满,外则惊,不得小便。

肝之脉,循股阴入髦中,环阴器,抵少腹,上贯肝鬲,布胁肋,故朕满不得小便也。肝主惊骇,故外则惊。

肾雍,脚下至少腹满,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脚下作脑下。脚当作朕,不得言脚下至少腹也。

腔有大小,脏腑大跛,易偏枯。

冲咏者,经脉之海,与少阴之络俱起於肾下,出於气街,循阴股内康,斜入胭中,循腑骨内康,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上行者出齐下同身寸之三寸。故如是。若血气变易,为偏枯也。

心脉满大,瘠愈筋挛。

心脉满大,则肝气下流,热气内薄,筋乾血涸,故痛疼而筋挛。

肝脉小急,症德筋挛。

肝养筋,内藏血,肝气受寒,故痛应而筋孪。脉小急者,寒也。

肝脉骛暴,有所惊骇,

骛,谓驰骛,言其迅急也。阳气内薄,故发为惊也。

脉不至若疮,不治自已。

肝气若厥,厥则脉不通,厥退则脉复通矣。又其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故脉不至若瘠,不治亦自已。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小急为寒甚,不鼓则血不流,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内凝而为瘕也。

肾肝并沉为石水,

肝脉入阴内,贯少腹,肾脉贯脊中,络膀胱。两藏并,藏气需冲脉,自肾下络於胞,令水不行化,故坚而结。然肾主水,水冬冰,水宗於肾,肾象水而况,故气并而沉,名为石水。○新校正云:详肾肝并沉至下并小弦欲惊,全元起本在《厥论》中,王氏移於此。

并浮为风水,

脉浮为风,下焦主水,风薄於下,故名风水。

并虚为死,

肾为五藏之根,肝为发生之主,二者不足,是生主俱微,故死。

并小弦欲惊。

脉小弦为肝肾俱不足故尔。

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

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也。夫脉况为实,咏急为痛,气实寒薄聚,故为绞痛为疝。

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

皆寒薄於藏故也。

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

太阳受寒,血凝为痕。太阴受寒,气聚为疝。

二阴急为瘾厥,二阳急为惊。

二阴,少阴也。二阳,阳明也。○新校正云:详三阳急为痕至此,全元起本在《厥论》,王氏移於此。

脾脉外鼓沉,为肠僻,久自已。

外鼓,谓鼓动於臂外也。

肝脉小缓为肠僻,易治。

肝脉小缓为脾乘肝,故易治。

肾脉小搏沉,为肠僻下血,

小为阴气不足,搏为阳气乘之,热在下焦,故下血也。

血温身热者死。

血温身热,是阴气丧败,故死。

心肝僻亦下血,

肝藏血,心养血,故僻皆下血也。

二藏同病者可治,

心火肝木,木火相生,故可治之

其脉小沉涩为肠澼,

心肝脉小而沉涩者,澼也。

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肠澼下血而身热者,是火气内绝,去心而归於外也。故死。火成数七,故七日死。

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外鼓,谓不当尺寸而鼓击於臂外侧也。

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阳主左阴主右故尔。《阴阳应象大论》日: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此其义也。

不□舌转,可治,三十日起。

偏枯之病,□不能言,肾与胞脉内绝也。胞脉系於肾,肾之脉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气内绝,则□不能言也。

其从者疮,三岁起。

从,谓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也。病顺左右而瘠不能言,三岁治之乃能起。

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以其五藏始定,血气方刚,藏始定则易伤,气方刚则甚费,易伤甚费,故三岁死。脉至而搏,血钮身热者死,血钮为虚,脉不应搏,今反脉搏,是气极乃然,故死。

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以其为血钮者之常脉也。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

喘,谓卒来盛急,去而便衰,如人之喘状也。

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所谓暴厥之候如此。

脉至如数,使人暴惊,

脉数为热,热则内动肝心,故惊。

三四日自已。

数为心脉,木被火干,病非肝生,不与邪合,故三日后四日自除。所以尔者,木生数三也。

脉至浮合,

如浮波之合,后至者凌前,速疾而动,无常候也。

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乾而死。

薪#2然之火焰,瞥瞥不定其形,而便绝也。焰,戈念切。

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脉死。

如散叶之随风,不常其状。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散叶作丛棘。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

脉塞而鼓,谓才见不行,旋复去也。悬,谓如悬物,物动而绝去也。

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脉长而坚,如横木之在指下也。

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胞之脉系於肾,肾之脉侠舌本,今气不足者,则当不能言,今反善言,是真气内绝,去肾外归於舌也,故死。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也,微见三十日死。

左右傍至,言如历漆之交,左右反戾。新教正云:按《甲乙经》交漆作交即。

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

如水泉之动,但出而不入。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

颓土之状,谓浮之大而虚耍颓土之状,按之则无。新教正云:按《甲乙经》颓土作委土。

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如颡中之悬雍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悬雍作悬离。元起注云:悬离者,言脉与肉不相得也。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藏宛熟,寒热独并於肾也,如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宛,积也。熟,热也。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外,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脉至如华,谓似华虚弱,不可正取也。小肠之脉,上入耳中,故常听也。

