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赤颇黎石緑金精开元十年正月献师子二
零羊二四月遣僧来朝【干封二年至大足元年再朝献】 张九龄师子賛天骨雄诡得金精之刚为毛羣之特肉视犀象力抚熊罴 宋元丰四年十月六日拂菻贡方物
唐何国来贡
传都密水南旧康渠地武德贞观中遣使来贡
唐安国献名马
传安即康居罽王故地武德时遣使入朝贞观初献方物其王诃陵迦又献名马是岁东安国亦入献【显庆以为安息州】开元十四年其王笃萨波提遣弟来朝纳马豹后八年献波斯防二拂菻綉毬一鬰金香石蜜等其妻献柘辟大毬二綉毬一丐赐袍带铠仗
唐史国献方物
传史或曰佉沙【居独莫水南有鉄门山康九姓之一】 隋大业中始通中国贞观十六年君沙瑟毕献方物开元十五年献舞女文豹天寳中改为来威国
唐坚昆献方物
传坚昆本强国与突厥等或曰结骨贞观二十二年闻鐡勒等入臣即遣使献方物二月其西长俟利发失鉢屈阿栈身入朝太宗劳飨之 俱兰贞观二十年三月遣使来献 摩掲它二十一年遣使献婆罗木西方之戎唐兴以次脩贡葢百余皆冒万里而至【西域賛】
唐贞观远夷方物録
防要贞观二十一年三月十一日逺夷各贡方物其草木杂物有异于常者诏所司详録焉叶护献马乳葡萄摩伽献菩提树康国献金桃伽国献鬰金香罽宾献俱物头花伽失毕献泥楼鉢罗花达国献佛土菜婆罗国献波棱鲊菜苦菜胡芹浑提葱薛延陀献凌兰鹿突厥献马蹄羊波斯国献活褥蛇咄陆献金卵鸡鷇胡国石蜜西域蒲萄酒 大宗册文曰沙场罄翦斗极咸覊狠山入囿潮渚归池东旌若水西斾条支龙乡委贡马服来仪
唐吐火罗献駞马
传吐火罗居葱岭西乌浒河南古大夏地永徽元年【五月】遣使献大鸟如駞高七尺行日三百里食铜铁【通典云夷俗谓为驼鸟 汉和帝纪注郭义恭广志白大爵颈及身膺蹄似橐駞举头八九尺张翅丈余食大麦即今之駞鸟也】上遣献于昭陵五年遣子来朝又献玛瑙镫树【防要麟德二年献马碯灯树】开耀元年【十二月】进金衣开元天寳间数献马防异药红碧玻瓈【开元八年十二年二十六年】
唐倭国献虎魄玛瑙
旧纪永徽五年十二月癸丑倭国献虎魄大如斗玛瑙大如五升噐
唐吐谷浑献名马
传【兼防要】自晋永嘉时有国至龙朔三年吐蕃取之凡三百五十年贞观二十三年八月永徽二年闰九月遣使贡骏马三年八月又献名马【高宗立献名马诏还之】宋大明五年吐谷浑遣使献舞马
唐支汗那王献碧颇黎
旧纪上元二年正月壬戌支汗那王献碧颇黎庚午兹王白素稽献银颇罗
唐兹献名马
传上元中兹王素稽献银颇罗名马【旧纪上元二年十二月丁亥白素稽献名马】
唐日本贡方物百济贡金甲雕斧【见兵噐又见上】
日本倭国之别种国在日边故以为名长安二年贡方物开元初来朝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黙就鸿胪教之 宋朝元丰元年乾道元年贡方物
唐新罗献马真腊献象【又见下】
传新罗【弁韩之裔汉乐浪地】王兴光开元十年遣使献方物至十二年献果下马朝霞防鱼牙防海豹皮又遣子弟入太学学经术帝赐兴光瑞文锦五色罗紫綉纹袍金银精器兴光亦上异狗马黄金美髢诸物 真腊在林邑西南永徽二年献驯象大厯中献驯象十一【志真腊国事一卷】投和在真腊南贞观中遣使以黄金函内表并献方物武德六年南平王甯氏献大珠昆融象州献筒布以道远劳人皆不受
唐大食献方物
本波斯地【波斯别种】永徽二年八月始遣使朝贡开元初献钿带十四年【防要十三年】遣使苏黎满等十三人献方物拜果毅赐绯袍银带至德初朝贡【奚深种更号黑衣大食至德初遣使朝贡】防要长安中献良马开元初遣使来朝进良马寳钿
带至十四年九月丁卯以黑衣大食使二人为中郎将放还
唐回纥献名马
通典开元十五年使大臣梅録缀来朝献名马 骨利干贞观二十一年献骏马十疋
唐波斯献綉舞筵
波斯居达遏水【大月氏别裔 古条支国也元魏神中贡物以六月一日为岁首】贞观十二年【防要二十一年】遣使朝贡咸亨中入朝景龙二年来朝开元天寳间遣使十辈献玛瑙床【天寳六年四月】火毛綉舞筵【九载四月】大厯时复来献【六年九月遣使来朝献】
唐东女国献方物 勃律贡方物 东室韦贡丰貂
东女开元二十九年十二月遣子献方物天寳元年五月宴之于曲江 大勃律开元时三遣使者朝再遣大首领贡方物 东室韦贞观五年始来贡丰貂后再入朝景龙初复朝献开元天寳间凡十朝献 刼者居葱岭中武德二年献寳带玻瓈水晶杯 骨咄开元十七年遣子来朝二十一年献女乐
唐火寻国献黑盐
传火寻乃康居小王奥鞬城故地天寳十载遣使者朝献黑盐寳应时复入朝
唐师子国献大珠
传师子居西南海中有棱伽山多竒寳緫章三年遣使来朝天寳初【五载正月】王尸罗迷伽再遣使献大珠钿金寳璎象齿白防 通典师子国东晋时通焉天竺旁国也义熈初献玉佛像 白虎通德至渊泉则江出大贝海出明珠
唐文单国献象
实録大厯六年十一月文单国王【即真腊也】来朝献驯象十有一【旧纪同】宰臣上言曰春秋载异国之朝周书美西旅之献重其德化及远也大中六年十一月占卑国来朝【传作詹毗】兼献象魏谟请还其使从之七年二月兴元进犀诏还之 南蛮传蛮夷所献象蓄苑中元防充庭者三十二德宗放荆山之阳【贞元丙戌岁南海献犀诏纳苑中】
唐南诏献金契【详见献捷】
南诏传贞元四年韦臯抚诸蛮有威惠后五年【九年五月】异牟寻遣使者三人遗臯帛书德宗赐以诏书明年【正月】异牟寻刻金契以献破吐蕃于神川十一年【九月】异牟寻献马六十匹十四年遣使贺正献方物十九年正月朔【癸丑】御含元殿受南诏朝贺
建隆占城贡方物 祥符献师子
占城古林邑也在中国之西南至海西至云南拥懐远之节旄抚环王之疆土【林邑国秦象郡林邑县地古越裳之界也在交趾南海行三千里去日南界四百余里见通典】建隆元年十二月以方物犀角象齿来贡表章书于贝多叶三年九月丙子遣使朝贡【贡象齿之属】干德四年三月贡犀象白防六月遣还九月庚申贡巨象一其色青饰以金鞍置都亭驿都人纵观开寳三年又贡象至九年凡七来贡兴国八年九月献驯象二年至八年六入贡雍熈二年二月贡龙脑玳瑁三年三月贡通犀淳化元年十月贡驯犀三年十二月来贡赐其王白马至道元年正月其王杨波占遣使来贡三年三月入贡景德元年九月贡方物求赐良马弓劒二年四月复贡四年五月贡方物祥符元年入贡防泰山下四年十一月庚午朔献师子色黄其王言于三佛齐国得金毛师子一首班而身纯命飬于玉津园八月丁丑召近臣舘阁官于崇政殿观师子上作七言诗预观者皆赋七年正月八年二月五月入贡八年闰六月赐旗甲天禧二年九月入贡天圣七年五月奉表进凤以为凤表王者之瑞应圣人之运八年十月入贡见于崇政殿庆厯二年十一月丙戌献驯象三皇祐二年正月五年四月癸酉入贡嘉祐元年闰三月贡方物六年九月献象七年五月入贡熈宁元年六月至九年八月凡四入贡元丰元年九月十四日罗昌皓画占城至交趾地图元祐元年十二月入贡宣和元年十二月以国王杨卜麻叠为琳州刺史怀远节度建炎三年正月进贡加恩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入贡乾道四年三月受其献十一之一荅赐以麻纸淳熈三年进贡赐以锦绫罗银销
建隆三佛齐贡方物
南蛮别种与占城隣管十五州建隆元年九月癸卯贡方物二年五月入贡十一月贡象牙孔雀三年三月壬戌遣使朝贡十一月丙子贡方物对广政殿赐其使冠带噐币还赐以锦防银噐开寳四年四月贡水晶火防兴国五年来贡八年十一月贡通犀大食锦越诺布琉璃瓶端拱二年十二年淳化元年正月贡方物咸平六年九月祥符元年七月丁丑入贡天禧元年四月奉金字表贡珠六月以先天节献香赐其使延寿带续命缕天圣六年八月元丰二年七月己巳元祐三年闰十二月五年十二月入贡 绍兴二十六年十二月壬戌遣使来贡
建隆回鹘贡方物
回鹘居甘沙西州【晋天福封奉化可汗】建隆二年十二月壬辰景琼贡方物干德二年贡珠玉貂皮駞马三年四月贡马十匹玉琥珀犛牛尾白防布玉鞍辔十二月甘州贡马千匹珊瑚玉带玉鞍开寳二年十一月贡马兴国二年闰二月贡橐駞名马至道二年十月附【原缺】入贡咸平元年四月景徳元年四月闰九月两入贡四年十月贡马祥符元年四月入贡十一月以东封献名马三年十一月入贡四年四月癸丑贡玉带贺汾阴礼成五年五月献马及玉六年十二月贡御马二十匹九年十二月又贡马及玉天禧三入贡天圣元年五月入贡二年五月贡马后再入贡熈宁元年七月贡方物 干徳四年夏【原缺】来贡开宝二年兴国六年八年来贡【本东北方靺鞨之别部唐李克用镇鴈门以其族归附】
建隆沙贡马 兴国沙州贡玉圭
沙州曹元忠周显德中来贡授归义节度赐印建隆二年十一月洎州团练使曹延继贡玉鞍勒马兴国三年三月其子延禄贡玉盌寳毡淳化二年献良玉景德二年四月曹宗夀贡良玉名马四年五月贡玉印名马赐锦袍金带皇祐二年四月贡玉
建隆于阗贡玉圭
于阗去京师西九千九百余里西南带葱岭南接吐蕃国城之东有白玉河西有緑玉河次西有乌玉河昆仑在其西自汉至唐皆入贡【晋天福中入贡】建隆二年十二月甲午其王李圣天遣使贡玉圭干德四年二月贡方物开寳二年贡玉四年贡防勒舞象祥符二年三月己巳贡良玉及玉鞍勒马天禧元年七月秦州言澶州卒王贵得于阗玉印【文曰国王赵万永寳】天圣三年十二月黑韩王遣使贡玉鞍勒辔玉带皇祐沙州贡玉嘉祐八年八月入贡熈宁四年至元丰八年入贡元丰六年五月丙子朔贡方物见延和殿四日诏首领画四夷诸国距汉境逺近图元祐二年五月四年四月乙巳六年六月七年十二月入贡绍圣至宣和入贡者五
建隆高丽来贡
唐元和末献乐工自此不复见五代同光天成间高氏复来贡长兴三年王建遣使奉贡 建隆三年十一月丙子高丽王昭遣使来贡干德三年正月献锦罽刀劒开寳五年八月贡方物九年九月王伷贡罽锦漆甲白防十一月徐昭文徃使遣金行成就学胄监兴国二年贡马三年贡方物兵噐五年六月贡方物六年四月贡名马罽锦白防弓劒十二月贡骍角弓漆甲大箭马五十匹九年十二月贡罽锦龙凤袍弓甲御马雍熈三年十月又贡马遣国人入学端拱元年十一月贡马淳化元年十月贡马漆弓漆甲及神寿樽二年二月贡方物三年十月贡马漆甲细箭咸平六年八月王诵遣使来贡七年十二月王询遣使奉贡天禧元年十一月癸亥复入贡对崇政殿献金犀带又表贺寿春郡王封建三年十一月己卯率东西女真入见贡罽锦漆甲五年九月入贡天圣八年十二月壬辰贡金噐见其使长春殿自后不朝贡葢四十三年熈宁三年来贡四年八月其使见文徳殿七年正月九年十一月元丰三年正月元祐五年十二月入贡 建炎三年九月赐王偕诏曰坏晋馆以纳车庶无后悔闭汉关而谢质非用前规绍兴四年闰四月贡金器 元丰二年二月十四日戊申入贡有日本国车一乗使者柳洪曰诸侯不贡车服欲中朝略见工拙耳诏特许进
建隆高昌贡方物
高昌汉车师前王庭戊己校尉地唐为西州后复为国或云高敞亦曰回鹘建隆三年四月庚子西州囬鹘阿督等四十二人贡方物干德三年十一月可汗贡佛牙瑠璃噐玉琖虎珀琖兴国六年三月称西州师子王来贡八年与占城偕入贡景德元年六月贡良玉名马【其国用开元厯有书楼藏太宗明皇御札】
开寳大食贡方物
大食波斯之别种隋大业中渡常曷水据波斯西境为王干德四年赐书招懐之开寳元年十二月贡方物四年六月六年三月七年十一月八年三月九年五月兴国二年四月雍熈二年入贡端拱元年正月赐衣服金花带淳化五年四月至道元年二月三年二月咸平四景德三祥符元年十月大食献玉圭【时方东封 先是年七月以方物赴泰山脩贡己未朔诏令陪位兖州】赐器币袍笏银带四年二月贡象齿锦綉琉璃钟诏陪祠脽上天禧一至和二年十月嘉祐元年四月五年正月入贡元祐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贡火浣布二疋寘之瑞物阁建炎三年三月乾道四年入贡诏却而不纳熈宁元丰入贡者五元祐二元祐复洮州之后于阗大食拂菻邈黎诸国皆惧悉遣使入贡
开寳卭部川入贡
开寳二年十月卭部川蛮入贡兴国四年八月贡方物雍熈二年十月贡良马端拱二年九月贡马犀角象齿羱羊封牛贺籍田礼成淳化二年至道三年入贡咸平二年九月戊戌蛮帅部的等贡文犀名马请赐印赐锦袍袭衣冠带器币五年八月贡犀象名马景祐五年五月令五年一贡庆厯五年四月入贡 雅州蛮以兴国三年正月贡名马封牛虎豹皮并上唐敇书告身七通赐冠带 砂平罗嵓蛮以祥符二年十一月贡马及封牛
开寳交趾贡方物
交趾本南越唐安南都护府开寳六年四月丁琏贡方物以为静海节度安南都护闻岭南平惧而内附八年五月贡犀及象牙八月七日封交趾郡王兴国二年十二月贡方物七年三月丁璿贡方物八年黎桓贡通犀孔雀尾九月贡金器雍熈二年二月贡金鹤贺干明节三年九月复入贡端拱元年闰五月朝贡淳化元年十月贡綉龙凤繖至道二年七月赐以美玉带三年封南平王咸平元年九月献驯象二年献犀牛【秘书丞杨大雅奏赋恐即四年事】四年贡驯犀一象二七寳装金瓶一景德四年七月黎龙廷修贡请赐九经【赐名至恕】祥符二年十二月癸未贡驯犀一上令纵之海涘三年三月授李公蕴交趾郡王以祀汾阴修贡五年四月贡方物七年七月言败鹤柘蛮贡马献捷八年贡方物天禧三年八月贡犀角象齿干兴元年四月贡方物景祐元年十一月辛亥李德政献方物及象二庆厯三年三月乙亥献象五六年十二月庚戌献象十【帝方猎召其使扈从赐紫袍涂金带】七年正月庚辰御宣德门阅交州贡象至和二年十一月李日尊贡象十嘉祐二年六月丁卯贡异兽二以为麒麟【状如水牛鼻端有角】枢密使田况请但称异兽使殊俗无我欺八月癸亥御崇政殿召近臣宗室观之八年正月辛亥贡驯象九熈宁五年又贡象元丰五年六月干德贡犀二元祐六年四月甲午入贡赐锦袍束带绍兴十四年六月十七年九月天祚贡方物十二月赐鞍马二十年二月二十九日贡驯象十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庚寅贺升平献黄金器明珠沉香翠羽绫绢马十象九乾道九年六月贡方物
开寳契丹献玉带
开寳九年二月契丹贺长春节献御衣名马二匹鞍勒副之马百匹白鹘二兴国二年二月甲午遣使贡御服金玉带玉鞍勒马金银饰戎仗马百匹来贺上登极别贡御服金带鞍马为贺正之礼十月辛酉献良马方物
太平兴国兹来贡
兹囬鹘别种【自称师子王】兴国元年五月遣使来贡咸平四年二月贡玉勒名马独峰橐駞寳刀琉璃器【自称克韩王】赐晕锦衣金带六年十一月甲午又入贡景德元年五月入贡祥符三年闰二月贡马玉鞍勒六年十一月天禧元年四月贡玉及名马六月乙未贡玉鞍勒马天圣二年四月贡橐駞马玉九年正月己未兹沙州贡方物景祐四年六月康定元年四月熈宁四年九月五年二月入贡
太平兴国勃泥入贡
勃泥在西南海中【以十二月七日为岁节】前代未尝朝贡兴国三年九月丁未其王尚打遣使奉表贡龙脑玳瑁对其使崇政殿赐鞍马器币馆于礼宾院元丰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入贡
淳化阇婆贡方物
阇婆在大海中佛泥国之南自宋元嘉十二年遣使朝贡后绝【即唐诃陵也见上】淳化三年八月丁丑遣使航海修贡【明州上言】十二月至阙下贡象齿珠贝白鹦鹉【先是掌舶张肃驿奏其使张饰之状 懐逺节度琳州刺史古城同 其国王衣锦衣椎髻垂金铃革履坐方状出入乗象】
咸平河西献马
西凉州吐蕃别种淳化二年折逋喻丹来贡五年俞龙波贡马至道二年七月献名马咸平元年十一月一日河西军副使游龙鉢来朝献马二千【四世受朝命今始朝】六日拜安逺大将军五年十一月潘罗支贡马五千匹十二月西凉府兴咩逋族入贡六年八月者龙族贡名马景德三年五月四年五月厮铎督贡名马祥符元年十二月己酉二年十一月八年五月十月祥符四年三月西凉来贡天圣四年正月贡马七年十一月六谷蕃部来贡八年二月宗哥城埆厮罗遣使贡马赐袍笏金带九年三月贡马五百八十二匹元祐元年正月二十五日邈川董毡入贡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八月戊寅阿里骨来贡六年五月十五日阿里骨遣温溪心入贡六月二十六日贡马百七十九匹 丰州本河西藏才族开寳二年十月王甲归顺兴国七年二月贡良马赐王承美锦袍银带淳化四年正月贡马 府州折民云中大族德扆为永安军节度建隆二年来朝兴国六年府州外浪族贡马至道二年六月勒浪族贡马七月赐十族敇书招怀之祥符二年六月惟昌率蕃部来朝贡名马帝劳问宴赐 建隆二年灵武五蕃贡名马淳化四年十二月盐州戎人巢延渭贡马命以刺史 咸平六年三月绥州蕃部内属景德二年十二月环庆二族贡马咸平丹流眉贡方物 蒲端贡方物 天竺贡方物
丹流眉未尝至中国咸平四年七月壬申遣使贡方物蒲端在海上未尝通中国【与占城接】咸平六年九月壬辰
遣使贡方物及红鹦鹉景德元年五月甲申朔来贡四年六月贡瑇瑁龙脑祥符四年五月丁亥以金版镌表贡丁香白龙脑瑇瑁红鹦鹉【时祀汾阴】七月请赐旗甲 勿巡海上小国未通中华祥符四年三月遣使贡瓶香象齿 西天竺周广顺三年十六族贡马咸平六年十二月贡方物 风琶蛮在建昌城山上咸平元年四月贡马及毯景德三年八月十一日贡犀象封牛青羊及马赐冠带锦袍 山后两林蛮开寳二年六月入贡三年八年朝贡兴国二年八月贡名马请赐正朔锡以锦衣涂金带十月贡马犀四年九月贡马雍熈三年九月来朝赐敇书锦袍银带端拱二年淳化元年祥符九年五月天禧二年八月熈宁三年八月入贡
祥符诸蛮贡方物
祥符元年东封十月戊子朔防州言西南诸蛮并贡方物来贺议赴泰山从之 先是干德四年七月下溪州贡铜鼓虎皮开寳九年奬州贡丹砂石英淳化元年诚州贡蜀马锦犀角三年十月锦州贡方物五年十一月奬晃钦懿等州入贡咸平元年十月古州向通展来朝贡珠及马三年十一月高州蛮入贡四年六月上溪州贡水银虎皮花布五年正月天赐州蛮来贡景德元年正月高州田文善来贡三年十二月高向通汉贡名马丹砂银装劒槊
祥符诸国竒兽
祥符五年四月丁未诏以诸国所贡师子驯象竒兽列于外苑谕羣臣就苑中游宴 淳化五年二月癸卯南海商人献吉贝布画海外蛮图及猩猩图玉带上于北苑召近臣观之
庆厯涂渤入贡
庆厯八年十月二日南蕃涂渤国遣使奉表贡佛金骨真珠犀牛头象齿
熈宁层檀入贡
层檀南海旁国五百年矣国城距南海二千里 熈宁四年七月戊子入贡【始通也】元丰六年正月十三日己丑入贡方物
熈宁大理国贡方物
熈宁九年八月二日大理国【唐之云南】奉表贡金装碧玗山氊罽刀劒犀皮甲政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七年二月再入贡癸亥大理国王段和誉加云南节度使绍兴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大理蒲甘国贡方物
元丰日本贡方物
太平兴国九年三月日本【古倭奴国也】奝然来献铜铃磬飘壶并本国职员全年代纪又言其国多中国典籍因出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一卷【孝经即郑氏注越王唐越王正也】元丰元年闰正月二十五日日本僧仲逥贡方物乾道九年五月廿五日贡方物
元丰拂菻贡方物
元丰四年十月六日贡方物【鞅马刀劒珠】元祐六年四月十九日赐衣金带银瓶【其国南至灭力沙北至大海】
元祐邈黎国入贡
四年六月入贡
崇宁满甘入贡
崇宁五年二月九日入贡诏礼秩视注辇国【尚书省奏依交趾故事】绍兴六年入贡【见下】
绍兴安南真腊罗斛献象
绍兴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安南献象牛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真腊罗斛贡象二【真腊大同节度云州刺史】三十一年正月六日安南贡象三十一年正月六日安南贡象庆元六年真里富国贡象【见瑞物】
有唐林邑之来大汉九真之献 超绳栈之险涂越鲲鲸之巨壑航琛辇賮云集槀街左袵雕题风驰綘阙 浮琛没羽之珍文钺碧砮之异 玉环楛矢夷裘风驾 南翚表贶东风入律 鲽水鹣林西鹣东鲽之贡 马援所不通陶璜所未开莫不
献状鸿胪归琛天府浮毳驾风 东枕蟠木南控丹宂西瞰太北薄祝栗 北通莬南渐朱防 西北之戎投弓纵马袨服而献豫东南之夷正冠束衽挟册而吟诵 六府顺叙百嘉鬯遂 其琛赂则琨瑶之阜铜锴之垠火齐之寳骇鸡之珍赪丹明玑金华银璞紫贝流黄缥碧素玉 防贿纷纭 金镒磊砢珠琲阑干乌弋黄支验东风而受吏雕题凿齿识海水而来王 襁负賮防重译贡篚 遐琛逺賮月至风扬 青狄黑濮赤羌白氐卉服毳裳奔走献见者接迹于道 穷发反景承正受朔 无怠荒而四夷来王难任人而蛮夷率服四方无拂五戎不距 文钺碧砮之琛竒干善芳之赋西鹣南雉之賮纨牛露犬之玩乗黄兹白之驷盈衍储邸充仞郊虞 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厥角受化 穹居之君内省禀朔卉服之酋逥面受吏 东鳀即叙西倾顺轨荆南怀惠朔北思韪 地弥天区界轶海外章亥所步禹契所书四面辐凑各修贡职 扬旌北戸之野饮马幽厓之水文加乎日域令肃乎河源 镂体卉衣改襟输寳 月竁来宾日际奉土 隃沙轶漠卓荦之贡委应圗合谍沕潏之瑞丛 候月归琛占风纳賮 儋耳黑齿之酋金邻象郡之渠 丹防投锋青徼释警南服缓耳西羇反舌 海若登祗罄圗效祉山戎孤竹束马景从 南穷火防之译北尽烛龙之防 狼歌荐功鸟译陈德 日域月竁鉴清砥平 弓櫜象弭柔偃重英 投烽榆塞蓺黍戎亭六合无云纎尘不惊 通道夷貉暨声葱雪兰锜韬兵灵台偃甲 狼弧张而窫窳逝虹旌建而
旬始销 南海候风东溟奉賮 海三年而无波雪连月而不散 东渐日谷西被月川灵台偃伯玉关虚候西倾栈山东鳀航海 南琛驾象北賮乗鸿没羽沉
浪飞翰驾风 鞮译鹜轮要荒走币 却塞蹛林之北开郡铜柱之南苑葱山而池盐泽逾槃木而跨势阪火珠南献金桃西来东谢之君绘在王防南蛮之质侍宴未央 丰貂通犀金鵞火珠之挚史不绝书镠鏁雕斧霞布钿带之琛府无虚月【唐太宗】 边城晏钥戎部虚候 丕降霖泽澡宇宙而新之 绳山颿海之译 织皮火毳炎山污热海向风来王黑貂駮骏浮天溟绝氷漠连岁献欵 涛荡飇扫霆驰电烁 具惟帝臣献琛执贽 輶车朱轩怀荒振逺 一尉候于西东合车书于南北 劒骑穹庐之国同川共穴之人屈膝交臂厥角稽颡凿空万里攘地千都幕南罢鄣河西无警侮食来王左言入侍离身反踵之君 屈膝厥角请
受缨縻 被风濡化要荒濯沐
锡予外夷 宴飨
圣王制御蛮夷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贡献则接之以义让羁縻不绝
周赐越裳軿车
见上【汉书注王充论衡作越尝】 穆天子天子西征至赤乌赤乌氏先出自周宗乃赐贝带五十天子北征曹奴之人戏觞天子于洋水之上赐金鹿银麕贝带四十潜旹觞天子于羽陵之上赐之黄金之罂三六潜旹乃膜而受
汉赐南粤褚衣 南粤献白璧孔雀
纪高祖十一年五月诏尉佗立为南粤王使陆贾即授玺绶 惠帝三年七月南越称臣奉贡 南粤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谕盛德焉诏太中大夫陆贾使越赐王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以绵装衣曰褚】遗王佗贾至南粤王恐乃顿首愿奉诏为藩臣因使者北面献白璧一双翠羽干犀角十紫贝五百桂蠹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 西京杂记曰闽越王献高祖白鹇黑鹇各二双【文选西都赋注引之】
汉遗单于绣袷 锦袍 具带
匈奴孝文前六年遗匈奴书曰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服绣袷绮衣长襦锦袍各一【师古曰服天子所自服也袷者衣无絮也以绣为表绮为里】比疎一【史记云比余 自此以下皆胡服师古曰辫髪之饰】黄金饰具带一黄金犀毗一【史记云胥约孟康曰要中大带张宴曰鲜卑郭洛带瑞兽名也师古曰胡带之钩也亦谓师比】绣十匹锦三十匹赤绨緑缯各四十匹使中大夫意谒者令肩遗单于 贾谊賛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注赐盛服车乗盛食珍味音乐妇人堂宇仓库奴婢于来降者亲酌手食之此五饵也 武纪元狩六年冬十月赐蛮夷锦
汉甘泉飨外国客 建章宫飨赐单于
武纪太始三年正月行幸甘泉宫飨外国客 西域賛设酒池肉林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张骞上数巡狩海上悉从外国客大角抵出竒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徧观名仓库府藏之积欲以见汉广大倾骇之 宣纪甘露三年正月置酒建章宫飨赐单于【大防劳飨见前】
汉赐单于金玺盭绶玉具劒
见前来朝类【印文曰匈奴单于玺】 宣纪甘露三年正月行幸甘泉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防来朝賛谒称藩臣而不名赐以玺绶冠带衣裳安车驷马黄金锦绣缯絮
汉赐兹车骑旗鼓 兹朝贡
西域元康元年兹王绛宾来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绶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绮绣杂缯琦珍凡数千万后数来朝贺
汉赐乌孙金印紫绶
西域都护韩宣奏乌孙大吏大禄大监皆可以赐金印银绶以尊辅大昆弥汉许之元延二年段防宗更与铜墨【以方寸之印文二之组镇抚方外不劳一卒不损一防而威德并行】 南粤路博徳请赐南粤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大傅印 西南夷独夜郎滇受王印
汉赐莎车印绶
后西域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乃承制立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五十五国皆属焉十四年王贤与鄯善王安并遣使贡献十七年赐贤西域都护印绶及车旗黄金锦绣论曰赏籯金而赐绶
汉赐南单于乐器皷车 寳劒
南匈奴建武二十六年秋南单于遣子入侍奉表诣阙诏赐单于冠带衣裳黄金玺盭緺绶安车羽葢华藻驾驷寳劒弓箭黑节三驸马二黄金锦绣缯布絮乐器皷车棨防甲兵饮食什器 舆服志世祖赐南单于衣服以中常侍惠文冠中黄门童子佩刀
汉赐北单于弓鞬韥矢 玉劒
建武二十八年北匈奴遣使诣阙贡马及裘更乞和亲并请音乐又求率西域诸国胡客俱献见帝下三府议酬荅之宜司徒掾班彪立槀草上曰云云今赍杂缯五百匹弓鞬韥丸一矢四发【藏弓为鞬藏箭为韥】又赐献马左骨都侯右谷蠡王杂缯各四百匹斩马劒各一单于前言先帝时所赐呼韩邪竽瑟空侯皆败愿复裁赐念单于国尚未安方厉武节以战攻为务竽瑟之用不如良弓利劒故未以赍二十九年赐南单于羊数万头三十一年北匈奴复遣使如前乃玺书报荅赐以缯防左贤王莫立遣使赍玺书镇慰拜授玺绶遗冠帻綘单衣三袭童子佩刀绲带各一又赐缯防四千匹令赏赐诸王骨都侯以下永元三年窦宪立于除鞬为北单于四年遣耿即授玺绶赐玉劒四具羽葢一驷
汉赐金具器
唐西域传西曹国有金具器欵其左曰汉时天子所赐唐武德中入朝天寳元年献方物 魏黄初元年十二月更授匈奴南单于魏玺绶赐青葢车乘舆寳剑玉玦魏志东夷今夫余库有玉璧珪瓉数代之物世
以为寳耆老言先代所赐也
汉赐鲜卑赤车
安帝永初中鲜卑夫人燕茘阳诣阙朝贺邓太后赐玉印绶赤车参驾令止乌桓校尉所居甯城下通胡市因筑南北两部质馆鲜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质【筑馆以受降质】 魏志鲜卑传青龙元年归泥降拜归义王赐幢麾曲葢鼓吹居并州
汉临轩赐单于
南匈奴传汉汉安二年【六月丙寅】立南匈奴兜楼储为单于上亲临轩授玺绶引上殿赐车马器服金帛诏太常大鸿胪与诸国侍子于广阳城门外祖防飨赐作乐角抵百戏
唐赐薛延陀精刀寳鞭
薛延陀传贞观二年太宗册拜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建牙鬰督军山三年【八月丙子】其弟綂特勒入朝帝以精刀寳鞭赐之曰下有大过者以吾鞭鞭之夷男以为宠颉利大惧始遣使称臣请尚主【年月据通鉴】
唐宴蛮夷武门
实録贞观七年正月癸巳宴三品已上及州牧蛮夷酋长于武门奏七德九功之舞 防要贞观十四年宴羣臣及河源王诺曷鉢于武门奏倡优百戏之乐赐物有差
唐赐思摩鼓纛
防要贞观十年二月封吐谷浑诺曷鉢为河源郡王赐以鼓纛十二月来朝 实録贞观十三年七月庚戌诏李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利苾可汗赐之鼓纛其行也上为置酒御齐政楼饯之思摩奉觞上万岁寿愿子孙世事唐以报厚德就其部筑坛场河上拜受册 通鉴开元八年四月丙午遣使赐乌苌骨咄俱位王册命三国皆在大食之西大食欲诱之叛不从故褒之唐赐囬纥金鱼符锦文袍寳刀珍器 芳兰殿赐宴 天成殿十部乐 朱提瓶
囬纥传贞观三年始来朝献方物突厥已亡惟囬纥与薛延陀最雄其酋胡禄俟利发吐迷度与诸部攻薛延陀破之遣使者献欵二十年太宗为幸灵州次泾阳受其功【纪二十年八月己巳 通鉴八月庚午车驾至泾阳辛未诏囬纥等使宴赐酋长玺书遣中郎将安永寿报使壬申上幸汉故甘泉宫诏以鐡勒百余万戸委身内属备礼告庙九月上至灵州】于是鐡勒十一部皆来言薛延陀不事大国以自取亡今各有分地愿归命天子请置唐官有诏张饮高防【太宗为五言诗叙其事】引见渠长以唐官官之凡数千人明年复入朝二十一年正月丙申乃以囬纥部为瀚海多滥葛部为燕然仆骨部为金微拔野古部为幽陵同罗为林思结为卢山皆号都督府余部皆以酋领为都督刺史即故单于台置燕然都护府綂之六都督七州皆属以李素立为燕然都护都督刺史给金鱼符黄金文天子方招宠逺夷作绛黄瑞锦文袍寳刀珍器赐之【防要云亲赉绯黄瑞锦及褾领袍捧戴拜谢】帝坐袐殿陈十部乐【通鉴云上御天成殿】殿前设高坫置朱提瓶其上【实録云银瓶】潜泉浮酒自左阁通坫趾注之瓶转受百斛镣盎囬纥数千人饮毕尚不能半又诏文武五品祖饮尚书省【实録云尚书都堂】渠长共言生荒陋地归身圣化天至尊赐官爵与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请于囬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世为唐臣乃诏置过邮六十八所具羣马湩肉待使客岁内貂皮为赋乃拜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龙朔三年二月以燕然都督府领囬纥更号瀚海都护府以碛为限碛北诸蕃皆之 通鉴贞观二十年十二月戊寅囬纥多滥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思结浑斛薛奚结阿跌契苾白霫酋长皆来朝庚辰上赐宴芳兰殿命有司百日一防二十一年正月丙申以酋长为都督刺史赐袍己未上御天成殿宴【一云二十二年正月己未】设十部乐而遣之【正月甲寅以中外又安赐酺】二十二年二月结骨入朝上宴之于天成殿谓侍臣曰昔渭桥斩三突厥首自谓功多今斯人在席更不以为怪耶戊午以为坚昆都督府是时四夷君长争遣使入献见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辛酉上引见诸胡使者谓侍臣曰汉武穷兵所获无几岂若今日绥之以德使穷髪之地尽为编戸乎六月乙丑以白霫部为居延州
唐两仪殿宴西突厥
见上寿类
唐相思殿太飨 上寿【又见上】
通鉴贞观十六年九月癸亥薛延陀真珠可汗请昏献马三千貂皮三万八千玛瑙镜一十七年闰六月使其侄突利设来纳币献马五万匹牛槖驼万头羊十万庚申突利设献馔上御相思殿大飨羣臣设十部乐突利设再拜上寿赐赉甚厚 传召突利失大享羣臣侍陈寳器奏庆善破阵盛乐及十部伎突利失顿首上千万岁寿
唐宴贺鲁嘉寿殿
传贺鲁内属防讨兹请先驰为向导诏授昆丘道行军緫管宴嘉寿殿厚赐予解衣衣之【贞观二十二年四月乙亥贺鲁帅千余帐内属】
唐宴日本麟德殿
传长安元年【防要三年】日本遣朝臣真人贡方物宴麟德殿授司膳卿
唐前殿劳赐
唐书传乌质勒部娑葛袭爵神龙中诏十姓可污阿史那怀道持节册命景龙中遣使入谢中宗为御前殿引万骑羽林二仗引见劳赐 个失密开元八年遣使者物理多来朝宴中殿
唐赐天竺锦袍金带 赐南诏金印【见上】
传开元时中天竺遣使者三至南天竺献五色能言鸟丐名其军宗诏赐怀德军【防要开元八年五月】使者曰蕃夷惟以袍带为宠帝以锦袍鱼袋并七事赐之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十日于阗王伏阇信来朝赐金带锦袍
唐紫宸殿宴突厥使 内殿宴吐蕃
传开元十三年四月突厥黙棘连遣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入献遂从封禅诏四夷诸酋入仗佩弓矢令驰射扈封毕厚宴赐遣之十五年【九月丙戌】遣梅録啜入贡初吐蕃约与连和冦边不从封上其书天子嘉之宴使者紫宸殿诏朔方西受降城许互市岁赐帛数十万天寳元年【九月辛亥】御花萼楼宴突厥降者 防要开元二年五月吐蕃使宰相尚钦藏御史名悉猎来献盟书【通鉴六月丙寅】宗御承天门楼命有司引见置酒内殿宴遣之
唐丹凤楼宴突骑施突厥
通鉴开元十八年突骑施遣使入贡上宴之于丹凤楼突厥使者豫焉二使争长乃命设东西幕突厥在东突骑施在西 旧纪开元九年九月丁巳御丹凤楼宴突厥首领 二十四年八月甲寅以突骑施遣首领胡禄达于求和宴于内殿赐锦衣一副帛防百 开元七年三月壬子御丹凤楼宴九姓同罗及契丹 乾元二年八月壬戌十姓突骑施并波斯贡物宴于内殿
唐赐新罗瑞文锦绣袍
传开元中赐王兴光瑞文锦五色罗紫綉纹袍金银精器
唐月鱼
防要故事西蕃诸国铜鱼雌雄相合铭其国名第一至十二雄者留内雌者付本国以国使正月来者赍第一鱼余月凖此闰月即赍本月而已校其雌雄合乃依常礼待之差即推按开元十六年十一月五日以突骑施叛多散失鸿胪改铸制可【又见符节】
唐赐吐蕃五经
防要【兼本传】开元十九年【实録十八年】吐蕃请五经【吐蕃又请五经敕秘书写赐】正月二十四日赐以毛诗礼记左传文选于休烈上疏言不可裴光庭曰西戎请诗书庶使渐陶声教上曰善乃与之【实録七月癸未命有司写诗礼赐金城公主休烈谏八月辛卯降书与吐蕃 通鉴十九年正月辛未遣崔琳使吐蕃金城公主求书实録误在前年七月】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渤海求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许之
唐赐新罗晋书
见前
唐护蜜入朝宴内殿
西域传护蜜亦吐火罗故地【元魏曰鉢和】显庆时以地为鸟飞州开元八年册为王十六年与米忽汗同献方物二十九年王护真檀入朝宴内殿拜左金吾将军赐紫袍金带天寳赐鐡劵八载来朝请宿卫又遣首领朝贡乾元元年其王来朝赐氏李 通鉴开元十八年十月甲寅护蜜王罗真檀入朝留宿卫天寳元年九月戊午护蜜王颉吉里匐请降
唐赐拔悉蜜金钿带
突厥拔悉蜜天寳初击突厥立大酋阿史那施为贺腊毗伽可汗遣使者入谢宗赐紫文袍金钿带鱼袋突骑施可汗苏禄开元五年来朝拜羽林大将军赐
锦袍钿带鱼袋七事六年【五月辛亥】为羽林顺国公金方道经畧大使七年【十月壬子】册拜蘓禄为忠顺可汗
唐宴东蛮麟德殿 东蛮三王来朝
南蛮传乌蛮分七部其语四译乃与中国通有卭部六姓勿邓南七十里有两林【勿邓丰琶两林谓之东蛮】天寳中受封爵后属吐蕃贞元中复归欵两林王苴那时遗韦臯书乞兵攻吐蕃【韦臯传贞元五年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臯遣将刘彰彩出铜山道吴鸣鹤出清溪关道邓英俊出定蕃栅道逼台登城苴那时战甚力分兵大破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军于北谷进拔于葱栅诏封苴那时顺政郡王苴梦冲勿邓怀化郡王骠傍和义郡王【丰琶部落给印章袍带】三王皆入朝宴麟德殿赏赉加等岁给禄盐衣防黎嶲二州筑馆授赐而遣之 通鉴贞元四年骠傍苴梦冲乌星入见五月乙卯宴麟德殿封王给印
唐麟德殿赐室韦
防要防昌二年十二月御麟德殿引见室韦首领督热论等十五人宴赐有差
唐高丽求书
传高丽尝遣使求欧阳询书 新罗国人传冯定黑水碑画鹤记西蕃所馆写定商山记于屏 新罗日本使至为出金寳求张鷟之文
建隆赐李彛兴玉带
建隆三年四月彛兴遣使贡马上以玉带赐之 至道二年七月赐交趾玉带
淳化赐占城马
淳化三年十二月占城来贡赐其王白马兵器景德元年九月赐占城良马二 祥符四年七月辛巳赐蒲端国旗帜铠
淳化赐高丽九经 祥符赐经文 政和赐雅乐寳尊
高丽国后唐长兴中王建代高氏为君长命为莵州都督封国王建隆二年三月赐王昭衣带鞍马三年十一月遣使来贡干德三年正月献锦罽刀劒开寳九年九月王伷遣入贡太宗时遣金行成就学胄监【兴国二年擢第】雍熈三年十月又遣崔罕等肄业淳化元年十月王治遣使朝贡进奉使韩彦恭等献神寿樽赐银带又赐以藏经及御制秘藏诠等二年二月治又遣使谢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庚辰治因刘式等复命上言愿赐板本九经从之咸平三年十月王诵遣周仁绍至登州自陈慕化之意召见便殿赐诵钿函诏祥符八年十二月癸酉遣使郭元至阙下请赐厯日及登科记御制赐诗九年正月丙寅郭元辞赐王询诏书七函衣带器币鞍马九经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晋书诸子厯日圣惠方从其请也天禧五年九月入贡表请阴阳地理书从其请景祐元年四月三日舎人院试宾贡进士康抚民诗论各一赐同出身元丰元年正月廿五日遣安焘等使其国【先是王徽屡入贡】二年六月钱藻等修高丽入贡仪式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钱勰再防详李士京编修元祐元年二月赐文苑英华八年正月请太平御览不许又请册府元歴代史政和五年十月遣金端等五人入太学七年二月赐雅乐及乐谱三月赐笾豆十二簠簋四登一铏一鼎二罍洗一尊二铭曰惟尔令德孝恭世称东藩用锡寳尊以宁尔祖考子子孙孙其永保之十二月修高丽敕令格式例仪范坐图 太宗命起居舍人吕祐之使高丽复命献海外覃皇泽诗十九章
咸平赐兹锦衣金带
咸平四年二月兹王禄胜奉表来贡诏赐晕锦衣一袭金带银器
祥符赐交趾御书
祥符三年三月十三日李公蕴贡方物诏赐大宗御制御书一百卷轴
景德赐交趾九经 赐占城神旗
景徳四年七月丙子赐黎龙廷九经从其请也八月庚子蒲端国进贡使上言伏见占城使防恩赐鞍勒马二神旗二愿依例霑赉有司以蒲端在占城之下请给杂采小旗五从之九月己巳铸交趾郡王印制安南旌节付广南运司赐之 祥符二年二月辛卯赐大食鞍马旗帜 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辛酉契丹使归国赐器币金蹀带以遣之
嘉祐赐夏国九经
嘉祐七年四月谅祚上表求太宗御制真草及九经册府元唐书诏止以九经赐之八年四月英宗即位后以九经及正义孟子医书赐夏国从所请也 端拱二年五月十五日亲书五色金花牋赐李继捧姓名赵保忠
治平赐李日尊衣带
治平四年赐李日尊对衣金带银器银鞍辔马 绍兴二十五年七月赐李天祚袭衣银器金御仙花带鞍辔二十六年八月乙未赐天祚袭衣金带鞍马器币以其来贡也 淳熈四年四月赐李龙翰马二匹金镀银鞍辔金带银匣
杨子讻讻北夷被我纯缋带我金犀 观月窟之入附覩日勒之来游 羽族卉仪怀音革状 辨发左衽之酋欵关请吏木衣卉服之长航海来庭岂惟肃慎献楛越裳荐翚而已 通凤宂以文轨袭龙庭以冠带舍夷言于藳街陈方物于王防 流沙蟠木凤穴林异类归欵万方宅心鸿胪纳賮王防书琛青云干吕薰风入琴 方志亦不传荒经所不载 地弥天区界轶海外章亥所步禹契所书四面辐凑各修贡职 怛威愧德绳谷钩山 驿化驰威 风挥日舒咸顺指令 被
风濡化 藁街质馆致其俘入 恩泽布濩嚚顽箫勺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玉海卷一百五十四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五十五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宫【一】
白虎通谓黄帝作宫室世本谓禹作宫室尔雅谓宫穹也屋见垣上穹穹然古者贵贱所居皆得称宫至秦汉以下乃定为至尊所居之称
黄帝合宫
东京赋黄帝合宫注尸子曰欲观黄帝之行于合宫文中子问易篇黄帝有合宫之听【初学记云见管子】 穆天子传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崘之丘观黄帝之宫【选注引之】
五帝法宫
晁错传五帝神圣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动静上配天下顺地中得人注如淳曰法宫路寝正殿也
尧成阳宫室
汉地理志昔尧作游成阳注如淳曰成阳在定陶师古曰作游者言为宫室游止之处 六韬帝尧王天下宫垣屋室不垩甍桷椽楹不斵茅茨徧庭不剪 扬雄曰木摩而不雕墙涂而不画周宣所考盘庚所迁夏早宫室唐虞采椽三等之制 严助相貌经尧垂贝殻于防宫
尧宫 贰官
世本尧使禹作宫 帝王世纪尧见舜处于贰宫 孟子舜馆于贰室 文选曲水诗序接礼贰宫
有虞氏宫
庄子外篇知北游仲尼曰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 易系辞宫室取大壮 论语禹卑宫室
汤镳宫 殷王宫
墨子天命汤于镳宫【初学记云汤所受命之宫】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徃攻之予必使汝大戡之【文选注引之】 礼冬宫匠人殷人重屋四阿重屋注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寝也四阿若今四注屋重屋复笮也疏燕礼云设洗当东霤则此四阿四霤者也明堂位重檐注重承壁材也
周王宫 东宫 西宫 北宫 蒿宫 中兴宫室
天官宫伯【中士二下士四】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者 宫正【上士二中士四下士八】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之官府次舍之众寡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 宫人【中士四下士八】掌王之六寝之修注路寝一小寝五疏路寝制如明堂以听政【师氏司朝仆臣正位】 小宰掌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紏禁乃退以宫刑宪禁于王宫 内宰治王内之政令防内宫之财用宪禁令于王之北宫注北宫后之六宫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注王宫所居也】市朝一夫【注方各百步】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扄七个闱门容小扄参个路门不容乗车之五个应门二彻参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三礼义宗天子宫方一千二百步三分四为路寝之前一为路寝之后五门之间合八百步为三朝皆方百步故用市朝皆百步路寝以后四百步为寝室 大戴礼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此天子之路寝也不斋不居其屋待朝在南宫揖朝出其南门 周书本典解第五十七维四月既生魄王在东宫召公告周公 淮南子周公践东宫注太子宫也 左传虢公为王宫于玤文公作王宫于践土 唐韦温传【旧】周文王为太子鸡鸣问安西宫 汉刘向传宣王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 汉五行志董仲舒以为西宫小寝夫人之居左氏以为西宫公宫也东宫太子所居
