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读史方舆纪要 >卷二十三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三

清朝 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 著

◎南直五

  ◇扬州府东至海三百六十里,南渡江至镇江府五十里,西至滁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凤阳府泗州二百十里,北至淮安府三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二千三百二十里,至南京二百二十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楚汉之际,分置东阳郡。汉初属荆国,后又属吴。景帝更名江都国。武帝更名广陵国。后汉为广陵郡。三国属魏,为重镇,后属吴吴主亮建兴二年,使卫尉冯朝城广陵。晋亦为广陵郡初治淮阴,后治射阳,江左还治广陵。东晋以广陵控接三齐,尝使青、兖二州刺史镇此大宁三年,郄鉴都督青、兖二州军事、兖州刺史,镇广陵。苏峻平后,还治京口。宋亦置广陵郡。元嘉八年,始定为南兖州治。齐梁因之。北齐改为东广州。陈复为南兖州。后周改为吴州。隋初为扬州置总管府。大业初,曰江都郡炀帝幸江都,制江都太守秩与京尹同。唐武德三年,改为兖州。六年,又改邗州。九年,改为扬州置大都督府。《唐纪》:是年以襄邑王神符检校扬州大都督,始自丹阳徙州府及居民于江北,繇此广陵专有扬州之名。天宝初,曰广陵郡。乾元初,复曰扬州,兼置淮南节度于此。五代时,杨氏都焉,曰江都府。南唐以为东都。周世宗取之,复曰扬州仍置大都督节度。宋因之亦曰广陵郡淮南节度,建炎初,升为大都督府。元曰扬州路至元十三年,置大都督府,又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明年,改为扬州路,寻又改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初曰淮海府《旧志》龙凤六年改,寻曰淮扬府,后复为扬州府时龙凤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也,直隶京师,领州三、县七。今仍曰扬州府。

  府根柢淮左,遮蔽金陵,自昔为东南都会贾谊曰:汉以江淮为奉地。盖鱼盐谷帛,多出东南,广陵又其都会也。吴王濞称兵于此,汉室几为动摇。孙权不得广陵,虽数争淮南,而终以长江为限。东晋以后,皆建为重镇。梁末没于高齐,而烽火照于阙下。隋人命贺若弼镇广陵,陈祚不可复保也。李子通窃取江都,亦复南据京口,规有数郡。唐时淮南雄镇,莫若扬州。及高骈拥节自雄,外成巢温之毒,内酿毕吕之祸。杨行密收其余烬,犹能并孙儒,却朱温,缮兵积粟,保固江淮。沿及南唐,尚为强国,及周世宗克扬州,江南于是日蹙矣。宋室南迁,以扬州枕江臂淮,倚为襟要。赵范曰:扬州者,国之北门,一以统淮,一以蔽江,一以守运河,皆不可无备。王应麟曰:扬州俯江湄,瞰京口,南蹑钜海之浒,北压长淮之流,必扬州有备,而后淮东可守西山真氏曰:维扬、合肥,两淮之根本。又鲁氏涣曰:淮东控扼有六:一曰海陵,二曰喻口,三曰盐城,四曰宝应,五曰清口,六曰盱眙,而皆以扬州为根本。及宋运已移,李庭芝竭蹶于此,强寇且畏其锋。明初既定金陵,即北收扬州,不特唇齿攸寄,亦即以包并淮南也。都燕之后,转输特重,扬州为之咽喉,故防维常切。迩者北阙天崩,江沱偷息。有大臣议开府维扬者,或密投之以书见《甲乙痛哭集》。其略曰:阁下舍廊庙之安,膺疆场之任,岂非以北风日竞,东南一隅势且岌岌哉!然而阁下遂欲驻师维扬,愚以为非计也。昔人尝言:维扬者,淮南之根本。繇今日言之,则京口、金陵,又维扬之根本,而淮、泗、滁、凤皆维扬之门户也。维扬或警为之根本者,可恃乎?未可恃乎?今日之骄将悍兵、巨奸大?,幸封爵、列营屯者,阁下将委以门户之任,又可恃乎?未可恃乎?山阳竖子谓刘泽清,声色自娱;睢州老革谓许定国,狡黠难信。其拥兵南面咆哮江上者谓高杰,又何为乎?颇闻阁下欲怒其傲戾,收其勇力。窃虞狂躁性成,未宜任远,悻直自用,难与图机,观已往,知将来,甚为阁下危之也时督师欲以恢复任杰,故云。夫今日之举,安危存亡,间不容发。为阁下计,进则荣,退则辱,速则有济,缓则无功。阁下何不鼓厉三军,明□诛赏,长驱击楫,径驻彭城,延揽豪杰,抚柔归附?将见大河以南、长淮以北,必且翕然效命,其亡臣叛将留滞彼中者,亦且引领革面、冀为我用,天下事犹可为也。或者曰:大臣举动,当出万全,乘危临险,虑非长策。夫彭城,襟河带济,联络中华,故都消息,呼吸可通。彼中闻我赫然北向,有直指蓟门之势,必且迟回疑阻,不敢遽萌投鞭之意,如欲前犹却,还顾广陵、三河豪杰,必且解体。彼中从而诱纳之势,必转为所用,无异藉寇兵而赍盗粮矣!夫闭门待敌与开门揖盗,情异而失同,此不可不重为之虑也。或者曰:吾以重兵驻扬州,不足以内固根本,外维门户乎?曰:不然。往者李庭芝在扬州,不能救建康、京口之陷没。敌若以一军驻天长,则扬州震动,而分遣劲卒渡横江、下采石,我必不能分军入卫也。淮上所恃者,盱泗、山阳两军耳。恐敌向山阳,山阳必无坚垒;敌趣盱泗,盱泗必且宵奔。门户失亡,扬州且不能独固,而又谁为之援哉?嗟乎!阁下何忍苟安一城,坐视兖、豫之陆沉,养成江淮之涂炭而不悟其非也。况迩者分崩之情日见,离叛之兆已形,背城借一之举,惟恃有阁下。阁下若不赫然震动,一洗百年来颓靡之辙,载胥及溺之忧,恐非痛哭流涕所能尽也。当事者得其书颇为震动,卒不能用至于覆亡。

  江都县附郭。秦广陵县。汉析置江都县,属广陵国。后汉因之。晋仍属广陵郡。宋齐皆因之。自梁至隋,废置不一。大业初,为江都郡治。唐为扬州治。宋因之。今编户一百十八里。

  ○广陵城在府城东北。楚旧县。《史记·表》:怀王十年,城广陵。秦因之。二世二年,广陵人召平为陈王徇广陵,是也。汉因之。吴王濞都此。刘昭曰:濞筑广陵城,周十四里半,后江都国及广陵国皆治焉。后汉为广陵郡治。三国魏移郡治淮阴,而以故城为边邑。魏主丕黄初五年伐吴,自寿春至广陵,登故城,临江观兵,有问渡之志。后入于吴。吴建兴二年,孙峻使冯城广陵,功不成。晋灭吴,广陵郡仍治淮阴。南渡后,还治广陵。太和四年,桓温发徐、兖二州民筑广陵城,遂移镇焉。时兖州寄治广陵,徐州寄治京口,发此二州民以供役也。宋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以叛,诏沈庆之攻之,克其外城,进克小城,诞败死。北齐增置江阳郡与广陵郡,并治焉。隋初郡废。开皇十八年,改县曰邗江。大业初,更名江阳与江都县,并为郡治。唐初,江阳县并入江都。贞观十八年,复析置江阳县于郭下。南唐又改为广陵县。宋初因之。熙宁五年省。南渡后复置。元废。《城邑考》云:扬州城旧有大城,又有子城,亦曰牙城。杨行密据扬州,改牙城南门曰天兴,其后杨溥僭号,称为都城,南唐又号曰东都。及周克扬州,显德五年,使韩令坤镇之,州故城西据蜀冈,北抱雷陂,令坤以城大难守,筑故城东南隅为小城以治之。既而李重进复改筑州城,周十二里。宋绍兴中,郭棣知扬州,以为故城凭高临下,四面险固,重进始夷之而改卜今城,相距二十里,处势卑渫,寇来袭瞰,易如鼓掌,请即遗址建筑。许之,未几役竣,与旧墉南北对峙,中夹甬道,疏两濠,缓急足以转饷,谓之大城。后又于大城西南隅改筑州城,即今城也,周九里有奇。明初因之。嘉靖三十三年,复筑新城,起旧城东南,至东北角楼,周十里有奇,与旧城相埒。于是扬州有新旧两城。

  江都故城在府西南四十里。《志》云:汉县治此。三国时废。晋太康六年复置。江左时废时置。隋、唐为附郭县。今故城已圮于江。《一统志》:江都县宋治州城东南隅。元徙治北关外,至正中毁。明初改置于今治。○邗沟城,《寰宇记》:在州西四里蜀冈上。《左传》哀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时将伐齐,北霸中国也。汉已后荒圮,谓之芜城。胡三省云:魏曹丕登广陵故城,即芜城矣。又有广陵故城,在府北十八里。《志》云:扬吴时,尝分江都地置城于此。

  舆县城府西四十五里。汉县,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晋因之。宋元嘉十三年,并入江都县。○齐宁城在府东南六十里,萧齐永明初置县,属广陵郡。阮?之《记》:齐建武五年,遏艾陵湖水,立裘塘屯,移齐宁县于万岁村。中兴元年废。又《图经》:隋末,尝分江阳立本化县于郡东南二里合渎渠上,旋废。

  新城府北二十五里。晋太元十年,谢安上疏求北征,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宋德?二年,李庭芝固守扬州,元将阿术遣兵守高邮、宝应,以绝其饷道,博罗欢又拔新城以逼之,即此。又张公城,在府西四十里。《志》云:东汉桓帝时,广陵贼张婴所筑,张纲为郡守,单骑造贼垒,示以恩信,婴悦服归降,即此处也。○宝?城,在府北七里。《志》云:城周千七百丈,遗隍断堑,隐隐可寻,即隋迷楼故基也。宋宝?四年,贾似道奉诏筑,所谓包平山而瞰雷塘者,时又筑新宝城,二城相连,名曰夹城。

  瓜洲城府南四十里江滨。昔为瓜洲村,扬子江之沙碛也。沙渐长,状如瓜字,接连扬子江口,民居其上,自唐开元以后,渐为南北襟喉之处。上元初,刘展据广陵,设疑兵于瓜洲。若趣北固者,潜自上流济,袭取润州。明年,平卢将田神功等讨展军于瓜洲,济江击展,败之。或谓之瓜埠洲,亦曰瓜洲步。《新唐书》:开元十二年,润州大风,自东北海涛没瓜步。即此。唐末,渐有城垒。宋建炎二年,金人入淮南,陷天长军,自扬州驰骑至瓜洲步,得小舟渡江,至镇江府,江浙大震。绍兴三十一年,金亮南侵,扬州陷,刘琦留屯于此,以拒之,既而金人盛兵塞瓜洲口,金亮亦引大军至此,居龟山寺。金人既却史浩,议筑城置守,张浚谓弃淮而守江,是以弱示敌也。议遂阻。乾道四年,始筑城置堡于此。德?初,元伯颜陷建康,遣张弘范屯兵瓜洲,宋军水陆进攻,不能克,既而伯颜复遣阿术行省瓜洲,断淮东援兵,遂分军三道,进窥临安。二年,元人劫少帝太后北去,时李庭芝镇扬州,遣其将姜才夜捣瓜洲,以邀帝后,元人避去,才追战至浦子市而还。今城东西跨坝址,周千五百四十三丈,有五门,江防分司驻焉。居民商贾,骈集辐辏,谓之瓜洲镇,南岸即京口也。下蜀、东阳,见江宁府句容县。浦子市,即江浦县之浦子口矣。

