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文献通考 >卷二百六十八 封建考九

《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八 封建考九

宋元 文献通考 马端临 著


  ○後汉王侯

  更始二年,既诛王莽,迁都长安,李崧、赵萌说更始宜悉王诸功臣;朱鲔争之,以为高祖约,非刘氏不王。更始乃先封诸宗室:祉为定陶王,庆为燕王,歙为元氏王,嘉为汉中王,赐为宛王,信为汝阴王。然後立王匡为沘陽王,王鳳为宣城王,朱鲔为胶东王,王常为邓王,申屠建为平氏王,陈牧为阴平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唯朱鲔辞不受。

  定陶王祉,光武族兄、舂陵康侯敞之子。汉兵起,祉兄弟相率从军。更始立,以祉为太常将军,绍封舂陵侯。入关,封定陶王。建武二年,改封城阳王。十一年薨,谥恭王。子平为蔡阳侯,奉祉祀。 真 禹 嘉

  燕王庆,舂陵侯敞同产弟。更始入关,封燕王。更始败,为乱兵所杀。子顺归光武,封成武侯。十一年卒。 遵 令亡嗣,国除。

  元氏王歙,光武族父。更始入关,封元氏王,为侍中。更始败,归洛阳。建武二年,改封歙为泗水王。十年薨。子终封淄川王,薨,子柱为邔侯,奉终祀。 凤(终子)别封曲阳侯。

  汉中王嘉,光武族兄,舂陵侯敞同产弟。汉兵起,从军破宛,奉兴德侯。入长安,为汉中王。邓禹西征,嘉自归,到洛阳,从征伐,後封顺阳侯。十五年卒,子参嗣。循章

  宛王赐,光武族兄,苍梧太守利之孙。伯升起兵,随众攻诸县。更始立,以为光禄勋,代伯升为大司徒,都长安,封宛王。光武即位,归洛阳。建武二年,封慎侯。十三年,更户邑,为安成侯。二十八年卒,子闵嗣。 商 昌

  汝阴王信,赐之兄子。从伯升起兵,更始即位,为奋威大将军。入长安,封为汝阴王,将兵平定江南,据豫章。光武即位,诣洛阳,封为汝阴侯。永平十三年,坐楚王英事,国除。

  王匡,新市人。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匡与王凤为平理争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藏於绿林中,号新市兵。更始立,以匡为定国上公,遣攻洛阳,拔之。更始入长安,封为沘陽王。匡與張卭横暴三辅,所授官爵皆群小贾竖,关中离心。与张卬守河东,为邓禹所破。後叛更始,降赤眉。

  王凤,新市人。与王匡共起绿林中,更始立,以凤为成国上公。入长安,封为宣城王。

  朱鲔,新市人。王莽地皇三年,与王匡等起兵,北入南阳,号新市兵,皆自称将军。更始立,以鲔为大司马。入长安,封为胶东王。鲔以为非刘宗,不受封,乃徙为左大司马,与李通、王常等镇抚关东。光武即位,鲔以伯升被害时预其谋,又谏更始无遣萧王北征,遂坚守洛阳,不敢降,帝令岑彭说之,鲔乃降,拜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後为少府,传封累世。

  王常,颍川舞阳人。王莽末,与王凤等起兵,入南郡,号下江兵。时汉兵败,新市、平林兵各欲解去,伯升乃造下江壁,说常以合从之利。常即率诸将引兵与汉兵合,遂破杀莽将,更始立,以常为廷尉、大将军。入昆阳,与光武共破寻、邑。都长安,封为邓王。更始败,常自归於光武,封山桑侯,迁为汉忠将军。後拜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十二年薨,谥节侯。子广嗣,徙封石城侯。後坐楚王事,国除。

  申屠建,不知何许人。汉兵起,更始立为西屏大将军,将兵攻武关。莽既诛,自长安奉迎,迁都,封为平氏王。赤眉西入关,更始遣兵拒之,师败,张卬、廖湛等与建谋共劫更始,掠城中,东归南阳。谋泄,为更始所杀。

