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用政令引导百姓,用刑罚约束百姓,百姓可免于犯罪,但却没有羞耻心。
如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约束百姓,那么百姓就会有羞耻心,并改正错误走上正道。”老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不表现在形式上因而有德;道德低下的人,执守形式上的德,没有实际的德。”“法令越多越显明,盗贼反越多。”太史公说:这些话可信啊!法令是政治工具,而不是政治清浊的根源。
从前的法网很密,但奸邪诈伪的事不断发生,到最严重时,官吏和百姓竟互相欺瞒,致使国家无法兴盛。
到这时治理百姓,就像抱薪救火,扬汤止沸,如不用强有力的人和严酷的法令,怎能胜任和苟安一时,如让倡言道德的人来干这些事,一定会失职的。
所以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同别人一样,只是要使不会有诉讼才好。”老子说“:无知的人听到道德之言就会大笑起来。”这些并非虚妄之言。
汉朝建立后,把严法改为圆泛的宽法,变精密的法规为原则性的法规。
法网粗疏得像可漏掉吞舟之鱼的网,而官吏的政绩辉煌,不做奸邪的事,百姓也都平安无事。
由此可见,政治的安定在于君王的宽厚而不靠严酷的法令。
高后时,酷吏只有侯封,欺压皇族,侵夺侮辱功臣。
到吕后败落后,朝廷就杀了侯封全家。
孝景帝时晁错用心苛刻严酷,多用法术施其才能,因而吴楚等七国叛乱,泄怒于晁错,晁错最终被杀。
之后有郅都和宁成之辈。
郅都是杨县人。
孝文帝时当郎官事帝。
景帝时当了中郎将,敢于向朝廷直言谏诤,在朝敢当面批评大臣。
他曾随天子去上林苑。
贾姬入厕,野猪突然闯进厕所,皇上用眼示意郅都,他不肯动;皇上想亲自拿武器去救贾姬,郅都跪在皇上面前说:“失掉一个贾姬,还会再有一个姬妾进宫,天下少的难道是美女吗。
陛下纵然看轻自己,宗庙和太后怎么办?”皇上回去了,野猪也离去了。
太后听说了这件事,赏赐郅都黄金百斤。
因此重视郅都。
济南姓目间的宗族有三百多家,强横奸滑,太守不能制服他们。
于是景帝命郅都任济南太守。
郅都一到郡所就把目间氏首恶的全家杀了。
其余目间姓坏人闻风丧胆。
过了一年多,济南郡路不拾遗。
周围十多个郡的郡守畏惧郅都如畏惧上级官府。
郅都力大勇敢,公正廉洁,不拆看私人求情的信,不受请托和礼品,他常自我表白说“:我既背离双亲做官,就当奉公尽职,保持节操至终,不能顾念妻子儿女。”郅都调升中尉之官,丞相周亚夫官高且傲慢,而郅都见他只作揖不跪拜。
当时百姓质朴守法自重,郅都却独自施严酷刑法,执法不避畏皇亲权贵,列侯皇族人对他侧目而视,呼他为“苍鹰”。
临江王被召到中尉府受审时,想要书写工具给皇上写信谢罪,郅都嘱官吏不给他刀笔。
魏其侯暗中派人给临江王送去刀笔,临江王写完信就自杀了。
窦太后闻讯发怒,用严法中伤郅都,郅都被免官归家。
景帝就派使者持符节任郅都为雁门太守。
并让他直接取道上任,可根据实情,独立处理政事。
匈奴人一向听说郅都有操节,由他守边,便领兵离开边境,直到郅都死去时,不敢靠近雁门。
匈奴甚至做了郅都的木偶作靶,让骑兵驰射,竟无人能中的,匈奴人怕郅都到了这等程度。
匈奴人以郅都为祸患。
窦太后最终竟以汉朝法律中伤郅都治死罪,景帝说:“他是忠臣。”想释放他。
太后说“:临江王难道不是忠臣吗?”于是就斩了郅都。
宁成是穰县人,做侍卫官随从,服侍汉景帝。
他为人好胜,做人家小官时,定要欺凌长官;做了人家长官时,控制下属如捆绑湿柴一样。
