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十
◇宁国府东至浙江湖州府三百五十七里,南至徽州府三百三十里,西至池州府三百二十里,北至太平府百七十五里,东北至广德州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江宁府三百十里,至京师二千七百五十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鄣郡。汉为丹阳郡《汉志》:元封二年,更鄣郡曰丹阳,治宛陵。后汉因之。晋武帝改置宣城郡丹阳郡移于建康也。刘宋仍为宣城郡大明六年,以宣城兼领淮南郡,移治于湖。八年,复故。升明初,复以淮南并入宣城,寻又复故。梁兼置南豫州宋泰始四年,南豫州治宣城,自是废徙不一。至梁末,宣城遂为南豫州治。陈因之。隋废郡,改置宣州,大业初,复曰宣城郡。唐仍置宣州,天宝初曰宣城郡。乾元初复故。大顺初,升宁国军节度授杨行密也。五代时,杨吴亦置宁国军。南唐因之。宋仍曰宣州亦曰宣城郡宁国军。乾道二年,升宁国府以孝宗尝为潜邸也。元为宁国路。明初,改为宁国府先是龙凤三年,元至正十七年也,改宁国路曰宁安府。龙凤八年,又改曰宣城府。十二年,改曰宣州府。吴元年,始改曰宁国府。直隶京师,领县六。今仍曰宁国府。
府陪辅金陵,襟带杭、歙,阻山控江,形势便利,据险而守,择利而动,纵横南北,亦创起之绪也。杨行密用宣州,遂并淮南;明太祖下宁国,克奠南服,非已然之验哉?
宣城县附郭。汉宛陵县,初属鄣郡。元封二年,为丹阳郡治。晋太康二年,始为宣城郡治。宋、齐因之。隋初废郡,改县曰宣城,为宣州治。唐、宋因之。今编户二百十七里。
○宛陵城即今府城。《志》云:晋咸和中,桓彝为宣城内史时筑,值苏峻之乱,城未及坚,乃移屯泾县。梁时太守何远增筑之。隋开皇中,刺史王选益拓西北隅,连接冈阜。宋乾德中,南唐节度使林仁肇复修筑焉。建炎三年,州守吕好问复奉诏营缮。元至正中,廉访使道童更加?甓。明亦屡经修治。府治东北有铁牛门,即桓彝所筑子城故址也。今城东北带宛水,西南两面皆环据峰阜,周回九里有奇,为门五。
逡遒城府北六十里。晋成帝咸和初,侨置于芜湖县界,属淮南郡,宋、齐因之。隋初并入宣城县。○楚王城,在府北百里,相传吴楚相拒时筑。又有故楚城,在南湖北岸。又温城,在府东十里。《志》云:唐刺史温璋所筑,因名。
○陵阳山在府城内。冈峦盘屈,为郡之镇。《纪胜》云:山自敬亭陂陀而南,隐起三峰,环绕府治。其南为鳌峰,又东南曰阳陂。唐独孤霖谓郡地四出皆卑,即阜为垣,郡治盖据此山之冈麓也。又响山,在城南二里,两峰对峙,下瞰响潭。
敬亭山府北十里。一名昭亭山。东临宛、勾二水,南俯城?,千岩万壑,云蒸霞蔚,为近郊名胜。东麓有敬亭潭,勾、宛二溪水所注也。自山而东北,峰岭相接,其得名者凡二十有余,皆敬亭之支阜也。
麻姑山府东三十五里。高广过于敬亭山,逶迤崷?,屹为巨镇。自山而北,群峰相接,至南湖而止。山之东十里,即建平县界也。《志》云:府东接广德,自杭湖而西,可以轶入境内,麻姑山当其要害,因置麻姑山寨为戍守处。又云山,在府东北六十里。其西为大延岭,路通水阳巡司。又西有白鱼岭及寨口诸山。云山而北,别为蒋山,下瞰固城湖,接高淳南境。
柏枧山府东南七十里,与宁国县接境。山之阳即文脊山也。溪谷邃深,峰岩回曲,飞流界道,跨岫为梁。其西曰万人坑,北曰梅村山,又西曰歙溪山,以歙溪流其下也。西北曰查树岭,繇宁国县之泾县者,道出于此。○稽亭山,在府东南六十里。《图经》云:行者玩其幽旷,往往驻步往返,因名。其东南为水东诸山,其北为寨山,又北为洞山,有洞可容数百人。自此而东北,皆群山相接,以达建平县界。
华阳山府南百里。高数百仞,连跨宣、泾、宁、旌四邑之境,南为密垄岭、盘岭,稍西为金牌岭。二岭之间,仅通一线,为泾、旌间道,郡南一?厄塞也。盘岭之麓,有洞深广,容百余人。山之支垄,曰大墨山、洞山、城山,又迤北十余里曰横山。自横山而北,峰峦相接,以至于城南、陵阳、敬亭诸山,皆繇此肇脉。又有曷山,在府西南三十里,《志》云:下有屯兵寨址。○行廊山,在府西北四十里,两峰对峙,环抱若廊庑然,其下有大明湖。又西北为牛头山,下有寨埠。元末,土人保此,以御寇掠。又西北有方山,与南陵县接境。
○青弋江府西六十里。源出泾县及池州府之石埭县,又太平县及府西南境诸川,皆汇入焉。东北流经行廊山下,又北合诸山溪之水,经方山下,又北出扬青口,会太平府黄池河,又北入芜湖县界,注大江。《志》云:江西岸为南陵境,有渡,昔时多引流为陂堰,以资灌溉。今舟楫往来,此为津要。又白羊溪,在府西南五十里,出华阳山之金牌岭,西北流,合诸山溪之水,至行廊山,入青弋江。
宛溪在城东。源出城东南三十里之峄山南,东北流三十里为九曲河,复折而西,合溪涧诸流至响山下,汇为响潭,绕城东为宛溪。城西南隅有李家塘,亦曰珍珠塘,昔时北流,东折环府治,后出铁牛坊水门入宛,谓之珍珠河。明正德中,改从西北流出城,至城北复东流入宛溪。又城西北有石子涧,亦自敬亭南麓,东流入焉,至城东北三里许三汊河口,合于句溪。旧置河泊所于此。
句溪府东三里。其上流即宁国县之东西二溪,合诸溪涧水,西北流入境,回环几二百里,至城东五里谓之东溪。又西流三里为句溪,又北二里至三汊河,与宛溪合。其东岸为新城渡,西岸旧有驿亭,今废。二溪合流,经敬亭山东,为敬亭潭,十里至油榨沟,与双溪合,又北有青草湖自东入焉。又北十里至石头沟,其东为浑水港,南湖水繇此合流。又北出群山间,为沙石湾,有慈溪,合高淳之水,至此合于句溪。又北至水阳镇,为龙溪。又西北入黄池,接当涂县界,西出芜湖,入大江。唐大顺二年,孙儒寇江南,其将李从立奄至宣州东溪。杨行密危惧,夜使其将台?屯溪西。?使其士卒传呼,往返数四。从立以为大众继至,引去。盖即句溪也。又双溪,在府东十里。其地有土山,亦名玉山,句溪经其北,引为支流,西北流六七里为许村湖,又北十里为掘港。东南诸山之水,多汇流于此,入南湖口双溪,又西十里出油榨沟,仍合于句溪。○华阳溪,在府东南七十里,源出华阳山,东流二十里有鲁山,其下为鲁显水,又东北四十余里为鲁溪,又北至下西渡,合于句溪。《志》云:下西渡在府东南三十里。
南崎湖府东北四十里。其北为北崎湖,今总谓之南湖,周四十余里,其东北百里有绥溪,一名白沙溪。广德、建平诸水,繇此入于南湖,府东境诸川,亦悉汇入焉。西南为曲河,出油榨沟,西北为湖北河,出浑水港,并注于句溪。《志》云:南湖受宣城诸溪之涨溢,北达固城、丹阳诸湖,会于黄池,而达大江,府境之巨险也。湖北岸有大山昆山,旧设河泊所于山下之马山埠,扼湖口之要害,南距府城六十里。
德政陂府东十六里。唐大历三年,观察使陈少游置,引渠溉田二百余顷。又薛公堰在府北百十里。《志》云:唐观察使薛邕所筑,引水溉田处也。
○水阳镇府东北七十里,临句溪上,溪北与高淳县接界。其地有水东山,南唐为水阳渡,后因为镇。今有巡司戍守,又兑军仓及义仓皆置于此。《志》:府东境之备在水阳,繇此东出高淳,越东坝,通吴会,此其要防也。
黄池镇府北百二十里,与太平府黄池河相接。唐天复三年,杨行密将台?讨宣州叛帅田頵,败之于广德,又进败之于黄池镇。宋建炎初,盗张遇等掠江上,至黄池,州守吴好问檄诸道兵御却之。《志》云:郡境西北邻芜湖,北通姑孰,以黄池为重镇。今有巡司戍守。○符里镇,在府东北八十里,又西北四十里而至黄池镇。
南陵县府西一百五里。东北至太平府芜湖县百十里,西北至太平府繁昌县八十里,西至池州府铜陵县九十里。汉春?县地,属丹阳郡。梁置南陵县。唐移置于此,属宣州。县今无城。今编户八十五里。
○南陵故城在县西北。刘?句曰:梁置南陵县,治赭圻城。唐长安四年,移治青阳城,即今县治矣。上元初,刘展作乱,陷润、升诸州,遣其将傅子昂屯南陵,将下江州,徇江西。乾符五年,黄巢寇宣州,宣歙观察使王凝拒之,败于南陵,巢攻宣州,不能陷,即此。赭圻,见繁昌县。又当涂废县,在县东南。晋咸康末侨置,分于湖为境。宋、齐因之。隋平陈,移治始孰,而故县遂废。