  陈牧,平林人。王莽地皇三年,与廖湛聚众数千人,号平林兵。刘圣公因往从牧等,为其军安集掾。光武及伯升亦起舂陵,与诸部合兵而进。更始即位,以牧为大司空。入长安,封为阴平王。赤眉西入关,立刘盆子,更始使牧与王匡等屯新丰拒之。张卬、申屠建等谋劫更始东奔,事觉,更始杀建,卬遂勒兵攻更始。更始兵败,奔新丰,疑匡、牧等与卬同谋,乃收斩之。

  张卬,新市人。地皇三年,与王匡、朱鲔等共起兵,号新市兵,自称将军,後属汉兵。更始即位,以卬为卫尉大将军。入长安,封淮阳王。与王匡等辅政,横暴三辅,所授官爵皆群小贾竖,四方怨叛。赤眉西入关,卬与王匡守河东,为邓禹所破,还奔长安。欲掠城中,转攻所在,东归南阳,复为群盗。更始不从,卬等谋劫更始,谋泄,遂勒兵掠东西市,战於宫中,更始大败。赤眉至高陵,匡、卬迎降之。更始降赤眉,卬与谢禄谋缢更始,杀之。

  廖湛,平林人。下江、新市兵起,湛与陈牧聚众千馀人,号平林兵以应之。圣公为其军安集掾。圣公立,拜湛为执金吾大将军。入长安,封为穰王。及赤眉西入关,王匡、张卬谋东奔,申屠建及湛以为然,入说更始,不从,乃谋劫更始成前计。事觉,遂勒兵掠东西市,更始与战,大败。後与王匡等同降赤眉,为赤眉将兵攻顺阳侯嘉,兵败,为嘉所杀。

  胡殷,不知何许人。更始即位,以为尚书。入长安,封随王。赤眉西入关,更始兵败,王匡、张卬等欲勒兵掠城中以自富,东归南阳。更始不从,卬乃与殷等谋,欲劫更始,谋泄,卬、殷等遂勒兵掠东西市,更始与战,大败。後与王匡等降赤眉。

  李通,南阳宛人。王莽时,为五威将军从事,不乐为吏,自免归。下江、新市兵起,通陈谶文劝光武起兵。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至长安,封西平王,持节还镇荆州。光武即位,徵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空。十八年,卒,谥恭侯,子音嗣。 定 黄 寿

  李轶,南阳宛人,通之从弟。与通共谋起兵,更始立,轶为五威中郎将。入长安,封舞阴王。後与朱鲔共守洛阳,为鲔所杀。

  成丹,不知何许人。亡命绿林中,聚众至七八千人,号下江兵。後从汉军,更始立,以为水衡大将军。入长安,封襄邑王。赤眉西入关,立刘盆子,更始遣丹与王匡等屯新丰以拒之。後为更始所杀。

  尹尊,不知何许人。更始封为郾王。光武时据地最强,帝使执金吾贾复击降之。

  宋佻(事迹首尾,史所不载)

  ◎宗姓王(王子侯附)

  齐武王縯,光武长兄。与光武共起兵,更始即位,为大司徒,更始忌而杀之。光武建武二年,立縯长子章为太原王。十一年,徙为齐王。二十一年,薨,谥曰哀王。殇王石 晃,坐罪,贬芜湖候。 无忌,石子,复封齐王。喜 承,建安十一年,国除。

  鲁王兴,齐武王次子。建武二年封,嗣光武兄仲後。後徙为北海王。立三十九年薨,谥靖王,子敬王睦。 哀王基 威,坐罪死。 顷王普 恭王翼 康王,亡後。

  下博侯张,齐武王孙,殇王石弟。建武三十年封。 他人

  临邑侯复,北海靖王子。建武三十年封。 騊駼

  赵孝王良,光武叔父。更始立,以良为国三老。更始败,亡奔洛阳。建武二年,封广阳王。五年,徙赵王。十三年,降为赵公。立十六年薨。子节王栩 顷王商 靖王宏 惠王乾 怀王豫 献王赦 珪,魏受禅,降为崇德侯。

  城阳恭王祉泗水王歙 安成孝侯赐 顺阳怀侯嘉 成武孝侯顺(事迹并见更始所封诸王下)