他狡猾凶残,任性使威,逐渐升迁为济南都尉,郅都当时是济南太守,此前的几任都尉都是步入太守府等候通过下级官吏传达后进见太守,就像县令进见太守一样。
他们怕郅都竟是如此。
等宁成前来却一直越过郅都,走到他的上位。
郅都一向听说宁成名声,于是善待他,同他结为友好。
过了很久,郅都去世,长安附近皇族中,又有好多人凶暴犯法,于是皇上召宁成当了中尉。
他的治理办法仿效郅都而廉洁不及郅都,但皇族豪强都恐惧不宁。
汉武帝即位。
宁成改任为内史,外戚们多攻击宁成的短处,他被判处剃发和以铁铐脖子的刑罚。
当时九卿犯罪该死就处死,很少有受刑的,而宁成却被处以重刑,他自知朝廷不会再用他做官,于是就解脱刑具,私刻伪造有关文件,逃出函谷关回到家乡,扬言说:“当不到二千石高官,经商挣不到一千万贯,怎能同别人相比呢?”于是他借钱买了千多顷可灌溉的土地,出租给贫苦百姓,给他种地受他奴役的有几千家。
几年后遇上大赦。
他已有黄金几千斤的家产,他专好打抱不平,掌握官吏们的短处,出门时有几十个骑马的人跟随,他驱使百姓的权威比郡守还大。
周阳由,其父赵兼以淮南王刘长舅父的身份被封为周阳侯,所以他姓周阳,因他是外戚被任命为郎官,服侍孝文帝和孝景帝。
景帝时他当了郡守。
汉武帝即位后。
官员处理政事崇尚遵循法度,谨慎行事,然周阳由在二千石一级的官员中最暴虐残酷,骄傲放纵。
他所喜爱者如犯了死罪,他就曲解法律使那人活下来;他所憎恶的,他就歪曲法令把他重判死罪。
他在哪个郡当官,就一定要消灭哪个郡的豪门。
他当郡太守就把都尉视为县令,他当都尉,必定欺凌太守,侵夺他的权力。
他和汲黯都属强狠之人,还有司马安,善用法令条文害人。
他们同居二千石官员的行列,可汲黯与司马安若与周阳由同车都不敢共坐车垫或同倚车栏。
周阳由后任河东郡都尉,常同郡太守申屠公争权,互相告状,结果申公被判决有罪,但他坚持不接受刑罚而自杀,周阳由被处以弃市之刑。
在宁成、周阳由之后,政事更加繁杂,百姓用巧诈手段对付法律,多数官吏治理政事,都像宁成和周阳由一样。
赵禹是..县人,以佐史的身份补任京城官府的官员,因其廉洁升为令史,服事太尉周亚夫。
周亚夫当丞相,赵当相史,丞相府中人都赞他廉洁奉公。
但周史记亚夫不重用他,说:“我很知道赵禹有才干,但他执法深重严酷,不能在大的官府当官。”武帝时代,赵禹因从事文书工作而积累功劳逐渐升为御史,皇上认为他能干,又升为太史大夫。
他和张汤共同制定各种法令,制作“见知法”,让官吏互相监视,相互检举。
汉朝法律越发严厉,大概就从这时开始。
张汤是杜县人。
他父亲当长安县丞,有一次出门去,张汤当时是孩子,让他留在家里看门。
父亲回家,见肉被老鼠偷了,一怒之下,用鞭子打了他。
张汤掘开鼠洞,找到偷肉的鼠和吃剩的肉,就举告老鼠的罪行,加以拷打审讯,记录审问过程并把判断的罪状报上,并把老鼠和剩肉取来,当堂定案,把老鼠分尸处死。
他父亲看到这情景,又看到那判决辞就像老练的狱吏所写,特别惊讶,于是就让他学习断案的文书。
父亲死后,张汤就当了长安的官员,做了很长一段时间。
周阳侯田胜开始做九卿之官时,曾经被拘禁在长安,张汤尽全力加以保护。
待田胜出狱封侯,与张汤密切交往,并把当朝权贵一一介绍给张汤。
张汤在内史任职,做宁成的属官,因张汤才华无比,宁成就向上级推荐他,被调升茂陵尉,主持陵墓建造。
武安侯田虫分当了丞相,征召张汤做内史,经常向天子推荐他,被任命为御史,让他处理案件。
他处理陈皇后巫蛊案件时,深入追究同党。
汉武帝认为他有办事能力,逐步提升他为太中大夫。
他与赵禹一起制定各种法律条文,务求苛刻严峻,约束在职官吏。
不久赵禹提升为中尉,又改任少府,而张汤当了廷尉,两人友好交往,张汤尊待赵禹似兄长,赵禹为人廉洁傲慢,当官以来家中无食客。