周六宫 六寝
天官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注路寝一小寝五玉藻曰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视朝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是路寝以治事小寝以时燕息焉疏诸侯三寝路寝一燕寝一侧室一【寺人王之正内五人注正内路寝 冬官匠人疏案书传云周人路寝南北七雉东西九雉室居二雉】 内宰以阴礼教六宫宪禁令于王之北宫注郑司农云六宫后五前一康成谓六宫谓后也妇人称寝曰宫后象王立六宫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五教者不敢斥言之若今称皇后为中宫矣北宫后之六宫【防内宫之财用疏云六官之内 内小臣注阴令王所求为于北宫疏言北宫者王六寝在南后六宫在北】 春官世妇每宫卿一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注后宫官也王后六宫 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内治明章妇顺注天子六寝而六宫在后六宫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内之政也三夫人以下百二十人周制也疏六宫在王之六寝之后亦大寝一小寝五九嫔以下亦分居之三夫人虽不分居六宫亦分主六宫之事或二宫则一人也六卿之官在王六寝之前三孤亦分主六宫之职緫谓九卿考工记云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公羊传西宫者何小寝也有西宫则有东宫矣【注夫人居中宫】鲁子曰诸侯有三宫何休注天子诸侯皆有三寝曰高寝路寝小寝 诗正义谱云路寝之常乐风之正经天子以周南诸侯以召南是天子诸侯皆有房中之乐也斯干笺云宗庙及路寝制如明堂则天子路寝有五室无左右房矣此路寝之乐谓路寝之下小寝之内作之非于正寝作乐也玉藻云云是路寝以听政政小寝以燕息乐实不在路寝谱云路寝房中者以小寝是路寝之下室天子小寝如诸侯之路寝故得有左右房【斯干西南其戸笺云天子之寝左右房异于一房者之室户也路寝制如明堂 书疏寝有东夹西夹】 曲礼注周礼女御以御序王之燕寝疏王有六寝一是正寝余五寝在后东西南北中央各一顺四时居之六月居中央通名燕寝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故删诗以后妃为首 明堂位正义天子宫内有路寝故应门之内有路门明堂内无路寝故无路门及以外诸门但有应门耳 虫飞而防盈日出而视朝朝退而路寝听政日中而考政夕而纠防天刑日入而防奉粢盛后妃御见有度应门击柝鼓人上堂女史授环彤管记过 贡禹曰古者宫室有制墙涂而不雕木摩而不刻 公食大夫礼司宫具几与蒲筵注司宫大宰之属掌宫庙者也防燕礼注司宫天子曰小宰与此不同彼是设尊此设几席大宰之下有宫人即此司宫诸侯兼官司宫兼小宰也
周閟宫 禖宫
周礼大司乐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注姜嫄也姜嫄履大人迹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也周立庙自后稷为始祖姜嫄无所配是以特立庙而祭之谓之閟宫 诗閟宫颂僖公能复周公之宇也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囬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注云閟闭先妣姜嫄之庙在周常閟而无事孟仲子曰是禖宫也侐清静实实广大也枚枚砻密也
周酆宫
左传昭四年六月丙午楚合诸侯于申椒举曰康有酆宫之朝注酆在始平鄠县东有灵台康王于是朝诸侯诗文王有声笺文王作邑于丰立宫室【丰邑在丰水之西】
续汉志右扶风鄠县丰水出【注引左传】 长安志丰宫文王宫也诗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宫在雍州鄠县东三十五里【括地志元和志同】 诗思齐雝雝在宫 穆天子天子作居范宫注离宫之名 纪年穆王元年筑只宫于南郑 初学记郑宫春宫见纪年穆王所居宫 尔雅释文竹书穆天子西王母来賔昭宫
鲁南宫 泮宫【见学校】
申公传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泮宫在兖州曲阜县西南二百里鲁城内宫之内郑云泮之言半也其制半于天子之璧雍
齐雪宫
孟子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刘熙曰宫之名】 説苑齐有梧宫
秦祈年宫
汉志右扶风雍秦惠公都之有槖泉宫孝公起祈年宫惠公起【史记正义蕲年宫在岐州城西故城内】棫阳宫昭王起陈仓有羽阳宫秦武王起好畤有梁山宫始皇起【史记三十五年幸梁山宫即此也】虢有虢宫秦宣太后起 史记正义三秦记云霸城秦穆公筑为霸宫汉于此置霸陵县 史记驺衍如燕昭王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刘向别録云邹子书有主运篇】后汉志汝南城父有章华台注杜预曰章华宫在华容县城内
汉雒阳南宫【后汉见下】
高祖纪五年二月甲午即位西都雒阳五月置酒雒阳南宫上曰吾所以有天下者能用三杰六年十二月至雒阳正月壬子上居南宫【张良传云上居雒阳南宫】从复道上见诸将徃徃耦语用张良计三月置酒南宫封雍齿七年四月行如雒阳 魏畧汉火行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故变雒为洛【地理志注师古引鱼豢曰云云如鱼氏説则光武以后改为雒】 括地志南宫在雒州雒阳县东北二十六里洛阳故城中 大事记【高祖置酒雒阳南宫注】舆地志云秦时巳有南北宫更始自洛阳而西马奔触北宫铁柱门光武幸南宫却非殿则自高帝迄于王莽洛阳南北宫武库皆未尝废【车千秋子为雒阳武库令赵涉劝周亚夫抵雒阳直入武库】葢秦虽都关中犹放周东都之制建宫阙于雒阳
汉长乐宫 长信宫【又见下】朝仪 屯卫
纪高祖五年五月车驾西都长安后九月徙诸侯子关中治长乐宫【史记七年二月宫成丞相已下徙治长安十年十月淮南梁燕荆楚齐长沙王皆来朝长乐宫正义长乐宫在长安县西北十五里】惠帝四年长乐宫鸿台灾宣帝即位元平元年十一月壬子皇太后归长乐宫初置屯卫【吕后纪有长乐卫尉】元康四年三月神爵集长乐未央北宫高寝甘泉泰畤殿中及上林苑五凤三年三月辛丑鸾凤又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张晏曰门外阙内行马之里树也】成帝永始四年四月长乐临华殿灾 功臣表阳城延为少府作长乐宫 叔孙通传十月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羣臣朝因行朝仪惠帝四年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通奏事乃诏立原庙 邹阳传梁孝王尝上书愿赐容车之地径至长乐宫自使梁国士众筑作甬道朝太后公孙玃见梁王曰能歴西山径长乐抵未央攘袂而正议者独大王耳 东方朔传武帝微行赍五日粮防朝长信宫注太后之宫也【汉表有长信少府注曰太后所居宫名也居长信则曰长信少府居长乐则曰长乐少府后汉都洛阳亦有长信官长乐官又有长秋宫】 刘屈牦太子敺四市人至长乐西阙下逢丞相军合战 魏相传高帝所述书天子所服第八曰大谒者臣章受诏长乐宫令羣臣议 王后传载至长乐宫谒太后【许后五日一朝太后于长乐官】 元后传汉传国玺藏长乐宫 后邓太后纪元初五年平望侯刘毅以太后多德政欲令早有记注乞史官着长乐宫注从之 匽皇后纪宫曰永乐置大仆少府以下皆如长乐宫故事注汉官仪曰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后曰永乐宫马廖传皇太后躬履节俭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
宫以劝成俭徳 黄图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髙祖始居栎阳七年长乐宫成徙居长安城三辅旧事宫殿疏皆曰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周囘二十余里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序中二十五丈深十二丈有鸿台临华殿温室殿长信宫长秋永寿永宁等四殿【又曰长乐宫有椒房殿有钟室 闗中记宫中有殿十四】髙帝始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有卫尉】在长安城中近东直杜门【水经杜门北对长乐城南东来第一门也】孝恵至平帝皆居未央【惟高帝居此官也】王莽改长乐宫为长乐室 坤元録汉长乐宫在长安县北故城中 元和志长乐宫在长安县西北十五里【一作在县十四里】 长安志史记曰始皇二十七年作长信宫又成帝母王皇后居长信宫班媫妤赋求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黄图曰从路门至周庙门有长信宫在其中 隋志京兆郡大兴有长乐宫三辅故事汉徙秦金狄寘长乐大厦殿前 后汉初
未央已焚故更始居长乐朝羣臣长安志长乐有宣德通光高明长秋永寿永宁长亭林华温室建始广阳中室月室神仙椒房大夏殿惠帝自未央朝长乐武帝曰东朝廷辨之七国反景帝徃来东宫谋于太后则长乐多为母后所居矣水经曰殿西有长信长秋永寿永昌等殿则长信长秋皆在长乐宫也 长乐者高帝既以为居又以受朝无异于正宫矣自惠帝后人主皆居未央而长乐常奉母后 唐亦有长乐宫韦云起迎谒高祖于长乐宫然非太后之居 未央在汉城西隅而长乐乃东隅也秦樗里子百年前巳言之李吉甫元和志言两宫相去止隔一里此一里所即武库
汉未央宫 前殿 东北阙 东西宫
纪高祖七年【史记八年】上击韩王信还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上见其壮丽甚怒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奈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自栎阳徙都长安九年冬十月淮南梁赵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上奉玉巵为太上皇寿羣臣皆称万岁大笑为乐惠帝四年七月未央宫凌室织室灾吕后八年朱虚侯从勃请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注非正门而在两旁】文帝即位夕入未央宫还坐前殿七年六月未央宫东阙罘罳灾景帝中五年八月未央宫东阙灾【五行志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未央宫柏梁台灾】昭帝元凤二年四月上自建章宫徙未央宫大置酒宣帝入未央宫见皇太后羣臣奏上玺绶即位元康元年三月诏曰甘露降未央宫四年三月诏曰神爵集未央【郊祀志甘露元年夏建章未央长乐宫钟簴铜人生毛时以为美祥 又因方士言为随侯劒寳玉寳璧周康寳鼎立四祠于未央宫中】成帝建始元年六月未央官殿中朝者坐【注服防曰公卿以下朝防坐也晋灼曰内朝臣之朝坐】三年秋关内大水虒上小女走入横城门阑入尚方掖门至未央宫钩盾中【王商传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十二月地震未央宫永始四年四月未央宫东司马门灾【五行志未央宫帝所居也】 功臣表阳城延为少府作未央宫 列传翼奉上疏曰孝文时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诸离宫馆也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皇白虎玉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宣室温室承明耳 李广入为未央卫尉程不识时亦为长乐卫尉 灌夫丞相蚡谓曰程李俱东西宫卫尉注孟康曰李广为东宫程不识为西宫范明友邓广汉东西宫卫尉 卫太子使舍人持节
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发长乐宫卫 霍光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防议未央宫 赵充国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中 王商为丞相河平四年单于见白虎殿丞相坐未央廷中单于拜谒朱博为丞相赵元为御史大夫并拜于前殿延登受册傅昭仪传哀帝即位王太后诏令傅太后丁姬十日
一至未央宫【孔光传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果从复道朝夕至帝所】 孝平后传便时上林延寿门入未央宫前殿羣臣就位行礼后纪顺帝永和二年十月庚子幸未央宫防三辅郡
守都尉及官属劳赐作乐 西京杂记汉髙帝七年萧相国营未央宫因龙首山制前殿建北阙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后宫门闼凡九十五黄图未央宫周囬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
五丈高三十五丈【一云三丈五尺】前殿曰路寝见羣臣诸侯处也营未央宫因龙首山以制前殿【潘岳关中记曰未央官殿皆疏龙首山上作之】山长六十里秦时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其行道因成土山西京赋所谓疏龙首以抗殿是也至孝武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戸华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轩镂槛青丹墀【汉官典职曰丹漆地称丹墀】左墄右平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殿又有殿阁三十有二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飞羽凤皇通光曲台白虎等殿増城昭阳延平合欢囬东宣明长年温室昆德承明等殿玉台增盘阁麒麟天禄阁金马青门画堂甲观非常室按旧图云王莽改未央宫曰寿成室前殿曰王路堂渐台织室凌室【见惠纪】皆在未央宫中注一本宣室温室清凉在未央殿北宣明广明在未央殿东昆德玉堂在未央殿西其中又有麒麟金华承明殿石渠天禄麒麟阁金马青门元武苍龙二阙画堂朱省堂甲观非常室【又宣室阁见甘露四年钩盾中见建始三年】 水经注渭水迳长安城北又东合昆明故渠故渠东迳未央宫北萧何斩龙首山而营之山长六十余里头于渭尾达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五六丈土色赤而坚北有元武阙即北阙也东有苍龙阙阙内有阊阖止车诸门未央殿东有宣室玉堂麒麟含章白虎凤凰朱雀鹓鸾昭阳诸殿天禄石渠麒麟三阁未央宫北即桂宫也周十余里内有明光殿走狗台柏梁台旧乗复道用相迳通故渠出二宫之间谓之明渠明渠又东歴武库北旧樗里子葬于此汉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直其墓明渠又东迳汉长乐宫北本秦之长乐宫也周二十里殿前列铜人殿西有长信长秋永寿永昌诸殿 诗正义未央者前限未到之辞故汉有未央宫古诗有乐未央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未央宫在雍州长安县西北十里长安故城中【元和志同十四里】史大事记高九年未央宫成置酒前殿太上皇辇上
坐【僝工于八年讫事于九年】 说文序孝平时召爰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夏侯胜传宣帝初议庙乐羣臣大议廷中】
阙门观也刘熈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从出也
东阙 长安志汉书曰高祖七年萧何立文帝七年六月未央宫东阙罘罳灾师古曰罘罳为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罘音浮】北阙 长安志汉书顔师古曰未央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是则以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门东阙至于西南两面无门阙矣葢萧何立宫以厌胜之术
关中记曰未央宫东有苍龙阙北有元武阙所谓北阙也阙中有阊阖门止车门庙记曰未央宫有白虎阙属车阙 西都赋其宫室也体象天地经纬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注七畧曰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微南出明堂象太微】植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因瓌材而究竒抗应龙之虹梁雕玉填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上林赋曰华榱璧珰】左墄右平重轩三阶闺房周通门闼洞开列钟簴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台闲馆焕若列宿紫防是环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西京赋览秦制跨周法正紫防于未央【注辛氏三秦记曰未央宫一名紫防宫】表峣阙于阊阖【注阊阖紫微宫门名 三秦记未央官有尧阁阊阖】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峩以岌嶪亘雄虹之长梁结棼橑以相接饰华榱与璧珰流景曜之韡晔雕楹玉磶绣栭云楣三阶重轩镂槛文防右平左墄青丹墀重门袭固奸宄是防仰福帝居阳耀阴藏洪钟万钧猛虡趪趪朝堂承东温调延北西有玉台联以昆德长年神仙宣室玉堂麒麟朱鸟龙兴含章众星环极赫戏煇煌正殿路寝用朝羣辟大夏耽耽九戸开辟【注九室室有一戸】高门有闶列坐金狄【三辅故事大夏殿始皇造铜人十枚在殿前】 东京赋高祖因秦宫室作洛之制我则未暇西匠营宫目翫阿房损之又损然尚过于周堂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不康 晋义熙十三年刘克闗中九月大防文武于未央殿石虎建武十一年城长安未央
宫
汉栎阳宫
纪高帝二年十一月还归都栎阳【地理志左冯翊栎阳秦献公自雍徙】六月还栎阳壬午立太子令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萧何传守阙中侍太子治栎阳】六年三月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公五月丙午诏曰子有天下尊归于父尊太公曰太上皇七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自栎阳徙都长安唐卢怀慎传高祖受命五日一朝太公于栎阳宫
汉沛宫
高纪十二年冬十月上破黥布军于防【注蕲县乡名】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百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其以沛为朕汤沭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老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上留止张饮三日并复丰比沛 礼乐志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令歌儿习吹相和以百二十人为员哀帝时孔光定鼓员十二人 光武纪幸沛祠高原庙 肃宗纪章和元年幸梁遣使祠沛高原庙丰枌榆社【与太宗幸武功故宫光武置酒南阳旧宅相类】盖延传建武二年延定沛修高祖庙置啬夫祝宰乐人括地志沛宫故地在徐州沛县东南二十里一步
史记正义十三州志云汉兴四年改泗水为沛郡理相城故以沛为小沛括地志云泗水亭在徐州沛县东一百步有高祖庙 周庾信作置酒沛宫賛 栁宗元汉原庙铭曰原庙沛宫之旧也祀蚩尤于是庭而赤精降导灵命于是邦而羣雄至登布衣于万乗而子孙得以纉其绪化环堵为四海而黎元得以安其业基岱岳之高源洪河之长蓄灵拥休此焉发迹【或云班固为碑宗元为铭】
汉黄山宫
地理志右扶风槐里有黄山宫孝惠二年起【在涝水入渭之下渭在宫南】 黄图黄山宫在兴平县西三十里【元和志云西南】武帝防行西至黄山宫即此【见东方朔传】 元后传太后秋歴东馆望昆明集黄山宫【注在槐里】冬飨饫飞羽【殿在未央宫中羽或作雨】校猎上兰【观在上林中】登长平馆临泾水而览焉 水经渭水东北迳黄山宫南 西京赋上林禁苑绕黄山而欵牛首
汉甘泉宫 竹宫 前殿 紫殿 云阳宫林光宫 明庭宫
纪文帝三年五月十年冬幸甘泉【注师古曰甘泉在云阳本秦林光宫】武帝元鼎四年六月得寳鼎【以礼祠迎至甘泉蔵帝庭合明应】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于甘泉天子亲郊见朝日夕月【汉仪注郊泰畤皇帝平旦出竹宫东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不用春秋也晋礼仪志同 黄图甘泉祠宫以竹为宫天子居中汉旧仪竹宫去坛三里】天汉四年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太始三年三月行幸甘泉宫飨外国客后元二年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宣帝元康四年三月神爵集甘泉泰畤殿中甘露三年正月黄龙元年正月行幸甘泉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狦来朝【匈奴传甘露三年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元帝初元三年六月诏罢甘泉宫卫令就农成帝永始四年正月幸甘泉郊泰畤神光降集紫殿 郊祀志【兼纪年月】建元三年武帝因齐人少翁【拜为文成将军】言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乙诸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元鼎四年夏六月得鼎【汾阴得宝鼎藏于甘泉宫羣臣皆上寿贺】公孙卿曰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五年冬十月幸甘泉具泰一祠六年冬公孙卿言见仙人迹缑氏城天子幸缑氏元封二年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天子幸缑氏遂至东莱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公孙卿曰仙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为舘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冝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亷桂舘甘泉作益寿延寿二舘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于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选注因秦林光宫増通天迎风储胥露寒】夏六月有芝生甘泉殿房中【史记云防内中】天子为塞河兴通天若有光云【汉旧仪九茎金色緑叶朱实夜有光】廼下诏甘泉房中生芝九茎赦天下太初元年春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庭明庭者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宣帝神爵元年正月幸甘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事盛车服齐祠之礼颇作诗歌甘露三年正月上郊泰畤因朝单于于甘泉宫黄龙元年正月复幸甘泉郊泰畤又朝单于于甘泉宫元帝即位遵旧仪间岁正月一幸甘泉郊泰畤成帝建始元年十二月徙甘泉泰畤于长安南北郊永始元年三月复甘泉祠 礼乐志武帝祠大一于甘泉就干位也【师古曰言在京师之西北】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昏祠至明夜有神光集祠坛天子自竹宫望拜【韦昭曰以竹为宫天子居中师古曰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 列传金日防母诏图画于甘泉宫【又图画李夫人于甘泉宫】 上幸林光宫注师古曰林光宫秦二世所造【郊祀志注秦离宫名】汉又于其旁起甘泉宫【括地志秦之林光宫汉之甘泉在雍州云阳西北八十里】 刘德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翟方进为司直从上甘泉行驰道中既至甘泉宫防
殿中 扬雄孝成帝时方郊祀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雄从上泉还奏赋以讽【文选注汉书曰永始四年正月行幸泉七畧曰泉赋永始三年正月待诏臣雄上汉书无幸泉之文疑七畧误】其辞曰惟汉十世将郊上定泰畤云云离宫般以相烛兮封峦石关迆靡虖延属大夏云谲波诡嶊嶉而成观翠玉树之青葱兮璧马犀之瞵防金人仡仡其承钟虡兮嵌岩岩其龙鳞配帝居之县圃兮象泰壹之威神洪台崛其独出兮防北极之嶟嶟列宿乃施于上荣兮日月才经于柍桭歴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蔑蠓而撇天左欃枪而右冥兮前熛阙而后应门【熛赤色】览樛流于高光兮【服防曰高光宫名】溶方皇于西清【西箱】前殿崔巍兮和氏珑玲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乗云阁而上下兮纷笼以棍成曵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宛延排玉戸而飏金铺般倕弃其剞劂兮王茧投其钩绳珍台闲馆琁题玉英蜵蜎蠖濩之中齐虖阳灵之宫集虖礼神之囿登乎颂祗之堂度三峦兮偈棠棃増宫防差骈嵯峨兮云云甘泉本秦离宫既奢泰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宫外近则洪厓旁皇储胥弩阹逺则石关封峦鳷鹊露寒棠棃师得游观屈竒瑰伟【师古曰棠棃官在甘泉苑垣外师得宫在栎阳界其余皆甘泉苑垣内之宫观也】其为已久非成帝所造欲谏则非时欲黙不能已故遂推而隆之乃上比于帝室紫宫若曰非人力所为傥鬼神可也又是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从 王褒甘泉颂甘泉山天下显敞之处也【文选注甘泉山名下有甘泉水因以名之】前接大荆后临北极左抚仁乡右望素域其宫室也镂螭龙而造牖采云气以为楣神星罗于题鄂虹蜺往往而绕榱想圣主之优游时娱神而欵纵坐凤皇之堂听和鸾之弄临麒麟之域验符瑞之贡咏中和之歌读太平之颂【本传元帝为太子喜褒所为洞箫及甘泉颂 西京赋注引王褒甘泉颂曰编瑇瑁之文防魏都赋注引王褒甘泉赋】 刘歆赋回天门而凤举蹑黄帝之明庭 续志大驾公卿奉引大将军骖乗属车八十一乗备千乗万骑西都行祠天郊甘泉备之官有其注名曰甘泉卤簿【服防曰大驾八十一乗作三行尚书御史乗之最后一乗揷豹尾以前皆为省中 东方朔别武帝幸甘泉长平阪朔在属车中】 黄图甘泉宫一曰云阳宫史记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又三十二年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 闗辅记
甘泉宫一曰云阳宫一曰林光宫本秦造在今池阳县西甘泉山宫以山为名周匝十余里汉武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以来员丘祭天处开山图云阳先王之墟也武帝造赤阙于南以象方色于甘泉宫更置前殿始广造宫室有芝生甘泉殿边房中汉旧仪九茎金色緑叶朱实夜有光乃作芝房歌又起紫殿雕文刻镂黼黻以玉饰之甘泉有高光宫又有林光宫【黄图又云林光宫纵广各五里在云阳县界】有长定宫竹宫通天台通灵台武帝作迎风馆【元封二年】后加露寒储胥二馆皆在甘泉中西厢起彷徨观筑甘泉苑建元中作石关封峦鳷鹊观于苑垣内宫南有昆明池苑南有棠梨宫 西都赋冠以九陪以甘泉乃有灵宫起乎其中秦汉之所极观渊云之所颂叹注汉宫阙疏曰甘泉林光宫秦二世造 西京赋覛往昔之遗馆获林光于秦余【臣賛曰林光秦离宫名】处甘泉之爽垲乃隆崇而敷既新作于迎风增露寒与储胥【李善注元封二年増】托乔基于山冈直墆霓以高居【文景常幸甘泉不言有宫恐是林光如故武帝后方増剏一宫耳】 元和郡县志甘泉宫武帝以五月避暑于此八月乃还【汉传征和二年夏上辟暑甘泉宫】 洞防记武帝起超仙之台于明庭宫北明庭者甘泉别名思赵倢伃起通灵台于甘泉宫汉甘泉宫记【唐仲友】汉有区夏作都长安封畿之内宫馆环列葢数十百所天子以时讲事銮舆行幸各有攸处而文物之盛莫如甘泉葢自孝文迄于元成尝于此整军经武祀神考政行庆赏朝防之礼非止为清暑也其珍台闲馆增饰崇丽极屈竒伟之观亦非它宫比当时鸿儒硕生若相如枚臯王褒扬雄之俦从属车之清尘预观盛典类能持简操笔扬厉伟迹故讃功论德则有子渊之颂主文谲谏则有子云之赋辞意既盛美矣独未闻登载本末勒诸金石非阙文欤谨追述而记之曰琁穹垂象躔次彪列营室之东离官辨位王良之南阁道循轨王者宪天御极肇建宸居必有增宫别馆以备临幸夫岂事奢泰以侈游观哉葢将隆上都规亿载非壮丽亡以重威不轨物何以示训是以夏都冀方啓有钧台之飨周宅镐京康有酆宫之朝考室之制其来尚矣粤兹灵宫奠居干维昔帝鸿氏于此接万灵祭上帝是谓明庭天尝假力于秦以营宫室是谓林光汉曰甘泉葢因山以更命之也爰自孝文实始巡幸命将抚师克固吾圉稽古礼文我则未暇洎我孝武重熈累洽乃诏共工缮治增益元朔之初则作台室以画鬼神元鼎之间则立泰畤以展郊拜延寿通天前殿诸侯王邸又剏于元封太初之际故其缭墙之内宫馆相望近则洪厓旁皇储胥弩阹逺则石关封峦鳷鹊露寒高光迎风起于中棠梨师得接于外光明神丽迤靡连属紫宫元圃之居不是过也始元朔迄于后元法驾清跸相继戾止搜讲坠典靡不在焉受计者一郊泰畤者三朝诸侯王者再外国之客飨于是汾阴之鼎藏于是祠神君赐宗室东封北巡发轫弭节周旋于兹号令文章焕焉可述矣孝宣中兴复修故事葢尝即此四拜泰一再朝呼韩功烈茂盛增光祖宗降及元成犹遵遗业执珪币以事上帝凡九至焉兹礼乐之所自出徳业之所由着岂与长杨五柞为校猎之地萯阳宣曲置更衣之所穷奢极欲以快心目者同日道哉武宣之世上天降鉴眷顾与宅灵芝产斋房黄云覆寳鼎路弓获鹿于中山美光兆祥于泰畤神爵五采万数翔集神光并见烛曜斋宫滋至之休着于兹宫者史不绝书矣成帝之初丞相御史议罢泰畤则天出警戒风毁作宫暨帝复行荐飨则仍有神光降集紫殿得非斯宫之作克厌帝心哉虽然虒祈筑而谤兴灵台作而民附宫室之建祸福之阶也则夫垂衣拱手蜵蜎蠖濩之中可不思乎是故饬躬斋精必念夫逆厘三神负扆听断必念夫施泽四海四夷君长俯伏渭桥必思夫威德之所加冠裳玉帛羣后咸在必思夫恩礼之所浃神祗降嘏则抑畏自度天戒垂示则恐惧修省夫然故事无过举方外福宫室之奉可安享也茍不思政事而乐逸游不修典礼而怀宴安则厥鍳不逺在秦皇之世居是宫者甚可畏哉若乃玉树马犀金人钟虡之属子云已能赋之至于日防之母图于宫中昭仪之宠丽于法从衞尉之罢置郊畤之因革皆不系于作宫之防班史具在兹不复书 程大昌曰古以甘泉名宫者三秦甘泉在渭南汉甘泉在云阳磨石岭上隋甘泉在鄠县长安志曰磨石岭有甘泉十道志曰甘泉出石皷西原汉宫在山上即秦林光宫旁取石皷甘泉以名隋宫在鄠县西南二十里对甘泉谷【鄠即夏之扈古有甘亭唐有甘泉乡】惟秦之甘泉史尝明言在渭之南而无言在渭南何地者始皇纪迎太后于雍入咸阳复居甘泉宫【括地志秦甘泉官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徐广曰表云咸阳南宫秦时咸阳跨渭南北则此宫在渭南又曰章台上林皆在渭南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则甘泉前后必近上林即鄠县也安知隋宫不袭秦旧邪秦之林光至汉犹存元封二年始即磨盘岭山秦宫之侧为宫是为汉甘泉孟康曰甘泉一名林光师古曰汉于林光旁起宫非一名也文景皆幸甘泉不曰有宫当是秦林光尚可用也战国策范睢说秦王曰北有甘泉谷【史记秦地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即云阳县甘泉山也武帝虽别剏一宫而林光如故帝非特备游观信方士明庭之语求自通于仙故增之又增如泰畤仙掌露盘泰壹诸画象尽在其上此山距长安巳三百里而望见长安城堞上有通天台云雨悉在台下宫殿台观略与建章比而百官皆有邸舍帝以五月避暑八月乃归元和志曰登山必自车箱阪阪在云阳西北三十八里萦纡才通单轨上阪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黄图与史不合如思子宫在湖之渭南也万岁宫在汾阴河东也而图皆以宫甘泉甘泉自在渭北非误邪 北史后周有云阳宫 唐志京兆府鄠县东南三十里有隋太平宫西南二十二里有隋甘泉宫云阳有甘泉山 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八月鐡勒十一姓入贡壬申上幸汉故甘泉宫
汉高光宫
见上
汉长杨宫 五柞宫
地理志扶风盩厔县有长杨宫有射熊馆秦昭王起纪武帝后元二年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注有五柞木因以名宫 武帝徃来长杨五柞宫注师古曰二宫并在盩厔皆以树名之【宣纪】 元帝永光五年冬幸长杨宫射熊馆布车骑大猎 成帝元延二年冬幸长杨官从胡客大校猎宿萯阳宫赐从官 列传东方朔武帝微行丞相御史使右辅都尉徼循长杨以东后乃私置更衣从宣曲以南十二所投宿诸宫长杨五柞倍阳宣曲尤幸朔进谏云云 司马相如尝从武帝至长杨猎天子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因上疏谏 雄上长杨赋曰振师五柞习马长杨 张放从上微行出游北至甘泉南至长杨五柞 黄图长杨宫在盩厔县东南三十里【元和志三十三里】本秦旧宫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荫数亩因以为名门曰射熊秦汉游猎之所长杨榭在长杨宫秋令校猎其下命武士搏射禽兽天子登此以观焉【台上有木曰榭】五柞宫汉之离宫也【元和志云秦五柞宫】在盩厔【元和志在县东南三十八里】宫中有五柞树因以名中有青梧观【执金吾广意待诏五柞官】 水经注渭水北流长杨宫西 西都赋歴长杨之榭 西京赋集乎长杨之宫相羊乎五柞之馆上林禁苑掩长杨而联五柞【注长杨五柞皆宫中五柞亦馆名有五株柞树】 潘岳西征赋清暑之馆五柞之宫交渠引漕激湍生风乃有昆明池乎其中
汉棫阳宫
文纪后二年夏行幸雍棫阳宫注秦昭王所作也 地理志右扶风雍县棫阳宫秦昭王起 郊祀志武帝征和四年修封泰山是岁雍县无云如靁者三或如虹气苍黄若飞鸟集棫杨官南有司以为美祥 苏武传长君【武兄嘉】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黄图棫阳宫在今岐州扶风县东北 文选注东观汉记曰济阳有武帝行过宫
汉回中宫
匈奴传孝文十四年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注师古曰回中在安定【原州】其中有宫【应劭注同】 黄图秦始皇二十九年巡陇西过回中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烧回中宫元封四年冬十月幸雍通回中道【注见下首山宫】遂北出萧关【天汉二年春行幸东海还幸回中】又有三良宫相近 括地志秦回中宫在岐州雍县西四十里【一云三十里 元和志谓宫为秦官在鳯翔天兴县西黄图曰官在汧】
玉海卷一百五十五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五十六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宫【二】
汉宜春宫 棠梨宫 宣曲宫
司马相如上林赋蹷石关歴封峦过防鹊望露寒【注张楫曰此四观建元中作在云阳甘泉宫外】下棠梨息宜春【张楫曰棠梨宫名在云阳南三十里一云东南三十里师古曰宜春宫名在杜县东即今曲江池是其处也】西驰宣曲濯鹢牛首【张楫曰宣曲宫名在昆明池西牛首池名在上林苑西头】登龙台掩细柳【观名】相如尝从上至长杨猎还过宜春宫奏赋以哀二世行失曰登陂陁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临曲江之隑洲兮望南山之参差【张楫曰隑长也苑中有曲江之象中有长洲师古曰临曲岸之洲今谓曲江史记正义曲池武帝造周廻五里在宜春苑中】观众树之蓊薆兮览竹林之榛榛 东方朔建元三年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置更衣从宣曲以南十二所中休更衣投宿诸宫长杨五柞倍阳宣曲尤幸【师古曰皆宫名】 扬雄棠梨师得【师古曰棠棃官在甘泉苑垣外师得宫在栎阳界】百官表长水校尉掌宣曲胡骑【师古曰宣曲观宫】 黄图宣曲宫在昆明池西孝宣帝晓音律尝于此度曲因以名宫宜春宫本秦之离宫在长安城东南杜县东近下杜在鄠者宜春观【郭璞曰在渭南】棠梨宫在甘泉苑垣外云阳南三十里 括地志秦宜春宫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三十里宜春苑在宫之东杜之南
汉龙渊宫【龙渊劒】
武纪元光三年夏五月河决濮阳汜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注孟康曰在西平界其水可用淬刀劒特坚利古龙渊之劒取于此水服防注宫在长安西作铜飞龙故以冠名也如淳曰黄图云有龙渊宫今长安城西有其处沟洫志救河决亦起龙渊宫于其旁师古曰黄图云龙渊庙在茂陵东不言宫也此言救决河而起龙渊宫即不在长安西矣又章帝赐尚书韩棱龙渊劒孟说是【刘攽曰非因救河起宫黄图所说是徳阳庙亦云宫】 韩棱楚龙渊注晋太康地记云汝南西平县有龙渊水可淬刀劒汝南即楚分野【史记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辨注同】 国史志澶州濮阳县有龙渊宫 景纪中四年春三月起徳阳宫
注臣瓉曰景帝庙也西京故事云景帝庙为徳
阳
汉宣防宫
见河渠 括地志故龙泉宫俗名瓠子宫在濮州濮阳县北十里州西北九十里元光中河决瓠子塞决河之傍龙泉之侧因以为名
汉三雍宫 三宫【见明堂】
河间献王献王修学好古其学举六蓺修礼乐被服儒术山东诸儒多从之游武帝时献王来朝【元光五年十月】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注三雍宫灵台辟雍明堂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 蓺文志儒家河间献王对上下三雍宫五篇 后桓荣传永平二年三雍初成拜荣为五更【李躬为三老】每大射养老礼毕帝辄引荣及弟子升堂执经自为下说 又中元元初建三雍
汉扶荔宫
黄图在上林苑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竒草异木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支槟榔橄榄甘橘之类西京杂记初修上林苑羣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木亦
有制为美名以标竒丽就上林令虞渊得朝臣所上草木名二千余种 宋朝嘉祐中刘敞守长安得林华宫行镫铭莲勺宫铜博山炉下槃铭皆汉五鳯中造 金石録廪丘宫镫铭甘露三年造宫不见于史
汉首山宫 高灵馆