宣城故城在县东四十里青弋江上。汉县,属丹阳郡。后汉省。建安三年,孙策定宣城以东,即故城也。晋太康二年,置宣城郡,治宛陵,别置宣城县属焉。宋、齐因之。隋初改宛陵为宣城,而故城遂废。○甘公城,在县北七里,?甓甚工,缭以漳水,可容数千人,四旁门址犹有存者。或曰吴将甘宁尝屯此,俗讹为甘罗城。
○籍山在县治东北。陂陀联络,为邑之镇。○工山,在县西三十里。山高数千丈,周广七十里,半山有龙池。其南数里曰朗陵山,自朗陵而西南,则群山相接,至县西南七十里之黄山,与青阳县接界。繇工山而东十里曰花山,有道出铜陵县。工山之北,则为射的山。又西北相接者为马人山,山下有渡,与繁昌、铜陵县接境。又北为七女山,东去县三十五里,其并峙者为石潮山、黄连山、同山,皆与繁昌相接也。《志》云:工山旧有坑冶之害。宋淳熙中,县令郭?始请除之。
吕山县南六十里。山有石室,其南为石窦,有泉涌出,即淮水之源也。唐大德初,杨行密自铜官济江,败宣州兵于吕山,遂克宣州。铜官,见池州铜陵县。
○青弋江县东三十里。自泾县赏溪会众流入县界,经县东之长地塘,分为二支,至县东北五十里漳陵港,复会为一江,以东即宣城界也。西泻马家滩,汇于芜湖之石?危渡,繇鲁港入于江。《志》云:马家滩接芜湖境,芜民每治滩为田,水不易泄,为南陵患云。
漳水出县西南六十里龙洞,平地有泉涌出。又淮水,出吕山南之石窦中,经县南五十里孔镇铺,而与漳水合流,为澄清河,绕县东门,谓之东溪。有鹅岭溪,水出县南二十五里之鹅岭,流至此合焉。又北受籍山诸水及后港水,历县河口,受蒲桥河水,为小淮河,汇于芜湖县之石?危渡,入青弋江。○西港水,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经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籍山之水合焉。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又北为后港,经白石滩,绕县后,而东合于漳、淮。
蒲桥河县东二十里。自泾县西汇黄埭诸涧,北流径麻园渡,入县境,会永丰陂。又北经蒲桥,又西出芦港,至县东北,合于漳、淮。
永丰陂在县东南二十里。引青弋江为陂以溉田。《唐史》:咸通五年,修南陵永丰陂。宋时亦屡修筑。绍兴二十三年,诏以永丰圩赐秦桧。乾道初,改赐建康都统司。二年,臣僚言桧竭江、东漕计修筑圩堤,以故水患及宣、池、太平、建康,乃命废永丰圩。又县南有大农陂。唐韦?《记》曰:南陵有废陂,积岁不理。元和四年,宁国令范君朝真假南陵印修之,置为石堰三百步,水所及者六十里,开荒埂数万亩。是也。宋绍兴初,亦尝修治。《志》云:陂水堰漳、淮而成。
○鹅岭镇旧在县南二十五里鹅岭下。明洪武二十八年,置巡司戍守。嘉靖二年,迁于赵冲铺北,去鹅岭十五里。十三年,又迁于县南六十里之新店铺。《志》云:府西境之险,繇繁昌、青阳、铜陵而入者,石?危、鹅岭是其噤喉也。
泾县府西南一百五里。西至池州府青阳县百里,西南至徽州府黟县二百四十里。汉县,属丹阳郡,因泾水为名。后汉因之。晋以后属宣城郡。隋属宣州。唐武德二年,置南徐州,寻改为猷州。八年,州废,县仍属宣州。县无城,今编户六十四里。
○猷州城县西三十里。隋大业末,泾人左难当据县。武德三年,归唐,寻授猷州刺史,筑城于此。七年,辅公祏叛,遣兵围猷州,难当拒却之,是也。八年,州废。○安吴城,在县西蓝山南。三国吴建衡中,置县,属宣城郡。晋以后因之。梁大宝初,宣城内史杨白华不附侯景,进据安吴,景遣兵攻之,不克。隋县废。唐武德三年,复置,属猷州。八年,废。今有安吴市及安吴渡。
桓公城县东四里乌溪岭。晋咸和中,内史桓彝所筑,以拒苏峻将韩晃。《志》云:县东六十里曰桓公岭,即桓彝筑处也。今垒堑依然,道通旌、太,称为险?厄。又俞将军走马城,在县南四十里,晋桓彝将俞纵尝屯戍于此。
○幕山县东三里。相传左难当与辅公祏相持于此,故垒尚存。其西有两峰最高,与县西响山对峙,如门户然,为县治拱卫。又县东七里有鼓楼山,前代烽火时,置鼓角楼于此。○柏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亦左难当拒辅公祏处,有白龟城,即难当所筑。《志》云:柏山而南五里为琴高山,以晋处士琴高隐此而名,峭壁屹立,下瞰深渊,其上岩洞甚胜。琴高而西,相望者曰{曰山}山,西南去县亦三十里。又马头山,在县东北四十三里,下为镇市,商舟辏集其地。又东北为古楼山,皆县境锁钥,与南陵、宣城分境。
水西山县西南五里。林壑邃密,下临赏溪,循溪而入,有坞曰水西坑,最幽胜。唐宣宗微时游此,有报道风光在水西之句。风光,宣宗小字也。又西北五里曰响山,石壁耸峙,与幕山相望。○格山,在县西北七里,高数十丈,周十余里,环抱县治,如郛郭然。又西十余里曰盘坑,以崖谷宛转而名,土人尝陶冶其地。又西北二十里曰孤山,上有黄巢寨。
石?山县东二十二里。有洞,甚深广。宋绍兴初,群盗张琪等寇乱州境,民多避居于此。又四角山,在县东七十三里。诸山环绕,唯此山最高,绝顶可容千人。寇乱时,民多避其上。顶有泉,虽旱不涸。
五城山县西南七十里。五峰环绕,势如城郭。东曰蓝山,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旧安吴县址也。其西曰郭山,自九华峡岭至此,高数百丈,为县西南巨镇。其东北为寨山。元末,居民结寨于此以避难。○白云山,在县西南七里,下临白云潭,旧产茶入贡,今废。其相接者曰湖山,以山顶有小湖而名。又菥荻山,在县西八十里,顶平衍,有泉沸出,居民垦以为田。其西为望江山,以登眺可见大江也。又石柱山,在县西南九十里,接青阳县界,其南与石埭、陵阳山相望。
承流山县南四十里。有群峰回环耸秀,甲于一邑。自承流而南,峰岫盘旋,百有余里,如城垒然,东连旌德,西接太平,溪谷幽深,最为嘉胜。○黄?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高数百仞,层峦列嶂,状若莲华。涌溪源于此。又黄象山,在县南九十余里。山高耸。其西北曰铜山,旧尝冶铜于此。东北为九里山,有两山夹行九里,下临九里潭,其相接者曰水东山。又北为石女山,山高五百丈,延袤二十里。黄象山之南曰麻岭,峰崖卓绝,跨旌德、太平之间,为往来交道。
乌溪岭县东三十五里。其东为破脚岭,晋桓彝拒韩晃战死处也。又双岭,在县东九十里,一名盘岭,稍南曰桐岭山,接旌德县境。○茹麻岭,在县东南六十里,群山环列,径道崎岖,有巡司戍守,岭北即桓公岭也。又大岭、小岭,俱在县西二十里,有间道通池州。
○赏溪在县治西。一名泾溪,县以此名。其上流即石埭县之舒溪,太平县之麻川也。二水相合在县西南百余里,有麻溪渡,出麻口,入县境,下涩滩,经九里、罗浮、万村等潭,皆随山旋绕,与太平县分界。又北至落马潭,晋桓彝御贼韩晃,战北堕马处也,有吴村水,出县南七十余里魁峰山之阳,北流入焉。又北至桃花等潭,合诸山溪涧水,经县西南二十余里之后山,至岩潭,与藤溪合。又引而北,有枫坑涧,出县西十里枫坑山,亦曰冷涧,东流入焉,至县治西,为赏溪。其西又有新河。宋熙宁中,以溪流东徙,为井邑患,县尉刘谊即水西山麓,凿此河,以杀水势,既而溪东出如故。赏溪又北受水西坑水,径白云潭,又北则幕溪之水出县东三十里之巧坑,合诸溪水,经幕山下流合焉。又北径柏山,则江子港水,自盘坑合溪涧水,东北流合焉。北过赤滩镇,则琴溪诸水流合焉。又北径马头山芦塘,而汇为青弋江。《唐·五行志》:显庆元年,泾县山水暴出,平地四丈,溺死者二千余人。盖县境山溪环汇也。
藤溪县东南八十里。源出县东桐岭之南,流经此,旌德县有三溪,其委流亦合焉。又西受诸山溪之水,出县南官庄,历高滩渡,北入岩潭,与赏溪合。又琴溪,在县东北二里,出宁国县诸山,经县东南境,西北流至{曰山}山,又西流经琴高山,因名琴溪;又有洗马涧,源出{曰山}山,至赤滩镇,俱合于赏溪。