脉解篇

太阳所谓肿腰雅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

脽,谓臀肉也。正月三阳生,主建寅,三阳谓之太阳,故日寅太阳也。

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

正月虽三阳生,而天气尚寒,以其尚寒,故日阴气盛阳未得自次。次,谓立王之次也。

故肿腰雅痛也。

以其脉抵腰中,入贯臀,过□枢,故尔。

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3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

以其脉循股内后康,合胭中,下循踹。,过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故也。○新校正云:详王氏云其脉循股内,殊非。按《甲乙经》太阳流注,不到股内,股内乃脾外之误,当云□外后廉。

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

强上,谓颈项禁强也。甚则引背矣。所以尔者,以其脉从脑出,别下项背故也。

所谓耳呜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呜也。

以其脉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故尔。

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

以其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其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故狂巅疾也。顶上日巅。

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

亦以其脉至耳故也。

所谓入中为□者,阳盛已衰,故为瘠也。

阳气盛,入中而薄於胞肾,则胞络肾络气不通,故□也。胞之脉系於肾,肾之脉侠舌本,故□不能言。

内夺而厥,则为瘠徘,此肾虚也,

徘,废也。肾之脉与冲脉并出於气街,循阴股内康,斜入胭中,循腑骨内廉及内踝之后,入足下,故肾气因夺而不顺,则舌瘠足废,故云此肾虚也。○新校正云:详王注云肾之脉与冲脉并出,按《甲乙经》是肾之络,非肾之脉,况王注《痿论》并《奇病论》、《大奇论》并云肾之络,则此脉字当为络。

少阴不至者,厥也。

少阴,肾脉也。若肾气内脱,则少阴脉不至也。,少阴之脉不至,则太阴之气逆上而行也。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心气逆则少阳盛,心气宜木,外铄肺金,故盛者心之所表也。

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

足少阳脉,循胁裹出气街,心主脉,循胸出胁故尔。火墓於戌,故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也。

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所谓甚则跃者,

跃,谓跳跃也。

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亦以其脉循脾阳,出膝外康,下入外辅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做气盛则令人跳跃也。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

阳盛以明,故云午也。五月夏至,一阴气上,阳气降下,故云盛阳之阴#5也。

阳盛而阴气加之,故酒酒振寒也。

阳气下,阴气升,故云阳气盛而阴气加之也。

所谓经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於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经肿而股不收也。

以其脉下脾抵伏菟,下入膝体中,下循腑外康,下足附,入中指内间;又其支别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问。故尔。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於藏府问,故为水也。

藏,脾也。府,胃也。足太阴脉从足走腹,足阳明脉从头走足,今阴气微下而太阴上行,故云阴气下而复上也。复上则所下之阴气不散,客於脾胃之问,化为水也。

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

水停於下,则气郁於上,气郁於上,则肺满,故胸痛少气也。

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

恶喧故尔。

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於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

新校正云:详所谓甚则厥至此,与前《阳明脉解论》相通。

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叹腹肿者,阳明并於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凯腹肿也。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於中,故日病胀。

阴气太盛,太阴始於子,故云子也。以其脉入腹属脾络胃,故病胀也。

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於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

按《灵枢经》说足阳明流注并无至心者,太阴脉说云: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法应以此络为阳明络也。○新校正云:详王氏以足阳明流注并无至心者,按《甲乙经》阳明之脉#6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宜其经言阳明络属心为噫,王氏安得谓之无。

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

以其脉属脾络胃上鬲侠咽故也。

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一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日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

少阴者,肾脉也。腰为肾府,故腰痛也。

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

以其脉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故病如是。

所谓色色

新校正云:详色色字疑误。

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吭吭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吭吭无所见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日煎厥。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於色也。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於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於鼻也。厥阴所谓癫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症疝少腹肿也。

以其脉循阴股#7入髦中,环阴器,抵少腹,故尔。

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谓癫疟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症疟疝也。所谓甚则哑乾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乾也。

此一篇殊与前后经文不相连接,别释经咏发病之源,与《灵枢经》流注略同,所指殊异。○新校正云:详此篇所解,多《甲乙经》是动所生之病,虽复少有异处,大概则不殊矣。

刺要论篇

黄帝问日: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

道,谓气所行之道也。

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

过之内伤,以太深也。不及外壅,以妄益他分之气也。气益而外壅,故邪气随虚而从之也。

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

贼,谓私害。动,谓动乱。然不及则外壅,过之则内伤,既且外壅内伤,是为大病之阶渐尔,故日后生大病也。

故曰:病有在毫毛胜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毛之长者日毫,皮之文理日胜理,然二者皆皮之可见也。

是故刺毫毛胜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诉沂然寒栗。

《针经》日:几刺有五,以应五藏,一日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令针伤多,如拔发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然此其浅以应於肺,胜理毫毛犹应更浅,当取发根浅深之半尔。肺之合皮,王於秋气,故肺动则秋病温疟,沂沂然寒栗也。诉,音素。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脾之合肉,寄王四季,又其脉从股内前康,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故伤肉则痛#8脾,脾动则四季之月病腹胀,烦而不嗜食也。七十二日四季之月者,谓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各十二日后,土寄王十八日也。

