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白话《汉书 >赵充国传

《白话《汉书》·赵充国传

汉朝 白话《汉书 班固 著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圭阝人,后来迁移到金城令居。

  开始是骑士,因是六郡好人家的青年擅长骑射而补入羽林军。

  为人稳重、勇敢,有大谋略,年轻时就喜爱将帅的法度,又学习了兵法,通晓四方邻国的事情。

  武帝时,以代理司马的职位跟随贰师将军进攻匈奴,被匈奴人重重围困。

  汉军好多天缺粮,死伤的人很多,赵充国就与一百多名勇士冲出重围,攻破敌阵,贰师将军领兵跟随他们,于是才解围脱险。

  赵充国身上受了二十多处伤,贰师将军把他的情况向皇上汇报,皇上下诏召充国到皇上住地。

  武帝亲自接见他并察看了他的伤势,感叹不已,拜赵充国为中郎将,升车骑将军长史。

  昭帝时,武都氐人造反,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率兵进攻,平定了叛乱,调为中郎将,率兵驻守上谷,回京后担任水衡都尉。

  进攻匈奴,俘获了西祁王,提拔为后将军,照旧兼任水衡都尉。

  他同大将军霍光一道,制定国策,尊立宣帝,封为营平侯。

  本始年间,担任蒲类将军,征讨匈奴,杀了几百个匈奴人,回京后担任后将军、少府。

  匈奴大规模出动十多万骑兵,向南紧逼汉朝边塞,直到符奚庐山,打算侵入抢掠。

  从匈奴逃跑过来投降汉朝的题除渠堂提供了这些情况,于是朝廷派遣赵充国率领四万骑兵驻扎在缘边九郡。

  单于得知这一消息,退兵离去。

  这时,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行经诸羌,先零首领说希望随时渡过湟水向北去,驱赶百姓到不能耕种的地方放牧牲畜。

  安国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朝廷。

  赵充国弹劾安国奉命出使不敬职守。

  这以后,羌人照先前所说,强行渡过湟水,来到汉朝区域,郡县无法制止他们。

  元康三年(前63),先零就与羌各部落首领二百多人化解仇恨,交换人质结盟,打算侵入汉朝区域。

  皇上听说后,向赵充国询问对策,赵充国回答说:“以前羌人容易对付的原因是各部落各有首领,常常互相攻击,情势不能统一。

  过去的三十多年,西羌反叛时,也是先化解仇恨,订立合约,攻打令居,与汉朝对抗,经过五、六年才平定。

  到征和五年(前88),先零首领封煎等与匈奴通使,匈奴派人到小月氏,转告诸羌说:汉朝贰师将军的十多万军队投降了匈奴。

  羌人被汉人奴役得很苦。

  张掖、酒泉本是我们的地盘,土地肥美,可以共同攻击汉人,然后居住这里。

  从这看来,匈奴想与羌人联合,不止一代。

  不久前,匈奴被西方战事困扰,又听说乌桓来保卫汉朝边塞,恐怕战争又从东方发生,屡次派使者出使尉黎、危须诸国,用年轻男女、貂皮大衣为许诺,打算瓦解他们。

  这条计策没有实现。

  怀疑匈奴又派使者到羌中,道路通过沙阴、盐泽,经过长坑,进入穷水塞,南行抵达归附小国,与先零差不多大小。

  我担心羌人变故不仅仅如此,以后还将与其他部族联合,应该趁他们还未联合之际及早防备。”一个多月后,羌侯狼何果真派使者到匈奴借兵,打算攻打鄯善、敦煌,断绝汉朝与西域各国的通道。

