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六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卷二百四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卷二百五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卷二百六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卷二百七十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
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第一百六十六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六十七 卷二百八十 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第一百七十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卷二百九十 列传第一百七十八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第一百八十
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第一百八十三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河渠三
○运河上
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馀里。综而计之,自昌平神山泉诸水,汇贯都城,过大通桥,东至通州入白河者,大通河也。自通州而南至直沽,会卫河入海者,白河也。自临清而北至直沽,会白河入海者,卫水也。自汶上南旺分流,北经张秋至临清,会卫河,南至济宁天井闸,会泗、沂、洸三水者,汶水也。自济宁出天井闸,与汶合流,至南阳新河,旧出茶城,会黄、沁后出夏镇,循泇河达直口,入黄济运者,泗、洸、小沂河及山东泉水也。自茶城秦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