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白话《史记 >游侠列传

《白话《史记》·游侠列传

汉朝 白话《史记 史马迁 著

韩非子说“:儒生以儒家经典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强力违犯法令。”对这两种人都加以讥讽。

  但儒生却多被世人所颂扬,至于以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的职位,辅助当代天子,功名都记载在史书之中,这本无可非议;至于像季次、原宪是平民百姓,虽用功读书,独怀君子的德操,不苟合世俗而坚守道义,世俗之人亦嘲笑他们,所以他们一生住在空荡荡的草舍,粗衣素食,尚不得果腹。

  他们已死四百多年了,而他们的世传弟子们,却不倦怠地怀念他们。

  当代的游侠者,有的行为虽不符合道德法律准则,但他们言必守信,行必有结果。

  已允诺的,必诚心做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去救助别人于危难之中,经历了生死考验,却不炫耀自己功德与本领。

  那也值得赞美吧!况且,危难之事是人们常能遇到的。

  太史公说:从前虞舜在掏井和修仓时遇到危难,伊尹背负锅案当厨师,傅说曾在傅岩隐居做泥工,吕尚曾在棘津遭困厄,管仲曾经戴过手铐脚镣,百里奚曾经当奴喂牛,孔子曾经在匡被拘囚,在陈、蔡受饥饿。

  这些都是儒生所称道的仁人志士,尚且遭些灾难,何况是中等才能而又遇到乱世的普通人呢?他们可能遇到的灾害怎么可能说得完呢?世俗人有这样的说法“:何必区别仁义与否,受谁禄谁就有德。”所以伯夷耻食周粟,竟饿死在首阳山,而文王与武王并不因此而损害王者的声誉。

  盗跖和庄..凶暴残忍,而他们的党徒却歌颂他们的道义无穷。

  由此可见“,偷盗衣带钩的要杀头,窃取政权的却被封侯,封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这话并非空话。

  现在拘泥偏见的学者,有的死守着狭隘的道理,长久孤立于世外,哪能比得上以庸俗的观点迁就世俗,随世俗的沉浮而猎取荣耀和名声的人呢?而平民百姓之人,看重取予皆符合道义,许诺一定实现的美德,千里之远追随道义。

  为道义而死却不顾世俗的责难,这也是他们的长处,并非随便就可做到的。

  所以读书人处在贫困窘迫的情况下,愿意托身于他,这难道不就是人们所说的贤能豪侠吗?如果真能让民间游侠者与季次、原宪比较权势和力量,比对当今社会的贡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总之,从事情的显现和言必有信的角度来看,侠客的正义行为又怎么可以缺少呢!古代的平民侠客,没有听说过。

  近代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因为是君王的亲属,倚仗封国及卿相的雄厚财富,招揽天下贤才,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赫,不能不说他们是贤才。

  这就好比顺风呼喊,可以凭借风势的传递,使声音显得更加宏亮,听得更加清楚。

  至于闾巷的布衣侠客,修行品性,磨砺名节,好名声传遍天下,无人不称道他的贤德,这是难以做到的。

  而儒家、墨家排斥他们,不在他们的文献中记载。

  从秦以前,平民侠客的事迹,已经被埋没而不能见到,我很感遗憾。

  据我所闻,汉朝建国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人,他们虽然时常违犯汉朝的法律禁令,但他们个人的行为符合道义,廉洁而有退让的精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他们的名声并非虚假地树立起来的,读书人也不是无根据地附和他们的。

  至于那些结成帮派的豪强互相勾结,依仗财势奴役穷人,凭借豪强暴力欺凌孤独势弱的人,放纵欲望,自己满足取乐,这也是游侠之士认为可耻的。

  我悲叹世俗之人不能明察这其中真意,却错误地把朱家和郭解等人与暴虐豪强之流视为同类,加以嘲笑。

  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时代人。

  鲁国人都喜欢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以侠士而闻名,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普通人被救的多不胜数。

  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他唯恐再见到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

  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者开始。

  他自己家没有多余的钱财,衣服破旧,没有完整的花纹与颜色,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是小牛拉的车子。

  他一心救助别人的危难超过办自己的私事。

  他曾经暗中帮助季布将军摆脱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生不肯与季布相见。

  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楚地的田仲,因是侠客而闻名,他喜欢剑术,他像服侍父亲一样对待朱家,他认为自己操行不及朱家。

  田仲死后,洛阳出了个剧孟。

  洛阳人靠经商为生,而剧孟因行侠显名于诸侯。

  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条侯周亚夫当太尉,乘坐着驿站的车子,将到洛阳时得到剧孟,高兴地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而不求剧孟相助,是无所作为的。”天下动乱,太尉得到他就像得到了一个相当的侯国一样。

  剧孟的行为大致类似朱家,却喜欢博棋,他所做的多半是少年人的游戏。

  但他母亲死了,从远方来送丧的,大约有一千辆车子。

  到剧孟死时,家中连十金的钱财都没有。

  符离人王孟也因为行侠闻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

  这时济南姓目闲的人家,陈地的周庸也因是豪侠而闻名。

  汉景帝听说后,派使者把这类人都杀死了,这以后代郡姓白的,梁地的韩无辟,阳翟的薛兄、郏地的韩孺,又纷纷出现了。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

  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子。

  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

  郭解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

  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了很多人。

  他为朋友报仇不惜牺牲生命,藏匿亡命之徒犯法抢劫。

  有时间就私铸钱币,盗墓,进行很多不法活动,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

  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

  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史记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

  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

  郭解姐姐的儿子倚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那人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

  那人发怒拔刀刺死了他就逃跑了。

  郭解姐姐说道“:以弟弟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竟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来羞辱郭解。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

  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

  郭解说:“你杀了他应当,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且收尸埋葬了他。

  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回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

  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

  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的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

  他感到奇怪,问其中原因,原来是郭解让人免除了他的差役。

  于是他就袒露身体,去向郭解谢罪。

  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有人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双方都不听劝解。

  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违心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

  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大都不肯接受。

  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你们城中贤人豪杰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嘱仇家双方说“:暂不要听从我的调解,等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

  郭解保持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

  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

  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

  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将郭解家的门客接回供养。

  后来要将郡国的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

  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而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

  当时卫青将军替郭解向皇上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皇上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

  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余万。

  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椽,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

  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掾的头。

  从此杨家与郭家结了仇。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

  郭解个子矮,不喝酒,出门没有马坐。

  后来又杀死杨季主。

  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官门前给杀了。

  皇上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郭把母亲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

  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冒昧会见他,顺便要求他帮助出关。

  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

  追逐郭解的官吏,追踪到籍少公家里。

  籍少公自杀,口供断绝了。

  过好久,官府才捕到郭解。

  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

  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儒生说“:郭解专爱做奸邪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

  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

  凶手始终没查出来,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行侠,玩弄权诈之术,因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

  判处郭解大逆不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及其翁伯的家族。

  从此以后,行侠的人特别多,但都傲慢无礼,没有值得称道的。

  但是关中长安的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高公子,西河的郭公仲,太原的鲁公孺,临淮的儿长卿,东阳的田君孺,虽然行侠却能有谦虚退让的君子风度。

  至于像北道的姚氏,西道的一些姓杜的,南道的仇景,东道的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流,这些都是处在民间的盗跖罢了,哪里值得一提呢!这都是从前朱家那样的人引以为耻的。

  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中等人材,语言也无可取的地方。

  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

  谚语说“:人可以用光荣的名声作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唉,可惜呀!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