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六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卷二百四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卷二百五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卷二百六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卷二百七十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
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第一百六十六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六十七 卷二百八十 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第一百七十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卷二百九十 列传第一百七十八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第一百八十
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第一百八十三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忠义一
从古忠臣义士,为国捐生,节炳一时,名垂百世,历代以来,备极表章,尚已。明太祖创业江左,首褒余阙、福寿,以作忠义之气。至从龙将士,或功未就而身亡,若豫章、康郎山两庙及溪笼山功臣庙所祀诸人,爵赠公侯,血食俎豆,侑享太庙,恤录子孙,所以褒厉精忠,激扬义烈,意至远也。建文之变,群臣不惮膏鼎镬,赤姻族,以抗成祖之威棱,虽《表忠》一录出自传疑,亦足以知人心天性之不泯矣。仁宣以降,重熙累洽,垂二百余载,中间如交阯之征,土木之变,宸濠之叛,以暨神、熹两朝,边陲多故,沉身殉难者,未易更仆数。而司勋褒恤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