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前出师表】(《后汉文》) 【诸葛亮后出师表】(《后汉文》)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王安石)
【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左传》)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左传》) 【石碏谏宠州吁】(隐公三年 《左传》)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左传》) 【郑庄公戒饬守臣】(隐公十一年 《左传》)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左传》)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 《左传》)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左传》)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 《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左传》) 【齐桓下拜受胙】(僖公九年 《左传》)
【阴饴甥对秦伯】(僖公十五年 《左传》) 【子鱼论战】(僖公二十二年 《左传》)
【寺人披见文公】(僖公二十四年 《左传》) 【介之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 《左传》)
【展喜犒师】(僖公二十六年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左传》)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左传》) 【郑子家告赵宣子】(文公十七年 《左传》)
【王孙满对楚子】(宣公三年 《左传》) 【齐国佐不辱命】(成公二年 《左传》)
【楚归晋知罃】(成公三年 《左传》)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左传》)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四年 《左传》) 【祁奚请免叔向】(襄公二十一年 《左传》)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襄公二十四年 《左传》) 【晏子不死君难】(襄公二十五年 《左传》)
【季札观周乐】(襄公二十九年 《左传》)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 《左传》)
【子产论尹何为邑】(襄公三十一年《左传》)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昭公元年 《左传》)
【子革对灵王】(昭公十二年 《左传》)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左传》)
【吴许越成】(哀公元年 《左传》) 【祭公谏征犬戎】(周语上 《国语》)
【召公谏厉王止谤】(周语上《国语》) 【襄王不许请隧】(周语中 《国语》)
【单子知陈必亡】(周语中 《国语》) 【展禽论祀爰居】(鲁语上 《国语》)
【里革断罟匡君】(鲁语上 《国语》) 【敬姜论劳逸】(鲁语下 《国语》)
【叔向贺贫】(晋语八 《国语》) 【王孙圉论楚宝】(楚语下 《国语》)
【诸稽郢行成于吴】(吴语 《国语》) 【申胥谏许越成】(吴语 《国语》)
【春王正月】(隐公元年《公羊传》) 【宋人及楚人平】(宣公十五年 《公羊传》)
【吴子使札来聘】(襄公二十九年 《公羊传》)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穀梁传》)
【虞师晋师灭夏阳】(僖公二年 《谷梁传》)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檀弓上 《礼记》)
【曾子易箦】(檀弓上 《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檀弓上 《礼记》)
【公子重耳对秦客】(檀弓下 《礼记》) 【杜蕢扬觯】(檀弓下 《礼记》)
【晋献文子成室】(檀弓下 《礼记》) 【苏秦以连横说秦】(《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国策》)
【秦楚之际月表】(《史记》) 【高祖功臣侯年表】(《史记》)
【文帝议佐百姓诏】(《西汉文》)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西汉文》)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西汉文》) 【贾谊过秦论上】(《西汉文》)
【贾谊治安策】(一)】(《西汉文》) 【晁错论贵粟疏】(《西汉文》)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西汉文》)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西汉文》)
【李陵答苏武书】(《西汉文》)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西汉文》)
【杨惲报孙会宗书】(《西汉文》)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东汉文》)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馀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