三公九卿来拜访,赵从不回访称谢,务求断绝与知心好友和宾客的来往,独自一心一意处理自己公务。
他看到法令条文就取来,也不去复查,以求追究从属官员的隐秘的罪过。
张汤为人多诈,善施智谋控制别人。
他开始当小官时,就喜欢以权谋私,曾与长安富商田甲、鱼翁叔之流勾结。
等到当了九卿之官时,便结交天下名士大夫,自己内心虽然同他们不合,但却佯装出仰慕他们的样子。
这时汉武帝正心向儒家学说,张汤判决大案,就想附会儒家观点,因此就请儒家弟子们研究《尚书》、《春秋》,他担任廷尉史,就请他们评判法律的可疑之处。
每上报判决的疑难案件,都预先给皇上分析事情的原委,皇上认为对的,就接受记录下来,作为判案的法规,以廷尉的名义给以公布,颂扬皇上的圣明。
如果奏事遭到谴责,张汤就认错谢罪。
在皇上顺心时,一定要举出正、左右监和贤能的属吏,说:“他们本来向我提议过,就像皇上责备我的那样,我没采纳,愚蠢到这种地步。”因此,他的罪常被皇上宽恕不究。
他有时向皇上呈上奏章,皇上认为好,他就说“:臣我不知道写这奏章,是正、左右监、掾史中某某人写的。”他想推荐官吏,表扬人家的好处,掩蔽别人的过失,常常这样做。
他所处理的案件,如果是皇上想要加罪的,他就交给执法严酷的监史去办理;要是皇帝想宽恕的,他就交给执法宽松公平的监史去办理。
他所处理的如果是豪强,则一定要玩弄法律条文,巧妙地进行诋毁。
如果是平民百姓软弱的人,则常常口头给皇上陈述说:“虽然按法律条文应当判刑,但请皇上明察裁定。”于是皇上往往就宽释了张汤所说的人。
张汤虽然做了大官,自身修养很好。
与宾客交往,同他们喝酒吃饭。
对于老朋友当官的子弟以及贫穷的兄弟们,照顾得尤为宽厚。
他拜请三公不避寒暑。
所以张汤虽执法严酷,内心嫉妒,处事不纯正公平,却得到个好名声。
那些执法酷烈刻毒的官吏都被他用为属吏又都依从于儒学之士。
丞相公孙弘屡次称赞他的美德。
待到他处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的案件,都能穷追到底。
严助和伍被,皇上想宽恕他们。
张汤争辩说:“伍被是主持策划谋反的人,严助是皇上亲近宠幸的人,是出入宫廷禁门护卫之臣,竟然私交诸侯谋反,如不杀他们,以后就不好管理臣下了。”于是,皇上同意对他们的判决,他处理案子打击大臣,自己邀功的情况,多半如此。
于是张汤更加受到尊宠和信任,升为御史大夫。
正巧赶上匈奴浑邪王等投降汉朝,汉朝出动大军讨伐匈奴,山东遇到水、旱灾害,贫苦百姓流离失所,都依靠政府供应衣食,因此国库空虚。
张汤按皇上旨意,请铸造银钱和五铢钱,垄断天下盐铁,打击富商大贾,发布告缗令,铲除豪强兼并之家的势力,玩弄法律条文巧言诬谄,来辅助法律的推行。
张汤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的财用情况直到傍晚,天子也忘记了吃饭时间,丞相无事可做,天下事都取决于张汤。
致使百姓不能安心生活,骚动不安,政府兴办的事,得不到利益,而贪官污吏却一起侵夺盗窃,于是就彻底以法惩办,从三公九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都指责张汤。
张汤生病,皇上亲往探视,他受宠幸达到这种地步。
匈奴来汉朝请求和亲,群臣都到天子跟前议论此事。
博士狄山说“:和亲有利。”皇上问他利在何处?狄山说“:战争是凶险的,不可多次发动。
高帝想讨伐匈奴,被围困在平城,就和匈奴结成和亲之好。
孝惠帝、高后时期,天下安定快乐。
待孝文帝时又征讨匈奴,结果北方骚扰不安、百姓苦于战乱。
孝景帝时,吴、楚等七国叛乱,景帝往来于未央、长乐宫之间,忧心数月,七国叛乱平定后,直到景帝去世不再谈论战争,天下却富裕殷实。