武纪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通回中道【孟康曰回中在北地武帝故宫黄图云回中宫在汧】六年冬行幸回中春作首山宫二月幸河东祠后土诏曰朕礼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为黄金祭后土神光三烛注应劭曰首山在上郡于其下立宫庙也文頴曰在河东蒲阪界师古曰文说是 黄图武帝元封元年封禅后梦高祖坐明堂朝羣臣于是祀高祖于明堂以配天作首山宫以为高灵馆
汉建章宫 前殿 鳯阙 玉堂 璧门 天梁宫 四殿 汉宫室制度图
武纪太初元年二月起建章宫【注师古曰在未央官西今长安故城西俗所称正女楼即此宫之阙也】太始四年五月还幸建章宫大置酒赦天下【天汉四年夏征和元年春正月皆行幸史罕书临幸皆从飞阁越城以出也】 郊祀志柏梁灾【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粤人勇之曰粤俗有火灾复起屋必大用厌胜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戸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鳯阙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商中【商庭也西方之庭】数十里虎圏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仙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东方朔传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鳯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戸土木衣锦绣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使民不奢侈难矣能燔甲乙之帐却走马示不复用尧舜可比矣【史记东方朔传建章后阁有驺牙见】 百官表太初元年置建章营骑【李陵卫青为建章监青给事建章召为建章监侍中】 纪昭帝始元元年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元鳯二年四月上有建章宫徙未央大置酒宣帝元康元年冬置建章卫尉甘露三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置酒建章宫飨赐单于观以珍寳元帝初元三年六月罢甘泉建章宫卫 黄图建章宫在长安城外于未央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构辇道以上下宫之正门曰阊阖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门左鳯阙高二十五丈【三辅旧事鳯凰阙武帝造高二十五丈五尺一名别风阙又曰嶕峣阙门内二百步】右神明台门内北起别风阙高五十丈对峙井干楼高五十丈连阁皆有罘罳前殿下视未央其西则广中殿受万人有玉堂函德等二十六殿太液池唐中池三辅旧事建章宫周回三十里又于宫门北造圆阙高二十五丈上有铜鳯皇【古歌云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爵即铜鳯皇也】 闗中记上林苑中有宫十二建章其一也圆阙临北道 括地志建章宫在雍州长安县西二十里长安故城西【元和志同】 西都赋辇路经营修涂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陵墱道而超西墉混建章而外属【东都赋建章甘泉馆御列仙】设璧门之鳯阙上觚棱而栖金爵内则别风之嶕峣眇丽巧之竦擢张千门而立万戸顺阴阳而开阖尔乃正殿崔嵬层建厥高临乎未央经骀荡而出馺娑洞枍诣以与天梁【官名】上反宇以葢戴激日景而纳光【注三辅故事曰建章宫有折风阙闗中记一名别风又闗中记曰建章宫有馺娑骀荡枍诣承光四殿 黄图骀荡宫春时景物满官中也馺娑宫马行迅疾一日遍宫中言宫之大也枍诣宫木名宫中美木茂盛也天梁官梁木至于天言官之高也四宫皆在建章宫又有竒华殿鼔簧宫】神明鬰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跻轶云雨于大半虹霓回带于棼楣攀井干而未半目眴转而意迷步甬道以萦纡又杳窱而不见阳排飞闼而上出若游目于天表似无依而洋洋前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注未央官在西长乐在东桂宫明光宫在北建章宫在城西】西京赋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用厌火祥营宇之制事兼未央圆阙竦以造天若双碣之相望鳯骞翥于甍标咸遡风而欲翔阊阖之内别风嶕峣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以岧岧神明崛其特起井干叠而百层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馺娑骀荡枍诣承光反宇业业飞檐防防流景内照引曜日月天梁之宫实开高闱长廊广庑连阁云蔓闬庭诡异门千戸万珍台蹇产以极壮嶝道逦倚以正东似阆风之遐坂横西洫而绝金墉城尉不弛柝而内外潜通前开唐中顾临太液清渊洋洋神山峩峩列瀛洲与方丈夹蓬莱而骈罗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蘂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薛琮注圆阙上作铁鳯凰令张两翼举头敷尾以函屋上下有转枢向风如将飞】 晋张华传武帝尝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戸华画地成图左右属目帝甚异之
汉迎年宫 延年宫 望仙宫
郊祀志太初三年上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昆仑圃五城十二楼仙人所居】以候神人于执期【地名】名曰迎年【若言析年】上许作之如其方名曰祈年上亲礼祀上犊黄焉太始三年东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地理志东莱腄县有之罘山祠也】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即迎年也 按元封元年四月癸卯封太山诏用事八神】 汉宫阁名长安有祈年宫延寿宫汉武故事长安有通天宫 郭子横洞防记元封三年起望仙宫
汉明光宫 明光殿省
武纪太初四年秋起明光宫注师古曰黄图云在城中元后传成都侯商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注在城
内近桂宫 平纪元始元年六月罢明光宫及三辅驰道 黄图明光宫在长乐宫后南与长乐宫相属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三秦记曰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昼夜光明明光殿以金为戺玉为阶【一本云此宫在甘泉宫中】 西都赋弥明光而亘长乐注三辅旧事曰桂宫内有明光殿西京赋属长乐与明光径北通于桂宫注明光殿直北通桂宫 汉官仪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以丹朱采地曰丹墀尚书伏其下奏事【程氏以此殿为东都之殿后汉门名有建礼门黄门侍郎揖疏受事】 程大昌曰汉有明光宫三一在北宫与长乐相连一在甘泉宫中一为尚书奏事之地
汉桂宫 四寳宫 北宫
三辅黄图桂宫汉武帝太初四年秋起周回十余里【一本云周匝四十里】在未央宫北【元和志在长安县北十三里长安故城中】汉书桂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关辅记桂宫通未央宫北中有明光殿土山复道从宫中西上城西至建章宫神明台蓬莱山三秦记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缀明月珠金戺玉阶昼夜光明西京杂记武帝为七寳牀杂寳案寳屏风列寳帐设于桂宫时人谓之四寳宫【长安记曰桂宫在未夹宫北亦曰北官】北宫在长安城中近桂宫俱在未央宫北周回十里高帝时制度草创孝武增修之中有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戸如桂宫汉书曰孝惠孝成皇后废处北宫哀帝皇后居桂宫 西都赋辇路经营修涂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 西京赋钩陈之外阁道穹窿属长乐与明光径北通乎桂宫郊祀志置寿宫北宫【括地志在长安西北十三里】张羽旗设共具以礼神君神君所言上使受书名曰画法【策画之法】 东方朔传武帝尝从董偃游戏北宫驰逐平乐于是上为窦太主置酒宣室朔时陛防殿下辟防而前有诏更置酒北宫引董君从东司马门入更名东交门 霍光传昌邑王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桂宫注师古曰在未央宫北 宣纪元康四年三月诏曰神爵集北宫 成纪为太子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师古曰黄图桂宫在城中近北宫非太子宫】建始二年三月北宫井水溢出平纪孝哀皇后傅氏退居桂宫注师古曰桂宫在城
中非未央宫中 孔光传光议定陶太后宜改筑宫何武曰可居北宫上从武言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果从复道朝夕至帝所
汉长信宫 永信宫 中安宫 长秋宫 储元宫 永乐宫 东宫 东朝
哀纪绥和二年上即位五月丙戌尊定陶太后丁姬各置左右詹事食邑如长信宫中宫【注成帝母王太后居长信宫中宫皇后之宫】建平二年夏四月诏尊共皇太后曰帝太太后称永信宫共皇后曰帝太后称中安宫 百官志詹事属官有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更名长乐少府注居长信宫则曰长信居长乐宫则曰长乐 东方朔传武帝夜出夕还赍五日粮防朝长信宫注五日一朝长信宫故赍五日粮长信太后之宫也 霍光传出入长信宫殿中通籍长信宫 王嘉传哀帝为董贤治器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刘原父曰太皇太后称长信宫傅太后永信宫丁姬中安宫故称三宫】 班媫妤传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之退处东宫作赋曰奉共养于东宫托长信之末流 杜钦传唯陛下数御安车由辇道亲二宫之饔膳注韦昭曰卭成太后与成帝母续志帝祖母称长信宫故有长信少府【后汉都洛阳亦有长信宫长乐宫又有长秋宫 汉官仪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后曰永乐】 黄图云长乐殿西有长信宫长秋殿【又云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以长秋长信为名】水经亦曰殿西有长信长秋等殿则皆在长乐宫中也长安志别出长信等七宫不以统诸长乐殆疑也 百官表将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詹事属官有中长秋注师古曰秋者秋成之时长者常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宫名 冯昭仪传为信都太后与王俱居储元宫注师古曰黄图在上林苑中 后后纪马后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注皇后所居宫也长者久也秋者万物成熟之初也故以名焉 匽后和平元年尊为孝崇皇后宫曰永乐置太仆少府以下皆如长乐宫董后尊号曰孝仁皇后居南宫嘉德殿宫称永乐
叔孙通传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 爰盎传上朝东宫赵谈骖乗 张汤传呉楚七国反景帝往来东宫间 田蚡传武帝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毋奏事东宫【窦太后】 灌夫传东朝廷辩之注如淳曰东朝太后朝也 夏侯胜传羣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胜用尚书授太后 许后传成帝报曰其孝东宫毋阙朔望注东宫太后所居也【刘向言王氏依东宫之尊】叙传上朝东宫太后曰班侍中伯大将军所举宜宠
异之伯每朝东宫常从
汉后宫八区 后宫十四位 椒房 掖庭十四级
班倢伃传为倢伃居增成舍注应劭曰后宫有八区増成第三 黄图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鳯皇鸳鸯等殿 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合欢增成安处常宁若椒风披香发越兰林蕙草鸳鸾飞翔之列【注黄图长乐宫有椒房殿汉宫阙名有合欢披香鸳鸾飞翔殿余亦殿名新论曰董昭仪居舍号曰椒房】昭阳特盛隆于孝成【注昭阳殿名孝成赵皇后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以藻绣络以编连随珠明月错落其间金釭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于是墀扣砌玉阶彤庭碝磩采致琳珉青荧瑚碧树周阿而生红罗飒纒绮组缤纷精曜华烛俯仰如神后宫之号十有四位窈窕繁华更盛迭贵 西京赋后官则昭阳飞翔增成合驩兰林披香鳯皇鸳鸾馆室次舍采饰纎缛裛以藻绣文以朱緑金戺玉阶彤庭辉辉珊瑚琳碧瓀珉璘彬珍物罗生焕若昆崘虽厥裁之不广侈靡逾乎至尊列爵十四竞媚取荣盛逾无常惟爱所丁 外戚传汉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武帝制偼伃娙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注自昭仪以下至秩百石十四等】昭仪位视丞相偼伃视上卿娙娥视中二千石傛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二千石八子视千石充依视千石七子视八百石良人视八百石长使视六百石少使视四百石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上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 后皇后纪秦并天下官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其号武元之后掖庭三千増级十四光武中兴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绶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 霍光上官桀有椒房中宫之重注师古曰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芳也在未央宫 谷永传愿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许后传省减椒房掖庭用度 后第五伦椒房之亲注后妃以椒涂壁取其繁衍多子故曰椒房 礼内宰六宫注若今称皇后为中宫疏汉旧仪有此事
汉犬台宫
江充传召见犬台宫 黄图在长安西二十八里上有犬台宫外有走犬观
汉钩弋宫 尧母门
赵偼伃传居钩弋宫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十四月乃生命所生门曰尧母门注黄图宫在城外汉武故事在直门南【括地志在长安城中】 黄图林光宫中有长定宫三辅决录曰后从帝行幸甘泉宫居长定宫长门宫在长安城孝武陈后居之【东方朔窦太主献长门园更名长门宫注如淳曰长门在长安城东南】昭台宫在上林苑中 西京杂记赵王如意年幼未就外傅使赵媪傅之号其室曰养徳宫后改为鱼藻宫
汉交门宫 鼎湖宫
武纪太始四年夏四月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门宫若有乡坐拜者作交门之歌注晋灼曰琅邪县有交门宫武帝所造 黄图鼎湖宫在湖城县界【晋灼曰在蓝田引黄图】昔黄帝采首山铜以铸鼎鼎成有龙下迎帝仙去小臣攀龙髯而上者七十二人汉武帝于此建宫【详见郊祀志】
汉万岁宫 亭
黄图万岁宫武帝造汾阴有万岁宫宣帝元康四年幸万嵗宫神爵翔集以元康五年为神爵纪元 宣纪神爵元年正月行幸甘泉郊祀泰畤三月幸河东祠后土诏曰乃元康四年嘉谷元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九真献竒兽南郡获白虎威鳯为寳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饬躬斋精祈为百姓东济大河天气清静神鱼舞河幸万岁宫神爵翔集注服防曰万岁宫在东郡平阳县今有津晋灼曰黄图汾阴有万岁宫是时幸河东师古曰晋说是 后黄琼传顺帝永建中公车召琼李固遗书曰闻渡伊洛在万岁亭注亭在洛州嵩阳县西北武帝元封元年登太室闻山呼万岁者三因以名亭【又桓帝纪注洛阳夏门外有万岁亭】 三齐记曲城齐城东有万岁水水北有万岁亭汉武所造西征记【戴延之】汉武帝于太室山作登仙台及万岁亭
汉日华宫
黄图河间献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余区以待学士【又见西京杂记】梁孝王作曜华宫筑兎园有鴈池鹤洲鳬渚【广川王太后居长寿宫】
汉步夀宫
郊祀志神爵二年正月鳯皇集祋祤于所集得玉寳起步寿宫乃下诏赦天下【厥后五凤纪年凤皇名殿】 黄图秦亦有步寿宫今按其地与秦异则秦汉各有步寿宫秦在新丰县步髙宫西 汉宫阁名长安有延寿宫祈年宫元和志汉步寿宫在华原县东北三里【本汉祋祤】
隋志京兆渭南有步寿宫 初学记黄图曰京兆有步髙宫【元和志秦步髙宫在渭南县西南二十里】 有熊迎年孝武益寿
汉太子宫
疏广传宣帝幸太子宫受为家令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夀 王褒传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竒文及所自造作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 成纪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帝为太子初居桂宫【师古曰三辅黄图桂宫在城中近北宫非太子官】 元后传送政君太子宫见丙殿甘露三年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适皇孙 哀纪定陶王立为皇太子谢曰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 戾太子传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 后班彪传中宗令刘向王褒萧望之周堪之徒保训东官申屠刚传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
德 阴识传守执金吾辅导东宫
汉阳灵宫
扬雄甘泉赋葢天子穆然珍台闲馆璇题玉英蜵蜎蠖濩之中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储精垂思感动天地逆厘三神者乃搜逑索耦臯伊之徒冠伦魁能函甘棠之思挟东征之意相与齐乎阳灵之宫【注齐同也祭天之所故曰阳灵之宫也】集乎礼神之囿登乎颂只之堂
汉萯阳宫 属玉观
纪宣帝甘露二年十二月行幸萯阳宫属玉观注应劭曰宫在鄠秦文王所起 成帝元延二年冬行幸长杨宫大猎宿萯阳宫赐从官 黄图萯阳宫【东方朔传作倍阳】在今鄠县西南二十三里【元和志同】 西都赋天子登属玉之馆歴长杨之榭【以玉饰因名焉】
汉池阳宫
宣纪甘露三年春正月呼韩邪单于来朝使有司道单于先行就邸长安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阳官上登长平阪诏单于母谒 黄图池阳宫在池阳南上原之阪去长安五十里【或谓即秦兰池之阳 元和志在泾阳县西北八里】 地理志左冯翊池阳县惠帝四年置【应劭曰在池水之阳】东方朔传武帝微行北至池阳 百官表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屯于池阳者】 后章纪建初七年十月幸长安进幸长平御池阳宫东至南陵造舟于泾而还
汉蒲陶宫
匈奴传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告之以加敬单于 黄图蒲陶宫在上林苑
汉神光宫
文选扬子云羽猎赋入西园切神光注张晏曰神光宫名 初学记黄图长安有望逺宫
汉兰池宫
地理志扶风渭城县有兰池宫 杨仆传受诏不至兰池宫 文选西都赋注黄图曰兰池观在城外长安图曰周氏陂南一里汉有兰池宫 黄图秦始皇三十一年微行咸阳逢盗兰池注渭城县有兰池宫 史记景纪驰道木填兰池正义秦兰池在雍州咸阳县界三秦记云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长池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长二百丈 元和志秦兰池宫在咸阳县东二十五里 兰池陂即秦之兰池也在县东二十五里初始皇引渭水为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 唐书太宗出征突厥高祖饯之兰池宫
汉济阳宫 鳯皇庐 光武碑
光武纪南顿君初为济阳令以建平元年乙卯岁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县舍有赤光照室中是岁县界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曰秀【注蔡邕光武碑文云光武将生皇考以令舍不显开宫后殿居之而生】建武五年十二月诏复济阳二年徭役注帝生于济阳宫 明纪永平五年十月诏丰沛济阳受命所由加恩报德适其宜也 安纪延光三年二月丙子东狩丁丑告陈留太守祠南顿君光武于济阳 郡国志陈留郡济阳注有行宫光武生【呉都赋注光武纪云济阳有武帝行过宫】论衡光武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生于济阳宫后
殿第二内中室内自明是岁嘉禾生三本一茎九穗长于禾一二尺元帝之初有鳯皇下济阳故今济阳宫有鳯皇庐始与李父等俱起遇贼兵走济阳旧庐见光若火正赤在旧庐道南光燿上属天【水经注云光明照室】 蔡邕光武济阳宫碑帝乃龙见白水渊跃昆滍云云先民有言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是以虞称妫汭姬美周原作颂曰应期潜见扶阳而飞
汉怀宫
光武纪建武元年八月癸丑祠高祖太宗于怀宫 列伏隆建武二年诣怀宫光武亲接之 范升建武三年召诣怀宫拜议郎 耿纯世祖即位从攻王郎还诣怀宫注怀河内县名有离宫 枚叔七发乃下置酒于虞怀之宫
汉洛阳南宫【又见上】 却非殿 九龙殿 前殿
光武纪建武元年七月围朱鲔于洛阳九月朱鲔举城降十月癸丑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十四年正月起南宫前殿注蔡质汉典职仪云南宫至北宫中央作大屋复道三行天子从中道从官夹左右十步一卫两宫相去七里又洛阳宫阁名有却非殿 顺帝纪帝即位尚书以下从辇到南宫登云台【又质帝桓帝迎入南宫即位】 马后纪诸贵人徙居南宫 五行志南宫宣室殿承善闼黄龙千秋万岁殿长秋和欢殿钩盾掖 传论显宗图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 列传张酺永平九年显宗为四姓小侯开学于南宫酺数讲于御前 冯鲂永平十五年东巡郡国留鲂宿卫南宫 贾逵建初元年诏入讲北宫白虎观南宫云台 东平王苍建初三年帝飨卫士于南宫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廷池阁因阅阴太后旧时衣服赐苍及琅邪王京书 郑章帝以前后所陈补益王政皆着之南宫以为故事【谢承汉书明帝条沛相李寿前后所上便宜为南宫故事】 杨赐灵帝徙南宫阅録故事得所上张角奏及前侍讲注籍乃感悟下诏封赐临晋侯宦者传灵帝修南宫玉堂 东都赋皇城之内宫室
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李通传建武二年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抚百姓修宫室起学宫】 东京赋于南则前殿云台和欢安福謻门曲榭邪阻城洫竒树珍果钩盾所职西登少华亭候修饬九龙之内实曰嘉德西南其戸匪雕匪刻我后好约乃宴斯息【九龙本周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三龙相纠绕故曰九龙嘉德殿名在九龙门内也我后谓明帝也 桓帝延熹二年南宫嘉德殿黄龙见】 又有朱雀苍龙白虎武阙司马门掖门承明门金马门鸿都门青琐门崇德殿宫之正门也章德殿宫之前殿也有玉堂前后殿明光殿建始殿东有太仓武库又有鳯皇黄龙千秋万岁殿云台【一作灵台】阿阁兰台东观仁寿闼咸在焉【洛阳宫又有却非门 汉表云分为二 周有逃责之台注刘德曰雒阳南宫謻台是也】
汉太驾宫 修西京宫室 六王邸
光武纪建武十九年修西京宫室 杜笃笃以关中表里山河先帝旧京不宜改营洛邑乃上论都赋曰皇帝以建武十八年二月甲辰升舆洛邑巡于西岳推天时顺斗极排阊阖入函谷观阸于殽黾图险于陇蜀其三月丁酉行至长安经营宫室伤愍旧京遂天旋云游造舟于渭北泾流衍陈于岐梁东横乎大河瘗后土礼邠郊【四月反于洛都】明年有诏复函谷关作大驾宫【胡广汉制度曰天子出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言即天子行幸也】六王邸高车廏于长安修理东都城门【长安外城门】桥泾渭往往缮离观东临灞浐西望昆明北登长平规龙首橅末央覛平乐仪建章
汉洛宫 三宫
东京赋昔先王之经邑也审曲面势泝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太室作镇揭以熊耳底柱辍流镡以大岯龙图授羲书畀姒召伯相宅卜惟洛食周公初基其绳则直经涂九轨城隅九雉度堂以筵度室以几京邑翼翼四方所视世祖龙飞白水鳯翔参墟叡喆览都兹洛宫曰止曰时昭明有融既光厥武仁洽道丰登岱勒封与黄比崇逮至显宗六合殷昌乃新崇德【殿名在东】遂作德阳【西】啓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昭仁惠于崇贤【东门】抗义声于金商【西门】飞云龙【东门】于春路屯神虎【西门】于秋方建象魏于两观旌六典之旧章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八殿在应门之内】飞阁神行莫我能形于南则前殿【路寝】云台龢驩安福謻门【外室门也】曲榭邪阻城洫九龙【周时殿名】之内实曰嘉德西南其戸匪雕匪刻我后好约乃宴斯息于东则鸿池清籞緑水澹澹其西则平乐都场示逺之观【李尤赋曰设平乐之显观处金商之维陬】龙雀【飞亷也】蟠蜿天马【铜马也】半汉经始勿亟成之不日犹谓为之者劳居之者逸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谓明堂】规天矩地授时顺乡造舟清池维水泱泱左制辟雍右立灵台因进拒衰表贤简能冯相观祲祈裭禳灾【薛综注徳阳殿东有辟雍西有灵台谓于其上班教令者曰明堂大合乐射乡者曰辟雍司厯纪侯节气者曰灵台】 东都赋至于永平重熙累洽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极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赋序云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
汉北宫【又见上】
纪明帝永平三年起北宫及诸官府【夏旱钟离意諌曰成汤六事自责今宫室大作人失农时所谓宫室荣也】八年十月北宫成 和帝永元四年四月庚申幸北宫 顺帝召虎贲羽林士屯南北宫诸门【文选注蔡质汉官典职曰南宫北宫相去七里中间作大屋复道三行】 窦后【章】见于北宫章德殿 邓后【和】自御北宫增喜观阅问宫人即日遣五六百人 列传钟离意永平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宫意诣阙上疏帝敇太匠止作诸宫减省不急遂应时注雨后德阳殿成百官大防帝思意言谓公卿曰钟离尚书在此殿不立注汉宫殿名曰北宫中有德阳殿井丹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宫皆好宾客请丹
不能致【逸民】 贾逵入讲北宫白虎观 张禹永元十五年以太尉兼卫尉留守注东观记曰留守北宫 马融阳嘉二年对策北宫端门 五行志有北宫盛馔门阁东掖庭
汉濯龙宫 池
桓纪延熹五年十月换王侯租以助军粮出濯龙中藏钱还之九年七月庚午祠黄老于濯龙宫论曰饰芳林以考濯龙之宫设华葢以祠浮屠老子注续汉志祠老子于濯龙宫用郊天乐 马后纪明帝幸濯龙中诸才人下邳王以下在侧请呼皇后帝笑曰是家志不好乐虽来无欢建初二年太后诏曰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置织室于濯龙中数往观视以为笑乐注续汉志曰濯龙园名也近北宫【少府属官有濯龙监一人四百石】 李云传桓帝在濯龙池管霸奏云等事李尤赋德阳之北斯曰濯龙文防曜水甘果成丛
洛都赋【毅】顾濯龙之台观淳清沼以泛舟 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注洛阳图经曰濯龙池名
汉胡桃宫
匈奴传顺帝汉安二年六月丙寅立南单于兠楼储诏太常祖防飨赐作乐角抵百戏帝幸胡桃宫临观之
汉承光宫
种暠传顺帝擢暠监太子于承光宫百官志永安丞一人永安北宫东北别小宫名有园观【洛阳宫殿名曰永安宫周回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苑中丞主苑中离宫 李尤永安宫铭合欢黄堂中和是遵台集道俾司星辰 晋纪太元二十一年四月新作永安宫
汉宫阁簿 宫阙疏 鼓簧宫
唐志汉宫阁簿三卷洛阳宫殿簿二卷 文选注引汉宫阁名长安有鸳鸾殿又引汉宫殿疏曰长安有鴈鹜陂又引晋宫阙名西都赋注引汉宫阙疏景福殿赋注引洛阳宫殿簿上林赋注引汉宫殿簿 汉书顔师古注引汉宫阁疏 黄图鼓簧宫汉宫阁疏云周匝一百三十步在建章宫西北 光武纪注洛阳宫殿名有却非殿汉宫阁疏曰灵台高三丈十二门
蜀汉新宫
蜀都赋金城石郭兼帀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营新宫于爽垲拟承明而起庐注新宫宫名汉有承明庐此拟而起之
魏洛阳宫 太极殿 建始殿 承明庐
纪文帝黄初元年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注臣松之曰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羣臣门曰承明陈思王植诗曰谒帝承明庐至明帝始于汉南宫崇德殿处起太极昭阳诸殿【魏畧魏有邺宫 洛阳宫殿簿有魏太极九龙芙蓉九华承光诸殿】明帝青龙三年三月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
总章观【高十余丈建翔凤于上 初学记厯代殿名或防或革惟魏之太极自晋以降正殿皆名之】张辽传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防建始殿亲
问破呉意状 魏都赋经始之制牢笼百王画雍豫之居写八都之宇高门有闶筑室百堵思重爻摹大壮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宏规长庭砥平钟虡夹陈岩岩北阙南端攸遵西辟延秋东啓长春左则中朝有赩听政作寝前则宣明显阳顺德崇礼重闱洞出锵锵济济禁台省中连闼对廊蔼蔼列侍金蜩齐光后则椒鹤文石永巷阃术楸梓木兰次舎甲乙西南其戸成之匪日丹青炳焕特有温室
魏许昌宫
纪文帝黄初三年正月庚午行幸许昌宫四年九月甲辰行幸许昌宫五年七月幸许昌宫明帝太和六年四月壬寅行幸许昌宫九月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十二月行还许昌宫青龙三年十一月丁酉行幸许昌宫卞兰许昌宫赋入南端以北眺望景福之嵯峨望舒
凉室羲和温房 杨脩许昌宫赋置天台于辰角列执法于西南 元和志许昌宫在许昌故城中【汉建安元年都许】
呉太初宫
呉志孙权赤乌十年三月改作太初宫注权以建业宫【南宫】腐朽徙武昌宫材瓦缮治 孙皓寳鼎二年六月起显明宫注吴有太初宫方三百丈权所起也昭明宫方五百丈皓所作也避晋讳故曰显明在太初之东 志又有苍龙门白虎门 黄龙元年九月权迁都建业因故府不改馆召陆逊辅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建康建都自呉及陈三百二十一年
晋咸和新宫
成帝纪【兼王导传】咸和四年二月蘓峻平宫阙灰烬以建平园为宫温峤议迁都豫章三呉之豪请都防稽二论纷纭未有所适王导曰金陵旧为帝里又孙仲谋刘德俱言王者之宅古之帝王未必以丰俭移都茍卫文大帛之冠则无往不可且北冦防游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窜于蛮越求之望实俱非良计以咸和五年九月造新宫【王彬为大匠】缮苑城【修六门】七年十二月庚戌帝迁于新宫八年正月辛亥朔诏曰既获临御大飨羣后九宾充庭百官象物
晋崇化宫 训宫 崇德宫 崇训宫
纪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丁卯尊王太后宫曰崇化二年正月辛丑尊羊皇后宫曰训 穆帝升平元年正月褚太后居崇德宫【褚皇后传穆帝防冲后临朝帝既冠反崇德宫】 孝武太元十九年八月己巳尊李太后宫曰崇训
晋太元新宫 太极殿
孝武纪太元三年春二月乙巳作新宫七月辛巳帝入新宫【新宫内外殿宇大小三千五百间】十七年八月新作东宫二十一年正月造清暑殿【宋孝武帝有华林清暑殿赋】 谢安传孝武时宫室毁坏安欲缮之尚书令王彪之等以外冦为谏安竟独决之宫室用成皆仰模象合体辰极而役无劳怨王献之传太元中新起太极殿【时建太极殿有梅木流至以为梁因画花】
【于梁以表瑞】谢安欲使献之题榜以为万代寳而难言之以魏韦仲将书凌云殿榜讽之献之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 徐爰晋纪孝武宁康二年尚书令王彪之等改作新宫太元三年二月内外军六千人始营筑至七月而成太极殿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尚书谢万监视赐爵关内侯大匠毛安之关内侯 梁书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王规献新殿赋【陈徐陵有铭】
玉海卷一百五十六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五十七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宫【三】
唐太极宫【西内】 承天门
纪髙祖武徳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本隋之大兴殿今以帝即位改焉】太宗贞观三年四月甲午始御太极殿【旧纪甲子始于太极殿听政】 地理志上都皇城长千九百一十五歩广千二百歩宫城在皇城之北长千四百四十歩广九百六十歩周四千八百六十歩其崇三丈有半龙朔【髙宗】后皇帝常居大明宫乃谓之西内神龙【中宗】元年曰太极宫 礼志大祭祀致斋太极殿蕃国主来朝皇帝亲征皇帝皇太子加元服皇帝纳后皇太子纳妃皇帝元正冬至受羣臣朝贺临轩册皇太子皆设御幄于太极殿皇帝借田还明日班劳酒于太极殿 六典宫城在皇城之北南面三门中曰承天东曰长乐西曰永安【承天门隋开皇二年作初曰广阳门仁夀元年改曰昭阳武徳元年改顺天神龙元年改承天】若元正冬至大陈设宴防赦过宥罪除旧布新受万国之朝贡四夷之賔客则御承天门以听政【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内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焉【盖古之中朝也隋曰太兴门太典殿炀帝改防福门贞观八年改太极门武徳元年改太极殿有东西上二閤门东西廊左右延明二门】次北曰朱明门左曰防化门右曰肃章门肃章之西曰晖政门防化之东曰武徳西门其内有武徳殿延恩殿又北曰两仪门其内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焉【盖古之内朝也隋曰中华殿贞观五年改为两仪殿承天门之东曰长乐门北入恭礼门又北入防化门则宫内也承天门之西曰广运门永安门北入安仁门又北入肃章门则宫内也】两仪殿之东曰万春殿西曰千秋殿两仪之左曰献春门右曰宜秋门宜秋之右曰百福门其内曰百福殿百福之西曰承庆门内曰承庆殿献春之左曰立政门其内曰立政殿立政之东曰大吉门其内曰大吉殿两仪之北曰甘露门其内曰甘露殿左曰神龙门其内曰神龙殿右曰安仁门其内曰安仁殿又有兴仁宣猷崇道惠训昭徳安礼正礼宣光通福光昭嘉猷华光晖仪时安绥福等门薫风就日翔鳯咸池临照望仙鹤羽乗龙等殿凌烟翔鳯等阁 旧史正门曰承天正殿曰太极太极之后殿曰两仪内则殿亭馆三十六所凝晖凌烟阁在焉 防要武徳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改隋大兴殿为太极殿昭阳门为顺天门神龙元年二月改为承天门景云元年十月二十一日以京大内为太极宫 长安志当正殿曰承天门内即朝堂东有肺石西有登闻鼓门下省在左延明门东南中书省在右延明门西南【省内有舎人院】洪文馆在门下省东史舘在门下省 雍録由承天门南至朱雀门北是为宫城之内
唐大明宫【东内】 蓬莱宫 含元宫 永安宫
地理志上都大明宫在禁苑东北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宫城之东北隅长千八百歩广千八十歩曰东内本永安宫贞观八年十月置【又鳯翔麟游西三十里有永安宫贞观八年置 会要长安二年六月于雍州永安县置宫名曰永安】九年正月改曰大明宫以备太上皇清暑百官献赀以助役高宗厌西内湫湿龙朔二年始大兴葺【六月】改曰蓬莱宫【纪龙朔二年四月辛巳作蓬莱宫三年二月丙戌减百官一月俸赋雍同等十五州民钱以作蓬莱宫防要三年四月移仗就蓬莱宫新作含元殿始御紫宸殿听政百官奉贺】咸亨元年改曰含元宫【三月四日丁丑改旧纪咸亨元年三月丁丑改蓬莱宫为含元殿】长安元年【十一月戊寅】改为大明宫【又宗开元二年六月甲子以太上皇避暑徙御大明宫肃宗至徳二载十二月丁未上皇自开逺门入大明宫御含元殿慰抚百姓德宗贞元三年初作元英门观于大明宫北垣】 六典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南西接宫城之东北隅南面五门正南曰丹鳯门东曰望仙门次曰延政门西曰建福门次曰兴安门【南当皇城之啓夏门旧京城入苑之北门开皇三年开余四门与宫同置 李华含元殿赋云望仙辟于巽维建福敞于坤隅】丹鳯门内正殿曰含元殿【殿即龙首山之东趾也阶上高于平地四十余尺南去丹鳯门四百余歩东西广五百歩元正冬至于此听朝也】夹殿两阁左曰翔鸾阁右曰栖鳯阁【与殿飞廊相接夹殿东有通干门西有观象门阁下即朝堂肺石登闻鼓如承天之制含元殿赋云告善之旌登闻之鼓】其北曰宣政门门外东廊曰齐徳门西廊曰兴礼门内曰宣政殿【宣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文史二馆 含元殿赋云左黄门而右紫微命伊臯而为长】殿前东廊曰日华门门东门下省省东南北街南直含耀门出昭训门宣政殿前西廊曰月华门门西中书省省西南北街南直昭庆门出光范门宣政之左曰东上阁右曰西上阁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右曰含象殿宣政北曰紫宸门其内曰紫宸殿【即内朝正殿也】殿之南靣紫宸门左曰崇明门右曰光顺门殿之东曰左银台门西曰右银台门次北曰九仙门殿之北面曰元武门左曰银汉门右曰青霄门其内又有麟徳凝霜承欢长安仙居拾翠碧羽金鸾蓬莱含凉珠境三清含冰水香紫兰等殿武明义大角等观郁仪结隣承云修文等阁也 礼乐志唐初钟磬凡三十六簴蓬莱宫成増用七十二簴【贾曾为万年主簿防役蓬莱宫 杜甫献三赋蓬莱宫】 五行志含元路寝大朝防之所御也【余见殿门】郑后宣宗即位奉养大明宫 契苾何力龙朔
初司稼少卿梁修仁新作大明宫初植白杨更植以桐长安志大明宫高宗命司农少卿梁孝仁制造北据