  赵充国认为“:狼何是小月氏种族,在阳关西南,照情形看,是不能独自想出这条计策的,怀疑匈奴的使者已到羌中,先零、四千、千干等部族才化解仇恨订立合约。

  到秋天马肥,变故必然产生。

  应该派使者巡视边防守军,预先防备,告诫诸羌,不要让他们化解仇恨,利用他们的矛盾发觉阴谋。”于是两府又奏明朝廷,派遣义渠安国巡视诸羌,分别善恶。

  安国一到,就召集先零三十多个部落首领,把其中特别凶暴狡猾不驯服的全杀了。

  放纵士兵屠杀羌人部落,斩首一千多级。

  于是那些投降汉朝的羌族和归义羌侯杨玉等既害怕又愤怒,认为汉朝不信任他们,就抢掠小部落,背叛汉朝,侵犯边塞,攻打城池,杀害地方官。

  安国以骑都尉的身份率领三千骑兵驻守防范羌人,到浩..,被敌人袭击,丢失了很多辎重武器车辆。

  安国撤回,到令居,报告朝廷。

  这时是神爵元年(前61)春天。

  当时赵充国已七十多岁了,皇上认为他年纪大了,就派御史大夫丙吉向他请教谁可以为将出征,他回答说:“没有人能超过老臣我的了。”皇上派人问他:“估计羌贼怎么样?应当用多少军队?”他回答说“:百闻不如一见。

  战争难以在远方估计,我希望尽快赶到金城,把地形图和作战方案奏上。

  不过羌贼是小敌,违反天意背叛汉朝,消灭他们不须多久,希望陛下把任务交给我,不要担心。”皇上笑着说“:可以。”赵充国来到令居,等待兵力结集满一万骑兵,打算渡过黄河,又担心被敌人截杀,就在夜里派遣三校骑兵,战马衔枚,率先暗渡,一渡过就马上列阵扎营,正好天亮,全部结束,于是依次全部渡过。

  几十百把个敌骑来到,在阵旁出入。

  赵充国说:“我们的战士马匹正疲倦,不要追逐敌人。

  这些都是骁勇的骑兵,难以制伏,又恐怕他们是诱兵。

  打仗以消灭敌人为目的,小利不值得贪取。”命令军队不要理睬。

  派骑兵侦察四望碠中,没有敌人。

  就在夜里率兵登上落都山召集各校的司马,对他们说:“我就知道羌贼不会用兵。

  假使敌人调几千人把守四望碠中,军队哪能进入?”赵充国经常把侦察兵派出很远,认为这很重要,行军时一定要做好战斗准备,宿营一定要壁垒森严,特别能持重,爱护士兵,先策划好再打仗。

  于是向西前进到西部都尉府,每天用好酒食供给军士,战士们都想为他打仗。

  敌人多次挑战,充国坚守不出。

  抓到俘虏,说是羌人首领互相责备说:“告诉你们不要反叛,你们不听,现在天子派赵将军来,八九十岁了,很会用兵。

  现在请求决一死战,哪里能够啊?”赵充国的儿子右曹中郎将赵..,率领期门亻次飞、羽林孤儿、胡越骑兵作为侧冀部队,到达令居。

  敌人同时出动断绝粮道,赵..向朝中报告,皇上命令他率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共同搜捕山中小股敌人,使粮道渡口畅通。

  当初,四千、千干的首领靡当儿派弟弟雕库来报告都尉说先零打算反叛,几天后果真反叛了。

  雕库族人有很多杂在先零中,都尉就扣留雕库作人质。

  赵充国认为他没有罪,就派他回去告诉各部落首领“:大军诛杀有罪的人,有罪无罪自会分得清清楚楚,不要跟着别人,自取灭亡。

  天子转告诸位羌人,犯法的人可以捕杀犯法的人,免除他的罪。

  杀有罪的大首领一人,赐钱四十万,中首领十五万,小首领二万,杀壮年男子三千,杀女子和老小的一千钱,又把他捕获的人的妻子、儿女、财物全给他。”赵充国策划想用威信招降四千、千干和抢掠的人,瓦解敌人阴谋,敌人疲倦到极点时再攻打他们。