如今自从陛下发兵攻打匈奴,国内因而财用空虚,边境百姓极为困苦,由此可见,不如和亲。”皇上又问张汤,张说“:这是愚蠢无知的儒生之见。”狄山说“:我固然愚忠。
像御史大夫张汤却是诈忠。
像张汤处理淮南王和江都王的案子,用严酷的刑法,放肆地诋毁诸侯,离间骨肉之亲,使各封国之臣自感不安。
我本来就知道张汤是诈忠。”于是皇上变了脸色,说:“我派你驻守一个郡,你能不让匈奴进京来抢掠吗?”狄山说“:不能。”皇上说“:驻守一个县呢?”狄山回答说:“不能。”皇上又说:“驻守一个边境城堡呢?”狄山揣度:如果辩论到无话回答,皇上就要把自己交给法官治罪。
只好说:“能。”于是皇上就派遣狄山登上边塞城堡。
过了一个多月,匈奴斩下狄山的头就离开了。
从此以后,群臣震惊恐惧。
张汤的门客田甲虽是商人,却有贤良的品行。
张汤开始做小官时,他与张汤以钱财交往,待张汤当了大官,他责备张汤品德道义方面的过错,很有侠义之士的风度。
张汤当了七年御史大夫,被撤了。
河东人李文曾经同张汤有嫌隙,以后李当了御史中丞,心中怨恨张汤,屡次从宫中文书里寻找可以利用来伤害张汤的材料,不留余地。
张汤有个喜爱的下属叫鲁谒居,知道张汤对此心中不平,就史记让人以流言向皇上密告李文的坏事,而这事正好交给张汤处理,张汤就判李文死罪将李杀了。
他也知道这事是鲁谒居干的。
皇上问道“:匿名上告李文的事是怎样发生的?”张汤假装惊讶地说“:这大概是李文的老朋友怨恨他。”后来鲁谒居病倒在同乡主人的家中,张汤亲自去探视他的病情并替他按摩脚。
赵国人以冶炼铸造为业,赵王彭祖屡次同朝廷派来主管铸铁的官员打官司,张汤常常打击赵王,赵王寻找张汤的隐私。
鲁谒居曾检举过赵王,赵王怨恨,于是将两人一起上告说“:张汤是大臣,其属官鲁谒居有病,张汤竟然给他按摩脚,我怀疑二人必定共同做了大的坏事。”这事交给廷尉处理,鲁谒居病死了,事情牵连到他的弟弟,就把他弟弟拘禁在导官署。
张汤也到导官署审理别的囚犯,看到鲁谒居的弟弟,想暗中帮助他,所以假装不察看他。
鲁的弟弟不知这情况,因而怨恨他,就让人上告张汤和鲁有阴谋,共同匿名告发过李文。
这事交给减宣处理。
减宣曾与张汤有嫌隙,待他接受了这案子,把案情查得水落石出。
没有上报,正巧有人偷挖了孝文帝陵园里的殉葬钱,丞相庄青翟上朝,约张汤一同去谢罪,到了皇上面前,张汤想,只有丞相必须按四季巡视陵园,丞相应当谢罪,与我没关系,不肯谢罪。
丞相谢罪后,皇上派御史查办此事。
张汤想按法律条文判丞相明知故纵的罪过,丞相忧虑此事。
丞相手下的三个长史都忌恨张汤,想陷害他。
最初,长史朱买臣是会稽人,攻读《春秋》。
庄助让人向皇帝推荐朱买臣,朱买臣因为熟悉《楚辞》的缘故,同庄助都得到皇上的宠幸,从侍中升为太中大夫,当权。
这时张汤只是个小官,在朱买臣等面前下跪听候差遣。
不久,张汤当了廷尉,办理淮南王案件,排挤庄助,朱买臣心里本来怨恨张汤。
待张汤当了御史大夫,朱买臣由会稽太守调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之中。
几年后,因犯法罢官,代理长史,去拜见张汤,张汤坐在床上,他的丞史等属官也不礼待朱买臣。
朱是楚地士人,深深怨恨张汤,常想把他整死。
王朝是齐地人,凭着儒家学说当了右内史。
边通,学习纵横家的学说,是个刚强暴烈的人。
两次做济南王的丞相。
从前他们都比张汤的官大,不久丢了官代理长史,对张汤行跪拜之礼。
张汤屡次兼任丞相的职务,知道这三个长史原来地位很高,就常常欺侮压制他们。
因此三位长史合谋并对庄青翟说“:开始张汤同你约定一齐向皇上谢罪,紧接着就出卖了你;现又借宗庙之事控告你,这是想代替你的职位。