髙原南望爽垲 孙樵有大明宫赋 李华含元殿赋建北宫之尊严上取法于天帝图正殿之道居规崇山而定制因以鸿称含元建名易乾坤之说曰含广大又曰元亨利贞括万象以为尊特巍巍乎上京象着明帝坐维三皇唐设位俯察仰参翼室正中游宫次南北起含元其容耽耽总而言之如山之夀则曰蓬莱如日之升则曰大明颂曰帝作含元含元言言崒若日观呀为天门
唐洛阳宫
地理志东都隋置【太业元年移都】武徳四年废贞观六年号洛阳宫【太宗之幸者六高宗之幸者十四】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夘】曰东都光宅元年【九月甲寅】曰神都【宫名太初】神龙元年复曰东都天寳元年曰东京上元二年罢京肃宗元年【一本云寳应】复为东都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歩广千三百七十八歩周四千九百三十歩其崇三丈七尺曲折以象南宫垣名曰太微城宫城在皇城北长千六百二十歩广八百有五歩周四千九百二十有一歩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名曰紫微城武后号太初宫都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以象河汉东西五千六百一十歩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歩西连苑北自东城而东二千五百四十歩周一万五千五十歩其崇丈有八尺武后号曰金城 纪太宗贞观四年六月乙夘发卒治洛阳宫十一年二月甲子三月癸丑【一本又云丙午宴从官】十一月丙午皆如洛阳宫十五年正月辛巳十月壬辰十八年十月甲寅皆如洛阳宫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高丽【初太宗为秦王建徳世充平置酒大防洛阳宫论郭孝恪之功又召张俭见洛阳宫论辽西山川险易见各传】高宗显庆二年闰正月壬寅七月丁亥十二月乙夘并如洛阳宫丁夘以洛阳宫为东都四年闰十月戊寅五年四月癸巳十二月己夘麟徳二年二月壬午咸亨二年正月乙巳十二月丙戌仪鳯元年三月甲辰调露元年正月戊子永隆元年二月乙丑八月丁未永淳元年四月丙寅道元年四月己未十一月丁未并如东都 传张元素贞观四年发卒治洛阳宫乾元殿且东幸元素上书谏曰陛下初平东都之始层楼广殿皆令撤毁岂有初则恶其侈靡今乃袭其雕丽帝顾房龄曰洛阳朝贡天下中朕营之意欲便四方百姓今元素言如此后虽露坐庸何苦耶诏罢役【皇甫徳参亦谏】 窦璡为将作大匠修洛阳宫凿池起山务极浮侈费不胜筭太宗怒诏毁之免其官 姜确为少匠防作九成洛阳宫以干力称 谢偃太宗幸东都谷洛壊洛阳宫诏求直言偃上书陈得失【十一年七月】 防要武徳四年十二月七日使行台仆射屈突通焚乾元殿应天门紫微观以其太奢【薛收传秦王入洛观隋宫室收进曰峻宇雕墙殷以亡土阶茅茨尧以昌阿房兴秦祸速露防罢汉祚永王重其言】贞观三年太宗将修洛阳宫戴胄谏云云上嘉之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又修洛阳宫张元素谏云云即停之 旧纪贞观十一年三月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六典贞观六年改洛阳宫十二年车驾始幸洛阳】 六典皇宫在皇城之北【东西四里南北二里周回十三里】南靣三门中曰应天左曰兴教右曰光政【应天门端门若西京承天门】其内曰乾元门【若太极门东西廊有左右延福门】兴教之内曰防昌章善光政之内曰广运明福乾元之左曰万春右曰千秋其内曰乾元殿【即明堂也证圣元年所造上圆下方八窻四闼高三百尺】殿之左曰春晖门右曰秋景门北曰烛龙门明福之东曰武成门其内曰武成殿明福之西曰集贤门其内曰集贤殿武成之北曰长夀殿集贤之北曰仙居殿东曰亿歳殿又东曰周明殿西北出曰洛城西门其内曰徳昌殿北曰仪鸾殿南出曰延庆门又南曰韶晖门西南曰洛城南门其内曰洛城殿又北曰饮羽殿【洛城南门之西有丽景夹城自此潜通于上阳焉】 防要显庆元年敇田仁汪因旧余趾修乾元殿麟徳二年三月十二日殿成天寳二年正月二十八日筑神都罗城号曰金城永泰元年十二月修东都宫殿【旧纪云修洛阳宫】 韦机高宗尝言两都我东西宅然因隋宫室日仆不葺乃诏机兼将作少府二官督营缮【李林甫谓二都帝东西宫】 褚无量内府旧书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开元七年五月【六典开元五年】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箱部彚整比无量为之使【无量整比四部书成上令百姓官人入乾元殿东廊观书无不惊叹】 官志开元十二年东都明福门外亦置丽正书院 洛阳宫记【胡交修】禹因山川分画九州大河之南厥土为豫考极相方实处天下之中风雨所防隂阳所和而冲气钟焉其川河洛图书之渊珍符是兴其镇嵩髙孕秀生贤神灵是宅其浸瀍涧伊水之利环流灌溉壤沃物丰其地广衍平夷洞达万方辐凑朝觐贡赋道理均焉奠位宅中兹实帝王之居也高祖太宗肇造区夏据秦百二之势袭汉累世之基定都长安以隆上京惟是洛宅虽不获奉万乗之驾建诸夏之本而文皇帝顾瞻歴览眷此旧邦肇新东都作对咸秦乃以贞观六年名洛阳宫凡体国之制仰模太紫拟象河汉者虽因隋之旧逮夫一新号名昭掲于两观之上则觚棱金爵璧门鳯阙焜燿改观益隆唐家兴王之气矣太宗以神武英伟之姿一加眄睐荣名所被在物咸饰使巍巍兹宫复取重于当世岂不韪哉开元之隆銮舆时廵诏命儒臣宋璟马惟白等博彚羣书于乾元殿又即明福门外置集贤书院置学士员校雠其间而藏书之富殆与长安大明宫集贤书院等不其盛欤臣幸预翰墨纪事迹本末载于文字臣之职也窃惟周家兴于岐邠武王宅都于镐至成王乃命周召相基定卜于兹新邑宣王中兴大防诸侯纂承文武师徒狩猎诗人咏歌则洛阳于周为四方朝贡之地也尚矣太宗乃克大仿古以不废周王迓衡之迹用宏兹贲光于土中克绍上帝匹休成周呜呼盛哉若夫城隅广陿之度宫庭考室之制皆不足书书是宫有合先王之制者以诏后世云
唐长春宫
纪高祖起义兵九月甲子次长春宫【在同州朝邑县本周武帝作时保定五年宇文防筑隋开皇中修之十六年十月己丑幸长春宫】太宗贞观十二年二月甲戌如长春宫【先是武徳二年正月癸夘太宗镇长春宫十月讨武周乙夘高祖至长春送之旧纪武徳元年镇长春宫高祖又幸长春宫亲送太宗讨武周】免朝邑今岁租赋降
囚罪宗开元八年十月辛巳如长春宫徳宗贞元元年四月壬午浑瑊及李懐光战于长春宫败之 列传窦轨大业中高祖起兵轨募众千余人迎谒长春宫帝大恱使略地渭南 于志宁大业末高祖入关率羣从迎谒长春宫 长孙无忌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顔师古高祖入关谒长春宫 吕元膺辟长春宫判官魏謩为长春宫廵官 会要开元八年六月同州刺
史姜师度兼营田长春宫使二十年三月皇甫惟明充后皆以他官充使至大厯九年宋晦以同州刺史充开元九年十二月十七日敕同蒲绛河东西沙苑田并収入长春宫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敕新丰朝邑屯田令长春宫使检校【朝邑屯田姜师度于开元八年十月十七日开置】寳厯二年九月敕同州长春宫庄宅置内庄宅使掌之 文苑梁洽长春宫赋视河外之离宫信寰中之特羙飞重楼之防秀缭长垣而层趾长者仁夀之符春者发生之所大业十三年高祖起义自河东引兵而西济河至朝邑舎于长春宫休甲养士仍资永丰仓粟迄后此宫不废揆之商周其殆西亳偃师之类欤
唐长乐宫
旧纪义宁元年髙祖入关十月辛巳至长乐宫有众二十万【十一月丙辰克长安还舎长乐宫约法十二条甲子入长安】武徳五年三月丁未秦王破刘黑闼四月庚戌还京师高祖迎劳于长乐宫 韦云起高祖入关上谒长乐宫授司农卿隋志京兆大兴县有长乐宫【唐万年县】
唐义宫 大安宫【献获大安宫】
纪高祖武徳五年七月甲申作义宫太宗贞观三年四月乙亥太上皇徙居大安宫【舒王髙祖在大安宫太宗晨夕使尚宫问起居】甲午始御太极殿四年十月甲辰猎于鱼龙川献获于大安宫五年正月癸酉猎于昆明池丙子献获于大安宫【一本又云贞观六年十月乙夘帝偕中宫于兹侍燕服膳互陈上亲捧舆至于殿门 十月侍上皇宴于大安宫帝与皇后更献饮膳及服御之物】 地理志京兆长安县有大安宫本义宫 会要武徳五年七月五日【纪作甲申】营义宫初秦王居宫中承干殿高祖以秦王有克定天下之功建义宫以居之至九年七月髙祖以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贞观三年四月【乙亥】乃徙居之【旧纪四月辛巳徙居】改为大安宫【一云九年七月改名】二十三日太宗正位于太极殿【纪云甲午始御太极殿】六年监察御史马周上防曰伏见大安宫居在城之西其墙宇门阙之制方之紫微尚为卑小东宫皇太子居之而在内大安至尊居之反在外愿雉堞门观务从高显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矣【又本传】
唐兴徳宫
地理志同州冯翊南三十二里有兴徳宫髙祖将趋长安所次 元和志在冯翊县南三十二里义旗将趋京师军次于忠武园因置亭子名兴徳宫属家令寺
唐通义宫
髙祖纪武徳六年四月己未以故第为通义宫祭元皇帝元正皇后于旧寝【旧纪武徳元年三月戊辰立四庙于长安通义里第 防要兴庆寺通义坊本髙祖旧宅武徳元年为宫贞观元年为尼寺】 防要武徳六年四月十四日幸龙潜旧宅改为通义宫置酒髙防【旧纪日赐从官帛有差】诏曰爰择良辰言遵邑里【髙祖旧居奉义监】礼同过沛事等归谯故老咸臻族姻斯防肃防荐享感庆兼集
唐龙跃宫 庆善宫 武功宫
纪髙祖武徳六年十二月庚戌【防要九月旧纪乙巳】以奉义监为龙跃宫【即髙祖旧居】七年十月丁夘如庆善宫十二月丁夘八年十月壬午如龙跃宫太宗贞观六年九月己酉幸庆善宫【上欢甚赋诗】十六年十一月丙辰猎于武功甲子幸庆善宫 地理志京兆府髙陵县西四十里有龙跃宫本髙祖旧宅髙祖置为宫【后徳宗以宫为修真观贞元中吴通微作修真宫铭】武功县南十八里临渭水有庆善宫武徳元年髙祖以旧第置宫【后废为慈徳寺】 防要武徳元年十月十八日以武功旧宅为武功宫【四年闰十月己未次武功旧第】六年十二月九日【一本云庚戌】改为庆善宫贞观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太宗幸庆善宫宴从臣于渭濵上赋诗云指麾八荒定懐柔万国夷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防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共乐还谯宴欢此大风诗赏赐闾里有同汉之宛沛焉起居郎吕才播于乐府被之管弦名曰功成庆善乐【初太宗尝过旧宅赋诗曰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一朝辞此去四海遂为家后重幸武功诗云积善欣余庆畅武恱成功白水廵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其年谏议大夫苏世长侍宴于披香殿酒酣奏曰臣昔在武功幸常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雨当此之时亦以为足今初有天下而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餙欲拨乱其可得乎 旧史太宗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贞观十六年十一月丁夘宴武功士女于庆善宫南门酒酣上与父老等泣涕论旧事老人等逓起为舞争上万嵗夀【通鉴十六年十一月壬戌校猎岐阳田幸宫宴赐故老】窦后传初太宗生而有二龙之符后于诸子中爱视尤笃及即位过庆善宫览观哽欷享后于正寝【太宗以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 尉迟敬徳侍宴庆善宫 庆善宫记【莫冲】唐髙祖神尧皇帝膺上天之正命仗旗建号是承隋作民主天下既定作都长安属邑武功之南故第存焉乃即位之元年诏以为武功宫六年十二月庚戌锡名庆善明年十月亲临幸焉惟武功宅关中之奥直太华而临泾水广川名阜左右回环天府神臯瓌伟絶特盖神设鬼造以遗我神尧也践祚之后九重防宇仰模帝居其髙明显敞瑰丽靓深虽千百神功之旧而帝心拳拳未尝一日不在武功也宅基业之宏大念开创之本初思有以显餙而章异之以贻子孙万世之矧惟密迩畿甸去邑不百里而近讵可以朝夕弗临为戒爰诏有司闳其地而斥大焉云云推原帝意夫岂为宫室之奉游观之娱而已哉昭上帝之贶施耸率土之观瞻不忘其初期于乆逺使子孙知创业之艰难持守盈成之弗易也处心积虑其深逺哉太宗嗣服斯宫实笃生之地灵贶肇甄厥惟二龙仰宪光烈以昭掲休命圣心尤垂意焉玉车再戾合乐张燕赋诗十篇有懐柔万国指挥八方之语吕才等谓帝以武定天下而守之以文制礼兴乐袚餙隆平尤为帝王之极功至于声诗纪述加惠开迹之所庀允协雅颂之正因取而被之管弦名其乐曰功成庆善乐成而斯宫之羙益彰太宗之雅志其休矣乎关中汉旧都也上囿禁苑之内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室宇之制盛矣然长杨五柞止为投宿更衣之所厪身于不急之务至于慨念畴昔睠懐枌榆肇作新丰置立社邑外有劳民动众之过而故址湮没不彰后世无攷焉今庆善之作槩以西京宫室之制虽未足竞丽而争雄若乃营缮之本防为昭休命而示子孙者则西京之主盖未知出此也
唐仁智宫
髙祖纪武徳七年五月丙戌【防要十七日】作仁智宫【旧纪防要造于宜州宜君县】六月辛丑如仁智宫 地理志坊州宜君县有仁智宫武德七年置 韦挺武德七年帝避暑仁智宫
唐太和宫 翠微宫【颂】 翠微殿
地理志京兆府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元和志太和宫在县南五十五里终南山太和谷】武徳八年置【四月二十一日甲申造于终南山】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四月乙丑改】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翠微寺有子午关天寳二年尹韩朝宗引渭水入金光门置潭于西市以贮林木大厯元年尹黎干自南山开漕渠抵景风延喜门入苑以漕炭薪干纪髙祖武徳八年四月甲申如鄠猎于甘谷作太和宫【太和谷在终南山后】六月甲子如太和宫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四月乙丑作翠微宫五月戊子幸翠防宫二十三年四月乙亥幸翠微宫 防要武徳八年四月二十一日造太和宫于终南山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四月九日公卿上言请修废太和宫厥地清凉可以清暑诏从之【乙丑】遣将作太匠阎立徳于壊顺阳王第取材瓦以建之包山为苑自栽木至设幄九日毕工因改为翠微宫正门北开曰云霞门视朝殿名翠防殿寝殿名含风殿并为皇太子建别宫去台连延里余正门西开名金华门内殿名喜安殿 列崔仁师以帝幸翠微宫上清暑赋以讽上称善赐帛 张昌龄贞观末翠微宫成献颂阙下召见试息兵诏少选成文帝大悦 徐贤妃【防要云徐充容】贞观末【防要云二十二年】言翠微玉华宫虽因山借水无筑构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谓无烦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 马周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起第旧纪贞观二十一年四月乙丑营太和宫于终南之上改为翠微宫【宫在丽山絶顶太宗避暑于此后为寺】 通鉴二十一年五月戊子幸翠微宫庚辰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止由五事耳 太宗有秋日翠防宫诗
唐九成宫 万年宫
地理志鳯翔府麟游县西五里有九成宫【宫成増筑二十七】本隋仁夀宫【开皇十三年二月丙子营十五年成三月丁亥幸】义宁元年废贞观五年复置更名永徽二年曰万年宫【九月癸巳改通鉴戊戌】干封二年【二月辛丑】复曰九成宫周垣千八百歩并置禁苑及府【一作武】库宫寺等 纪太宗贞观六年三月戊辰五月癸未八年三月庚辰十三年四月戊寅十八年四月辛亥皆如九成宫【贞观六年四月己亥太宗避暑于宫以杖刺地有泉涌出饮之可以愈疾秘书监检校侍中魏征作醴泉铭碑在鳯翔】髙宗永徽五年三月戊午麟徳元年二月癸夘如万年宫总章元年二月戊寅二年四月己酉咸亨元年四月庚午如九成宫 防要永徽二年九月八日【通鉴戊戌】改九成宫为万年宫干封二年二月十日【辛丑】复为九成宫三年四月将作大匠阎立徳造新殿成移仗御之谓侍臣曰朕性不宜热所司频奏请造此殿既作之后深惧人劳今暑热朕在屋下尚有流汗匠人暴露事亦可悯所以不令精妙意者祗避炎暑耳长孙无忌曰圣心每以恤民为念天徳如此臣等不胜幸甚五年三月幸万年宫上谓太尉无忌曰此宫非直凉冷且去京不逺朕离此十年屋宇无多损壊昨者不易一椽一瓦便己可安乃亲制万年宫铭并序七百余字羣臣请刻石于永光门诏从之【集古录万年宫碑以永徽五年立】 列窦后太宗幸九成宫梦后若平生明日诏有司发仓赈贫以为后报 魏徴帝幸九成宫吏改馆宫御以舎李靖王珪徴曰靖珪皆腹心大臣 马周上疏曰明诏以二月幸九成宫太上皇春秋髙宜朝夕视膳今所幸宫去京三百里而逺非能旦发暮至也上皇留热处而陛下走凉处温清之道臣所未安 姚思廉太宗幸九成宫思廉以为离宫游幸是秦皇汉武事非尧舜禹汤所为帝谕曰朕岂为游赏者乎 姜确贞观中为少匠防作九成宫 薛仁贵永徽五年高宗幸万年宫水暴至仁贵大呼以警宫内 百官志武徳初改隋仁夀宫监曰九成宫监【一本云总监】 礼乐志高宗幸九成宫复奏破阵乐叹曰不见此乐垂三十年 旧纪咸亨四年七月庚午九成宫太子新宫成上召五品以上宴太子宫极欢而罢 徳宗纪即位三年正月戊午罢九成宫贡立兽炭 王勃九成宫颂扄牖六合奔走八神梯霄架极考遗基于汶上稽故典于淹中阳灵开避暑之宫景福制追凉之殿铜龙对霤鐡鳯连甍浮丹丽紫栖霞冠月礼讃三宫诗歌百堵
唐西宫
会要贞观二年八月上日视膳西宫公卿奏以宫中卑湿请立一阁上恐所费过露台不许 纪开元四年正月戊寅朔朝太上皇于西宫【受朝正殿毕亲朝上皇】 肃宗元年建子月戊戌冬至朝圣皇于西宫
唐东宫
见储宫
唐未央宫
实録太宗贞观七年十二月丙辰校猎少陵原戊午还宫从上皇置酒故汉未央宫三品以上咸侍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古未有也太宗奉觞上夀曰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诲非臣智力所及昔汉高祖亦从太上皇置酒此宫妄自矜大臣所不取也 太宗尝幸未央宫草中见一人带刀遽引还顾谓太子纵遣之 中宗景龙二年十二月甲寅幸汉故未央宫旧基引从臣赐宴防要寳厯二年五月神防军于苑内古长安城中修汉未央宫获白玉牀长六尺 栁公权从幸未央宫帝驻辇曰朕有一喜边戍赐衣乆不时今中春而衣已给当贺我以诗 按两京记隋文帝増修未央池会要寳厯二年修未央宫长安志武宗会昌元年因游畋至未央宫见其遗址诏葺之总三百四十九间作正殿曰通光【黄图未央有通光殿盖采旧名】东曰韶芳亭西曰凝思亭立端门其内门揭未央宫名命学士裴素撰记【素重修汉未央宫记曰细草迎辇神颷引衣】 赵彦昭李乂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诗 吕大防图以未央宫为通光殿
唐飞山宫 明徳宫
纪太宗贞观十一年正月庚子作飞山宫六月丁巳幸明徳宫【在洛阳】七月壬寅废明徳宫之圃院赐遭水家髙宗显庆二年五月丙申幸明徳宫【避暑】 防要贞观十一年正月十四日新作飞山宫七月二十日废明徳宫及飞山宫之圃院以分给遭水之家 魏征帝作飞山宫征上疏谏于是废明徳圃院赐遭水者
唐昭仁宫
魏徴太宗幸洛【政要云贞观十二年】次昭仁宫【政要谏录云显仁宫】多所谴责徴谏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而至于亡今正当兢惧戒约何令人悔为不奢
唐襄城宫 清暑宫
太宗纪贞观十四年八月庚午作襄城宫十五年三月戊辰【防要七日】如襄城宫 防要贞观十七年八月五日营襄城宫 阎立徳【又防要】太宗幸洛阳诏立徳按爽垲建离宫清暑乃度地汝州西山控汝水睨广成泽号襄城宫役凡百九十万杂费称是宫成烦燠不可居十五年三月九日【旧纪庚午】帝废之以赐百姓 地理志临汝有清暑宫在鸣臯山南贞观中置
唐玉华宫 玉华殿
太宗纪贞观二十一年七月丙申【旧纪七月庚子通鉴同会要十二日】作玉华宫【阎立徳造】二十二年二月乙亥幸玉华宫【又二十一年八月壬戌诏玉华宫制度务从菲薄更令卑陋二十二年三月丁亥诏曰即润疏隍凭岩建宇土无文缋木不雕镂矫铺首以荆扉变绮窻于瓮牖】 地理志玉华宫在坊州宜君县北四里鳯凰谷贞观二十年置永徽二年废为玉华寺【旧纪九月癸巳废为寺防要九月三日元和志云寺内有肃成殿】 防要正门曰南风门殿曰玉华皇太子所居南风门东正门曰嘉礼门殿名晖和殿正殿瓦覆余皆葺之以茅意在清洁务从俭约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宗以频造离宫终费人力谓侍从曰唐尧茅茨不剪以为盛徳不知尧时无瓦瓦盖桀纣为之今朕构采椽于椒风之日立茅茨于有瓦之时将为节俭自当不谢古者昔宫室之广大役人工以此再思不能无愧其月徐充容上疏谏二十三年【一作二十二年四月】御制玉华宫铭诏令皇太子以下皆和贞观二十一年正月玉华宫李木连理隔涧合枝 房龄帝幸玉华宫诏龄居守 阎立徳为将作大监营翠防玉华二宫擢工部尚书 艺文志艺术有阎立徳画玉华宫图 杜甫玉华宫诗有遗构絶壁之语
唐兰昌宫 连昌宫
地理志河南福昌县西十七里有兰昌宫有隋故福昌宫显庆三年复置夀安县西二十九里有连昌宫显庆三年置【元稹有词】
唐八关宫 合璧宫
髙宗纪显庆五年五月辛丑作八关宫 会要显庆五年四月八日【旧纪戊寅】于东都苑内造八关凉宫【旧纪云八关宫】五月二十日改为合璧宫【旧纪壬戌幸改】 实録龙朔元年四月丁夘干封元年三月甲申咸亨三年四月庚午幸合璧宫【旧纪龙朔元年三月壬戌麟徳元年二月丁酉咸亨三年四月戊寅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并幸合璧宫】张文瓘干封中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帑廥浸虚
文瓘谏
唐绣岭宫 桃源宫 﨑岫宫 兰宫
地理志陜州峡石县有绣岭宫显庆三年置灵寳县有桃源宫武徳元年置河南永宁县西五里有﨑岫宫西二十三里有兰宫皆显庆三年置 明皇杂録上幸东都至绣岭宫
唐三内
地理志龙朔后皇帝常居大明宫谓之西内【正宫】神龙元年曰太极宫【隋大兴宫也】大明宫【亦正宫】在禁苑东北西接宫城之东北隅曰东内本永安宫贞观八年置九年曰大明宫以备太上清暑高宗以风痹厌西内湫隘大兴葺曰蓬莱宫咸亨元年曰含元宫长安元年复曰大明宫兴庆宫【离宫】在皇城东南距京城之东开元初置十四年増广之谓之南内 雍録诸帝多居大明或遇大礼大事复在太极如高宗宗五日一御太极亦有初即位不于大明而于太极者知太极尊于大明也兴庆虽夹城可潜达大明当为离宫而已
唐太清宫 太防宫 洞霄宫 紫极宫 升仙宫
纪髙宗干封元年二月乙未如亳州祠老子追号太上元皇帝睿宗景云二年四月甲辰作元皇帝庙宗开元二十九年正月丁酉立元皇帝庙 天寳元年神仙道家之説兴正月甲寅陈王府参军田同秀言元皇帝降于丹鳯门【大明宫正门】通衢乃建庙二月辛夘享元皇帝于新庙甲午享于太庙二年正月乙夘作升仙宫丙辰加号元皇帝为太圣祖三月壬子享于元宫追号大圣祖父周上御大夫敬曰先天太皇臯陶曰徳明皇帝凉武昭王曰兴圣皇帝改西京元宫曰太清宫东京曰太防宫仍于天下诸郡为紫极宫秋改谯郡紫极宫为紫防宫【九月辛酉谯郡紫防宫改为太清宫】天寳八年闰六月丙寅谒太清宫加上元皇帝号曰圣祖大道元皇帝九载十月太白山人王元翼言元皇帝降于寳僊洞十载正月壬辰朝献太清宫癸巳朝享太庙甲午有事于南郊十三载二月壬申朝献于太清宫加上元皇帝号曰太圣祖髙上大道金阙混元天皇大帝【肃宗至徳二载通化郡言混元皇帝降武宗会昌五年九月改修太防宫十一月毕六年十月遣使荐献】礼乐志天寳元年因田同秀言建元庙二月辛夘
亲享元皇帝庙甲午亲享太庙丙申有事于南郊其后遂以为故事终唐之世莫之能改也初太清宫成太常卿韦縚制景云九真紫极小长夀承天顺天乐六曲地理志亳州真源县有老子祠天寳二年曰太清宫
又有洞霄宫先天太后祠也 旧纪天寳二年改天下诸郡元庙为紫极宫九月辛酉谯郡紫防宫改曰太清宫 长安志田同秀上言元皇帝降见丹鳯门之通衢以天下太平圣夀无疆之言传于宗仍告赐灵符尹喜之故宅上遣使就桃林县函谷关令尹台西得之于是置庙于太宁坊东都于积善坊取太白山白石为真像衮冕之服当扆南向宗肃宗真容侍立于左右皆朱衣朝服宫垣之内连接松竹以像僊居殿十二间四柱前后各两阶东西各侧阶一其宫正门曰琼华东门曰九灵西门曰三清御斋院在宫之东公卿斋院在宫之西 宰相表兴元元年十二月己夘同平章事李勉加太清宫使卢翰加太防宫使 李庾西都赋荐祖建宫元之庭霞帔云冠飘飘太清天子将有事也岁豆时笾夏簋殷铏传金炉之御烟开甲帐之琳琅此王者之示孝也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天寳十三载上】歴良辰而戒吉乗舆备乎冕裘甲子王以昧爽春寒薄而清浮虚阊阖逗蚩尤张猛马出腾虬梢荧惑堕旄头风伯扶道雷公挟辀通天台之防阙警溟涨之十洲浩刼礧砢万仙飕飗歘臻于长乐之舎巍入乎昆仑之丘太一奉引庖牺在右尧歩舜趋禹驰汤骤断紫云而疎墙抚流沙而承霤仡神光而閜罗诡异以戢普地轴倾而融曳洞宫俨以嶷岌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冯宿撰太清宫钟铭
朝献太清宫 肃宗元年建子月己酉代宗广徳二年二月癸酉徳宗建中元年正月己巳贞元六年十一月戊辰九年十一月癸未宪宗元和二年正月己丑穆宗长庆元年正月己亥敬宗寳厯元年正月己酉文宗太和三年十一月壬辰武宗防昌元年正月己夘五年正月己酉宣宗大中元年正月壬子
唐神台宫 琼岳宫 金城宫
地理志华州郑县东北三里有神台宫本隋普徳宫咸亨三年更名华隂西十八里有琼岳宫故隋华隂宫显庆三年更名华隂东十三里有隋金城宫武徳三年废显庆三年复置鳯翔府厔有隋宜夀宫【元和志隋宜夀宫在盩厔县东南三十二里】
唐上阳宫 宿羽高山宫
地理志上阳宫在东都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东京记在皇城西南东苑】上元中置【会要上元二年】髙宗之季常居以听政虢州湖城有故隋上阳宫贞观初置咸亨元年废【隋志河南桃林有上阳宫】 韦机髙宗常言两京我东西宅然因隋宫室日仆不全将更作奈财用何机言臣任司农十年省常费三十万缗以治宫室可不劳而成帝大悦诏兼将作少府二官督营缮初造宿羽高山等宫徙洛中桥于长夏门废利渉桥人便之天子乃登洛北絶岸延眺良乆叹其羙诏即其地营宫所谓上阳者【武后于上阳宫令术家撰方域等篇 东京记韦机造上阳宫掘地得铜器似盆而浅中有隠起防鲤之状鱼间有四篆字曰长宜子孙时人以为李氏再兴之符】 六典上阳宫在皇城之西南【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靣即皇城右掖门之南上元中营造】东靣二门南曰提象门北曰星躔门提象门内曰观风门南曰浴日楼北曰七寳阁其内曰观风殿其西则有西上阳宫【两京记云上阳宫西有西上阳宫】北曰化成院西南曰甘露殿殿东防曜亭又西曰麟趾殿东曰神和亭西曰洞元堂观风之西曰本枝院又西曰丽春殿殿东曰含莲亭西曰芙蓉亭又西曰宜男亭北曰芬芳亭其内曰芬芳殿宫之南靣曰僊洛门又西曰通仙门其内曰甘汤院次北东上曰玉京门门内北曰金阙门南曰太初门玉京之西曰客省院防殿翰林院又西曰上阳宫宫西曰含露门玉京西北出曰僊桃门又西曰夀昌门门北出曰武门门内之东曰飞龙廏 防要仪鳯四年车驾入洛乃移御之上阳宫神龙元年二月朝则天皇帝于上阳宫敕十日一朝侍御史卢懐慎谏 通鉴长安三年十一月丙申宴突厥使于宿羽台太子预焉 旧纪开元二十年四月乙亥宴百官于上阳东洲 李庾东都赋上阳别宫丹粉多状鸳瓦麟翠虹梁叠壮出地标图临池冩障霄倚霞连屹屹言言翼太和而耸观侧賔曜而防轩若蓬莱之真侣瀛洲之列仙鸾驾鹤车徃来中天 贾登上阳宫赋沓云宇而承天擎露盖而洗日 谢观上阳宫望幸赋宫阙崇崇萦带洛河之上
唐紫桂宫 芳桂宫
髙宗纪调露元年五月戊戌作紫桂宫【于渑池之西】永隆元年四月乙丑如紫桂宫 地理志河南府渑池县西五里有紫桂宫仪鳯二年置【防要作四年五月十九日】调露二年曰避暑宫永淳元年【四月十五日】改曰芳桂宫道元年废【陜州陜县有陜城宫】 旧纪永淳元年四月戊寅次紫桂宫二年五月庚寅幸芳桂宫至合璧宫 韦机传永淳中帝幸东都至芳桂宫召机检校园苑
唐奉天宫
旧纪永淳元年七月己亥【纪同】造奉天宫于嵩山之阳【志在河南登封县】二年【即道元年】正月甲午朔幸奉天宫【纪同 一本云正月庚子至奉天宫】十一月癸亥幸奉天宫 防要永淳元年七月造奉天宫于嵩山之阳道元年十二月废文明元年二月改为嵩阳观【旧纪调露二年二月己未幸嵩阳观又幸逍遥谷道士潘师正所居】礼乐志永淳元年作奉天宫于嵩山南遂幸焉将以明年封禅不克至武后遂登封焉 列韩爰谏废王后贬死内外以言为讳将二十年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为鳯鸣朝阳 潘师正居逍遥谷髙宗营奉天宫敕直逍遥谷作门曰僊游北曰寻真时太常献新乐帝更名祈仙望仙翘仙曲 王方翼髙宗召议西域事见奉天宫赐食具对热海苦战状
唐万全【泉】宫
髙宗纪永淳元年七月【通鉴二月】作万泉宫【旧纪永淳元年七月己亥于蓝田造万全宫】 防要仪鳯三年正月七日于蓝田作凉宫名万全【通鉴作泉】宫道元年十二月七日废 地理志京兆蓝田永淳元年作万全宫道元年废
唐晋阳宫
地理志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龙元年罢开元十一年复置天寳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罢肃宗元年复为北都晋阳宫在都之西北宫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歩崇四丈八尺都城左汾右晋潜丘在中长四千三百三十一歩广三千一百二十二歩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歩其崇四丈汾东曰东城贞观十一年长史李勣筑两城之间有中城武后时筑以合东城宫南有大明城故宫城也宫城东有起义堂仓城中有受瑞坛髙祖使子元吉留守获瑞石有文曰李渊万吉筑坛祠以少牢 明皇御制晋阳宫诗有念成功懐经纶之句【见张説集】 汉明迟囘于南阳魏文殷勤于谯国 宋有丹徒宫齐有青溪宫
唐汾阳宫
狄仁杰髙宗幸汾阳宫 隋纪大业三年八月壬寅诏营晋阳宫十一年三月己酉幸太原避暑汾阳宫
唐三阳宫 兴泰宫
武后纪乆视元年一月戊寅复于神都作三阳宫四月戊申如三阳宫长安四年正月丁未作兴泰宫四月丙子如兴泰宫 防要圣厯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造三阳宫于嵩阳县乆视元年张说以车驾在三阳宫不时还都上疏谏长安四年正月二十二日【丁未】毁三阳宫取其材木造兴泰宫于夀安县之万安山左拾遗卢藏用谏不从 地理志河南府登封有三阳宫圣厯三年置夀安西南四十里万安山有兴泰宫长安四年置 韦安石武后幸兴泰宫议趋疾道安石曰此道版筑所成非自然之固后为回辇 武三思建营三阳宫于嵩山兴泰宫于万夀山请太后岁临幸 宗纪开元十年十月甲寅如兴泰宫猎于上宜川
唐通天宫 万象神宫
见明堂类 旧纪神龙元年正月丙午中宗即位于通天宫
唐银潢宫
文苑英华魏元忠有侍宴银潢宫诗
玉海卷一百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五十八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宫【四】
唐兴庆宫【南内】 勤政楼 花蕚楼【附详见楼类】
兴庆宫本明皇旧第也开元二年七月宋王成器等请献兴庆坊宅为离宫甲寅制许之故作兴庆宫【旧史开元元年二月以隆庆旧邸为兴庆宫在隆庆坊 宗名隆基即位改兴庆宫纪作二年九月庚寅防要作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志作开元初传作先天后通鉴作开元二年七月甲寅年月不同】九月庚寅有诏兴役 地理志兴庆宫在皇城东南距京城之东开元初置至十四年又増广之谓之南内二十年【六月】筑夹城入芙蓉园【一本云自大明宫夹城复道经通化门以达此宫徃来两宫而人不知之 交城复道即六典所谓磴道潜通也】 防要初上在藩邸与宋王成器等同居子兴庆里人号曰五王宅至景龙末邸内有龙池涌出日以浸广望气者云有天子气中宗数幸其地命泛舟以駞象踏气以厌之至是为宫焉后于西南置楼南题曰勤政务本之楼西题曰花蕚相辉之楼【张九龄撰龙池颂刋石兴庆宫】 让皇帝传初睿宗五子列第东都积善坊号为五王子宅及赐第上都隆庆坊亦号五王宅【旧纪圣厯元年宗出閤赐第于东都积善坊大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宗为太子尝制大衾长枕与诸王共之睿宗知喜甚及先天后尽以隆庆坊旧邸为兴庆宫而赐宁王及薛王第于胜业坊申岐二王于安兴坊环列宫侧天子于宫西南置楼其西曰花蕚相辉之楼【六典曰取诗人棠棣之意】南曰勤政务本之楼帝时登之闻诸王作乐必亟召升楼与同榻坐或就幸第赋诗宴嬉赐金帛侑欢诸王五日朝侧门世谓天子友悌古无有者【开元二十五年宗戒诸王曰吾自奉先帝宫室不敢有加时加补葺已愧于劳人矣惟兴庆创制乃朝廷百辟卿士以吾旧邸因欲修建不免羣卿考室之辞是俟庶人子来之请亦所以表休征之地新作南楼本欲察甿俗采风謡以防壅塞是亦吾辟四门达四聪之意时有宴乐不徒然也又因大哥逊朱邸以成花蕚相辉之美歴观自古圣帝明王有所兴作欲以助教化也吾所兾者式崇顺睦渐渍薄俗令其人信厚耳】六典兴庆宫在皇城之东南东距外郭城东垣【即今上龙】
【潜旧宅也开元初以为离宫十四年又取永嘉胜业坊之半以置朝自大明宫东夹罗城经通化门磴道潜通焉】宫之西曰兴庆门其内曰兴庆殿【即正衙殿有龙池殿】次南曰金明门门内之北曰大同门其内曰大同殿宫南曰通阳门北入曰明光门其内曰龙堂通阳之西曰花蕚楼【楼西即宁王第取诗人棠棣之义】楼西曰明义门其内曰长庆殿宫北曰濯龙门其内左曰芳苑门右曰丽苑门南走龙池曰瀛洲门内曰南薰殿瀛洲之左曰仙云门北曰新射殿【又有同光承云初阳飞轩主华等门飞仙交秦同光荣光等殿所居宅之东有旧井忽涌为小池至景龙中为龙池焉盖符命之先也】 开元十六年正月十三日【一云戊戌朔旧云正月庚子】始移仗于兴庆宫听政十九年正月丙子耕于兴庆宫二十年六月广花蕚相辉楼筑夹城至芙蓉园天寳四载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禄婆匐可敦率众自归天子为御花蕚楼宴羣臣赋诗以美其事七载五月壬午上御兴庆宫受册徽号十载四月二十一日兴庆宫造交泰殿成十一载发华隂扶风冯翊三郡工匠及京城人夫万三千五百人筑兴庆宫城四十日毕十三载五月壬戌观酺于勤政楼北廷都防程千里俘阿布思以献十月一日御勤政楼四科举人问防外更试诗赋各一道制举试诗赋自此始肃宗至徳二载十二月丁未上皇至自蜀郡居于兴庆宫乾元二年十一月丁亥冬至朝圣皇于兴庆宫翌日受朝含元德宗贞元十三年四月壬戌雩于兴庆宫顺宗永贞元年八月辛丑太上皇居兴庆宫二年正月丙戌朔太上皇于兴庆宫受朝贺皇帝率百僚奉上尊号【一本云永贞二年正月丙子朔一云丙寅奉册】册文曰功成不处褰裳去之付神器于冲人想汾阳以髙蹈体尧之徳与神同符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文见实録】宪宗元和三年十月修南内宫墙十四年三月修勤政楼文宗大和元年五月丙寅赴兴庆宫上夀十一月甲申南至百僚诣兴庆宫及光顺门行朝贺之礼四年四月有司贡新献兴庆宫奉太皇太后及皇太后分赐十宅诸王己下十一月己亥南至谒兴庆宫五年正月庚子朔朝贺太皇太后于兴庆宫 礼乐志宗尝以马舞倾杯数十曲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亦防勤政楼其日太常卿引雅乐间以胡夷之伎击雷鼓奏小破阵乐岁以为常 于休烈肃宗时经大盗后史籍燔毁休烈奏国史开元实録起居注及余书三千八百余篇藏兴庆宫兵兴焚炀皆尽请下御史覈史馆所由求之府县有能得者许上送官一书进官一资一篇绢十疋数月止获得一二篇惟韦述以家藏国史百三十篇上献 李辅国传肃宗时太上皇居兴庆宫帝自复道来起居太上皇亦间至大明宫或相逢道中太上皇每置酒长庆楼南俯大道裴回观览或父老过之拜舞而去 王难得传宪宗朝太后南宫 宪宗郭后传穆宗嗣位后移御兴庆宫凡朔望三朝帝率百官诣宫中为夀或岁时庆问宴飨后宫戚里内外命妇车骑骈壅环佩之声满宫
唐龙池宫
地理志河中府安邑县开元八年置龙池宫
唐启圣宫 飞龙宫 瑞阁 述圣颂
宗纪开元十一年正月己巳如并州庚辰【十四日】次潞州赦囚给复五年以故第为飞龙宫【后又更名启圣】 地理志潞州上党县有启圣宫本飞龙宫宗故第开元十一年置后又更名有瑞阁【防要作十二年正月十四日改潞州旧宅为飞龙宫】 旧纪开元二十年十月辛夘至潞州之飞龙宫曲赦 张说上党旧宫述圣颂开元十一祀正月皇帝展义于河东留宴上党三月庚午饮至长安于是邠王臣守礼开府仪同三司臣璟等抗疏佥曰潞人懐代邸咏泗亭将表潜龙之馆勒启圣之图陛下昔居是州也紫云在天神光照室白鹿来扰黄龙上升陇出僊洞而神鱼跃山开禅宂而灵钟韵謡言合防巨迹引途嘉李傍连祥蓍自起云云昔龙负圗而大舜登狼衔钩而后殷昌圭锡于夏禹赤伏归于汉光应运协符希代称寳未有穷祥极瑞俶傥瓌异如今之至者愿听潞人以扬丕烈【又曰丰沛着启祚之美穰邓有建都之荣 张説集有御制次旧居诗序云向驾驷马而朝京师今乘六龙而问风俗】 金石録上党启圣宫颂明皇撰八分书天寳十二载二月【金石録又有上党宫宴羣臣故老诗】
唐温泉宫 华清宫
宗纪开元十一年十月丁酉幸温汤作温泉宫自开元十五年十二月乙亥至天寳十四载十月庚寅幸华清温泉宫凢二十八率岁一幸或一岁再幸 地理志京兆府昭应县有宫在骊山下贞观十八年置咸亨二年始名温泉宫天寳元年更骊山曰防昌山三载以新丰去宫逺折新丰万年置会昌县六载【十月己酉】更温泉曰华清宫【华清宫在临潼温泉山取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之意】宫有汤井为池环山列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十二月壬戌防要是年十月三日改华清之名】七载省新丰更防昌县及山曰昭应防要天寳元年十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
七载十二月二日元皇帝降于朝元阁改为降圣阁八载四月新作观风楼【在宫外东北隅】六载十二月二十一日发冯翊华隂民筑会昌罗城于汤所置百司 列房琯天寳五年为给事中时宗有逸志数廵幸广温泉为华清宫环宫置百司区舎以琯资机筭诏緫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以为天下游观 陈元礼宗在华清宫正月望夜将出游元礼谏曰陛下必出游愿归城阙帝不能夺 杨妃每十月帝幸华清宫五宅车骑皆从家别为队队一色俄五家队合烂若万花川谷成锦绣遗钿堕舄狼籍于道香闻数十里 杨国忠宗常岁十月幸华清宫春乃还必遍诸杨五家 韦陟守河东天寳十二载入考华清宫 栁子华代宗将幸华清宫先命整葺以子华为昭应令修宫使 旧纪天寳九载正月庚寅朔【一云辛夘】与岁次同始受朝于华清宫十二载正月丁酉朔御华清宫之观风楼受朝贺 穆宗纪长庆二年十一月庚午皇太后幸华清宫 韩休有驾幸华清赋 李程有华清宫望幸赋云阁有朝元殿有长生温汤在临潼县南一百五十歩丽山西北十道志曰
贞观十八年诏阎立徳建温泉宫太宗临幸制碑咸亨三年名温泉宫【唐年小録曰开元十年置实録与元和志曰开元十一年置 温泉监一人掌汤池】
唐望春宫
地理志京兆万年县有望春宫临浐水西岸有北望春宫宫东有广运潭 防要开元二十六年正月六日修望春宫 旧纪太和七年十二月庚子幸望春宫 姚南仲传代宗时上防曰王者必据髙明烛幽隠先皇所以因龙首而建望春也 李景让赋青门之左层谷嶙峋标上苑而独出俨复道而明望南山之翠色盈前渭水之素光在下 西京纪西京禁苑内有望春宫在髙原之上东临防浐今上曽登北亭赋春台咏朝士奉和凡数百
唐游龙宫
地理志京兆渭南西十里有游龙宫开元二十五年更置东十五里有隋崇业宫【元和志同】
唐升仙宫
宗纪天寳二年正月乙夘作升仙宫
唐三宫
杜暹传开元中帝幸东都以暹为京留守暹率当畨卫士缮三宫城浚池督役不少懈帝闻嘉之数赐书褒劳【一本云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増浚城隍上赐书曰城隍宫室随事修营且有成功不疲人力甚慰朕懐】萧太后传太和中懿安郭皇后居兴庆宫寳厯王太
后【穆宗】居义安殿后居大内【萧后文宗母也】号三宫太后帝五日问安三宫有司献四时新物送三宫亦称赐帝曰上三宫何可言赐遽索笔灭赐为奉【一本云文宗始即位内园进樱桃将以赐三宫太后帝曰焉可以为赐援笔易曰奉】开成中【四年】正月望夜【丁夘】帝御咸泰殿大然灯作乐迎三宫太后奉觞上夀【郭太后传移御兴庆宫凡朔望三朝帝率百官诣宫门为夀】武宗时徙积庆殿又号积庆太后
唐咸宜宫
苏颋传宗游咸宜宫羽猎【开元十五年】
唐望贤宫
地理志京兆咸阳县有望贤宫 旧纪至徳二载十二月丙午上皇至自蜀上至望贤宫奉迎上皇御宫南楼上望楼辟易下马趋进楼前再拜舞蹈称庆丁未居兴庆宫 艺文志艺术类有杨升画望贤宫图一卷
唐灵武受命宫
肃宗 杨炎作颂序曰灵武宫皇帝跃龙之所丁夘广平王俶等排闼以诉曰陛下渉渭则洪流涸廻銮则庆云见布泽而川池广勤道而嘉禾生帝乃洒斋宫啓金匮大赦改元曰至徳是日黄龙见于东野紫气满于天门以一旅成百万之师率胡夷平社稷之难是以白鹿扰于王庭灵芝产于延英赫赫河图啓天之祜云从亿万皇在九五尽武之善去汤之慙【广平王俶请筑宫当考】 肃宗纪天寳十五嵗七月辛酉太子至灵武甲子即位改元至徳
唐鱼藻宫【又见池类】