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心之合脉,王於夏气。真心少阴之脉,起於心中,出属心系。心包心主之脉,起於胸中,出属心包。《平人气象论》日:藏真通於心。故脉伤则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刺脉无伤筋,筋伤财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前弛。

奸之合筋,王於春气。《针经》日:热则筋缓。故筋伤则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缓。弛,犹纵缓也。弛,施是切。

刺筋无伤骨,骨伤射内动肾,肾动财冬病胀腰痛。

肾之合骨,王於冬气。腰#9为肾府,故骨伤则动肾,肾动则冬病腰痛也。肾之咏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故胀也。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腑酸,体解传然不去矣。

髓者骨之充。《针经》日:髓海不足,则脑转耳呜,腑酸眩冒,故髓伤则脑髓销铄腑酸体解传然不去也。销铄,谓髓脑销铄。解布,谓强不强,弱不弱,热不热,寒不寒,解解传布然,不可名之也。脑髓销铄,骨空之所致也。铄,诗若切。眩,音悬。

黄帝内经素问补住释文卷之二十九竟

#1腋:原作『肺』,据顾本改。

#2薪:原作『新』,据颇本改。

#3冻:原作『东』,据颇本改。

#4胜:原作『端』,据顾本改。

#5阴:原作『音』,据顾本改。

#6脉;原作『止』,据顾本改。

#7股:原作『服』,据顾本改。

#8痛:顾本作『动』。

#9腰:原作『要』,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刺齐论篇

黄帝问日:愿闻刺浅深之分。

谓皮肉筋脉骨之分位也。

岐伯对日: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帝日: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是皆谓遣邪也。然筋有寒邪,肉有风邪,脉有湿邪,皮有热邪,则如是遣之。所谓邪者,皆言其非顺正气而相干犯也。○新校正云:详此谓刺浅不至所当刺之处也,下文则械其太深也。

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谓之反也。

此则诫过分大深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刺如此者,是谓伤,此皆过,过叉损其血气,是谓逆也,邪铃因而入也。

刺禁论篇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

肝象木,王於春,春阳发生,故生於左也。

肺藏於右,

肺象金,王於秋,秋阴收杀,故藏於右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肝为少阳,阳长之始,故日生。肺为少阴,阴藏之初,故日藏。

心部於表,

阳气主外,心象火也。

肾治於裹,

阴气主内,肾象水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心为五藏部主,故得称部。肾间动气,内治五藏,故日治。

脾谓#1之使,

营动不已,糟粕水谷,故使者也。

胃为之市。

水谷所归,五味皆入,如市杂,故为市也。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

鬲肓之上,气海居中,气者生之原,生者命之主,故气海为人之父母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心下鬲上为肓,心为阳父也,肺为阴母也,肺主於气,心主於血,共荣卫於身,故为父母。

七节之傍,中有小心。

小心,谓真心神灵之官室。○新校正云:按《太素》小心作志心。杨上善云:脊有三七二十一节,肾在下七节之傍,肾神日志,五藏之灵皆各为神,神之所以任,得名为志者,心之神也。

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从,谓随顺也。八者人之所以生,形之所以成,故顺之则福延,逆之则咎至。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心在气为噫。

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肝在气为语。○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经》语作欠。元起云:肾伤则欠,子母相感也。王氏改欠作语。

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

肾在气为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六日作三日。

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

肺在气为咳。

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

脾在气为吞。○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十日作十五日。刺中五藏,与《诊要经终论》并《四时》逆从论相重。此叔五藏相次之法,以所生为次,《甲乙经》以心肺肝脾一肾为次,是以所克为次,全元起本曹文则错乱无次矣。

一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胆气勇,故为呕。○新校正云:按《诊要经终论》刺中胆下又云:刺中鬲者,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死。

刺驸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附,为足附。大脉,动而不止者,则胃之大经也。胃为水谷之海,然血出不止,则胃气将倾,海竭气亡故死。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面中溜脉者,手太阳任脉之交会。手太阳脉,自额而斜行,至目内毗。任脉自鼻□两傍上行,至童子下,故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脑户,穴名也。在枕骨上,通於脑中。然脑为髓之海,真气之所聚,针入脑则真气泄,故立死。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

舌下脉,脾之脉也。脾脉者,侠咽连舌本,散舌下。血出不止,则脾气不能营运於舌,故□不能言语。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布络,谓当内踝前足下空处布散之络,正当然谷穴分也。络中脉,则冲脉也。、冲脉者,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也。然刺之而血不出,则肾脉与冲脉气并归於然谷之中,故为肿。

刺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寻此经中主治,与《中语流注经》委中穴正同。应邮中者,以经穴为名,委中,处所为名,亦犹寸口脉口气口,皆同一处尔。然中大脉者,足太阳经脉也。足太阳之脉,起於目内,合手太阳。手太阳脉,自目内,斜络於额。足太阳脉,上头下项,又循於足。故刺之过禁,则令人仆倒而面色如脱去也。