○兰石镇在县东南七十里。晋咸和中,桓彝使其将俞纵守兰石,以拒贼将韩晃,晃攻兰石,纵败死。《郡志》:藤溪西流,受枫村溪水,又北受窄溪,径兰石,汇为星潭,即俞将军死战处。○黄沙镇,在县东六十里,有黄沙岭,南香涧出焉,西南会诸溪涧水,入于藤溪。唐武德六年,舒州总管张镇周,击辅公祏将陈当世于猷州之黄沙,破之。又枚回镇,亦在县境。七年,权文诞破辅公祏之党于猷州,拔其枚回等四镇,是也。又县西北有勇里。后汉建安三年,太史慈据泾县,为山越所附,孙策击擒之于勇里,即此。
桑坑镇县东北五里。有桑坑山,元置巡司于此,寻改置于县东三十里之巧坑。明洪武中,改建茹麻岭口巡司于茹麻岭下。又县北十里有仙石哨台,县东四十里有淘金坑哨台,俱隆庆四年置。县东三十里曰考寿哨台,万历二年增置。
宁国县府东南一百五里。东南至浙江於潜县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徽州府绩溪县一百六十里,东北至广德州九十里。汉宛陵县地。后汉建安十三年,孙吴分置宁国县。晋属宣城郡。宋以后因之。隋省入宣城县。唐武德三年复置,六年废。天宝三载复置,仍属宣城郡。今城周三里,编户一十八里。
○怀安城县南四十里。后汉建安十三年,孙权分宛陵置怀安县。晋属宣城。宋、齐因之。隋初省。《志》云:县南十三里有故县城,孙吴筑城于此,以防山越。唐改今治。宋南渡后,以县为临安藩蔽,每增筑之,有门四。明初龙凤三年,太祖下其城,命筑塞北门云。又乌石城,在县南九十里?山北。相传南唐时置城,以备吴越处也。
○文脊山县西北三十里。高数千丈,周三百余里,西接泾县、旌德诸山,北接宣城柏枧山,峰峦攒秀,岩洞盘回,为郡之雄镇。亦名曷山。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洞五,水洞一,岩石最为幽胜。又东十余里为石岭。建炎二年,叛将戚方犯宁国,邑人方致尧拒之于石岭,不克,死之,是也。《一统志》:文脊山北有鸦山,昔产茶充贡。○旗鼓山,在县北十五里,左旗右鼓,二山并峙。又西北十二里曰石马山,稍南曰通灵峰,南去县二十五里,上有鸡冠石,绝顶宽平,泉出龙湫,下为溪流环绕,与旗鼓诸山并为县北屏障,又北接宣城县界。
鸡山县南五里。峰峦秀拔,为县治之镇。又南二里曰薛家山,明太祖南征,尝驻跸于此,亦名驻跸山。○北姑山,在县南九十里,脉自天目来,委蛇舒衍,忽然峭拔,有杨龙岩,深邃容百余人,下为泉流飞泻。又东为黄颜山,山顶有石室,亦容数百人,峭绝悬虚以登。又千顷山,在县南百里,与昌化县接境。
关口山县东南六十里。两峰错峙,若门扃然。一名狮象山。其中径隘?深,崖坪相望,岩洞奇胜,泉壑纵横。稍西北曰岳山,其东南曰鸦髻山,有飞燕洞,容百余人,乡民尝避兵于此。又冷度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有五峰森耸。相接者曰盘山,其东与千秋岭相望。○东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山南溪峒逼隘,至此独豁然开朗,下有渡,曰石口,即东溪所经也。《寰宇记》:县东六十里有银山,旧有银冶,久废。
紫山县西百里。高数百仞,周二百里,有龙池、龙井。其北为前坞诸岭,稍西北曰蜀洪山,胡乐巡司置于此。又柏山,亦在县西百里,当往来通道。其西十里曰石镜山。○龙潭山,在县西北百里,下有龙潭,山谷深邃,与文脊山相连亘,宣、旌错界处也。
笼丛山县西南百五十里。其南属绩溪县界,峻壁崇关,宣、歙?厄塞处也。明正德间,姚源盗起,官军于此防戍,丛山关在焉。
尘岭县西南八十里。岭高险与笼丛相埒。隋末,汪华尝驻兵于此。有藏马洞、卓戈泉。又北二十里为枫树岭,明嘉靖四十五年,建哨台于其上。又黄岗岭,在县西南五里。
千秋岭县东百五十里。冈峦纟丽属,?谷幽深,道通西浙,杨吴招讨使李涛攻吴越取道处也。宋时亦置戍守岭。下为云梯,旧置仙都巡司于此。《志》云:县东南百二十里为汤公山,一名商山,旁有仙人峰。又东南三十里,即浙属之天目山,与千秋岭皆冈脉相接,面杭背宣,为两境之屏蔽,有千秋关。详见浙江於潜县。
○东溪在县东五里。源出天目山,北流,受千秋岭及诸山之水,又西北经东山下石口市,至栏杆溪,又北,则县南千顷诸山之水及昌化县洋丁山水,皆流入焉,亦谓之杭水。西北去县十五里,又北流五里至河沥溪,是为东溪,有石桥跨其上,长四十丈。又北经县东五里妙山下,复引而北,诸溪潭水皆流合焉,至县北十二里五河渡,与西溪合。又北十余里有胡村水,自广德境流入焉。又经通灵峰北石马潭,有澄清溪出文脊山下,亦流合焉,至港口渡,而受宣城柏枧溪之水,亦曰乾溪。又五里至西塌,接宣城境,为句溪上源。
西溪县西五里。亦曰西津渡。源出笼丛山,北流,合诸山溪之水,亦谓之徽水。其昌化县界之仙人洞水,旌德县界之篁岭水,亦俱流入焉。北流十余里有滑渡水,出旌德界之石凫山,东流入焉。又北五十里有葛村诸水,出泾县界寄马岭,亦流入焉。又四十里为罗陵湾,中有狼石,方丈许,激流为阻。又北有龙潭水,源出文脊山,亦流合焉。又东北流五里是为西溪,亦有石梁跨其上,曰同人桥,长亦四十丈。又北十里至五河渡,合于东溪。二溪上流皆浅涩,近县境仅容小舠,合流而后,始可以航矣。
○千秋关在县东千秋岭上,为入杭之间道。又有孔夫关,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旁有夫子堂及夫子井,俗传夫子曾繇此入吴。又有孔关水,流入于东溪,其相近者曰濠阡关、唐舍关、白沙关、潼岭关、黄花关,皆自县而东南通於潜之别径也。宋南渡以后,置关为临安之藩卫。又丛山关,在县西南笼丛山,路当徽宁要口。
胡乐镇县西南九十里。亦曰胡乐市。其地有蜀洪山。明洪武初,置巡司戍守。又岳山巡司,旧置于岳山下,地名何弄坞。洪武中,迁于纽口东,去旧所二十里。嘉靖二十五年,以矿盗发,议还旧所,未果。三十二年,复置于县东南六十里河口市,仍曰岳山巡司。
旌德县府南二百四十里。东南至徽州府绩溪县七十里。本太平县地。唐宝应二年,析置旌德县,属宣州。今县无城,编户四十二里。
○安吴废县在县西北十五里。或曰三国吴置安吴县,在今泾县境内。此盖唐初所改置也,俗谓之沙城。○桓公城,在县北五十里。《志》云:地名兰石,即俞纵所守处。其地盖与泾县接界。
○华阳山县东五里。其西为感化山。今县城东门曰感化,以山名也。又栖真山,在县西四里,其西接成子山,栖真而北,为西岭、仙峰、黄龙冈诸山。旧《志》:县四面因山,夹徽水为城。是也。○古塘山,在县南十五里,高三十余仞,周十五里,东与绩溪县接境。又金鳌山,在县南四十里。其西为黄高峰,有两峰对峙,甚奇峻,其岩壑亦皆秀异。
石壁山县北二十里。高数百丈,连亘数里,一水中流,两崖对峙,峰峦峻绝。旧有道在山半,行者难之,乃缘麓辟为驰道,县境之?厄塞也。宋宣和中,贼方腊繇宁国转寇县境,统制王可诚帅师拒战于石壁,贼败却。旧有石壁巡司,久废。又北为三溪镇。又北为龙首山,山西北有龙潭、徽水经其下,与泾县接境。○嗣溪山,在县东三十里,接宁国县界,连亘十余里,以山溪相嗣不绝而名。一峰峭特,谓之龙峰。稍西曰石凫山,梅溪出焉,东北流入宁国县,为滑渡水,而注于西溪。
正山县西三十里。峰岩峭峻,泉石错列,谚云:正山巍峨接星斗,分别冈峦九十九。南唐屯戍于此,以备吴越。其西为大幕山,以形如帘幕也,傍起一峰曰小幕山。○蛟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形??虬,如腾蛟然,后有洞,径险难入,其中平旷。唐永泰中,山寇王万敌啸聚于此,招讨使袁亻参击平之。又西十里曰石柱山,有巨石双峙,如立柱然。梁末,程灵冼将兵讨侯景,誓众于此。
箬岭县西南八十里。高五百仞,西接太平县境,南接歙县境,为宣、徽通道,相传隋末汪华所开。又有鹊岭,在县西南七十里,与箬岭相接。○凫阳岭,在县北十里。又县西北十五里有乌岭,一名枫木岭,亦曰乌山。
