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皇朝经世文续编 >卷二十 吏政三官制

《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二十 吏政三官制

清朝 皇朝经世文续编 盛康 著

因时论六官制          

吴铤

予尝考古今官制。有专职而误分者。有兼治而误合者。有新置而其名不经者。有因故而其实已亡者。颇乖违不合于理。皆不汉若。汉制之善。在于官简而事省。任专而民近。官简则不。事省则不烦。任专则功罪皆着其实而无旁贷。民近则上下皆知其隐而无遁情。后世所以不如汉者。其端有七焉。汉有乡亭官。曰三老。曰啬夫。曰游徼。皆近民。故得通其情于上。后世乡亭官苦官侵辱。皆避免。于是设坊长地保。与官绝远而治日衰。一也。汉制。丞治钱谷。簿治文书。尉治狱。皆亲民事。助守令为治。明初犹然。其后皆废为闲曹。而守令以一身不能周知利病。故置宾僚以自辅。二也。汉制。察守令治民。惟刺史位下大夫二千石而已。后世置督抚司道于守令上。而守令惧掣肘不能尽其治。三也。汉制。以乡举里选为官。士大夫得为乡守令。故其情易知。后世铨选。近者数百里。远者至万里。与民绝隔。无由知其利病。逮其久而知之。则又将迁去矣。四也。汉制。文书稀简。守令上奏。辄报闻。天子受其成而已。近世法渐烦。轻重上下。皆奉功令惟谨。故事如猬毛不可理。五也。汉制。守令擅生杀。其权重。故民皆悚惧而不敢逞。近世行台省权不敌汉守令。守令权不敌汉户贼曹。故民易为奸。六也。汉时禄皆授田。故官吏皆自爱。不敢为非。近世俸禄薄。不足自供。故官吏多舞文贪墨难考究。七也。此汉制之所以善也。诚能举而复之。则内外相维。轻重相准。核实而无缪滥之獘。器使而息奔竞之风。斯七者之獘去。而百司具举。庶绩咸理矣。

  通论唐宋官人之法         

孙鼎臣

古者士入大学。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而国与天下之理皆备焉。庠序学校。其养之有礼。其教之有法。然及其升于司徒司马。犹必论定而后官。位定而后禄。如此其慎也。后世古制废矣。然取之不精。用之必审。重于其始进。而不限其将来。磨以岁月。穷以事变。犹可以塞侥幸而作人才。此吾于唐宋有取焉。而深咎明制之失也。官人之由贡举。三朝之所同也。迟速之序。内外之任。则有异矣。唐制。秀才高第。正八品上。京官则协律郎署令。外官则中州录事参军事军镇兵曹仓曹参军事之属。明经高第。从八品下。京官则三省主事考功主书评事。外官则京县尉上中县丞之属。进士明法甲第。从九品上。京官则宏文馆校书郎正字。外官则诸府州录事上县尉中县主簿之属。乙第。从九品下。京官则崇文馆校书郎。外官则京县录事中下县尉之属。唐人由科目入仕。品秩不过如此。宋制。进士明经。入望州判司。次畿县簿尉。九经。入紧州判司望县簿尉。诸科明法。入上州判司紧县簿尉。判司簿尉初任循一资。入知令录。次任二考以上。入正令录。知令录循一资。入初等职官。正令录入两使职官。初等职官两资。入支掌防团判官。三资。节察判官。故苏子瞻言选人改京官。常须十年以上。荐更险阻。析计毫厘。其与唐计不甚相远也。明制不然。进士高者入翰林。次主事中行评博。又其次为知县。而簿尉之职。以待流外。即举人常调。亦皆自知县始。则其迟速与唐宋悬绝矣。其内外迁转之制。唐世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侍郎阙。择尝任刺史者。郎官阙。择常任县令者。韩退之河南府同官记。卢迈郑余庆诸人。皆以主簿参军。入为御史郎中。官至尚书宰相。是也。宋人仕宦。以台阁禁从为荣。而非积资累劳不能至。干道二年。诏非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非曾任监司守行。不得为郎官。初等职官除大理寺丞。两使职官除著作佐郎。支掌团防判官除太子中允。节察判官除太常寺丞。皆六考。其外之大藩列郡。又以朝臣出牧。招讨宣抚诸使。则二府大臣。经略安抚。则直秘阁以上。河南应天知府事。则郎中以上。诸府。则朝官及刺史以上。出入常均。中外迭用。此二代之制之善也。明通籍之始。京外截然。后日之通塞由此。惟科道考选。有科目出身之推官知县。而科目又重进士而轻举贡。举贡知推与进士同考。大抵仅四之一。起州县入为公卿者绝少。此其变唐宋之制而失之者也。自贡举兴而学校为利禄之途。古之养士之政坏矣。然唐宋入仕有渐。而中外历考犹未失论定后官之意。明尽弃其制。用科目太骤。视州县太轻。中叶以后。士横而不制。民困而不恤。朋党与盗贼交哄。故唐之亡以藩镇。宋之亡以夷狄。而明之亡也以搢绅。

  汰员议  

冯桂芬

周礼设官分职。郑注谓各有所职而百事举。有是官始能举是事。无是官即不能举是事。而后是官不可废。不然者皆员也。 国家多一员。不特多一糜廪禄之人。即多一朘民膏之人。甚且多一偾国是之人。亦何苦而设此累民累国之一位哉。今之员多矣。不于小于大。不于闲于要。不于一二于十百。试备言之。一漕运衙门。夫南漕三百余万石耳。彼富商大贾。挟数百万之资。致数千里之远。踰山涉渊。艰难险阻。有数倍于运道者。曾不假尺寸之势。什伍之卫。而不患不达。矧煌煌然 天庾正供耶。脱无漕督以下各官。经过之地。有郡县。有营泛。有河员。莫非王臣。将袖手而听其不达耶。 朝廷之力。乃不富商大贾若耶。天下有非常大事。而于理不可通者。此类是也。今制。漕督以少司马领行台开府。握兵符。控制七行省。岂不巍然大官哉。夷考其职。不知何所为也。考漕营始于明隆庆间。漕抚方廉为备倭患而设。厥后因而不删。久乃忘其所自始。漕督所辖卫弁三百。标兵二千。暖衣饱食。安坐无事。将约束水手耶。万艘绵延千百里。鞭长不及。将儆备不虞耶。不足以当胠箧探囊之盗。矧其大者。复有旗丁一项。然则糜费 国帑。需索漕船之外。无余事矣。是为一最大官。至粮道一官。于公事无丝毫之益。岁一临仓。责州县陋规。取盈而去。州县倚为护符。弹压生监。恫喝平民。以为陋规之酬。所谓公事者。助旗丁勒索州县。助州县鱼肉小民而已。今河运不可复。漕督粮道更无所用。此外又有督粮同知。管运通判主簿之类。皆坐食漕规。不与漕务。此漕督以下一切官弁兵丁之必宜全裁者也。一河务衙门。两河岁修五百万。实用不过十之一二耳。其余皆河督以至兵夫。瓜剖而豆分之。闻驯谨河员。常以十之三办工。贪冒者递减。甚有非抢险不使一钱者。夫既不办工。自以并归地方为便。至河兵之制。创自 国朝。初设时。其人皆谙习水性。持土石与波涛争胜。合龙下埽。不失尺寸。故办工不调民夫。今皆不然。是河兵亦毫无所用。此河督以下一切官弁兵丁之必宜全裁者也。一各关监督。体统与督抚埒。糜费繁多。故视道府兼管之关。征收倍绌。织造公事更简。故谚谓之吃饭官。至各口监督。税课更少。能如另议概撤各关大善。即不能。尽可归督抚委员兼理康熙六年以王熙言。裁关差。归并地方官。此监督织造之必宜全裁者也。一盐务衙门。盐铁置使。由来已久。运使固不可省。若盐政领之督抚已足。至运同运副提举等官。或有或无。毫无深义。大使似州县非州县。亦两歧。惟各场辽阔。不可无官。可移吏目巡检驻札。兼理盐事。但存运同或运副一人。为运使之属。驱策奔走可矣。此盐务中同副等官之必宜量裁者也。一督抚司道。考郡县之始。守令而已。令准古大小侯。守准古方伯连帅。其官重矣。后世始设监临官。守权渐轻。至有道。有司。有督抚。而守令等于舆台。非重亲民官之道也。