  当时皇上已调发三辅、太常的犯人免去监禁,编为部队,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地方军军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等地骑兵,与武威、张掖、酒泉太守驻守各自郡县,共计六万人。

  酒泉太守辛武贤上奏说“:各郡部队都驻守南山,北边空虚,这种形势不能长久。

  有人说到秋冬再进军,这是敌人在境外的策略。

  现在敌人不时侵犯,那里寒冷艰苦,汉军的马匹无法过冬,驻守在武威、张掖、酒泉的部队超过一万人马,大多是瘦弱的。

  可以增加马的口粮,在七月上旬带三十天的粮食,从张掖、酒泉分兵同出,一同攻击在鲜水上的四千、千干人。

  敌人视牲畜如命,现在都被冲散,军队如果分几路出发,即使不能把敌人全部消灭,但是可以夺取敌人的牲畜,俘虏他们的妻子儿女,然后退兵返回,冬天再进攻他们,大军频频出动,敌人一定震动瓦解。”天子把这封上书交给赵充国,让他与了解羌人情况的校尉及士兵广泛讨论。

  充国与长史董通年认为“:辛武贤想带领一万轻骑兵,从张掖分两路出发,道路迂回达千里之远。

  让一匹马驮着骑士与马三十天的口粮,即二斛四斗米,八斛麦子,又有衣服装备武器,很难追击敌人。

  部队劳苦来到,敌人一定能预计到部队的行动,稍微退去,追随水草,逃入山林。

  如果追随敌人深入山林,他们就占据前方的险要,切断后方的咽喉,断绝粮道,我军一定会陷入危险境地,被野蛮人耻笑,一千年也不能返回中原。

  辛武贤认为可以夺取敌人的畜产,俘虏他们的妻子儿女,这只怕是空话,不是最好的计策。

  另外武威县、张掖郡的日勒县都正对着北边要塞,有贯通的山谷和水草。

  我担心匈奴与羌人有阴谋,将要大规模进犯,妄想占据张掖、酒泉,断绝西域通道,因此,张掖、酒泉的地方部队尤其不可调动。

  先零是首先开始叛逆的,其他部族是被挟持的。

  所以我们的不高明的计策是:捐弃四千、千干愚昧糊涂的过错,隐忍不张扬,先对先零进行诛伐,来震动四千、千干,他们必然会悔过,重归善良,从而赦免他们的罪行,选择懂得他们习俗的好官员调理安抚,这是保全军队稳操胜券安定边防的策略。”天子把这道上书交给百官讨论,参加讨论的公卿都认为先零兵力强盛,又恃仗四千、千干的援助,不先打败四千、千干,就不可能图谋先零。

  皇上于是拜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驽将军,派使者到酒泉拜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赐给加盖印玺的书信表扬他并采纳了他的计策。

  用书信告诫责备赵充国说:皇帝问候后将军,日晒夜露辛苦了。

  将军计划打算到正月才攻打四千羌,羌人应该收获了麦子,已经远远地迁走妻儿,精兵万人打算侵犯酒泉、敦煌。

  边防守军少,老百姓参加防守又不能种地。

  现在张掖以东地方,粮食贵到每石一百多钱,畜草每捆几十钱。

  转运输送各地并起,百姓不得安定。

  将军率领一万多兵众,不尽早趁秋天水草丰足的便利夺取敌人的畜产粮食,莫非想等到冬天进攻,那时敌人都会蓄积粮食,多数藏匿山中,恃仗险阻,而汉军官兵将忍受严寒,手足冻裂,那样难道会有利吗?将军不考虑国家的花费,想用多年时间来取得微小胜利,哪一个将军不喜欢这样?现在命令破羌将军辛武贤率兵六千一百人,敦煌太守快率兵二千人,长水校尉富昌、酒泉侯奉世率领女若、月氏兵四千人,共约一万二千人,携带三十天的口粮,在七月二十二日进攻四千羌,沿鲜水北岸蜿蜒而上,距离酒泉八百里,距离将军一千二百里左右。