  ○甘泉山府西北三十五里。高二十余丈,周围二里。山有七峰,联络如北斗,平地错落。又有圆冈二十八如列宿之拱北,上有泉,甚甘,因名。○得胜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宋绍兴初,韩世忠败金人于大仪,还军至此,因名。又席帽山,在府西北十二里,与得胜山皆周二十五里,而高不过数丈。○大铜山,在府西北七十二里。又有小铜山,在仪真县西北二十五里。《志》云:皆汉吴王濞即山铸钱处。

  蜀冈府城西北四里。绵亘四十余里,西接仪真、六合县界,东北抵茱萸湾,隔江与金陵相对。上有蜀井,相传地脉通蜀也。《志》云:自邵伯埭以南,地势皆高?,冈阜连亘几数百里,淮之不能合于江也,势也。《图经》云:州城在蜀冈东南,城之东南北皆平地,沟浍交贯,惟蜀冈诸山,西接庐滁,凡北兵南侵扬州,率循山而南,据高为垒以临之。唐光启三年,杨行密以毕师铎之乱,自庐州援广陵,军于扬子,并西山以逼广陵,即蜀冈也。既而行密克扬州,蔡贼秦宗权遣其弟宗衡等与行密争扬州,抵城西,据广陵故寨,即行密旧屯处矣。周显德三年,克扬州。南唐将陆孟俊自泰州进攻扬州,屯于蜀冈。周将韩令坤惧而出走,会救至,乃复入城。盖据蜀冈则断周兵粮援之道,令坤所以惧而走也。《志》云:今郡城西北外,土高于城,敌若屯此恒,有窥伺之虑。○夹冈,在府东北七里。东接湾头镇淮子河口,与蜀冈相接。又昆仑冈,在府西北八里。鲍昭赋云:轴以昆冈。一名阜冈,亦名广陵冈,与蜀冈连接,盖即蜀冈之异名矣。又有九龙冈在府南十五里。桃花冈在府西十五里,皆与蜀冈相映带。

  ○扬子江府南四十里。繇六合县经仪真县,至瓜洲镇,又东过泰兴、如皋,历通州故海门县而入海。江心有南冷水,与镇江府分界。曹魏黄初五年至广陵,时江水盛涨,丕临望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末可图也。明年,复如广陵故城,临江观兵,见江涛汹涌,叹曰:此天所以限南北也。晋建兴末,祖逖誓清中原,自京口济广陵,其后南北津济,广陵、京口,实为襟要。刘裕平南燕,以卢循犯建康,疾驰至广陵,济江趣京口。陈霸先平侯景,军京口,济江围齐广陵。隋平陈,贺若弼自广陵济江拔京口。唐、宋以来,滨江洲渚日增,江流日狭,初自广陵扬子镇济江,江面阔,相距四十余里。唐立伊娄埭,江阔犹二十余里。宋时瓜洲渡口,犹十八里。今瓜洲渡至京口,不过七八里。渡口与江心金山寺相对,自瓜洲而东十八里,为沙河港。其东南与江心焦山寺相对,亦谓之沙坝河,旧与白塔、芒稻二河,俱为泄水通江处。又东五里,曰深港,俱东面设防处也。又东五十余里曰宝塔湾,为盐盗渊薮。其南岸汊港,可进?山,又东南四十五里曰三江口,亦曰新港。又东至周家桥四十里,正与江南?山相对。中有顺江洲,江面稍狭,水流至急,此处扼守,则瓜仪可保,此为金陵门户,江心要会。有一字港,上接?山十里,下接三江口十里,官兵可以驻札,贼繇通州狼山而西,宜于此泊守。若一入新港登岸,为卞家坟、周家坟,稍西则扬州矣。此新港为可以登岸,可以入海之要口,江防最切处也。旧《图经》:扬子江自黄天荡西牛步沙,与建康为界;繇瓜步下小帆山,经仪真境内,东下至铁丁港鹅翎蘸,与镇江分界。东北趋江都,径通州入海,所谓扬子江也。《江防说》:大江南岸,?山北岸,三江口为第一重门户,而镇江瓜洲则第二重门户,仪真天宁洲为第三重门户。余见大川大江及川渎异同。

  官河府东南二里。古邗沟也,即春秋时吴通江淮之处。三国吴嘉禾三年,分道伐魏,遣将军孙韶等入淮向广陵、淮阴。又太平二年,孙峻使文钦等自江都入淮泗,以图青济,盖皆使之自邗沟以入淮也。亦谓之邗江,亦曰合渎渠,今为漕河。盖江南之漕,广陵当其咽喉,上江来者至自仪真,下江来者至自瓜洲,会于扬子桥。东北行过府城东,凡六十里而入邵伯湖,又北行六十里入高邮界,又北四十里至界首入宝应湖,又北至黄浦接淮安界,为山阳渎,繇江达淮,南北长三百余里,漕河堤在焉。堤,宋张纶所筑也。天禧中,纶为江淮发运使,因隋堤之旧而增筑之,长二百里,旁锢以巨石,为十闸以泄横流,亦曰平水闸,亦曰闸堰。政和八年,发运使柳庭俊言:真、扬、楚、泗、高邮运河堤岸,旧时有斗门水闸等七十九座,限则水势,常得其平,比多损坏。诏检讨修复。绍兴五年,诏浚瓜洲至淮口运河浅涩处,自是以时增治。盖自邵伯以北,地势西高而东卑,高、宝诸湖,周数百里,受天长七十余河之水,夏秋泛溢,势若滔天,故堤堰为最切。明永乐中,平江伯陈?言:湖漕不堤,与无漕同,湖堤弗闸,与无堤同。置闸之法,欲密欲狭,密则水疏,无涨满之患,狭则势缓,无啮决之虞。湖溢则泄以利堤,湖落则闭以利漕。又置浅船浅夫,取河之污,厚湖之堤,闸多则水易落而堤坚,浚勤则河愈深而堤厚,庶几湖漕不病,而高宝以东之民不至有田庐漂溺之患矣。今府境官河有十一浅,曰新庙,曰浪荡,曰头潭,曰宋家,曰柳青,曰东西湾,曰花家园,曰李家庄,曰姚家潭,曰吉祥庄,曰江家庄,每浅有长吏主之,以督挑浚之役。《河渠考》:府西南二十余里有三汊河口,即仪真瓜洲达府城之道也。嘉靖七年,漕臣唐龙请于三汊河口仪真上游之地,置闸以尽漕利。天启元年,三汊河淤,发丁夫开浚,寻复故。○保扬河,在府西四里。城北三里旧有柴河,东达官河,西接市河入城,而城西一望平原,别无濠堑。崇祯十年,始自柴河口,引城东运河绕西郭,复折而西南,接城南二里之宝带河,仍合运河,延袤十六里。时又于近河东岸缘垒为城,上设敌台以备流寇侵逼,因名曰保扬。

  伊娄河在府南二十里扬子镇,南通大江。自隋以前,扬子镇临江南渡京口。唐时积沙二十五里,渡江者绕瓜步沙尾,迂回六十里。开元二十六年,齐氵?为润州刺史,请于京口埭下,直趣渡江二十里,开伊娄河于扬州南瓜洲浦,长二十五里,即达扬子镇。从之,因立伊娄埭,官收其入。至德中,永王?作乱,据丹阳,淮南采访使李成式遣兵拒之于伊娄埭。亦曰伊娄堰。宋绍圣中,易堰以闸,今运河自瓜洲镇达于扬子桥,即此河也。《漕河考》:瓜洲漕河本名伊娄河,自唐以来,皆为漕渠津要,河口接大江,亦曰瓜洲渡。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亮军瓜洲,谋犯京口,杨存中等命战士踏车船,自京口径向瓜洲,迫岸复回,金兵皆持满以待,其船中流上下,回转如飞,敌相顾骇愕。淳熙十四年,扬州守臣熊飞言:扬州运河惟藉瓜洲,真州,两闸潴积,今河水走泄,缘瓜洲上中二闸,久不修治,惟赖潮闸一座,然迫近江潮,水势冲激,易致损坏,望敕有司照旧修葺,从之。今漕河至此分为三支,如瓜字形,东西二支通江,一支阻堤,下江运艘,皆经此过坝。景泰六年,河臣陈泰以瓜洲坝下东西二港,江潮往来,泥沙填淤,乃修浚之。隆庆四年,河臣万恭更请建瓜洲闸,自时家洲达花园港,开渠长六里有奇,闸成,一名广惠,一名通惠,漕舟便之。《志》云:瓜洲运河分三支,三支之中,又分为十,各筑一坝,以河高江低,坝之使不泄也。瓜洲西七里为花园港,又西十五里为仪真县之何家港,皆为江岸设防处,有瓜洲巡司戍守。

  白塔河府东北六十里,南通扬子江,北抵运河。其水冬涸春泛,民得灌溉之利。《河漕考》:宣德七年,陈?开白塔河,置新闸、潘家庄、大桥。江口四闸,令江南运船从常州西北孟渎河过江,入白塔河,经运盐河,至湾头达漕河,以省瓜洲盘坝之费,人以为便。正统四年,都督武兴议以白塔河泄水,奏闭之,仍从瓜洲过坝,白塔运道遂废。又淮子河在府东北十二里。淮,一作怀。旧《志》云:怀子河在仪真东北三十里,介勾城、陈公二塘之间,东出城北,接于运河。其在仪真境内者,亦谓之太子港。○芒稻河,在府东三十里,《志》云:邵伯南五里有金家湾,为南通芒稻河之径,泄运堤以西诸湖之水,东南流经湾头,东绝运盐河,而输之芒稻河,繇河以泄于江。万历二十三年,淮湖水涨,议者欲自金家湾入芒稻河,引淮水注江。既而河臣杨一魁开金家湾十四里,至芒稻河,复建减水石闸三座,繇芒稻河通江一十八里,亦建石闸一座,一时涨水颇藉宣泄之利云。