顺宗纪为皇太子尝侍宴鱼藻宫【禁苑池中有山山上建鱼藻宫在大明宫北 徳宗贞元十二年九月癸夘十三年七月幸 王建诗谓池底张锦亦奢矣】张水戏防舰宫人为櫂歌众乐间发徳宗欢甚顾太子曰今日何如太子诵诗好乐无荒以对 穆宗纪元和十五年九月辛丑观竞渡角抵于鱼藻宫【旧纪元和十五年七月壬辰幸鱼藻池发神防六军二千人浚之九月辛丑大合乐于鱼藻宫观竞渡】 敬宗纪寳厯元年五月庚戌二年三月戊寅五月戊寅观竞渡于鱼藻宫 西京杂记汉有鱼藻宫
唐宫室制
百官志左校令宫室之制自天子至士庶有等差 车服志文宗下诏【太和元年五月】王公之居不施重栱藻井三品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五品堂五间七架门三间两架六品七品堂三间五架庶人四架而门皆一间两架常参宫施悬鱼对鳯瓦兽通栿乳梁
建隆洛阳宫殿图 东京大内 大宁宫
东京大内据阙城之西北宫城周回五里【即唐宣武节度使治所梁以为建昌宫后唐复为宣武军治晋为太宁宫国朝建隆三年五月诏广皇城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而修之自是皇居壮丽矣】南三门曰宣徳左掖右掖东一门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拱宸宣徳门内南门曰大庆正殿曰大庆次北文徳殿门次文徳殿殿东南隅有鼓楼漏室西南钟楼殿次北门曰左右银台西紫宸殿【即视朝之前殿】次西垂拱殿其后福宁殿次后柔仪殿钦明殿其西睿思殿福宁殿东庆夀宫庆夀萃徳二殿福宁殿西寳慈宫寳慈姒徽二殿福宁殿后坤宁殿凡禁中殿阁有嘉庆殿观文殿延真门积庆殿感真阁福圣殿夀宁堂庆云殿玉京殿清景殿西凉殿慈徳殿景宁殿垂拱殿门次西皇仪殿次西集英殿殿后需云殿【即玉华殿】东有升平楼【旧曰紫云】廊北龙图阁阁东序资政崇和二殿西序宣徳述古二殿其北天章阁阁东西序羣玉藻珠二殿次北寳文阁阁东西序嘉徳延康二殿东华门外西北廊元符观有謻门门内南廊庆宁宫西华门内延福宫穆清灵顾性智三殿次北广圣宫宣祐门内东廊次北资善堂讲筵所西廊次北崇政殿殿东西延义迩英二阁阁后隆儒殿次北景福殿殿南延和殿殿西北迎阳门门内后苑有太清楼延春阁仪鳯翔鸾二阁宜圣殿嘉瑞宣明安福寳岐化成金华清心流杯清辉亲稼殿华景翠芳亭瑶津亭象瀛山池 建隆三年正月甲戌发开封浚仪民数千广皇城之东北隅命义成节度韩重赟董役四年五月十四日诏重修大内以李懐义赵仁遂防役二十四日明徳门成学士陶谷撰碑
干徳修宫阙
建隆三年正月十五日广皇城东北五月大修宫阙干徳元年【即建隆四年】五月十四日复増修宫阙【长编五月乙丑命李懐义等増修宫阙 当从长编月日】凡规为制度并上指授既成【二十四日明徳门成】坐寝殿中令洞开诸门皆端直通豁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直史馆梁周翰为五鳯楼赋以进其辞曰伊京师之权舆也遐哉邈乎验河图之象按舆地之书宅禹贡豫州之域距天文辰马之墟因四履建侯之地为六代兴王之居城峻而都河而渠结坤之络振干之枢星甍栉堵我民之庐海漕山廥我田之租势雄跨胡气王吞吴茫茫万国鱼贯而趋惟圣皇之受命应期运而握符光潜跃于龙徳践元亨于帝衢道徳何师尊卢赫胥揖让何比陶唐有虞英畧神武威惮八区长鲸尽刳封豕必诛虎皮包刅鹄板捜儒坠典皆索阙政咸铺成天下之大务若雷奋而风驱乃顾京室时行圣谟陋宸极之非制稽紫垣之旧图且曰不壮不丽岂万世禹之卑宫盖勿暇之计尧之茅茨非经乆之制矧象魏之县法伊亿兆之所视况我力如天我赀如地不渔尔民不牟尔利一毫之费差足为易乃诏共工度景之中因旧谋新庀徒僝功台卑若丰栋易而隆椽斵而砻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鳯翘翼若鹏运风防龙蟠首若鼇戴宫丹楯霞绕神光何融朱楹虹植晴文始烘绣楣焜燿雕栱玲珑椒壁涂赭绮窻晕红防阙偶立突然如峯平见千里深映九重奔星坠而交触灵景互而相逢门呀洞缺若天之裂纵举百武横驾六辙金铺烁人光景明灭舞阳之力莫得而排叔梁之力胡可以抉其下则冠盖葳防剑佩陆离车如流水待漏而驰驾肩排踵兼蛮浑夷万众纷错鱼龙尊卑咸去来之由此竞奔凑于玉墀亶皇风之无外岂朝盈之有时三事庶尹乃拜表萧墙谒帝未央以落大壮登謌永昌曰元圣明兮帝道昌威四海兮君万方时髙阙兮冠百常赫宋徳兮垂无疆瞻天顔兮献夀觞愿君王兮长乐康帝曰俞哉尔觞且置当听朕言庶晓朕意顷于戎马之暇详窥歴代之纪乃知乎夏徳之衰璇室自庇商政之壊倾宫大侈楚王章华一身何寄秦皇阿房三世而弃汉武柏梁孽火随炽陈后三阁义师寻至岂非乎祸生于渐欲起于恣亦如崇饮不已必至昏醉嗜色不已必至乏瘁迁怒不已必絶人祀穷兵不已必暴人胔甘谀不已必杜忠义溺谗不已必斥贤智亡国之君未尝不尔朕皆知之得以趍避淫于土木雅不如是羙其成功良以为愧不举君觞恐骄朕志其大者天地所重者神器尾虎足冰终日惴惴当共重之勿使颠坠谨谢公卿无忘纳诲羣臣乃退咸呼万岁 长编开寳元年正月乙巳大内营缮毕赐诸门名令洞开诸门
开寳修洛阳宫室 西京大内
开寳八年十月十九日【通畧作丁巳】将议巡幸遣王仁珪李仁祚焦继勲同修洛阳宫室明年三月辛巳帝至洛覩其壮丽甲申继勲等并进秩四月庚子郊丙午发西京辛亥至东京【太祖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常有迁都之意】 防要西京大内据京城之西北宫城【旧名紫防城】周回九里三百歩南靣三门南曰五鳯楼东曰兴教西曰光政东一门曰苍龙西门曰金虎北门曰拱宸正殿曰太极殿殿前有左右龙尾道日楼月楼次天兴殿后有殿阁太极殿门之西靣南曰应天门北乾元门次北敷政门次北文明殿次垂拱殿建礼门之西曰广夀殿其北明徳殿其次天和殿其次崇徽殿明福门内曰天福殿其次太清楼其次思政殿延春殿北曰武徳殿明福门之西曰金銮殿【唐曰太极】其次夀昌殿玉华甘露长夀干阳嘉兴殿金銮之西曰含光殿殿东廊后有紫云楼楼前射殿南有讲武殿殿后有后殿后苑内有长春殿东宫在苍龙门之西宫后有飞龙院西有散甲殿 景徳二年八月修西京大内以将朝陵故也四年二月命崇文院详定殿名己巳次西京三月己亥至自西京熙宁四年二月十一日复诏修之政和三年十二月亦诏修大内【元丰七年七月四日河南守韩绛请修长春殿等】 太祖幸西京有留都之意李符陈八难不从李懐忠进说晋王切谏帝悟即日还京上曰吾将西迁者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
开寳歴代宫殿名
书目一卷开寳中翰林学士李昉承诏以前代宫殿池苑台观门阙名号见于载籍者集为一篇上之 古者天子之居总言宫其别名皆曰堂明堂是也诗言自堂徂基礼言天子之堂初未有称殿者秦纪言作阿房甘泉前殿疑起于秦时
咸平万安宫
咸平二年闰三月丁亥宰臣张齐贤等言汉制帝母称长乐宫唐穆宗郭太后居兴庆宫敬宗王太后居义安宫文宗萧太后居积庆宫今请命有司为皇太后【李】建宫立名【纪云上宫】戊子诏以万安宫为名遂以滋福殿为宫祥符二年又以宫为滋福殿 章惠杨后名保庆宫景祐元年九月庚子诏四年改慈徳殿 建隆元年二月上太后尊号诏曰王者立显亲之殿所以尊母仪开长乐之宫所以伸子道
天圣长宁宫
地理志天圣三年延福宫北建长宁宫内有太清玉清冲和集福防祥五殿降真阁景祐二年改长宁宫曰广圣降真阁曰崇真
景祐广圣宫
二年正月己酉改长宁宫为广圣宫宫在禁中【在承天门之北】前殿有道家天神【三清玉皇】之像后起观阁【降真阁】奉真宗神御占宫城西北隅【天圣二年建】 皇祐元年八月丁亥召近臣宗室台谏广圣宫朝拜真宗神御殿以殿新成也
景祐延福宫
二年二月戊午御延福宫阅乐器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宴辅臣三年九月朔幸赐宴宣和七年三月十七日宴羣臣于延福宫之睿谟殿 宫在承天门北有穆清成平防宁睿谟凝和昆玉羣玉七殿【地理志延福宫有穆清殿】
嘉祐潜龙宫
嘉祐四年【阙】月修潜龙宫真宗为开封尹时廨舍也
嘉祐庆宁宫
嘉祐七年十一月戊辰皇子【英宗】迁新位【实録七年八月庚寅一云嘉祐八年四月十九日于内香药库之西偏建皇子位】嘉祐八年英宗即位九月庚戌以旧位名兴庆宫吕诲言唐有此宫名十二月改名庆宁【会要又云在謻门内南廊治平二年赐名有阁藏御览书籍二月十一日吕公着请俟既郊岁丰乃修宫从之】
治平慈夀宫
治平元年七月二十一日中书门下表言在汉之隆实居长乐有唐之盛亦阐义安请以皇太后【曹】所居为慈夀宫殿为慈夀殿【纪实録云五月丙辰上皇太后宫殿名曰慈夀】 五月壬子诏皇太后令称圣防出入唯不鸣鞭他仪卫如章献明肃故事
熙宁庆夀宫 寳慈宫
熙宁元年三月十五日戊子中书门下言太皇太后【曹】宫殿请以庆夀为名皇太后【高】宫殿以寳慈为名从之后庆夀宫建庆夀萃徳二殿寳慈宫建寳慈姒徽二殿二年五月太皇太后迁居庆夀宫七月皇太后迁居寳慈宫
元祐崇庆宫 隆祐宫 绍圣慈徳宫 圣瑞宫
元祐元年闰二月十九日丁未诏曰汉家致孝有朝夕供御之廷唐室承顔严岁时庆贺之礼逮于列圣咸有旧章建太皇太后【高】宫曰崇庆殿曰崇庆夀康皇太后【向】宫曰隆祐殿曰隆祐慈徽绍圣元年闰四月十八日诏改隆祐宫曰慈徳宫前殿曰慈徳中曰仁明后曰夀昌二年五月以皇太妃【朱】宫为圣瑞宫 昭懐刘后宫曰崇恩显肃郑后宫曰宁徳
元祐睿成宫
元年闰二月二十一日诏神宗所居东宫为睿成宫元符元年四月幸先朝从龙官并推恩
元符龙徳宫
三年二月辛酉徽宗诏懿亲宅潜邸名龙徳宫有申福臻祥二殿
政和龙徳太一宫【见祠宫类】
陆韶之记曰臣窃惟皇帝陛下修诚毖祀祗奉上真登秩荐飨昭备典防乃政和八年戊戌之岁龙徳太一宫先成宫直都城之西北隅实龙潜之旧邸也仰摹宸极一新祠庭前殿曰黄秘之殿次曰统元之殿次曰神贶之殿门曰黄秘之门髙真象设次序分布栋宇轇轕甍桷飞骞栖金浮翠蔚跂嵽嵲逺而望之祥烟佳气若与庆霄连接上下既成銮舆幸焉躬执荐告之礼祈为苍生致福已而敷大宥于天下又诏儒臣为之记而臣浅陋得以笔札待罪辞不获命谨拜手稽首而言曰紫宫深严天极当中其一明者太一常居太一盖天地之最贵者也列宿森拱五精宻辅天一犀锋终旗晻暧招揺左麾摄提右楗阳防隂魄下上承临为一为九称号随异防枢恍惚靡得测知而五福太一者其十种之一也运行有时数次舎有分野直其所临之方则诸福徃集岁穰民阜兵防寝息盖上天孚佑下土以助有天下国家者致福于斯民也我宋之兴太宗肇建宫于东郊仁宗复立宫于西郊随其迁次以昭奉事逮神考在位则又迎致中都即都城而立宫焉然则祖宗致福斯民之意槩可见矣今陛下嗣服膺綂而着雍阉茂之岁太一适临于干维是岁天道多在西北元命之辰兴王之地适然契合新宫之成真莫大之庆厐禧繁祉是降是集天子万年子孙千亿神灵之应如此其意固可黙谕矣抑臣尝谓乗时任数集福于圣躬者太一之福敷锡于天下无东西南北之异者陛下也作新馆御饬躬修欵意在于均福生民所谓敷锡之于天下者是己徳意所在虽不待户晓而人皆知之顾臣为记以诏万世亦不敢畧此抑臣又尝闻周家文武之君能下下以成其政于时归羙之诗曰俾尔单厚俾尔多益继之言文武之事其说以谓文武不自厚而厚下故为天下所厚不自益而益下故为天下所益福禄来归文武固不得而辞之也今陛下承太一贶施其得福禄亦当如天保所赋者臣于此不能复赘其辞矣 王俊记曰臣窃惟皇帝陛下以聪明睿智之资抚绥方夏湛恩厚泽春育海涵若大若小罔不受赐其显者固已措诸政教以福天下矣至于髙真贵神敷佑储祉丰衍穰简大被于黎元者亦欲钦崇而不怠也比者泰一适临干维揆景相方聿求爽垲用伸馆御之严厥有遂清吉蠲休福所萃之地是为龙徳上意既定有司伻图斤工墨师劝力不怠粤政和八年宫告成飞宇承电璧门洞开秘殿中敞次舎序列金碧争辉像设具严肃若威神之在防日之吉銮舆临幸俨恪肃防精意昭格己而大启黄秘明俾都人士女咸得肃心注目以祈福厘稚耋踵涂骈肩以进欢声协气充塞穹壤厥惟盛哉有防命臣为之记臣以儒学簉迹搢绅泚笔待命臣之职也讵敢以芜纇为辞谨拜手稽首而言曰惟星经具载天象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之常居也太一中居五星环拱是为天神之尊汉人谓天神尊者太一其佐曰五帝盖谓此也初说者谓贵神有十而尊曰五福迁徙有常率四十五岁而一易灵游所直之方祥庆骈集雨旸时叙农扈娄丰民物阜康无或疵疠由是太宗仁祖即东西郊建宫焉神宗迎致中都奉祠益谨三圣述作所以竭防妥灵曲尽其至然建宫干维实有待于圣时肆真主纂服继猷益毖祠事郊禋庙享既肃既祗乃新是宫以笃宋祜眷维是宫昔为龙潜之藩今为上真之宇昔为膺箓受图之地今为延祥集祉之宫告成于戊戌实元防之嵗也直都城之西北隅实照临之方也神谋人事不约而同垂亿万年永集纯嘏然臣伏观皇帝体道观妙与神为一为福为祉在我而已然则作新殊廷寅奉上真凡以为民祈福者不得不然也臣愚陋诚不能窥见圣徳然尝读洪范曰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臣愚幸亲见之
建炎升旸宫
元年六月三日辛酉名潜邸为升旸宫
建炎隆祐宫
元年八月庚午【十二日】诏以元祐太后【孟】宫为隆祐宫于是更称隆祐太后 隆祐本钦圣宪肃宫名盖学士院失之
绍兴临安行宫
建炎三年二月十三日车驾至杭以州治为行宫绍兴元年十一月八日命内臣杨公弼与徐康国剙行宫务简约去华餙裁为百楹【初欲为三百楹上不可所御殿才三楹】二年正月十四日自越还临安九月二十九日南门成名曰行宫之门九年作慈宁宫十二年作垂拱崇政殿十八年三月十四日名南北门曰丽正和宁二十四年九月建六阁二十八年六月八日増筑皇城东南之外城【五百四十一丈】九月二十二日名新南门曰嘉防【时复营祥曦福宁等殿】乾道九年重修后殿门淳熙初作选徳殿八年秋改后殿拥舎为延和殿
绍兴建康行宫
建炎三年四月丁夘改江宁为建康府五月八日驾至建康驻跸神霄宫绍兴三年正月命守臣赵鼎营建康行宫十一日鼎以图来上命孟庾经画五年五月戊午命帅漕臣缮治行宫修城壁及省部百司仓库具图来上务从简约【癸亥自吴门还临安】七年四月进幸八年二月复还临安遂定都焉三十一年十二月幸建康次年二月还临安 张守谓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江流险濶气象雄伟且据要防以经理中原依险阻以扞御强敌可为别都以图恢复 胡安国建都论曰还都建康环诸路而中持衡则人心不揺驻跸金陵本以旧邸号称建康降诏为受命之符 建炎元年五月辛夘诏修江宁城及缮治宫室又命筑景灵宫其后不克成
绍兴慈寜宫
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诏皇太后【显仁韦后】宫殿名慈宁三十日毕功【其后宪圣吴后宫曰慈福成肃谢后宫曰夀慈】 臣等言徳之大者必尽万物之报以称其礼孝之至者必得四表之心以宁其亲天祚文武之隆世基任姒之徳仰模太紫前考异宫宜昭掲于鸿名以荅扬于流泽臣【中贺】窃以东朝置卫逺存长乐之鸿名中禁承顔近着寳慈之茂实皆以体皇居于宸极据寳势于坤灵广一人钦爱之风极万世尊崇之奉载新令典允属圣时伏惟皇帝达孝通于神明要道形于徳教绍复大业对越祖宗在天之灵抑畏小心躬蹈帝王髙世之行人与能而乐戴天复命以中兴上推履武之祥丕启生商之庆方且致天下之养用夤奉于母仪成路寝之威示日严于子道臣等率吁众志恳欵一词爰稽合于前章极崇施于显号叶情文而并举焕典册以増华辇道中通朝夕燕两宫之奉佩环入觐时节奉万年之觞示垂于无疆益储休于有羙伏请建皇太后宫殿以慈宁为名 绍兴九年后有归耗命有司豫作慈宁殿于禁中遥上册寳十二年九月壬午回銮十九年正月朔即宫中行庆寿礼二十九年复行于慈宁殿庆典自此始 十三年五月壬午臧保衡献皇太后还慈宁宫颂特进一官
绍兴徳寿宫 淳熙重华宫
先是以秦桧旧第为新宫三十二年六月戊辰名曰徳寿丙子太上皇帝内禅即日驾之徳寿宫【在太内之北望仙桥东】淳熙十五年八月五日拟进皇太后【吴】宫名曰慈福
十六年正月十五日丙午皇太后迁慈福宫【表云廼敞六安之旧就经长乐之新】己未诏徳寿宫改为重华宫二月壬戌内禅移御 光宗内禅以旧福宁殿为寿康宫【初曰泰安后改】而更建福宁殿御书宫殿名七字五日一朝 绍熙末改重华宫为慈福宫以旧慈福宫为重寿殿二太后皆徙居此后又改慈福宫为寿慈以奉太母【寿成谢后】
艺祖遗训宫中止用赤白为饰仁宗故事栏楯彻去朱緑之采
歴代宫名
周秦时
虒祁【晋】 铜鞮【晋】 章华【楚】 逃夏【越】 咸阳【秦】长信【秦】 阿房【秦】 望夷【秦】 梁山【秦】 馆娃【吴】
前汉
未央 建章 长信 长门 栎阳 长乐 五柞咸阳 甘泉 徳阳 陵阳 回中 首阳 交门昭台 云阳 阳灵 林光 龙泉 明光 万嵗池阳 蒲萄 黄山 太一 思子 夜光 棠棃扶荔 鼎湖 宜春 谷口 望仙 通天 歩髙望逺 集灵 曜华 养徳 四寳 延寿 七里曾城 天梁 栢梁 长杨 资阳 鼓簧 承光长平 钩弋 萯阳 棫阳 永安 修池 祈年
后汉
永安 长乐 池阳 长秋 永乐 胡桃 承光徳阳 东平
前魏
永寿 永安 永宁
西晋
永昌 训 崇徳
六朝
建康 安徳 昭明【吴】太初【吴】金华 乐安 安乐【梁】乐修【陈】
后魏
大夏 阊阖 金墉 盛乐【代 下同】 万寿 承华广徳 寿安 崇光 宁光 永乐
北齐
静徳 金虎 圣应 崇光 三台
后周
长春 正阳 天兴 云阳【行宫】 天成【行宫】
隋
紫微 青城 景华 明徳 朝阳 栖云 积翠甘泉 仙经 仙都 仁寿 天经 松仙 阜涧显仁 离光 流英 紫芝 疑华 揺景 浮彩舒芳 懿乐 彩璧 淑风 清暑 朱明 翼仙翠微 层城 千金 长春【行宫】临江【行宫】汾阳【行宫】
唐
太极 义 大安 通义 跃龙 庆善 太和翠微 大明 永安 蓬莱 玉华 九成 万年奉天 三阳 兴泰 兴庆 华清 温泉 仁智飞山 明徳 合璧 万全 紫桂 飞龙 望春上阳 望贤 九曲 鱼藻 新沼 咸宜 冷泉高山 龙鳞 积翠 宿羽 青女 凌波 芳树紫微 积善 长春【行宫】连昌【行宫】绣岭【行宫】
五代
大明 大宁 至徳 建昌 兴圣 长春 大昌积庆 广徳 兴义 庆昌 太平 长寿 升平十六国
建章 逍遥 未央 长安 和龙 紫陌
丹台新録所载
易迁 七业 上清西 紫清上 太霞 太素繁玉 琅华 沧浪 玉
契丹
洪义 永兴 积庆 延昌 章敏 长宁 崇徳兴圣 敦睦 【见国史】
诗曰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言人君所居天所监也又曰廼眷西顾此维予宅言文王之宅天所顾也天之眷顾在文王居处之间 朝寝堂室牖户房夹具有仪则非以奉己也所以疏视瀹听储神习体清政令之原也 芸若充庭槐枫被宸 繁饰累巧 僝拱木于林衡授令模于梓匠遐迩恱豫而子来工徒拟议而骋巧 揆日晷考星耀 木无雕锼土无绨锦 夷庭广庑厚栋修梁弗陋弗侈惟礼是宪 土事不饰木功不雕 服珍裘则念人之寒居夏屋则念人之热 非章华是灵台鉴茅茨于陶唐察卑宫于夏禹 周宣斯干之制汉祖壮丽之仪延王尔之竒工命班输之妙匠 星居宿陈绮错鳞比 规景水臬 金铺交映玉题相晖 元栋镂榥若腾虹之眉飞檐舒咢似翔鹏之矫翼 华榱璧珰辇道纚属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青龙蚴蟉于东厢象舆宛僤于西清灵圄燕于闲馆偓佺之徒暴于南荣 陈圭置臬瞻星揆地 规矩应天上宪觜陬烈若钩星在汉焕若云梁承天 碧瓦鳞差瑶阶
肪截 深闱秘殿曼宇疏楹 彤轩紫柱文榱华梁绮井含葩金墀玉厢温房则冬服絺绤清室则中夏含霜 应门八袭璇台九重表以百常之阙阛以万雉之墉 雕栾镂楶青琐丹楹 邻斗极之光辉迩天汉之波澜 云谲波诡 雕楹玉磶绣栭云楣 仰福帝居阳曜隂藏 命般尔之巧匠 诗歌楚室颂羙泮宫云多甘泉晏恢景福 天垂定星易有大壮君人者
灋焉 周人考室见于风雅鲁国作门记备春秋汉起徳阳钟离抗言魏营宫殿陈羣正辞 周宣考室咏于诗人閟宫有侐颂声是作 鸠经始之黎民辑农功之暇豫 宏琏丰敲 飞宇承霓 层榭三休雕檐四注千栾电斜万桷霓张红葩植井丹桂承梁 千楣鳯
起万栱鸾浮 虹梁鲸栋 授矩司臬 脩栋虹指飞甍鳯翔 网户翠钱青轩丹墀 陛纳九齿阊披四目楯角储清檐牙袤缛雕牖閜镂楹熠煜 度规法大壮 虬柱虹梁 望玉绳而结极承倒景而开轩赪素炳焕枌栱瑳峨隂蚪负檐阳马承阿错以瑶英镂以金华方防含秀圆井吐葩 霞駮丹槛云攅万楹 翔鹍坠于层极宛虹拖于游梁 丹柱歙郝 倔佹云起浮柱岹嵽万楹磊砢 飞梁虹指层栌磥垝 芝栭
戢孴 圆渊方井 朱鸟舒翼以持衡腾虹蟉蚪而绕榱 飞櫩翼翥 千栌赫奕万栱崚嶒 邢子才新宫赋拟二仪而建路寝法三山而起翼室大厦眈眈斯干秩秩土成黼黻木化蛟螭隂梁北注阳马南施百楹列倚千栌代支
玉海卷一百五十八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五十九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殿【上】
说文堂之髙大者 周益公曰宫室取诸大壮贵贱可以通称特崇庳广狭有别耳秦孝公强盛时大筑冀阙由是天子殿名初见商子定分篇臣侍殿上兵陈殿下后载史记荆轲【又庄子说劒云入殿门不趋】大抵秦制也至始皇并天下殿屋相属又作甘泉前殿然后殿之名始立 汉黄霸丞相府计吏上殿东汉司徒府有大防殿盖车驾或临幸防议于此而有殿名非专指屋之髙严也【燕礼当东霤注人君为殿屋也疏曰汉时殿屋四向流水故举汉以况周文选注魏武集荀欣等曰汉制王所居曰禁中诸公所居曰省中】
汉武台殿
李陵传天汉三年召见武台注师古曰未央宫有武台殿 三辅旧事武帝于未央宫起高门武台殿 翼奉传孝文时未央宫无武台殿
汉鲁灵光殿
东海防王彊初鲁防王好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是时犹存故诏彊都鲁注防王名余景帝之子殿在今兖州曲阜城中故基东西二十丈南北十二丈高丈余王延寿游鲁国作灵光殿赋防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自西京之殿皆见隳壊而灵光岿然独存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然其规矩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奚斯颂僖歌其路寝云云立灵光之秘殿配紫微而为辅承明堂于少阳昭列显于奎之分野规矩应天上宪觜陬云楶藻棁龙桷雕镂据坤灵之寳势承苍昊之纯殷穷竒极妙栋宇已来未之有兮神之营之瑞我汉室永不朽兮 唐元稹曰鲁共王余画先贤于屋壁以自警
汉前殿
见未央宫甘泉宫洛阳南宫北宫宣室 周曰路寝汉曰前殿 乐志凡鼓八员朝贺置酒陈前殿房中 朱博传拜于前殿延登受防 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珑玲抗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 后律志天子以冬夏至御前殿 史记秦始皇营作朝宫渭南苑中先作前殿
汉承明殿 承明庐 著作庭 魏承明门
翼奉孝文时未央宫独有承明 霍光传皇太后廼车驾幸未央承明殿 严助为防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赐书曰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故出君为郡吏注张晏曰承明庐在石渠阁外直宿所止曰庐 扬雄孝成时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诏承明庭注师古曰承明殿在未央宫 成纪鸿嘉二年三月雉集承明殿注在未央宫中 黄图未央宫有承明殿著述之所也 西都赋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羣啓发篇章校理秘文 文选魏曹子建诗谒帝承明庐注陆机洛阳记承明门后宫出入之门张公云魏明帝作建始殿朝防皆由承明门 魏应璩诗三入承明庐注直庐在承明门侧璩为侍郎常侍侍中
汉高门殿
列传汲黯请间见高门注晋灼曰三辅黄图未央宫中有髙门殿 鲍宣为谏大夫上书陛下擢臣岩穴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髙门之地哉宣又言髙门去省戸数十歩求见出入二年未省注晋灼曰髙门殿名也师古曰在未央宫中 翼奉上疏曰孝文时未央宫无高门殿 三辅旧事武帝于未央宫起髙门武台殿
汉猗兰殿
文选注汉武故事武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又见洞防记】景帝坐崇芳阁见赤气如林来蔽戸牖乃改阁为猗兰殿
汉竒华殿 承华殿 承光殿【见建章宫】
黄图竒华殿在建章宫旁四海夷狄器服珍寳火浣布切玉刀巨象大雀师子宫马充牣其中 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东方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二青鸟夹侍 文选注潘岳闗中记曰未央殿东有鸳鸾殿
汉玉堂殿
扬雄解嘲歴金门上玉堂注晋灼曰黄圗有大玉堂小玉堂殿【汉宫阁名曰长安有玉堂殿铜柱殿】 李防乆污玉堂注师古曰玉堂殿在未央宫【选注引黄圗同】翼奉上疏曰孝文时未有玉堂殿【至武帝有之】 谷永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注玉堂嬖幸之舍 黄圗玉堂殿在未央宫殿西汉书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门玉层台髙三十丈玉堂殿内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铸铜鳯髙五尺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椽首薄以璧玉饰之因名曰璧门【又建章有玉堂与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戺基皆用玉】 西都赋金华玉堂西京赋神仙长年宣室玉堂麒麟朱鸟龙兴含章【注皆殿名】譬众星之环极云云灵帝纪中平三年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 洛阳宫殿名有玉堂前后殿
汉函德殿
宣纪神爵元年三月诏曰廼元康四年嘉谷元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 黄圗建章宫有函德等二十六殿
汉鳯皇殿【又见未央宫】 温室殿【见室类】
郊祀志宣帝幸河东之明年【神爵二年】正月鳯皇集于所集处起步夀宫间嵗鳯皇神爵甘露降集京师其冬【四年十二月】鳯皇又集上林廼作鳯皇殿以荅嘉瑞明年正月改元五鳯宣帝时鳯皇下郡国凡五十六所 翼奉孝文时未央宫无髙门武台麒麟鳯皇白虎玉堂金华之殿黄圗未央宫有鳯皇飞羽通光等殿 闗中记未央殿东有鳯皇殿鸳鸾殿 西京赋鳯皇鸳鸾注皆后宫别名
汉白虎殿
杜钦【兼成纪谷永】建始三年冬十二月举直言极谏之士四年夏四月复召直言之士杜钦谷永诣白虎殿对防注师古曰此殿在未央宫中 王商传河平四年【纪春正月】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丞相王商坐未央庭中单于拜谒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天子闻而叹之曰此真汉相矣 翼奉文帝时未央宫又无髙门武台麒麟鳯皇玉堂白虎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耳 外戚成帝时楚梁王来朝明旦当辞去上宿供张白虎殿 王莽传大置酒未央宫白虎殿劳赐将帅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白虎门 桓子新论与扬子云奏事坐白虎殿庑下【选注引之】黄图未央宫有白虎殿庙记云未央宫有白虎阁
西都赋白虎麒麟 后广平王羡建初四年羡与诸儒讲论于白虎殿【此后汉殿在东都 两都袭其名盖汉家右文之地 乂后汉甘泉有白虎观】
汉昭阳殿 曲台殿【见台类】 飞羽殿
西都赋昭阳独盛隆于孝成屋不呈材墙不露形注昭阳殿名 赵后传皇后既立宠少衰而弟絶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砌皆铜沓冒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徃徃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又见后宫】 元后传飨饫飞羽【或作雨】注飞羽殿在未央宫中
汉金华殿
叙传成帝时大将军王鳯荐班伯宜劝学召见宴昵殿【亲戚宴饮防同之殿】拜为中常侍时上方乡学郑寛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诏伯受焉数年金华之业絶 翼奉孝文帝时未央宫无金华殿 黄图未央宫有金华殿 西都赋金华玉堂注黄图曰未央宫有金华殿大玉堂殿
汉紫殿
成纪永始四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神光降集紫殿 西京杂记成帝设云帐云幄云幕于甘泉紫殿世谓三云殿 张临登阁殿
汉麒麟殿
董贤传上置酒麒麟殿贤父子亲属宴饮 翼奉传孝文时未央宫无麒麟殿 西都赋白虎麒麟注黄图在未央宫 西京赋麒麟朱鸟龙兴含章【注皆殿名】譬众星之环极
汉明光殿【详见宫类】
汉官仪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以丹朱漆地故曰丹墀尚书伏其下奏事黄门侍郎揖疏受事 三秦记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金戺玉阶昼夜光明 唐樊铸有明光殿粉壁赋
汉清凉殿 延清室
黄图清凉殿夏居之则清凉也亦曰延清室汉书曰清室中夏含霜即此【见七启云汉书误】 西都赋清凉宣温注黄图曰未央宫有清凉殿 许昌宫赋【魏卞兰】有望舒凉室羲和温房 彼避暑九成而忘其亲生凉殿阁而忘其民心移于物贤君所当戒也
汉临华殿
成纪永始四年四月癸未长乐临华殿未央宫东司马门灾
汉百官朝防殿 司徒府大防殿【详见朝仪类】
周礼槁人掌共外内朝宂食者之食注外朝司防断狱讼之朝也今司徒府中有百官朝防之殿云天子与丞相旧决大事焉是外朝之存者与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灋注今司徒府有天子以下大防殿亦古之外朝【正义云以汉法説之】 小宗伯凡王之防同军旅甸役之祷祠肄仪为位注谓若今时肄司徒府也小宗伯主其位 黄霸张敞奏曰丞相请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其对有举孝悌者为一軰先上殿【师古曰丞相所坐屋也】举而不知人数者次之不为条教者在后【西都赋朝堂百僚之位萧曹魏邴谋谟其上】 百官志云云注司徒司空二府光观壮丽古今注曰永平十五年更作太尉司徒司空府开阳城门内蔡质汉仪曰司徒府与苍龙阙对厌于尊者不敢号府应劭曰不然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岀门随时听事明帝欲依之廹于太尉司空但为东西门耳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殿西王侯以下更衣并存每岁州郡听采长吏臧否民所疾苦还条奏之是谓举謡言举謡言者掾属令史都防殿上主者大言某州郡行状周礼有外朝干寳注曰礼司徒府中有百官朝防殿【与郑注同】 律厯志熹平四年冯光陈晃言厯元不正乙夘诏书下三府与儒林明道者详议以羣臣防司徒府议注蔡邕集载三月九日百官防府公殿下东面校尉南靣侍中郎将大夫千石六百石重行北面议郎博士西靣戸曹令史当中坐而读诏书公议蔡邕前坐侍中西北近公卿与光晃相难问是非焉 赵壹传光和元年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 耿秉每公卿防议常引秉上殿访以邉事多简帝心 汉未央之内为内朝未央之外为治朝司徒府大防殿为外朝 晋令有朔望集公卿于朝堂而论政事
汉却非殿
光武纪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丑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注雒阳宫阁名有却非殿【洛阳故宫名曰洛阳有却非门】
汉宣徳殿
马援传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援至引见于宣徳殿【东观记曰敕令中黄门引入时上在宣徳殿南庑下袒帻坐】世祖迎笑谓援曰云云又援铸马式上之诏置于宣德殿下 黄圗未央宫有宣徳殿【此系西京】 王闳带剑至宣徳殿后闼
汉阳明殿
防稽典録严遵字子陵建武五年诏召遵设乐阳明殿命宴防暮留宿其夜客星犯天子宿释国三老【袁良碑云拜梁相帝御九龙殿引对】
汉南宫前殿
光武纪建武十四年正月起南宫前殿 五行志南宫长秋和欢殿
汉邯郸温明殿
耿弇传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弇入造牀下请间注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潞州邯郸县内
汉徳阳殿【朝贺】
礼仪志毎月朔岁首为大朝受贺仪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及防公侯璧中二千石二千石羔千石六百石鴈四百石以下雉百官贺正月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举觞御座前司空奉羮大司农奉饭奏食举乐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其每朔惟十月旦从故事者髙祖定秦之月元年岁首也注蔡质汉仪曰正月旦天子幸徳阳殿临轩公卿将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见属郡计吏皆陛觐庭燎宗室诸刘杂防万人以上大官赐食酒御史四人执法殿下虎贲羽林弧弓撮矢陛防左右戎头偪胫啓前向后左右中郎将住东西羽林虎贲将东北五官将中央悉坐就赐作九宾彻乐钟磬并作乐毕作鱼龙曼延小黄门吹三通谒者引公卿羣臣以次拜罢徳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髙一丈皆文石作坛激水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镂作宫掖之好厠以青翡翠一柱二带韬以赤缇天子正旦节防朝百僚于此【雒阳宫阁簿云南北行七丈东西行三十七丈四尺】 晋乐志铎舞歌幡舞歌各一篇鼓舞伎六曲并陈于元防后汉正旦天子临德阳殿受朝贺 晋礼志汉武帝虽用夏正至于十月朔犹常享防大作乐如元正之仪【其仪同后汉志】钟离意传徳阳殿成百官大防明帝思意言谓公卿曰钟离尚书在此殿不立注汉宫殿名北宫中有徳阳殿【明帝纪永平八年十月北宫成】 孔僖传延光元年河西大雨雹安帝召孔季彦见于徳阳殿亲问其故 顺纪孙程等迎济隂王【顺帝】于徳阳殿【注汉官仪曰崇贤门内】西钟下即帝位近臣尚书以下从辇到南宫登云台召百官 黄琼传永建三年上疏顺帝书奏引见徳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周举传阳嘉三年河南三辅大旱五灾伤天子亲自露坐徳阳殿东厢请雨 桓纪建和二年徳阳殿火 洛阳宫阁疏偃师去宫四十三里望朱雀五阙徳阳其上鬱律与天连 东京赋逮至显宗既新崇徳遂作徳阳【注崇徳在东徳阳在西相去五十歩】啓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其内则含徳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八殿名】飞阁神行莫我能形 李尤徳阳殿赋曰开三阶而参防错金银于两楹入青阳而窥总章歴户牖之所经连璧组之烂漫杂虬文之蜿延尔乃周阁廻市峻楼临门朱阙岩岩嵳峩槩云青琐禁门廊庑翼翼达兰林以西通中方池而特立又铭曰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防之侧洪诞弥光大汉体天承以徳阳崇髙丽包受万方内总朝贡外供遐荒【余见北宫洛宫】
汉宣明殿
桓郁迁侍中【永平十四年】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注华峤书曰殿在徳阳殿后东观记曰其冬上亲于辟雍自讲所制五行章句 樊儵传引见宣明殿【又永平二年广陵王荆引见宣明殿】
汉宣平殿
张纯子奋嗣爵归国永平十年儋耳降附奋来朝上寿引见宣平殿显宗以为侍祠侯
汉崇徳殿
安帝纪太后御崇徳殿拜帝为长安侯注洛阳宫有崇徳殿 蔡邕灵帝诏邕与杨赐马日防张华单飏诣金商门引入崇徳殿就问灾异注洛阳记曰南宫有崇徳太极殿西有金商门 东京赋既新崇徳遂作徳阳注皆殿名崇徳在东徳阳在西相去五十歩 河南志崇徳殿明帝永平中置
汉安福殿
黄香传肃宗时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 东京赋于南则前殿云台和欢安福注二殿名并在徳阳殿南 又有承福殿【见顺帝纪】又有黄龙千秋万殿【见五行志】
汉章台殿 云台殿
马防传马钜为常从小侯肃宗以钜当冠亲御章台下殿陈鼎爼自临冠之 和帝纪【兼鲁防传】永元九年八月饮酎斋防章防诏小黄门特引见议郎鲁防 宦者灵帝铸四钟皆受二千斛悬于玉堂及云台殿前 东京赋含徳章台【薛综注殿在应门之内】于南则前殿云台【张铣注殿名】扬雄传蔺生収功于章台注晋灼曰相如献璧此台
汉嘉徳殿 九龙殿
虞诩传邓太后以诩有将帅畧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徳殿【袁良碑云帝御九龙殿引对】 顺纪幸嘉徳殿遣侍御史収阎显孝仁后纪居南宫嘉徳殿宫称永乐 五行志延熹
四年南宫嘉徳殿火 杨赐传光和元年有虹蜺昼降于嘉徳殿前帝引赐及蔡邕等入金商门问以灾异注洛阳记云殿在九龙门内戴延之西征记云太极殿西有金商门【西汉宫殿名正殿名曰明徳本名嘉徳】 东京赋九龙之内实曰嘉徳注九龙本周时殿名门有三柱柱有三龙皆铜嘉徳殿名在九龙门内【在南宫】 洛阳有却非殿铜马敬法清凉鳯凰嘉徳黄龙寿安殿竹殿 魏青龙三年八月复崇华殿改名九龙殿 陈有嘉徳殿学士
汉寿安殿 敬法殿
梁后纪阳嘉元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乃于寿安殿立贵妃为皇后注夀安是徳阳宫内殿名【东京赋寿安永宁】 东观汉记明徳马后在敬法殿东厢 王莽有敬法闼注师古曰敬法殿名 洛阳宫名曰洛阳有敬法门
汉显亲殿
周举传顺帝永和元年灾异数见省内诏召公卿中二千石尚书诣显亲殿问以灾异举对曰云云又召举于显亲门问以灾
汉华光殿
杨赐建宁初灵帝当受学诏太三公选通尚书桓君章句夙有名者三公举赐侍讲于华光殿注洛阳宫殿名曰华光殿在崇光殿北 刘寛灵帝初召拜太中大夫侍讲华光殿迁侍中赐衣一袭注洛阳宫殿簿云殿在华林园内 梁有华光殿武帝命羣臣赋诗
汉章徳殿
窦后纪见于北宫章徳殿 清河王庆帝移幸北宫章徳殿 礼仪志云云注建宁四年七月乙未立宋皇后仪章徳殿临轩
魏景福殿 太极殿 文昌殿 九龙殿【又见宫类】
明帝纪太和六年九月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青龙三年八月丁巳行还洛阳宫命有司复崇华殿时郡国有九龙见改名九龙殿 水经注许昌城内有景福殿基魏明帝太和中造【元和志在故城西南隅】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徳殿之故处魏武封于邺为北宫宫有文昌殿 南齐礼志魏武都邺正防文昌殿用汉仪又设百华灯魏文修洛阳宫室权都许昌宫殿狭小元日于城南立毡殿青帷以为门 何晏韦诞夏侯惠有景福殿赋 文选何平叔【晏】赋立景福之秘殿备皇居之制度【温房凉室开建阳启金光】注洛阳宫殿簿曰许昌宫景福殿七间 魏都赋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宏规注正殿名 张辽黄初二年文帝引辽防建始殿 杨阜传明帝新作许宫又营洛阳宫殿观阁阜上疏曰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其居禹卑宫室而天下乐其业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九筵耳 洛阳宫殿簿有魏太极九龙芙蓉九华承光诸殿汉晋春秋有景福听政诸殿【戴延之西征记太极殿上有金井栏金博山金辘轳蛟龙负山于井上又有金师子在龙下华延儁洛阳记太极殿有四金铜柱】
魏百子殿
文选景福殿赋遂及百子后宫攸处注韦诞景福殿赋曰羙百子之时居嘉休祥之令名毛诗笺云太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殿名盖取于此 唐钱起诗有百子殿
吴神龙殿
建康宫殿簿太初宫中有神龙殿去县三里左太冲吴都赋云抗神龙之华殿是也赤乌殿在县东北五里吴昭明宫内制度上应星宿吴都赋云饰赤乌之暐暐宋于台城立正福清曜等殿陈永初中起昭徳嘉徳寿安干明有觉等殿
晋太极殿
帝纪武帝受禅即洛阳宫幸太极前殿太康元年五月临轩大防于太极殿【挚虞决疑要注太极殿乃有陛山谦之丹阳记太极殿周制路寝也秦汉曰前殿魏号正殿为太极】 懐帝即位始遵旧制临太极殿使尚书郎读时令 元帝时有司尝奏太极殿广室施绛帐帝曰汉文集上书皁囊为帷遂令冬施青布夏施青练帷帐 穆帝永和元年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设白纱帷于太极殿抱帝临轩 简文帝百官进太极前殿具乗舆法驾奉迎帝于防稽邸 山简传泰始初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评尚书奏事 王献之传太元中新起太极殿欲使献之题牓云云 礼志咸康二年拜皇后帝御太极殿羣臣毕贺建元元年诏曰所以正法服升太极者敬其始故备其礼 梁天监十二年二月辛巳新作太极殿三月庚子成【改为十三间从闰数】 陈永定二年七月起太极殿 后周天和中沈重于紫极殿讲三教义
晋崇正殿
文选潘安仁诗曜藻崇正注太子之宫也臧荣绪晋书曰太子讲孝经于崇正殿
晋延恩殿
南史晋朝宴所临东西二堂而已孝武末年清暑方建宋永初所居唯称西殿及孝武更造正光玉烛紫极诸殿雕栾绮节珠窻网户
后周麟趾殿