  将军请率兵选择有利路线向西并进,即使不能会合,也让敌人听到东方、北方大军一起来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瓦解敌人内部,纵然不能消灭,也应当有瓦解的。

  已命令中郎将赵..率领胡越亻次飞射士、步兵二校,加强将军兵力。

  目前五星出现在东方上空,中原大利,蛮夷大败。

  太白星出现的位置很高,象征用兵深入敢战的人吉利,不敢战的人凶险。

  将军赶快整装出发,趁着有利天时,消灭叛贼,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要再有怀疑。

  赵充国已经受到责备,但认为将军受任带兵在外,如果适宜固守,就应该以固守来安定国家。

  于是上书告罪,趁便陈述战略部署的得失利害,奏折中写道:我听说兵法有“进攻力量不足的但防守有余”的说法,又说“善于打仗的人让敌人送上门来消灭他,但不被人牵制送上门去。”现在四千羌打算侵犯敦煌、酒泉,我军应当整顿兵马,训练战士,等待他们到来。

  采用坐在家中招引敌人到来的方法,以逸击劳,这是取得胜利的途径。

  现在担心两郡兵少不够防守,却调动他们去进攻,丢下招引敌人上门的策略,却走上被敌人牵引的道路,我以为没有好处。

  先零羌贼打算反叛,所以与四千、千干化解仇恨,缔结条约,但是内心不能不担心汉朝军队到来,四千、千干背叛他们。

  我认为先零的计策是常希望先奔赴四千、千干的急难,援救他们,使合约坚固,我们先攻打四千,先零一定援助他们。

  现在敌人马匹肥壮,粮食正充足,攻打他们恐怕不能损伤他们,恰恰让先零向四千羌施行恩德,使合约坚固,使他们团结。

  敌人的联盟坚固,内部团结,精兵二万多人,又胁迫各小部族,附合的人渐渐众多,像莫须之类的小部族不容易离间。

  这样,敌人的兵力渐渐强大,消灭他们要用几倍的力气,我担心国家的忧患累计要用十年计算,不是二三年。

  我能够蒙受天子厚恩,父子都在显贵之列,我的职位已达到上卿,爵位为列侯,年龄已七十六岁,即使为皇上的命令去死,也死而不朽,没有顾念。

  私下想,对羌用兵的利害得失只有我最熟悉,在我的计策中,先诛杀了先零,那么四千、千干之类不再麻烦军队就会归服。

  如果先零已消灭,四千、千干还不服,过了正月就进攻他们,符合计策规律,又正是时候。

  现在进兵,的确看不到好处,请陛下考察裁夺。

  六月二十八日上奏,七月五日就御书批复同意赵充国的计策。

  赵充国率兵到达先零地面,敌人集中驻扎时间长了,警惕性松懈,突然看见大批军队,就抛弃车辆辎重,打算渡过湟水。

  道路狭窄,赵充国就命令部队慢慢前进,驱赶他们。

  有人认为,夺取胜利应该快,现在速度太慢,赵充国说“:这些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能追得太急。

  慢慢追,他们就会逃跑不回头,追得急了,他们就会回头拼命。”各位军官都说“:真妙!”这一仗,跳到水中淹死的敌人有几百,投降和斩首的五百多人,缴获马、牛、羊十万多头,车四千多辆。

  军队到达四千地,赵充国命令军队不要焚烧村落和田中畜草。

  四千羌得知,高兴地说:“汉军果真不打我们了!”首领靡忘派人来说“:希望能够返回故地。”赵充国向朝中报告,还未得到批准。

  靡忘前来自动归服,充国赐给他酒食,让他回去向部族人讲明情况。

  护军以下的军官都向赵充国诤谏,说:“这个叛贼,不可擅自让他回去。”充国说:“各位只想照章办事,以求自安,不是为国家忠心策划。”话未说完,御书回复,命令将靡忘按赎罪处理。