督抚始于明。不常置。后乃为专官。总督多至十二人。巡抚多至二十九人。 国朝多并省。而例亦不一。督抚或并设。或偏设。并设者不必治。偏设者不必不治。是督抚可省其一。大省督兼抚。如直隶等省。小省抚兼督。如山西等省。如使各直省以布政司为主。又设按察司掌刑名按劾之事。而刑名不过视成例。按劾久无其实。可并之布政。又各道本布按之副。兵巡盐粮。各分一职。无非赘疣。折中之法。酌以三四府设一员。兼两司各道之事。而上其成于督抚。至郡县皆以各设一副为限制。此督抚司道以下各员之必宜量裁者也。一京官。六卿九列。后先奔走。备员品而壮观瞻。  帝者上仪。固不能概从简陋。且从古已然。宜仍旧贯。惟东宫不设.安用宫属。詹事府可归翰林院。以副名实。科道为耳目之官。宜多不宜少。然今制八十人之中。仗马寒蝉居大半。何取乎具臣。不如减额之半。而许科甲出身之中书以上。及外任司道言事。殆不啻八十人之效也。有可采耶。固拾遗补阙之攸资。无可采耶。亦询事考言之一法。其余闲曹。亦减其半。内务府糜帑更多。必应大减。康熙二年。裁苑马寺。三十七年。裁上林苑。编检在二十名外者。部曹五年内不能补阙者。概令回籍充山长。一以广教化。一以示体恤。为两得之术。此京官之必宜量裁者也。一内外武职。王公将军都统之外。提督十三人。总兵六十二人。亦大官太多。又如准部回部新疆各官亦太多。率多养尊处优。恶劳好逸。能糜帑不能杀贼。宜无论大小皆减其半。此内外武职之必宜量裁者也。恭考会典。内外文武官。共二万七千余员。其编检庶吉士侍卫以及准部回部官无定员者不与焉。我 朝设官。于古不为多。而大官之多。为汉以来所未有。 国家鼎盛之时。物力丰盈。雍容揖让。无形之獘人所不觉。今则自微而着。有不能不大加芟薙者。而节费固其小焉者也。

  今冠合古制考   

宗稷辰

观武梁画像。祝诵氏神农氏之冠。皆前后锐。状如彯缨。考祝诵即祝融。与神农并为火德。其冠之锐。与缨之彯。皆火象也。百家皆言五行之德相代嬗。乃皇古既有祝融。复有神农。其以火德相继。至火盛而土浸生。于是耒耜始作。小司马以木运归女娲。亦与伏羲并为木德。意或可更二代而一易与。抑或重而易。或单而易。循生无端。随气运之久暂为变迁。非可以成算测与。若夫五帝冕平而下覆。更无由以强征世德。迨夏后氏治洪水。莫不谓以水德王。然其冠画象则上锐下卑。汉志曰。前高后卑。如覆杯形。礼家谓即皮弁。岂欲象穹体之浑。众流之四垂。而为之乎。按夏后氏之冠。正类今夏日之冠。而赤帝炎帝之冠。则类今冬日之冠。伏惟 昭代龙兴。盛德在木。木之所生为火。木之得生在水。斟酌而兼用之。仰见 钦定服色之初。具有精意。不求沿袭于前代。而实过法乎皇初。良非寻常浅见所能识也。

  翎顶补服考  

陆心源

  翎顶考

翎顶我 朝定制也。而不知前明已为之兆。敬案会典。贝子。固伦额驸。戴三眼孔雀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双眼孔雀翎。此爵翎也。其职任之戴翎者。领侍卫内大臣。侍卫。銮仪卫。满洲銮仪使。冠军使。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卫。前锋营。护军营。火器营。圆明园护军营。健锐营官。十五善射。善骑射。善射鹄人。宗室觉罗献爵官。护卫。将军。提督。陵寝总管。提督衔之巡抚。派往西北两路换班大臣。五品以上花翎。六品以下蓝翎。去任则除。品官若军功。若射布帊。得赏花蓝翎者。非降革越品则不除。品官功高者。亦得特赏双眼孔雀翎。此 本朝翎支之制也。又会典。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顶用红宝石。固伦额驸。和硕额驸。不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民公侯伯子。镇国将军。郡主额驸。文武一品。朝顶用红宝石。吉服冠顶用素珊瑚。辅国将军。郡君额驸。文武二品官。顶用镂花珊瑚。奉国将军。郡君额驸。文武三品官。顶用蓝宝石。奉恩将军。县君额驸。文武四品官。顶用青金石。文武五品官。顶用水晶。六品。顶用车渠。七品及进士。用素金。八品及举贡。用镂花阴文金顶。九品及未入流。用镂花阳文金顶。监生生员。用素银顶。此 本朝冠顶之制也。窃考明史舆服志。正德十一年。设东西两厅官。都督江彬等。承日红笠之上。缀以靛染天翎。以为贵饰。贵者飘三英。次者两英。兵部尚书王琼得赐一英。冠以下教场。自谓殊遇。案靛染天翎。即今之蓝翎。此乃翎支之肇端。又舆服志。文武官常服。洪武六年定。凡职官一品二品。帽顶帽珠用珠玉。三品至五品。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六品至九品。帽顶用银。帽珠用玛瑙水晶香木。此即顶珠之肇端。敬案会典事例。顶翎之制始于崇德元年。我 朝创制显庸。原非袭前明之旧。而天与人归。明人已先为之兆矣。

  补服考

补服。明制也。 本朝因之。而微有更定。考明史舆服志。文武官常服。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涑鸟。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恭读  大清会典事例。顺治九年题准。亲王补服。用五爪团龙文四。郡王同。贝勒贝子固伦额驸。用四爪团龙文二。镇国公辅国公。用四爪方蟒。公侯伯或用麒麟。或用方蟒。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涑鸟。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二品狮子。三品虎。四品豹。五品熊。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都察院按察使官。不论官级。皆用獬豸。康熙元年题准。公侯伯用四爪方蟒。武一品麒麟。三年题准。武三品用豹。四品用虎。雍正六年议覆。都察院都事经历笔帖式按察使经历等官。均用本身品级。不得用獬豸。又案  皇朝礼器图式。亲王补服。前后正龙。两肩行龙。郡王前后皆行龙。贝勒四爪正蟒。贝子固伦额驸四爪行蟒。镇国辅国公和硕额驸四爪正蟒方补。愚案汉以前臣朝祭之服。皆以九章七章五章为别。其常服。大抵以裳之元素黄杂为别。唐宋祭服仍古制。朝服概用绛纱。而以佩绶为别。其常服之别。三品以上紫。五品以上朱。七品以上绿。九品以上青。明制朝祭之服。参酌唐宋旧制。常服以绣补为别。则自太祖始也。但明人施之于袍。我 朝用之于。为小异耳。

  关内侯答问   

龚巩祚

汉有大善之制一。为万世法。关内侯是矣。汉既用秦之郡县。又兼慕周之封建。侯王之国。与守令之郡县。相错处乎禹之九州岛。是以大乱繁兴。封建似文家法。郡县似质家法。天不两立。天不两废。何废何立。天必有所趋。天之废封建而趋一统也昭昭矣。然且相持相低昂徘徊二千余年而后毅然定。何所定。至我 朝而后大定。关内侯者何。汉之虚爵也。虚爵如何。其人揖让乎汉天子之朝。其汤沐邑之入。稍稍厚乎汉朝公卿。无社稷之祭。无兵权。无自辟官属。虽有百主父偃贾谊错之谋无所用。汉待功臣尽如此。无韩彭矣。待宗室尽如此。无吴楚七国矣。后世待将帅如此。无唐方镇矣。待宗室如此。无明燕王及宸濠矣。莫善乎若唐宋之待宰辅文臣也。位之以王公侯伯开国子。冠之以姬周大国之名号。食邑数千户。而不生杀其户。留其人于京师。而无尺土以嬗其子孙。有怨者乎。无有。子孙且无怨者。及身之受保全大矣。龚巩祚曰。唐宋待宰辅。法汉关内侯法也。惜乎其犹多鲁卫莱莒荆申之名之扰扰也。我   圣祖仁皇帝既平吴耿大逆。虽元功亲王。毕留京师。大制大势皆定。宗室自亲王以下。至于奉恩将军。凡九等。皆拨予之以直隶及关东之田。以抵古之汤沐邑。以汉制准之。则关内侯也。功臣自一等公以下。至于恩骑尉。凡二十六等。二十六等之人。皆予俸。无官受世职单俸。有官受双俸。其世数。一等公袭二十六次。以是为差。以汉制准之。亦皆关内侯也。且夫自我 朝以前。三千年未有定制。自周已然。周之制。文武成康之支子母弟封。昭穆以降之支子母弟不封。然则宣王之世。郑伯何以又出封。夫支孽尽封则国祚愈长。久愈窒碍难行。寰海不能容支孽。支孽不尽封则守府之支子母弟怨。故支孽尽封必速亡。不尽封则子颓。子带之伦伺肘腋以怨。非上策也。如皆获虚爵如汉关内侯。则皆受恩皆受制。我 朝之制。除开国功王袭王爵罔替外。世世嗣服之主。皆封子弟为王。为贝勒。则皆降等以袭。以世次为差。以世次为差。至四品闲散而止。则不受田矣。是恩与制皆善。 国家万年。京师数数营造王府贝勒府耳。无所窒碍。超越二千载。最平允易行者也。问功臣一等公以下之俸。足以抵古之食邑户者乎。答不如也。如有上言于 朝。增二十六等之俸。此易施行者也。问王以下之田。与其大制。愿知一二。曰。皆善矣。巩祚官宗人府知之。亲王蓝甲六十副外。白甲一百七十副。护军领催三十分。共钱粮二百分。郡王蓝甲五十副外。白甲百二十副。护军领催三十分。共钱粮百五十分。贝勒蓝甲四十副外。白甲八十副。护军领催二十分。共钱粮百分。贝子蓝甲三十副外。白甲六十四副。护军领催十六分。共钱粮八十分。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与百官同。亲王以下。贝子以上。其户下五旗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人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雍正元年议准。包衣人应试入仕。得以籍自通于朝。

