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北堂書鈔 >

《北堂書鈔》·序

唐朝 北堂書鈔 虞世南輯錄 著

○序一

  影印《北堂書鈔》序

  周心慧類書之作,始於三國魏文帝敕劉劭、王象等人編纂的《皇覽》。魏、晉之後,歷代王朝取其分門排比,便於檢閱的優點,屢屢組織人力、物力、搜政府藏書,輯成鴻篇巨制,但時及今日,多已佚先無存了。在尚能見到的幾部大型類書中,唐虞世南輯錄的《北堂書鈔》,素以成書較早,收錄資料亦較為宏富著稱於世。並與歐陽詢等編纂的《藝文類聚》、白居易輯、宋人孔傳續輯的《白氏六帖》、徐堅等撰集的《初學記〉,合稱為唐代的「四大類書」。

  虞世南(公元五五八-六三八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

  少時與兄虞世基從學於顧野王,有文名;善書,師沙門智永,妙得其體,與歐陽詢齊名,世稱「歐虞」。南北朝時仕陳為建安王法曹參軍,陳亡入隋,官秘書郎,十年不遷. 煬帝於江都被弒後,一度陷於竇建德,後歸唐,歷任秘書監、弘文學士、銀青光祿大夫。與太宗論治要,敢于規諫,太宗嘉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兼具。卒謚文懿。新、舊唐書有傳。

  《北堂書鈔》為虞世南在隋秘書郎任上所編。所謂北堂,指隋秘書省的後堂。

  唐劉禹錫《嘉言錄》敘其事曰:「虞公之為秘書,於省後堂集群書中事可為文用者,號為《北堂書鈔》。今北堂猶存,而《書鈔》盛行于世」。其編輯此書,大抵是供文人撰文時採錄參考資料所用。隋煬帝拒諫飾非,虞世南官卑職小,所用事,故藉摘抄圖書以自娛,而竟成此不朽之巨制。

  《北堂書鈔》的版本流傳,頗為複雜. 《唐史。藝文志》著錄此書為一百七十三卷,宋晁公武撰《郡齋讀書志》與之同;《中興館閣書目》與《宋史。藝文志》則皆作一百六十卷。兩相比較,似此書傳之於宋時,已非全帙。宋王應麟《玉海》載:「二館舊缺《書鈔》,惟越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內侍取之,手詔褒美」。

  說明在宋代,這部書已極為罕見。

  清乾隆時修《四庫全書》所錄《北堂書鈔》,為內府所藏明常熟陳禹謨校刊本。陳氏對此書大加刪改增補,纂入唐貞觀之后及五代十國雜著,盡失原貌。清錢曾《讀書敏求記》云:「世行《北堂書鈔》,攙亂增改,無從訂正」,所指即陳本。並言自嘉禾收藏家處見原本,翻閱之下令人心目朗然。清朱彝尊《曝書亭集》亦指陳本之誣,稱曾見《大唐類要》一百六十卷,反復觀之,即《北堂書》。明人好竄改古書,以己意刪改增補,為世所譏,陳氏故不能免俗。而錢、朱二人所言嘉禾本與《大唐類要》本,今亦不復見。明人俞安期稱看到一個舊抄本,纂入《唐類函》內容,亦多訛

  本次據以影印的本子,為清光緒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影宋刊本。此本先是清代學者孫星衍得影宋本,約嚴可均、王引之等分別校訂,但有數十卷未校完。後南海孔廣陶又約林國賡、孔昭熙、傅以禮等續校成書,鏤版梓行,陳禹謨妄改之處,多加以更正,使本書大體復其舊貌。故這個本子雖然在刻印年代上晚於陳本,卻被公認為傳之於今世的最好的本子。

  《北堂書鈔》的體例為先立類,類下摘引字句作標題,標題之下徵引古籍。

  如:征役十二「以役國事」條下載:「《周禮. 族師》云:五家為比,十家為聯;五人為伍,十人為聯;四閭為族,八閭為聯,使之相保相受,以役國事」。征引資料重在溯源,敘述還是很清楚的。

  《北堂書鈔》全書分為帝王、后妃、政術、刑法、封爵、設官、禮儀、藝文、樂、武功、衣冠、儀飾、服飾、舟、車、酒食、天、歲時、地十九部,八百五十二類。立類略顯蕪雜,引文亦有斷章取義、首尾不連貫處,徵引材料或有不注明出處的。但由於在現存類書中,此書成書很早,輯錄資料皆采自隋以前古籍,其中相當一部分本子今已不傳,故其文獻價值頗高,尤其在輯佚、校刊古籍等功用上,更不容忽視。現學苑出版社影印此書,應該說是一件有裨學界、嘉惠士林的善

  此書卷帙浩繁,原書線裝二十四冊,三千餘頁,翻檢查找皆不便。此次影印,除原本序、敘錄、凡例、目錄以及每卷首頁一仍原大,以利檢索外,餘皆按原書縮印,分裝成兩巨冊出版,即節省了篇幅,又方便使用、收藏,亦為整理、影刊古籍以為今用之所宜也。