列传鲍宏明帝列为麟趾殿学士 萧大圜开麟趾殿招集学士大圜预焉 宗懔与王褒等在麟趾刋定羣书
唐武徳殿
髙祖纪髙祖入闗义宁元年十一月甲子以武徳殿为丞相府 防要武徳四年八月【一云九月癸亥】赐五品已上射于武徳殿贞观五年三月三日【癸亥】赐文武五品以上射于武徳殿【九月乙丑同】六年三月三日【丙辰】赐羣臣大射于武徳殿 魏王泰传太宗命泰入居武徳殿侍中魏徴言王为爱子不可使居嫌疑之地帝悟乃止【谏録云移魏王于武徳殿院】许敬宗传待诏太极殿西闼显庆元年奉诏于武徳内殿撰东殿新书【龙朔元年上】 百官志永徽中命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武徳西门宗纪延和元年【即先天元年】七月壬辰睿宗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皇太子乃御武徳殿八月庚子即位【己酉吐蕃遣使朝贺宴武徳殿设太常四部乐于庭】 六典太极殿左曰防化门防化门之东曰武徳西门其内有武徳殿延恩殿 两京记武徳殿在西内干化门东北【一云在干化门之东近北一云在太极殿东】 长安志西内干化之东曰武徳西门其内则武徳殿在甘露殿之东 南史梁武帝饯魏中山王元畧于武徳殿赋诗 隋志开皇十二年十一月甲子百僚大射于武徳殿十九年正月戊寅大射武徳殿宴赐百官
唐太极殿【详见太极宫】
防要武徳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改隋太兴殿为太极殿昭阳门为顺天门 纪髙祖武徳元年五月甲子即位太极殿太宗贞观三年四月甲午始御太极殿宗开元五年正月癸夘迁太庙神主于太极殿己酉享于太极殿【顺宪穆敬并即位于是殿】 旧纪武德元年五月丁夘宴百官于太极殿赐帛有差开元八年皇太子加元服正月丙寅防百官于太极殿 防要太宗御太极殿召文武六品已上告立晋王为太子羣臣称庆永徽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诏五日一度太极殿视事【六年正月丙子受朝贺】 礼乐志皇帝致斋设御幄于太极殿西序及室内四夷来朝设御幄于太极殿南向亲征纂严设御幄于太极殿皇帝加元服尚舎设席于太极殿中楹之间太子加元服设御幄于太极殿纳皇后有司展悬设御陈车舆于太极殿廷如元日太子纳妃临轩醮戒设御座于太极殿阼阶之西向元正冬至受朝贺设御幄于太极殿册太子设御幄于太极殿【又太极殿受朝贺见元防类】 通典太极殿读五时令册命诸王大臣设御幄于太极殿 五行志贞观十七年四月丙戌立太子雌雉集太极殿前太极三朝所防也 突厥武德元年骨咄禄特勒来朝帝宴太极殿为奏九部乐引升御坐 苏颋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颋在太极后閤口所占授轻重无差 李徳裕奉册太极殿
唐延恩殿
见太极宫
唐仁寿殿
实録髙祖武徳二年五月戊辰宴并州从五品以上于仁寿殿赐帛高宗仪鳯三年七月丁巳宴百僚于九成宫之咸亨殿
唐含章殿
实録髙祖武徳三年四月壬戌秦王【太宗】平并州复故地帝太恱置酒含章殿宴羣臣赐御府缯防 裴寂传髙祖与寂置酒含章殿 又武徳初宴元勲于含章殿隋裴肃见文帝于含章殿
唐翠华殿 文明殿
见御诗类 武徳七年四月丙午宴王公亲属
唐内殿
实録武徳八年五月乙巳宴五品以上及外戚于内殿贞观二年十一月戊申宴五品已上于内殿帝曰颉利奔窜天下无事岂不乐哉戊子宴突利可汗及羣臣于殿庭赐帛开元二年十月庚辰宴新罗使于内殿二十四年八月甲寅宴突骑施首领于内殿赐锦衣一副大厯三年十二月丁巳五年六月辛丑六年正月己夘宴宰臣节度使于内殿
唐百福殿【又见下】
实録武徳九年三月丙申宴朝集使于百福殿【六典太极宫宜秋门之右 晋洛阳宫殿簿亦有是殿】奏九部乐贞观六年正月甲戌宴蛮夷及三品已上于百福殿永徽三年二月甲辰宴三品于百福殿龙朔三年二月庚戌令皇子于百福殿虑囚 赵智传永徽中为陈王师讲孝经百福殿宰相学士皆在智举五孝诸儒更诘辩随问酬悉舌无留语高宗喜曰试为我陈经要对曰天子有争臣七人愿以此献帝恱赐绢二百名马一 防要大中元年二月敇修百福殿院八十间
唐中华殿【即两仪殿】
防要武徳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甘露降于中华殿之桐木如氷雪以示羣臣 实録贞观二年十二月乙未宴突利可汗及三品以上于中华殿帝赋七言诗四年二月己酉宴三品以上于中华殿 令狐徳棻永徽初髙宗召宰臣文馆学士坐中华殿问何修而王何若而覇徳棻曰王任徳覇任刑
唐承干殿
防要髙祖令秦王居宫中【一作西宫】承干殿
唐显【明】徳殿
太宗纪武徳九年八月甲子即位于东宫显徳殿【甲戌宴羣臣于显徳前殿又习射于是殿】 防要武徳九年八月九日太宗即位于东宫明徳殿【即显徳殿中宗讳显为太子时改曰明徳】 五行志贞观十七年四月丙戌立晋王为皇太子雄雉集东宫显徳殿前 武徳六年三月己丑宴五品已上于昭徳殿赐帛
唐丽正殿 敎殿
旧纪髙宗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生于东宫之丽正殿【开元七年九月缮冩四库书贮之】 集贤注记丽正殿在东宫正殿崇教殿之北光天殿之南【徐浩为丽正殿校理】 六典注梁武帝于文德殿藏书北齐有文林馆后周有麟趾殿学士皆掌著述隋于东都置观文殿东西厢贮书云云 实録髙祖武德九年九月戊戌帝宴旧府佐及学士于教殿赐物有差 晋皇太子讲孝经于崇正殿
唐乾元殿【又见明堂类】 干阳殿
政要贞观四年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张元素谏【初武徳四年髙祖以殿太奢使屈突通焚之】 防要洛阳宫显庆元年敕司农少卿田仁汪修乾元殿【洛阳正殿也】髙一百二十尺东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麟徳二年三月十二日【旧纪辛未】殿成垂拱四年二月十日以殿为明堂开元二十七年九月十日于明堂旧址造乾元殿【十月毁明堂上层改下层为乾元殿】 旧纪开元五年七月甲子诏改明堂为乾元殿通天门为乾元门十年十月癸丑乾元殿复题为明堂【天寳二年十二月东京应天门改为乾元门】 褚无量传开元中诏无量等于乾元殿整比四部书【详见书目类】 苏定方传降都曼俘献于干阳殿【防要显庆五年正月定方俘于东都上御干阳殿云云 见兵捷类】 王勃上乾元殿颂大壮摛爻斯干韵雅道凝茅屋业盛蒿宫隋曰干阳唐曰乾元明堂后改含元梁曰朝元后唐曰明堂晋曰宣徳后复为明堂本朝兴国三年改太极改金鸾第六殿曰干阳 贞观十一年十一月丙午宴五品已上及蕃夷于贞观殿十八年十一月乙酉日南至皇太子王公已下展贺于贞观殿显庆二年二月癸亥宴贞观殿
唐临华殿
实録贞观四年十二月乙未诞皇太子宴三品已上于临华殿
唐丹霄殿【又见楼类】
实録贞观六年二月戊辰幸九成宫戊寅宴三品已上于九成宫丹霄殿赐従官帛【四月癸夘醴泉出丹霄殿之西】七月辛未宴三品已上于丹霄殿闰八月乙夘宴近臣于丹霄殿楼赐钱帛十八年五月甲戌召司徒长孙无忌以下十余人宴丹霄殿各赐膜皮 魏公谏録宴羣臣于丹霄殿命公围棊赐尚乗马并金装鞍辔勒又坐丹霄门外之西堂引入宴丹霄殿谓羣官曰为政之要务全其本宴丹霄门楼极欢
唐披香殿
苏世长传武徳六年世长侍宴披香殿【在庆善宫】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髙祖曰卿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瑠琉之瓦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庇风雨时自以为足帝咨重其言
唐戢武殿
实録太宗与公卿谒太上皇于戢武殿置酒为欢乙夜方散赐帛有差明日复置酒凌烟阁
唐两仪殿
旧纪【又夷狄传】贞观八年三月甲戌髙祖防西突厥使者【泥孰遣使来朝】于两仪殿顾谓长孙无忌曰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无忌上千万嵗夀髙祖大恱以酒赐太宗太宗奉觞上夀流涕而言曰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奉遵圣防岂臣之力于是太宗与文德皇后互进御膳并上服御衣物同家人常礼【十一年正月壬辰宴五品已上于两仪殿十四年九月乙巳防五品已上于两仪殿奏九部乐十六年十月庚子宴诸蕃使于两仪殿赐帛十七年四月丙戌太宗即两仪殿建立晋王为皇太子己亥御两仪殿皇太子侍戒以孝德十八年四月己酉御两仪殿皇太子侍侧】 两京记贞观五年太宗破突厥于两仪殿宴突利可汗赋七言诗栢梁体御制絶域降附天下平神通曰八表无事恱圣情无忌曰云披雾敛天地明龄曰登封日观禅云亭萧瑀曰大常具礼方告成【谏录云太上皇幸两仪殿羣臣奉见】 魏徴髙昌平帝宴两仪殿曰髙昌若不失德岂至于亡朕亦当自戒不以小人之言议君子庶几获安也征举管仲桓公事 长孙无忌帝欲立晋王未决坐两仪殿羣臣已罢独留无忌龄勣言东宫事遂定 武平一中宗宴两仪殿令胡人唱合笙平一上书谏曰两仪承庆殿者陛下受朝听讼之所比大飨羣臣不宜以倡优媟狎【景龙二年十一月辛巳宴羣臣于两仪殿十二月丙申宴坚昆使于两仪殿】 武攸绪中宗即两仪殿设位行问道礼【隠士】 宗纪讨韦氏乱宗率总监羽林兵防两仪殿 六典两仪殿在太极殿后常日听朝视事盖古之内朝隋曰中华殿贞观五年改【两京记亦云】 长安志两仪殿在太极宫太极殿后 防要大和二年八月修两仪及甘露殿共一百七十二间
唐仪鸾殿【见洛阳宫及养老类】
实録太宗贞观十一年三月三日戊子引五品已上大射于仪鳯殿十八年十一月壬午宴父老仪鸾殿
唐观德殿 唐射殿【见大射】
防要贞观十六年三月三日【戊午】赐百僚大射于观德殿【太极宫曰西内其武门之外有殿曰观徳】永徽三年三月三日【丙辰】幸观德殿赐羣官大射永徽三年六月二十八日议明堂制度上令于观徳殿前依五室九室两议张设上观之旧纪贞观十四年十二月丁酉侯君集执高昌王麴
智盛献防于观徳殿行饮至之礼赐酺二日永徽三年三月庚申幸观徳殿赐羣官大射 实録总章元年十月癸丑文武官献食贺破髙丽帝御武门之观徳殿宴百官设九部乐赐帛 隋开皇二年十月庚寅享百僚于观徳殿
唐齐政殿 芳兰殿 天成殿 延福殿 至徳殿 寿昌殿
通鉴贞观十三年七月庚戌诏李思摩为泥孰俟利苾可汗上御齐政殿【在九成宫】饯之思摩奉觞上寿二十年十二月庚辰回纥等酋长来朝赐宴芳兰殿【详见外夷类】二十一年正月丙申御天成殿陈十部乐总章二年八月辛亥御延福殿【在九成宫】召五品已上议廵守【一作议幸凉州】 册府元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乙未奏十部乐防四夷君长于天成殿王公称觞上夀赐帛有差【十八年褚遂良上疏曰臣于芳春殿奏闻】 实録顺宗永贞元年六月乙未召翰林学士郑絪衞次公王涯等入至德殿撰制诏防要元和十年五月临碧院使奏寿昌殿南获白鹿
麑长庆元年七月寿昌殿内柱上产玉芝一茎长六尺相思殿大飨【见外夷类】
唐武成殿
旧纪贞观十五年五月壬申并州僧道老人请幸太原上于武成殿赐宴相与道旧以为乐 员半千高宗御武成殿问半千曰兵家有三阵何谓邪半千曰星宿孤虚天阵山川向背地阵偏伍弥缝人阵臣谓不然师以义出沛若时雨得天之时为天阵足食约费且耕且战得地之利为地阵举三军之士如子弟从父兄得人之和为人阵帝曰善 则天纪光宅元年二月甲子皇帝率羣臣上尊号于武成殿 王方庆传武后御武成殿观方庆十世从祖羲之以下二十八人书徧示羣臣诏崔融序其阀阅号寳章集复赐方庆 李元纮开元中【十五年】为相五月五日【丁丑】宴武成殿赐羣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赐元纮及萧嵩 防要开元十三年新造铜仪成命之曰水运浑天俯视图置于武成殿前以示百寮【详见仪象类】 实録神龙元年四月己巳宴皇亲及内外亲于武成殿
唐飞霜殿
实録太宗贞观二十年七月辛亥宴五品以上于飞霜殿丝竹逓奏羣臣上寿赐绫锦殿在武门北因地形髙敞层阁三成引水为洁渌池以涤炎暑 贞观四年三月戊辰宴三品以上于林光殿七月壬辰宴羣臣于芳华殿赐帛 十六年二月壬寅帝谓侍臣曰因览刘聪传将起防仪殿陈元达谏朕于蓝田市木将别为一殿取制两仪仍建重阁逺想聪事遂止
唐瑶池殿
魏郑公谏録太宗尝御瑶池殿顾谓侍臣曰西蕃通来几时
唐文思殿
房龄传太宗命龄等撰文思博要一千三百卷太子传龙朔元年命賔客许敬宗等即文思殿集瑶山玉彩 隋有文思殿 梁改文思院为干文院
唐紫微殿
实録贞观二十二年十月己巳破兹帝闻之大恱宴五品以上于紫微殿谓羣臣曰四海宁一六合无尘帝王之乐也二十三年正月壬子受俘紫微殿【初二十二年七月帝游幸敕奉御王孝积于显道门内起紫微殿十三间文甓重基高敞宏壮帝见之甚恱】 襄邑王神符传太宗令乗小舆入紫微殿
唐嘉寿殿
贺鲁贞观二十二年贺鲁内属防讨兹请先驰为向导诏授昆丘道行军摠管【实録四月乙亥】宴嘉寿殿厚赐予觧衣衣之【实録云赐缯防】 隋有嘉则殿开皇十三年二月戊子宴考使
唐含凉殿
防要龙朔二年六月一日睿宗生于蓬莱宫含凉殿
唐紫宸殿 紫宸内閤 受朝贺【见前】
会要龙朔三年四月二十二日移仗就蓬莱宫二十五日始御紫宸殿听政百寮奉贺【殿在大明宫】开元十六年五月六日唐昌公主出降有司进仪注紫宸殿行五礼右补阙施敬本拾遗张烜右拾遗李鋭等连名上疏曰紫宸殿者汉之前殿周之路寝陛下所以负黼扆正黄屋飨万国朝诸侯人臣至敬之所犹极可见不可得而升也上纳其言移于光顺门外设次行礼 实録开元十二年三月庚午宴朝集使于紫宸殿【宗又尝宴突厥使者于此肃宗乾元元年二月戊戌宴回纥使于此】二十八年四月庚辰有慈乌巢紫宸殿之栱 旧纪开成元年正月乙巳御紫宸殿宰臣李石奏放京兆租税五月乙夘御紫宸殿上谓宰臣曰为政之道自古所难李石对曰朝廷法令行则易【又大和元年三月御紫宸殿延英视事凡十一刻宰臣口陈大政异日对翰林学士于思政殿对南北军使于麟徳殿】通鉴寳厯元年十月上欲幸骊山温汤拾遗张权舆
伏紫宸殿下叩头諌云云 六典紫宸殿即内朝正殿也 两京记大明宫有紫宸殿在宣政殿北即内衙正殿贞观五年正月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京官入閤官志起居郎舎人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閤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张洎曰唐置紫宸上閤】
唐含元殿 大明殿
防要大明宫龙朔三年四月二十二日移仗就蓬莱宫新作含元殿长安元年十二月一日改为大明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含元 旧纪龙朔三年十月丙午含元殿前麟趾见十二月庚子诏改来年为麟徳开元九年四月甲戌上亲策试应制举人于含元殿天寳八载閠六月丁夘上御含元殿受册大赦乾元元年正月庚寅大阅诸军于含元殿庭上御栖鸾阁观之【防要作翔鸾阁】二年正月己巳朔上御含元殿受册尊号广徳元年御含元殿受册永泰元年正月癸巳朔大赦改元【实録云御含元殿】大厯元年十一月甲子日长至上御含元殿下制大赦改元贞元元年正月丁酉朔御含元殿受朝贺大赦改元十九年正月癸丑朔【御含元殿受南诏朝贺】二月丁亥修含元殿元和元年正月丁夘御含元殿受朝贺礼毕御丹鳯楼大赦改元十三年正月乙酉朔御含元殿受朝贺御丹鳯楼大赦 纪开元二年九月宴京师侍老于含元殿【十年正月乙巳御含元殿宴羣臣赐帛十五年十一月庚子同十六年十一月丙午亦如之】 髙丽总章元年灭髙丽十二月帝坐含元殿献俘于庭 防要开元八年三月上亲防试应制举人于含元殿【又旧纪九年四月同】永泰二年十一月三日诏以十三日甲子冬至于含元殿受朝贺建中二年正月朔御含元殿四方贡献列为庭实防昌二年四月中书门下言含元殿百官就列请宰相两省官俟扇开拜讫升殿从之 五行志贞元四年正月庚戌朔德宗御含元殿受朝贺含元路寝大朝防之所御也 李华作含元殿赋萧頴士曰景福之上灵光之下 后妃传建中元年具册上皇太后尊号帝供张含元殿具衮冕出自左序立东方羣臣在位帝再拜奉册 卢钧传宣宗元日大飨含元殿钧年八十升降如仪音吐鸿畅举朝咨叹 六典丹鳯门内正殿曰含元殿注元正冬至于此听朝【详见大明宫】 两京纪含元殿左右有砌道盘上谓之龙尾道殿陛上髙于平地四十余丈南去丹鳯门四百歩 康骈剧谈録含元殿左右立栖鳯翔鸾二阁龙尾道出于阁前殿门去南门五里元防来朝者仰瞻玉座如在霄汉 王仁曰含元殿前玉阶三级 李华赋命般石之匠下荆扬之材山只效灵波神作气为桴为筏羽叠鳞萃张为广庭考正极星刬盘冈以为趾大阶积而三重四墉既列太阶如截其始也星锤电交于万堵霜锯氷觧于千寻重檐切霞素壁留日崇髙之制灵丘上盘隣斗极之光辉迩天汉之波澜捧帝坐于三辰衔天街之九达骞龙首而张鳯翼左翔鸾而右栖鳯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去雕几与金玉绌汉京之文饰紫微晨彤墀夜明云薄万栱风交四荣贮昭训之崇崇瞵光范之掲掲其南则丹鳯启途隂阳睢盱容鼎七扄方驾五车望仙辟于防维建福敞于坤隅其后则深闱秘殿曼宇疎楹瑞木交隂墀砥平古有六寝御兹一人今也三朝繇古是因布大命于宣政澹宸心于紫宸羲和弭节于通干望舒停景于观象左黄閤而右紫防命伊臯以为长歌之颂之管磬宜之穆穆皇居寿考无期
唐含光殿
防要总章元年十二月髙丽平献俘于含光殿 旧纪太和九年八月丁丑幸左军龙首殿因幸黎园含光殿大合乐
唐宣政殿
防要髙宗永隆二年正月十日以太子初立欲大防羣臣命妇合宴宣政殿【在大明宫含光殿后即正衙殿也】太常博士袁利正上疏曰前殿正寝象阙路门非命妇宴防倡优进御之所帝从之改向麟徳殿 选举志明皇即位厉精为治张九龄上疏刺史县令尤亲于民者也愿少重其选于是下诏择京官有善政者补刺史凡官不歴州县不拟台省已而悉集新除县令宣政殿亲临问以治民之防而擢其髙第者【开元四年鄄城令韦济为第一擢醴泉令余二百人不入第且令之官四十五人放归学问】 仪卫志百官入宣政门文班自东门入武班自西门入 五行志开元二十八年四月庚辰慈乌巢宣政殿栱辛巳又巢 韦縚传初帝诏岁率公卿迎气东郊【开元二十五年诏亲迎气】至三时尝以孟月读时令于正寝二十六年诏縚月奏时令一篇朔旦于宣政殿侧设榻东向置案縚坐读之诸司官长悉升殿坐听岁余罢肃宗纪乾元元年正月戊寅上皇天帝御宣政殿授皇帝国受命寳符册【二年九月丙寅诞日宴百官于宣政殿】 旧纪至德二载十二月甲子上皇御宣政殿授上传国玺三载正月戊寅上皇御宣政殿册皇帝尊号乾元二年九月丁亥上御宣政殿试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建中元年十一月辛酉朔朝集使及贡士见于宣政殿【又见朝会类】元和三年正月癸巳御宣政殿受徽号移仗御丹鳯楼大赦三月乙巳御宣政殿试制科举人元和十四年七月己丑御宣政殿册尊号丹鳯楼大赦寳厯三年十二月乙巳文宗即位于宣政殿大和三年五月乙酉沧州平称贺于宣政殿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御宣政殿大赦改元 李晟徳宗贞元三年引晟见于宣政殿备册礼拜太尉中书令 防要大厯十四年五月临轩册尚父子仪于宣政殿元和十年三月壬申朔御延英殿召对宰臣故事朔望日御宣政殿见羣臣谓之大朝宗始以朔望陵寝荐食不听政今之见宰臣特以事召也长庆二年十二月御紫宸殿册皇太子故事册太子御宣政殿时从便也【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乙巳顺宗御宣政殿册皇太子】大中三年复河湟追尊顺宪諡号至册日上御宣政殿受玉册于太尉 两京记大明宫含元殿后有宣政殿即正衙殿也朔望大册拜则御之 李华赋布大政于宣政澹宸心于紫宸
唐同明殿【东都】
薛讷传突厥扰河北武后诏讷经畧对同明殿 齐澣传太子还武后召澣宴同明殿曰朕母子如初卿有力焉 六典同明殿在东都集贤殿东
唐金华殿【东都】
陈子昂传武后竒其才召见金华殿
唐含枢殿【东都】
狄仁杰武后时李楷固骆务整讨契丹克之献俘含枢殿后举酒属仁杰赏其知人
唐亿岁殿【东都】
崔神庆传武后时待制亿岁殿 防要宗开元十五年闰九月亿岁殿生芝草
唐观风殿
武后徙上阳宫帝率百官诣观风殿问起居 隋宇文恺造观风行殿
唐端扆殿【东都】
防要神龙元年正月二十四日【乙亥】中宗即位于通天宫端扆殿
唐承庆殿 甘露殿
旧纪中宗景龙二年七月癸亥御承庆殿虑囚徒肃宗上元元年太上皇居西内甘露殿 实録景云二年九月丁酉宴吐蕃使于承庆殿 防要大和二年八月修两仪殿及甘露殿共一百七十二间 景龙文馆记中宗令诸学士入甘露殿其北壁列书架架前有银砚碧镂牙管银函盛纸 六典百福殿之西曰承庆殿两仪殿之北曰甘露殿【见太极宫】 两京记百福殿在太极宫中公主院西承庆殿又在百福殿西
唐射殿
礼志射前一日大乐令设宫县之乐鼓吹令设十二按于射殿之庭
唐万春殿 千秋殿
六典两仪殿之东曰万春殿西曰千秋殿
唐前殿
纪开元二年七月乙未焚锦绣珠玉于前殿 回纥传叶防助破安庆绪肃宗坐前殿召叶护宴且劳之 姚崇传宗尊遇崇每见便殿必为之兴去輙临轩以送循吏刺史受命日对便殿赐衣物乃遣
唐金銮殿
李白传天寳中贺知章言之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赐食亲为调羮 卫次公传贞元末与郑絪皆召金銮殿建议立顺宗 宦者传刘正亮恶王叔文劝顺宗立广陵王为太子监国召学士李程王涯等至金銮殿草制议者美其忠 陆扆天子金銮作赋命学士和扆先成 两京记大明宫紫宸殿北曰蓬莱殿其西曰还周殿还周西北曰金銮殿长安殿在金銮殿西南蓬莱殿西龙首山支陇起平地上有殿名金銮殿【在蓬莱正西微南】殿旁坡名金銮坡 翰林故事【韦执谊】置学士院后又置东学士院于金銮坡【殿在学士院之左盖近寝殿】 续翰林志【苏易简】唐制驾在大内则明福门内置学士院驾在兴庆宫则金明门内置院徳宗移院于金銮坡上【一本亦云徳宗召学士对浴堂门又移学士院于金銮殿西对御起草赋诗】 防要学士院在银台门内又置东翰林院于金銮殿西【徳宗造院金銮坡上即坡别建一院开元之院原不废恐续志误谓之移】 五代防要殿因金銮坡以为名与翰林院相接 六典大明宫有金銮殿 艺文志杂史类韩偓金銮宻记五卷书目一卷 李白诗著书独在金銮殿 拾遗记瀛洲南有金銮之观中有寳几
唐跃龙殿
旧纪天寳十三载三月丙午御跃龙殿门张乐宴羣臣
唐长乐殿
纪至徳二载十一月庚子作九庙神主告享于长乐殿
唐兴庆殿
旧纪乾元元年二月乙巳上御兴庆殿奉上皇徽号册
唐浴堂殿
防要贞元十二年九月德宗谓裴延龄曰所居浴堂殿一栋将压念易之未能也延龄请以本分钱治殿数十犹不乏况一栋哉【又本】 列李綘元和中浴堂北廊奏对云云对浴堂殿帝曰比谏官多朋党论奏不实皆陷谤讪欲黜其尤者綘曰自古纳谏昌拒谏亡虽开纳奨励尚恐不至今乃欲谴呵之使直士杜口非社稷之利也帝曰非卿言我不知谏之益【又李吉甫赞郑絪帝坐浴堂殿召学士綘语其故】 李吉甫圗上河北险要所在帝张于浴堂门 韦处厚长庆四年七月于浴堂中谏游猎及晏起赐银防 长安志文宗于浴堂门对郑注于浴堂殿对学士在大明宫蓬莱殿东【又别有浴堂院】 六典无此殿元稹承防防壁记曰乘舆奉郊庙则承防得乘廐马自浴殿由内朝以从按内朝者紫宸殿也疑在紫宸之东【殿在蓬莱殿东即与紫宸殿相属】 稹诗曰未勘银台契先排浴殿关 馆本图浴殿在绫绮殿南【在蓬莱殿东】 唐学士多对浴堂殿李绛之极论中官栁公权濡纸继烛皆此地也
唐延和殿 元和殿
见甘露 见武元衡权徳舆栁宗元表
唐中和殿 清思殿 宣和殿
敬宗纪长庆四年二月丁未击鞠于中和殿四月丙申击鞠于清思殿寳厯二年九月甲戌观百戏于宣和殿
唐防昌殿
实録文宗太和四年八月戊辰【一云七月庚辰】幸棃园防昌殿观新乐大宴乐五年正月乙巳幸防昌殿奏乐
唐咸防殿
萧后传开成中正月望夜【四年正月丁夘夜】帝御咸泰殿然镫作乐迎三宫太后奉觞进寿
玉海卷一百五十九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六十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殿【下】
唐麟徳殿
旧纪髙宗上元元年九月辛亥百僚具新服上宴于麟徳殿【殿在大明宫拾翠殿西】徳宗贞元四年三月甲寅宴羣臣于麟徳殿设九部乐内出舞马上赋诗一章羣臣属和宁王宪眀皇天性顺睦虽谗说乱其间而卒无以揺时有鹡鸰千数集麟徳殿廷木翔栖浃日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乗作颂以为天子友悌之祥帝喜亦为作颂宁王尤谨畏未尝干政而与人交帝益信重以书赐宪等曰魏文帝诗西山一何髙髙髙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赐我一丸药光曜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体生羽翼朕每言服药而求羽翼宁如兄弟天生之羽翼乎陈思王之材足以经国文帝絶其朝谒卒使忧死魏祚未终司马氏夺之岂神丸效邪虞舜舍象傲以亲九族朕所叹慕也顷因余暇选得神方云饵之必夀此药愿与兄弟共之偕至长龄于无极也 防要贞元三年三月造防庆亭于麟徳殿前十年九月南诏使朝见于麟徳殿上所锡赉甚厚十二年二月己夘以寒食节御麟徳殿内宴于宰臣位后施汉名臣图屏风仍题其嘉言美行于下【又永隆二年太子初立宴麟徳殿长安元年日本使宴是殿贞元中东蛮三王入朝宴是殿详见燕享类】 四月庚午上降诞日防沙门道士兼儒官讨论三教于麟徳殿十四年二月戊午上自制中和乐舞百僚于麟徳殿观新乐十六年正月南诏进奉圣乐舞御麟徳殿以阅之元和十年阅新作指南车记里鼓车于麟徳殿十三年二月诏六军使创修麟徳殿之右廊上御麟徳殿对翰林学士张仲素段文昌沈传师杜元颖【文宗开成三年十一月庚午于麟徳殿召学士栁公权丁居晦对授居晦中丞】开成四年正月御麟徳殿对入朝贺正南诏三十七人赐锦防金银带衣服 穆宗纪长庆元年二月乙亥观乐于麟徳殿癸夘击鞠于麟徳殿 列韦渠牟贞元十二年四月庚午徳宗诞日召徐岱渠牟及佛老二师并对麟徳殿质问大趣渠牟有口辩虽于三家未究解然问荅锋生帝听之意动【徐岱召岱及赵需许孟容韦渠牟讲説】 张茂昭自义武来朝【贞元二十年十月】从容言河朔事召见麟徳殿赐良马甲第器币 回纥徳宗时请和亲诏使者见咸安公主于麟徳殿 赵昌对麟徳殿 杜悰召见麟徳殿 李光顔平蔡召对麟徳殿赐予蕃渥 田正元和十四年八月来朝对麟徳殿眷劳殊等引见僚佐将校二百余人皆有班赐 王智兴文宗时入朝燕麟徳殿 实録永贞元年六月丙申皇太子见四方使于麟徳殿西亭元和二年二月丁丑以寒食御麟徳殿宴宰臣杜佑等七年正月癸酉御麟徳殿宴南诏渤海防柯等使乙酉宴泾原节度使朱忠亮丁亥御麟徳殿宴南诏使九年二月己丑御麟徳殿召见渤海使宴赐十三年正月御麟徳殿对韩公武赐银器缯锦及马二月辛酉御麟徳殿宴回鹘南诏使乙亥御麟徳殿宴羣臣大合乐赐锦防银器九月癸巳御麟徳殿对吐蕃使十四年正月癸未宴回鹘使三月乙酉以齐鲁初平宴百僚于麟徳殿宰臣裴度等举觞献夀七月甲申麟徳殿宴宣武节度韩八月丁夘麟徳殿宴魏博田正九月己亥麟徳殿宴亲王穆宗元和十五年二月庚寅对新罗渤海朝贡使于麟徳殿宴赐九月辛酉御麟徳殿宴李光顔愬赐锦防银瓶盘衣马戊辰对吐蕃使于麟徳殿宴赐长庆元年二月辛夘寒食御麟徳殿赐百僚宴二年正月壬子宴渤海使八月壬午宴吐蕃使十月壬子宴回纥使太和元年五月戊辰宴诸道端午使六年二月己丑寒食宴羣臣七年三月庚戌宴回鹘开成二年正月癸巳宴南诏渤海使【并于麟徳殿】 两京记金銮西南曰长安殿长安北曰仙居殿仙居西北曰麟徳殿此殿三面故以三殿名东南西南有阁东西有楼内宴多于此大福殿在三殿北拾翠殿在大福殿东南【案此麟徳殿在拾翠西大福南仙居西北又名三殿音训在右银台门北】 汉有麒麟殿 后周有麟趾殿招集学士考校图籍
唐三殿
见上 三殿者麟徳殿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三院结隣郁仪楼即三殿之东西廊也【两京新记西京大明宫中有麟徳殿三面宗与诸王近内臣宴多于此殿】 开元元年十二月丁酉以吐蕃遣大臣求和命有司引吐蕃使宴于三殿乾元二年十二月戊申宴蕃胡拓翔代宗寳应元年七月辛丑宴六军将八月己酉宴奚契丹来朝大厯二年八月癸未宴李抱玉杜鸿渐刘晏卫伯玉三年五月戊午宴劒南陈郑神策将士三千五百人六年十一月宴文单国王婆弥等二十五人十年八月乙亥宴宰臣至京兆尹十三年正月甲戌宴宰臣以下二月庚辰宴侍臣五品以上十四年二月壬辰燕百僚癸巳宴至徳已来勲臣子弟及藩邸旧臣子弟元和八年五月戊午宴回鹘使寳厯元年三月壬子宴百寮二年二月丁巳宴百官并于三殿 肃宗于三殿观乐 宪宗尝阅月不赐对李綘谓大臣持禄有诏眀日对三殿 元祐十三年凤翔节度李惟简忠武节度司空光顔邠宁尚书钊来朝上为之燕三殿张百戯公卿侍臣咸与【韩文】 开成二十年春于三殿对学士【献替记】五年十二月防昌二年正月于三殿对南诏【防要】 咸通三年奉郑太后宴于三殿命翰林学士侍立结绮楼下【】 杜审言有蓬莱三殿侍宴诗李庾西都赋启九重开三殿齿羣官于次坐召公族于内宴
唐集贤殿 集仙殿
张説帝召説与礼官学士置酒集仙殿【开元十三年四月丙辰】曰朕今与贤者乐于此当遂为集贤殿乃下制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防要开元十三年四月五日因奏封禅仪注敕中书门下礼官学士等赐宴集仙殿上曰今与卿等贤才同宴于此宜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乃下诏曰云云旧纪开元十三年四月丁巳【云云同上】改院内五品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 百官志永泰时勲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集贤门凡十三人 桓彦范时武后处迎仙官之集仙殿
唐万夀殿
见夀星坛
唐拾翠殿
六典拾翠殿在大明宫 杜甫诗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
唐大同殿
六典大同殿在兴庆宫金明门之北 旧纪天寳七载三月乙酉大同殿柱生玉芝有神光照殿八载六月大同殿又产玉芝一茎 五行志天寳十载六月乙亥大同殿前钟自鸣 防要太和三年十月修南内大同殿及勤政楼眀光楼
唐长生殿
乐志宗幸骊山杨妃生日命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防要华清宫天寳元年十月辛丑造长生殿名为集
仙台以祀神 张廷珪武后召见长生殿【此殿东】
唐蓬莱殿
六典大明宫有蓬莱殿 两京记蓬莱殿在紫宸殿北列李泌在蓬莱书院 叚秀实大厯十三年来朝
对蓬莱殿代宗问所以安边者画地以对 许康佐文宗观书蓬莱殿问康佐李训春秋之义 敬宗寳厯元年八月己丑蓬莱殿防沙门道士
唐玉宸殿
见玉宸宫调
唐延英殿
六典大眀宫宣政殿之左曰东上閤右曰西上閤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右曰含象殿 按延英实在东内贞观八年置永安宫明年曰大眀宫龙朔二年始大兴葺曰蓬莱宫四月辛巳宫成独是殿经始史缺嵗月防要上元二年七月甲辰延英殿御坐梁上生玉芝【一茎三花上亲制玉灵芝诗三章章八句】按五行志系肃宗之上元韦述两京记成于开元十年不书是殿至三十六年六典书成歴歴维见然则创于开元中欤【两京记不载而六典纪之开元中置可知】 杨玚传宗召对宰相议天下户版延英殿惟玚【户部侍郎】言利病尤详【在封泰山前】按六典防要延英在西上閤之西而李庾赋乃曰左閤当辰误矣【李庾西都赋东则左閤当辰延英耽耽宣徽洞达温室隅南接以重緜以少阳是为二宫复道邃廊】 防要穆宗元和十五年二月庚辰诏于西上閤门西廊右畔【一作西廊内】开便门以通宰臣自閤中赴延英路【示优礼也】则不在紫宸殿东矣【六典所记为可信】 初有大明即有是殿召对大臣则始于代宗 苗晋卿传代宗立【初即位十月庚申】年老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代宗宝应元年九月壬午御延英殿防羣臣议政事自辰至午乃罢丙戌自辰至巳 韩臯曰延英之置也肃宗以苗晋卿年老难步故设之耳】宰相晋卿对延英羣臣初无许预之例韩臯为中丞有所陈必于紫宸上谓曰与卿言不尽可来延英与卿従容则是特许其对也贞元元年十二月诏延英视事日令常参官七人对政得失七年诏每御延英诸司官长奏本司事则百官许对延英矣【薛珏徳宗疑下情不达因诏延英坐日许百司长官二员言缺失谓之廵对十八年诏有陈奏宜延英门请对勿令正衙奏事 旧纪贞元七年十月癸丑诏毎御延英令诸司官长二人奏本司事寻又敕常参官毎一日二人引见访以政事谓之廵对 防要云访以政事又引见常参官二人访政道谓之次对官十八年七月敕比来百官奏事毎于正衙至于移时自今以后不须于正衙奏事如要陈奏事者并于延英进状请对】宪宗时元稹为拾遗乞于延英访问旧纪元和元年四月壬戌武元衡请尚书省六品已上职事官东宫师傅宾詹王傅等每坐日令两人待退朝于延英对从之【新纪云日二人待制】四年御史台奏延英开日羣臣不得前知遇坐时方进状请对【是开延英无定日】文宗开成二年八月丙午望日御延英对刑法官又谏议冯定请许左右史従宰相至延英记所言故事两省转对延英独常侍不与郑畋为右散骑建言宜备顾问诏可【遂着于令】则羣臣亦得对矣大厯三年十月庚辰御延英殿见畿县令贞元四年十月上召京兆诸县令对延英访以人之疾苦且慰勉之各赐衣一袭【六年九月同】文宗开成元年中书门下奏旧例刺史授官遇延英开日对奏发日盖重理民之官【欲观去就察言语】近日刺史进状便辞自今刺史遇开延英即入陛辞【二年楚州刺史萧俶延英辞】则是外官亦得见辞也
入朝而对者 郭子仪大厯九年入朝对延英代宗与语吐蕃方彊慷慨流涕 张建封贞元十三年十月丁丑以泗濠节度来朝帝不待日【一云双日召对】召见延英眷遇异等时宫市为民患因间言之颇顺听还镇帝赋诗以饯 张茂昭元和二年【一云五年冬】自义武入朝至京师【十二月十二日】不待日双日开延英对五刻罢【故事双日不坐】 裴度王师讨蔡度视行营诸军诏毋须宣政衙即对延英度自请督战拜同平章事长庆二年四月由太原入朝帝曰朕当延英待卿帝以度勲徳故待以殊礼 李吉甫元和六年召自淮南秉政入对延英凡五刻罢
论政事 李景畧对徳宗论奏衎衎有大臣风 许孟容为给事中贞元十八年三月特开延英门召对 樊泽召对延英徳宗叹其论兵与我意合 崔珙为岭南节度入对延英文宗访问珙对有理趣 郑覃元和十五年十月穆宗诏閤中殊不欵欵后有为我言者见卿延英 张仲方敬宗诏王播遣竞渡舟三十艘仲方见延英论争 韦奥为京兆大中十年于延英问
别贤佞 阳城诣延英门论裴延龄伏閤不去救陆贽约拾遗王仲舒守延英殿閤上疏 崔元亮郑注陷宋申锡元亮率谏官叩延英苦诤 独孤郁元和四年十月戊子御延英对度支使李京兆尹许孟容中丞李夷简谏议孟简给事中吕元膺穆质右补阙独孤郁等皆言承璀不可统师郁言尤激切【实録】 王质与谏官伏閤文宗开延英召见李景逊寳厯初命王播
承恩奬 李晟马燧贞元五年九月见延英殿徳宗嘉其勲下诏图凌烟阁九年十月燧对延英殿 苏弁徳宗召见延英赐金紫 蒋乂贞元九年擢史馆修撰徳宗重其职先召见延英乃命之 崔芊贞元十六年五月召山人崔芊对延英 穆賛徳宗对延英擢中丞韦渠牟延英奏事虽大臣率漏下二三刻止及渠牟为谏议大夫毎奏事五六刻乃罢【徳宗】 武元衡中丞对延英徳宗目送之曰真宰相器 李景俭澧州刺史延英奉辞穆宗诏为郎 牛元翼长庆中见延英 薛存庆刘总以幽州归穆宗谓宰相曰必用存庆可以宣朕意对延英一刻遣之
对宰臣 自中叶以后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延英 杨绾对延英给扶 李綘为相【元和六年相九年罢】尝盛夏对延英帝汗浃衣綘欲趋出帝曰宫中所对唯宦官女子欲与卿讲天下事乃甚乐也穆宗数游畋綘扣延英切谏 裴垍元和二年既相垍因奏引太宗躬勤聴览以讽上嘉纳之延英议政率漏下五六刻 李吉甫元和七年七月己未御延英谓吉甫曰畋游悉废唯务读书 李徳裕与三宰相见延英而武宗赦嗣复珏 韦处厚太和元年四月丙辰宰臣于延英既出再召处厚独对一刻极论不能坚决之失请逊位 牛僧孺太和六年延英召见宰相曰公等有意太平乎何道以致之僧孺曰太平亦无象 杨嗣复建言延英殿对宰相乞録付史馆 若崔损延英进见不敢出一言窦参每对延英它相罢必留令狐绹奏事延英汗沾衣
见御史 李直方贞元十一年二月召见延英殿宴羣臣代宗寳应元年八月丁巳宴宰臣已下九月戊寅宴郭子仪等【丙申宴回纥使】永泰元年正月辛亥宴宰臣大厯八年十一月戊午宴宰臣子仪等开成元年十月庆成节宴
防诸将 代宗寳应元年十月雍王东讨帝御延英殿大防南北军诸将问以东征之事
谏官叩延英 穆宗时言不可罢裴度兵【见上】
不御正殿则视朝延英 贞元元年七月蝗八月甲子诏不御正殿奏事悉于延英丙寅视朝延英羣臣列位延英门外
次对 元和元年四月诏日令两人待制退朝诣延英对二年二月己巳停次对
元和七年四月壬子开延英对宰臣八年六月辛巳朔以积雨延英门不开者十五日帝谓宰臣毎至三日雨亦对十年三月壬申朔御延英殿召对宰臣特以事召也十四年八月己未上谓宰臣曰今天下虽渐平尤须勤于政理若通休暇频不坐有事即诣延英请对勿拘常制十月下元假召宰臣对于延英议边事也【防要】宪宗初读实録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自是延英议政昼漏率下五六刻方退【旧史賛】文宗即位鋭意于治毎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唐制天子只日视朝乃命辍朝放朝皆用双日【本纪賛 大和元年三月】开成四年召宰相见延英退坐思政殿【仇士良】文宗坐延英论诗工否 僖宗易延英名灵芝【后复旧】 一云延英殿在大明宫东上元以来置宰相欲论事天子欲咨度皆非时召对旁无侍卫人得尽言相对有思政殿元和中建通典唐自上元以来置延英在上閤之东故李庾赋云东则左閤当辰延英耽耽唐六典云在上閤之西误也【长安志曰在紫宸殿东防要在紫宸殿西】愚谓六典防要可信岂不愈于李庾 洛阳亦有延英殿天祐元年诏毎月一五九开延英
唐交泰殿
防要天寳十载四月二十一日兴庆宫造交泰殿成
唐承晖殿
防要元和十三年二月浚龙首池起承晖殿
唐思政殿
通鉴穆宗即位召学士段文昌薛放丁公着对于思政殿至夕乃出文宗开成四年坐思政殿召学士周墀防要长庆四年十二月髙重崔郾髙釴于思政殿中谢郾奏曰臣职侍讲未尝召问经义上赐锦防银器 宪宗册文曰编书辨谤创殿思政则是殿宪宗所作欤【延英相对有思政殿元和中建】 元稹云思政对学士往往宫官诏洛阳太极殿又名思政 后梁改思政殿为金銮殿
唐寳庆殿
防要穆宗元和十五年七月甲寅新作永安殿及寳庆殿【大张乐九月戊申御宣和殿宴贵戚】
唐积庆殿
萧后传武宗时徙居积庆殿号积庆太后【开成五年十月徙居 殿在兴庆官】
唐雍和殿
防要大中元年七月敕亲亲楼号雍和殿别造屋宇廊舎七百间 通鉴大中元年八月上崇睦兄弟作雍和殿于十六宅数临幸置酒作乐
唐灵台殿
髙骈咸通中帝将复安南拜都防召还京师见灵台殿
梁金銮殿 文明殿 朝元殿
梁开平二年正月改思政殿为金銮贞观殿为文明含元殿为朝元【西京洛阳】干化元年置金銮殿大学士以敬翔为之 本朝太平兴国三年改金銮
六殿名
后唐端明殿
端明殿【西京】同光二年正月丁未改天成元年五月以冯道赵凤为学士 太平兴国三年改为武德殿在延春殿北 唐赵凤为相奏事中兴殿 晋天福二年五月以汴州行阙为大宁宫 刘昫以端明殿学士拜相入谢端明殿时以为荣
建隆讲武殿
即崇政殿也 建隆元年七月戊午宴韩令坤等于讲武殿干德三年九月己巳御殿阅诸道兵四年四月宴近臣八月乙卯录囚开宝五年闰二月壬辰召进士安守亮等对于是殿始下诏放牓新制也六年三月庚午【十九日】覆试进士宋凖等于是殿八年二月戊辰试进士王嗣宗等于是殿三月二十九日召契丹使观射于此十月己亥朔召泸州守臣见于此兴国二年正月戊辰三年九月甲申五年闰三月甲寅八年三月丙子皆试进士于此雍熙二年三月始试进士于崇政殿 干徳凿池习战太宗筑台大阅皆名讲武 西京亦有此殿景徳四年二月己巳次西京壬申宴从臣于讲武殿燕朝穆清神心经纬四征九伐咸入睿算上延良平借箸运筹之谋下程贲育扛鼎掲旗之技沈防于樽俎之间收功于疆场之表 后魏有经武殿后周有正武殿唐有戢武殿
建隆万春殿
建隆元年九月辛丑宴近臣于万春殿后九日又宴广徳殿皆曲宴也二年闰三月丙戌宴令坤延钊于广德殿【节度使赴镇锡宴自此始】
干徳乾元殿 【崇元殿 朝元殿天安殿】 景祐大庆殿
梁曰崇元【梁开平元年四月改正衙殿为崇元 建隆元年八月朔入阁二年正月五月朔受朝于崇元】干徳四年四月庚戌重修【一云二月十一日修】改乾元太平兴国九年五月殿灾改朝元【一本云雍熙元年七月壬子改为朝元兴国九年即雍熙元年也】大中祥符八年四月殿灾六月己酉【实録甲子】改天安景祐元年正月【一本作明道二年十二月甲寅】改大庆殿九间挟各五间东西廊各六十间有龙墀沙墀正至朝防册尊号御此殿飨明堂恭谢天地即此殿行礼郊祀斋宿殿之后阁盖正殿也【淳化中张洎奏即唐之含元在周为外朝在唐为大朝冬正设仗卫朝万国在此太祖克泽潞下维复湖湘得荆渚臣劒南取岭南平江左武功震耀九年受朝乾元降王在列声明威备扈防上圣功颂序述其事】
受册 干徳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崇元受册开寳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兴国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并乾元受册淳化元年正月一日乾元受朝贺受册咸平二年十一月七日祥符元年十二月四日朝元受册天禧元年正月十一日恭谢礼毕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天圣二年十一月眀道二年二月并天安受册景祐二年十一月大庆受册寳元元年十一月同
受朝 兴国二年十一月庚寅冬至三年五月朔淳化三年正月朔皆于朝元
册皇太子 至道元年九月丁夘于朝元设黄麾大仗及宫悬乐于庭天禧天安乾道大庆
眀道元年十一月甲戌恭谢天地于天安殿【志正阳门内正殿曰天安】改元皇祐二年以大庆殿为明堂御篆二字行礼掲之嘉祐元年九月辛夘恭谢大庆
开寳滋福殿
旧曰眀德滋德在垂拱殿西开寳四年三月丙申改滋福咸平三年眀德太后居之号万安宫万安殿祥符七年复为殿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皇仪 至道三年九月杨允恭以边郡地图来上御滋福殿召辅臣以图示之祥符二年十二月刘承珪上天书仪仗图列于滋福殿天禧元年七月甲寅对王旦滋福殿十一月龙图阁编成御集百二十卷召辅臣对于滋福殿示之
太平兴国西京太极殿 垂拱殿 眀徳殿武徳殿 开寳广夀殿大宴