  前因时论五翰林         

吴铤

唐时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自文辞经术之士。下至卜医技术之流。皆直别院以备晏见。而学士得参谏议。礼尤宠渥。明时置翰林院。始皆以文辞进。而他途皆不与焉。后诏朝廷官非翰林出身。不得入内阁。而翰林遂为清要之职。翰林以文学备顾问。得从容奏议。与天子相讲论。盖与古拾遗补阙之职无异也。古者天子燕处深宫。必与贤臣君子处。优游讲论。得窥见古贤修己治人之精蕴。措诸政事。无所遗缺。翰林之设。盖为此与。故学士掌内廷诏书。得与天下机密之事。而经筵所讲。皆切于天下国家之用。上之人明以奏议之任予翰林。而为翰林者。亦得以拾遗补阙之任自矢。出入侍从。以文章为经国之用。非徒诗赋词章为也。后世机密之事。别有所寄。翰林学士不得而与。经筵所讲。又不过推求文义。终无益于天下国家之大。而翰林遂为闲官。翰林本有拾遗补阙之职。其任视御史为尤重。御史之职。不过争一时之是非。至翰林以道为进退。讲求古先王大义。与时政参得失。所裨益非仅一时已也。后世谏官。惟御史耳。翰林独一无所事。徒出入院中。以诗赋词章之学自为。而上之所以课翰林者。亦不过以诗赋词章为进退。其于天下国家之事。茫然若未知之也。故政治之得失。生民之利病。翰林皆不敢有所言。其有所言者。朝廷皆得以越职惩之。其于设官之意果何居乎。苟能复拾遗补阙之职。而使翰林得其职。则几矣。

 此与臣职一篇相类特自上言之则所重在官制故分隶焉

  书翰林院号书本尚书册后道光二十七年  

周悦让

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两教习筮日于院上任。诸庶吉士各执五经或四子书一册。以次进两教习前。两教习各以丹笔画日卷首。如童蒙初入小学时事。名曰号书。故事然也。事毕。两教习皆起就车。诸庶吉士亦各自院布路而罢。自是厥后。教习有课。无复以兹册为问。而诸士亦不复以此为请益也。呜呼。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者之通患也。若知其已学而复渎告之。与知其弗用而姑慭置之。此于立法不知何说也。虽然。学有外于五经四子者乎。今之学者。有果能读五经四子者乎。夫以学所莫外。而读之如未尝读。教者所深虑也。然则此举也。亦谓多士勿以读书之事可以此日终。实当自此日始耳。其意则诚是矣。某固亦未尝能读书者。而此册则其院本也。爰书于后。用以自勖。

  前因时论六封驳         

吴铤

汉时封驳之任。未有专职。然时见于史。唐时始置给事中。驳正违失。其任尤重。五代浸废。至宋太宗始复之。明时亦仍其制。夫封驳之任。遏邪心于未行。持正道于将坏。凡诏书有不便。皆得封还驳正。使天下不知吾君之过。而君亦得以曲全其过。且天子无复有失言之咎。而小臣亦得自伸其言。义至深也。自唐以后。诏书经门下省以达于给事。明时诏书必下六科。谓之科参。虽部臣不能夺其议。故给事中之职。实与翰林御史同为言事之官。然翰林御史无专职。而给事中则争诏书之得失。其义一也。唐李藩为给事中。诏书有不可。即于黄纸后批之。此其事。较之封还诏书。殆有甚焉。然宪宗因以为相。后世则有以此得罪者矣。夫诏书出于朝廷。而天下之利病系焉。行之于既下之后。使天下受其害。与遏之于未行之先。使天下成其美。其为忠与佞。不待烛照数计而决也。故必重给事中之任。然后天子不敢不自慎其言。而当国政纷纭之日。亦有所维持以至于不坏。所系岂浅鲜哉。不然。诏书之下。未必尽便。使无以驳正之。则天下必有阴受其病者矣。司马池言门下虽有封驳之名。而诏书一切自中书以下。非所以防过举也。宋时封驳之任犹重。然诏书有不下于给事中者。此所以不得其职也。为人君者。苟思司马池之言。而不以李藩之批敕为嫌。则国家庶可得而理与。

  通论唐以来谏职  

孙鼎臣

古无谏官。师箴目(火夕)赋蒙诵。工执艺事以谏。庶人传语。人人皆谏者也。自谏有专官。而世变已降。然考其设官之制。亦可知其时言路之广狭焉。唐制。御史台大夫一人。中丞三人。侍御史六人。殿中侍御史九人。监察御史十五人。开元中选用京畿县尉。又置御史里行。侍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监察里行使。无员数。而门下省设给事中四人。掌侍左右。分判省事。驳正诏敕及百司奏钞。预六品以下奏拟。又设左右散骑常侍各二人。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六人。左居门下省。右居中书省。凡台省之任言责者凡七十余人。宋制。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左右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侍御史。左右司谏。殿中侍御史。左右正言。监察御史。其官卑而入殿中监察者为里行。宋史志职官不载员数。然治平四年。诏举台官。多以资浅不应格。乃诏三丞以上知县为里行。熙宁皿二年。又诏御史阙。委中丞奏举。毋拘官职。高下兼权。亦足见求才纳谏之盛心矣。明制。给事中。御史。谓之科道。都给事中二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吏科给事中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南京六科给事中六人。掌黄册给事中一人。凡章奏出入。咸必由之。有违失抵牾更易紊乱者。得封驳。朝政之得失。百官之贤佞。许联署以闻。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各一人。职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都察院之设。品级与六部同。其权特重。分其属为十三道。设监察御史。浙江江西河南山东道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道各七人。陕西湖广山西道各八人。云南道十一人。南京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各一人。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九道御史各二人。福建湖广广东广西四道各三人。惟所见闻。皆得纠察。凡两京给事四十七人。御史一百三十二人。视前代员数最多。盖唐宋之制员少而官多。明制官少而员多。所以广耳目而防壅蔽则一也。然太祖之法。无论臣民。皆听言事。至于永乐洪熙宣德之间。风流弥盛。孔友谅以双流知县上六事。洛阳知县姚泓。乐昌知县徐善惠。怀柔知县邵原亨。湘阴知县宋纶。皆上书陈利病。然此犹令长也。安邑训导白威请税粮折输钞帛。郫县训导王敏言盗贼纵横。灌县阴阳学训术严亨请筑都江四十四堰。孟渎河闸官裴让疏请疏河。而吴江县丞李升。如皋县丞刘选。化县丞吴整。万全县丞何福全。定襄主簿李郁。河间主簿陈聚。和州吏目张良兴。寍晋典史王珪。所上封事。诏皆允行。然此犹小吏也。王延广以博白县吏请郁林岁运改输廉州。张真以甘州卫卒。蒋文霆以开平卫卒陈言。赐衣钞。沈连以茂州卫卒请弛棉布出境之禁。唐顺以沈阳卒请开卫河。张显以辽东三万卫军士。范济以兴州戍卒。皆有论建。至如嘉定民周程请疏吴淞。秦州民张源请巩昌临洮民粮改输兰州。阜城民李彬请遣还罪谪为民之孤贫老疾者。栾城老人骆得请以钞布代秋粮。则采纳之广。下逮于荷戈之士编户之甿矣。景帝惩王振之蒙蔽。许吏民上书言事。则有候选知县黎近。云南吏目胡仲伦。麻阳教谕张泰。监生徐鉴郭佑。昌平诸生马孝祖。南京锦衣卫军华敏。留守左卫小旗徐靖。工部办事吏徐镇。山西都司令史贾斌。兰州民聊让。山阴民韩昌。应诏陈言。济济称盛。以世宗之褊。而璁萼既罢。犹能降诏责言官不言。盖其祖宗家法。有以庇赖其子孙。几几乎比隆三代。虽唐宋有不逮也。卜年三百。措社稷于盘石之安。渊源其不出于此也乎。