  高乡侯坚,城阳恭王子。建武十三年封。

  中山王茂,歙从父弟。王莽末起兵,後降光武,封中山王。十三年,以疏属降为穰侯。

  宜春侯匡,茂弟。亦起兵附汉,建武二年封。后坐楚事,国除。

  白牛侯嵩,安成孝侯赐之子。建武三十年封。後坐楚事,国除。

  甘里侯闵、弋阳侯国,成武孝侯顺叔父弘之子。建武二年封。

  黄季侯廧,顺阳侯嘉之子。建武十三年封。

  襄邑侯刘求,更始长子。更始降赤眉,为谢禄所杀。明年,求兄弟与母诣洛阳,帝封求为襄邑侯,奉更始祀。後徙封成阳侯,卒,子巡嗣,复徙封灌泽侯。姚

  榖孰侯歆 寿光侯鲤,俱更始子,求弟。与求同时封。

  建武二年,诏曰:"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

  十三年,诏曰:"长沙王兴、真定王得、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其以兴为临湘侯,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茂为单父侯。"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降赵王良为赵公,太原王章为齐公,鲁王兴为鲁公(长沙王兴、河间王邵事迹首尾史不载,馀,并见前)

  右光武时封宗室王侯。

  东海恭王疆,建武二年,立为皇太子。十七年,母郭后废,疆陈恳诚,愿备蕃国。十九年,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就国。帝以疆废不以过,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都鲁。立十八年薨,子靖王政嗣。立四十四年薨,子顷王肃嗣。立二十三年薨,子孝王臻嗣。立三十一年薨,子懿王祇嗣。立四十四年薨,子羡嗣。二十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永元十六年,封顷王肃弟二十一人皆为列侯。 永建二年,封孝王臻二弟敏、俭为乡侯。 初平四年,封懿王祇子琬为汶阳侯。

  沛献王辅,建武十五年,封右冯翊公。十七年,郭后废为中山太后,故徙辅为中山王,并食常山郡。二十年,徙封沛王。二十八年,就国。立四十六年薨,子釐王定嗣。立十一年薨,子节王正嗣。立十四年薨,子孝王广嗣。立三十五年薨,子幽王荣嗣。立二十年薨,子孝王琮嗣。薨,子恭王曜嗣。薨,子契嗣;魏受禅,废为侯。

  中元二年,封献王辅子宝为沛侯。 永平元年,封宝弟嘉为僮侯。 元和二年,封釐王定弟十二人为乡侯。 元兴元年,封节王正弟二人为县侯。

  楚王英,以建武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英母许氏无宠,故英国最贫小。三十年,以临淮之取虑、须昌二县益楚国。永平十三年,坐交方士造作图书,有逆谋废,徙丹阳,自杀。立三十三年,国除。建初元年,封英子楚侯种,五弟皆为列侯,并不得置相臣吏人。种後徙封陆侯。子度。 拘

  济南安王康,建武十五年封济南公,十七年为王,二十八年就国。三十年,以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邱六县益济南国。立五十九年薨,子简王错嗣。立六年薨,子孝王香嗣。立二十年薨,无子,国绝。

  永建元年,顺帝立错子阜阳侯显为嗣,是为釐王。立三年薨,子悼王广嗣。立二十五年薨,无子,国除。 中元二年,封安王康子德为东武城侯。 永元十一年,封简王错弟七人为列侯。 永初二年,封孝王香弟四人为列侯。香又上书分爵土封叔父笃子丸、西平昌侯昱子嵩皆为列侯。

  东平宪王苍,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为王。显宗即位,拜为骠骑将军,置长史掾吏员四十人,位在三公上。以东郡之寿张、须昌,山阳之南平阳、稾、湖陵五县益东平国。立四十五年薨,子怀王忠嗣。明年,帝乃分东平国封忠弟让为任城王,馀五人为列侯。忠立十一年薨,子孝王敞嗣。立四十八年薨,子顷王端嗣。立四十七年薨,子凯嗣;立四十一年,魏受禅,降为侯。