○徽水在县治东。源出绩溪县徽岭之北,西北流,有清潭水出县南境清潭山,溉田十余顷,流数里入徽水,至县南而东出,经县东北有霞溪诸水,自绩溪县合流而北,至县东四里入于东溪。其东溪出笼?山,西北流经华阳山,又有绩溪北出之龙头溪及别源之东溪水,俱流合焉,并注于徽水。又北径县北十里之柳山,过石壁山西十里,与抱麟溪、玉溪合,是为三溪。又北至龙首山,入泾县界,为藤溪之上源。
丰溪县西十里。源出县西南六十里九峰山,东北流,经石柱山南,合濠寨水。又北流,至县西北三十里,入于三溪。其别出石壁山北者曰戈溪,或谓之涡溪,溪流随山旋转,下多险石,经县东北四十五里,亦入泾县界,而合于藤溪。又有枫溪,出箬岭北,其下流亦至泾县,合于藤溪。
○三溪镇县北三十里。有三溪铺,稍西有盘诘关。又三溪巡司亦置于此,今皆废。《志》云:县东有乌涧岭,乌岭巡司盖置于此。又石子寨,在县西三十里,南唐所置戍守处也。
太平县府西南二百四十里。西北至池州府石埭县百里,西南至徽州府黟县百八十里。南至徽州府百八十里。本汉陵阳县、泾县地。唐天宝十一载,析置太平县,属宣城郡。今县无城,编户十九里。
○黄山县南三十里,高千一百余丈,盘亘三百里,宁徽两郡之名山也。峰之得名者三十六,而在县境者有八:曰翠微,下有青牛溪。曰天都,下有香谷源、香泉溪。曰望仙,下有龙须岩、弦歌溪。曰九龙,其下岩洞溪源之属,并以九龙名。曰圣泉,其上有泉,人不能至,东南流至峰下,为汤泉。曰叠障,下有石孔岩,亦名滴泉岩,又有阴坑源水流入白云溪,汇为白龙潭,又流为珠沙溪。曰仙人,下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马源。诸峰之中,天都为之冠,余悉属徽郡境内。○尚书山,在县西南二十里望仙峰之西,高百余仞。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高十五里,形若巨鳌,泾水出焉。其源为?溪。又仙都山,在县西四十五里,与仙都峰相望,高二百丈,亘三十里,别名游山。又县西南六十里有汤岭,多悬崖峭壁。又西南十五里为梨水岭,又五里为棠梨岭,皆接歙县境。县西南百十里曰庄岭,接黟县界。西南百三十里曰石矾岭,接石埭县界。诸山皆黄山之支阜矣。
陵阳山县西六十里。有三峰矗立,属县者一,西属石埭者二。下有三门、六剌滩,舒溪所经也。稍南曰真金山,高二百余丈。稍东曰密?山,冈峦连亘二十里,至此两崖对峙,下瞰深溪,径道险绝,一名密王关。○龙门山,在县西四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里,岩壁峭拔,中有石窦若门,产茶及药草。其东为三门岭,三方阻绝,一径中通,县治据其阳。
箬岭县东南五十里。上下六十里,山顶为歙县境,东麓属旌德县,往来径道也。又县东二十里有石凫岭,又北为黄瓜岭,与旌德县接境。
○麻川县南三里。源出黄山之麓,经县东南七里麻陂潭,一名白虎潭,旌德西北境之水,多流入焉,谓之麻川。又西北径县治东,有富溪水,出县西雾山,径县治西南,亦名仙源水,又东北流入焉。又北则梅溪水,自三门岭东南流入焉,西北下焦滩、洲滩,至麻口,合诸山?之水,入泾县,为赏溪上源。
舒溪县西六十里。源出黟县境,流经石埭县,东北入县界,又东北合于麻川。○?溪,在县西南二十里,有二源,一出黄山九龙泉,一出大鳌岭下,会流而东北,入于舒溪。又有青山溪,源出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入泾县西南境,又东南流入县境,亦合于舒溪。又县西有蟠石水,出黄山下,赤溪水亦出青阳县界,下流俱汇于麻川。
○宏潭镇县西百里。《志》云:自石埭、黟、歙而入郡西南境,宏潭其屏蔽要地也,有巡司戍守于此。又龙门巡司,旧置于县西龙门山下,今废。
附见:
宣州卫在府城内。洪武初建。
◇徽州府东至浙江杭州府四百七十五里,南至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百八十里,西南至江西饶州府六百里,西北至池州府三百九十里,北至宁国府三百三十里。自府治至江宁府七百里,至京师三千一百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属鄣郡。汉属丹阳郡。三国吴分置新都郡。晋改新安郡治始新县,今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也。宋、齐因之。梁承圣中,析置新宁郡治歙县。陈复并入新安郡。隋废郡,置歙州。大业初,改为新安郡移治休宁县。义宁中,治歙县。唐复曰歙州。天宝初,曰新安郡。乾元初,复故。宋宣和三年,改曰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曰兴安府。吴元年,复曰徽州府初属浙江,寻直隶京师,领县六。今仍曰徽州府。
府厚金陵之锁钥,控江浙之要领,山川险阻,襟带百城《郡志》:东涉浙江滩险三百有六十,西通彭蠡滩险八十有四,岭之危有五,南界马金、白际之高,北倚黄山、章岭之秀。晏殊《类要》云:峰峦掩映,状若云屏,实百城之襟带也,摇足而定饶、信,运肘而慑杭、严,择利而动,无不可为也。且土沃民殷,资储易给,控御三方江南、浙江、江西,战守足恃。明初繇此以靖南服,岂非地利之明验哉?
歙县附郭。秦置,属鄣郡。县南有歙浦,因名。汉属丹阳郡,为都尉治。后汉因之。三国吴属新都郡。晋属新安郡。梁置新宁郡于此。陈郡废,县仍属新安郡。隋平陈,县废,未几复置,属歙州。义宁中,郡为汪华所据,迁治于歙之乌聊山。唐亦为歙州治。宋因之。今编户二百十五里。
○歙州城今府城。隋末汪华所筑也。东面抱山,西据平麓,自东北而西南,皆有溪流环绕,注于歙浦,称为险固。外城周四里有奇,子城周一里有奇,唐大中、中和间,屡经修筑。罗城周九里有奇。咸通六年,于城西北为堤以御水。光化中,又因堤增筑为城,名曰新城。历南唐至宋,时有修改。宣和三年,为睦寇方腊所陷,事平,改筑新城于溪北三里,因民不便仍还旧城,即唐中和中故址修筑。然其地仅七里有奇,而子城遂废。又光化中所筑新城者,堤既圮,每为溪水所泛溢,因弃为桑野,名曰新城园。自是又屡加修饰。嘉定十三年,大兴版筑,鼎新雉堞,城南逼溪,复筑长堤,以卫城址。元时亦尝修筑。至正十二年,为蕲、黄兵所破。明年,元兵复取之,因增治城垣。明初龙凤三年,元至正十七年也,王师平徽州,将军邓愈因旧城营葺,周六里有奇,为门五,东西北三面皆有濠,惟南及东南无之,以山险故也,后复废坏。成化以后,屡经修筑。今城周十里有奇。
归德废县府西南五十里。唐永泰初,盗方清陷州城,州民保聚于休宁之山险处,贼平,析休宁、歙县地置归德县。大历五年,省入休宁。今为歙县境。《寰宇记》:府北三十五里有北野废县,唐永徽五年,析歙县地置。大历二年省。新、旧《唐书》云:北野,即绩溪也。
○乌聊山在城内东南隅。高二十八仞,周八里。东汉末,贼帅毛甘屯据于此。吴将贺齐讨破之。隋末,郡人汪华据郡起兵,初亦屯此。义宁中,自休宁万安山迁郡治于山下,今城东址皆践山为之。山之西麓,有四水合流,上有汪华庙,俗亦谓之庙山,别名山之东峰为东山。又披云峰,在县治西南,高百仞,周五里,势峭拔,尝有云气,俗谓之西峰。
玉屏山在城东北。本名石壁山。上有石,方峙如屏帐。其下宽平,可以屯兵。明太祖尝驻跸其下,因易今名。又问政山,在城东四里,山高秀,唐时有于德晦者为州刺史,筑室于此,以居其从兄方外,时咨访焉,山因以名。又紫阳山,在府南三里。山高百九十仞,周四十里,一名城阳山,以山在城南也。山之南坞,别号南山。
飞布山府北二十里。高百七十仞,周二十七里。旧名主薄山。相传寇乱时,有县主薄葛显者率众保此。唐天圣中,改今名。又灵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高三百五十仞,周七十里。又黄蘖山,在府北九十里,高五百六十仞,周百里。○石耳山,在府南四十里,突起大障,高出群峰,多岩石之胜。又柳亭山,在县南百里,高二百五仞,周四十里,旧名昌山,唐天宝中,改今名。