  起居注官考  

许宗衡

咸丰三年。余由翰林院庶吉士改官中书。八年三月。稍迁起居注主事。或曰。亦史官职也。余曰。非也。尝考起居注。即周官左右史。汉武帝有禁中起居。后汉马皇后撰明帝起居注。汉之起居。为宫中女史之任。王莽时置柱下五史。自魏至晋。起居注则著作掌之。其后起居皆近侍之臣。历代有其职。无其官。后魏有起居令史。又别置修起居注二人。以他官领之。北齐曰起居省。后周有外史。即起居之职。又有著作二人。掌缀国录。则起居注著作之任。自此而分。隋初以吏部散官。又校书正字有叙述之才者掌其职。以纳言统之。炀帝乃置起居官。于是于内史省置起居舍人二员。唐贞观二年。移于门下。置起居郎。显庆中。复于中书省置起居舍人。与起居郎分掌左右。龙朔三年。改为左右史。神龙初复旧。每皇帝御殿。则对立。左郎右舍人。有命则临轩俯听。退而书之。以为起居注。其时居是官者。若令狐德棻萧钧褚遂良上官仪。并以贤直有声。宋沿唐制。屡有变更。初以起居郎隶门下。舍人隶中书。号小两省。皆为虚名。而典职者自号修起居注。多以馆阁官兼掌。化五年。张佖上书请复左右史之职。为起居注。凡宣猷客省进贡辞谢游幸赐赉。五日一报。四方官吏风俗善恶。十日一报。其它吏部除拜。兵部除授。土贡旌表。刑部法令沿革。礼部奏贺祥瑞诸事。皆岁终而报。不专司皇帝言动矣。元丰中。王存乞复起居郎舍人之职。使得尽闻天子德音。退而书之。然宋时起居注。每月进御。至欧阳修乃乞更不进。复仁宗之旧。盖人主不当观史也。降及有明。讲官记注起居。日轮一员。今起居注册载讲官日轮二员其编纂诸司章奏。则别选讲读史官六员。遇常朝御门。轮记编纂官四员侍班。郊祀耕耤视学大阅亦如之。 本朝参用明制。康熙十年秋八月。初设起居注馆于太和门西廊。满记注官四员。汉记注官八员。俱以日讲官兼摄。满洲汉军主事各一员。汉主事二员。满文笔帖式满汉文笔帖式汉军笔帖式各四员。凡 御门。升殿。视祝版。经筵。殿试读卷。上元岁除。外藩朝贺 赐宴。皆侍班。   坛。   庙。谒   陵。亲耤。视学。大阅。迎劳。凯旋。巡幸。搜狩。扈从记注。册籍书明日月。及侍直官姓名。月凡满汉文各一册。至次年以月排纂。凡记注官 本朝有起居注及起居注官皆虚名。以翰林兼之。侍班所记。一一备载卷末。汇为总册。册中用翰林院印钤缝。藏以铁匦。余到官见惟木匦。封识。岁十二月题明。记注官会同内阁学士。藏之内阁大库。此旧制也。二十年。增汉记注八员。三十八年。减存满洲汉军及汉主事各一员。余如故。主事专司满汉文册。正本既送内阁。副本藏起居注衙门。五十六年以后。裁省记注官。惟令翰林五员于  皇上理事时轮侍班行。雍正元年夏四月。仍复旧制。乾隆元年。增设满洲讲官二员。今悉仍之。惟主事则满洲二员。汉一员。不拘汉军矣。岁成满汉文各十二册。春始行文各衙门咨取前一年  谕旨。汇送起居注衙门。由供事书汉文。满文则笔帖式分书之。谓之外记注。 内廷巡幸诸端。则由内管事太监。请交起居注衙门汇录。谓之内记注。满汉讲官。皆统于大学士及尚书兼翰林院掌院者。

凡满汉各册本既成。以副本送掌院及讲官轮阅。其册之前序。岁以讲官一人著录。必用骈语。分隶一岁之事。年终进呈。别有后跋。亦讲官为之。不进呈也。岁十二月。册文送内阁时。大学士尚书兼掌院者与讲官至阁验收。无内阁学士矣。主事但典守副本。并督笔帖式供事写录之勤怠。与胥吏无殊。余到官时。衙门所存记注副本。自道光三十年至咸丰六年止。询诸同官。   成皇帝记注副本。存实录馆者。凡二十九年。送回者祇一年。自来实录馆所取之书。往往不发还。亦有迸之 国史馆者。 即讲官亦非剧职也。其与古人左右史记言动之义。仅存其貌。以视历代固不尽同。尤不若唐制之善。太宗时。褚遂良为起居郎。上谓之曰。卿知起居注。所书可得闻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耶。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洎之言可云善矣。然亦当时官非虚设。又得遂良居之。故政贵崇实。官宜得人也。元宗开元五年。令史官随宰相入侍臣对仗奏事。亦沿太宗贞观之令。其制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善恶必记。诸司皆正衙奏事。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故大臣不得专君。而小臣不得为谗慝。及许敬宗李义府用事。制浸废。宋璟欲复之。请自今非的须秘密者。皆令对仗奏事。史官自依故事。宋神宗亦言人臣奏对。有颇僻谗慝者。若左右有史官书之。则无所肆其奸。又尝读侯朝宗壮悔堂集司成公家传。崇祯二年。公职记注。温体仁揣天子意。自为书讼言臣朋党。得召对。体仁钩挑诟谇。数睨望颜色。伏叩头。为侧媚曲谨状。天子大悦。趋立以为相。公跪墀下。纤悉疏其丑。而出扬言于朝。体仁病之。数曲恳公。愿稍得改易。公固不。谓人曰。体仁奸过李林甫。而伪强介若卢杞。果执政。天下且乱。吾所以扬言者。冀天子神明一闻而感悟耳。体仁闻。恐遂言之。出公于南京。司成名恪。是时为庶子。然则明之记注官跪墀下。与宋之记注官立于座后。盖相似也。诚使终古如此。则史无不记之事。臣无私谒之言。可以警戒人君。消沮奸党。然而势不能也。余备员且二载。既无益于此官。又惜今制之不古若也。暇乃稽其原始。遂备书之。以俟后之居此官者。有所考焉。或犹以为史官职也。是舍其文轩而窃敝舆。舍其锦绣而窃裋褐也。非余之所敢冒居矣。

  内务府向不干政片         

鲍源深

再我 朝设立内务府。但以司 内廷服饰器用营造等件。向不与闻 朝政。近阅邸钞。屡有 召见内务府大臣字样。且与军机 御前各大臣。同受  大行皇帝顾命。似于旧制未协。窃维内务府各官名。与阁部院寺各官名。向分搢绅载列。原所以示区别。虽总管者多系阁部院大臣。而阁部院乃其专官。总管内务府。不过所兼差使。应请嗣后如系议论内务府之事。必须全班  召见者。仍旧办理。傥关系 朝政。须分别  召见者。则明指为  召见某某。不必系以内务府大臣字样。庶与旧制相符。而干预之萌胥泯矣。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谨附片具陈。伏乞  圣鉴训示。