我们知道张汤的不法隐私。”于是就派属吏逮捕审理张汤的同案犯田信等人,说张汤每向皇上奏请政事,田信则预知。
然后囤积物资,发财致富,同张汤分赃,还有其他坏事。
有关此事的供辞被皇上听到了,皇上便问张汤说:“我所要做的事商人则预先知道,越发囤积那些货物,这好像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一样。”张汤不谢罪,却又佯装惊讶地说:“应该说有人这样做了。”这时减宣也上奏书报告张汤和鲁谒居的违法之事。
天子果然以为张汤心怀巧诈,当面欺君,遂派八批使者按记录在案的罪证审问张汤。
张汤据理自辩说自己没这些罪过,不服罪。
于是皇上再派赵禹审问,赵禹责备张汤说:“你怎能不识时务呢?你办的案件,被灭族的有多少人呢?人家如今告你的罪状都有证据,天子一次次处理你的案子,想让你自裁,何必多对证答辩?”张汤就写信谢罪说“:张汤没有尺寸之功,初只当文书小吏。
陛下宠幸,让我位列三公,无法推卸罪责。
然而阴谋陷害张汤的罪人是三位长史。”张汤于是就自杀了。
张汤死时,家产总值不过五百金,都是所得俸禄和皇上的赏赐,没其他产业。
张汤兄弟和儿子们想厚葬张汤,他母亲说“:张汤是天子大臣,遭恶言诬告而死,何必厚葬呢?”于是就用牛车拉着没有外椁的棺材去葬。
天子听到这情况后,说:“不是这样的母亲就没有这样的儿子。”就穷究此案,把三个长史全杀了。
丞相庄青翟也自杀。
田信被释放出去。
皇上怜惜张汤,逐渐提拔他的儿子张安世。
赵禹中途被罢官,不久当了廷尉。
最初条侯周亚夫认为赵禹残酷阴险,不肯重用。
待赵禹当了少府,与九卿并列。
赵禹做事严酷急躁,到晚年时,国事越来越多,官吏致力于施行严竣刑法,而赵禹却执法轻缓,被称为平和。
王温舒等是后起之官,执法较赵禹严酷。
因赵禹年老,改任燕国丞相。
几年后,犯有昏乱背逆之罪,被免官,在张汤死后十余年老死家中。
义纵是河东人。
少年时代,曾与张次公一块抢劫,结为强盗团伙。
义纵有姐名女句,凭医术受王太后宠幸,王太后问女句说:“你有儿子和兄弟当官吗?”她说:“有个弟弟品行不好,不能当官。”太后就告诉皇上,任义女句的弟弟义纵为中郎,改任上党郡中牟县的县令。
义纵执法严酷,很少有宽和包容的情形,因此县里没有逃亡的事,被推举为第一。
后改任长陵和长安县令,依法理政,不回避贵族和皇亲。
因为逮捕审讯太后的外孙..成君的儿子仲,皇上认为他有能力,任为河内都尉。
到任后,他就把当地豪强穰氏家族灭了族,使河内出现道不拾遗的局面。
张次公也当了郎官,他凭着他的勇敢剽悍当了兵,因为作战敢于深入敌军,获得军功封为岸头侯。
宁成在家闲居时,皇帝想让他当太守。
御史大夫公孙弘说“:我在山东当小官时,宁成做济南都尉,他处理政事,就像狼牧羊一样凶。
宁成不可以用来治理百姓。”皇上就任命宁成当关东都尉。
一年后,关东郡国的官吏和郡国中出入关口的人,都扬言说:“宁肯看到哺乳的母虎,也不要遇到宁成发怒。”义纵从河内调任南阳太守,听说宁成在南阳家中闲居,等到义纵到达南阳关口,宁成亲自往来迎送,但是义纵盛气凌人,不以礼相待。
到了郡府,义纵就审理宁氏家的罪行,使宁氏家族家破人亡。
宁成也有罪,至于孔姓和暴姓之流的豪门都逃亡而去,南阳的官吏百姓都怕得谨慎行动,不敢有错。
平氏县的朱强、杜衍县的杜周都是义纵的得力属官,受到重用,升为廷史。
这时汉朝军队屡次从定襄出兵打匈奴,定襄的官吏和百姓,人心散乱,世风败坏,朝廷于是改派义纵做定襄太守。
义纵到任后,捕取定襄狱中犯轻重各种罪行的二百人,以及他们的宾客兄弟私自探监的也有二百余人,加以审讯,罪名是“:为死罪解脱。”这天上报杀人数共四百余人。
从此郡中人都不寒而栗,连刁民们也辅助官吏治理政事。