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气街之中,胆胃脉也。胆之脉,循胁裹出气街。胃之脉,侠齐入气街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循腹裹至气街中而合。今刺之而血不出,则血脉气并聚於中,故内结为肿,如伏鼠之形也。气街在腹下侠齐两傍相去四寸,鼠仆上一寸,动脉应手也。○新校正云:按别本仆一作误。《气府论》注:气街在齐下横骨两端鼠误上一寸也。

刺脊问中髓,为伛。

伛,谓伛偿,身腃屈也。脊问,谓脊骨节问也。刺中髓,则骨精气泄,故伛偿也。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乳之上下,皆足阳明之脉也。乳房之中,乳液渗泄,胸中气血,皆外奏之。然刺中乳房,则气血交奏,故为大肿。中有脓根,内蚀肌肤,化为脓水,而久故不愈也。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五藏者,肺为之盖,缺盆为之道。肺藏气而主息,又在气为咳,刺缺盆中内陷,则肺气外泄,故令人喘咳逆也。

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手鱼腹内,肺脉所流,故刺之内陷,则为肿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肺脉所流当作留字。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

脉数过度,故因刺而乱也。新校正云:按《灵枢经》气乱当作脉乱。

无刺大怒,令人气逆。

怒者气逆,故刺之益甚。

无刺大劳人,

经气越也。

无刺新饱人,

气盛满也。

无刺大饥人,

气不足也。

无刺大渴人,

血脉乾也。

无刺大惊人。

神荡越而气不治也。○新校正云:详无刺大醉至此七条,与《灵枢经》相出入。《灵枢经》云:新内无刺,已刺无内。大怒无刺,已刺无怒。大劳无刺,已刺无劳。大醉无刺,已刺无醉。大饱无刺,已刺无饱。大饥无刺,已刺无饥。大渴无刺,已刺无渴。大惊、大恐,叉定其气,乃刺之也。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阴股之中,脾之脉也。脾者,中央土孤藏,以灌四傍。今血出不止,脾气将竭,故死。○新校正云:按刺阴股中大脉条,皇甫士.安移在前刺附上中大脉下相续,自后至篇末,逐条与前条相间也。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客主人,穴名也,今名上关,在耳前上康起骨,开口有空,手少阳足阳明脉交会於中。陷脉,言刺太深也。刺太深则交脉破次,故为耳内之漏。脉内漏则气不营,故聋。○新校正云:详客主人穴,与《气穴论》注同。按《甲乙经》及《气府论》注云:手足少阳足阳明三脉之会,疑此脱足少阳一脉也。

刺膝髋出液,为跛。

膝为筋府,筋会於中,液出筋乾,故跛。髋,音牝。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臂太阴者,肺脉也。肺者,主行荣卫阴阳,治节由之。血出多则荣卫绝,故立死。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足少阴,肾脉也。足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重虚出血,则舌难言也。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肺气上泄,逆所致也。

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

肘中,谓肘屈折之中,尺泽穴中也。刺过陷脉,恶气归之,气固关节,故不屈伸也。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股下三寸,肾之络也。冲脉与少阴之络,皆起於肾下,出於气街,并循於阴股;其上行者,出胞中。故刺陷脉,则令人遗溺也。

刺掖下胁间内陷,令人咳。

掖下,肺脉也。肺之脉,从肺系,横出掖下。真心藏脉,直行者,从心系却上掖下。刺陷脉,则心肺俱动,故咳也。

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

胞气外泄,谷气归之,故少腹满也。少腹,谓齐下也。

刺踹肠内陷,为肿。

踹肠之中,足太阳脉也。太阳气泄,故为肿。

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匡,目匡也。骨中,谓目匡骨中也。匡骨中脉,目之系,肝之脉也。刺内陷,则眼系绝,故为目漏,目盲。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诸筋者,皆属於节,津液渗润之,液出则筋膜乾,故不得屈伸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竟

#1谓:顾本作『为』。

#2甫士:原作『历土』,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一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刺志论篇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阴阳应象大论》曰:形归气。由是故虚实同焉。反,谓不相合应,失常平之候也。形气相反,故病生。气,谓脉气。形,谓身形也。

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灵枢经》曰:荣气之道,内谷为实,谷入於胃,气传与肺,精专者上行经隧。由是故谷气虚实,占叉同焉。侯不相应,则为病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实作宝。

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脉者血之府,枚虚实同焉。反不相应,则为病也。

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

气虚为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当身寒,反身热者,脉气当盛,脉不盛而身热,证不相符,故谓反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此谓反也。当补此四字。

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

胃之所出者,谷气,而布於经脉也。谷入於胃,脉道乃散。今谷入多而气少者,是胃气不散,故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胃气外散,肺并之也。

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经脉行气,络脉受血,经气入络,络受经气,侯不相合,故皆反常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伤,谓触冒也。寒伤形,故气盛身寒。热伤气,故气虚身热。

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

脱血则血虚,血虚则气盛内郁,化成津液,流入下焦,故云湿居下也。

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胃气不足,肺气下流於胃中。故邪在胃,然肺气入胃,则肺气不自守,气不自守,则邪气从之,故云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