黄山府西北百二十里。旧名黟山,唐天宝六载改今名。其山盘踞诸州县,而属于歙,高千一百八十丈,有峰三十六,水源亦三十六,溪二十四,洞十二,岩八。溪涧流下合扬之水为浙江之源。登其巅,则匡庐、长江隐隐在望。浙之东西池、饶诸境之山,皆其支肢也。《纪胜》云:黄山诸峰有如削成,烟岚无际,雷雨在下,其霞城洞室,岩窦瀑泉,则无峰不有。其西北峰类太华,故亦名小华山。元汪炎昶《记》曰:山在宣、歙间,雄镇东南,南逾百里为歙县治,北三十里为太平县,又北抵宣州治二百四十里,不当通都大邑之走集,游者罕至焉。山之西麓,田土广衍,曰焦村。焦村而南,有数峰凌空,最名者曰天都、芙蓉、朱砂,而天都为尤高,鸟道如线,上多名药,采者裹粮以上,三日始可达。
箬岭府北八十里黄山之东。上多箬竹。隋末汪华起兵时,开岭路,达太平县。今为通衢。《志》云:县南十五里有蔺将军岩,隋将蔺亮尝屯兵于此。
昱岭县东百二十里,接杭州昌化县界,为往来孔道。旧有昱关、岭关,详见浙江重险。○方吴岭,在府南九十里,高二十余仞,有小岭七十二。自府境往严州遂安县,此为捷径。其麓有石门水,北合白际之水,以达于浙江。又岭之西曰危峰岭,脉接休宁县之白际山。
○新安江在府南。其源有四:一出黄山。一出绩溪县大鄣山,合扬之水,会流于府城西,达府东南十五里,而为歙浦。一出休宁县率山,一出婺源县浙岭山,亦合流而达于歙浦。自此而东南流,皆谓之新安江。《志》云:繇歙浦口而东南四十里为深渡,又五十里为街口,而达浙江淳安县界,至严州府城南合于东阳江,为浙江之上源。《图经》:自浙江桐庐以上抵歙浦,皆曰新安江,江中有滩三百六十,至为艰阻。今详见浙江大川。
扬之水在城西。出绩溪县巃嵷山,西南流,凡百余里,至城东北,达于城西,谓之练溪,亦曰徽溪,府西北黄山诸水悉流合焉。又环绕而东南,达于歙浦,谓之浦口。浦口而东南,或谓之苦溪,下抵深渡凡八十里,名八十里苦。此即新安江之上流也。《志》云:苦溪中乱石??,洪滩斗折,淙流奔腾,其急如箭,虽三峡不足方其险。又深渡水,在郡东百十里,为新安江,东接严州之界。而浦口东南四十里,亦曰深渡。盖自严州界溯流而上,穹山峻流,峰峦掩映,萦纡旋绕,清深若一,故皆以深渡为名。
丰乐水在府西三里。源出黄山,溉田三十余顷,流至此,合于扬之水。又布射水,出黄蘖山,流经县北三十里,合扬之水。又府北一里曰富资水,源出府北四十里?村,亦名任公溪,以梁任?名也。又昌溪水出府南柳亭山,武洪水出休宁县梢云山,流入界,皆引水溉田,下流合扬之水。○绵溪水,在县东南五十里,源出绩溪县佛论岭,下流入新安江,亦有灌溉之利。
篁墩湖府西南三十五里。篁,一作黄。一名相公湖,亦曰蛟滩。东北流经府城西南,曰南冈浦,合于徽溪。《志》云:篁墩在府西南三十里,地多竹,湖因以名。○吕公滩,在府南十二里,即徽溪下流,长二里,本名车轮滩。水势湍悍,善覆舟,唐刺史吕季重凿之,遂为安流。今亦曰车轮湾。
○汉洞坑在府西南仁爱乡。洞口险?厄,中平广,上有屯聚遗迹。相传自汉以来,郡人避兵者多保聚于此,或以为即洞口也。唐初,汪华据黟、歙,杜伏威将王雄诞击之,华拒之于新安洞口,雄诞伏兵山谷,帅羸弱与战,佯败走,华进攻之,伏兵袭据其洞口,华穷蹙请降。一云:洞口在今绩溪县西南四十里,今谓之洞里,中多居民,深广几百里云。○阶坑,在府东百二十里,相传吴废太子和所居之地,阶迹犹存。
街口镇在府东南百里。有街口渡,置巡司戍守,东至严州府淳安县八十里。《志》云:明初置梅口批验茶引所,成化十四年,并入街口巡司。又有王干巡司,在府东北百里,东至杭州府昌化县九十里。又管界寨,在府西百八十里,宋置。明初,亦尝置巡司于此。又府南四十五里有深渡寨,亦宋置。明初,置巡司,洪武十二年废。
新馆镇府东三十里。又有岩寺镇,在府西二十五里。俱宋时置官榷酒之所,明初亦置税课局,兼置岩寺巡司。洪武十四年,巡司废。成化十四年,兼革税课局,并于税课司。
渔梁府南三里。有石梁。旧以扬之水及黄山诸水凡四溪会流城西,陡泻而下,无复停蓄,故为津梁,以缓水势。宋绍兴中废,嘉定中复修,凿山取石,为永久计,后复圮。明弘治中,凡再修葺,称为完固云。○太平桥,在府城西。《志》云:宋时自府城西南紫阳门达水西,有石桥,后废。驿道所经,出麻坑七里溪两渡,或遇涨潦,辄邮传不通。端平初,郡守刘炳于西门筑浮桥跨溪,亘五十余丈,名曰庆丰,且伐木石,以开新路,遂避两渡之阻。元末兵毁。明初架木为之,曰太平桥,一名河西桥。又通津桥,今在西关,一名麻坑桥。又西南古城关西七里渡,有七里溪桥。皆为往来通道。
休宁县府西六十里。南至浙江开化县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浙江遂安县二百里,北至祁门县百十五里,西南至婺源县二百里。本歙县地。三国吴析置休阳县,后以景帝讳,改曰海阳。晋曰海宁,属新安郡。梁属新宁郡。隋开皇十八年,改曰休宁,属婺州。大业初,新安郡治此。唐仍属歙州。今县无城,编户二百五里。
○海阳废县旧治县西二里灵鸟山,寻移治县东十三里万安山上。其城为隋末汪华所筑,华迁新安郡治万安也。今呼为古城,有汪王故宫。唐天宝中,移县于今治。又有休宁故城,在县东三十五里南当水口之上,相传隋时县尝治此。○黎阳废县,在县西北,孙吴析歙县地置,晋属新安郡。刘宋大明中,省入海宁。梁承圣中,复置黎阳县,属新宁郡。陈省。今为黎阳乡。
○松萝山县北十三里。高五六十仞,周十五里,与天葆山相连,为县巨镇。山半石壁悬空,峰峦攒簇,松萝交映,蜿蜒数里,如列屏嶂,产茶。又稍云山,在县东北二十三里,高百五十仞,周五十里,武洪水出焉。旧名郎山,天宝六年,改今名。○万安山,在县东十里。隋大业末,汪华移郡治于此。本名万岁山,宋宣和中,改曰万安,避禁苑中山名也。今名古城岩。东北麓有石门,高丈五尺,下阔二丈,称峻险。又凤山,在县西二里,高三十仞,一名灵鸟山,址方顶平,下临孔道,相传为旧县治。又玉几山,在县南三里,一名塔山,旁有十二峰,互相映带。
仰山县东南五十七里。穷源深谷间,一径萦纡,涉而复降,其中平衍,群山环拱,状若莲花,亦曰莲花山。又响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平地特起,周五里许。其南有石壁削成,西有石峰特起,名曰柱棒山。
白岳山县西四十里。高三百仞,周三十五里,奇峰四起。其西北曰齐云岩,高二百仞,悬崖中一小径,凭梯而上,其三面并峻绝壁立,二百余丈,不通攀缘,峰顶阔四十余亩。岩之东北,复有石壁如楼台,旁又有珠帘及罗汉等洞。宋德?二年,邑人结寨于岩,以避寇乱。其并峙者曰独耸岩,高亦三百余仞,周十五里,顶有池水,并崖演迤,凡数折,里人凿渠,引水下山,溉田千余亩。山之西曰石门岩,高亦二百余仞,周二十里。岩之东复有峰岩洞壑,奇胜不一。山之南曰密多岩,高亦二百仞。程敏政曰:游白岳山者,率以白岳为高,至桃源岭,则白岳已在其下,至车?岭,则桃源又下,至齐云岩,则车?益下。盖齐云为山最高处,黟、祁、歙、婺之山,一目可尽也。
颜公山县西南四十里。周三十八里,自麓至巅可三十里。山半稍前,则四旁隆起,其窳处有清浊池,又有湖,约五亩许。相传昔有颜公者隐于此,因名。又岐山,在县西六十里,高二百仞,周二十三里,一名石桥岩,泉石奇胜。又西六十里曰高湖山,南接婺源县,山顶有湖,广十余亩,岁旱不涸,土人谓之圣湖。
率山县西南百六十里。今曰张公山。其脉繇婺源五岭而北,重冈大岭,周百余里,高千四百余仞。相传昔有张公者隐此,因名。山当休、婺、浮梁三县间,鄱江之源出其阳,浙江之源出其阴。《婺源志》云:山在县西北百二十里,一名大鄣山,有振衣峰及清风岭、仰天台诸胜。即张公山矣。