这时赵禹、张汤都因执法严酷而当了九卿之官,但他们的治理办法还算宽松,都依法律辅助行事,而义纵却以酷烈凶狠治理政事。
后来正赶上五铢钱和银钱启用,豪民乘机施展奸诈手段。
京城尤其严重,朝廷用义纵做右内史,王温舒史记当中尉。
王温舒极凶恶,他所做的事若不预先告知义纵,义纵必定怀盛怒欺凌他,破坏他干的事。
他治理政事,杀了很多人,由于急促整治,非但效果不大,反而坏人坏事越来越多,因而直指之官开始出现了。
官吏治理政事,以斩杀和捆绑为主要任务,阎奉以凶恶被任用,义纵廉洁,他治理政事仿效郅都。
皇上驾幸鼎湖,病了好长一段时间,病愈突然驾车驾幸甘泉宫,所经之路多未修整,皇帝发怒说“:义纵以为我不再走这条路了吧?”心中怀恨义纵。
到冬天杨可正受命主持处理告缗案件,义纵以为这将扰乱百姓。
部署官吏逮捕那些替杨可办事的人。
天子听说了这件事,派杜式去处理,认为义纵的做法,是废弃了敬君之礼破坏了君王要办的事,将义纵弃市,过了一年,张汤也死了。
王温舒是阳陵人。
年轻时做过盗墓等坏事。
不久,当了县里的亭长,屡被免职。
后当了小官,因善于处理案件升为廷史。
服侍张汤,升为御史。
他督捕盗贼,杀伤的人很多,逐渐升为广平都尉。
他选择郡中豪放勇敢的十余人当属官,让他们成为得力帮手,掌握他们个人隐秘的重大罪行,从而放手让他们去督捕盗贼。
如果谁捕获盗贼使王温舒满意,此人虽有百种罪恶也可不再惩治;若有所回避,就加重处理过去犯的罪行,处死他。
甚至灭其家族。
由于这个原因,齐地和赵地乡间的盗贼不敢接近广平郡,该郡有了“道不拾遗”的好名声。
皇上听说后,升任王温舒为河内太守。
王温舒从前曾居住在广平,完全熟悉河内的豪强奸滑人家,待他前往河内,九月份就上任了。
他下令郡府准备私马五十匹,从河内到长安都设置了驿站,部署手下属官,用治理广平的办法,逮捕郡中豪强奸滑之人,以相连坐者一千余家。
上书请示皇上,罪大者灭族,罪小者处死,家中财产完全没收,偿还从前所得赃物。
奏书呈上不到两三日就得到皇帝“可以执行”的答复。
案子上报处决后,流血竟至十余里。
河内人都奇怪王温舒的奏书神速。
十二月结束,郡里没有人敢说话,夜晚也无人敢行走。
郊野没有盗贼引起的狗叫声,少数漏网的人,逃往附近郡国去了,等到把他们追捕回来已到春天了。
王温舒跺脚叹道“:唉!如果冬季再延长一个月,我的事情就办完了。”他喜欢杀伐、施展威武及不爱民就是这个样子。
天子听了,以为他有才能,升为中尉。
他治理政事还是仿效河内的办法,调来那些著名的祸害和奸滑官吏同他一起共事,河内的有杨皆、麻戊,关中的有杨赣和成信等。
因为义纵当内史,王温舒怕他,还未敢恣意实行严酷之政。
等到义纵死去,张汤丢官之后,王温舒改任廷尉,尹齐当了中尉。
尹齐是东郡茌平人,从小吏文书升为御史服侍张汤,张汤屡次称赞他廉洁勇敢,派他督捕盗贼,所要斩杀的人不回避权贵皇亲。
他升为关内都尉,好名声超过宁成。
皇上认为他有才能,升他为中尉,而官吏和平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
尹齐处事死板,不讲求礼仪,强悍凶恶的官吏隐藏起来,而善良的官员又不能独自有效地处理政事,因此政事多半废弛了,被判了罪,皇上又改任王温舒为中尉,而杨仆凭借他的严峻酷烈当了主爵都尉。
杨仆是宜阳人,以千夫的身份当了小官。
河南太守考核并推荐他有才能而升为御史,派到关东去督捕盗贼。
他治理政事仿效尹齐,被认为做事凶猛而有胆量。
逐渐升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之中。
皇上认为他有才能。
在南越反叛时,他被任命为楼船将军,因有军功被封为将梁侯。
后被荀彘所捆绑。
过了很久他得病而死。