  永平二年,封宪王苍子二人为县侯。十一年,赐苍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已上能趋拜者,令带之。 永元十年,封苍孙梁为矜阳亭侯,敞弟六人为列侯。 永宁元年,封苍孙二人为亭侯。

  任城孝王尚,东平宪王苍之子,怀王忠之弟。元和元年封,食任城、亢父、樊三县。立十八年薨,子贞王安嗣。立十九年薨,子节王崇嗣。立三十一年薨,无子,国绝。延熹元年,桓帝立河间孝王子恭为参户亭侯博为任城王,以奉其祀。立十三年薨,无子,国绝。熹平四年,灵帝复立河间贞王逊新昌侯子佗为任城王,奉孝王後。立四十六年,魏受禅,废为侯。

  永元十四年,封孝王尚子福为桃乡侯。亢为当涂乡侯。

  阜陵质王延,建武十五年封淮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三十年以汝南之长平、西华、新阳、扶乐四县益淮阳国。後坐罪徙为阜陵王。立五十一年薨,子殇王冲嗣。二年薨,无嗣,和帝复封冲兄鲂,是为顷王。立三十年薨,子怀王恢嗣。立十年薨,子节王代嗣。立十四年薨,无子,国绝。桓帝立勃遒亭侯便亲为恢嗣,是为恭王。立十三年薨,子孝王统嗣。立八年薨,王子赦立。建安中薨,无子,国除。

  永元八年,封顷王鲂弟十二人为乡、亭侯。 延光三年,封怀王恢兄弟五人为乡、亭侯。

  广陵思王荆,建武十五年封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立二十九年,坐使巫祭祀祝诅,自杀。十四年封荆子元寿为广陵侯;又封元寿弟三人为乡侯。元寿卒,子商嗣。商卒,子条嗣。

  临淮怀公衡,建武十五年立,未及进爵为王而薨,无子,国除。

  中山简王焉,建武十五年封左冯翊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三十年徙封中山王。立五十二年薨,子夷王宪嗣。立二十一年薨,子孝王弘嗣。立二十八年薨,子穆王畅嗣。立三十四年薨,子节王稚嗣,无子,国除。

  永元四年,封夷王宪弟列侯十一人。 永宁二年,封孝王弘二弟为亭侯。永和六年,封穆王畅弟荆为南乡侯。

  琅琊孝王京,建武十五年封琅琊公,十七年进爵为王。永平二年,以泰山之盖、南武阳、华,东莱之昌阳、卢乡、东牟六县益琅琊。立三十一年薨,子夷王宇嗣。立二十年薨,子恭王寿嗣。立十七年薨,子贞王尊嗣。立十八年薨,子安王据嗣。立四十七年薨,子顺王容嗣。立八年薨,子熙嗣。在位十一年,建安时,坐谋欲过江,被诛。

  建初七年,封夷王宇弟十三人为列侯。 永初元年,封恭王寿弟八人为列侯。 延光元年,封贞王尊弟四人为乡侯。

  永和五年,封安王据弟三人为乡侯。

  右,光武子十王。

  千乘哀王建,永平三年封。明年薨。年少无子,国除。

  陈敬王羡,永平三年封广平王,七年徙为西平王。肃宗崩,遗诏徙为陈王,食淮阳郡。立三十七年薨,子思王钧嗣。立二十一年薨,子怀王竦嗣。立二年薨,无子。永宁元年,立敬王子安寿亭侯崇为陈王,是为顷王。立五年薨,子孝王承嗣。薨,子愍王宠嗣。後为袁术杀其国相骆俊,陈由此败。

  永元十二年,封思王钧六弟为列侯。 永初七年,封敬王孙安国为耕亭侯。

  彭城靖王恭,永平九年赐号灵寿王(取其美名,未有国邑)。十五年,封为钜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为国。元和二年,徙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肃宗崩,遗诏徙封彭城王,食楚郡。立四十六年薨,子考王道嗣。立二十八年薨,子顷王定嗣。立四年薨,子孝王和嗣。立六十四年薨,孙祗嗣。七年,魏受禅,降为侯。