  茱萸湾府东北十五里。阮?之《记》:吴王濞开邗沟,通运至海陵仓,以地有茱萸村,故名。今从官河分流,东经茱萸湾,行五十里至宜陵,又东六十里至泰州治。《元和志》:隋仁寿四年,开此以通漕,一名湾口,一名湾头,亦曰东塘。唐中和初,黄巢入长安,淮东帅高骈声言入讨,出屯东塘。光启三年,徐州叛将张雄、冯弘铎等初据苏州,寻败入海,引楼船溯江而西,泊于扬州东塘。时杨行密克扬州,乱将秦彦等自开化门,出奔东塘,开化门、州东门也。天复二年,时冯弘铎据上元,为行密将田頵所败,弃升州,将沿江入海,至东塘,行密迎之,遂收其众。明年,田頵与润州将安仁义叛,仁义悉焚东塘战舰。胡氏曰:东塘即今湾头至宜陵一带塘岸,对岸即润州界,淮南战舰聚焉。故仁义得焚之也。或曰:宜陵镇南旧有山洋河,南通大江。又府东十里旧有沙河,长四十里,接运河,通江东塘,盖逼近江口,为滨江湾泊之处,以在扬州之东而名,非专指湾头为东塘矣。周显德三年,韩令坤克唐扬州而守之,唐兵来攻,令坤败之于湾头堰。宋绍兴四年,诏毁湾头港口闸,以遏金兵,令不得积水通船。绍定三年,李全以楚州叛,攻扬州,至湾头立寨,据运河之冲。德?二年,元人攻扬州,以兵屯湾头及扬子桥、瓜步诸处,真州守苗再成欲以通泰兵攻湾头,是也。旧《志》:扬州北十五里有湾头镇。又运盐河,即湾头河之支分也,繇湾头而东七十里至斗门,入泰州界,又东百六十里至海安,入如皋界,又东南百十里至白蒲,入通州界,又东七十里至新寨,入海门界,又东八十里,达吕四场。其支派通各盐场。

  艾陵湖府东北四十五里。《寰宇记》:合渎渠东有小渠,阔六步五尺,东去七里入艾陵湖。今湖在邵伯镇,东西接官河。谢安立邵伯堰,堰此湖之水也。齐建武五年,遏艾陵湖水,立裘塘屯。今自艾陵湖北,曰葑塞湖,又北曰绿洋湖,绿洋湖之西,曰瓮子湖,皆互相通,注入于官河。

  邵伯湖府北四十五里,东接艾陵湖,西接白茆湖,南通新城湖,旁有邵伯埭。晋太元十一年,谢安筑新城于城北二十里,筑堰以灌民田,民思其德,比于邵公,因名。其后湖水侵淫,渐为民害。唐兴元中,李吉甫筑堤以护田,谓之平津堰,自是相继修筑为运河堤,有斗门桥。宋天圣七年,发运使钟离瑾置闸通漕处也。遇官河水涸,辄引湖水济之。嘉靖中,县令张公宁议曰:邵伯湖上受诸湖之水,下流入江,湖口阔二十丈,以故水发则横溢为害。且邵伯堤一带与湖相连水发则直冲堤岸,宜北白露筋庙,南抵马家渡,于旧堤南别筑一堤,又自马家渡而南至八塔铺,另筑一堤,成一夹河,则河堤可保无事云。今为邵伯镇,置巡司于此。邵伯驿亦在焉,为水陆孔道。○黄子湖,在府北六十里,又朱家湖在府东北六十里,皆东通官河。《志》云:黄子湖之西,有赤岸等湖。又府东四十里有大石湖,与张纲沟相接,沟西去府城三十里,合芒稻河入大江。

  雷塘府西北十五里,亦曰雷陂。汉江都王建游雷陂,即此。唐武德五年,改葬隋炀帝于雷陂南平冈上。贞观中,李袭誉为扬州长史,引雷陂水筑句城塘,灌田八百顷。贞元中,杜佑节度淮南,决雷陂以广灌溉,斥海滨弃地为田,积米至五十万斛。《志》云:雷塘有二,上雷塘长广共六里,下雷塘长广共七里。自宋以后,日就堙废,民占为田。明屡经修复。今繇淮子河引流济运。○勾城塘,在府西南三十五里,与仪真县接界。长广十八里有奇,唐李袭誉所筑也。后废为田。明嘉靖中,开浚其水,东南流至乌塔沟,南入于漕河,寻复废。潘季驯曰:勾城、陈公二塘,地形高阜,水俱无源,惟藉积两为塘,下流皆从仪真县响水闸出江,难以济运也。

  陈公塘府西五十里,与仪真县接界。后汉末,陈登为广陵太守,浚塘筑陂,周回九十余里,灌田千余顷,百姓德之,因名。亦曰爱敬陂,陂水散为三十六汊,为利甚溥。《唐食货志》:初,扬州疏太子港、陈登塘,凡三十四陂以益漕河,辄复堙塞。贞元中,淮南节度使杜佑,乃自江都西浚渠蜀冈之右,疏勾城湖、爱敬陂,起堤灌城,以通大舟,夹堤高?,亦得灌溉,然河益卑,水下走淮,夏则舟不得前。元和三年,李吉甫节度淮南,乃筑平津堰,以泄有余,补不足,漕运遂通。宋大中、祥符间,置斗门、石?达,引水济运。绍兴四年,诏毁陈公塘。无令走入运河,以资敌用,盖以金兵在淮南也。淳熙八年,漕臣钱冲之言:真州东二十里有陈公塘,其塘周回百里,东西北三面倚山为岸,其南带东系前人筑垒成堤,以受启闭,旱潦得籍以灌溉,漕舟复赖其通济。今日就废坏,宜仍旧修筑塘岸,建置斗门、石?达各一所,为久远之计。从之。明初渐淤,民耕佃其中。嘉靖、万历中,屡议修复,卒不果。天启四年,又修治之,寻复废。《志》云:自陈公塘接雷塘,旧有魏家河,引水至湾头,入运河。

  新塘府西北十里。长广二里余,西南接上雷塘,合流入于漕河。宋绍定四年,李全窥扬州,赵范等败之,全走死于此。亦曰小新塘。《漕河考》:陈公塘、上、下二雷塘、勾城塘、小新塘,旧为扬州五塘,运河浅涸,往往引塘水济之,其后豪民占据为田,无复潴泄之利。嘉靖中,尝大加修复,置闸设防,未几复废。盖五塘之名,仅存而已。

  七里沟府东北十里,亦曰七里港。唐宝历二年,盐铁使王播奏扬州城内漕河水浅,舟船涩滞,转输不及期,请从府北阊门外古七里港开河而东,屈曲至禅智寺桥,通旧官河,长十九里。从之。即此河也。又蔷薇沟,在府东北六十里,其地旧为蔷薇村,接高邮州之永安港。

  三里沟旧在府西南十九里。宋德?初,蒙古将阿术自真州乘胜趣扬州,州将姜才逆败之于三里沟,阿术佯退,才逐之,阿术还战,至扬子桥,两军夹水而阵,蒙古将张弘范绝渡进战,才军溃,敌兵进薄扬州南门。《志》云:今城南三里,亦曰三里沟,南接马泊港,港在府南十五里,又南通深港,达大江。○官沟,在府东三十里,南通江。又府西南十五里有双港,东南十五里有华家洋港,府东四十五里曰蚬子港,东南四十五里曰倒流港,东北四十七里曰进水深港,皆通大江。其滨江以港名者,又不一处也。

  龙舟堰府南二十里。《十道志》:魏文帝丕临江试龙舟于此,因名。宋天禧二年,漕臣贾宗言:岁漕自真、扬入淮、汴,历堰者五,粮载烦于剥卸,民力罢于牵挽,官私船舰,繇此速坏。今议开扬州古河,绕城南接运渠,毁龙舟、新兴、茱萸三堰,凿近堰旧路,以均水势,岁省官费十数万,功利甚厚,从之。宣和二年,以运河浅涩,发运使陈亨伯使其属向子?相视,子?言:运河高江淮数丈,自来置堰闸,治陂塘,复作归水澳,惜水如金,比年行直达之法,或启或闭,不暇归水。又顷毁朝宗闸,自洪泽至邵伯数百里,不为之节,故山阳上下不通。欲救其敝,宜于真州太子港筑坝,一以复怀子河故道;于瓜洲河口作坝,一以复龙舟堰;于海陵河口作坝,一以复茱萸待贤堰,使诸塘水不为瓜洲,真、泰三河所分;于北神相近作坝,权闭满浦闸,复朝宗闸,则上下无壅矣。亨伯从之,漕复通利,今废堰在扬子桥南。朝宗闸,即山阳县洪泽闸。北神堰,亦见山阳县。满浦闸,或曰即宝应县黄浦闸。新兴闸,见盐城县新兴堰。

  ○江都宫在故广陵城内,隋炀帝所筑宫也。其宫城东偏门曰芳林,又有玄武、玄览诸门,皆宫门也。中有成象殿及流珠堂诸处。大业十四年,司马德戡等谋为变,燕王亻炎觉之,夜穿芳林门侧水窦而入,至玄武门请见,不得达,为叛者所执,既而德戡等兵入成象殿,独孤开远帅殿内兵诣玄览门,叩閤请帝临战,不应,寻被弑,殡于西院流珠堂,是也。又有杨吴时故宫,在旧子城内,今皆堙废。○显福宫,在府东北,隋时城外离宫也。宇文化及等弑炀帝,夺江都舟楫,行至显福宫,虎贲郎将麦孟才等谋诛化及,不克,即此。

  大仪镇县西七十里,接天长县界。宋建隆元年,亲征淮南,李重进次大仪,遂克扬州。绍兴四年,刘豫以金人入寇,步兵自楚攻承州,骑兵自泗攻滁州。韩世忠军扬州,分兵守承州,亲提援兵至大仪,以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金前军聂儿孛堇引兵趣江口,距大仪五里,别将挞不野拥铁骑过五阵东,伏发,寇大败。论者称大仪之捷,为中兴武功第一者也。

  宜陵镇府东北六十五里。地势高阜,民居稠密,自湾头达泰州之道也。又万寿镇,在府东四十里,西至宝塔湾五里,有巡司戍守。自万寿镇而东三十里,为归仁巡司,司之西即三江口,司之东为庙湾,与周家桥逼近,皆滨江设防处也。

  皂角林府南三十里。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亮南侵,刘?军瓜洲,遣将王佐等拒金人于此,佐设伏林中,敌至,伏发,金人大败。既而金人以运河岸狭,非用兵之利,遂引去,佐复追败之。

  平山堂在府西北五里蜀冈上。宋庆历三年,郡守欧阳修建,江南诸山,若拱列檐下,因名。绍定三年,李全据湾头立寨,使其将胡义为先锋,驻平山堂,以俟三城机便,既而进逼扬州,大燕于平山堂,赵范等出兵袭败之。咸淳五年,李庭芝镇扬州,以平山堂下瞰州城,敌至,则构望楼于上,张弓弩以射城中,因筑城包之。今城废堂存。

  吴公台府城西北四里。一名弩台。刘宋大明三年,沈庆之攻竟陵王诞,筑台以射城中。陈大建中,吴明彻攻广陵,增筑之,故名。唐武德元年,江都守陈棱葬炀帝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即此。

