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成方切用 >卷六

《成方切用》·卷六

清朝 成方切用 吴仪洛 著

涌吐门

(邪在表宜汗,在上焦宜吐,在中下宜下,此汗吐下三法也。今人惟知汗下,而吐法绝置不在世罕知之。故予尝曰:吐法兼汗,其以此夫。)

卷六涌吐门

瓜蒂散

(仲景)治卒中痰迷。涎潮壅盛,颠狂烦乱,人事昏沉,五痫痰壅。食填太阴,欲吐不出。亦治诸黄,急黄。(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须臾曰急黄。或服此散,或搐鼻,或加丁香。)仲景云: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喻嘉言曰:寒者,痰也。痰饮内动,身必有汗。加以发热恶寒,全似中风。但头不痛,项不强,此非外入之风。乃内蕴之痰,窒塞胸间。宜用瓜蒂散以涌出之也。)又曰: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手足厥冷,与厥阴之热深厥深相似。其脉乍紧,则有时不紧,殊不似矣。可见痰结在胸,故满烦而不能食,亦宜瓜蒂为吐法也。)甜瓜蒂(炒黄)赤小豆等分,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热汤七者,葱不可服若探胸中痰食,与虚烦者不同。越以瓜蒂之苦,涌以赤小豆之酸。吐去上焦有形之物,则木得舒能行阳属则土之气而脉去胸疼热可三除赤宿寒已经累吐

卷六涌吐门

参芦散

治虚弱人痰涎壅盛。

人参芦为末,水调一二钱,或加竹沥和服。(滑痰)服后,以物微探吐之。(如不探,亦未病患虚羸,故以参芦代藜芦瓜蒂。宣犹带补,不致耗伤元气也。(丹溪曰:人参补阳中之阴

卷六涌吐门

栀子豉汤

(仲景)治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及大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痛,或痰在膈中。(汗吐下后,正气不足,邪气乘虚,结于胸中,故烦热懊。烦热者,热而烦扰。懊者,懊恼闷也。昼动为阳,夜卧主阴。阳热未散,阴气未复,故不得眠。身热去而心结痛者,热尽入里,则为结胸。热不去而结痛者,客热散漫为虚烦,热仍在表,故当越之。)栀子(十四枚)淡豉(四合)服令微吐。

烦为热胜。栀子苦寒,色赤入心,故以为君。淡豉苦能泄热,腐能胜焦。(肾气为腐,心气形之肾。

因而阳,病缘内经有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后乃治其他病,故此示戒。又曰:诸栀豉一法,证显实烦虚烦之不同,要皆可用以涌其余热。乃因汗吐下后,胸中阳气不足。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正宜因其高而越之尔。若谓津液内竭,正气暴虚,余邪不尽,则仲景原有炙甘草汤一法,宁敢妄涌以犯虚虚之戒耶!)加甘草,名栀子甘草豉汤,(仲景)治前证少气者。(刘宏璧曰:少气,则加甘草以和中,人缘子治涤景)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喻嘉言曰:满而不烦,即里证已具之实满。烦而象名栀子大黄汤。(仲景)治酒疸发黄,心中懊,或热痛,亦治伤寒食复。

(轻则消导,重乃攻下。)加枳实,名枳实栀子豉汤。(仲景)治伤寒劳复。

(大病瘥后,起居仲)治伤寒下利,能开胸痹,及大

卷六涌吐门

吐法

此方可代瓜蒂三圣之属。凡邪实上焦,或痰或食,或气逆不通等证,皆可以此代之。

卜子捣碎,以温汤和搅,取淡汤,徐徐饮之。少顷,即当吐。即有吐不出者,亦从下行矣一法以萝卜子为末,温水调服一匙,良久吐涎沫愈。

卷六涌吐门

稀涎散

治中风暴仆,痰涎壅盛,气闭不通,先通其关,令微吐稀涎,续进他药。(不可令醒后不可大投药饵,缓缓调治,过恐伤人。)亦治喉痹,不能进食。

皂角(四挺去皮弦炙)白矾一两为末,温水调下五分,或加藜芦。(藜芦能吐风痰,善通吴鹤皋曰:清阳在上,浊阴在下,天冠地履,无暴仆也。若浊邪逆上,则清阳失位而倒置矣治其为君痰,(丹张子和加藜芦常山甘草,名常山散,吐疟痰。(甘草合常山必吐。)

卷六涌吐门

干霍乱吐方

(三因)治干霍乱,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腹中大痛者。(霍乱,挥霍扰乱也。外有所感,内有所伤。阴阳乖隔,邪正交争,故上吐下泻而中绞痛也。邪在上焦则吐,在下焦则泻,在中焦则吐泻交作。此湿霍乱,证轻易治。若不能吐泻,邪不得出,壅遏正气,关格阴阳,其死甚速,俗名搅肠痧。切勿与谷食,即米饮下咽亦死。)烧盐热童便三饮而三吐之。

吐泻不得,邪结中焦。咸能软坚,可破顽痰宿食,炒之则苦,故能涌吐。童便本人身下降之气,引火下行,乃其旧路,味又咸寒,故降火甚速。(此由脾土郁极而不得发,以致火热内扰,阴阳不交而然。)盐涌于上,溺泄于下,则中通矣。方极简易,而有回生之功,不可忽视。(准绳曰:盐调童便,非独用以降阴之不通也。阴既不通,血亦不行,兼用行血药也。)单用烧盐。熟水调饮,以指探吐,名烧盐探吐法。治伤食,痛连胸膈,痞闷不通,手足逆冷,尺脉全无。(食填太阴,抑遏胆肝之气,不得上升。两实相搏,故痛连胸膈。阳气不舒,故手足逆冷。下焦隔绝,故尺脉不至。咸润下而软坚,能破积聚,又能宣涌。使不化之食,从上而出,则塞者通矣,亦木郁达之也。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或曰:食填太阴,胸中痞乱,两寸脉当用事,今反尺脉不见,其理安在。曰: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用在于地下,则万物生长,地之用在于天上,则万物收藏,此乃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故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水之源,本于天上。五脏主有形之物,物者,阴也。

阴者,水也。食塞于上,是绝五脏之源,源绝则水不下流,两尺之绝,此其理也。)千金用此法,三饮三吐,通治霍乱,蛊毒,宿食,腹痛,冷气,鬼气。(且曰:此法大胜用药。凡有此疾者,宜先用之。又有中食证,忽然厥逆,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者,名曰食厥。若作中风中一法用盐少许,于热锅中炒红色,乃入清水,煮至将滚未滚之际,搅匀试其滋味,稍淡,乃又法凡诸药皆可取吐,但随证作汤剂,探而吐之,无不可也。

卷六涌吐门

搐鼻法

湿家鼻塞头疼,或头额两太阳痛,宜行此法。

苦瓜蒂不拘多少为末,令病患噙水一口,将此药一字吹入鼻中,(凡云一字者,二分半也,湿家头疼,是浊邪乾清阳之分也。鼻者气窍,上通于脑,下属于肺。浊邪干之,故清窍不利

卷六涌吐门

搐鼻如圣散

治缠喉急痹,牙关紧闭。

皂角(去皮弦炙)白矾雄黄藜芦为末搐鼻。

卷六涌吐门

当归汤

吐虚痰。(体弱痰干而吐不出者,此方神效,虽吐而绝不伤气血也。)当归(五钱)甘草头(一钱)参芦(一钱)逆流水煎。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