王温舒又当了中尉,他为人缺少斯文,在朝中办事,思想糊涂,不辨是非,到他当中尉以后,心情开朗。
他督捕盗贼,因原来就熟悉关中习俗,了解当地豪强恶吏,他们都愿意为他出力、出谋划策。
官吏严苛侦察盗贼和凶恶少年,就用投书和检举箱的办法,收买告发罪恶的情报,设置伯格长以督察奸邪之人和盗贼。
王温舒为人谄媚,好巴结有权势的人,他对待没有权势的人像对奴仆一样。
权势大的人家,虽做了很多坏事他也不去触动。
对无权势的人家,即使是高贵的皇亲国戚他也一定要欺侮。
他玩弄法令条文巧言诋毁奸滑平民而威胁大的豪强。
他当中尉时就这样处理政事,对奸猾的人,必穷究其罪时,打得皮开肉绽,烂死狱中,只要判决有罪,没一个人能出狱。
他的得力部下,也都像戴着帽子的老虎。
在中尉辖区内,中等以下奸猾之人,都隐匿不出,有权势者都替他扬名,称道他的治绩。
几年后,他的属官都因此而富有。
王温舒攻打东越回来后,由于议事不合天子意,犯小法被免官。
这时天子正想修建通天台,还未选人主持这事,王温舒请求考核中尉部下逃避兵役者数万人可参加劳动。
皇上很高兴,任命他为少府,又改任右内史,处理政事一如既往,奸邪之事稍收敛。
后他犯法丢官。
不久又被任命为右辅,代行中尉职务,仍如从前一样处理政事。
一年多以后,正赶上征讨大宛的军队出发,朝廷下令征召豪强官吏,王温舒将其属官华成隐匿,有人告发他还接受在额骑兵的赃款和其他坏事,罪重应灭族,他就自杀了。
他的两个弟弟及两个姻亲家各自都因犯有其他罪行亦被灭族。
光禄徐自为说“:可悲啊!古代有灭三族的事,而王温舒犯罪竟至同时夷灭五族!”王温舒死后,他的家产价值累积一千金。
以后好多年,尹齐也在淮阳都尉的任上病死,其家产不足五十金。
他所杀的淮阳人很多,他死后冤家想烧他的尸体泄恨,他的家属偷偷地把他的尸体运回老家安葬。
自从王温舒施行严酷手段治理政事后,郡守、都尉、诸侯和二千石的官员都想效法王温舒,然而官吏和百姓越发轻易犯法,盗贼越来越多起来。
南阳有梅免、白政,楚地有殷中、杜少,齐地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流。
大的团伙多达数千人,擅自称王称号,攻打城邑,夺取武库中兵器,私放死囚,捆绑侮辱郡太守、都尉,杀两千石的官员,发布檄文,催各县为他们准备粮食。
小的团伙有几百人,抢劫乡村者,数不胜数。
于是天子开始派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办剿灭之事。
但屡剿不灭,就派光禄大夫范昆、诸位府都尉及原九卿张德等人,穿着绣衣,拿着符节和虎符,发兵攻击,对于大的团伙,杀头竟至一万多人,并依法杀死那些送饮食支持作乱的人。
株连数郡,被杀的多达数千人。
几年后才捕到他们的大首领,但走散的士卒复聚成党,聚于险要山头作乱,往往群居,官府对他们无可奈何!于是朝廷颁行“沈命法”,说群盗产生而官吏未发觉,或发觉又没有捕捉到规定的数额,有关的二千石以史记下至小的官员,凡主持此事的都要处死。
这之后小官员怕被诛杀,纵有盗贼也不敢上报,怕捕不到犯法犯刑又连累上级官府,上级官府也要他们不上报。
所以盗贼更加多起来。
这样上下互相隐瞒,玩弄文辞,逃避法律制裁。
减宣是杨县人,因为当佐史非常能干,被调到河东太守府任职。
将军卫青派人到河东买马,看到减宣能干无比,就向皇帝推荐,被召到京城当了大厩丞。
他当官做事很公平,逐渐升任御史和中丞。
皇上派他处理主父偃和淮南王造反的案件,他用隐微的法律条文深究诋毁,所以被杀的人很多,被称赞为敢于判决疑难案件。
他屡被免官又屡被再起用,当御史及中丞之官差不多有二十年。
王温舒免去中尉之官,而减宣当左内史。