白际山县南八十五里。高百五十仞。其山繇婺源五岭而来,连起大峰,相续不断,东接歙县之危峰、方吴诸岭,以界于睦之遂安,衢之开化,盖群山之纲领也。又鸡笼山,在县南九十里,高百六十仞,周五十里,以形似名。○方原山,在县南百八十里,高二百五十仞,周三十里,本名黄土山,唐天宝六载赐今名,一名马金岭。旧《志》方原、黄土为二山。朱同云:方原即黄土,自婺源五岭分支而来,东连白际,而鸡笼则其支也。今土人谓其尖曰黄尖,水曰璜原,亦曰方原,其阴则水北流,入率山之江,其阳则东流者入于睦之遂安,西流者入于衢之常山,而总趣于浙江。
新岭县西南七十里。高六百余仞,周二十里,西合婺源芙蓉诸岭,为五岭,往来通道。岭南有地名黄茅,可繇小径直达,为防御要地。○东密岩,在县南三十五里,高六十仞,四面皆平山,土田衍沃,惟此特高,周回绝壁如城,东西二小径,繇石磴而登,其顶平衍,方广八百余步。唐乾符五年,黄巢寇郡,郡人程?率义兵立寨于此以拒之。今堑垒犹存。《志》云:岭上有元帅府基,下有落箭丘,皆以程?得名。
○浙溪县西南百十里。源出婺源县之浙岭,东北流,至县西七十里江潭,又东流百余里至率口,而会于率水。亦名渐溪,《水经》所谓渐江者也。《汉·功臣表》:陈婴定豫章浙江,都渐。颜师古曰:渐,水名,或以为今县即古渐地。《汉志》注:浙江水出黟县南蛮夷中,东入海。盖时未有婺源县也。《文献通考》:休宁渐水,溉田二十七顷,发源张公山。盖误以率水为渐水矣。《舆程记》:县东三十五里有屯溪,渐源至此,会于黟水,亦名南港。黟水即率水也。又东流数十里至浦口,会练溪诸水而为新安江。○率水,在县西南,即张公山水也,自山巅悬流而下,分为三源,下流俱北会于浙溪,而为新安江之上源。或谓之大溪。
白鹤溪县西二里。出黟县横江,吉阳之水,东流入县境,亦曰吉阳溪,至县西凤山下,有夹溪水,出县西北四十二里石坼山,东南流合焉,曰双溪口,经县南一里,曰夏纹溪。又东经县东二里富即潭,过古城岩,又东南流三十余里至屯溪,而会于南港。《志》云:夹溪亦曰夹源,其水溉田十余顷。又璜溪,在县南,即方源山之水,北流四十里,合于率水。《志》云:县南五十里有汊水,其源东自白际之?琅水,南自马金之璜原水,演迤四十里至此,合流为一,绕岐阳山下,因名汊水,一名紫云溪。繇溪北流二十里,合率口水。岐阳山,一名旗山,其支为万松山,亦在县南五十里。
五城水县南四十五里。源出婺源五岭,流入县境与颜公山水合流于龙湾溪口,溉田四千余顷,东会于浙溪。又原坑水,出县西百五十里之鹿髀山,溉田三千余顷,南流会于浙溪。又南当水,出县西三十六里之南当山,俗曰当坑山,亦溉田三十余顷,东流会于浙溪。
洋湖在县东南四十里屯溪南岸。一名阳湖,为众水会聚之处。滨溪平衍,每春流涨合,辄汪洋如湖云。
○举岭寨在县东北十五里天葆岩。《志》云:县东南方山有白际岭寨,县西婺源界有塔岭寨。又县西吴田岭上有马金寨,县西南溪口有松阳寨。五寨皆宋置,元废。○五?驿,在县南二十五里,元置。又县南二十九里有皇华驿,元初曰憩贤驿,寻改,明初废。
五城村县南五城水上,旧为大镇。《寰宇记》:村傍有五城,斜偶相对,因名。元置五城务及南五岭巡司于此。明初废。嘉靖中,以寇乱,议设兵防守。万历十年,议者复以五城为一郡通达之所,应设哨官,领兵巡缉,与婺源中平镇为犄角云。又临溪村,在县南九十里,元置临溪务及白际岭巡司于此,明初废。又断石村,在县西三里,旧名吴口村,西南有石壁,下临深溪。
蓝渡桥县西十五里。元置税务于此,曰蓝渡务,又置江潭务于河村溪口,即今县西七十里之江潭也。明置黄竹岭巡司于此。
婺源县府西南二百四十里。西至江西乐平县百九十里,南至江西德兴县百十里,西北至江西浮梁县百五十五里,东南至浙江开化县百七十里。本休宁县地。唐开元二十八年,析置婺源县,属徽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婺源州。明洪武二年,复降为县。旧有城二里,今废。编户百六十四里。
○婺源故县在县北二十五里。《志》云:唐分休宁回玉乡,并割鄱阳怀金乡,置婺源县,治清华镇。中和二年,杨行密将陶雅守歙,县人汪武怨其暴横,率民立营栅,据弦高镇以抗之,自为镇将,遂移县治于弦高。天?中,武死,陶雅以朱环为新县制置巡辖等使,复旧县为清华镇。后皆因之。今县即故弦高镇也。怀金乡,在县西,与乐平县接境。
○军营山在县城内西隅。五代时尝屯兵于此。山东麓临西湖,旧为蚺蛇港。又北曰腰滩港,大溪之水汇流于此。唐中和中,汪武立营栅于腰滩、蚺蛇二港,据弦高镇,即营此山矣。五代唐同光中,吴将刘津改营新城,因筑南北港口,潴水为西湖,使大溪环城而西南出。宋末犹为近郊之胜。元时渐堙。明初遂为平陆,惟此山犹以军营名。又方山在城南二里,冠?山在城西五里,其在城南者又有鱼袋山,城西北二里又有锦屏山。
浙源山县北七十里。一名浙岭。高三百余仞,周二十五里。婺源诸水,多西入鄱阳,惟此山之水,东会休宁、祁门、黟县诸水,至歙浦,又会绩溪、歙县诸水,赴浙江。山有戴公三岭,泥源九湾。自县入郡,此为捷径。又高湖山,与浙岭相连,北接休宁县界。○张公山,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即率山也。详见休宁县。
石耳山县东南九十里。层岩叠嶂,高险接天,有石室甚深广。繇衢、信入境,此山为之望。其支脉曰大鳙山,在县东百里,高三百仞,相传洪水时,有大鳙上此而名。又小敛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高九十八仞,周十五里。俱与衢州接界。○石门山,在县东九十五里,与大鳙相接,山巅有石岩,空洞若门。县东九十里又有屏障山,高二百余仞,方峙如屏,下开平壤,曰大畈,其左为阴岩山,右为石耳山。又龙尾山,在县东百里,高二百仞,周三十里,石可作砚,一名罗纹山。又莲花山,在县东百五里,亦接衢州界。山高极天,群峰??律,状若莲花,因名。《志》云:县南四十里有桃源大冲山,石壁峭立,飞瀑悬流,泉石之胜,甲于一邑。
斜山县东北七十里。高二百仞,周八十里。斜水出焉,溉田四十顷,下流合于绣水。○倚衡山,在县北百十里,高八十五仞,与县北九十里之朗山俱西连回岭。朗,亦作阆。《志》云:回岭在县北百里,有峰高耸,亦名回峰,自县趋郡之捷路也。
大连山县西北百二十里。高四百仞,周九十里。寇乱时,乡人每保聚于此。又大广山,在县西北五十八里,一名大尖山,高四百余仞,周三十里,婺水出焉。○寨山,在县北三十里。唐开元中,土人洪真作乱,居民结寨避寇于此。又县东北亦有寨山,其地名李坑源头,亦唐开元中土人避寇处。
梅源山县西百二十里。高三百余仞,周四十余里。本名梅山,产杨梅充贡,梁任?为郡守,奏罢之。唐天宝中,始曰梅源山。西北接浮梁县界,一名?山。又三灵山,在县西九十里,高二百八十仞,周五十里。又西为?乐?居山,周回绵亘,凡数十里,峰峦林立,其名者为仙女、金钟诸岩,西连乐平县界。○?源山,在县西南百里,高三百十仞,亦名游山,接乐平及浮梁县界,有?源水,溉田三十余顷,南流合杭溪水,入乐平县界。
芙蓉岭县东八十五里。高千余仞,周三十余里。其绝顶为芙蓉峰,一名灵山,岩石奇胜,屏嶂、龙尾诸山,皆其支脉也。又县东九十五里曰对镜岭,高百五十仞,周十里。其并峙者曰羊斗岭,高百仞,周二十里。又塔岭,在县东北百五十里,高八十仞,周九里。四岭中,芙蓉为之冠,与休宁新岭为五岭。宋初驿道繇县东百里中平寨,经大畈达休宁之黄茅,沿涧曲折,谷水暴发,则桥道皆坏。其后里人汪绍辟路,从芙蓉、对镜、羊斗、塔岭,直抵黄茅,较旧路近十五里,且无水患。元末,汪同复开拓之,遂为通衢。今休婺之界,自塔岭而中分也。
平鼻岭在县北九十里。《志》云:浙源之大湾,与休宁接界。《闻见录》:平鼻岭、回岭、张公山、查公山及花桥,皆休婺往来通道也。今查公山在县西八十里,花桥亦在县西百里。盖自乐平而东北达县境,以入休宁,此为必经之处。又篁岭,在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地多竹,因名。○灵岩,在县西北百二十里,中有三洞,东北曰庆云,西曰莲花,南曰含虚,皆襟带浙岭,联络率山。《山海经》所谓三天子都,或以为即此岩也。又有洞曰灵磨、集仙、鱼龙、张公、垂钟、会仙,合为九洞,幽胜叠出,不可名状。