  请传办要件统归内务府大臣行文片     

曾国藩

再臣未交卸以前。两次接造办处来文。具称移会两淮监督。并附红单两件。内开预备 皇后所用活计等因。查各省承办  上用物件。向例或由内务府大臣咨明督抚。或由织造转咨督抚筹款办理。造办处系内务府之司官。祇有移会织造监督之文。并无径咨各省督抚之事。至此次来文。俱称移会两淮监督。查两淮祇有盐政。并无监督。自道光十一年裁撤盐政。归并总督兼管。迄今已近四十年。在京各衙门无不周知。造办处岂不知之。而杜撰一两淮监督之名。滋人疑虑。殊不可解。 本朝设立内务府衙门。其总管大臣。即以内阁部院大臣为之。将前明宦寺擅权征求外省之獘革除净尽。实为千古善政。内务府之堂官司官。与部院之堂官司官。体制相同。部院行文于督抚。皆用堂官之印。不列各司之衔。则内务府行文于督抚。亦应用堂官之印。不列各司之衔。除将两次来文钞送军机处查核外。相应奏明请  旨敕下该衙门。嗣后遇有传办要件。统归内务府大臣行文督抚。不宜径由造办处移会。以符定制而杜獘端。理合附片陈明。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

  上大学士书道光九年         

龚巩祚

巩祚少读历代史书。及 国朝掌故。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所恃者。人材必不绝于世而已。夫有人必有肝。有肝则必有耳目。有耳目。则必有上下百年之见闻。有见闻。则必有考订同异之事。有考订同异之事。则或以为是以为非。有是非。则必有感慨激奋。感慨激奋而居上位。有其力。则所是者依。所非者去。感慨激奋而居下位。无其力。则探吾之是非。而昌言大言之。如此。法改胡所獘。势积胡所重。风气移易胡所惩。事例变迁胡所惧。中书仕内阁。糜七品之俸。于今五年。所见所闻。弗谓是。同列八九十辈安之。而中书一人弗谓是。大廷广众苟且安之。梦觉独居弗谓是。入东华门。坐直房。昏然安之。步出东华门。神明湛然。弗谓是。同列八九十辈疑中书有痼疾。弗辨也。然弗谓是。如衔鱼乙以为茹。如藉猬栗以为坐。细者五十余条。大者六事。兹条上六事。愿中堂淬厉聪明。焕发神采。赐毕观览。

一中堂宜到阁看本也。大学士之充 内廷者。例不看本。伏考雍正十年以后。 内廷之项有五。一  御前大臣。二军机大臣。三南书房。四上书房。五内务府总管。是也。五项何以称 内廷。内阁为外廷故也。内阁何以反为外廷。雍正后。从内阁分出军机处故也。大臣带五项者。除出南书房上书房总师傅。不日入直。不常川园居。日入直常川园居者。三项而已。此带三项之大学士不到阁看本之缘由也。幸大学士不尽带三项。内阁日有大学士一员到。汉侍读上堂。将部本通本各签呈定。迎送如仪。中书有关白则上堂。无关白则否。此 国初以来百八十年不改。而且雍正壬子以后九十年来莫之有改者也。惟中堂到阁。侍读以下贤否熟悉中。辅臣掌故亦熟悉中。内阁为百僚之长。中书实办事之官。此衙门一日未裁。此规矩一日不废。道光元年。大学士六人。满洲伯中堂托中堂。协办长中堂。汉则曹中堂戴中堂。协办孙中堂。是年到阁看本者三人。托戴伯是也。戴予告。孙大拜。协办为蒋中堂。伯休致。长大拜。协办为英中堂。则道光二年之事。曹蒋皆军机大臣。长伊犁将军。孙两江总督。英内务府总管。其日日看本者。只托中堂而已。托中堂在嘉庆朝。任  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常川围居。  圣眷隆重。至是乃日日看本。原属劳。一日  召见。乘便口奏。内阁只臣一员。日日看本。部旗事繁。必须分身等语。于是乞  旨派汉学士三人。轮流看本。噫。学士职过朱。看本非所掌也。此乃第一大关键。然而一时权宜之法。岂以为例。他日无论某中堂开缺。局势即全变。局势全变。旧章不难立复。设竟从此改例。须大学士奏明将汉学士添此职掌。纂入会典。并将大学士永远作为虚衔之处纂入会典。万无不奉明文淡然相忘之理。所以托中堂此奏权宜。自无妨碍。而后来永远如此。托中堂所不及料者也。孙革职。蒋大拜。协办为汪中堂。汪。上书房总师傅也。按嘉庆九年。   上谕曰。南书房上书房行走大臣俱着轮流入署办事其上书房总师傅不过旬日一入直尤不得借口  内廷常川园居。   圣训煌煌。在会典第七十四卷汪中堂不知也。侍读不知也。汪到任日。满侍读探请意指。汪艴然曰。我非 内廷乎。乃止。是日绝无援甲子年   上谕以明折之者。不但此也。前此嘉庆七年六月。   上谕曰。内阁重地大学士均应常川看本其在军机处行走者每年春夏在圆明园居多散直后势难赴阁至在城之日直机务稍简朕令其赴衙门办事即应阁部兼到若不在 内廷之大学士票拟纶音是其专责岂可闲旷保寍到京后虽有领侍卫内大臣朕不令其在园居住嗣后军机处之大学士值朕进城后谕令到衙门时着先赴内阁再赴部院不在 内廷之大学士着常川到阁以重纶扉以符体制。此谕更明白矣。亦无援引以折之者。大官不谈掌故。小臣不立风节。典法陵夷。纪纲颓坏。非一日之积。可胜痛哉。假使汪看本。则托汪隔日一到。与托原奏所称祗一员到阁之语情事异。与所称日日到阁之语情事又异。夫复何辞。惜哉。此第二大关键也。

汪病逝。协办为今卢中堂。英降热河都统。协办为今富中堂。两中堂不但不在三项 内廷。并不在五项之列。尤宜到阁。以重本职。而侍读惩前事。不复探请。两中堂原未谙阁故。不知大学士之本职。因何而设。咎自不在两公。遂两相忘。此第三大关键。合署人员。举朝科道。亦皆淡然相忘。比之汪中堂到任之年。情事又一变。而汉学士之看本。局遂不变。时人戏语陈学士嵩庆张学士鳞曰。两君可称协办协办大学士。两君笑应之。三十年后。后辈绝不解今日嘲戏语矣。卢中堂全衔。为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国史馆总裁兼管顺天府事务。富中堂全衔。为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理藩院尚书正白旗满洲都统阅兵大臣。今吏部顺天府知有卢中堂。内阁不知有卢中堂也。理藩院正白旗知有富中堂。内阁不知有富中堂也。黜陟之事。托中堂独主之。内阁不知中堂凡有六缺也。而 本朝大学士一官。遂与保傅虚衔有衔无官者等。自尚书至巡检典史。皆不以兼摄事废本缺事。独大学士有兼事无本事矣。自尚书至未入流。皆坐本衙门堂上办事。内阁为衙门首。堂上然无堂官矣。而   太宗文皇帝以来。设立大学士之权之职之意。至托中堂而一变。汪中堂而再变。卢富两中堂而三变。托刱之。汪中之。卢富成之。依中书愚见。今宜急请托中堂卢中堂富中堂轮流到阁看本。今曹系军机大臣。长系 御前大臣。蒋系两江总督。如不看本。宜急奏明改定会典。不得相忘。此当世第一要事。