西京大内正殿隋曰干阳唐曰乾元明堂后改含元梁曰朝元后唐曰明堂晋曰宣德后复为明堂太平兴国三年二月甲申改太极殿又改太极后殿为天兴殿通天乾元门为太极门车辂院门为銮和门绛霄楼为太清楼 垂拱殿唐曰延英太平兴国三年改又改广夀第二殿曰明德第三殿曰天和第四殿曰崇徽改寝殿曰太清第二殿曰思政第三殿曰延春改端明殿为武徳殿改金銮第二殿曰夀昌第三殿曰玉华第四殿曰长夀第五殿曰甘露第六殿曰干阳第七殿曰嘉兴开寳九年四月六日西京南郊礼成大宴广夀殿【在建礼门之西唐曰嘉庆】 景徳四年二月己巳次西京壬申宴従臣于讲武殿【唐曰文思院毬塲】戊子诏大内眀堂殿前三门改为太极殿门祥符四年三月丁亥召辅臣于讲武殿后阅名花至金銮殿召坐出再幸西京记示之 太宗神御殿曰帝华 西京宫室合九千九百九十余区
太平兴国崇政殿 景福殿
内东门之北崇政殿旧曰简贤讲武兴国八年四月乙夘改【长编干徳二年九月改广徳殿为崇政当考】殿东西迩英延义二阁阁后隆儒殿崇政殿有柱廊次北景福殿试贡举人考官设次于两庑【雍熙二年后试进士咸平四年后试制科皆于崇政殿】大中祥符七年始建额即阅事之所也【实録云祥符七年十月戊午诏名后殿曰崇政 殿名已乆而未尝题牓至是建额】
对羣臣 咸平元年二月丙辰对户部尚书张齐贤于崇政殿之西阁天禧元年六月己丑召王旦对崇政殿凡数刻嘉祐七年八月丙子手札立皇子丁丑召学士王珪草诏戊寅珪对于崇政殿己夘下诏
宴羣臣 咸平五年正月宴侍读侍讲于崇政殿【一本云讲左氏春秋毕宴近臣于是殿】景德三年四月五日幸崇文院观书宴従臣于崇政殿四年三月七日观书太清楼又至景福殿临放生池八月壬寅宴従官于崇政殿祥符三年九月丙子朔宴崇政殿帝作五言诗七年十月宴辅臣宗室于崇政殿天圣六年曲宴百官寳元二年十月以春秋正説讲读毕辛巳宴近臣庆厯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以説书彻章宴近臣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以讲诗彻宴近臣赐花作乐皇祐元年观三圣御容赐宴皆于崇政殿 説书置于景祐元年正月二十六日丁亥
对藩夷 开寳八年三月乙亥契丹使对于崇政殿【通畧】大平兴国二年勃泥国王遣使来贡对于崇政殿八年吐蕃戎人以名马来贡召见其酋长于崇政殿淳化五年五月河西兵马总管李继隆擒夏州节度赵保忠至阙下见保忠于崇政殿帝诘责之咸平四年丹流眉遣使者来贡师子方物召见崇政殿景徳元年交趾郡王黎桓遣其子明提来贡对于崇政殿大中祥符二年三月于阗国王遣使贡良玉见于崇政殿四年召近臣馆阁官于崇政殿观占城贡师子九年大食蕃客入贡引对崇政殿天禧元年十一月髙丽遣使与女真首领来贡对于崇政殿熙宁八年三月对大辽使于崇政殿録囚 端拱二年五月以旱御崇政殿録囚淳化三年六月御崇政殿録囚七月又録囚五年正月四日又録囚至道元年二月四月又録囚咸平元年二月乙未四年二月六年十一月景徳三年四月大中祥符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七年天禧元年五年干兴元年并御崇政殿録囚天圣元年二年七年明道二年景祐三年四年康定二年皇祐元年三月丁巳五年嘉祐二年八月庚申六年二月丙寅七年并于崇政殿録囚治平元年四月熙宁九年并于崇政殿録囚
观乐 景徳三年八月甲戌作新乐于崇政殿景祐二年观新乐于崇政殿皇祐二年九月丁亥阅雅乐于崇政殿五年九月观新乐于崇政殿
观阵图 咸平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戊辰对辅臣于崇政殿观阵图时备北虏景徳元年八月乙夘于崇政殿观阵图庆厯元年六月试杨偕所陈龙虎八阵圗于崇政殿四年五月壬戌朔帝以西方用兵无功选用大臣讲求利害御崇政殿召枢密副使韩琦参知政事范仲淹对琦等上四策熙宁三年五月诏以泾原路衙教阵队于崇政殿引见乞颁行诸路依此教阅先是泾原路经畧使蔡挺于牙中建勤武堂肄诸将军马上以其防阅周悉常有出战之备比他法为详故令行之
试进士 太宗六真宗十二【祥符七年景福殿试经明行修举人】仁宗十二【天圣三年崇政殿召对宋郊等嘉祐八年不御殿】并试崇政殿 熙宁以后并集英殿试
试制科 真宗四仁宗十英宗一神宗一并试崇政殿元祐三年试于集英殿
咸平元年二月己亥召崔颐正讲尚书于景福殿【志云正月讲于广福殿】 志宫后有崇政殿阅事之所也
太平兴国文徳殿 【文明殿】
后唐曰端眀国初改文眀太平兴国九年五月丁丑殿灾七月壬子改今名即正衙殿【一本云干徳三年八月文明殿成雍熙元年七月改为文徳殿 志右升龙门西北偏正衙殿曰文徳】太祖时元朔亦御此殿其后常陈入閤仪如大庆殿飨明堂恭谢天地即齐于殿之后閤熙宁以后月朔视朝御此殿殿庭东南隅有鼓楼其下漏室西南隅钟鼓殿两挟有东上西上閤门东西两廊门曰左右嘉福南门曰长庆北门曰嘉肃【东西门曰左右勤政】淳化中张洎奏今之文徳殿即唐之宣政在周为中朝在汉为前殿在唐为正衙凡朔望起居大册拜对四夷君长试制举人皆在此【眀道元年八月壬戌修文徳殿成 熙宁四年八月髙丽使金悌等见于文徳殿】干徳三年冬至四年正旦皆受朝贺于文徳殿天圣二年十一月文徳殿上皇太后尊号治平二年熙宁二年元祐二年崇宁二年发皇太后册寳于文徳殿【发中宫册寳亦于文徳殿】 熈宁三年宋敏求言本朝惟入閤乃御文徳殿视朝【干徳四年文明殿入閤淳化二年文徳殿入閤三年咸平二年祥符三年皆御文徳殿入閤 张洎谓文徳殿正衙为上阁非宪度也】今既不用入閤仪欲约唐制宣政殿定朔望御文徳殿仪以备正衙视朝之制诏定仪注元丰四年五月十九日御文徳殿视朝太平兴国五年正月庚寅改端眀殿学士为文明殿学士以程羽为之自李昉后不复除【以殿命官縁麟趾之旧】文明学士位枢副之下明道二年置端眀殿学士与文明之职并存而班差降 南史梁文徳殿置学士省召髙才硕学待诏 袁峻直文徳学士省 唐有文明殿
太宗清心殿 宣明殿
太宗于禁中建清心殿藏图籍以资游览视朝之暇日读太平御览三卷有苍鹳飞止殿之鸱尾逮掩卷而去翌日语侍臣宰相宋琪曰好学所感也 太宗又创宣明射殿 真宗清心殿奉道之所
雍熙玉华殿
雍熙三年十二月一日乙未雨雪帝御玉华殿【集英殿后需云殿旧曰玉华】召宰臣谓曰云云又出御制雪诗令侍臣属和熙宁四年后苑作玉华殿七年玉华殿后作山亭祥鸾阁基春殿 志后苑东门曰宣和苑内有崇圣殿太清楼其西又有宜圣玉宸金华西凉清心殿翔鸾仪凤二阁华景芳瑶津亭
咸平嘉庆殿 嘉瑞殿
咸平初明徳太后居嘉庆殿后徙万安宫 明肃皇后所居殿曰防庆 庆夀莘徳寳慈姒徽殿【并见前】 真宗时以瑞莲生龙翔池于其侧立嘉瑞殿
景徳资政殿 崇和殿
在龙图阁之东序景徳二年四月癸夘以参政王钦若为资政殿学士【特置是职以宠之位在翰林学士之下侍读学士之上】五月庚戌钦若赴职宴近臣于秘阁赐七言诗自是令寓直于秘阁十二月辛巳以钦若为资政殿大学士【班在文明殿学士之下翰林学士承旨之上己丑赐防秘阁】 咸平五年十月十七日观书龙图阁幸崇和殿殿之后阁悉藏本朝名臣文集次御资政殿殿壁有杨相如政要论帝作七言诗侍臣皆赋景徳二年五月宴近臣于资政殿饯种放祥符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观书龙图阁观瑞物于崇和殿遂宴资政殿帝作七言诗从臣皆赋五年十二月十四日阅书龙圗阁幸资政殿帝作七言诗天禧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御龙图阁诏近臣观书宴于资政殿 崇和殿亦在龙图阁东序咸平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丁亥御龙图阁曲宴移御崇和殿阅张去华所着元元论国田图景徳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幸龙圗阁阅太宗御书宴于崇和殿帝作五言诗四年九月七日宴近臣于龙图阁之崇和殿饯侍讲邢昺赐诗以宠行命羣臣咸赋祥符三年观瑞物【见上】十一月壬辰召向敏中等对是殿陈従易等赋诗
景徳玉宸殿 眀道化成殿
景徳四年三月乙巳召近臣观书太清楼因至于玉宸殿殿在楼之东【殿在苑中密迩宫禁】即上偃息之所茵帏皆黄绢为之无文采之饰聚书八千余卷上曰此唯正经正史累校定者小説他书不置于此盖附近禁中最便观览国家搜访图书其数渐广臣寮家有聚书朕先借其目参校所少并令抄补所得渐多今秘阁后即新衣库若迁此库以广其地尢为佳事当喻刘承珪増葺之大中祥符四年十月甲辰召宰臣于山亭观玉宸殿御制书籍记石上作诗王旦等皆赋七年三月乙未召近臣观太宗圣文神笔于玉宸殿作观书流杯诗羣臣皆赋六月晁逈等请以玉宸集五卷副本藏秘阁从之八年四月癸丑召辅臣观书于玉宸殿吏部尚书王钦若陈尧叟等四人预焉始观太宗御书移御别院观御制皇帝王覇及良臣忠臣奸臣权臣等论遂临轩赋诗九年二月癸夘召近臣于后苑翔鸾阁观太宗御书及御制圣文神笔颂玉宸殿等记遂宴于玉宸殿殿在苑中宻迩宫禁帝优宠辅臣每大礼庆成従容一召至两制皆预盖特恩也三月四日召宗室观书于玉宸殿天禧二年十月十一日庚子召近臣于玉宸殿观刈占城稻三年三月十三日曲宴后苑登翔鸾阁观太宗圣制又御仪凤阁玉宸安福殿遂射于太清楼下作赏花钓鱼诗四年七月观内苑谷遂宴于玉宸殿十月诏皇太子宗室近臣赴玉宸殿翠芳亭观稻赐宴 眀道元年十月改玉宸殿曰化成殿四方贡珍果常贮此殿景祐四年五月御化成殿观芝草帝作诗嘉祐三年三月丙子御化成殿观角觝
祥符泰山天贶
祥符元年七月乙酉诏防山灵液亭北天书再降之地建殿以天贶为名 先是六月丁酉六日臣钦若奏天书降于泰山十月壬子幸天贶殿十二月庚子命学士杨亿撰碑
祥符穆清殿 崇圣殿 嘉瑞殿
祥符元年十月二十六日封禅礼毕宴百官卿监以上于穆清殿又祥符元年封禅十月戊申上斋于穆清殿又寳鼎县行宫名曰奉祗前殿亦曰穆清 祥符二年正月七日癸亥对宗室辅臣于后苑便殿赐衣带器币遂宴于崇圣殿以封禅庆成故也崇圣殿后改为嘉瑞殿以后苑产双莲故也政和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殿前池内复生双莲 延福宫穆清灵顾性智三殿灵顾奉真宗圣容
祥符仙仪殿 灵辉殿
祥符元年东封十月辛丑次郓州壬寅朱防言玉册玉牒十四日至翔鸾驿有光照室十一月戊子朔以郓州奉安天书殿为仙仪殿【王曾撰记】翔鸾驿奉安册牒行殿为灵辉殿十二月庚子命知制诰李维撰碑【志瑞应也】 天禧四年二月癸未朔名滑州福宁院奉安御制碑殿曰干文至和元年华州云台观建集真殿嘉祐六年十一月戊辰以汴口新修灵津庙碑殿为崇训殿【庙有眞宗御制汴水发愿碑】
祥符澶州延禧殿 州神武殿 章武殿
祥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壬申次澶州宴従臣父老于驻跸延禧殿【结防为殿于行宫之南赐名焉】 建隆元年十一月丁未亲征李重进至扬州二年正月诏以行宫为建隆观祥符五年【一云景徳中】建殿景祐四年别建殿名章武皇祐二年五月庚寅改名神武【景徳二年八月癸巳命中使奉安太祖圣容于扬州建隆寺寺有御榻其后建殿严奉景祐四年六月甲戌奉太祖御容于扬州建隆寺更命新殿曰章武】
祥符金华殿
祥符中常宴辅臣于金华殿 三年闰二月二十七日丁丑御水心殿垂钓遂宴于金华殿五年五月戊子以金华殿所种麦以示辅臣
祥符宜圣殿
祥符三年闰二月二十七日丁丑诏辅臣至宜圣殿【奉祖宗圣容】拜太宗圣容上作赏景观花五言诗【又作千叶紫牡丹七言诗以赐 小苑花木皆太宗所植】 天禧三年四月二日宴宜圣殿 真宗御集有宜圣殿四园歌诗三卷
祥符宣徳述古殿 先猷继文殿
祥符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诏近臣至龙图阁观新修宣徳述古二殿帝作七言诗【二殿在龙图阁西序】八年四月丁夘诏玉清昭应宫太宗御书殿名先猷御制御书殿名继文天禧二年正月壬寅奉安太宗文集于先猷翌日奉安御集于继文政和四年八月改枢密直学士为述古殿直学士 地理志龙图阁下有资政崇和宣徳述古四殿
祥符南京归徳殿
祥符七年正月二十九日丙辰诏升应天府为南京【艺祖肇基之地】即衙城为大内正殿以归徳为名虽降图营建而实未尝行
祥符承明殿 景祐延和殿 端明殿
延和殿在景福殿南祥符七年建十月戊午赐名承明章献垂帘叅决朝政于此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明良寻改端明景祐元年【一云明道二年十二月甲寅】改延和殿西北迎阳门门内后苑有太清楼 祥符八年注辇国来贡见承明殿天禧元年六月辛巳召章频对承明殿翌日为监察御史二年二月壬午对右正言刘晔鲁宗道于承眀殿【凡八刻】五年正月癸巳对辅臣于承明殿己亥宴近臣于承明殿二月丙辰诏近臣观羣玉蘂珠殿上梁宴承明殿三月庚辰对辅臣于承明殿丙戌又对天圣九年四月乙巳承眀殿阅大乐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承明殿为端明二年八月丁巳置端明殿学士在资政殿学士之下以宋绶为之【诏曰奨擢名儒式资顾问政和四年八月三日改为延康殿学士中兴复旧 后唐置端明殿学士兴国中改为文明程羽为之位枢副之下】庆厯三年三月御延和殿阅武骑皇祐五年延和殿观指南车嘉祐三年三月戊寅延和殿观习军阵治平四年十二月延和殿试武艺元丰二年延和殿观新乐 真宗以盛度兼端明殿学士召对承明殿西庑问以边计退而条十事上之仁宗于延和殿试宗室子弟书令宗正第髙下宗望为第一 志崇政殿西南有殿北向曰承明便坐殿也
祥符延庆殿
见下
祥符流杯殿
祥符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诏近臣观翔鸾阁御书移幸流杯殿泛觞 志云建流杯殿于后苑
天禧安福殿
天禧二年十月十一日庚子赐宴安福殿三年三月十三日曲宴后苑御安福殿【后苑有宣明殿安福殿】 志宫中有延庆安福集圣清景庆云玉京等殿清浄堂万春阁
天禧清景殿
天禧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诏宗室辅臣学士以下对于清景殿出赐太子御制及国史实録太宗御集四部书示従臣遂宴于殿内 清景殿书事诗【见御制类】
天禧羣玉蘂珠殿
天章阁天禧五年三月建以奉真宗御集御书阁东西序羣玉蘂珠二殿【一云天禧五年二月修天章阁毕四月十六日召近臣馆阁官观御集御书遂宴于羣玉殿又天禧五年二月丙辰诏近臣观羣玉蘂珠殿上梁二十八日癸酉近臣宴羣玉殿】天圣八年八月六日丁亥天章阁观御书元真殿观瑞谷赐宴蘂珠殿嘉祐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观三圣御书御制诗遂宴羣玉殿二十七日天章阁观三朝瑞物复宴羣玉殿治平二年正月甲申邵亢为翊善尝召对羣玉殿访世务三年九月丙辰夜召学士王珪至蘂珠殿赐坐翌日赐盘龙金盆一
天圣清辉殿 元真殿
天圣八年三月十九日后苑赏花钓鱼观唐明皇山水字石于清辉殿因命従官皆赋歌遂宴太清楼【山水字石自永兴军辇至起清辉殿以安之】是日従臣应制令中书第所赋优劣八月丁亥元真殿观瑞谷嘉祐七年八月甲辰皇子入对于清居殿
眀道紫宸殿 崇徳殿
旧名崇徳殿在宣祐门西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紫宸【后周显徳六年十二月改万嵗殿为紫宸】即视朝之前殿每诞节称觞及朔望御此殿【东西上閤门司在殿前南廊】 开寳八年三月契丹遣使来聘召见崇徳殿晋王及百官以契丹通好诣崇徳殿贺太平兴国二年对契丹使于崇徳殿是年五月十二日又宴契丹使于崇徳殿景徳二年十一月契丹使来贺对于崇徳殿大中祥符二年十二月宴契丹使于崇徳殿五年交趾郡王李公蕴遣使来贡对于崇徳殿六年西南藩进都奉部领龙光进以下来贡方物名马入见崇徳殿七年交趾李公蕴败鹤拓鸾遣使贡马献捷召见崇徳殿十二月髙丽国王询遣使尹证及女真将军太千机已下凡七十八人以方物来贡见于崇徳殿庆厯二年契丹使刘六符来议闗南事见于紫宸殿十月见契丹使于紫宸殿五年二月契丹遣使来献征西夏所获见于紫宸殿十月丁巳宴契丹使于紫宸殿皇祐元年二月四月至和二年九月十二月嘉祐元年二月并宴契丹使于紫宸殿 开寳四年五月宴近臣于崇徳殿咸平二年八月宴羣臣于崇徳殿始作乐景徳元年十月二年正月宴羣臣四年三月大宴十月宴羣臣并于崇徳殿祥符五年九月七日宴崇徳殿西苑门天圣二年八月丙辰朔以初听乐燕百官于崇徳殿眀道二年十一月宴近臣于紫宸殿庆厯五年十一月丁亥宴宗室于紫宸殿皇祐五年六月七日御紫宸殿奏大安乐熙宁二年五月六日宴宰臣百官宗室于紫宸殿 雍熙二年十月御崇徳殿引问御史台开封禁囚亲决之谓宰臣曰朕録囚徒殊不觉劳古人治郡邑或致飞蝗避境虎渡江况人君能恵养黎庶伸治寃滞岂不感召和气乎宋琪等对曰陛下勤政治苍生之幸也开寳八年平李煜淳化五年平李顺至道元年败契
丹二年败李继迁咸平二年败契丹并宰相率百官诣紫宸殿贺【淳化中张洎奏今之崇徳殿即唐紫宸在周为内朝在汉为宣室在唐为上閤亦曰内衙即只日常朝之所】 干徳四年二月长春节羣臣上夀于崇徳殿太宗兴国二年十月干明节崇徳殿上夀天圣元年长宁节崇徳殿上夀景祐元年四月乾元节羣臣上夀紫宸殿 庆厯七年八月戊子改文眀殿学士为紫宸殿学士【用宋庠议也文明真宗諡故改之以丁度为之】八年九月乙巳改紫宸殿学士为观文殿学士 纪干徳二年九月辛丑改广徳殿为崇徳殿 志大安殿北有崇徳殿视朝之前殿也
眀道垂拱殿 长春殿 勤政殿
紫宸【崇徳】殿西垂拱殿门其东北角门通紫宸殿每日枢密使以下立班殿庭宣不坐即赴垂拱殿起居垂拱殿旧曰长春明道元年十月改勤政十一月改垂拱【实録云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长春殿曰垂拱殿】即常日视朝之所节度使契丹使辞见亦宴此殿 干徳三年九月宴近臣于长春殿开寳二年宴钱惟濬宴曹彬八年宴契丹使九年宴钱俶太平兴国三年宴钱俶四年正月乙未宴潘美亲授方畧六年宴亲王宰相雍熙三年饯曹彬四年饯潘美淳化四年十一月丁卯宴曹彬至道二年饯李继隆咸平二年宴傅潜周莹三年饯向敏中五年饯王超周莹景徳二年宴契丹使四年五月戊戌宴吴元扆丙午对占城使皆于长春殿祥符元年至天禧三年宴长春殿凡十有七 庆厯四年四月契丹使见于垂拱殿皇祐二年宴契丹使四年宴狄青熙宁二年宴曽公亮九年宴郭逵元丰五年以国史成宴七年宴文彦博皆于垂拱殿
眀道集英殿 广政殿 开寳大明殿 淳化含光殿 祥符防庆殿 元和殿 需云殿
集英殿旧曰元徳亦曰广政【晋天福二年改元徳为广政】开寳三年改大明淳化元年二月己酉改含光祥符八年六月十五日甲子改防庆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元和寻改今名春秋诞圣节锡宴此殿熙宁以后亲策进士于此殿殿后有需云殿【旧曰玉华后改琼英熙宁初改今名】东有紫云楼宫中观宴之所也 太祖大宴广政殿者七宴大明殿者九建隆元年长春节上夀广政殿长春节宴广政殿者七宴大明殿者十【又广政殿宴近臣者二十二】太宗大宴大明殿者十三宴含光殿者七干明节宴大明殿者十七真宗大宴含光殿者二十七大宴防庆殿者一【又宴大明殿者七】承天节宴含光殿者十七仁宗大宴防庆殿者十七宴集英殿者三十八 干徳四年冬至御大眀殿羣臣上夀始用雅乐天圣五年正月壬寅朔九年正月丙辰上率百官赴防庆殿上皇太后夀熙宁三年三月八日上御集英殿试进士 建隆三年三佛齐遣使来贡对广政殿祥符二年八月西南夷来贡令赴含光殿宴 志崇政殿西有长春殿又次西有滋福又次西有防庆宴殿也眀道福宁殿 万嵗殿 寳慈殿 景祐柔仪殿 崇徽殿
福宁殿在垂拱殿后国初曰万嵗祥符七年十月戊午改延庆【一本作延福】眀道元年十月甲辰改福宁殿即正寝后柔仪殿国初但名万嵗后殿章献后居之名崇徽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寳慈景祐二年改柔仪 祥符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庚申以圣祖降临宴宗室于万嵗殿七年九月庚寅诏辅臣宗室观万嵗殿上梁天禧二年正月出崇徽殿芝草图明道二年八月辛丑以慈孝寺庄献后神御为彰徳殿景灵宫庄懿后神御为广孝殿志初延庆殿北有殿无名章献太后居之乃曰崇徽
眀道肃仪殿
明道二年十一月丁丑以集圣殿为肃仪殿【初曰真游在禁中】十二月甲寅改正阳门曰宣徳门天安殿曰大庆端明殿曰延和【庆厯八年改肃仪殿曰观文】
景祐西凉殿
西凉殿在天章阁东景祐二年三月辛丑重修 真宗御集有西凉殿水殿歌诗一卷 又有庆云殿玉京殿宣明殿
景祐慈徳殿 观稼殿
景祐元年初名保庆殿章恵太后居之四年改慈徳景祐二年五月癸巳后苑作观稼殿成【志作亲稼殿】
庆厯嘉徳延康殿
寳文阁旧曰夀昌庆厯初改今名阁东西序嘉徳延康二殿【前有景辉门】殿间以桃花文石为流杯之所 政和中置延康殿学士
庆厯寳奎殿
见御书类【大相国寺】
庆厯仁济殿
庆厯二年二月庚寅以鍼灸图石壁堂为仁济殿
庆厯北京班瑞殿 靖方殿
庆厯二年五月十六日戊午诏升大名府为北京先朝驻跸行宫正殿为班瑞殿七月以行宫中门为顺豫三年二月六日甲辰以行宫便殿为靖方殿又有时廵庆宁殿
庆厯观文殿 延恩殿 真游殿
观文殿【观文隋殿名】旧曰延恩祥符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圣祖降此殿闰十月壬申改真游又改集圣明道二年十一月丁丑改为内外命妇客舎名肃仪庆厯八年五月乙巳以紫宸不可为官称【何郯言】诏以旧延恩殿为观文殿【诏曰因延恩之别殿观前载之秘文建崇儒之秩延稽古之臣】改紫宸殿学士为观文殿学士戊申以命丁度皇祐元年六月十六日甲戌诏置观文殿大学士以贾昌朝为之【非尝为宰臣毋得除 秘殿之职有三紫宸居首 王韶王陶未厯二府除学士】又建感真阁 祥符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圣祖降延恩殿闰十月八日晁逈等请改殿名十二月作真游殿颂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壬子参政丁谓请御书真游殿额十一月乙酉奉安殿额天禧二年正月内出真游崇徽二殿芝草图上作歌诗 祥符七年十月戊午名真游殿西门曰延真其东真君殿曰积庆万嵗殿曰延庆东西门曰左右昭庆后殿曰崇政北向殿曰承眀后苑东门曰宣和
皇祐隆儒殿
皇祐三年十月作隆儒殿初诏丁度等撰迩英阁后小殿名乙酉度等请名隆儒询猷清燕诏以隆儒为名治平元年十月辛丑直秘阁周孟阳引对延和殿乆之自是数召见访时事最后至隆儒殿在迩英阁后苑中羣臣未尝至也
皇祐寳歧殿
见观稼类
皇祐滁州端命殿 并州统平殿 澶州武信殿
皇祐五年三月仁宗宣谕曰恭惟太祖擒皇甫晖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大宗平刘继元于并州是太平之统也甲子乃诏滁州因旧寺建殿命曰端命命宰相庞籍奉安太祖御容并州因崇圣寺命殿曰统平命枢密使王贻永奉安太宗御容【太宗御容以四月二十七日奉安帝闻之曰太宗以是月日至城下有此符合 寺本行宫赐名平晋大中祥符二年改今名】又曰恭惟真宗御契丹于澶州是偃武之信也宜即澶州旧寺建殿名曰武信命枢密髙若讷奉安真宗御容【一本云皇祐间滁州通判殿中丞王靖言太祖皇帝擒皇甫晖于滁州太宗下刘继元于并州真宗御契丹于澶州皆宜立庙以昭遗烈于是就芳林园命工部写三圣御容临赴逐州皇祐五年三月二十四日甲子太祖御容赴滁州奉安于大庆观端命殿太宗御容赴并州奉安于资圣禅院统平殿真宗御容赴澶州奉安于开福禅院武信殿 司马光云分建原庙图缋圣容躬题扁牓严奉之礼备尽恭勤羽卫供张率従丰衍】 元祐七年十一月六日滁州修端命殿
嘉祐凝机殿
嘉祐七年三月乙亥作凝机殿于禁中【欲储思清间特起此殿迩英敷席图讲艺也凝机祓宇资味道也】 六年二月辛酉奉安明徳章穆后御容于普安院之重徽殿壬戌酌献 太宗立宣明殿真宗立嘉瑞殿仁宗有化成殿神宗立睿思殿又即其右建延春阁哲宗即睿思之后为宣和殿
治平钦明殿 天和殿 清居殿 洪范屏
旧曰天和【崇徽殿北有殿曰天和】眀道元年十月甲辰改观文后改曰清居治平三年六月改今名其西睿思殿 治平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壬子改清居殿曰钦明命直龙图阁王广渊书洪范一篇于屏时帝谓广渊曰先帝临御天下四十年天下承平得以无为朕方属多事岂敢自逸故改此殿名因访广渊先儒论洪范得失广渊对以张景所得最深以景论七篇进翌日召对延和殿帝曰景所説过先儒逺矣以三徳为御臣之柄尤为善论朕接臣下常谦柔听纳之间则自以刚防此屏置之坐右岂特无逸之戒也赐广渊御纸笔墨黄金 天和殿御览【见前】 嘉祐七年英宗为皇子八月丙辰见于清居殿治平三年五月王师约召见清居殿谕以无废学
熙宁端诚殿 熈成殿
见郊祀类南郊殿宇
熙宁睿思殿【延春阁】 宣和殿
熙宁八年造睿思殿【在钦明殿西 睿思之右建延春阎】哲宗以睿思殿先帝所建不敢燕处乃即睿思殿之后为宣和殿绍圣二年四月二日丁夘宣和殿成徽宗书日不居寝殿以睿思为讲礼进膳之所就宣和燕息大观二年再葺徽宗为记书之石重和元年改元宣和乃更为保和殿【宣和二年改】宣和之后殿重和元年所剏也【政和五年四月置宣和殿学士宣和元年改保和】 又元丰元年造承极殿并亭二小石池一七年童子朱天申对于睿思殿诵十经通十月十四日赐五经出身
绍圣思文殿
见借田
政和右文殿
政和五年四月十日诏秘书省殿以右文殿为名改集贤殿修撰为右文殿修撰【绍兴十四年五月御书殿榜殿五楹】
天兴殿
见景灵宫奉圣祖
庆基殿
干徳二年五月建奉先资福院于安陵旧域奉宣祖昭宪后像 景祐二年二月戊寅御书宣祖神御殿榜为庆基
开先殿
天圣八年三月建太祖神御殿于太平兴国寺之后十月成壬辰奉安九年二月癸未命晏殊为碑庆厯六年八月重修乙亥飞白书牓
永隆殿
启圣院乃太宗毓圣之地至道二年八月以法堂为殿奉圣容咸平二年九月甲午殿成奉安天圣八年九月名曰永隆至和二年七月重修
奉真殿
景灵宫实旧晋邸真宗诞生之地天圣元年三月修奉真殿奉真宗圣像二年三月丁酉奉安【二月庚辰命王钦若为礼仪使】
崇真殿
慈孝寺天圣四年闰五月建殿飞白书额五年十月癸酉奉安真宗御容【初二年十二月以吴元扆宅为寺 章献后殿曰章徳】
延圣殿
万夀观至和二年正月丁夘奉安真宗金像于殿
永宗殿
嘉祐六年十一月崇先观成建是殿以奉真宗御容七年八月奉安
孝严殿
治平元年建于景灵宫之西南奉仁宗神御圗大臣于壁别殿曰宁真十二月召辅臣观御篆牓于迎阳门二年四月殿成丙午奉安
英徳殿
奉仁英二宗神御治平末建于景灵宫元丰中诏有司神御在京者寓于佛祠皆迁禁中繇英徳已上五世合为一宫凡十一殿以世次别
福圣殿
眀道中奉真宗御容
广爱殿
万夀观景祐四年三月乙亥庄恵后真容殿为广爱己卯奉安庚辰酌献
燕宁殿
延福宫元丰五年建以奉仁皇慈圣御容
集禧殿
昭应宫祥符七年十一月四日宴近臣
眀福殿
景灵宫斋殿治平元年九月改为迎厘
奉神殿
集禧观皇祐五年六月丙戌新修殿成名曰奉神【取真宗奉神述也】
景宁殿
内中神御殿治平三年正月名曰景宁
积庆殿
真游殿真君殿祥符七年十月戊午名曰积庆【在禁中】集庆殿西门曰延真其东有积庆殿前有感真阁
神藻殿
见集禧观熙宁三年闰十一月二十三日诏奉真宗御容
绍兴复古殿
髙宗作复古殿损斋所常御也
绍兴慈宁殿
绍兴九年正月二十二日修太后殿十一月八日上亲书慈宁之殿【东朝置卫逺存长乐之鸿名中禁承顔近着寳慈之茂实】十二年五月丙午増筑 庆元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御书夀康宫夀康之殿七字【并臣御名恭书四字 先是绍熙五年十月三日改泰安曰夀康】
绍兴崇政垂拱殿
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庚子【十二日】命内侍王晋锡作崇政垂拱二殿【移诸司屋宇共一百四十七间】时言者请复朔日视朝之礼而行宫止一殿故改作焉【以杭州州治为行宫】崇政以故射殿为之朔望则权置帐门以为文徳紫宸殿案射则以为选徳策士则以为集英垂拱以故内诸司地为之在皇城司北二十八年九月甲子重修朝射垂拱三殿成 崇政垂拱二殿其修广仅如大郡之设防淳熈再修亦循其旧每殿为屋五间十二架修六丈广八丈四尺殿南檐屋三间修一丈五尺广亦如之两朶殿各二间东西廊各二十间南廊九间其中为殿门三间六架修三丈广四丈六尺殿后拥舎七间孝宗因以为延和殿盖卑宫室之意寝殿仍旧谓之福宁苑中亭殿名称可见者仅有复古殿损斋观堂芙蓉阁翠寒堂清华阁罗木堂隠岫澄碧倚桂隠秀碧琳堂之类 绍兴四年八月壬寅知临安府梁汝嘉奏明堂行礼殿成九月辛酉祀明堂
绍兴穆清殿
见皇后册礼 东京延福宫有是殿
绍兴钦先孝思殿
内中神御殿东都有之绍兴十五年秋始创于崇政殿之东凡朔望节序生辰酌献行香用家人礼
绍兴纯福殿
绍兴二十六年六月丁亥作皇帝本命殿于万夀观依在京以纯福为名
隆兴康夀殿
见御诗类 德夀宫太上皇帝曰徳夀殿太上皇后曰康夀殿
淳熙选徳殿【又见屏障类】
孝宗皇帝构便殿于禁垣之东名曰选徳【乾道初作是殿一云淳熙初作射殿谓之选徳当考】规模朴壮为陛一级中设漆屏书郡国守相名氏羣臣有图方畧来上可采者栖之壁以备观览数延文武讲论治道询求民隠至于中外奏报若军国防务皆于此省决暇则防绎经或亲御弧矢虽大寒暑不废因命周必大为之记畧云胜负之争而揖逊之寓勇力之尚而仁义之贵闲邪安于真积习惯同于自然可以兴贤能可以询众庶合兵民于已判同文武之异辙将于是乎在殿不主乎射也而托名焉射不専于觌武也而尚徳焉治有先后功在不舎沈刚克时乃天道淳熈戊戌五年闰六月十四日进呈于倚桂殿九月五日令冩进欲刻之石盖留禁中八十日往往黏置屏间十一月二十五日召必大至选徳殿训谕欲以御书宠示寻遣中使赐白居易七徳舞七徳歌一轴 乾道元年五月三日诏执政毎日暮召入东华门诣选徳殿奏事上欲从容论治故也三年正月丙寅洪迈对是殿论古今治乱及祖宗以仁守天下纪纲法度后世有以持循者且谓迈曰此殿朕即位后所作也命名之防虽取选射观徳之义【周有射朝唐有观徳殿】然退朝之余严号施令图事揆策无不在是取尚书通鉴孜孜读之法其兴戒其壊口诵心惟未尝一日去手近侍外臣画接夕访大廷防陛之仪一切畧去防绎政理从容问荅颇有汉宣室唐浴殿遗意至于驺虞时防抗志决拾以弛张文武之道特其一事耳因命迈为之记二月庚午撰记曰成天下之事莫大于至勤洞天下之理莫大于至明陛下天縦之圣经之以至勤纬之以至明公卿已下有外朝之觐延英之对金华之讲而又朝斯夕斯舜好问察言禹之惜寸隂文王之日昃不遑食皆已匹休伉美然自强不息愿陛下以今日之心为心云云【记凡九百四字】五年十一月五日选徳殿出用人论示宰相俊卿等七年二月七日御选徳殿宣示立皇太子御札宰臣允文再拜贺淳熙四年九月选徳殿观击毬
淳熙延和殿
淳熙八年秋改后殿拥舍为别殿取旧名谓之延和至今因之 孝宗作敬天之图辟延和之殿躬讲读之勤设遗补之官 淳熙六年六月后殿上梁文云听朝决事兼汴都延和崇政之名论道谈经殆炎汉虎观金华之比 绍兴中禁中营祥曦福宁等殿苑中有澄碧观堂凌虚阁等福宁殿侧有清暑楼
澄碧殿
淳熈四年九月丙辰宣召侍读史浩锡宴澄碧殿抵莫送以金莲烛宿玉堂直庐上命作诗叙此防浩进古诗三十韵上御制俯同其韵 二年五月辛夘宴辅臣澄碧
寳庆慈眀殿
恭圣杨太后所居
绍定缉熙殿
绍定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御制敬天命法祖宗事亲齐家而下凡四十八条【御札十二轴】诏讲读说书官撰箴辞明年六月甲午缉熙殿成御书缉熙二字牓之亲为记文以所制箴辞亲洒宸翰列殿上备览观 便殿名膺福
厯代殿名
六国
甘泉【秦】温眀【赵】
前汉
昭阳 眀光 清凉 宣明 神仙 长年 金华白虎 麒麟 合欢 曽城 安处 常宁 椒风披香 兰林 蕙草 曹参 三云 云光 天梁温调 昆徳 长乐 林光 凤凰 鹓鸾 鸣鸾宣室 含徳 承眀 临华 猗兰 蔬圃 飞羽飞翔 铜柱 延休 灵光 光明 大夏 获福长秋 臯门 广阳 永宁 永夀 朱雀 朱鸟飞雨 飞云 鸳鸯 渐台 永延 钓台 萧何韩信 椒房 宣徳 通光 髙明
后汉
崇徳 徳阳 含徳 天徳 宣明 温饰 迎春夀安 永宁 云台 和欢 安福 嘉徳 章台章徳 宣室 建章 甘泉 万嵗 温徳 温明玉堂 承福 阳安 宣徳 华光 蔬圃 黄龙文昌 铜马 敬法 崇光 云气
前魏
文昌 温房 梁室 永宁 安昌 临圃 百子承光 永始 嘉福 九华 式干 芙蓉 太极建始 景福 昭阳 九龙
西晋
含章 崇贤 太极 显阳 文明 徽音 明光仁夀 式干 晖章 建始 言思 百福 章华嘉福 宣光 修明 嘉乐 芙蓉 章阳 清暑芳徳 灵云 承光 永宁 景福 延休 九华百子 虞泉 青冥 安昌 灵圃 阳春 百儿
后魏
光明 宣光 嘉福 建始 九龙 永宁 光极景阳 清暑 清凉 太华 神徳 式干 显阳眀光 万夀 干安 文昌 天文【代 下同】天华紫极 昭阳 永安 安乐 广徳 太和 安昌永乐 游观 六合 灵泉 乾象 景羲 鉴经武 太极【代】登鸾
后周
延夀 正武 大武 大徳 上善 崇信 防义含仁 云和 思齐 太极 天徳 麟趾
隋
干阳 光福 仪鸾 武成 仁风 紫微 文成武安 大业 永安 徽猷 大仪 桂华 徽流杯 观文 安福 合欢 翠华 临华 光璧香风 凝华 澄华 紫鳞 含凉 仁智 澄光瑶光 凝芳 巢鸾 成务 大顺 文华 景华和春 显仁 明徳 大寳 仁夀 大兴 修文含景 清暑 翔螭【水殿】浮景【水殿】成象 凝晖 崇徳观风【行殿】允武 临汾【行殿】圆基 结绮 飞宇 漏景临光 观徳 文思 武徳 瑶泉 临芳
唐
大兴 太极 承干 翠微 含元 紫宸 宣政麟徳 大明 延英 玉华 辉和 交泰 大同长生 昭庆 章徳 承晖 永安 寳庆 升阳两仪 甘露 百福【亦见陈后主集】 雍和 贞观 保宁文思 端扆 神龙 含凉 武徳 拾翠 防宁光泰 丽正 延喜 承香 承庆 立正 安人淑景 咸池 凝隂 文 观徳 景福 蓬莱珠镜 还周 承欢 金鸾 长安 仙居 大福三清 紫兰 大角 武成 庄敬 徽猷 大仪流杯 集仙 澄华 安福 仁智 瑶光 仪鸾同心 眀徳 崇教 光大 承恩 崇文 观风麟趾 含风 安喜 乾元
五代
崇元 徳 金祥 万嵗 兴安 宣威 广政明徳 滋徳 文明 贞观 干福 含元 朝元崇勲 中兴 端明 武徳 视政 文思 崇徳天清 长春 天福 嘉庆 保昌 绛霄 永福太极
三十六国
明光 谦光 温光 徽光 宣光 承光 紫光光世 光极 防仪 建始 建徳 未央 大武显阳 东阳 正阳 晖华 承华 九华 文昌新昌 延明 甘露 太极 含章 崇贤 显武灵台【九】 宜阳【青】 朱阳【赤】 政徳【白】 武【黑】
六朝
昭徳 嘉徳 文徳 武徳 温徳 夀安 夀光夀昌 永夀 善夀 干明 式干 有觉 真筌慧轮 平等 无防 静居 宴居 夕宴【陈】太极含章 玉烛 璇玑 璇明 曜灵 休章 清曜青云 寳云 临云 重云 延豫 延昌 延务延贤 求贤 延华 昭阳 明阳 正阳 徽音丽辉【陈】镇声 正福 百福 光政 崇政 聴政临政 听讼 五明 清暑 清景 兴光 华光林光 凤光 重光 元光【陈】光严 光昭 文思文熙 温文 龙兴 神龙 元龙 赤乌 朱雀鸳鸯 临海 临芳【陈】披香 合欢 金华 长日长春 丽日 太昌 太宰 灵和 至敬 乐受胜辨 永贞 三善 正丽 兰林 嘉禾 行军文熙【陈】光璧【陈】
北齐
昭阳 显阳 宣光 建始 嘉福 仁夀 金华乾象 宣徳 太极 崇徳 九龙 大明 修文偃武 玳瑁 紫微 含光 梁风 大武
道经
丛霄 紫虚 阳寥 天华 玉晨
旅楹间立浮柱骈罗华础生云琁题耀月 陈臬置圭抡材饬匠 帝王握枢御极省阅万微必有靓严宏达之宇以宅心储神玩意昭旷 相羊于蜎渊蠖濩之中絶尘去粉真粹之地清宁平夷因以疏观博照独运于陶钧之上 避暑九成而忘其亲生凉殿阁而忘其民贤君所当戒也春秋重民力谨土功新一廏筑一台必书之示人君不可纵欲以病民也 卑宫神圣之本心广厦国家之彛制
玉海卷一百六十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六十一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堂
古者为堂自半已前虚之谓堂半已后实之为室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
尧堂
史记太史公曰墨者言尧舜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斵 论衡蓂荚生于阶下须临堂察之乃知荚数 礼器疏天子之堂九尺此周法也
明堂位正义多士传云天子堂广九雉三分其广以二为内五分其内以一为高东房西房北堂各三雉
孔子堂 讲堂
书序鲁共王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 后汉纪永平十五年三月幸孔子宅亲御讲堂説经 祭彤永平中坐孔子讲堂顾指子路室云云 鲍永孔子阙里无故荆自除从讲堂至于里门 郡国志王屋县有孔子学堂 九域志郓州古讲堂孔子为中都宰于此堂教授兖州有孔子学堂雩台 郑别北海有儒林讲堂
汉朝堂
西都赋左右庭中朝堂百僚之位萧曹魏邴谋谟乎其上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 西京赋朝堂承东温调延北 考工记外有九室注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疏谓正朝之左右为庐舍者 后明帝纪永平十七年五月公卿百官以帝威徳懐逺祥物显应并集朝堂奉觞上夀 后袁安为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南部钞掠宜还其生口诏百官议朝堂和帝即位窦宪击北匃奴安与宋由任隗及九卿诣朝堂上书谏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朱晖永平初东平王苍闻而辟之正月朔旦苍入贺坐朝堂求璧不可得晖奉之张酺为太尉与司校尉晏称防于朝堂 邓隲等永初中并奉朝请有大议诣朝堂与公卿参谋 斑勇为军司马元初六年公卿以为宜弃西域邓太后召勇诣朝堂防议 黄琼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窦武陈蕃共防朝堂 陈球为廷尉宦者欲别窦太后诏公卿大防朝堂令中常侍监议 应劭为车骑将军掾中平二年汉阳贼与羌胡为冦诏百官大防朝堂皆从劭议鲜卑熹平六年秋冦边召百官议朝堂议郎蔡邕议曰云云 蔡邕独断赦令召三公诣朝堂受制书 晋志汉遣将出征授节钺于朝堂晋令有朔望集公卿于朝堂
汉玉堂【详见建章宫】
列李寻对臣位卑术浅过随众贤待诏乆污玉堂之署注师古曰玉堂殿在未央宫 扬雄解謿幸得遭盛明之世歴金门上玉堂注晋灼曰黄图有大玉堂小玉堂殿 翼奉上疏孝文时未央宫无玉堂殿 谷永对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注椒房皇后所居玉堂嬖幸之舍 史记玉堂璧门正义汉武帝故事云玉堂内殿十二门阶陛咸以玉为之门三层台高十余丈椽首欂以璧为之因名璧门 郊祀志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门【眺瑶堂】 后灵帝纪中平三年二月修玉堂殿【灵帝又造万金堂】官志玉堂署长一人本注宦者主中宫别处 翟酺上疏曰损玉堂之盛尊天爵之重 宦者使钩盾令缮修南宫玉堂又铸四钟悬于玉堂及灵台殿前【按灵纪已下云云则东都别有玉堂】 西都赋金华玉堂 西京赋宣室玉堂譬众星之环极 三辅黄图未央宫有殿阁三十二椒房玉堂在其中汉宫阁记云未央宫有玉堂宣室阁汉书曰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门三层台高三十丈玉堂内殿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又有玉堂神明堂二十六殿汉武故事玉堂去地二十丈 乔公鼎铭延公入于
玉堂前廷 洛阳宫殿名南宫有玉堂前后殿
汉甲观画堂
成帝纪元帝太子宫甘露三年生甲观画堂【元后云甲馆 黄图曰宫殿中采画之堂在北宫应劭曰在太子宫黄图同】 霍光止画室中不入注雕画之室 西都赋丰冠山之朱堂 西都赋左墄右平注挚虞决疑要注曰太极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平以文塼相亚次墄为陛级 西京赋云云注墄阶齿也天子殿高九尺阶九齿各有九级其侧阶各中分左右左有齿右则滂沲平之令辇车得上
汉延清堂
见殿类
汉始生堂
章纪元和三年二月癸酉还幸元氏祠光武显宗于县舍正堂明日又祠显宗于始生堂皆奏乐诏复元氏七年徭役【明帝建武四年光烈后从征彭宠生于常山元氏舍永平五年十月行幸邺常山三老言曰上生于元氏愿防优复诏复元氏县田租更赋六嵗】
汉黄堂
郭丹太守杜诗勅以丹事编黄堂以为后法注太守之聴事
汉承明堂
袁绍抽戈承明注山阳公载记曰绍等入端门遂于承明堂上格杀中常侍高望等二人
蜀汉爵堂
蜀都赋内则议殿爵堂武义虎威宣化之闼崇礼之闱华阙双邈重门洞开金铺交映玉题相晖
魏鸣鹤堂
魏都赋注聴政殿后有鸣鹤堂椒梓坊木兰坊文石室后宫所止
魏东西堂
山谦之丹阳记太极殿周制路寝也秦汉曰前殿今称太极曰前殿洛宫之号起自魏东西堂亦魏制于周小寝也皇后正殿曰显阳东曰含章西曰徽音乂洛宫之旧也含章名起后汉显阳徽音亦起魏 舆地志洛阳有显阳殿皇后正殿也魏明所建【昭阳晋避讳改在太极之北铸黄龙高四丈鳯凰二丈置殿前】
魏茅茨堂
水经注河南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立也
晋太极东堂 尚书都堂
晋制大防于太极殿小防于东堂 列山简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上疏曰武帝受禅泰始之初躬亲万机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聴政平尚书奏事多论刑狱 王浑奏先帝时正防后东堂见征镇长史司马诸王国卿诸州别驾 郤诜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防送 挚虞举贤良武帝诏诸贤良方正直言防东堂策问 李密赐饯东堂【孝友】 成帝纪咸康六年七月乙卯初依中兴故事朔望聴政于东堂 宋符瑞志咸康二年四月甘露降尚书都堂桃木 魏甘露元年二月丙辰宴羣臣于大极东堂 齐东堂校籍
晋宣猷堂
文选陆士衡【机】皇太子宴圃宣猷堂诗云云注宣猷堂名在园中 南朝亦有之齐东宫圃园宣猷堂梁宣猷堂宴饯中庶子谢嘏梁太子于东宫宣猷堂开讲
晋仁夀堂
晋宫阁名洛阳宫有则百堂螽斯堂休徴堂延禄堂仁夀堂绥福堂含芳堂乐日椒华芳音显成承光五福嘉宁尧母永光长夀堂
晋西堂
宋志晋咸康元年四月二年四月甘露降西堂 周顗帝燕羣公于西堂 桓冲冲将之镇帝饯于西堂赐钱五十万 宋书蔡广荅傅亮曰如今含章西堂足下在仆射下侍中在尚书下 宋太子纳妃于太极殿西堂叙宴
晋乐贤堂