○绣水在城北。旧名大溪。县境群山之水,出自县东及县东北者,会流于县东北二十余里之汪口,又西而为北港。其出自县北者,至清华合流而西,为西港,至县北二十里,曰武口,与北港水合。又南至城北,绕城而西,又西南,而远近诸山水悉附入焉,流入德兴县,下流注于鄱阳。《志》云:绣水合二港十一源之水,汇流城下,绕城三面而西,波纹如绣,又南益合众流,至德兴,谓之大溪,至乐平县,谓之乐安江云。
婺水在县西。出大广山,溉田二十二顷有奇,南流入乐平县界,中有石门滩、两石夹溪,涌起如阙,一线通流,险比滟?。《志》云:婺水南流八十五里绕县城,又南流四十里,合斜水,通鄱阳。考斜水在东北,大鳙、龙尾、石耳山诸水俱自县东流合绣水,则斜水何从越诸水而南会婺水乎?又婺水在县西北,既绕城而南,则当合绣水,又不容独南流会斜水也。乐平在县西,自县西而南,非乐平境内矣。《志》恐误也。
益阳水在县北。出浙源山,溉田三十五顷有奇。又有武溪水,亦出浙源山,东南流,经龙尾山,溉田十三顷有奇。下流俱入于绣水。○大鳙水,在县东,出大鳙山,溉田六十余顷,西北流入斜水。《志》云:大鳙与芙蓉峰水并入绣水。盖斜水合于大鳙矣。又小敛水出小敛山,溉田十八顷有奇,东流经县南五里,入绣水。又古坑水,出屏障山后,绕山南麓,东注鳙溪。
梅源水在县西。出梅源山,东流合浙源水,溉田八十顷有奇。又杭溪水,出县西北七里石龙山,有石龙洞,水出其中,溉田三十八顷有奇,南流至杭口,与?源山水合,而入乐平县界。《闻见录》:杭溪水流入婺水,为往来通道。是也。○澧溪,在县西北。《志》云:?历?居山东有玉带水,又漕溪源亦出山下,合山谷诸水,南流为澧溪,纡回数百里,下流达于鄱阳。
○五福镇县西北四十里。唐咸通六年置。又有三吴镇,在县东七十五里。唐乾符中,黄巢作乱,兵马使汪道安镇婺源,其子?分戍于此。今废。
高砂镇在县西南三十里。元置高砂税务于此。至正十二年兵毁。明洪武八年裁革。《闻见录》:自江西乐平县趣太白巡司,德兴县趣吴家湾,会于高砂,进抵城北。是也。今太白巡司,在县西七十里。《志》云:县有大鳙巡司,万历三年设于大鳙岭。又有岩田巡司,嘉靖四十二年,革歙县之黄山巡司,而设巡司于岩田。万历八年,改设于项村,因名项村巡司。○庄坑,在县南六十里。《舆程记》:繇乐平而东,六十里至毛桥,又三十里至湾头,五十里至庄坑,以达县,皆舟楫通行之道也。
中平寨县东九十里。宋置寨。元因之。明洪武十八年废。嘉靖三十四年以后,时有寇警,议设兵防驻。万历十年,议者谓中平为一郡要害,应设把总帅兵屯守。今为往来孔道。又冲山营,在县治西北,五代时,吴将刘津所置。今有壁垒余址。○海口隘,在县南九十里,接德兴县界,往来要口也。
祁门县府西百八十里,西南至江西浮梁县百九十里,北至池州府石埭县百七十里。本黟县之赤山镇。东北有峰若旗,谓之祁山。西南有两石对峙如门,谓之阊门。唐永泰初,土寇方清作乱,伪置阊门县,事平,因故垒,析黟县之西,浮梁之东,置祁门县,属歙州。县无城,今编户四十六里。
○梅?城县西十五里。?,吴芮将也。项羽封?十万户,盖邑于此。
○祁山县东北一里。高四十仞,周十五里,三面皆石壁,上有栖真岩。其东曰青萝岩,旁有涌泉,味甘不竭,一名乳泉。○石新妇山,在县北三十里,高四十一仞,周二十五里,北接黟县武亭。山上有三石峰,亦曰三新妇山。
大共山县北五十里。高六十五仞,接石埭县界,大共水出焉。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又道人山,在县北二十里,高九十仞,周六十五里,有削壁层岩之胜。
新安山县西百十里。高百仞,奇秀甲于群山,为郡之胜。本属黟县境内,相传郡名新安以此。其相望者曰九峰山,有九峰并峙,高插霄汉。又西峰山,在县西百二十里,峰岩亦称灵秀。○历山,在县西八十里,高二百五十仞,抵石埭县界,高插云霄,险若天堑,巅有池,冬夏不竭。又主簿山,在县西六十里,高四十五仞。县西南七十里为梅南山,高八十仞。俱接浮梁县界。
武陵岭县西四十五里。高三十仞,周二十八里。经途所出,初甚峻险。唐元和中,县令路?凿为盘道,行者便之。又赤岭,在县西百里,本名血岭,唐元和中改今名,高三十仞,周十五里。岭下有溪,流入浮梁界。又榔木岭,在县东北五十里。《志》云:岭下水分东西,东入钱唐江,西入彭蠡湖,皆有滩三百六十,岭虽平坦而据地独高也。○王公峰,在县南二十五里,高出万仞,不与群峰接。又县北五十里有望江峰,其峰卓立,高凌霄汉。
○大共水在城东。源出大共山,有武亭水,出黟县武亭山,南流合焉,历祁山麓南流,合诸山溪之水入浮梁县界。○赤溪水,在县东北,出黟县鱼亭山,西流五十里,合大共水。又鳙溪水,出武陵岭,西南流六十里,为鳙口,合大共水。又卢溪水出梅南山,大北港水出历山,小北港水出县西七十里之榉根山,又新安水出新安山,俱东流合大共水。诸水皆引流溉田,多者数十顷,少者数顷,民获其利。
阊门滩县南十三里。县境之水,多会于此,中有巨石夹水,对峙如门,谓之阊门。其水径浮梁界下流入鄱阳,昔时滩流奔迅,溪险石蹙,商旅经此,有摧舻折舳之患。唐元和中,县令路?开斗门以平其险,人号路公溪。咸通中县令陈甘节、宋嘉定中令陈过,亦加疏导,共长五百五十余丈。今为安流。
○五岭关在县南百里。《闻见录》:自浮梁入祁门界,有五岭关,自此抵县城,皆高山峻壁也。又江村,亦在县南。《闻见录》:自浮梁入祁门,至江村,又进至渚口,又进至关口,即至城下。《志》云:今县西十里有张村,以唐张志和隐此而名。○良禾岭巡司,在县西北三十二里良禾岭,今移置于县西北二十七里之苦竹港。又贵溪务,在县南十二里,又县北有柏溪务,皆宋置,元废。
黟县府西百四十里,西至祁门县六十里,西南至婺源县三百五里,南至浙江遂安县二百七十里,东南至休宁县八十里。秦县,属鄣郡,以黟山而名。黟,本作黝,读伊。汉仍为黟县,属丹阳郡。鸿嘉二年,立中山宪王孙云客为广德王,国于此。王莽时,国废。后汉仍为黟县。吴属新都郡。晋属新安郡。宋、齐因之。隋初废。开皇十一年,复置。大业末,汪华等据其地,置黟州。唐初州废,县仍属歙州。县无城,今编户二十四里。
○林历山县西南十里。高三百仞,周三十里,四面壁立,径路危狭。汉末,山越陈仆祖山屯此,恃险为害。建安十二年,孙权遣贺齐讨之,齐阴募轻捷士于隐险处,夜以铁戈拓山潜上,悬布以援下人,得上者百余人,令分布四面鸣鼓角,贼惊,守路者皆逆走,大军乃上山,击破之,今山上寨基墙壁尚存。东有石洞,西有千丈岩,瀑布自崖而下。稍西曰顶游峰,亦曰丁峰,亦曰南山,孤峰削立,与县南十五里之霭峰相映带。《志》云:林历山下有仆城里,亦陈仆祖山屯据处,故曰仆城。又墨岭,在县南十六里,产石墨,土人采之,久而成井。今石墨糜烂,不可书画,惟堪染皂。《志》云:黟与?同,县盖以此岭名也。
吉阳山县东北十五里。今名三姑山。高三百三十仞,周三十里,有三峰鼎峙,吉阳水出焉。又东山,在县东十五里,高数百仞,人迹罕到。○石门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凿石为门,下瞰溪潭,壁立千仞,沿岩凿路,名曰栈阁,仅可通人,断处以木济之。古号石门为小剑门,栈阁为栈道。
武亭山县西南十八里,接祁门界。高二百仞,周五十里,横江水出其南,危巅削壁,行者趑趄。宋绍兴中,邑人黄元辉始?路,以便往来。今为通道。
鱼亭山县南三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仞,周三十里,鱼亭水出焉。《志》云:山即祁门县榔木岭之支也。自榔木岭而东,十里至鱼亭,又东五十里,即至休宁县。旧时江西鱼船至祁门,以次泊山之东。县有四亭八墅,鱼亭其一也。又复山,在县南三十六里,即鱼亭之支也,一名复岩,又名阜岩,高二百六十仞,周三十里。《方舆记》:山甚孤峻,两边皆石,中有沟,才五六尺许,水甚迅激,石壁四绝,仅通一线,缚木为梯,仅乃得上,绝顶泉流不竭。乡人曾避寇于此。贼陈兵其下,意山高无水,欲持久困之,乡民示以生鱼,贼乃引去。其水东南流,入休宁县界。
