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本经疏证 >《本经序疏要》·卷一

《本经疏证》《本经序疏要》·卷一

清朝 本经疏证 邹澍 著

序例

谨按诸药一种,虽主数病,而性理亦有偏着,立方之日或致疑混,复恐单行径用,赴急抄撮,不必皆得研究,今宜指抄《病源》所主药名,便可于此处疗,若欲的寻亦兼易解,其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今依《本经》《别录》注于本条之下,其有不宜入汤酒、宜入汤酒者,亦条于后。(《唐本》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多有差悞。宋人于逐药之下,依《本经》《别录》而注焉。)

凡药禀赋绝类,则功用广博,然推其端绪,要有归着,譬如麻黄,其异在所产之地,冬不积雪,则其归着在鼓发阳气,冲散阴邪,故凡束缚难伸之风(贼风挛痛),蔽锢盛热之寒(伤寒),乍扬更抑之热(温疟),迫隘不顺之气(上气咳气),皆所能疗,诚得谓一种可主数病矣。然不能治筋骨懈弛之风,阳气漏泄之寒,鼓荡不羁之热,随火冲逆之气。稽其效曰出汗,亦仅能令霾中见晛,不能令旱处致霖。曰下气,却祇能于横中辟道,不能于直下凿渠,又可谓性理有偏着否耶!“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反无汗,恶风者,葛根汤。”用麻黄、不用麻黄,其别在汗。“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沈者,泽漆汤。”用麻黄、不用麻黄,其别又在脉。立方之日,不洞晓是理,易致疑混。陶氏序《肘后百一方》云:『常居闲佚,乃可披检方书,或从禄外邑,将命遐征,或宿直禁闱,晨宵隔绝,或急速戎阵,城栅严阻,忽遇疾厄,拱手相向,搢绅君子且然,何况贫家野居,能不向单行经用,赴急抄撮以求活,此时而欲研究方书,探讨经义,证其非是,岂特不能且不暇矣。为此编者,笔墨省减,病名既得原委,药味遂可别择,循证求病,因病得药,从药检宜,诚可谓探之囊笥,庸竖均可成医者。嗟夫!世风递易,遵守殊规,徒知寒可攻热,热得疗寒,补概益虚,泄能除满,欲适燕而北其辕,固不为非是,殊不知自吴直往,定抵海滨;从滇径徂,辄归西域。遂致韧发坦途,诣终茅塞,惟古人所指示,曲尽攸宜,纵使羊肠鸟道,循是遄征,必可届四通八达,此昔日之僻径,即今日之广衢,而今日所谓广衢,乃金元已来所别辟也。甘苦之义,其旨渊微;冷热之宜,其情直遂。注此于下,相得益彰,意简要而用专精矣。』

疗风通用

为本经气性。没有〔〕为别录气性。钭体为别录药物,本经无。

【防风】〔温〕。主大风,头眩痛,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防己】〔平〕温。疗风肿及中风手足挛急。

【秦艽】〔平〕微温。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独活】〔平〕微温。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药性论》)。

【芎藭】〔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

【羌活】〔平〕微温。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药性论》)

【麻黄】〔温〕微温。治身上毒风,痹,皮肉不仁(《药性论》)。

蜀本

【鹿药】温。主风血,去诸冷,益老,起阳。

【天麻】平。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

【海桐皮】平。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海药》)。

【蛜祁】平。

【威灵仙】温。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

药对

【枫香】平。治疹痒毒(臣)。

【薏苡仁】微寒。主风,筋挛急,屈伸不得(君)。主风湿痹,下气。

【萎蕤】平。治中风暴热,不能转动者(君)。

【巴戟天】微温。治风邪气(君)。治一切风。(《日华》)

【侧子】大热。治湿风,大风拘急(使)。治冷风湿痹,大风筋骨挛急。(《药性论》)

【头血】治口僻(臣)。

【山茱萸】平。治风气(臣)。主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鸣,面疱。

【淡竹沥及叶】大寒。主风疾(臣)(,心意病也《集韵》)。

【牛膝】平。主风挛急(君)。

【细辛】温。主风擘急(君)。主风湿,痹痛,死肌。

【菖蒲】温(君)。并桂心大热吹鼻中,主风瘖(君)。

【梁上尘】微寒。以小豆大吹鼻中,治中风(使)。

【葛根】平。治暴中风(臣)。治金创,中风,欲死,煮汁饮之,口噤不开,多服生葛根自愈。(《肘后》)