  永初六年,封靖王恭子阿奴为竹邑侯。 元初五年,封考王道弟三人为乡侯。 本初元年,封定兄弟九人皆为亭侯。

  乐成靖王党,永平九年赐号重熹王,十五年封乐成王。建初四年,以清河之游、观津,渤海之东光、成平,涿郡之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益乐成国。立二十五年薨,子哀王崇嗣。立二月薨,无子。明年,和帝立崇兄修侯巡为乐成王,是为釐王。立十五年薨,子隐王宾嗣。立八年薨,无子。明年,立济北惠王子苌为乐成王後。坐罪贬临湖侯。延光元年,以河间孝王子得嗣靖王後。以乐成比废绝,故改国曰安平。孝王立三十年薨,子续嗣。立三十四年,坐不道诛,国除。

  下邳惠王衍,永平十五年封。四年,以临淮郡及九江之锺离、当涂、东城、历阳、全椒合十七县益下邳国。立五十四年薨,子贞王成嗣。立二年薨,子愍王意嗣。立五十七年薨,子哀王宜嗣。薨,无子,国除。

  永建元年,封贞王成兄二人及惠王孙二人皆为列侯。 阳嘉元年,封愍王意弟八人为乡、亭侯。

  梁节王畅,永平十五年封为汝南王,建初四年徙为梁王,以陈留之郾、宁陵,济之薄、单父、猗氏、成武凡六县益梁国。立二十七年薨,子恭王坚嗣。立二十六年薨,子怀王匡嗣。立十一年薨,无子,顺帝封匡弟孝阳亭侯成为梁王,是为夷王。立二十九年薨,子敬王元嗣。立十六年薨,子弥嗣。立四十年,魏受禅,降为侯。

  永元十六年,封恭王坚弟二人为乡侯。

  淮阳顷王昺,永平五年封常山王,建初四年徙为淮阳王,以汝南之新安、西华益淮阳国。立十六年薨,子殇王侧嗣。立十三年薨,无子,立兄防子侯章为常山王。立二十五年薨,是为靖王。子顷王仪嗣。立十七年薨,子节王豹嗣。立八年薨,子暠嗣。三十二年,遭黄巾贼,弃国走,建安十一年国除。

  永建二年,封顷王仪兄二人为亭侯。 永嘉元年,封节王豹兄四人为亭侯。

  济阴悼王长,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东郡之离狐、陈留之长垣益济阴国。立十三年,薨於京师,无子,国除。

  右,孝明子八王。

  千乘贞王伉,建初四年封。立十五年薨,子宠嗣。永元七年,改国名乐安。立二十八年薨,是为夷王。子鸿嗣。鸿生质帝,梁太后诏以乐安国土卑湿,租委鲜薄,改鸿封渤海王。立二十六年薨,是为孝王。无子,太后立桓帝弟蠡吾侯悝为渤海王,奉鸿嗣。立二十五年,为王甫诬以太逆,自杀,国除。

  平春悼王全,以建初四年封。其年薨,葬京师。无子,国除。

  清河孝王庆,建初四年立为皇太子,後废为清河王。立二十五年薨。长子祐嗣殇帝,是为安帝。邓太后崩,安帝乃上庆尊号曰孝德皇。子愍王虎威嗣。立三年薨,无子,邓太后立乐安王宠子延平为清河王,是为恭王。立三十五年薨,子蒜嗣。质帝崩,太尉李固等议徵立之,梁冀及曹腾等不从,遂立桓帝。甘陵人刘文等谋立蒜事觉,坐夺爵,自杀,国除。明年,立安平孝王子经为甘陵王,奉孝德皇祀,是为威王。立二十五年薨,子贞王定嗣。立四年薨,子献王忠嗣。立十三年薨,嗣子为黄巾所害,无後,国除。

  永初元年,封孝王庆少子常保为广川王。

  济北惠王寿,以永元二年封,分太山郡为国。立三十一年薨,子节王登嗣。立十五年薨,子哀王多嗣。立三年薨,无子,立战乡侯安国为济北王,是为釐王。立十年薨,子孝王次嗣。立七年薨,子鸾嗣。薨,子政嗣。薨,无子,国除。