一军机处为内阁之分支。内阁非军机处之附庸也。雍正辛亥前。大学士即军机大臣也。中书即章京也。壬子后。军机为谕之政府。内阁为旨之政府。军机为奏之政府。内阁为题之政府。似乎轻重攸分。然寰中  上谕。有不曰内阁承发奉行者乎。寰中奏牍。有不曰内阁抄出者乎。六科领事。赴军机处乎。赴内阁乎。昔雍正朝。以军务宜密。故用专折奏。后非军事亦折奏。后常事亦折奏。后细事亦折奏。今日奏多于题。谕多于旨。亦有奏讫在案。补具一题者。绝非雍正朝故事。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国朝仍明制。设六科。其廨在午门外。主领  旨。主封驳。惟其为   上谕也。谏臣或以为不可行而封驳之。谏臣之所以重今内阁拟旨。所答皆题本也。所循字句皆例程也。旨极长无过三十字。诚无可封驳者。自阁臣为闲曹员。而科臣亦成闲曹员。果依现在情形。何不以六科移驻隆宗门外。专领军机处  上谕。而主其封驳乎。又惟内阁为至近至贵之臣也。外吏不敢自通于  主上。故仍明制。由通政司达内阁。谓之通本。果依现在情形。通政司亦闲曹员可以裁。如不裁。何不移驻隆宗门外。为奏事处之咽喉乎。此二说。原属迂腐不可行。然援据立法之初意。而求其理。核其名实。遭天下后世辨口如此重重驳诘而后已。亦何以御之哉。又六部尚书皆直日。而大学士独不直日。侍郎直日。而内阁学士不直日。立法之初。岂不以丝纶之寄。百寮之总。不直日者。无日不直也乎。内阁与军机既分。大学士反恃部院旗务以为重。而直日  召见。嘉庆中御史蔡炯奏大学士勿令兼他务。其论实近正也。其事则幸而不行。万一行。则大学士既不直日。又不到阁看本。终岁不  召见。又不趋公。与食需次小臣何以异。天下后世姗笑。何以御之哉。故曰必也正名。名之不正。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此也。雍正壬子。始为军机大臣者。张文和公鄂文端公。文和携中书四人。文端携中书两人。诣 干清门。帮同存记及缮写事。为军机章京之始。何尝有以六部司员充章京者乎。文和兼领吏部户部。何尝召吏户两衙门司官帮存记缮写乎。厥后中书升主事。即出军机处。何也。六部各有应办公事。占六部之缺。办军机处之事。非名实也。其升部曹而奏留 内廷者。未考何人始。至于由部员而保充军机处者。又未考何人始。大都于文襄傅文忠两公实刱之主之。其后遂有部员送充之例。内阁占一半。六部占一半。阁部对送。阁所占已不优矣。但阁与部未尝分而为七。嘉庆二十一年。   睿皇帝顾谓董中堂曰。此次保送。内阁独多。董中堂衰耄。未遑据大本大原以对。反叩头认过。于是   特谕内阁与六部衙门均平人数。而阁与部遂为七。今中书在军机者最希。最失本真。职此故也。伏思本原之中又有本原。从本原更张。必非一介儒生口舌所敢议。依中书愚见。姑且依雍正中故事。六部专办六部之事。内阁办丝纶出纳之事。停止六部送军机处。其由军机中书升任部员之后。不得奏留该处。立饬回部当差。如此。庶变而不离其宗。渐复本原。渐符名实。

一侍读之权不宜太重也。自中堂不到阁。而侍读之权日益重。凡中书一切进取差使。侍读不呈大官单。袖中出寸纸。书姓名一两行。口进数词。中堂漫颔之。即得之矣。遇有协办侍读出缺。则侍读之门如市。故侍读以上官自处。中书以下属自处。明悖会典。试思六部卿寺衙门。皆用大官单白事。何内阁独废单不用。由各衙门堂上皆有堂官。官有几案。可阅官单。今侍读之见中堂也。大率 宫门风露之中。立谭之顷。使非袖中出寸纸。实不简便。此其所苦也。论者曰。侍读于中书近。中堂于中书远。藉加延访。此论不然。大官单既备载中书之履历年齿。食俸深浅。功过次数。及何项行走名目矣。何独凭袖中寸纸之为延访。而阅官单之反非延访与。中堂领百寮。为  皇上耳目。其于四海之内。满汉文武。大小贤否。罔弗知也。何至本衙门二三笔札小生尚有弗知。而待临期延访与。岂中堂之聪明申于天下。而独诎于侍读与。依中书愚见。一切中书差使。宜由侍读手奉全单。默然鹄立。中堂坐堂上。朱笔点出。明降堂谕。不许仍沿袖中出纸。以肃瞻听。

一汉侍读宜增设一员。使在典籍厅掌印也。 国初汉侍读本三人。今满洲蒙古汉军侍读缺十二人。汉缺二人。内阁为掌故之宗。典籍厅为储藏之薮。近御史王赠芳有陈奏添设汉侍读一折。部议不行。其原奏但为疏通人员起见。且仍系办理票签之事。票签甚不乏人矣。何用添设。议寝良是。愚以为侍读必宜添设。以复旧制。而非专为疏通起见也。又非为票签处添缺也。今汉缺典籍二员。皆不在厅行走。或在票签委署侍读上行走。或在稽察房行走。或在票签直房行走。或在副本库行走。其中书帮办典籍者一两员。孤立于厅。厅待之如客。彼实缺典籍。尚不过而问一切矣。安能责帮办之中书。问其何故。由厅无汉人前程。故典籍虽有深俸。苟非委署侍读。必不准擢侍读。假使擢侍读而其人又离厅矣。又况实缺典籍。由中书论俸而升。俸已深矣。不久出衙门矣。即真在厅行走。而视厅如传舍。无足整顿。固也。此汉人于内阁掌故。十九茫然。而满员直视为文移档案之区。繁缺不欲令汉人分权。其势遂成。遂不可反。依中书愚见。欲名实之符。莫如添汉侍读一员。在厅掌印。与满侍读和衷办事。此缺出。以实缺典籍升用。典籍缺出。以在厅帮办之中书升用。如此。则国家多熟谙掌故之小臣。为太平润色。即以疏通而论。汉人之升侍读也。分为二支。一支由票签处委署侍读升用。一支由典籍升用。全局均匀。无要津挤塞之患。

一馆差宜复旧也。各馆官书。以内阁翰詹衙门。充总纂纂修协修官。此 国初以来定例。近日尚有明文可见。一见于嘉庆六年十月大学士王朮等会典馆原奏。再见于嘉庆七年十一月大学士保寍等会典馆原奏。弁冕会典者也。会典馆如此。   列圣实录馆如此。一切官书局无弗如此。嘉庆七年。王文端公送中书蔡毓琳等充协修。而以桑继雯充纂修。桑君负文望。辞至再。欲待三召。文端怒。遂停止中书送纂修之例。于是终会典馆全书告成之年。无以中书续送者。  仁宗睿皇帝实录。凡六年告成。亦无以中书送纂修者。在文端为迁怒。为变旧章。从而沿之。非文端诤友矣。但文端未尝奏明。裁汰未奉明文。从而沿之。以为前规后随。恐文端不受。且停止送纂修协修矣。而独送分校。分校之役。与供事等。夫中书与翰詹。同为清秩。翰林纂书。中书分校之。书内得失。一切不当问。中书深以为耻。又按嘉庆末杨宜之系副贡生出身八品京官。而充会典馆总纂。中书王璟等以进士出身七品官。而充其分校。揆之 国家用人之法。岂为平允。此必当复其旧物。行知各馆者也。一体制宜画一也。汉中书充 文渊阁检阅军机章京者。挂朝珠。今中书纷然挂朝珠。或以为非。或以为是。以为是者。曰内阁本 内廷。与军机无区别。以为非者。曰今之内阁。一切非军机处。事势本殊。何独挂珠。两说皆中理。此宜奏定章程。或全准。或全裁。或何项应准。或何项应裁。奉明文而载会典。又如中书初到阁。见大学士仪。平日侍读中书。因公见大学士仪。后辈初次谒前辈仪。亟宜斟酌卑亢之间。纂成一书。以便循守。愿文物斐然。以彰百司领袖之盛。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道光十八年  

龚巩祚

巩祚以去年春。由宗人府主事。调任今职。受事以来。于今一年。拙者之效。无所表见。而肊间有所欲言。不揣冒昧。欲以上裨高深于百一。大人观览之余。加以采访。采访之后。如可行。次第施行。条目如左。

一则例宜急修也。定制各部则例。十年一修。天运十年而小变。人事亦然。十年之中。凡钦奉  上谕。及臣工条奏。关系某部事宜。经某部议准者。该部陆续纂入。以昭明备。今按礼部则例。自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后。今二十三年矣。祠祭司典礼最为重大。应行纂入者。较三司繁赜数倍。三司亦有应纂入者。署中因循。惮于举事。若再积数年。难保案牍无遗失者。他日必致棘手。礼曹为 朝廷万事折衷之地。较五部最重。今各部皆无二十年不开则例馆者。揆其轻重。未为允洽。又巩祚读嘉庆二十一年所修则例。舛错极多。此日重修。见闻相接。尚易订正。若迟至数年而后。旧人零落考订益难。宜饬首领司详议。迅办奏稿。本年夏间举行。