【白鲜皮】寒。治风不得屈伸,风热(臣)。主头风,治一切风痹,筋骨弱乏,通小肠水气。(《日华》)

【白薇】大寒。治暴风热,四肢急满,不知人(臣)。

证类

【天虋冬】平、大寒。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

【附子】温、大热。腰脊风寒。

【杜若】微温。主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

【麦虋冬】平、微寒。

【羚羊角】温(应作寒)、微寒。治一切热毒风攻注(《药性论》)。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孟诜)。

【犀角】寒、微寒。散风毒(《药性论》)。治中风失音,热毒风(《日华》)。

【本】温、微寒。除风头痛,能治一百六十种恶风,鬼疰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药性论》)

【天雄】温、大温。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

【黄】微温。主大风癞疾。

【蒺藜子】微寒。治诸风,疬疡,破宿血。(《药性论》)

【耳实】温,叶微寒。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菊花】平。主四肢游风,利血脉。(《日华》)

【狗脊】平、微温。治男子女人毒风,脚,邪气,湿痹。(《药性论》)

【莽艹】温。主风头痒,可用沐,勿令入眼。

【柏子仁】平。主风湿痹,治风,润皮肤。(《日华》)

【蔓荆子】微寒、微温。治贼风。(《药性论》)

【当归】温、大温。主恶血内塞,中风,,汗不出。

【乌喙】微温。主风湿,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

【萆薢】平。主冷风痹,腰腿不遂,手足惊掣。(《药性论》)

【踯躅】温。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

【栾荆】温。主大风,头面手足诸风。

【辛夷】温。主风头脑痛。

【小天蓼】温。主一切风虚羸冷,手足痹疼,无论老幼轻重,浸酒及煮汁服之。

【干蝎】温。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涩,手足抽掣。

【乌蛇】温。主诸风瘙,瘾疹,皮肤不仁,顽痹。

【天南星】温。主中风,除痰,麻痹,下气,破坚积。

【乌头】温、大热。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

【白花蛇】温。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

【酸枣仁】平。主筋骨风,研末作汤服之。(《药性论》)

【鼠黏子】平。除风伤。

【牛黄】平。疗中风失音,口噤。(《日华》)

【枳壳】微寒。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

【牡刑子】微寒、平。根,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表。(《唐本》引《别录》)

风之病人也,大率有三。有感而即发者;有既入人身,盘旋气血间,久乃成病者;有人身阳气自应风化为患者。感而即发,如伤寒、温热、时气等类是已。既入人身,盘旋气血间,久乃成病,如风眩、头面风等类是已。此篇大旨为诸病提纲挈领,独于人身阳气自应风化为病者加详,何谓?人身阳气自应风化,盖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则阴阳固互相为用矣。然不有阴气凝聚,阳在内不得出,奋击为雷霆者乎!不又有阴气凝聚,阳在外不得入,周旋不舍而为风者乎!是故风者,阳气之变眚也,其卦为巽,巽者阴初凝而完聚,阳始退而娇强。强者力不能散聚之纫密,聚者偏不受强之提撕,于是相摇相曳,相摩相荡,而周旋不舍焉,而抑扬飘骤焉,必得雨而风乃息,雨固阴阳之既翕而化焉者也。故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设使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斯阳亢无以升降,于是为出柙之虎,失系之猿,而穷而无归,咆哮狡狯,百变不已。窥篇中大意,阳之郁者伸之,阳之劲者缓之;阴之结者破之,阴之竭者濡之。随其所在而泽阳,因其所近而招阴,增膏以定火之,溉水以拯木之枯。总不出用阴和阳一语,就病以征药,即药以审病,纷纭胶扰之中,未始不可随处洞彻源委也。

风眩

【菊花】〔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

【飞廉】〔平〕。主头眩,顶重。

【踯躅】〔温〕。

【虎掌】〔温〕微寒。主风眩。主风眩目转(《药性论》)。

【杜若】〔微温〕。主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眩倒,目。

点击验证查看全文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