  永宁元年,封节王登弟五人为乡侯。 本初元年,封孝王次弟猛为亭侯。

  河间孝王开,以永元二年封,分乐成、渤海、涿郡为国。立四十二年薨,子惠王政嗣。立十年薨,子贞王建嗣。立十年薨,子安王利嗣。立二十八年薨,子陔嗣。立四十一年,魏受禅为侯。

  阳嘉三年,封惠王政弟十三人为亭侯。

  蠡吾侯翼,河间孝王开子。元初六年,邓太后徵济北、河间王诸子诣京师,以翼为平原怀王後。怀王胜,和帝子,後为王圣、江京等所谮,贬为都乡侯,父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翼,顺帝从之。翼卒,子志嗣,为大将军梁冀所立,是为桓帝。梁太后诏追尊河间孝王为孝穆皇,蠡吾先侯曰孝崇皇,皆立陵庙,置令、丞。更封帝兄都乡侯硕为平原王,留博陵,奉翼後。建安十一年,国除。

  解渎亭侯淑,以河间孝王子封。淑卒,子长嗣。长卒,子宏嗣,为大将军窦武所立,是为灵帝。追尊皇祖淑为孝元皇,皇考长为孝仁皇,立陵庙,置令、丞,拜河间安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康薨,子贇嗣。贇薨,子开嗣。立十三年,魏受禅,降为侯。

  城阳怀王淑,以永元二年分济阴为国。立五年,薨於京师。无子,国除。

  广宗殇王万岁,以永元五年封,分钜鹿为国。其年薨,无子,国除。

  右,孝章子七王。

  平原怀王胜,和帝长子。少有痼疾,延平元年封。立八年薨,葬於京师。无子,邓太后立乐安夷王宠子得为平原王,奉胜後,是为哀王。立六年薨,无子,太后又立河间王开子都乡侯翼为平原王嗣。安帝废之,国除。

  右,孝和子一王。

  按:范蔚宗《东汉书》叙诸王止於和帝,盖自孝和以後,殇、冲、质三帝皆早世,安、顺、桓三帝皆无子。惟灵帝二子:皇子辩,陈留王协。辩嗣位,为董卓废而杀之,立协,是为献帝。献帝六子,其二为曹操所杀。建安十七年,封熙为济阴王,懿为山阳王,邈为济北王,敦为东海王。然是时政在曹氏,天下三分,虽有封爵之名,而实无所谓土地租食矣。既封後九年,魏始受禅,四王皆降为列侯云。

  世祖初,大司马吴汉请封皇子,不许,重奏连岁。建武五年三月,乃诏令群臣议,大司空融、固始侯通、胶东侯复、高密侯禹、太常登等奏议曰:"古者封建诸侯,以藩屏京师。周封八百,同姓诸姬并为建国,夹辅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後世法。故《诗》云:'大启尔宇,为周室辅。'高祖圣德,光有天下,亦务亲亲,封立兄弟诸子,不违旧章。陛下德横天地,兴复宗统,褒德赏勋,亲睦九族,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今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陛下恭谦克逊,抑而未议,群臣百姓,莫不失望。宜因盛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明亲亲,尊宗庙,重社稷,应古合旧,厌塞众心。臣请大司空上舆地图,太常择吉日,具礼仪。"制曰:"可。"夏四月戊申,以太牢告祀宗庙。丁巳,使大司空融告庙,封皇子辅为右翊公,英为楚公,阳为东海公,康为济南公,苍为东平公,延为淮阳公,荆为山阳公,衡为临淮公,焉为左翊公,京为琅琊公。