饮,谓留饮也。饮留脾胃之中则脾气溢,脾气溢则发热中。

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风气盛满,则水浆不入於脉。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

入为阳,出为阴,阴生於内故出,阳生於外故入。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阳盛而阴内拒,故热。阴盛而阳外微,故寒。

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言用针之补写也。右手持针,左手捻穴,故实者右手开针空以写之,虚者左手开针空以补之也。捻,音涅。

针解篇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搜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搜,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

邪盛则虚之者,出针勿按。

邪者,不正之目,非本经气,是则谓邪,非言鬼毒精邪之所胜也。出针勿按,穴俞且开,故得经虚,邪气发泄也。

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徐出,谓得经气已久乃出之,疾按,谓针出穴已速疾按之。则真气不泄,经脉气全,故徐而疾乃实也。疾出针,谓针入穴已,至於经脉,即疾出之。徐按,谓针出穴已,徐缓按之,则邪气得泄,精气复固#1故疾而徐乃虚也。

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

寒温,谓经脉阴阳之气也。

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言其冥昧,不可即而知也。夫不可即知,故若无。慧然神悟,故若有也。

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

知病先后,乃补写之。

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

《针经》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此之谓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若有若亡,为虚与实。

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妄为补写,离乱大经,误补实者,转令若得,误写虚者,转令若失,故曰若得若失也。《针经》曰:无实实无虚虚。此其诫也。○新校正云:详自篇首至此,与《太素》九针解篇经同而解异,二经互相发明也。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

热在头身,宜才针。肉分气满,宜员针。咏气虚少,宜缇针。写热出血,发泄固病,宜锋针。破瘫肿,出脓血,宜姅针。调阴阳,去暴痹,宜员利针。治经络中痛痹,宜毫针。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胜之问者,宜长针。虚风合於骨解皮肤之问,宜大针。此之谓各有所宜也。○新校正云:按别本姅一作铍。缇,音氏。

补写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

气当时刻谓之开,已过未至谓之阖。时刻者,然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不已,气行不已。如是则当刻者谓之开,过刻及未至者谓之阖也。《针经》曰:馑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此所谓补写之时也。○新校正云:详自篇首至此,文出《灵枢经》,《素问》解之,互相发明也。《甲乙经》:补写之时,以针为之者。此脱此四字。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写也。

各不同形,谓长短锋颖不等。穷其补写,谓各随其疗而用之也。○新校正云:按九针之形,今具《甲乙经》。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言要以气至而有效也。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

变,谓变易。更,谓改更。皆变法也。言得气至,叉宜馑守,无变其法,反招损也。

浅深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

志一为意,志意皆行针之用也。

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

言气虽近远不同,然其测侯,皆以气至而有效也。

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

言气侯补写,如临深渊,不敢堕慢,失补写之法也。

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

壮谓持针坚定也。《针经》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实。则其义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实字作宝。

神无营於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目绝妄视,心专一务,则用之铃中,无惑误也。○新校正云:详从刺实须其虚至此,文见《宝命全形论》,此又为之解,亦互相发明也。

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正指直刺,针无左右。

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检彼精神,令无散越,则气为神使,中外易调也。

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驸之者,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附之作低腑。《太素》作付之。按《骨空论》附

之疑作咐上。

举膝分易见也。三里,穴名,正在膝下三寸,腑外两筋肉分问。极重按之,则足附上动脉止矣,故日举膝#2分易见。

巨虚者,娇足腑独陷者。

巨虚,穴名也。踏,谓举也。取巨虚下康,当举足取之,则腑外两筋之问陷下也。

下廉者,陷下者也。

欲知下康穴者,腑外两筋之问独陷下者,则其处也。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於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新校正云:详此文与《灵枢经》相出入。

人皮应天,

覆盖於物,天之象也。

人肉应地,

柔厚安静,地之象也。

人脉应人,人筋应时,

人脉应人者,盛衰变易,人之象也。人筋应时者,坚固贞#3定,时之象也。

人声应音,备五音故。

人阴阳合气应律,

交会气通,相生无替,则律之象。

○新校正云:按别本气一作度。

人齿面目应星,

人面应七星者,所谓面有七孔应之也。○新校正云:详此注乃全元起之辞也。

人出入气应风,

动出往来,风之象也。

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

身形之外,野之象也。

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

一馋针,二员针,三铲针,四锋针,五姅针,六员利针,七毫针,八长针,九大针。○新校正云:按别本外一作铍。

人心意应八风,

动静不形,风之象也。

人气应天,

运行不息,天之象也。

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

发齿生长,耳目清通,五声应同,故应五音及六律也。

人阴阳脉血气应地,

人阴阳有交会,生成脉血,气有虚盈盛衰,故应地也。

人肝目应之九。

肝气通目,木生数三,三而三之,则应之九也。

九窍三百六十五,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无此七字。

人一以观动静天二以候五色七星应之以候发毋泽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征羽六律有余不足应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余九野一节俞应之以候闭节三人变一分人候齿泄多血少十分角之变五分以候缓急六分不足三分寒关节第九分四时人寒温燥湿四时一应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