  扬子桥府南二十里,自古为滨江津要,繇此渡江抵京口,渡阔四十里。隋开皇十年,陈故境多叛,命杨素讨之,素帅舟师自扬子津入击,破贼帅朱莫问于京口。大业七年,升钓台,临扬子津,大宴百僚,寻置临江宫于此,亦曰扬子宫。九年,吴郡朱燮、晋陵管崇等作乱,时帝在涿郡,命虎牙郎将赵六儿将兵屯扬子,分为五营,以备贼,贼渡江,袭破其两营而去。十三年,驾出扬子,幸临江宫。唐武德二年,李子通攻江都,沈法兴遣子纶赴救,军于扬子,时杜伏威亦自历阳来救,军于清流,与纶相去数十里,子通诈为纶军,袭伏威,伏威怒,亦遣军袭纶,两军相疑,江都遂陷于子通,清流盖在府城西南。七年,辅公祏叛,任瑰讨之,拔其扬子城,广陵来降。开元以后,为沙洲所隔,齐氵?开伊娄河于扬子镇南,遂为往来通津。光启三年,淮南军乱,毕师铎自高邮袭广陵,不克,军于扬子。宣州观察秦彦遣将秦稠将兵至扬子助之,进陷广陵。庐州刺史杨行密,引兵攻彦,军于扬子,并广陵西冈以逼城,彦寻败走。宋建炎初,幸扬州。金人破天长,帝自瓜洲南渡,金人入扬州,追至扬子桥而还。绍兴三十一年,金人犯扬子桥,刘?拒却之。今运舟自仪真达者四十里,至石人头,入江都界。又十五里,至扬子桥,自瓜洲达者三十里,亦至扬子桥,合于官河,东折北行,经府城东,盖总会之所也。○周家桥,在府东南百四十里,南临大江,西接庙港,为控扼要地,有官兵屯驻。又东有口岸巡司,入泰兴县界。《志》云:县有万寿巡司,在县东四十里,归仁巡司在县东百二十五里,上官桥巡司在县西北八十里,瓜洲巡司在县南四十五里。邵伯巡司、邵伯驿河泊所,俱在县北四十五里。

  白土戍在府西。宋大明三年,竟陵王诞举兵广陵,诏沈庆之讨之,虑诞奔魏,使庆之断其走路,庆之营白土,去城十八里。又进军新亭逼之,新亭盖在蜀冈上。○挞扒店,在府西。宋淳?初,蒙古入滁、和诸州,淮东将邓淳等战于扬州之挞扒店,却之。

  桑里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宋大明三年,沈庆之攻广陵,宋主命为三烽于桑里,克外城,举一烽,克内城,举两烽,擒刘诞,举三烽,是也。又丁村,在府北。宋德?二年,扬州围久食尽,州将姜才闻高邮运米将至,出步骑与元军战于丁村,溃还。

  山光寺在府城北。唐光启三年,毕师铎戍高邮,还袭广陵,军于此。宋乾道三年,淮东提举徐子寅请开湾头港口,至镇西山光寺前桥头,以通运道,是也。又禅智寺,在府东十五里,隋故宫也。寺前有桥,跨官河上。杨吴时,徐知训与主演泛舟浊河,继又赏花禅智寺,浊河即官河矣。○蕃?观,在旧城东南隅。五代以前,在城外,谓之后土庙,俗所谓琼花观也。唐中和二年,妖人吕用之说高骈崇大其庙,极江南工材之选。一名唐昌观,后废,明正统间重建。

  仪真县府西七十五里,西南渡江至江宁府六十里,西北至泗州天长县百二十里,东南渡江至江宁府句容县九十里。汉江都县地。唐扬子县地,地名白沙。五代属永贞县。后唐同光二年,吴杨溥如白沙观楼船,更命白沙曰迎銮镇。宋乾德二年,升为建安军。大中祥符六年,改真州。政和七年,赐郡名曰仪真。元至元中,曰真州路,寻复为真州,隶扬州路。明初改仪真县,以州治扬子县省入,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十四里。

  ○扬子废县旧城在县东南十五里。《九域志》:扬子县东至扬州六十里,渡江而南,至金陵亦六十里。隋末,杜伏威尝置戍守于此。永淳元年,始分江都置扬子县。至德二载,永王?作乱,军丹阳,淮南采访使李成式讨之,别将李铣军于杨子,是也。大历以后,盐铁转运使置巡院于此,有留后官掌之。广明初,淮南帅高骈奏改扬子院留后为发运使。五代南唐改为永贞县。宋太平兴国中,复曰扬子。大中、祥符六年,置真州,始移扬子为附郭县。建炎初,升为扬子军。四年,复为县。绍兴十年,又升军。明年,复故。元仍为扬子县。明初省。○左安城,在县西二十里,地多山溪,旁有崇丘,道出六合,盖旧时戍守处也。

  ○城子山县北六里。山形如城。魏文帝筑乐游台,立马赋诗于此。又焦家山,在县东北五里。宋开禧二年,金人寇真州。总辖唐?决陈公塘水被真东北境,敌登焦家山望之,知不可越,引退。○方山,在县西三十里,其岭四面平正。唐于此屯军,置方山府。其并峙者曰横山,高广与方山相埒,二山俱接六合县境。又有鸦山,在县西四十里,以两峰相对而名。唐光启中,蔡州贼将孙儒尝屯于此,寨址犹存,俗谓之奶山,亦与方山鼎峙。

  小铜山县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记》谓之大铜山,又有小铜山在其东麓。宋时淮南鼓铸,莫盛于真州。城内旧有广陵、丹阳二监,盖以大小铜山产铜也。又旧有冶官,置于小铜山西北五里。

  瓜步山县西四十七里,与六合县接界处也。又有小帆山,在瓜步东,矗起大江中,一名石帆山。《志》云:蜀冈上自六合县来,至小帆山入境,绵亘数十里,达于江都云。又赤岸山,《志》云:在县西三十里,今俱详见六合县。○灵岩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岭高峻,界仪真、六合三县间,为远近之望。

  ○扬子江在城南。《通释》:真州东行五十里至瓜洲,以达镇江,西行亦五十里至瓜埠,以达建康。今县南有上江、下江、旧江三口,上江口去下江口一里,下江口与江心天宁洲相对,其东十五里为旧江口,有旧江口巡司,西北至县十里,与江心新洲相对,皆为沿江戍守处。《江防考》:县南十里为天宁洲,近大江南岸,元末康茂才结寨处也。县东南五里为新洲,与天宁洲相映带,洲渚纡回,汊港环错,并为江洋要害。县东南四十里曰高资港,亦近江南岸,有巡司西至天宁洲三十里,东至丹徒巡司七十里。明建文四年,靖难兵克仪真,立营于高资港,是也。又有何家港,在县东二十里,为北岸要口,东至江都花园港十五里,西至旧江口十里,繇京口度此登岸,则东走瓜洲,西入仪真,北达扬子桥,皆为径易,故防守尤切。

  运河在县治西南。迤东行四十里,过乌塔沟,入江都县界。县东南二里,旧有江口堰,即宋之真阳堰。天圣二年,修水闸易堰,人以为利。宣和三年,真州守李琮言:州乃外江纲运要口,运河浅涩,每不能速发,按南岸有泄水斗门八,去江不满一里,欲开斗门,河身去江十丈,筑软坝引江潮入河以助运。从之。绍兴四年毁,寻复修治。淳熙十四年,扬州守臣熊飞言:扬州运河惟藉瓜洲、真州,两闸储积,今河水走泄,缘真州上下二闸损坏,乞令有司葺理。明为仪真五坝,上江运艘皆经此,凡五十五里而达杨子桥,合于官河。《河漕考》:洪武十六年,仪真县重建清江闸、惠桥腰匣、南门里潮闸,以蓄泄水利,通漕舟,从枢臣单安仁之请也。景泰五年,以县东十里有河,南接大江,北冲运河,因增置新坝,亦谓之新坝河。六年,又以仪真坝下有青泥滩、直河口二港,江潮往来,每至填淤,河臣陈泰奏请修浚,自是定制,三年一浚。今有罗泗、通济、拦潮、东关四闸,俱在运河上,自南而东,以时蓄泄云。

  长芦河在县西四十里。其上流为沙河,自江浦六合县界流入境。宋天圣三年,发运使张纶请开长芦口河入江,以避大江风涛之险,舟楫以为便。建炎三年,金人陷太平,长驱至建康,守臣杜充渡江遁,真州诸将怨充严刻谋害之,充不敢入营,居长芦寺,遂降金。寺在长芦河西,今亦见六合县。○遇明河,在县西。宋崇宁二年,诏淮南开修遇明河,自宣化镇江口直至泗州淮河口。今堙。

  陈公塘县东北三十里。其塘西北依山,东南面水有斗门石?达,历代引以济运,今为军民所占佃。又句城塘,在县东北四十里,阔二里,长七里,今亦废为田。《志》云:县东二十里有戴子港,即陈公塘下流也,南入江,北流阔处,即怀子河矣。今俱详见江都县。○北山塘,在县北濠外一里。其相接者为茆家山塘,北面依山,东西引流入濠。旧时潜为水柜以遏敌。又有石坝,潴水溉田。今俱废。又刘塘,在县西北五十里方山之西,灵岩山之东,导流为东沟,南入江。《志》云:东沟在县西南四十里,为仪真、六合之交,值黄天荡,大江冲要处也。

  老鹳嘴在县东南。宋德?初,蒙古将阿术攻真州,州守苗再成与战于老鹳嘴,败绩,阿术乘胜趣扬州。或曰:即今县东南二十里之老鸦夹也。又青山嘴,在县西三十里。《江防考》:青山嘴西至东沟二十里,东至下江口三十里,与老鸦夹俱为滨江。

  ○白沙镇在县城南滨江。即白沙洲也,旧为戍守要地。齐建武初,魏人入寇,诏于白沙分置一军,长芦分置三军。唐至德二载,永王?作乱,军丹阳,其将冯季康奔白沙,降于淮南采访使李成式。上元元年,刘展据广陵,军于白沙,济江袭下蜀,遂取润州。后唐同光二年,杨溥如白沙观楼船,徐温自金陵来朝,因号白沙为迎銮镇。周显德五年,周主如迎銮镇,屡至江口,破唐水军。宋建隆初,太祖平李重进于扬州,令诸军习战舰于迎銮镇。南唐主李景大惧,即白沙也。乾德二年,始置建安军于此。○宣化镇,在县西二十里,亦曰五马渡,与六合县接界,今详见六合县。