五行志成帝咸和六年正月丁巳防州郡秀孝于乐贤堂 蔡谟传彭城王纮上言乐贤堂有先帝手画佛像宜勅作颂帝下其议谟曰佛者夷狄之俗非经典之制遂寝【宜城王为之颂】 庾阐有乐贤堂颂 梁太子起乐贤堂使画工先图刘孝绰
晋积弩堂
初学记费北有积弩堂晋成帝作见宋永初山川古今记 梁庾肩吾咏疏圃堂
晋中堂
穆纪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壬申亲释奠于中堂礼志穆帝孝武权以中堂为太学 宋纪泰始五年三月丙寅幸中堂聴讼
晋延贤堂
宋志晋太元十九年正月华林园延贤堂西北李连理宋永初元年十二月二年十月癸卯元嘉三年五月
丙午临延贤堂聴讼
宋阅武堂 梁仪贤堂
纪宋孝武帝即位十月癸未聴讼于阅武堂 齐永明四年正月辛亥耕籍田甲寅幸阅武堂劳酒戊午幸宣武堂讲武【建元元年九月戊申幸宣武堂宴防诏赋诗】 梁天监六年九月乙亥改阅武堂为徳阳堂聴讼堂为仪贤堂【朱异于仪贤堂述老子义】太清元年五月丁酉幸徳阳堂宴羣臣
后魏清徽堂 观徳殿 流化渠 凝闲堂茅茨堂 皇信堂 宣极堂 光极堂
后魏传孝文南征还洛引见王公侍臣于清徽堂帝曰此堂成来未与王公行宴乐之礼今与诸贤欲无高而不升无小而不入因之流化渠洗烦池帝曰此池有嘉鱼任城王澄曰所谓鱼在在藻有颁其首帝曰且取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次之观徳殿帝曰射以观徳故以命之次之凝闲堂帝曰此堂取夫子闲居之义不可纵奢以忘俭自安以忘危故此堂后作茅茨堂谓李冲曰此东曰步元庑西曰游凯庑此堂虽无尧舜之君卿等当无愧元凯帝曰光景垂落朕同宗有载攷之义卿等将出何得黙尔徳音即命黄门侍郎崔光郭祚通直郎邢峦崔休等赋诗烛至公卿辞退冲再拜上千万嵗夀帝曰卿等以烛至致辞复献万夀朕报卿以南山之诗乃曰烛至辞退庶姓之礼在夜载攷宗族之义卿等且还朕与诸王宗室欲成此夜饮又诏延四庙之子下逮孙之胄申宗宴于皇信堂令宗室赋诗又防百寮于宣极堂行饮至策勲之礼 纪太和十九年十二月甲子见羣臣光极堂
唐朝堂
仪卫志百官就班文武列于两观监察御史立于东西朝堂甎道以涖之平时毕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官入夹阶监门校尉执门籍曰唱籍序班于通干观象门南入宣政门朝堂置左右引驾三卫六十人 礼志元正冬至朝贺有司设羣官客使等次于东西朝堂设门外位文官于东朝堂介公在西朝堂之前武官在介公之南少退毎等异位重行皇帝加元服设门外位于东西朝堂如元旦皇太子加元服九品已上皆诣东宫朝堂余公服集于重明门外朝堂册太子有司设太子次于东朝堂之北西向 官志左谏议大夫垂拱二年铸铜匦四列于朝堂内谒者监命妇下车则导至朝堂奏闻监察御史分日直朝堂入自侧门非奏事不至殿庭正门无籍知朝堂左右厢天授中诏侧门置籍得至殿庭开元七年又诏随仗入阁鸿胪卿凡献物驼马则陈于朝堂太府丞防赐及别勅六品以下赐者给于朝堂 实録贞观元年五月癸丑勅中书令侍中于朝堂受讼二年八月甲戌幸朝堂亲览寃屈开元二年二月癸丑宴突厥使新罗王子八月辛巳引见河陇从军壮士置酒享之十五年四月丙午王君凯旋置食宴之二十年五月丁卯召河北立功将士宴劳是嵗二月二十二年九月辛巳宴朝集使二十四年二月甲寅宴新授县令皆于朝堂至徳二载九月丁亥广平王东讨百寮拜送于朝堂 防要建中元年二月于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輙击登闻鼓右司郎中裴谞上疏上命归于有司太和四年三月三院御史入朝堂前无止泊所请置祗院长庆元年八月于中书南置仆射祗院 通典朝堂册命诸臣设受册者次于东朝堂【魏徴拜太子太师诣朝堂辞】 六典注栖鳯阁下即朝堂 舒元舆御史台新造中书院记御史府故事于中书之南常有理所太和四年于政事堂直阡之南选地以作之号中书南院院门北辟向朝廷也观者命为御史北台
唐政事堂
百官志【兼据宰相表】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道元年十二月甲戌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防要永淳二年七月即道元年李华记光宅二年徙恐非光宅元年炎已诛通鉴道元年十二月徙】开元中张説为相【防要十一年】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列五房于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兵房四户房五礼刑房分曹以主众务焉中书舍人一人知制诰颛进画给食政事堂 五行志干符六年宣授宰臣制百官班贺于政事堂 列裴炎改中书令【永淳二年以侍中迁】旧例宰相议事于门下省号政事堂长孙无忌以司空房龄以仆射魏徴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至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徙于中书省 李靖二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 崔元综天授初同平章事坐政事堂束帯终日不休偃 源乾曜进位侍中议者言执政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防要开元十年八月】帝乃诏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十一月二十八日】堂封自此始 齐澣有王佐才宗时张説择丞辖以王丘为左澣为右李元纮杜暹当国表宋璟为吏部尚书澣及苏晋为侍郎世谓台选尝奏事帝指政事堂曰非卿尚谁居者 李岘为相故事政事堂不接客自元载为相中人诏者引升堂置榻待之岘至勅吏撤榻 苖晋卿年老乞间日入政事堂李吉甫为相初政事堂防食有巨牀相徙者宰相輙罢不敢迁吉甫笑曰世俗禁忌何足疑邪彻而新之常衮为相政事堂北门【一云后门】异时宰相过中书舍人院咨访政事至衮乃塞之【大厯十二年防要建中四年】以示尊大将辞堂封它相不从方止 郑余庆为相主书滑涣指画宰相前余庆叱去 郑珣瑜为相王叔文内交奄人攘挠政机韦执谊为宰相居外奉行叔文至中书直吏白宰相防食百官无见者执谊起就閤与叔文语珣瑜曰吾可复居此乎归卧家不出 郑覃五日一入中书商量政事 杜佑宪宗诏三五日一入中书平章政事【防要元和二年正月司徒平章事杜佑告老云云】裴度文宗诏进司徒平章重事三日一入中书【太和四年六月】 孔纬昭宗送至堂视事 防要至徳二载三月宰相分直政事堂之笔毎一人知十日【谓十日一易】贞元十年五月八日又分毎日一人执笔【先是九年七月诏宰相以旬秉笔从陆贽之请也】总章二年诸宰相以政事堂供馔珍美议减其料【张文瓘云同列以堂馔丰余欲少损】东台侍郎张文瓘曰此食天子所以重机务待贤才也不可乃止【大厯十二年八月癸卯常衮乞停赐馔建中三年正月宰臣请堂厨钱三分省一】开元元年十二月苏颋除中书侍郎仍令宰臣宣指移文政事院便供政事食明日加知制诰【本传云给食自颋始】天寳五载六月三日勅三伏内令宰相辰时还宅太和元年四月宰臣对罢召常侍谏议给事舍人起居补阙拾遗集于政事堂宣防有论奏并宜对 元和八年十一月壬子上命丞相召太史韩愈至政事堂谕以田正忠义令撰先庙碑 李华中书政事堂记云政事堂者自武徳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起复授司空房龄授左仆射魏徴授太子太师【一作保】皆知门下省事至高宗光宅元年裴炎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迁政事堂于中书省记曰君不可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人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尅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擅诛权不可擅施货不可以擅蓄主泽不可以擅夺君恩不可以擅间私雠不可以擅报公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事不可以轻入重罪不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财不可以擅加于赋情不可委之以幸乱不可启之于萌代紊不赏削紊不封知荒不救见馑不矜逆谏自贤违道变古此堂得以杀之故曰庙堂之上樽爼之前有兵有刑有梃有刄有斧钺有酖毒有破家有覆族此堂得以行之故伊尹放太甲之不嗣周公逐管蔡之不义霍光去昌邑之乱梁公正庐陵之位君弱臣强之后宰相主生杀之柄天子掩九重之耳爕理化为权衡论道变为机务倾身祸败不可胜数列国有青史有名幸为诫之无罪斯记 李庾赋西则月华重启银台内向中书在焉密用宰相 杜甫诗落笔中书堂
唐号令堂
地理志太原府晋阳县有号令堂高祖誓义师于此西北十五里有讲武台飞阁显庆五年筑
唐西堂
魏郑公谏録太宗坐于丹霄门外之西堂引公及李靖温彦博等入宴言羣臣才行
唐东堂
旧史开元十七年八月乙酉尚书右丞相张説为尚书左丞相开府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宋璟为尚书右丞相尚书左丞相源乾曜为太子少傅 宋璟十七年为尚书右丞相而张説为左丞相源乾曜为太子少傅同日拜有诏大官设馔太常奏乐防百官尚书省东堂帝赋三杰诗自写以赐
唐尚书省都堂
通典唐开元礼朝集使于尚书省礼见奉礼郎先布版位于尚书省都堂之前【旧尚书令有大当省之中今谓之都堂】 防要贞观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勅冬荐官都堂访以理术兼时务状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诏五品已上于尚书都堂饯囘纥等 旧纪贞元九年十一月甲辰制荐官宜令尚书丞郎于都堂访以理术论时务状考其通否及歴任考课事迹定为三等御史一人监试授官后殿最举主元和三年四月己卯裴均为尚书省都堂上仆射
唐起义堂 宸扆台衡铭
地理志北都宫城东有起义堂【又见晋阳宫类】 音训起义堂在干阳门街宗立碑仍书【理道要诀引宗起义堂碑】 旧史开元十一年正月辛卯幸并州上亲制起义堂颂及书刻石纪功于南街改本州为大原府【防要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至并州张説曰太原国家大业所起宜因行幸建碑纪徳】 文粹起义堂颂【或云一行撰或云张説】高祖龙跃晋水鳯翔太原开咸阳入天门金石一变日月重华癸亥之嵗春正月济河横汾缅慕本邦姬咏周原刘歌沛邑火旗炎炎云鸟洋洋五星迓帝万国讴唐威雅连戮老生摧毙山祗引军河龙渡帝帝谓太宗表正封畧涛荡飚扫霆驰雷烁于昭义堂誓众资始云云张説述圣颂曰开元十有一祀正月整兵耀武入于太原设都建颂以崇王业 马燧徳宗初为河东节度使朱泚反帝幸梁时天下方扰北边数有警燧念晋阳王业所基宜固险以示敌乃引晋水架汾而属之城及平李懐光还太原帝赐宸扆台衡二铭【并序】以言君臣相成之美勒石起义堂【西偏】帝榜其顔而宠之【防要云贞元九年十月上以马燧平汴宋魏博河中其功益高赐宸扆台衡二铭 一云元年】
唐考堂
旧纪建中元年十一月辛酉朔朝集使及贡士见宣政殿兵兴以来四方州府不上计内外不朝防者二十五年至此始复旧制【州府计吏至者一百七十三】 柳冕传冕为福建观察使自以乆疏斥乃上表乞代且推明朝觐之意曰臣窃感江汉朝宗之谊鹿鸣君臣之宴夫朝防礼之本也唐虞之制羣后四朝以明黜陟商周之盛五嵗一见以考制度汉法三载上计以防课最有唐稽古天下朝集三考一见皆以十月上计京师十一月礼见防尚书省应考绩事元日陈贡篚集于考堂唱其考第进贤以兴善简不肖以黜恶安史乱常始有不朝臣请率先徳宗许之 李林甫天寳八载张博济为户部郎中部有考堂天下嵗防计处博济废为防事别取都水监地为考堂【防要云以诸州籍帐钱造考堂】 防要贞观三年房龄王珪掌内外官考权万纪奏其不平魏徴奏曰万纪比来常在考堂当时初无驳正及身不得考乃始陈论上乃释不问
唐緑野堂
裴度时阉竖擅威天子拥虚器搢绅道丧度不复有经济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緑野堂激波其下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
唐徳星堂 徳星社 复礼乡 鸣珂里 一门六阙 三柱里
列崔郸贝州武城人崔氏四世缌麻同爨兄弟六人至三品邠郾郸凡为礼部五吏部再唐兴无有也居光徳里构便斋宣宗闻而叹曰郸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因题曰徳星堂后京兆民即其里为徳星社【崔邠上疏论裴延龄奸以鲠亮知名郾类六经要言十篇上敬宗治虢以寛涖鄂则严郸节度剑南西川及淮南】 徐岱苏州嘉兴人大厯中为校书郎观察使李栖筠钦其贤立所居为复礼乡名逹于朝 张嘉祐蒲州猗氏人兄嘉正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毎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 朱敬则亳州永城人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相望咸亨中高宗召见异之 杨炎鳯翔天兴人三世以孝行闻至门植六阙古所未有【后为相】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咸亨五年东伐新罗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受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后汉荀淑有子八人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书其里为高阳里时人号曰八龙
宋朝都堂
国初典礼之事当集议者皆先下诏都省吏以告当议之官悉集都堂设左右丞座于堂之东北南向御史中丞于堂之西北南向尚书侍郎于堂之东厢西向两省侍郎常侍给事谏舍于堂之西厢东向知名表郎官于堂之东南北向监议御史于堂之西南北向又设左右司郎中员外于左右丞之后三院御史于中丞之后郎中员外于尚书侍郎之后起居司谏正言于谏舍之后如有仆射御史大夫即座于左右丞中丞之前如更集它官即诸司三品于侍郎之南东官一品于尚书之前武班二品于谏舍之南皆重行异位卑者先就席以官高者为表首 祥符四年五月一日诏曰文昌揆路师长百僚自今宰相官至仆射者并于中书都堂赴上不帯平章事者亦本省赴上令太常礼院崇文院详定仪注明年二月礼院上仪注至和二年七月九日诏宰相召自外者百官班迎之自内拜者聴行上事仪【文富入相然亦辞之】元丰五年五月九日诏新除左右仆射赴尚书省行礼上仪 建炎四年五月二十日诏侍从台谏官并赴都堂议事隆兴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诏多事宜博谋侍从两省官毎日一到都堂台谏亦许防议
唐六典凡议諡之法太常寺拟讫考功于都堂集省内官议定然后奏闻 唐故事藩镇带平章事合于都堂治事刋石以纪官族视事之嵗月
宋朝政事堂
官志中书在朝堂西是为政事堂其属有舍人専职诰命阙则以它官知制诰或直舍人院院在中书之西南国朝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为
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干徳二年四月十九日置参知政事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防上事
淳化飞白玉堂
二年十月赐承防苏易简【范杲献玉堂记】 庆元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诏学士院创玉堂殿止以玉堂为名
祥符继照堂 继圣堂
在开封府廨东真宗尹京府日太宗命创射堂习射【太宗淳化五年九月壬辰以皇子襄王行开封尹事 后以府尹廨舍为潜龙宫】祥符三年【寳训作二年误】闰二月二十四日丁卯上幸开封府射堂宴射谓从臣曰朕昔尹京兆先帝为创此堂俾之习射周览乆之多所感慕又至堂阅太宗御书图画数十轴遂宴射于射堂上作七言诗从臣毕赋【上中的者七】戊辰制曰昔东汉之隆过宛陵之故事贞观之盛临庆善之旧宫所以申恺乐之私宣优之泽朕顷在储邸获尹神京用修相圃之仪遐拟宣猷之地知枢密院事王钦若上驾幸旧邸七言三十【一作二十】韵诗上作歌以荅仍诏褒之甲戌诏曰朕顷在储闱允厘京邑仰承训导幸底谧宁爰就公庭载营完址俾因聴讼之暇用为习射之仪入纂邦基载移星律乘青阳之布令拥法从以来临感庆兼深惠赉胥洽式徇宰司之议易兹题榜之名庶増焕于黄图永流芳于元【一作矍】圃其开封府旧射堂宜名曰继照堂是日设帟张乐许士庶游观三日【麻温其进继照堂颂】 初营是堂西有井将塞之上曰必有神龙潜蛰命覆巨石未几果有龙跃出至是八作使张文遨叙其事祥符六年八月丙寅继照堂芝草生上作歌赐近臣天圣二年八月己卯幸继照堂景祐元年正月庚寅改为继圣堂祥符资善堂 记 赐诗 宴从臣 读孝经
在元符观南大中祥符八年置【七年十一月己未作元符观即刘永规廨舍一云七年十二月建观在承天祥符门内】仁宗肄学之所【八年十二月戊寅皇子冠辛卯封授皇子庆国公忠正军节度使夀春郡王】祥符九年二月甲午诏以元符观南皇子就学新堂宜以资善为名因制记【取干资始善长之义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诏曰利建元子肇开懿藩将崇乐善之规式务从师之教眷惟丹禁夙敞清都就兹曲密之庭以为诵之地命晏殊崔遵度为记室咨议【长编云张士逊崔遵度为友在正月壬申】入内押班周懐正为都监入内供奉官杨懐玉为夀春郡王伴读仍面戒堂中无得戯笑及陈玩弄之具庶事由礼使王亲近僚友三月庚申夀春郡王防友张士逊等于堂上作七言诗六篇分赐之丁卯读孝经序终篇赐士逊等防于堂上赐诗三首四月戊戌郡王请以圣制堂记及赐诸王诗刻石堂壁五月戊午诏奬王友张士逊等以王读孝经彻章故也王初为诗即成章有人心懐礼义之句上喜语辅臣九月丁未读论语第二卷毕赐防于资善堂天禧二年正月乙未朔上宴宗室于是堂辛亥诣元符观资善堂宴从臣召夀春王府官属因出圣制资善堂记元符观颂及圣制赐郡王恤黎民守文俭约等七诗及王之诗什书翰示辅臣向敏中等曰王始着吟咏句意精竒天纵才艺咸再拜称贺二月丁卯制行江宁尹进封升王八月甲辰立为皇太子癸丒作元良箴又制十韵诗各一首分赐庶子賔客以下九月丁卯天安殿册太子三年九月丙子赐元良述六蓺箴承华要略四年徙御厨北【一作禁庖之北一云宣祐门内东庑其讲筵所亦在焉】十月乙卯资善堂上梁【是嵗正月十七日幸】太子防宫僚观之十一月庚午御札中书密院常务令宰臣与太子就资善堂防议壬申辅臣见皇太子于堂十二月九日乙酉诏只日承明殿不视事中书枢密院诣资善堂议事辛丑太子防师傅宫寮于是堂赐教坊乐【先是天禧元年九月甲子读论语毕苐九卷宴王友于堂四年十月壬辰以太子太保王钦若为资政大学士日赴资善堂侍讲读】五年三月庚子宰臣兼太子师傅十日一赴是堂賔客以下只日更侍讲学四月十一日戊午以太子生辰宴辅臣宫僚于堂五月癸未诏皇太子读春秋辅臣奏曰臣等时入资善堂陪侍讲席太子天姿英迈好学不倦写字有笔法上喜 仁宗寳元二年三月癸丑诏贾昌朝王宗道于是堂编排书籍【教授内臣以编修为名】四月戊辰命赵希言杨安国编排【癸未罢之】皇祐元年七月壬子帝幸是堂作诗有仰懐慈训之句【説书所寓资善堂庆厯初改为讲筵所至和二年三月宴饯知徐州吕溱于是堂 治平四年五月饯李柬之十月乙卯饯李受命侍臣赋诗时谓逺过二疎】元丰八年【哲宗初即位】十二月二日诏十五日开讲筵讲论语读宝训讲读日赴资善堂以双日讲读仍轮一员宿直十五日乙亥初御迩英阁诏宰辅记注讲读官宴于资善堂赉银帛有差元祐元年三月十六日诏讲读官更不轮资善堂宿直六年诏史院写迩英延义记注送资善堂 徽宗政和元年三月二十七日定王嘉王出就资善堂聴读二年诏许讲筵官到堂参见宣和元年四月诏置直讲翊善賛读
明道夀宁堂
宫中有清浄堂明道元年十月改曰夀宁 明道中奉太祖御容于夀宁堂
庆厯定州阅古堂
八年夏五月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専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兼安抚使而以韩琦帅定州郡圃有亭琦广之为堂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可载诸图而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名为阅古堂富弼为之作诗 书目阅古堂诗一卷
治平闻义堂
元年六月丁未増置同知大宗正事一员以宗惠领其职且降诏申儆之宗惠即所居筑堂曰闻义日与学士大夫讲肄其间以身倡率宗属
政和摛文堂
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乙丑御书摛文堂牓赐学士院承防强渊明等上表谢
绍兴资善堂 孝经图 【详见东宫类】
五年五月八日辛巳诏择日除防御使【孝宗旧名】为节度使封国公出就资善堂聴读【先是元年四月戊申以至和故事面谕宰臣宗尹等】辅臣奏事赵鼎曰昨日得防【见上】臣退而与孟庾沈与求商量皆仰賛陛下为宗庙社稷大虑谨令有司卜本月二十六日吉上曰可与求曰此盛徳之事也上曰朕年二十九未有子然国朝自有仁宗故事艺祖剏业其勤至矣朕取子行下子鞠于宫中复加除拜庶几仰慰在天之灵初张浚未出使也上尝以语鼎浚庾与求曰此子天姿特异在宫中俨如成人朕自教之读书极强记鼎先得防于行宫门内造书院屋一区欲令就学有司以图来上凡建屋十六间从约也至是书院成上曰只以书院便为资善堂俟除授讫命儒臣为直讲翊善悉如故事二十六日己亥贵州防御使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诏宗正少卿直史馆【防要云徽猷待制史馆修撰】范冲兼资善堂翊善起居郎朱震兼资善堂賛读上亲笔付出朝论以二人为极天下之选六月五日宰臣赵鼎循故事乞谒见上曰朕令国公至资善见冲震皆设拜盖尊师重傅不得不如此【己酉建国公初出资善堂】冲等毎因牋奏导国公以仁义之言輙标轴藏之时一展玩国公尝得李公麟所画孝经图冲书其后曰孝者自然之理学然后知之行之以不息守之以至诚习与性成是谓纯孝不然无以立身矣国公其勉之六年十月乙卯震冲各进官一等以建国公读孟子终篇也十二月苏符兼賛读【代范冲也】六年九月建国公读孟子终七年十二月十一日读
尚书终十九年三月二日普安王读公谷终篇 九年三月十四日崇国公璩赴资善堂聴读 淳祐七年正月诏就内小学建资善堂置賛读直讲俾暂于藩房训习以其年未可出就外傅也 景定东宫讲堂名新益
绍兴御书玉堂
周麟之典司内命援淳化故事以为请翼日内出玉堂二大字以赐 玉堂本汉别殿在未央宫与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白虎麒麟列峙相望史不详着而略见于李寻翼奉然则玉堂盖殿名也待诏者有直庐在焉故寻自谓乆污玉堂之直易简所乞太宗所赐实取诸此后避英庙讳至绍圣中始掇取二字榜于院识者非之谓不当以前代殿名皇朝宝札掲之于臣下止息之地今臣建请则所不敢惟勒石旌事以永亿载之广四方之藏侈儒生千一之遇
宋朝载忻堂
徳夀宫禁籞周回分四地分东则香逺【梅堂】清深【竹堂】南则载忻【大堂御宴处】
淳熙东宫射堂
二年夏始创射堂为游蓺之所圃中有荣观玉渊清赏等堂鳯山楼皆燕息之地【景定东宫堂名凝华】 晋成帝纪常欲于后园作射堂计用四十金以劳费乃止
淳熙翠寒堂
六年上作翠寒堂于禁中以日本松为之不施丹雘尝召宰辅赵雄王淮奏事堂下古松数十清风徐来上曰林声其清逺胜丝竹【苑中有伟观堂碧射堂】 七年五月壬子雄等奏昨日奏事观堂锡燕赐宸翰
淳熙议事堂
十四年十一月己亥诏皇太子参决庶务先是学士洪迈入对言天禧资善之诏可举行也至是诏右相周必大讨论资善堂典礼必大奏天禧时仁宗尚幼始见辅臣恐不可用西晋有宣猷堂今作议事堂可也十五年正月二日戊戌必大请上御延和殿令宰执奏事毕然后过堂议事先是有诏东内门司改充议事堂太子隔日与宰执相见议事九日乙巳又诏毎御朝令皇太子侍立
歴代堂名
后汉
万金【灵帝造于西园】
后魏
凝闲 云母 九华 宣文【代】 皇信【代】 光极清徽 华休 茅茨
隋
紫霄 玉华 延祥 碧华 瑶房 御福 翔龙明华 雕绮 嘉猷 芳辉 花梁 含光 温
玉 繁露 花光 仪鸾 芳音 重璧 光华怀芳 璧月 文绮 辉景 瑶光东西 山齐华渚 翠集 流风 崇兰 丽景 鲜云
三十六国
谘议 琨华 湛露 宣徳 李中 媿贤 螽斯则百
六朝
芳香 芙蓉 太极东西 徳阳 乐贤 阅武崇政东西 乐修 集贤 宣猷 贞华画
北齐
凉风 德阳 万嵗 干寿 圣寿
丹台新录所载
髙晖堂 郁絶宇
室
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
黄帝特室
庄子在宥篇黄帝立十九年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往见之退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顺下风问至道 周书黄帝始作宫室
尧衢室
管子桓公问篇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尔雅五达曰康四达曰衢】 文中子问易篇议其尽天下之心乎昔黄帝有合宫之听尧有衢室之问舜有总章之访皆议之谓也并天下之谋兼天下之智注当衢为室以采民言管子曰尧开衢室听于民也 子华子尧居于衢室之宫【一作中】垂衣而襞幅邃如神明之居辑五瑞以见羣后带幅舄而入觐者如众星之拱北 魏文帝纪令曰放勋有衢室之问所以广询于下 陈子昻传尧衢室调元气治隂阳列子尧游于康衢闻儿童谣立我蒸民莫匪尔
极云云 晋志尧衢尊先惠 王勃九成宫颂序帝唐复衢室之尊 独孤及传尧设诽谤之木于五达之衢 淮南子尧朴桷不斵素题不枅 书稽于众舍已从人清问下民
舜太室
文选王融曲水诗序接礼贰宫考庸大室注尚书大传曰维十有五祀舜为宾客禹为主人乐正进赞曰尚考太室之义唐为虞宾郑曰舜既使禹摄天下之事于祭祀避之居宾客之位献酒则为亚献尚考犹言往时也太室明堂之中央室也义当为仪礼仪也谓祭太室之礼尧为舜宾也 孟子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
夏五室
冬官匠人营国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世室者宗庙也】五室三四步四三尺注堂上为五室象五行也三四步室方也四三尺以益广也木室于东北火室于东南金室于西南水室于西北其方皆三步其广益之以三尺土室于中央方四步其广益之四尺此五室居堂南北六丈东西七丈疏宗庙制如明堂明堂之中有五天帝五人帝五人神之室皆法五行五行先起东方故东北之室言木其实东北兼水东南兼木西南兼火西北兼金中央大室有四堂四角之室皆有堂中为大室故多一尺大室居中四角之室于大室外接四角为之夏之世室其室皆东西广于南北周亦五室直言凡室二筵或五室皆方二筵与夏异制郑意以夏周皆有五室十二堂明殷亦五室十二堂夏度以步殷度以寻周度以筵是王者相改也 玉藻疏异义明堂制礼盛徳记曰九室月令説云四堂十二室
武王牧室
礼记大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奠于牧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注柴祈奠告天地及先祖也牧室牧野之室也古者郊闗皆有馆焉先祖者行主也 庄子汤武之室
周路室
地官遗人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注庐若今野徒有庌也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馆楼可以观望者也一市之间有三庐一宿
周龟室
春官龟人中士二人【工四人】掌六龟之属天灵属地绎属东果属西靁属南猎属北若属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注六龟各异室也 史策褚先生曰今高庙中有龟室藏内以为神宝
周九室
冬官匠人营国室中度以几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内外之九室指王宫后宫对言也】注内路寝之里外路门之表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六卿三孤为九卿疏内外据路寝之表里言之九卿之九室在门外正朝之左右为之九嫔掌妇学之法则九室是教九御之所也
周中兴宫室
汉刘向上疏谏曰【成帝】周徳既衰而奢侈宣王贤而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美宣王考室】上章道宫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孙之众多也【宫室如制谓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君子攸宁也】 斯干疏宣王都在镐京此考室当是西都宫室【诗云筑室百堵西南其户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鸿】
【鴈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拾遗记昭王即位二十年王坐
祗明之室
齐啧室
管子桓公问篇【第五十六】公问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聴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建皷于朝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公曰吾欲效之其名云何曰名曰啧室之议以东郭牙为之此人能以正事争君者也 燕有厯室【乐毅传磨室战国策括地志云厯室燕宫名也】
汉石室 秘室
高祖纪金匮石室注师古曰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 大史公自序秦拨去古文明堂石室金鐀玉版图籍散乱迁为太史令防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后李固对策曰宜开石室陈图书 黄琼上疏曰宜开石室案河洛注石室藏书之府 王允为司徒迁都闗中收敛兰台石室图书秘纬 儒林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 隋志明章继轨石室兰台弥以充积 魏都赋窥玉策于金縢案图録于石室注雄遗刘歆书曰得观书于石室【魏文帝为金防着令藏之石室】 刘歆七畧内有延阁广内袐室之府风俗通周秦以嵗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奏之藏秘室 王元长云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 汉五行志有非常室
汉宣室
列贾谊为长沙太傅嵗余文帝思而召之至入见上方受厘坐宣室【宣室未央前殿正室厘祭余肉也汉仪注祭天地皇帝不自行还致厘】上因问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已乆不见贾生自谓过之今不及也 东方朔武帝为窦太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内董偃是时朔陛防殿下辟防而前曰偃有斩罪三安得入上黙然朔曰宣室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上曰善有诏止更置酒北宫【陈忠上疏曰武帝纳东方朔宣室之正】 何武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颂汉徳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求通逹茂异士召见武等于宣室上曰此盛徳之事吾何足以当之 陈汤成帝时西域都防叚防宗为乌孙兵所围上书愿发敦煌兵自救上召汤见宣室对曰臣以为此必无可忧诎指计日曰已解矣 王嘉成帝鸿嘉中举敦朴能直言召见宣室对得失政事刑法志宣帝季秋后请谳时上常幸宣室斋居决事刑狱号为平注如淳曰宣室布政教之室也晋灼曰未央宫中有宣室殿师古曰贾谊亦云受厘坐宣室盖其在前殿之侧也齐则居之 宣纪甘露四年十月未央宫宣室阁火 黄图宣室布政教之室也温室清凉皆在未央宫殿北宣明广明皆在未央宫殿东昆德玉堂皆在未央殿西 西京赋宣室玉堂譬众星之环极 王元长策秀才文至于思政明台访道宣室注宣室谓汉召贤良之处 长安志淮南子曰武王杀纣宣室【宣室殿殷宫名一曰狱也汉盖取旧名也】胡广曰宣帝感路温舒言季秋后请谳时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治书 后五行志有南宫宣室殿
汉温室【魏唐见下】
黄图宣室温室皆在未央宫殿北【选注同】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宣温二室西南其户】西京杂记曰温室以椒涂璧【取其温且芳也】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賔毺【汉宫殿防在长乐宫又汉宫阁记在未央宫】 汉书列孔光为尚书令归休与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温室省中植何木光不应注晋灼曰长乐宫中有温室殿 京房元帝时奏攷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防议温室 霍光与羣臣奏昌邑王夜设九賔温室 隋志哀帝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 刘向别録雅琴赵定龙徳召见温室 西都赋清凉宣室 今按未央宫建于高帝之七年作延清以避隆暑温室以御祁寒翼奉谓孝文时未央宫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然则孝文时有之非武帝建也 史记表大事记文九年温室钟自鸣 张衡西京赋云温调延北注殿名后汉洛宫有温饬殿 洛阳宫室名曰洛阳有望舒凉室含章鞠室清暑凉室 拾遗记云汉武息于延凉室
汉考工室 画室
百官表少府有考工室居室甘泉居室令丞【臣瓒曰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昆台五丞 列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注师古曰署名 田蚡尝请考工地益宅 卫青尝从入至甘泉居室 刘辅系共工狱注考工也 霍光止画室中 后宫志有画室长一人【宦者主中宫别处】
宣纪暴室啬夫许广汉注应劭曰今曰薄室师古曰掖廷主织作染练之舍故谓之暴室取暴晒为名耳薄亦暴也 韩延夀在东郡时试骑士歌者先居射室注李竒曰都试射堂也 文选景福殿赋注李尤鞠室铭曰圆鞠方墙放象隂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
汉文翁石室 周公礼殿
顔有意益州学馆记华阳国志文翁为蜀郡守造讲堂石室一名玉堂安帝永初间烈火为灾惟石室独存至献帝兴平元年太守高朕于玉堂东复造一石室为周公礼殿 集古録有汉文翁石柱记云汉初平五年修周公礼殿 水经注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后守更増二石室 唐志益州文翁学堂图一卷金石録有周公礼殿记 本朝狄遵度作石室赋 庆厯四年益州守蒋堂广其舍为宫以教诸生治平中韩绛建讲堂于文翁石室之西 史记索隠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
汉西王母石室
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
汉织室 凌室
百官表少府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中兴省织室令 六典注后汉织室丞一人】 惠纪四年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又成帝永始元年春正月癸丑太官凌室火】丙子织室灾注师古曰凌室藏氷之室诗七月之篇曰纳于凌隂织室主织作缯帛之处 五行志刘向以为凌室所以供养饮食织室所以奉宗庙衣服 霍光上乃下诏曰【地节四年七月诏】乃者东织室令史张赦云云 外戚汉王入织室见薄姬 三辅黄图未央宫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属少府【后周司织下大夫唐织染令】 后礼仪志季春之月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有蚕坛蚕宫茧观织室 马后纪置织室蚕于濯龙中数往观视以为娯乐注濯龙园名也前书有东织西织属少府平帝改名织室 邓后纪御府尚方织室锦绣氷素绮縠之物皆絶不作 水经注氷室旧在宣阳门内 东京赋謻门注氷室门也 宋孝武大明六年置凌室修藏氷之礼 周典妇功典丝典枲即汉东西织也 藏氷之礼凌人掌之月令载之豳诗歌之
汉街弹室
周礼地官里宰【毎里下士一人】以嵗时合耦于耡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注两人相助耦而耕也耡者里宰治处也若今街弹之室于此合耦使相佐助因放而为名疏郑以汉法况之汉时在街置室检弹一里之民于此合耦 金石録有都乡正街弹碑在昆阳城中【中平二年正月】食货志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注师古曰门侧之堂曰塾坐于门侧者督促劝之知其蚤晏防怠惰也
汉云台广室
隂兴建武二十年夏兴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魏温室【详见上】
魏都赋丹青炳焕特有温室仪形宇宙歴象贤圣图以百瑞綷以藻咏茫茫终古此焉则镜有虞作缋兹亦等竞注温室中有画象賛 何晏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注二殿名 卞兰许昌宫赋其隂则有望舒凉室羲和温房 晋宫阁名洛阳宫内有羲和温房
晋广室
元帝纪有司奏太极殿广室施绛帐帝令冬施青布夏施青綀帷 周顗元帝召顗于广室 纪瞻明帝尝独引瞻于广室
唐温室
唐大明宫有温室殿 李庾西都赋左閤当辰延英耽耽宣徽洞逹温室隅南接以重离緜乎少阳是为二宫复道邃廊
玉海卷一百六十一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六十二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庭
堂下至门谓之庭
黄帝明庭
汉郊祀志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黄帝升仙之处】
汤总街庭
管子汤有总街之庭【见啧室】
周大庭 少庭
汲冢周书大正解周王宅程三年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公堂之庭】酆保解二十三祀庚子朔九州之侯咸格于周王在酆昧爽立于少庭
汉承明庭 著作庭
班固西都赋承明金马著作之庭
汉商庭
郊祀志太初元年十二月甲子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渤海将防望祀蓬莱之属几至殊庭焉作建章宫其西则商中数十里注师古曰殊庭蓬莱中仙人庭也如淳曰商中商庭也师古曰商金也于序在秋故谓西方之庭为商庭
庭名
丹台新録所载
太霞 瓠
台【灵台附】
四方而高曰台晋天文志曰明堂西二百里曰灵台观台也主观云物察符瑞灾变礼含文嘉曰天子灵台以考观天人之际法隂阳之防
伏羲氏教台
古三坟燧人氏有教之台有结绳之政天皇伏羲氏皇防辞皇曰命子英居我潜龙之位主我隂阳甲厯昊英氏进厯于君曰厯起甲寅皇曰甲日寅辰木王于卯乃鸠众于教台告民示始甲寅易二月天皇升教台
庖氏八卦台
干凿度庖氏着干凿度上下文注庖氏建治于宛墟今宋国陈留县有八卦台运蓍图日月神朝记绨韦冠服天一太一册在
神农乐台 教农台
干凿度娲皇氏地灵母经炎帝黄帝有易灵纬注神农帝建治于鲁改女皇之太乐今乐台在鲁教农台在顿
黄帝明台
管子桓公问篇公问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魏文纪令曰黄帝有明台之议放勲有衢室之问所
以广询于下 文选王融策秀才文思政明台注引管子
尧灵台 尧台
汉地理志济隂郡成阳有尧灵台昔尧作游成阳注师古曰言为宫室游止之处也如淳曰成阳在定陶今有尧灵台 章纪元和二年二月丙辰东廵狩使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灵台 安纪延光三年二月庚寅遣使者祠唐尧于成阳 金石録有汉成阳灵台碑【两汉史以为尧冢惟此碑与郭缘生述征记水经以为尧母冢】 诗正义郑于六艺论极言瑞命之事云汤登尧台见黑鸟至【文王篇】 述异记防稽山中都郭门古宫存焉宫前有尧台舜馆铭记皆古 山海经帝喾尧舜各二台台四方在昆崘东北
夏清台 商神台
礼统夏为清台商为神台周为灵台【唐志贺述礼统十二卷】
夏钧台 璿台 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