  后来四千终于不须动用军队就归服了。

  这年秋天,赵充国病了,皇上给他的书信说“:命令后将军:听说将军腿脚不便又被腹泄折磨,将军年纪大了,又加上疾病,万一有不测,朕很担心。

  现在令破羌将军到营地,担任将军副手,赶紧趁有利时机,士气高昂,在十二月份进攻先零羌。

  如病情加剧,就留守驻地,不要亲自前去,只派破羌、强弩二位将军即可。”当时投降的羌人已有一万多人。

  充国估计先零羌一定会自动瓦解,打算让骑兵解散,步兵屯田,等待敌人瓦解。

  写好奏章还未送呈朝廷,正好得到进军的御书,他的儿子中郎将赵..害怕,让门客向赵充国进谏说“,如果真的命令部队去进攻的话,即使军队被打垮,将领被杀,危及国家,您能保住将军之位也可以。

  进军无论有利或有害,哪里又需要争辩呢?一时不合皇上心意,派御史前来斥责您,将军的性命尚且不能自保,哪有国家的安定呢?”赵充国叹息道“:这算什么话!太不忠了!当初要是采纳了我的意见,羌贼能发展到这个地步吗?那时推荐可以先巡行诸羌的人,我举荐辛武贤,丞相御史又奏明皇上派义渠安国,终于酿成祸乱。

  金城、湟中每斛谷八钱,我对耿中丞说,购进二百万斛谷,羌人将不敢妄动。

  耿中丞请求购进一百万斛,才得到四十万斛。

  义渠安国第二次出使,又用去了一半。

  没有采纳这两条计策,羌人所以敢叛乱。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已经是这样了。

  现在战争久久不能结束,四方蛮夷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乘机而起,即使有智谋的人也不能在事后想出对付的好计策,哪里只是担忧羌?我坚决死守,圣明的君主可以对他尽忠直言。”于是送上屯田奏:我听说,军队是用来宣扬皇上恩德、除去祸害的工具,在外军事行动得当,国内就有福祥产生,所以不能不慎重。

  我率领的将士以及马、牛的食用,每月用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一千六百九十三斛,干草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

  战争持久不能结束,徭役不止。

  又恐怕其他蛮夷仓猝间有难以料想的变乱,乘机而起,成为皇上心病,这的确不是早先在朝廷中制定的胜敌之策。

  再说,羌贼容易用计谋打败,难以用军队打败,所以我愚蠢地认为不适宜进攻他们。

  估计从临羌向东到浩..,羌贼原来的田地和公田,老百姓没有开垦的大约二千顷以上,这里的岗亭大多是残破的。

  我先头部队入山,砍伐木材大小六万多棵,都在河流旁边。

  我希望解散骑兵,留下免刑应募的与淮阳、汝南步兵以及将士私人的随从人员,共计一万二百八十一人,每月用谷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零八斛,分兵驻守要害地方。

  等到冰雪溶解,将木材顺水流下,修缮各地岗亭,疏通沟渠,修整湟碠以西道路桥梁七十处,让道路可以到达鲜水附近。

  农事到来,每人分给十二亩。

  到四月草生,调集郡里骑兵与归属国的胡人骑兵勇士各一千,备用马二百匹,到这里吃草,为耕种人巡逻。

  屯田所得补充到金城郡,增加积蓄,节省大量费用。

  现在大司农转运到的谷,足够支付一万人一年的口粮。

  谨呈上屯田地方以及器用簿,请陛下裁决。

  皇上回复说:“皇帝问后将军,你说打算解散骑兵,用万人留守屯田,假如按将军的计策,敌将在何时消灭?战争当在何时结束?请反复考虑利益得失,再奏。”赵充国送呈陈述具体情况的奏章说:我听说帝王的军队以保全自己来取胜,所以重视计谋而轻视打仗。