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简烂文,义理残#1缺,莫可寻究,而上古书故且载之,以伫后之具本也。○新校正云:详王氏云一百二十四字,今有一百二十三字,又亡一字。

长刺节论篇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

藏,犹深也,言深刺之。故下文曰:○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为针之,无藏字。

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皮者针之道,故刺骨无伤骨肉及皮也。

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

头有寒热,则用阴刺法治之。阴刺,谓卒刺之如此数也。○新校正云:按别本卒刺一作平刺。按《甲乙经》:阳刺者,正内一傍内四。阴刺者,左右卒刺之。此阴刺疑是阳刺。

深专者,刺大藏,

寒热病气深专攻中者,当刺五藏以拒之。

迫藏刺背,背俞也,

迫,近也。渐近於藏,则刺背五藏之俞也。

刺之迫藏,藏会,

言刺近於藏者何也?以是藏气之会发也。

腹中寒热去而止,

言刺背俞者,无问其数,要以寒热去乃止针。

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若与诸俞刺之,则如此。

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

腐肿,谓肿中肉腐败为脓血者,痈小者浅刺之,痈大者深刺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腐作痈。

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正。

痈之大者,多出血,痈之小者,但直针之而已。○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刺大者多而深之,铃端内针为故正也。此文云小者深之,疑此误。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髓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傍四椎问,刺两骼胶季胁肋问,导腹中气热下已。

少腹积,谓寒热之气结积也。皮布,谓齐下同身寸之五寸横约文。审刺而勿过深之。《刺禁论》曰: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由此故不可深之矣。侠脊四椎之问,据经无俞,恐当云五椎问,五椎之下,两傍正心之俞,心应少腹,故当言之问也。骼谓腰骨,胶一为髁字,形相近之误也。僇谓居胶,腰侧穴也。季胁肋问,当是刺季肋之问京门穴也。○新校正云:按《释音》皮骼作皮骷,是骷误作忏也。及遍寻《篇》《劫》中无储字,只有骷,骨端也。皮骷者,盖谓齐下横骨之端也。全元起本作皮髓,元起注云:齐傍缍起也。亦未为得。骼,口亚切。骷,光抹切。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日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问,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艮病已。

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少腹。冲脉与少阴之络,皆起於肾下,出於气街,循阴股;其后行者,自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络循阴器合篡问,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康,贯脊属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故刺少腹及两股问,又刺腰髁骨问也。腰髁骨者,腰房侠脊平立陷者中,按之有骨处也。疝为寒生,故多刺之,少腹尽热乃止针。昊,热也。○新校正云:按别本篡一作基,又初患反。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问,不可中骨也,

分,谓肉分问有筋维络处也。刺筋无伤骨,故不可中骨也。

病起筋,艮病已止。

筋雍痹生,故得筋热病已乃止。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於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

大分,谓大肉之分。小分,谓小肉之分。

无伤筋骨,伤筋骨,瘫发若变,

《针经》曰: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瘫。又曰: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甚。伤筋骨则针太深,故瘫发若变也。

诸分尽热病已止。

热可消寒,故病已则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骨痹刺无伤脉肉者何?自刺其气,通肉之大小分中也。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日狂。

气狂乱也。

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刺诸分,其脉尤寒,以针补之。

病风且寒且热,艮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

泄卫气之拂#5热。

刺骨髓,汗出百日,

泄荣气之拂热。

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拂热屏退,阴气内复,故多汗出,须眉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一竟

#1固:原作『问』,据顾本改。

#2膝:原作『脉』,据顾本改。

#3贞:顾本作『真』。

#4残:原作『浅』,据顾本改。

#5拂:顾本作『佛』。下二『拂』字仿此。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二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皮部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循经脉行止所主,则皮部可知。诸经,谓十二经脉也。十二经脉皆同。

阳明之阳,名曰害辈,

辈,生化也。害,杀气也。杀气行则化生.弥,故日害辈辈,扶沸切。。

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

上,谓手阳明。下,谓足阳明也。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於经,阳主外,阴主内。

阳谓阳络,阴谓阴络,此通言之也。手足身分所见经络皆然。

少阳之阳,名日枢持,

枢谓枢要,持谓执持。

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於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於内,诸经皆然。太阳之阳,名曰关枢,

关司外动,以静镇为事,如枢之运,则气和平也。

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於经。少阴之阴,名曰枢儒,

儒顺也。守要而顺阴阳开阖之用○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儒作濡。

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於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於经,其出者,从阴内注於骨。心主之阴,名曰害肩,

心主脉入掖下,气不和则妨害肩掖之动运。

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於经。太阴之阴,名曰关蛰,

关闭蛰类,使顺行藏。○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蛰作执。

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於经。

部,皆谓本经络之所部分。浮,谓浮见也。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列阴阳位,部主於皮,故日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则胜理开,开则入客於络脉,留而不去,传入於经,留而不去,传入於府,凛於肠胃。

凛,积也,聚也。

邪之始入於皮也,沂然起毫毛,开胜理;