  按:秦罢侯置守,曾不数年,始皇死而群雄蜂起,六国之裔与其强宗,大概皆逐秦守宰而自王故地。秦亡之後,项羽主约,霸天下,然所建置诸侯亦多是已自王之人。及汉东出并三秦,讨项羽,刘、项之势既分,而诸侯多附汉。其中立怀两端者,皆为汉所击灭,如赵歇、魏豹、田横之类是也。既灭项氏之後,羽所建诸侯,其存者惟共敖、臧荼,然亦不旋踵而俘之。然後裂土以封韩、彭、英、卢、张耳、韩信、吴芮之徒。盖自是非汉之功臣不得王矣。逮数年之後,反者九起,异姓诸侯王多己夷灭,於是悉取其地以王子弟亲属,如荆、吴、齐、楚、淮南之类。盖自是非汉之同姓不得王矣。然一再传而後,贾谊、晃错之徒,拳拳有诸侯强大之虑,盖以为亲者无分地,而疏者偪天子必為子孫之憂,於是或分其國,或削其地;其负强而动者,则六师夷之。盖西汉之封建:其初也则剿灭异代所建,而以畀其功臣;继而剿灭异姓诸侯,而以畀其同宗;又继而剿灭疏属刘氏王,而以畀其子孙。盖检制益密,而猜防益深矣。昔汤武虽以征伐取天下,然商惟十一征,周惟灭国者五十,其馀诸侯,则皆袭前代所封,未闻尽以宇内易置而封其私人。周虽大封同姓,然文昭武穆之邦,与国咸休,亦未闻成、康而後,复畏文、武之族偪而必欲夷滅之。以建置已之子孫也。愚嘗謂:必有公天下之心而後可以行封建。自其出於公心,则选贤与能,而小大相维之势,足以绵千载;自其出於私心,则忌疏畏偪而上下相猜之,形不能以一朝居矣。景武而後,令诸侯王不得治民补吏,於是诸侯虽有君国子民之名,不过食其邑入而已,土地甲兵不可得而擅矣。然则汉惩秦之弊,复行封建,然为人上者苟慕美名而实无唐、虞、三代之公心,为诸侯者既获裂土,则遽欲效春秋、战国之馀习,故不久而遂废。盖罢侯置守虽始於秦,然诸侯王不得治民补吏,则始於西都景、武之时。盖自是封建之名存,而封建之实尽废矣。至东汉,更始既入关,虽尽王诸造谋复汉者,然诸人虽有受封之名,多聚处京师,布列要职,实未尝有裂土建国、南面称孤之事。光武既定天下,至建武十五年方封诸皇子为公,十七年,皇子之为公者方进爵为王。徐徐如此,未尝有尽王子弟以镇服天下之意。盖是时封建之实己亡,尺土一民,皆上自制之,诸侯王不过食其邑入之租,而於所谓藩维屏扦本无所预,故亦不必急急然视为一大事,如周、汉有天下之初也。

  明帝永平三年,封皇子建为千乘王,羡为广平王。十五年,封皇子恭为钜鹿王,党为乐成王,衍为下邳王,畅为汝南王,昞为常山王,苌为济阴王。初,帝按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明德马后见而言之曰:"诸子食数县,於制不已俭乎?"帝曰:"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岁给二千万足矣。"

  按:前汉孝文之时,梁怀王薨,贾谊上疏,拳拳以诸侯强大,皇子单弱为虑,欲帝徙皇子,大其封疆,而帝从之。後汉显宗则谓"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於是封皇子悉半光武所封诸王,与孝文异意,何也?盖孝文之时,分封之大小,可以验国势之强弱,显宗之时,分封之大小,不过系租入之丰俭。国势则宗藩强而皇子弱,殊非强幹弱支之远虑;租入则兄弟丰而诸子俭,乃见先人後已之公心。然亦可以知封建一事,至东汉之初名存实亡。故诸侯王土地之大小,初无系於理乱安危之大势矣。

  建初四年,按舆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入岁皆八千万。

  东汉皇子封王,其郡为国。诸王受封者,受茅土,归以立社(胡广曰:"诸侯受封,皆受茅土,归立社稷。本朝为宫室,自有制度。至於列侯归国者,不受茅土,不立宫室,各随其贫富,而裁别之庶,以守其宠。")。王国有傅(如师,不臣,二千石)、相(秩二千石。刁跃为鲁相,行县,三老执辔,学官处士皆乘车马随後,所顿亭传,辄讲经)、内史(如郡丞)、中尉、郎中令(掌三大夫、郎中宿卫,官如光禄勋)、仆(主车马)、持书(奉使至京都)、谒者、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郎中。其绍封削黜者,中尉、内史官属随亦率减。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