  一九九八年三月 於北京

  ○序二

  北堂書

  文獻經籍考曰唐孔文館學士贈禮部尚書虞世南仕隋為祕書郎時鈔經史百家之事□葡用緬式百七十卷八百式類北堂者省之後堂世南成書之所也後又奉敘譔免策十卷云 天台陶九成孫星衍觀於□

  ○序二

  北堂書鈔百六十卷明人影宋抄東理文學偽舛然是虞氏原書可寶也□此書成于隋代故隋志及舊唐志皆己著錄惟作一百七十三卷與□不同玉海引中□書目則云分一百六十門奏教松苻知□後人刊落之東玉海又稱之彼舊關性趙安仁眾多在真宗命內傳取之手詔褒美則白宋代已稱秘之以校今陳禹謨刊本之禹謬所稱是書來□□□□寫譌□幾不可讀者即是□牽舊京所引古書今或亡佚禹誤無從校正則無□或行書與今京不同別據俗京□充之所行涵承滯書索覲記之類又以今本易之陳本之深甚矣錢至稱嘉禾收藏眾名原書終印與京所由傳抄後人守之勿失□仍記

  ○序三

  四庫書東收□□本但為陳禹謬本此書偽舛後乎校一過抄存□□彙以置 呈或募好事刊刻夥□寶□嘉□六年的月用白金  購乃於吳門為函日星仍又識在金陵五松書屋嘉慶七年正二月又為王石華兄乎校一過春幻後一日呈似紀于五松書屋同治乙丑正月周君季貺新□福州陳氏□此本叚觀一過戴望記

  ○序四

  星詒昔讀嚴鐵翁漫稿知此本歸之福州陳氏庚申歲以府同知分發福建候補即留意訪求乃居會垣三年訊之故家舊族絕無知者癸亥九月來官郡武去福州幾千里意不復可訪求甚邑邑然未嘗一日忘也甲子秋中譚仲儀以書告有舊家陳氏富藏書求售者不可得知詒癖書宛轉達仲儀道意因觸舊事且以其姓合也圅致仲儀訪之固在初索白金千五百兩錄副本亦須費一百四十兩書十往返仲儀盡力為道地乃以兼金七百成議於次年正月命力士彭辰魁徑賚以來於是遂為詒有榜所藏書之室曰書鈔閣以企之稍稍得暇當檢諸書正其訛誤清錄一本屬侍御兄進呈 祕閣完淵如先生志也乙丑三月廿六日星詒記

  ○序五

  右明鈔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孫氏五松書屋致物孫氏暨高郵王氏臨海洪氏均校勘卷一至卷二十六卷一百三十二至卷一百六十又經烏程嚴釚稿□丈覆校銕橋漫稿載有是書、後云陽湖孫淵如得書鈔原本卷首有雲章閣及紉佩齋收藏印不知何人淵如作跋尾別紙夾置卷首其書中用丹筆改字者王石華也卷首用墨筆錄賜鬯類要跋者亦石華也書中校語用墨筆者余與洪筠軒也又稱淵如藏本後為何夢華元錫所得夢華棄世其子以售子秀水令陳振之振之閩人罷官本今入閩按孫跋及收藏兩舊印今書中具在惟類要跋失去陳六令名徵芝非振之嚴氏得之傳聞致音同字異同治乙丑六令之孫以是書出售祥符周季貺太守捐數百金得之予以孴輯傅子晉諸公敘囋及鶉觚中丞光祿各集屢從借觀留齋中先後幾及三載繙夗?巾循覽數過謹就所載先世雜著芟訂衍奪錄入傅氏家書餘祇點勘一二伊余腹笥單疏行勝又未能多携典籍不克通審定完嚴氏未竟之業良用恧然嚴氏嘗謂書鈔原本孫氏而外當時江浙尚有四本今去嚴氏又三十餘年江淛均經兵火恐不免皆為昆明池下物已近時儲藏家如豐潤丁氏安陸氏亦各收得一本然均出後來傳寫且未經讐對譌脫尤夥則論書鈔于今日不能不推此為最初最善之本矣季貺其珍秘之尤願周氏子孫永寶之