  欧阳戍在县东北十里,《水经注》:邗沟水上承欧阳,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宋大明三年,竟陵王诞举兵广陵,诏沈庆之讨之,庆之进至欧阳。齐延兴元年,萧鸾使王广之袭南兖州刺史安陆王子敬,广之至欧阳,遣部将陈伯之先驱入广陵。梁太清二年,侯景围台城,北徐州刺史萧正表叛附景,景以为南兖州刺史,正表乃于欧阳立栅,以断援军。萧会理时镇广陵,遣兵袭破之,正表走还钟离。承圣初,王僧辨等破侯景,分遣陈霸先将兵向广陵,时景将郭元建以广陵降齐,霸先至欧阳,齐将辛术已据广陵,霸先遂屯欧阳,会齐兵围六合,霸先自欧阳赴救,大破之于士林,是也。士林,见六合县。○新城村,在县东北十五里,南通何家港,北达扬子桥,往来之通道也,俗谓之都天庙。

  胥浦桥在县西北七里。《志》云:胥浦之水,源出小铜山,东南流,至城西,复折而西南,流里许,为上口入江,俗谓之钥匙河,是也。宋绍兴三十一年,邵宏渊退保于此,以拒金亮之师。开禧二年,金人陷真州,寇六合,扬州帅郭倪拒之于此,败绩。又端平三年,蒙古将察罕攻真州,州守丘岳败之,乘胜出战于胥浦桥,蒙古引却。

  泰兴县府东南百四十里,北至泰州九十里,东至通州百六十里。本海陵县地,南唐析置泰兴县,属泰州。宋属扬州。今城周九里,编户一百八里。

  ○泰兴旧城在县西北。《志》云:南唐升元初,析海陵南五乡地置县,治济川镇,在今县西北四十里。宋乾德三年,徙治于柴墟镇。熙宁中,知县尤袤排众议,筑外城,周九里有奇,俗号为龟城。建炎三年,岳飞驻泰州,以州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渡百姓于沙上,是时金人陷扬州,所至涂炭,惟县有外蔽,全活甚众。绍兴初,移县治延令村,即今城也,其故城仍曰柴墟镇。绍熙五年,淮东提举陈损之言:柴墟镇旧有堤闸,为泰州泄水处,久废坏。宜于此创立斗门,西引天长、盱眙以东众湖之水,起自江都,北经高邮、宝应、山阳,抵淮阴,西入淮。又自高邮入兴化,东至盐城,极于海。又从泰州南至泰兴,彻于江,共为石?达十三、斗门七,淮东田多沮洳,繇此得良田数百万顷云。

  ○孤山县东南七十里。南枕大江,巍然一峰,约高百仞,上多大竹。《志》云:孤山,县之镇山也。旧在江北岸,其后岸圮,山入江中。今江为平陆山,与靖江县分界。又东山,在县东六十里。

  ○大江旧在县南三十余里。自江都县流入界,又东入如皋县界。天启以后,沙渚涨塞,泰兴与靖江接壤处,悉为平陆,因于县南三十里开为界河,东通老沙港,西通大江,长亘五十里。

  得胜河县西四十五里。下流经县西南三十里,曰盛大港,流入大江。又庙港,在县西三十里,流经江都县境入江。县西四十五里又有过船港,成化十八年,于县东南三十里印庄河西至庙港,筑江堰。嘉靖十二年,又自庙港至过船港,增筑江堰以卫田,大为民利。

  相见湾在城东。俗谓之龙开河。河形委曲,舟行虽有先后,至此则帆墙相望,可呼而应也。又城北二里曰通泰河,一名槐子河,流合龙开河,下流俱注于江。○范蔡港,在县东南江中。明初攻泰州,张士诚遣兵赴援,舟师出大江,次范蔡港,别以小舟于江中孤山往来出没。太祖曰:士诚欲分我兵势耳,我乘其怠,急攻泰州,州破,江北瓦解矣。今旧港已堙。

  新河港县东南四十余里。元置干塘巡司,属武进界。明初以隔在江北,改今属。今司废。

  ○黄桥县东四十五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中,官军尝败倭于此。县西四十五里又有口岸巡司,接江都县界。县南三十余里又有印庄巡司。

  附见:

  扬州卫在府城内,洪武中置。又仪真卫,在仪真县城内,亦洪武中置。《志》云:兴化县有守御千户所,旧属高邮卫,今属扬州卫。

  高邮州府东北百二十里。北至淮安府二百十里,西至凤阳府泗州二百里,东南至泰州百五十里。

  春秋时吴地。秦属九江郡。汉属广陵国。后汉属广陵郡。晋属临淮郡。宋复属广陵郡。齐因之。梁置广业郡,寻改神农郡以嘉禾之瑞改焉。隋郡废,属扬州。大业初,属江都郡。唐亦属扬州。宋开宝四年,置高邮军。熙宁五年,军罢,仍属扬州。元?中,复置军。建炎四年,升为承州。绍兴五年,州废。三十一年,复为军。元置高邮路,寻改高邮府,属扬州路。明初改为州,以州治高邮县省入编户八十五里,领县二。今因之。

  州介于扬、楚间,号东南咽岭。唐咸通九年,桂州戍卒庞勋等叛还徐州,道经淮南。淮南将李湘言于节度使令狐?曰:高邮岸峻而水深狭,若奇兵伏其侧,焚荻舟塞其前,而以劲兵蹙其后,可尽擒也。?不从。及勋至徐,遂为东南大患。周显德四年,攻楚州,遣兵趣扬州,至高邮。唐人焚庐舍,悉驱其民,渡江而去。元末,张士诚据此,为江淮之厉。盖州薮泽环聚,易于控扼也宋时州人秦观诗曰:吾乡如覆盂,高据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无四壁。故高邮亦曰盂城。

  ○高邮废县今州治。秦高邮亭也。汉置县,属广陵国,后皆为高邮县。宋始为高邮军治。元为府治。明初省。今州城周十里有奇。

  临泽废县州东北九十里。刘宋大豫初置县,属海陵郡。齐、梁因之。隋初并入高邮。又州境有竹塘、三归等县,《隋志》:梁析高邮县置,属广业郡。高齐及周因之。隋俱废入高邮县。

  ○神居山州西南六十里。一名土山,高二十五丈,周十五里。秦观曰:山不甚广,而股趾盘礴甚大,傍占数墟,遂为州境之望。

  ○官河在州城西。自州南三十里江都县界露筋庙起,至州北六十里界首镇止,其西七十二涧之水,繇甓社等湖经城南北金门闸及城西窑港闸而入官河,今漕运所经也。旧时漕河出城西,筑堤以卫之,曰东堤。又有西堤,滨湖以捍水,复筑堤以卫民田,曰中堤。其后东堤圮,故漕河废,漕出西堤中堤间,仍称东堤运河。其故址即唐李吉甫所筑平津堰,溉田数千顷者也。宋时修为运堤,大中祥符间,转运使吴遵路请于高邮等处置斗门九十,以蓄泄水利。天圣中,转运方仲开言:淮南漕河宜作木闸石窗,分水溉民田。重和初,柳庭俊复请修高邮运河堤岸、斗门、水闸。绍熙五年,淮东提举陈损之言:高邮、楚州之间,陂湖渺漫,茭葑弥满,宜创立堤堰,以为潴泄,庶几水旱有备。元延?五年,命开修高邮运道。大德十年,复浚治。明为漕运经途。浚治益密,城西北有康济河,长四十余里。弘治二年,漕臣白昂以运舟入甓社湖常覆溺,触岸辄坏,乃开复河于高邮堤东,以避其险,谓之康济,盖即官河之别名也。《志》云:河起自城北杭家嘴,又北至州北三十里之张家沟、长竟、甓社湖。万历三年,湖水决州北二十里之清水潭,及潭北十里之丁志港口。明年,漕臣吴桂芳等议修复西湖老堤。老堤,洪武九年所筑湖堤,即西堤也。其康济河即故东堤,是时东堤、中堤悉堙没,老堤倾坏,淮湖之水纵横漫衍,于是议塞决口,修老堤,傍老堤民田中,改挑康济越河。于是废东堤,筑中堤,以便牵挽,遂为永制。今详见川渎漕河。

  运盐河在州城东北。一名闸河,亦曰东河。东流八十里抵兴化县河口镇,又东接泰州运河,又东至白驹、刘庄二闸,其西通新开湖。宋绍熙五年,淮东提举陈损之言:自高邮、兴化至盐城二百四十里,其堤岸傍开一新河,以通舟船,仍存旧堤,以捍风浪,即此河也。《志》云:城南有城子河,东抵各盐场北达城东二里之烧香港,又北抵运盐河。

  樊梁湖州西北五十里。上流为樊梁溪,自天长县石梁河流入州界,潴而为湖,与新开、甓社为高邮三湖。《系年录》:承、楚之间,有樊梁等三湖,绵亘三百余里。宋绍兴初,有张荣者,聚众于此,击败金人,金陷扬州,荣驻鼍潭湖,积茭为城以自固。今鼍潭湖在州东北九十里,其下流通海陵溪。大抵州境湖汊最多,其大者或曰三湖,或曰五湖。蒋之奇诗:三十六湖水所潴,其间尤大为五湖。五湖盖樊梁三湖,与平阿珠湖为五也。又或以为即州西六十里之五湖云。

  甓社湖州西北二十里。东西长七十里,南北阔五十里。元至正十三年,张士诚作乱,淮南行省李齐出守甓社湖,是也。今为运道所经。

  新开湖州西北三里。其水东南俱通运河,长阔各百五十里,天长以东之水,俱汇此湖而入于淮。湖中突起一洲,可百余亩,水虽盛涨,终不能没。其洲去城十里。秦观诗: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盖州境自昔恃湖为险。《山堂考索》云:淮东川泽之国,凡小洲大潴,水势环绕,人所不到处,皆水寨也。自老鹳、新开诸湖而言,凡四十余处,而相通之寨凡九,一寨一将主之。南宋所为守淮者,皆新开等湖以为之险耳。○平阿湖,在州西八十里,其东南为五湖,接天长县之铜城河,州境诸湖皆自天长县导流东注。盖五湖汇上流诸川,源多势盛,州境平衍,故所在浸淫,遂为泽国。又珠湖,在县西七十里。《天长志》:五湖接高邮之毗沙湖,或以为珠湖矣。

  武安湖州西南三十里,与新开湖相接。又塘下湖,在州西四十里,又西十里接姜里湖。州北二十里又有张良湖,又南三里接七里湖。州西北五十里为石丘湖。皆与甓社湖相灌注。又绿洋湖,在州南三十里,与州东二十八里之张家沟相接,至州北三十五里,亦汇于甓社湖。又州西二十里有鹅儿白湖,州东北六十里有仲村湖,又东北六十里为郭真湖,接盐城县界。

  白马塘州西南七十里。北近北阿镇。晋太元中,谢玄自广陵救三阿,次于白马塘,即此。《通释》:塘阻三阿溪,谢玄破苻秦将都颜、俱难,李孝逸破徐敬业处也。又州境有富人等塘。《唐会要》:元和三年,李吉甫节度淮南,筑富人塘,固本塘,溉田且万顷。《地理志》:高邮有堤塘,溉田甚多,皆李吉甫所筑。今废。