一风气宜力挽也。巩祚先祖官礼部。巩祚之父又官礼部。今三世矣。髫一以来。颇闻掌故。且知本部风气。在京曹最为雅正。乃近今则有难言者矣。向来司员。名为坐办司事。至于掌印。尤系一司之雅望。岂以趋跄奔走为才。嘉庆初。司员有于 宫门风露中持乞画者。使少年新科为之。谓之观政。资格稍旧。则不为之矣。或笔帖式为之。主事不为之矣。近日专以赴 宫门说为才。自掌印以下。有六七辈齐声说一件事者。有六七辈合捧一者。巩祚实羞为之。至于本部赴圆明园直日。是日也。四司不闻一马嘶。不见一皁隶矣。定例部臣赴园直日。轮派一人留署。注明折尾。是  皇上尚不欲堂官之全赴园也。况司官哉。堂官直日耳。司员自有其坐办之事。直日何预于四司哉。夫部中多一趋跄奔走乞面见长之人。则少一端坐商榷朴实任事之人。且司官日赴 宫门见堂官。则堂官因之不必日至署。司官为无益之忙。堂官偷有辞之懒。所系岂浅鲜哉。宜颁发堂谕一通。曰 内廷尚书侍郎。不能日日入署者。应画之。积至第八日。直日八日一周遣笔帖式二员。汇捧至 宫门面画。主事以上官。不许前来。如此。则司事简矣。又颁堂谕一通。不在 内廷行走之尚书侍郎。日日入署。无须在 宫门画。如此。则堂事肃矣。又定一章程。曰遇奏事之期。其奏系由某司办者。许本司原办之官前来。一员随同听  旨。余员不必来。如此。则司事益肃矣。简以肃。则复乾隆以前之气象矣。又有请者。本部遇题缺及派差使时。竟有对众夸张。堂官向我询贤否。我保举谁我保全谁者。此辈不学浅夫。于大局亦无能损益。但礼曹为风气之宗。一嚬一笑宜谨之。以防五部清议。

一祠祭司宜分股办公也。祠祭司关系至重。甲于诸司。官懈吏疲。散漫无纪。亦为诸司最。推其故。由不分股办公故也。现在仪制司分股。故人知奋勉。无旬日不到署者。亦无呈堂乞画时。而本员尚不知此底里者。祠祭司不然。除掌印以外。并无专责。人人可问。夫天下事至人人可问。则人人不问。固不独祠祭司然矣。嘉庆间。王侍郎引之知其如此。命以祠祭司仿照南司分股办事。行之未久。有掌印者志在独办。不愿均劳。以为若分办。则掌印者与余员何以异。乃力白其不便而止。此时幸无此专嫉之员。北司头绪颇多。宜悉心详议。复王侍郎之旧。或一股一人。或一股数人。或数股一人。此番议定。永远遵行。此亦造就人材之一道。

一主客司宜亟加整顿也。主客司者。为 天朝柔远人。使外夷尊中国。地綦重也。近日至于大败坏不可收拾。为四夷姗笑。原其故。由百务一诿之四译馆监督。而本司无权也。馆监督之设。由外夷戾止。夫马众多。资其弹压而已。 天家有饩廪之给。俾司宾客适馆授餐之事而已。至有事关中外大体大计者。宜责成该司。或白堂。或具奏。不得任馆监督一人。欲重即重。欲轻即轻。欲行即行。欲止即止也。道光四年。越南国王使陪臣呈请改贡道。尔时掌印边廷英具奏。尚书文孚奏驳之而止。十五年前。风气尚未大坏。若在今日。主客司恐不得预闻。礼部之有四译馆。犹户部之有宝泉局。兵部之有马馆而已。附本部以上通。其印现贮本部后库。非真京堂。与六部卿贰抗衡者也。监督以京堂自处。以主客司为赘疣。去年高丽贡使呈请裁减通官。其词剀切。监督福肇不问其是非。独驳斥之。堂司皆弗预诺。巩祚以为宜奏乞  圣裁。不见听。未几果有使臣倭什讷明训扰驿站之事。即系通官之害。明效大验。如一切事宜。皆依乾隆嘉庆故事。主客司预闻。岂有此事哉。又伏检旧案。主客司掌印满郎中。不兼四译馆监督。四译馆监督。以三司郎中为之。何也。外夷在馆。钱粮出入。例由馆造册报司。由司复核咨户部报销。今监督即系本司。是自支自销。自造自报。自核自移。自咨自结。无此政体。客岁高丽三来。越南亦来。簿籍之属。同官不寓目焉。同官未必以不肖相疑。该监督何以自明。何以自处。宜急定章程。四译馆监督。用三司郎中为之。在主客司者回避。永为定例。凡遇外夷具呈言事。令该司各员中明白大计者。议其或准或驳。共见共闻。小事白堂官。大事具奏。中外之情。不壅遏于一夫。 天朝永无失大体之羞矣。谨议。

  拟请裁并河漕官条议疏咸丰三年  

户部侍郎王庆云

奏为河漕缺甚多。拟援案裁并以节糜费。请  旨饬下廷臣集议事。窃思理财之方。首在节用。节用之要。首在省官。今耗蠹最甚。亟宜分别裁并者。莫如河工漕运两衙门。河工耗国。漕运耗民而因以耗国。然其獘总由于官多。如山东河南既有两巡抚兼管河务。而又设河东河道总督。专管黄运两河。此河督之也。沿河道员。皆有管辖厅汛之责。皆应管理钱粮。而又设河库道司其出纳。此河道之也。自河夫改为河兵。沿河设营。统以裨弁。平时驻宿河干。熟谙水性者。弁兵也。抢险防护。云梯硪筑。以性命与水争者。弁兵也。乃以厅官专管钱粮。汛官分司工段。以冒支多寡。为缺分肥瘠。求其识水性之平险。谙修守之机宜者。百无一二。此厅汛文员之也。伏思当 国家丰亨豫大之时。河工多设员弁。宽估经费。原以保安澜而卫民生。帑项在所不惜。乃积獘至于近日。官愈多愈不治。费愈多愈不足。卒至河患频仍。求安澜而不得。地方困敝。帑项且不能为继。盖其耗国甚矣。至漕粮为 天庾正供。凡有漕各督抚及各粮道。孰不当尽职掌。而专设漕运总督。此漕督之也。各省押运。有粮道。有丞倅。每帮领运千总二人。本属人浮于事。且候补多人。但图委署委催。以资养赡。此帮弁之也。漕粮取民有定额。出运有定数。经此层层剥削。帮弁取之州县。州县取之百姓。以致兑运不前。仓储未裕。所谓耗民而因以耗国者也。溯查康熙年间。裁官三百三十六员。雍正年间。裁二百五十余员。乾隆年间。裁三百三十余员。嘉庆年间。裁二十余员。见于道光十一年十一月   谕旨。所谓官不虚设。始足以臻上理者。   圣言至为剀切。是官本应裁汰。况今日经费支绌已极。若非大加改并。终不免病国病民。臣稽之成案。参以时宜。特将河漕各官。应行裁并各事宜。谨拟六条。恭呈  御览。

一河东河道总督拟援案裁并两巡抚管理也。 国初设河道总督一员。驻札济宁。兼管东南两河事务。康熙十六年。移驻清江。将河南工程。奏归巡抚管理。康熙四十四年。奉   上谕山东河道照河南例令各巡抚就近料理。至雍正二年。始设副总河于武陟。兼管山东河务。逾年升为总河。伏思雍正以前。东河并未专设总督。而黄运岁报安澜。窃以为总河兼管两省。鞭长莫及。不如巡抚各司一省。稽察既便。呼应亦灵。况河南山东两巡抚。本系兼管河务。情形亦无虞不熟。拟请遵照康熙四十四年   谕旨。裁河东河道总督一缺。令山东河南两巡抚。分司本省河务。以专责成。如有交涉事件。仍令会商办理。前者雍正年间。设直隶河道总督。乾隆十四年。裁归直隶总督管理。此实裁并总河之成案。再查道光十一年。两淮盐政裁缺案内。奉   上谕陶澍奏恭缴养廉裁减浮费一折所奏甚是现盐务改归总督管理总督养廉优厚足敷办公所有盐政应支养廉银两着归入节省项下解交户部充用至盐政衙门浮费较多统计前后裁减每年费用银十六万两有零其外支浮费着查明一并删减等因钦此。今河督改归巡抚。与盐政改归总督。事同一律。所有删节养廉费用各事宜。应由各该抚详细查奏。至江南既有河道总督。其两江总督即无庸兼管河防。庶事权专一。平时既免牵制。有事亦无可推诿。请一并  敕下廷臣集议以闻。