沂然,恶寒也。起,谓毛起竖也。胜理,皆谓皮空及文理也。

其入於络也,则络脉盛,色变;

盛,谓盛满。变,谓易其常也。

其入客於经也,则感虚乃陷下;

经虚邪入,故日感虚。脉虚气少,故陷下也。

其留於筋骨之问,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胭破,毛直而败。

挛,急也。弛,缓也。消,烁也。《针经》曰:寒则筋急,热则筋缓,寒胜为痛,热胜为气消。胭者肉之标,故肉消则胭破毛直而败也。胭,渠陨切。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

脉气流行,各有阴阳,气随经所过而部主之,故云脉之部。

邪客於皮则胜理开,开则邪入客於络脉,络脉满则注於经脉,经脉满则入舍於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脉行皮中,各有部分,咏受邪气,随则病生,非由皮气而能生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不与作不愈。全元起本作不与。元起云:言不与经脉调和,则气伤於外,邪流入於内,叉生大病也。

帝曰:善。

经络论篇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经行气,故色见常应於时。络主血,故受邪则变而不一矣。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

顺四时气化之行止。

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淳泽,掉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淳,湿也。泽,润液也。谓微湿润也。

帝曰:善。

气穴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孰,谁也。

帝捧手遗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目以明耳以聪,言心志通明,迥如意也。

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

开气穴真数,庶将解彼蒙昧之疑惑,未足以论迷深微之意也。

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言其处,谓穴俞处所。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3。

天突在颈结喉下同身寸之四寸中央宛宛中,阴#4维任脉之会,低针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按今《甲乙经》、《经脉流注孔穴图经》当脊十椎下并无穴目,恐是七椎也,此则督脉气所主之。上纪之处次如下说。○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天突在结喉下五寸。

上纪者胃院也,

谓中皖也。胱者,胃募也,在上院下同身寸之一寸,居心蔽骨与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三脉所生,任脉气所发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二分,若灸者可灸七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任脉之会也。蔽,必寐切。

下纪者关元也。

关元者,小肠募也,在齐下同身寸之三寸,足三阴任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七壮。

背胸邪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

新校正云:按别本偏一作满。

脉满起斜出尸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寻此支络脉流注病形证,悉是督脉支络自尾骯出,各上行,斜络胁支心贯鬲,上加天突,斜之肩而下交於十#5椎。○新校正云:详自背与心相控而痛至此,疑是骨空论文,简脱误於此。

藏俞五十穴,

藏,谓五藏肝心脾肺肾,非兼四形藏也。俞,谓井荣俞经合,非背俞也。然井荣俞经合者,肝之井者,大敦也;荣,行问也;俞,太冲也;经,中封也;合,曲泉#6也。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及三毛之中,足厥阴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行问,在足大指之问脉动应手陷者中,足厥阴脉之所流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击留作流。余所流并作留。○刺可入同身寸之三#7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新校正云:按《刺腰痛》注云:本节后内问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足厥阴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中封,在足内踝前同身寸之一寸半○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一寸。○陷者中,仰足而取之,伸足乃得之,足厥阴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曲泉,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而得之,足厥阴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心包之井者,中冲也;荣,劳官也;俞,太陵也;经,问使也;合,曲泽也。中冲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一壮。劳官在掌中央动脉,手心主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陵在掌后骨两筋问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间使在掌后同身寸之三寸两筋问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七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灸三壮。○曲泽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而得之,手心主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脾之井者,隐白也;荣,大都也;俞,太白也;经,商丘也;合,阴陵泉也。隐白在足大指之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阴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大都,在足大指本节后陷者中,足太阴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白,在足内侧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阴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阴陵泉,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足太阴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肺之井者,少商也;荣,鱼际也;俞,太渊也;经,经渠也;合,尺泽也。少商在手大指之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太阴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一壮。○鱼际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手太阴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渊在掌后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经渠在寸口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不可灸,伤人神明。尺泽在肘中约上动脉,手太阴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肾之井者,涌泉也;荣,然谷也;俞,太溪也;经,复溜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溜作留。余溜字并同。○合,阴谷也。涌泉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阴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二#8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然谷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刺此多见血,令人立饥欲食。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复溜在足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云在内踝后上二寸动脉。○足少阴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阴谷;在膝下内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足少阴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三壮。如是五藏之俞,藏各五穴,则二十五俞,以左右脉具而言之,则五十穴。