  打仗即使百战百胜,也不是最会打仗的。

  因此先让敌人不能战胜自己,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

  蛮夷习俗虽然不同于礼义之邦,但是他们想避开危害,趋向利益,爱亲戚怕死亡的心理是一样的。

  现在敌人没有肥美的土地和茂盛的畜草,为离开故土远逃他方发愁,骨肉离心,人人有背叛之意,而圣明的君主让军队返回解散军队,万人留守屯田,顺应天时,利用地利,对付可以打败的敌人,虽然没有马上消灭,但战争的解决可以希望在一年内结束。

  羌贼瓦解,前后投降的有一万零七百多人,再加上带话回去的共七十批,这是我们坐着不动手就可肢解羌贼的工具。

  我谨分条陈述不出兵留守屯田有利的十二项理由。

  步兵九校,将士万人,留守屯田作为武装力量,通过屯田获得粮食,威德并行,这是第一条。

  又借此驱赶击败挤占羌贼,使他们不能回到肥沃的地方,用贫困瓦解他们的民众,造成羌贼彼此背叛的原因,这是第二条。

  当地居民一同耕种,不放弃农业,这是第三条。

  现在军队及马匹一个月的粮食,估计能支付屯田兵士一年,解散骑兵来节省大量费用,这是第四条。

  到春天,节省武装士兵沿着黄河、湟水用船运谷到临羌,耀武扬威,向羌贼显示我大汉历代抵御外敌的军队,这是第五条。

  在空闲时运送砍伐的木材,修缮岗亭,储备到金城中,这是第六条。

  屯田军队出动,利用有利时机打击敌人;不出动,又让反叛的敌人逃窜到严寒的地方,遭受霜雪疾病冻掉指头的折磨,不费气力就得到必定取胜的方法,这是第七条。

  不用经受长途跋涉历经艰险被围追死伤的危险,这是第八条。

  国内不减少朝廷威望,国外不让敌人得到可乘之机,这是第九条。

  又不会惊动黄河以南大千干、小千干的羌人,让他们因其他变故而担心,这是第十条。

  治理湟碠中的道路桥梁,让道路可以到达鲜水,控制西域,扬威千里,让军队从平坦的道路上通过,这是第十一条。

  大量费用既然节省了,徭役预先停止,以防备突然事故。

  这是第十二条。

  留守屯田可以得到十二条好处,出兵就失去十二条好处,我能力差,年岁又老,不知道长久计策,请皇上命令博学多才熟悉情况的公卿大臣加以抉择。

  皇上又回复说:“皇帝问后将军:您说的十二条好处,已全部得知。

  敌人虽然尚未消灭,但战争的结束可望在一年内解决,可望一年内,说的是今年冬天吗?还是说什么时候?将军难道不考虑敌人听说解散很多军队,将集中精锐力量,攻击骚扰耕种的人和道上的守军,又屠杀抢掠百姓,那时将用什么阻止他们?另外,大千干、小千干以前说过‘:我们报告汉军先零驻扎的地方,可是汉军不去攻打,却长久地留在这里,莫不是仿效本始五年(前69)时不分别我们的好意,连我们也要一并攻打吗?’他们心里常常害怕。

  现在军队不出动,大千干、小千干该不会在变乱发生时与先零联合成一体吧?将军反复考虑后再奏。”充国上奏说:我听说军队以计谋为根本,所以计谋多的胜过计谋少的。

  先零羌人精兵现在剩下不到七八千人,失去土地,流落远方,人员分散,饥寒交迫。

  四千、千干、莫须又抢掠了他们的很多瘦弱牲畜,不断有反叛逃回的人,都听说天子明令奖赏捕杀有罪的人,我以为敌人的崩溃可指日而待,远在明春,所以说战争的结束可在一年内解决。