石盂山县西北十余里。高五百仞,袤三十里,中有巨石如盂,泉出不竭,南连碧山。《志》云:碧山在县西北八里,高百仞,其南有霭峰对峙,为县主山。又戢兵山,在县北十五里,高百仞,周十里,本名石鼓山。唐天宝中,改今名。○黄堆山,在县北三十里,高十余里,绝顶平坦。又北三十里有五溪山,山高耸,时有云雾隐蔽顶上。
牛泉山县北五十里,高九百余仞,东接太平县界。《舆地志》:牛泉峤自麓至顶,每九里一顿,凡九顿,并山为路,峡处仅容仄足,下临不测之?,上多风,盛夏无暑,顶有水,方广丈许,谓之牛泉。山上往往累石为路,昔时往丹阳之道也。又章山,在县西北二十里,章水出焉。○石燕洞,在县东二十五里,有石洞,幽邃可容百人。
○横江水在县南二十里。出武亭山,东南流二十八里,章山所出之章水,东南流,经县西而流合焉。又东至鱼亭口,则鱼亭山所出之鱼亭水北流合焉,又东合吉阳水,入休宁县界。○吉阳水,在县治东北,出吉阳山,西南流,牛泉山水流合焉。又东南经县东南三十五里之噎潭,潭旁两崖石壁削立,水触石盘,涡面狭底阔,深不可测。又东至白茅渡,与横江水合流,入休宁县界。诸川皆引流溉田,为民利。
○鱼亭驿县东三十五里,宋置。又有鱼亭巡司。俱元废。○庙口镇,在县西二十里,又西十里有西武镇,皆宋置,元废。
绩溪县府东北六十里。北至宁国府宁国县百六十里,西北至宁国府旌德县七十里,东至浙江昌化县百六十里,西至宁国府太平县百二十五里,南至浙江淳安县百八十里。本歙县地,梁大同初,析置良安县,寻废为华阳镇,仍属歙县。唐永徽五年,置北野县,寻改为绩溪。一云永泰初所改置,属歙州,以界内溪水交流如绩而名。旧无城。嘉靖八年,以倭乱,始筑土城,周四里有奇,今圮。编户二十五里。
○石照山县东三里。有石壁立,方广二丈,光可鉴物,因名。下有白水泉。又龙须山在县东二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里,山顶有池,四时不竭。县东北三十里又有石金山,高六百仞,周亦三十里。○唐金山,在县东南九里。其麓宽平,三面临水,周围如城,又有冈阜泉石之胜。
徽岭山县西北十里。徽,亦作?。旧名大尖山。高四百五十仞,周三十里,西北连凛山、佛论岭、新岭,东连仙人岩,抵丛山关,又南接大鄣山。山之阳,水流入歙,其阴则水流入旌德,故有岭南岭北之分。上有南北通衢,萦纡陡峻,凌晓常行云气中。《志》云:凛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十五里。又佛论岭,亦在县西北四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四十里,又西南接休宁县之新岭。其仙人岩在县北五十里,高亦二百五十仞。
巃嵷山县东北二十九里。高三百三十仞,周二十五里。其山四合,中有官道,通宁国县界。旧有寨呼为丛山关,下有巧溪,亦名扬溪,流为扬之水。今亦见宁国县。又郎山,在县东九十里,高二百三十仞,周三里,一名郎?栗山,下有郎溪通驿路。《志》云:县北四十二里有岩山,高三百仞,延袤二十里,上有壁,甚方整。○大獒山,在县北六十里,高四百仞,周百里,前据潭水,蹲形矫首。山半有岩,亦名仙人岩,岩下有白龙潭。
大鄣山县东六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百五十里。一名三王山。《祥符图经》云即三天子鄣山。《山海经》浙江出三天子都,《水经》因之,盖讹鄣为都。秦置鄣郡,以此山名也。郭璞云:三天子鄣山,在新安歙县东。今谓之王山,浙水出其旁。唐天宝中,产银铅,今绝。《寰宇记》大鄣山,吴越于此分界。○龙塘山,在县东百余里,麓有小径,萦纡险?,悬绝不通处,则倚木架桥,鱼贯而进,当径有石如门,上有洞,轩豁可容百人,再上有池极深。又借溪山,在县东北八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八十里,西连巃嵷,东北接宁国界,水西流入歙。
大会山县西五十里。高耸特出群山上,晴霁时陟其巅,可以远望太平、宣、池之境,又芦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其麓有脊,连徽山之阴。《志》云:山左有水北入旌德,下流达大江,山右有水南入歙县,下流达浙江。○古塘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高三十五仞,周十五里,一名葛萝山。缘麓以上,周遭皆田,顶宽平,旧有塘水,冬夏不竭,溉田数十顷。其相连者曰植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八十里。又有蒿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高四十五仞,周十五里,古塘、植山之水西至黄石坑,蒿山之水东至黄石坑,皆与旌德县分界。
绩溪岭县东五十里。因县治得名。又东十里曰闻钟岭,屈曲往复,地近西坑。又县西为翠眉岭,两山低平,横列左右如眉,因名。○七姑尖,在县东三十里,一山七峰,中一峰尤峭拔。又十里岩,在县东十里,壁立奇险。又东二十五里曰百丈岩,有石方广百丈,壁立如屏,下临深潭,凿石为桥,奇胜不一。
遥遥岩县东八十里。巑岏陡绝,有大石门。宋宝?间,辟为磴道,凡五里余,繇此东达临安。元大德中,复伐石为栏,以障深险。明成化中,亦尝修治。○大石门,在县东四十里,有石高数十丈,对峙如门,中有道,可通行人。又有石横如门限,水经其上,激荡有声,下流十里。又有小石门。
苍龙洞县北二十里。一名苍龙坞。深邃窈冥,洞口常有云雾,石壁峭立,下临深潭。又登源洞,在县东十里古登岭之东,一名长乐洞。山川环绕,四顾周密如洞,因名。有泽穴,暗通大溪,折而东,经府城南龙井山下。又圣泉洞,在县西五十里,山高千丈,顶有石洞,水出不竭。洞右两山对峙,下有绝壑,极深广,上有石,巑岏相接,如架桥然,亦名仙桥岩。
○扬之水在县西。源出巃嵷山下,谓之扬溪,西南流十里,经扬溪铺,又南经县治西南之三里桥,又西南流十七里,地名临溪,与徽岭大鄣诸山水合流,而入歙县界,为新安江之上源。又常水,在县西北,源出歙县界之黄蘖水,南流合扬之水。又登水,在县东北八十里,出借溪山,亦南流,入扬之水。
绩溪在城东。其源亦来自扬溪,下流二十余里,乳溪水东注之。又五里,徽溪水南注之,至临溪,会县南诸水,入歙县界。离而复合,交流如绩,县因以名。又乳溪,出县北十里大坑之凹,为临溪上游,其流清浅屈曲,经县东北二里,东流合于大溪。○徽溪,在县北,自徽岭南流十余里,入绩溪,又西流四十里,入扬之水。
罗公泉县南二十五里。水自地涌出,腾上数尺,源甚深长,大旱不竭,溉田数百顷。又泉塘,在县东二十里,塘中有泉,畜溢深广,可引以溉。县西五十里有龙井,水从石中出,大旱不竭,亦溉田百余亩。
○丛山关在县北三十里永安镇,与宁国县接界。有关城。《舆程记》:自关而北三十里为沙岭,又北二十里,即宁国县之尘岭,又繇县而东凡百里,有老竹岭,高二里,路出浙江昌化县。○?岭关,在县西北十五里太平镇,有关城。又新岭关在县西北二十里,佛岭关在县东二十里。县东南三十里又有梅岭关。
濠寨在县西二十五里。地名冯村,今有巡司戍守。又西坑寨,在县东六十里,元置,又置镇守军营于此,明初改置巡司戍守,正统初废。又大谷务,在县北四十里锦谷村口,又县东有坑口务,俱元置,明初废。
附见:
新安卫在府城内,洪武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