  光緒丁丑孟冬下浣大興傅以禮節子識甲申初夏余為作緣此書已歸吳門蔣香生太守三十年中三易其主難聚易散古與今如、邱之貉學者以善讀為善藏可耳己丑花朝又

  ○序六

  校刊北堂書鈔元本序

  國家應運龍興樸學輩出傃自康熙而後逮於乾隆初年魁儒鉅公聯翩接踵號盛故凡前代四部秘笈寔有裨益者靡□精校重梓畢力表彰其有久沒將湮介於顯晦續不盡關乎人事者似可恝然置之矣願今有書於此厥體類書耳而既古且傳大有稗於四部乃其書向本未成因之亦不臬見積函前明是我朝匪無讐校而校或未精匪無謀刊而刊或未盡故不特世無善來且無真本遂五代更六朝年歷千百□之然□一髮引千若滅若沒此則天之猶未喪斯文而固不得謂可竟己於人事者也嗚呼豈偶然哉北堂書鈔者肇於隋顯於唐幾絕於宋羼亂於明居今日而欲求元書不可得矣徵褚舊聞大江南北尚有三二鈔存羣推錢遵五深朱竹垞東黃蕘圃得季滄葦本孫淵如得陶九成影宋本陽湖既得則招曰嚴鐵橋王文簡錢阮勤洪筠軒顧千里王石華諸名輩開館分校冀扶微學以故孫本益著無何由金陵入錢唐入閩中自孫氏歷□氏陳氏最後復抵周氏世遂相傳為千金□云廣陶謬荷門基 先太史請俸所遺夙沴手擇筆未出都登四嶽訪酉陽裝又載書十萬卷意仍未饜阮稔閩中陳氏家富秘表丞購之因并物色書鈔當是時陳欲以副床應予弗願也馮邈生鄭益之兩司馬先後為予郵?終八年無成抑知孫本亦早已入周黎台民光祿特節使閩則又為介傅節子太守以達於周昭許假元書二百日昂然寶表果航海南來於時辛已六月之既抵舍則大喜盥薇雒誦如獲異珍已乃鳩工影鈔之往又不敢輕假俗校輒自以舊鈔新影按行比勘細辨諸家舊校分五色筆錄之溯自借書迄還書無晨無夕屏絕人事月得四十五日通晝夜計之亡慮三百日幸然返趙僅乃必約其艱苦備嘗若此尋又獲觀黃蕘圃本知蹖駮寔甚益有幸此本之絕無僅有耳然此本雖□絕而當是時校閱兩過則憪然蓄志謀所以再校者匪伊朝夕矣何也其書前後悖盩并有三四讀不能曉者諸先喆閔其弗倫也或奮筆乙之楚失齊得共視世所傳陳抱中本逕庭幾何至豐豊束宋典與陶陰又其末焉者矣惟鐵橋援引賅洽文簡阮勤筠軒亦頗有依據數者尚似可觀益讐校之難也校近書易校古書難校完整書易校未成書難校現存書易校亡佚書難予雖謬欲再校然以諸先正之傳碩淵□尚弗能捄之於未亡之前而鄙人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豈曰易之頠終岪自揆再鼓餘勇先釐正百有餘事並補徧元引書目□恍然非輯佚無以辨存亡非分彙無以收散漫遂校輯並舉中間為欝攸幾奪海氛乍張又作輟者四易寒暑矣老友林揚伯先生雅材好傳館書堂者十年深所推猶居恒相切劘一字不苟而戌夏因優行貢於廷六兒昭熙□從由閣歸省後先南還出書共讀因再與□□護凡先生且欣然為邪許之助遂盡出魏晉口?人上古書舊床並唐宋類書善本迹年輯佚稿本不下千有餘種取資證左互相抄辨路杰昭望兩兒舉業暇亦併力??穸付惟熙兒旦夕還都深以未獲卒業為憾然以數月間師友父兄寔事求是奇共賞疑共析幾不知人生百年恢恢天壤何者更樂於此矣計歷二十有五月而書成昌黎云雖不無一二者焉固已得其十之七八矣呂呼予將願固不及此即永興當日留此殘表初意亦未必至此其至此豈非天哉天何在說有七永興信東時望大問詎書鈔不與藝文類聚並出一也宋真宗取諸趙安仁不詔二館養定官書而祗詔褒好古二也元季陶九成嗜古博洽得影鈔而親識之及避兵南村輟耕之暇雜編經史百氏而竟不及校誤之也明陳莊靖有充棟宇汗牛馬之蓄抱中何不讀父書竟隨意點竄至貽後世口實之也國朝四庫館開天下献書殆徧而此獨不得與聚珍之列至以抱中本著錄五也湯湖阮得嚴氏諸先生讐正刻資不繼梓僅數十卷令鐵橋惋惜欲絕六也周季貺號能蓄書雖文史溢几奈風塵鞅掌徒託空言七也總此七說豈朝千二百九十年後猶有天與好事若予師友父兄數人者爬梳??

  穸剔鈴摫兼呈幾還舊觀且拜梓之以待四庫將來之採□完鐵橋未竟之志□延虞永千數百年幾亡未亡之緒嗚呼奇矣昔亭林頠子 垞朱子均□廣韻不已比諸斯文之未喪識者歎為特筆予謂以書鈔視廣韻未知奚如要其書阮有稗於四部印其傳寔有繫於斯文卒之□□終种物護持□有難巳於人事者此其中亦必有天焉則斷可識矣後之君子循通習傳或將有少稗寔用者其亦涼予今日蠠沒??穸補之苦衷也夫

  光緒十有四年歲在戊子孟秋之初南海孔廣陶並書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