他管理米和盐的事,事无巨细都亲自经手,亲自安排县中各具体部门的财产器物,官吏中县令和县丞也不得擅自改动,甚至用重法来管制他们。
当官几年,其他各郡只办好了一些小事而已,唯独减宣却能从小事办到大事,能凭借他的力量加以推行,当然他的办法难当常法。
中途被罢官,后又当了右扶风,因怨恨其属官成信,成信逃至上林苑中,减宣派..县县令击杀成信。
官吏士卒射杀成信时,误射中上林苑的门,减宣被交付法官判罪,法官以大逆不道之罪,判为灭族,减宣就自杀了。
杜周得到任用。
杜周是南阳杜衍人。
义纵当南阳太守时,把杜周当得力助手,荐举他当廷尉史。
他服事张汤,张汤屡夸他才能无以伦比,官职升到御史。
派他审理边境逃兵的事。
被判死刑的很多。
他上奏合乎皇上的心意,被任用。
与减宣交互任中丞十多年。
杜周治理政事与减宣相仿,但处事慎重,决断迟缓,外表宽松,内心深刻切骨。
减宣当左内史,杜周当廷尉,他治理政事完全效法张汤,善于窥测皇上意图,皇上想排挤谁,他就加以陷害;皇上想宽释的,他就长期囚禁,待审期间,显露其冤情。
门客人有诘难杜周说“:法官为天子断案,不遵循法律,却专以皇上意旨办案,法官难道应该这样吗?”杜周说:“法律是怎样产生的?从前的国君认为对的就写成法律,后来的国君认为对的就记载为法令。
适合当时的情况就是正确的,何必要遵循古代法律呢?”等到杜周当廷尉,皇上命令办的案子也越发多了。
二千石一级的官员被拘捕的新旧相连不少于一百人,郡国官员和上级官府交办的案件,一年多达一千多个。
每个奏章所举报的案子,大案要逮捕的有关证人达数百人,小案要逮捕的证人也有数十人,这些人有远在数千里之外,近在数百里。
案犯被押到京师会审时,官吏就要逼犯人像奏章上指控的那样来招认,若不服,就严刑拷打定案。
于是人们听到逮捕人的消息,都逃跑或藏匿起来。
案件拖得久的甚至经过几次赦免,十多年后还会被告发追究,大多数都以大逆不道以上的罪名加以诬陷。
廷尉及中都官奉诏办案所逮捕的人多达六、七万,属官所捕又要增加十多万。
杜周中途被罢官,后来当了执金吾,追捕盗贼,逮捕查办桑弘羊和卫皇后兄弟的儿子,严苛酷烈,天子认为他尽职而无私,升任御史大夫。
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当了河内和河南太守。
他治理政事残暴酷烈比王温舒等更厉害。
杜周开始当廷史时,只有一匹马,而且配备也不全;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也当了高官,家中钱财累积数万。
太史公说:从郅都到杜周十个人,都以严酷暴烈而闻名。
但郅都刚烈正直,辩论是非是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张汤善于观察君王喜怒哀乐而投其所好,皇上与他上下配合,当时屡次辩论国家大事的得失,国家靠他而得到益处。
赵禹时常依据法律坚持正道,杜周则顺从上司的意旨,阿谀奉承,少说为佳,明哲保身。
从张汤死后,法网严密,办案多诋毁严酷,政事逐渐败坏荒废。
九卿之官碌碌无为,只求保护官职,他们防止过错尚且来不及,哪有时间研究法律以外的事情呢?但是这十个人中,那廉洁的完全可以成为人们的表率,那污浊的足可以做人们的鉴戒,他们谋划策略,教导人们,禁止奸邪,一切作为,斯文有礼,恩威并施,执法虽严酷,但这与他们的职务是相称的。
至于像蜀郡太守冯当凶暴地摧残人,广汉郡李贞擅自肢解百姓,东郡弥仆锯断人的脖子,天水郡骆璧椎击犯人逼供定案,河东郡褚广妄杀百姓,京兆的无忌、冯诩郡殷周的凶狠,水衡都尉阎奉拷打逼迫犯人出钱买得宽恕,哪里值得陈说!哪里值得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