  子婴沟州北七十里。自宝应县界泄官河之水,东南流经州境,又东接漳河,入广洋湖。万历二十四年,浚入兴化县之大踪湖。又夹沟,在州西二十里。《志》云:昔开此沟,以避武安湖官庄嘴之险,今废。○清水潭,在州北二十里。其地低洼,当下流之冲。又北十余里有丁志港、永定港等口。万历中,淮湖涨溢,清水潭及丁志口冲决最甚。

  ○北阿镇州西八十里。亦曰三阿。三阿者,镇之南有平阿湖,又南有下阿溪也。东晋尝侨置幽州于此。太元四年,苻秦将俱难、彭超围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去广陵百里,朝廷大震,谢玄自广陵驰救,难、超战败,退保盱眙。或云:平阿湖侧有平阿村,村有故平阿县。魏收《志》:谯州高塘郡领平阿县。此三阿也。平阿,盖梁置,后魏因之,后周废。今下阿入天长县。

  三垛镇州东四十里。宋建炎中,金人攻楚州,诏通泰镇抚使岳飞援之,飞屯军三垛镇,为楚州声援,寇至,三战三捷。今其地有三垛桥,跨山阳河,河北接射阳湖,南至泰州樊汊镇,接江都县界。又河口镇,在州东八十里,接兴化县界,《志》云:州北三十五里有张家沟巡司,州东北百三十里有时保巡司。○盂城驿,在州南门外,界首驿在州北六十里,俱洪武中置。又稽庄,在州东南十五里,城子河经其傍。宋末,稽耸保聚于此,乡里义而归之,相率不肯附元处也。

  宝应县州北百二十里,北至淮安府八十里,西至泗州盱眙县百八十里,西南至泗州天长县百七十里。汉为平安县,属广陵国。后汉因之,后改为安宜县。晋省,齐复置安宜县,属阳平郡。梁为阳平郡治,兼置东?郡于此。高齐及周因之。隋郡废,县属扬州。唐武德四年,置沧州。七年,州废,县属楚州。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县。宋因之。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寻又升为军。元至元十六年,改置安宜府。二十年,府废,仍曰宝应县,改属高邮府。今城周九里,编户二十七里。

  ○安宜城在县西南。汉县治此。萧齐置阳平郡,寄治山阳,安宜县属焉。梁始为阳平郡治。太清二年,秦郡、阳平、皆降于侯景,景改阳平为北沧州,秦郡为西兖州。大宝初,东魏将辛术围阳平,不克,继而术镇下邳,复渡淮攻阳平,大掠而还。陈大建五年,吴明彻伐齐,克石梁,平阳郡降,即安宜也。隋郡废。唐初县改今治。

  石鳖城县西八十里。三国魏邓艾筑此以营田。晋永和中,荀羡镇淮阴,屯田于石鳖。萧齐建元二年,表于石鳖,立阳平郡。《地理志》:郡治泰清县,高齐时,又改泰清为石鳖。《北齐书》:乾明初,苏珍芝议修石鳖等屯,岁收数十万石,自是淮南军防足食。后周亦置石鳖县。隋初废入安宜县。《城邑考》:县东南十五里有金牛城,相传宋熙宁中筑。又县西南八十里有高黎王城,相传宋治平中筑。又有韩王城,在县东南四十里射阳湖阴,相传宋绍兴中韩世忠镇淮阴时筑。

  ○云山县西南百二十里。上有龙潭,四时不涸。又箕山,在县东六十里,今惟有土阜百余。《图经》:射阳阜东临射阳湖,其丘千数,即此。《志》云:阜周四十里,中有三王沟,西南通广洋湖,东北入射阳湖。又褚庙冈,在县西百里,东西长六里,南北一里。旧筑大堰于此,以蓄泄白水塘之水。

  ○运河在县城西。自县南六十里界首驿,至县北二十里黄浦镇,凡八十里。有东西两堤,西堤滨汜光湖,谓之旧堤,东堤为新堤,所谓弘济河也。旧时漕经汜光湖中。嘉靖中,漕臣陈毓贤以湖西受盱眙、天长之水,湖堤浅狭,易于溃决,恐运道有妨,且高宝以东,民田低下,易致沉溺,请于堤东修筑越河一道。不果。万历十二年,科臣陈大科复请开宝应越河,从之。河成,赐名弘济。盖县向称泽国,诸湖承淮河下流,汪洋冲激,漕河经此,为最险之区。

  泾河县北四十里,繇山阳县界,西接漕河,经县东四十里,又东入射阳湖,又漳河在县东南六十里。西接子婴沟,东北入广洋湖。○衡阳河,在县西南六十里,又西南四十里达衡阳镇,以迄于云山,距汜光湖百余里。旧无小河,可避风涛之险,近时挑浚六百余丈,达于汜光湖,谓之阴骘河。

  汜光湖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广十里。漕河经此,风涛多阻。万历中,开越河以避其险。汜光东北曰清水湖,在县城南,东西十二里,南北十八里,与运河相接。又洒火湖,在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南接安宜溪,东北入于汜光湖。

  白马湖县西北十五里。东西十五里,南北三里。其当湖心而东者,为八浅堤,漕河所经也。万历初,为湖水决坏。潘季驯以决口深阔,且水势湍急,因筑西堤于湖心浅处,仍于运河南北为截坝二道,既而八浅决口,水潴不流,遂塞之,仍护西堤,以为外捍,至今便之。《志》云:湖西连三角村,东北会运河,北达黄浦,为往来津要。或曰:白马湖即故白马塘。又县东六十里为三阿乡,或曰:东晋置幽州于此。

  广洋湖县东南五十里。东西十里,南北三里。东南通沈垛港,入博支湖,西南接漳河,北连章思荡,东北会三王沟。县境之水,多汇于此,东北达射阳湖,以注于海。《志》云:沈垛港在县东南八十里,又东南十里即博支湖也。博支湖之水,北接县东九十里之马长汀,东北通盐城县,又北会于射阳湖。

  射阳湖县东六十里。湖东属盐城,西北属山阳,而西南则属宝应,萦回凡三百余里。其南北浅狭,而东西深广,为群川之委流,东达于海。今分见盐城、山阳县。○津湖,在县南六十里,东通运河,西北接汜光湖,南入高邮州界。或曰:即精湖也。三国魏黄初六年,自广陵还至精湖。时十月水涸,战船数千,皆滞不得行,魏主留船付蒋济,济凿地聚船作土豚遏湖水,灌之入淮,即此处也。

  白水塘县西八十五里,阔三十里,周二百五十里,北接山阳,西南接泗州盱眙县界,亦曰白水陂。三国魏邓艾所作,与?于?台破釜塘相连,开八水门,立屯溉田万二千顷。宋元嘉末,尝决此塘,以灌索卤。大业末,破釜塘坏水北入淮,于是白水塘亦涸。唐证圣中,始复修治,开置屯田。长庆中,复兴修之,今县西南四十里有徐州泾、青州泾,县西南五十里有太府泾,是时发青、徐、扬三州民凿泾以溉塘,因名太府,谓扬州也。又县北四里有竹子泾,亦长庆中所开。五代周广顺三年,南唐楚州刺史田敬洙请修白水塘,溉田以实边。有司奉行无法,因缘扰塘,不果成。宋嘉定六年,议者谓白水塘东至浮图庄,南至褚庙冈,有冈脊大堰,久废不治,若修复之。使高宝诸河相接,游波所及,使衡阳阜。三角村诸处,皆浸淫至城,则形势自张,下本州相度,尤?育上言:塘周百二十里,地涉山阳。盱眙两县,所堰之水。通富陵河,其源出盱眙县南之塘山,山盖因塘得名。水自高而下,溪涧萦纡,凡四十里。乃至刘家渡入富陵河。因筑为三堰,曰潭头下堰、河喜中堰、刘家上堰,下堰至中堰十二里,中堰至上堰五里,其上又有螳螂堰。在塘内,三堰既置,则塘山以东四十里之水,不得入富陵河,然后东汇为白水塘,今修设三堰之功,不宜苟且,若有溃决,则洪泽沿淮,受害非轻。又塘之西南二面皆因冈阜为限,东北二面,乃是古淤平地筑塘岸脚,阔十余丈,岁月既久,岸脊处与塘面平合,先增筑塘岸,高一丈以上。方可潴水。旧塘有八斗门,以溉塘下田,亦合修复,塘之复有三难,有二利,民间所佃塘内上腴之田,二千余顷,庐墓庄院皆在焉。一旦潴之,民必怨,一难也。塘内水盛,堤岸难测,如黄家围一带,居民千百家,所合迁徙,二难也。工役甚大,为费不赀,三难也。塘下西北地高亢,民田多荒,东北亦有高田灌注,则成沃壤,一利也。盱眙之民如两家渡等处,因水限隔,就高保聚,绝敌入小路,二利也。但夏秋之间,既开斗门灌注,则冬春水势必杀,恐无以待敌。又盱眙保聚,止是一乡,不能尽杜他岐。窃见此塘本在高冈,下临衡阳阜二十里,三角村诸处三十里,皆系向来边兵经行横趣大仪之路,决水自高而下,皆可灌也。议未及行。今日就浅淤矣。○羡塘,在白水塘北。《唐会要》:证圣中,开置白水塘、羡塘屯田,是也。《志》云:羡塘亦在县西南,与白水塘合。

  章思荡县东南四十里。西接城子河,南通广洋湖。《志》云:成子河在县东南十八里,其西北接望直港,南通章思荡。○黄昏荡,在县东七里,东南接望直港,东北达县东八十里之凌溪。《志》云:望直港在县东十五里。宋嘉定八年所浚,西接宋泾河,宋泾即城中市河也。引流而东,接望直港,亦北达于黄昏荡。又县北有七里沟,亦西通运河,东入黄昏荡。

  黄浦溪县北二十里。有黄浦镇。南通运河,东接凌溪,又东北入射阳湖。《志》云:黄浦镇有闸,漕舟所经也。万历四十五年,漕臣陈荐檄筑黄浦闸南岸堤,至射阳湖止。明年,筑北岸堤,长各五十余里。又海陵溪,在县东九十里,自兴化县流入界,俗呼琵琶头,与马长汀相接,西北通射阳湖。○安宜溪,在县西南六十里,东北入洒火湖,西南入高邮界,达于诸湖。

  长沙沟县东二十五里,西接运河,东入广洋湖。又杨家沟,在县东八十里,东南接马长汀,西北入射阳湖。又子婴沟,在县南六十里,沟南有子婴铺,西接运河,东达漳河。○芦洲,在县东十三里。东晋初,祖逖军于芦洲,或以为即此处,误也。

  ○槐楼镇县南二十里。运道所经也,有槐楼巡司。又南十里为瓦店镇,又南十里为汜水镇,其相近者曰芦村镇,又南十里曰江桥镇。○黎城镇,在县西九十里。又县西南百里为衡阳镇,有衡阳巡司。又有射阳镇,在县东四十里。又安平驿,在县北门外。