  我也注意到北部边界从敦煌到辽东一万五千多里,只有几千将士把守要塞和岗亭,不过即使敌人多时,也不容易攻下。

  现在留步兵一万人屯田,那里地势平坦,有高山了望远方,部队互相保护,修筑壕沟、堡垒、谯楼,用通道联络,利于弓驽作战和调整部队。

  烽火相通,势力所到都将合力御敌,以逸待劳,这是用兵的有利之处。

  我愚蠢地认为屯田在内有不须费用的好处,在外有防守御敌的准备。

  骑兵虽然解散,但敌人看见万人留守屯田,作出一定要擒获他们的样子,敌人的土崩瓦解归降,应该不需多久了。

  从现在到三月底,敌人马匹瘦弱,一定不敢抛弃妻子儿女在别的部族中,而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前来侵犯。

  又看见屯田将士有精兵万人,最终将不敢带着他们的妻儿老小重新回到过去的地方。

  这就是我的不高明的计策,据此估计敌人将自行瓦解,不战就可以自行消灭。

  至于敌人小规模地抢掠,不时杀害人民,这原是无法立刻禁止的。

  我听说打仗没有一定取胜的把握,就不要轻易交战;进攻不能一定攻下,就不要随便动用军队。

  如果下令出兵,即使不能消灭敌人,但能让敌人完全不进行小规模的抢掠,那么出兵也可以。

  如果与现在一样不能制止小规模抢掠,又放弃了不花气力就可取胜的办法,让敌人有可乘之机,出兵最终又看不到好处,让国库空虚,自己疲敝,抛弃根本而消耗自己,那就不是用来对待蛮夷的好办法。

  另外大军一出动,返回时不可又留守,湟中也不能空,如果这样,徭役又要征发。

  再说对匈奴不可不防备,对乌桓不可不担忧。

  现在长期辗转运输耗费很大,把国家的战备用粮全部用来供给一个角落,我认为不好。

  校尉临众幸而能秉承皇上威德,带着很多钱财,安抚众多羌人部落,把皇上的诏令明白告诉他们,应该都闻风而动。

  虽然他们先前曾说“:该不会仿效本始五年(前69)?”,应该没有异心,不值得因为这个缘故出兵。

  我私下想,遵从皇上诏令,远出边塞,率军在远方作战,即使耗尽天子的精兵,散落车辆战甲在山野,虽然没有一点功劳,也能随便得到避嫌的便利,事后没有过错和责任,这是人臣不忠的便利,不是圣明君主和国家的福分。

  我有幸能带领精兵,讨伐不义,却未尽早消灭敌人,罪该万死。

  陛下宽厚仁慈,不忍心惩罚我,使我能够多次反复考虑。

  我已经考虑得很成熟了,不敢回避杀头危险,冒死陈述己见,请陛下仔细考察。

  赵充国的奏折每次奏上,皇上就交给公卿大臣讨论。

  起初同意充国计策的是十分之三,后来是十分之五,最后是十分之八。

  有诏令追问充国前次奏折中的话有不适宜的地方,充国就在下次奏折中予以阐述,公卿大臣都被折服。

  丞相魏相说“:我很愚蠢,不熟悉战争的利害关系,后将军屡次制定战争策略,他的话常常正确,我担保他的计策一定可以运用。”皇上于是回复充国说“:皇帝问后将军:上封奏折谈到可以打败羌贼的办法,现在听从将军意见,将军的计谋很好。

  请报上留守屯田和应当解散的人马数目。

  将军努力进餐,谨慎地处理战争事务,保重身体!”皇上因为破羌、强弩将军多次建议应当出击,又因充国屯田地方分散,恐怕敌人侵犯,于是两条计策都听从。

  命令两将军与中郎将赵..出击敌人。

  强弩将军出击有四千多人投降,破羌将军杀敌二千,中郎将赵..杀敌逼降的也有二千多人,另外赵充国又招降五千多人。

  皇上下令停止战争,只有赵充国留守屯田。

  第二年五月,充国上奏说:“羌人本来大约五万兵力,共斩首七千六百级,投降的三万一千二百人,在黄河、湟水淹死的、饿死的五六千人,定计漏网与煎巩、黄羝一起逃跑的不过四千人。