府俞七十二穴,

府,谓六府,非兼九形府也。俞,亦谓井荣俞原经合,非背俞也。肝之府胆,胆之井者,窍阴也;荣,侠溪也;俞,临泣也;原,丘虚也;经,阳辅也;合,阳陵泉也。窍阴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少阳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侠溪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问,本节前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临泣,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问陷者中,去侠溪同身寸之一寸半,足少阳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二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丘虚在足外踝下如前陷者中,去临泣同身寸之三寸,足少阳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阳辅在足外踝上,○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之端,如前同身寸之三分所,去丘虚同身寸之七寸,足少阳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阳陵泉,在膝下同身寸之一寸腑外康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9分,留十#10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脾之府胃,胃之井者,厉兑也;荣,内庭也;俞,陷谷也;原,冲阳也;经,解溪也;合,三里也。厉兑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阳明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一壮。内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问陷者中,足阳明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二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陷谷在足大指次指外问本节后陷者中,去内庭同身寸之二寸,足阳明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冲阳在足附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问动脉上,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足阳明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解溪在冲阳后同身寸之二寸半○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一寸半,《刺疟》注作三寸半,《素问》二注不同,当从《甲乙经》之说。○腕上陷者中,足阳明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腑骨外康两筋肉分问,足阳明咏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肺之府大肠,大肠之井者,商阳也;荣,二间也;俞,三问也;原,合谷也;经,阳溪也;合,曲池也。商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二问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手阳明咏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三问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11内侧陷者中,手阳明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之问,手阳明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阳溪在腕中上侧两筋问陪者中,手阳明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曲池在肘外辅屈肘两骨之中,手阳明脉之所入也,以手拱胸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心之府小肠,小肠之井者,少泽也;荣,前谷也;俞,后溪也;原,腕骨也;经,阳谷也;合,少海也。少泽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下同身寸之一分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一壮。前谷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后溪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一壮。腕骨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阳谷在手外侧腕中锐骨之下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二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少海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同身寸之五分陷者中,屈肘乃得之,手太场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心包之府三焦,三焦之井者,关冲也;荣,液门也;俞,中渚也;原,阳池也;经,支沟也;合,天井也。关冲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阳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液门.在手小指次指问陷者中,手少阳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吕中渚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问陷者中,手少阳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阳池在手表腕上陷者中,手少阳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支沟在腕后同身寸之三寸两骨之问陷者中,手少阳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天井在肘外大骨之后同身寸之一寸两筋问陷者中,屈肘得之,手少阳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肾之府膀胱,膀胱之井者,至阴也;荣,通谷也;俞,束骨也;原,京骨也;经,昆仑也;合,委中也。至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通谷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者中,太阳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束骨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者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阳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细脉动应手,足太阳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委中在胭中央约文中动脉,○新校正云:详委中穴与《甲乙经》及《刺疟篇》注、《痹论》注同。又《骨空论》云:在膝解之后,曲脚之中,背面取之。又《热穴论》注、《刺热篇》注云在足膝后屈处。○足太场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如是六府之俞,府各六穴,则三十六俞。以左右脉俱而言之,则七十二穴。

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

并具《水热穴#12论》中。○新校正云:按热俞又见《刺热篇》注。

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此亦热俞之五十九穴也。

中肥两傍各五,凡十穴。

谓五藏之背俞也。肺俞,在第三椎下两傍q心俞,在第五椎下两傍。肝俞,在第九椎下两傍。脾俞,在第十一椎下两傍。肾俞,在第十四椎下两傍。此五藏俞者,各侠脊相去同身寸之一寸半,并足太阳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肝俞留六呼,余并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侠脊数之,则十穴也。

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

今《甲乙经》、《经脉流注孔穴图经》并不载,未详何俞也。○新校正云:按大椎上傍无穴,大椎下傍穴名大杼,后有,故王氏云未详。

目瞳子浮白二穴。

瞳子髅在目外去毗同身寸之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三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浮白在耳后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足太阳少阳二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壮。左右言之,各二为四也。

两脏厌分中二穴,

谓环姚穴也。在脾枢后,足少阳太于阳二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王氏云在牌枢后,按《甲乙经》云在牌枢中,后当作中。灸三壮,《甲乙经》作五壮。

犊鼻二穴,

在膝体下腑上侠解大筋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壮。

耳中多所闻二穴,

听官穴也。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阳手太阳三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刺可入三分。

眉本二穴,

钻竹穴也。在眉头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完骨二穴,

在耳后入发际同身寸之四分,足太阳少阳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13:刺可入三#14分,灸七壮。

项中央一穴,

风府穴也。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二经之会,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三呼,灸之不幸,使人□。

枕骨二穴,

窍阴穴也。在完骨上,枕骨下,摇动应手,足太阳少阳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15刺可入四分,灸可五壮。

上关二穴,

《针经》所谓刺之则钦不能欠者也,在耳前上廉起骨,开口有空,手少阳足阳明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刺深令人耳无所闻。

大迎二穴,

在曲颌前同身寸之一寸三分骨陷者中动脉,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二#16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下关二穴,

《针经》所谓刺之则欠不能饮者也。在上关下耳前动脉下康,合口有空,张口而闭,足阳明少阳二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耳中有乾挝之,不得灸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挝之作挝抵。遗,音摘。钦,丘庶切。

天柱二穴,

在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康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可入伺'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巨#17虚上下廉四穴,

上康,足阳明与太阳合也,在膝犊鼻下脸外康同身寸之六寸,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壮。下康,足阳明与少阳合也,在上康下同身寸之六三寸,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r==一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并《刺热篇》注、《水热穴》注上康在三里下三寸,此云犊鼻下六寸者,盖三里在犊鼻下三寸,上康又在三里下三寸,故云六寸也。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