  兴化县州东百二十里。南至泰州百二十里,北至淮安府盐城县百十里。唐海陵县之昭阳镇。杨吴始置兴化县,属江都府。南唐属泰州。宋建炎四年,改属承州。绍兴五年,改为镇,属海陵县。十九年,复为县,仍属泰州。乾道二年,属高邮军。今城周六里,编户七十二里。

  ○运河在城南。分流为车头河,东经德胜湖,至城东三十里,又东合串场河。又县西四里为山子河,西通海陵溪,北入白涂河。○海陵溪,在县西十五里,自泰州北浦汀河流经县西,又西北经宝应县界入射阳湖。县东北为白涂河,西接海陵溪,东经平望湖,又东合串场河,亘百二十里。

  海沟河县东北二十五里。西接吴公湖。又县南三十五里有蚌沿河。俱东通串场河。《泰州志》:串场河自州东之西溪,引流而东北,经东台场,又北至河垛场,又北至丁溪、草堰二场,西去兴化县百十里,又北至白驹场,西南去县百二十里,又北至刘庄场,又北至盐城县之伍佑、新兴二场,又北过天妃、石?达庙湾等口而入海,经流于中十场之间,故谓之串场河云。

  得胜湖县东十里。本名缩头湖。宋建炎中,张荣、贾虎率山东义军繇梁山泊与金人转战至承、楚间,金将挞览在泰州,荣以舟师设伏掩击于缩头湖,大败其众,因更名得胜湖。又白沙湖,在县东南十里,与得胜湖相接,岸多白沙,因名。○大踪湖,在县北四十五里,中心与盐城县分界,又西入射阳湖。祝世禄曰:兴化起大踪湖,繇旧官河历冈门镇至石?达五十余里,浚之使深,积水可尽入海也。

  平望湖县北二十里。南接官塘,中有冈阜,四望平坦,因名。又三里曰吴公湖,昔有吴尚者隐此,因名。其水西入海陵溪,东接海沟河。○千人湖,在县东北百里。相传隋末,有千人避难于此得免,因名。

  丁溪闸在县东一百三里,即丁溪盐场也。又东北七里为少海、草堰二场。又县东北百二十里曰白驹场,又北曰刘庄场,接盐城县界。天启二年,兴化知县边之靖修拦潮五闸。明年,淮湖大涨,自高宝而东俱繇五闸汇流入海,公私利之。又捍海堰,在县东,上接盐城,下至海门,即唐李承所创,宋范仲淹所修也。今详见盐城县。

  ○陵亭镇在县南二十五里。唐大顺初,朱全忠将庞师古略淮南,下天长、高邮,引兵深入,与贼将孙儒战败于陵亭,乃还。○瓠子角,在县东南。明初徐达等攻兴化,太祖曰:瓠子角,兴化要害,寇所必经。达奉命,以兵扼其地,兴化遂下,是也。

  安丰镇县东北六十里有巡司,又芙蓉镇在县东北三十里,县北三十五里,又有长安镇。

  附见:

  高邮卫在州城内。又有盐城守御千户所,在淮安府盐城县城内,属高邮卫。俱洪武中置。

  泰州府东百二十里。东至海二百四十里,东南至通州二百七十五里,西至高邮州百五十里,南渡江至常州府二百五十里。

  春秋时吴地。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临淮郡。东晋安帝分广陵立海陵郡。宋以后因之。隋初郡废,仍属扬州。唐武德四年,置吴州。七年复废,还属扬州。杨吴乾贞中,为海陵制置院。南唐升元初,改置泰州。宋因之。元置泰州路,后改为州,属扬州路。明初仍为州,以州治海陵县省入编户一百七十七里,领县一。今因之。

  州面江枕淮,川原沃衍,鱼盐繁殖,称为奥区。若夫风帆便利,跨越吴会,联络青、齐,则海舟之利也。绝南北之津梁,扼江淮之襟要,孰谓一州斗大,不足以有为也欤!

  ○海陵废县今州治。汉置县,属临淮郡。后汉省。晋太康初,复置海陵县,属广陵郡。东晋末,始置海陵郡。宋齐时,海陵县皆属广陵郡,而海陵郡治建陵县。梁时始为郡治。隋复废郡。唐初置吴州,改为吴陵县,州寻废,县仍曰海陵。南唐以后,为泰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十二里有奇,门四。

  建陵废县在州东北七十里。本东海郡属县。晋义熙中,侨置于此,属山阳郡,寻属海陵郡。宋齐时为郡治。梁仍属海陵郡。隋省,寻析置江浦县于此。大业初,复省入海陵县。或曰:秦汉时,东阳废县在州东百里。其东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州,今堙。

  新城州北五里。宋端平中,州守许堪别筑堡城于湖荡沮洳中,周二百丈。德?二年,元阿术遣兵拔新城,留屯以逼泰州。元末,张士诚入泰州,坏其城,乃修筑新城,设义兵元帅府及州治于此。既而士诚将夏思恭等据守,并葺旧州城而守之。明初,徐达兵至泰兴,水道不通,乃自大江口挑河十五里,直抵州之南门湾,思恭等退保新城,达因东筑海安城,以绝通州之援,遂克之。城今圮。

  海安城在州东百二十里。南北朝时戍守处也。宋泰始七年,侨置新平郡,治江阳,又领海安县。齐永明五年,罢新安郡并入海安,属海陵郡。陈大建五年,将军徐敬辨克齐海安城,是也,后省。唐景龙二年,又置海安县。开元十年,省入海陵。明初,徐达攻江北,驻军海安,寻进图泰州,使孙兴祖留镇于此,以断贼援军,于是贼不敢犯,盖控扼要地也。今为海安镇,有土城,周六里。《海防考》:镇居如皋,泰州之中,东可以控御狼山,通州海门之入,西可以捍卫扬州,因置巡司戍守。

  ○天目山州东四十五里土山也,上有双井,如目相对,因名。又有吕城山,在州东三十里,山形如城。○泰山,在州治西,高仅五丈许,因州以名。又罗浮山,在州西北五里泽薮中,水不能没,望之如罗浮。又中洲山,在州东北百二十里西溪镇之北。

  ○扬子江旧在州南三十里,入泰兴县界,有口岸港,引为渠,北达运河。今江沙涨塞,州去江远矣。

  运河在州西。自江都湾头镇而东,经州西三十里斗门镇,又东至城南有运河坝,自坝而南为济川河,又南三十里至泰兴县之庙湾,又二十里至济川镇。通江商舶,多繇此入。《志》云:运河起城北一里之东西二坝,东至新城,分而为三,一自新城东北十五里至淤祈湖,又东四十里至秦潼镇,又东六十里至西溪镇,谓之西溪。至西溪复分为二,自西溪东北出,经东台场、河垛场,又北历丁溪、草堰诸场者,所谓串场河,繇兴化盐城以入海者也。其自西溪而东,又二十里至梁垛场止,为正流,引为支流,南通安丰场及富安场阔河,繇阔河南至海安镇四十里,镇设东、中、西三坝以限之,自坝而南,即湾头,抵通州之各场运盐河也。一自新城稍北,经鱼行市,又北十八里,至港口镇,又北三十七里至宁乡巡司,又北达兴化县西十五里之海陵溪,在州境亦曰浦汀河也。一自新城西北八十里至樊汊镇,又西接于官河。亦曰运盐河。相传汉吴王濞所开,三国以后,渐堙废。宋熙宁九年,发运使王子京奏请修复。自是历经修浚,为商贾经途。

  西溪州东北百十里。西接运河,东通角斜河。一名晏溪,以宋晏殊尝监西溪盐仓也。《志》云:角斜河在州东北百二十里,南通拼茶场,西通海安镇。又辞郎河,在州东北百二十里,北通兴化县之陵亭镇。

  淤祈湖州东北二十里。一名发溪河,下流入鸡雀湖。○鸡雀湖,在州东北四十里,周三十里,旧多鸡雀飞集,因名。又包老湖,亦在州东北四十里。湖周四十里,水至清而无滓,虽与他水会流,亦不杂,挈壶氏以此供滴漏云。又仇湖,在州东北百里,周三十里,东入梁垛场。○鸭子湖,在州南二十里,周二十五里,东通运河,西接济川河。

  姜堰在天目山前,濒运河。北至西溪,通运盐以达上河。宋绍兴四年,诏毁之,以拒金人,寻复筑治。又有北堰,在州北四里,濒运河。宋建炎中,移堰于北门外,寻复旧。《志》云:州北三里为施家湾,今舟船骈集处也。又北二里为鱼行市。

  捍海堰在州东。《宋史》:海陵有古堰,亘百五十里。久废不治,秋涛涨溢,每冒民田。天圣中,监西溪盐税范仲淹谋于发运副使张纶,请修复之,自北海寨东南至景庄,修筑凡一百八十里,于运河置闸纳潮以通漕。又淳熙三年,州守张子正复筑月堰,以遏潮水。五年,又筑桑子河堰,自是潮不为灾。

  胡逗洲《寰宇记》:在州东南二百八十三里海中,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五里,上多流人,煮盐为业。梁承圣初,侯景败走,自沪渎下海,欲向蒙山,其下羊鲲谋诛之,因景昼寝,语舟师直向京口,至胡逗洲,景觉,大惊,为鲲所杀。蒙山,见山东费县。逗,一作豆。

  ○海陵监州东北百二十里。宋为西溪盐仓,州产盐,因置监于此,以司其利。明鹾使分司于泰州者,驻西溪东北之东台场,所辖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少海、角斜、拼茶寺场,谓之中十场,皆分列于州东及兴化、如皋之境,而西溪镇为商贾辏集之道。今有西溪镇巡司,在州东北百二十里。又宁乡巡司,在州北六十里。○拼茶场,在州东百十里,有寨,又东三十里即大海矣。又丁溪场闸,在州东北百四十里,又北三十八里为白驹闸,皆接兴化县界。

  樊汊镇州西北八十里,与高邮、江都分界。《志》云:州境有史家庄、灰廓村与樊汊镇三处,俱为巨盗窟穴。又秦潼镇,在州东北六十里,州北十八里为港口镇,皆滨运河。

  如皋县州东南百四十里,东南至通州百四十里,西至泰兴县百里。汉海陵县地。东晋安帝始置今县,属海陵郡。宋、齐因之。隋省。唐为海陵县之如皋镇。南唐复升为县,属泰州。今城周五里,编户四十二里。

  ○宁海废县在县东北。晋安帝置县,属山阳郡,寻属海陵郡。宋、齐及梁因之。隋属扬州,以如皋县并入。唐又省县入海陵。○临江废县,在县南,亦晋安帝时置,初属山阳郡,寻属海陵郡。宋齐因之。后周并入宁海县。

  ○摩诃山县南百二十里大江中。水势湍激,亦曰虾蟆山。今江岸崩圮,山去岸五十余里。《志》云:县北五十里有高阜,谓之浦岸,东西长五十里,相传古海岸也。又有平阜,在县南江宁乡,东西延亘六十里,相传即古江岸地,肥腴宜五谷。