  至于羌人靡忘等,我保证一定能得到他们,请求解散屯田部队。”奏折被批准,赵充国班师回朝。

  与赵充国交往很好的浩星赐迎接劝说赵充国说:“大家都认为破羌、强弩二将军出击,斩首获降很多,敌人因此崩溃。

  但是有识之士认为敌人已穷途末路,即使不出兵,也一定会自行归服。

  将军马上就要见皇上了,应该归功于二位将军的出击,不是自己能比得上的。

  像这样,将军的计策就没有落空。”充国说:“我年纪老了,爵位已到顶,难道会因避嫌或夸耀一时之事来欺骗君主吗?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应当为后世效法。

  我不在余年向陛下明确陈述用兵的利害关键,如果仓猝死去,谁又会说这些呢?”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全对皇上说了。

  皇上认为他的计策正确,就免除了辛武贤的破羌将军官职,派他仍回到酒泉担任太守,充国又担任后将军卫尉。

  这年秋天,羌人若零、离留、且种、儿库共同杀了先零大首领犹非、杨玉,与各首领弟泽、阳雕、良儿、靡忘一起率领煎巩、黄羝部族的四千多人投降汉朝。

  封若零、弟泽二人为帅众王,离留、且种二人为侯,儿库为君,阳雕为言兵侯,良儿为君,靡忘为献牛君。

  首次设置金城属国来安置投降的羌人。

  皇上下诏推荐可以卫护羌人的校尉人选,当时充国生病,四府推荐辛武贤的小弟弟辛汤。

  充国立即带病上奏“:辛汤酗酒,不能主管蛮夷。

  不如辛汤的哥哥辛临众。”当时辛汤已被任命,又有诏书改任辛临众。

  后来辛临众因病免官,五府又推荐辛汤。

  辛汤屡次醉酒向羌人撒酒疯,羌人反叛,最终正像充国预料的那样。

  当初,破羌将军辛武贤在军中时与中郎将赵..闲聊,赵..说:“车骑将军张安世开始时曾让皇上不高兴,皇上想杀了他,我家将军认为安世原本随侍孝武帝几十年,被认为忠诚谨慎,应该保全宽恕他。

  安世因此能免罪。”等到充国回京谈战争事情,辛武贤被免去将军,回去担任原来的职位,深切怀恨,上书告发赵..泄露宫禁秘密,以赵..违反禁令进入到赵充国幕府的司马中随便屯兵为借口,交给法官审讯,赵..自杀。

  赵充国申请退休,皇上赐给安车和四匹驾车的马,黄金六十斤,免职回家。

  朝廷每有四方邻国大事讨论,他常常参与制定战略,皇上向他请教计策。

  终年八十六岁,甘露二年(前52)去世,赐谥号壮侯。

  爵位传给儿子再到孙子赵钦。

  赵钦娶了敬武公主为妻。

  公主没有儿子,公主教赵钦的美人习假称有孕,把别人的儿子冒充自己的儿子。

  赵钦去世后,儿子赵岑继承侯爵,习成为太夫人。

  岑的亲生父母贪得无厌,以至怀恨告发。

  岑因不是赵钦的儿子被免爵,封国被除。

  元始年间,振兴功臣后代,又封赵充国的曾孙赵亻及为营平侯。

  当初,赵充国凭着功德与霍光同等级,未央宫画有图像。

  成帝时,西羌曾有军情,皇上思念将帅之臣,追念表彰赵充国,就召黄门郎扬雄到充国的画像旁写诗赞颂他。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