  会盟原县东十里。相传吴楚会盟处。考春秋之世,吴楚始终无盟会事,《春秋传》哀十二年,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杜预曰:郧,发阳也。海陵县东南有发繇口,县本海陵地,当即此原矣。

  ○大江在县南六十里。昔时东接通州,西接泰兴。今县西南与靖江县接界。

  运河在县城北。自泰州海安镇,东南流经县北三十里之立发口,南至城北,又东四十里经白丁堰镇,又东南三十里至白蒲镇,而接通州运河。○龙游河,在县东南六十里。相传龙过成河,有九十九湾,北接运河,南通扬子江。又小溪河,在县城西北,东接运河,西通泰兴县。

  高阳荡县东南八十里。西接运河,东通海,旧名祥符湖。又县东北百二十里丰利场,有郑公滩。宋富郑公判扬州,备海寇以战舰每为海涛所坏,因凿此滩以避之,且习水战于其中。又有汊河,亦在丰利场,南通运河,北抵海。

  掘港在县东百三十里。西通运盐河,东抵海,有掘港营堡,并置巡司于此。《志》云:掘港营距海洋五十里,三面环海,其北接于美舍寨,寨在东台场海口。又南至石港寨,寨在掘港西南六十里,接通州界。○天生港,在县西,南通江,东通白蒲汊,旧有盐盗,设石庄巡司于县南六十里,以戍守之。

  ○丁堰镇县东四十里。嘉靖中,倭贼尝犯此。又县东百里有马塘场,又东三十里为角斜寨,北通泰州角斜河,因名。○安民营,在县南江中沙洲上。嘉靖中,置为防御之所。

  白蒲镇县东南七十里,又六十里至通州。本宋之白蒲堰。绍兴四年,毁堰以拒金人。明嘉靖三十八年,倭寇江北,分数道入犯。抚臣李遂驰至如皋,与贼遇于白蒲,勒兵不战,贼益进,遂策之曰:贼分道入,过如皋,必合,合则道有三:一自泰州通天长、凤阳,犯皇陵;一自黄桥逼瓜、仪,摇南都梗漕;若自富安场而东,海滨荒凉,掳掠无所得,至庙湾绝矣。乃吾得地时也。于是部诸将防遏,毋令得过天长、瓜、仪,而分兵缀贼后,贼果走庙湾,击平之。《志》云:通州有独山巡司,今移置于白蒲镇。又西场巡司,在县北三十里。余见上。○曹家堡,在县北,又东北有潘庄,皆嘉靖中官军败倭贼处。

  附见:

  泰州守御千户所在州城内。洪武中置,属扬州卫。

  通州府东四百里,东至海百三十里,西南至常州府靖江县九十里,南渡江至苏州府常熟县百二十里,西北至泰州二百七十五里。

  春秋时吴地。汉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晋末属海陵郡。宋、齐因之。隋属江都郡,唐属扬州。后周置静海军,寻改通州。宋初,改为崇州以州兼。辖崇明镇,因名,寻复为通州政和七年,赐郡名曰静海。元初,曰通州路,寻复为州,属扬州路。明初仍为州,以州治静海县省入编户百七十里,领县一。今仍曰通州,所领海门县一,圮于海。

  州据江海之会,繇此历三吴,问两越,或出东海,动燕齐,亦南北之喉吭矣。周显德五年,取其地,始通吴越之路,命名通州,良有以哉!

  ○静海废县今州治。本海陵县地。南唐始置静海都镇制置院,后周升为静海军,寻改为通州,始置静海县为州治。宋、元因之。明初省。今州旧城周六里有奇,万历二十五年,增筑南城与州城连,复周四里有奇。

  蒲涛废县在州西。晋义熙中置,初属山阳郡,寻属海陵郡。宋、齐皆因之。后周省。

  ○狼山州南十五里。与塔山、军山、马鞍山、刀刃山相连属,亦谓之狼五山。相传昔有白狼居此。或云:山形如狼也,高五十三丈,周三百四十六丈,胜概甲于江北。胡氏曰:狼山上接大江,下达巨海,绝江南渡,八十里抵苏州常熟县福山镇,顺江而东,至崇明沙,扬帆乘顺风,南抵明州定海,顷刻可至,陶隐居所谓“狼五山对勾章岸”者也。唐乾符二年,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等有战功,怒节帅赵隐赏薄,据狼山作乱,攻陷苏、常,沿江入海,转掠二浙,南及福建,大为民患。又狼山之外即大江,亦名狼山江。梁贞明五年,吴越将钱传?帅战舰自东洲击淮南,战狼山江,败淮南兵。明正德八年,贼刘七等大掠江淮,官军败之,贼走狼山,官军扼而歼之,江今有官兵戍守。旧设狼口巡司,在州南十八里狼山乡。○刀刃山,在狼山东,高二十九丈,周四百七十二丈,相传秦皇磨剑处,下有淡竹滩。又军山,在刀刃山东南,隔江数里,高三十五丈,周九里十三步,相传秦皇驻军处也,泉石颇胜。又塔山,在狼山西,一名黄泥山,高十七丈,周二百九十丈,下有沈雁湾、通济闸。《志》云:山有两石门相对,即元张?、朱清海运故道也。又马鞍山,在塔山西,高如之,而周倍之,以形似名。

  海门岛在州东南海中。《宋长编》云:国初以来,犯死获贷者,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门岛,有屯兵使者领护,而海门岛有两处:一在崇明镇,居豪强难制者;一在东布洲,居懦弱者,皆今煮海纳官。兴国五年,始令配役者隶盐亭役使,而沙门岛如故。

  布洲夹州南四十里。有南布洲、东布洲,大海中沙涨为洲也。五代周显德五年,取唐淮南,驻军迎銮镇,闻唐战舰数百艘泊东布洲,将趣海口,扼苏杭路,周主遣慕容延钊等将水陆两军循江而下,击破之。《纪胜》云:大安镇即东布洲也,本海中沙岛,后涨成陆地,民户颇繁。又南布洲,旧亦淼然大海,沙涨成场,即今金沙场,在州东三十里,宋时煮盐其中,本场盐额岁十八万石。

  ○海在州东北。自淮安盐城县界,南经兴化、泰州、如皋,折而东过通州、海门,至吕四场东南料角嘴,始与江合。《海防考》:通州东北阻海,南通大江狼山,实当江海之吭,而余东、余西,则控扼之所也。

  江在州南二十里。渡江而南,阔七十余里,稍西即常州之靖江、江阴界,稍东即苏州之常熟界,一苇可航,为出奇之道。○刘家港,在州西,南通大江。明初,俞通海繇此进逼通州,败张士诚兵。

  运盐河在州西北。自江都湾头经泰州如皋县流入界,至州东北三十里,接西亭河,有西亭盐场巡司戍守,近场有卖鱼湾。嘉靖三十八年,倭自海门县七星港登岸,流劫西亭、金沙等场,将犯扬州,参将丘升败之于邓家庄,贼沿海觅舟,官军尾之于刘家桥、白驹沙诸处,皆败之,又追败之于七灶庄、茅花墩,贼尽歼焉。其地皆近州北境。

  褚家沙州南三十里江中。其西北为江阴之青草沙,其西为蒲沙,而褚家沙当其外口,倭贼北犯,易于登涉,亦汛守要处也。

  范公堤在州东北。《志》云:堤起自海门吕四场,迄于盐城之徐渎,绕三十盐场之西,去海远者百里,近者数十里。堤之外俱灶户煎盐之地,淡水出则盐课消,故堤以护之。堤以内俱系民户耕种之田,潮水入则田租损,故堤以防之。中间有泄水入海之路,白驹闸口及牛湾河、瓦龙冈,是也。又任公堤,在县西五里,宋开宝中筑,长二十里。

  ○利丰监州南三里。宋置盐监于此,管金沙、西亭、马塘、石港、丰利、利和、余庆、吕四等八场。今通州分司辖丰利、马塘、掘冈、石冈、西亭、金沙、余西、余东、余中、吕四,为上十场。○丰乐镇,在州东。《五代史》:杨吴使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姚彦洪修城池官廨,改东洲为丰乐镇。或曰:即今利丰监。又里河镇,在州东六十里,旧接海门县境。今皆堙于海。

  石港场在州北七十里,有石港巡司。又马塘场在州东北九十里,掘港场在州北九十里,丰利场在州西北四十里,皆与如皋县接界。

  海门县州东四十里。本海陵县之东洲镇,后周显德五年,始置县。后渐移今治。编户八十三里。今圮于海,县废。

  ○海门城旧城在州东二百十五里。元末,以水患,徙治礼安乡,去州城百里。正德中,徙余中场。嘉靖二十四年,又徙金沙场,皆寄治州境。迩来复圮于海,盖非复旧壤矣。又海门,大江入海之统名也。朱梁贞明五年,吴越钱传?攻吴常州,吴将陈璋以水军下海门出其后,盖渡江而南耳。时未有海门县。

  ○海旧在县东十里。沿海有六港,潮涨则盈水,退则涸,而七星港、东夹港在六港中尤为要害,今皆没于海。旧《志》:宋时,大海去县八十里。

  运盐河在县北。自通州流经县界,直达吕四场。场旧有东洲河,乃其故道也。

  新插港在县西北。东临北海,有盐徒聚集,贼每从此登岸,西扰扬州,北扰淮安,为防御要地。○李稍港,旧在县东南。天启四年,知县严尔?建石闸于港尾,吐纳江海,旱潦有备,并泄上河壅水,人以为便。今沦于海中矣。

  料角嘴在县东南。旧为大江入海之冲。祝穆曰:料角嘴中有咸、淡二水,不相混杂,舟人不待汲能辨之,其形势号为控扼。绍兴中,以水师把隘于此,其沙脉坍涨不常,潮水委蛇曲折,水路可认,水盛则一望弥漫,非熟于往来者,不能知也。李宝胶西之捷道,盖出于此。《江防考》:江北岸东起蓼角嘴大河口,以及吕四、卢家等场,沿于杨树港、海门县里河镇,以达于通州。此海门县之南路也。嘉靖中,官军败倭于此。

  ○余东场旧在州东九十三里。又余西场在州东五十里,又东二十里为余中场,后皆为县境。《海防考》:余东、余西,扬州之保障也。贼从狼山窥通州及海门之料角嘴、吕四场、新插港、崛港来犯者,扼之于此,要害既得,则扬州可以无患。

  吕四场旧在州东百二十里,后为县境。俗传以吕仙四至此而名,有白水荡,其地宽阔,鱼凫鹤鹿之所泳游也,其通海处曰新河,亦名新港。《海防考》:县东吕四场,又东南料角嘴,皆形势控扼之处。○徐步营,旧在县北。又北为掘港,又北为新插港,皆贼登岸之处,海门北境之防也。旧《志》:县有吴陵、白塔河、坝上三巡司,又有张港巡司,万历十年革。

  附见:

  通州守御千户所在州城内,洪武中置,属扬州卫。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