一南河河库道宜径行裁汰也。雍正八年。始于清江设河库道。专管收放河工钱粮。外此别无职掌。查东河河库。系运河道兼管。淮扬道与总河同驻清江。原可仿照管理。即谓南河钱粮较多。亦应归扬徐海三道分司收放。伏思多一库道。即多一库官。且多无数库中胥役。而各属支领报销。仍由该管道核转。诚属无益有损。拟请  旨将南河河库道一缺。即行裁汰。其所管收放钱粮。或应归淮扬道兼管。或应归扬徐海三道分管。并请  敕下廷臣集议施行。

一东南两河缺应遵。   旨裁撤并。请将修守事宜归营经理也。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钦奉   上谕河工各厅员缺甚多着两江总督山东河南巡抚会同该河督等公议裁撤等因钦此。旋经南河奏裁扬运一厅。东河奏裁泉河归河两厅。其余均未裁撤。臣愚以为两河修守事宜。必须裁厅归营。乃可以省费而得力。查河营之设。始于康熙年间。   圣祖仁皇帝巡视河防。而河臣如靳辅于成龙辈。赞襄创制。立营设兵。使民免召募之烦。工有修防之益。立法实为尽善。其时厅员不过十余。经费取诸额征。无多估拨。百余年来。官愈设而愈多。费愈增而愈滥。糜帑误工。不知伊于胡底。此   宣宗成皇帝裁撤员   谕旨。盖留未竟之绪。亟有待于  圣人之继述者也。伏思裁厅归营。实有数便。厅员侈靡成风。一宴破中人之产。一掷尽千金之赀。不如河弁之习于艰苦。局面小而用度无多也。厅员善于酬应。巧于开销。不如河弁之粗拙无文。可冀工归实用也。厅员来从外省。修防机宜。须临时学习。不如河弁生长其间。熟谙水性。于工之平险。不待讲求。自了然于心目也。厅员深居简出。但凭探报。不如河弁风晨雨夜。亲历河干。沾体涂足。素耐劳苦也。且厅员于上游。声息联络。平日既已分肥。临事安能执法。而河弁一有失误。轻则棍责。重则枷示。无情面之瞻顾。则诸事皆可认真也。夫河工设立弁兵。本应以军兴法从事。乃使文员牵制。武弁亦不得尽其长。殆渐失立法之本意矣。相应请  旨饬下廷臣集议。将东南两河厅员。尽行裁撤。所有修守事宜。改归河营裨弁经理。其收支钱粮。即由各营详报该管道核转。一切购料雇夫。毋令地方官干预。惟责任既专。处分亦应从重。出纳所寄。廉俸亦应从优。至于厅属各汛。雨夜梭巡。险工抢护。无一不藉弁兵之力。其专汛佐杂。实属赘疣。应并请  旨敕议裁汰。伏乞  宸断施行。

一河员既定议裁汰。则经费可亟筹节省也。河工之浮冒。人人知之。而不能力行撙节者。恐工员借口。因而工程不固耳。臣愚以为工程之固与不固。不在乎经费之多与不多。即如南河岁修抢修。嘉庆十二年以前。额定五十万两。嗣因料价昂贵。将每案五百两者。增至一千五百两。是三倍于旧也。购料雇夫。皆系用钱。昔时银价。每两不及千文。今且加倍。查近年南河岁修抢修。约需一百五十万两。若以钱计。是六倍于旧也。昔之岁工。用钱五十万串。而不免于决口。今之岁工。用钱三百万串。而仍不免于决口。然则多费之无益可知矣。又如历届大工。有用至千余万者。有用至二千余万者。上年丰工。仅用四百万。业已合龙。及走占之后。尚有存工料物。何其悬殊至此。即以复堵工程而论。牟工复堵。用银五百万。号为节省。今丰工复堵。据该河督奏称仅用银一百五十余万。前后数年之间。五百万而合龙。百余万而亦合龙。以此见工员之非尽无良。而工程之无难核实。特以积习相沿。但使有款可以支销。则亦无人从节省耳。现在议请裁厅归营。正可乘此崇俭黜奢。还返朴。拟请以后东南两河工用。皆大加节省。南河岁料。以五六十万为率。大汛工需。以六七十万为率。另案一切不得过百万。东河岁工。以二十万为率。另案不得过七八十万。皆除去额解。再行请拨。总之东南两河。为宇宙两大漏卮。非不知员缺骤裁。经费骤减。实众情所大不便。然臣部职主度支。不能饱工员之所欲。而致有意外之虞。臣责无可逭。不敢减往日之所需。而致无可拨之款。臣亦罪无所逃。两者和衡。不如裁定钱粮。而使力图节省。果扫除积习。自能料实工坚。不至有意外之虑。相应请  旨将裁减事宜。交廷臣集议。并祈  干断施行。

一裁缺及候补各员。请严加甄核分别。改补留省咨回也。道光十一年。裁撤两淮盐政案内。钦奉   上谕两淮盐政现经裁撤至盐务各官额缺甚少候补之员人数太多着该督另议变通或改归地方或回籍候调至现任人员即照州县之例量为调换等因钦此。仰见   圣虑周详。于裁汰滥之中。兼寓爱惜人材之意。今拟裁撤河员。事同一律。惟查前届奏裁河厅。因系实缺人员。请俟出有河缺。照例即补。现拟将各厅概行裁撤。无缺可归。应由吏部援案酌核。奏明办理。至河工候补人员。应遵照道光十一年   谕旨。由各该督抚会同该河督严加甄核。择其材堪造就者。改归地方。或留省差委。或回籍候调。详晰妥议。请  旨遵行。总期无官。亦无弃材。以仰副  圣主澄叙官方之至意。

一漕运总督请裁并江南河道总督管理也。治河本以为漕。我 朝定鼎燕京。仰给东南粟米。因明制设漕运总督。责綦重矣。然臣尝考前代都燕者。如辽如金。皆于京师设都转运使。在外设各路转运使。则今粮道之职也。元时河海兼运。于江淮济州设两都漕运司。亦与今之粮道等。明初以侍郎都御史督运。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后乃以淮扬巡抚兼漕运总督。见于   钦定历代职官表。是前代都燕者。皆未尝专设总漕也。臣尝核其职掌。如签弁造船。派单兑运。本可由有漕各督抚就近督办。押重趱空。核勘漂没。督追漕欠。亦应由各粮道分任责成。今专属之总漕。徒使各督抚得以委卸。惟过淮盘掣。催趱重运。必须总漕。然使盘掣足凭。何以回漕难禁。催趱得力。何以频岁愆期。盖近年之总漕几同虚设。而与地方督抚动辄龃龉。事虽繁而实。权虽重而实分。徒使帮弁吏胥依为城社。拟请将漕运总督一缺。即行裁汰。所有过淮盘掣催趱重运事宜。查总河驻札清江。兼管黄运。应即归南河总督兼理。其余总漕所管签弁造船派单兑运各事宜。即改归有漕各督抚督率。各该粮道分任责成。其应行裁减养廉公费等项。亦着照道光十一年裁并两淮盐政成案办理。查淮安为南北要冲。今拟裁漕督。应改设专镇武职大员。归总河节制以资控驭。所有漕标弁兵。统归该镇管辖。遇过淮水手。即督率弁兵弹压。其总漕所领  王命旗牌。应就近归总河收管。以重事权。至催重趱空。总漕之职在此。帮丁之累亦在此。恭查道光六年十月。奉   上谕漕委各员往往藉催重趱空为名任意添派员数太多难免婪索殊为帮丁之累各省军船行走沿途催趱稽查办理已属严密何必增派多人徒加纷扰着杨懋恬酌定派委员数开单奏明立案总期可省则省毋得多派致滋扰累等因钦此。伏思派委之多。总由于候委之多。卫千总一项。捐纳者尤多。其调剂所取资。悉出军民之膏血。并请  敕下各督抚。将现任帮弁及候补人员严加甄别。毋留阘茸之员。以增漕务之累。

以上各条。臣为筹节经费。因议裁并员。惟事体重大。相应请  旨饬下廷臣。将臣所议各条。体察经费支绌情形。悉心核议。其未尽事宜。如河漕各标。应如何归并管辖。养廉公费。应如何裁减归公。应俟奏奉  俞旨后。由该管各衙门详晰议奏。请  旨钦遵办理。所有详议改并河漕缺缘由。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

  督抚同城请酌量变通疏同治五年 

广东巡抚郭嵩焘

奏为 国家设官。如督抚同城一条。急宜酌量变通。谨就微臣阅历所及。推论其源流。而究明其得失。恭折仰祈  圣鉴事。窃查明永乐初。浔桂柳三府蛮乱。遣给事中雷填巡抚广西。为巡抚之名所自始。景泰三年。浔梧猺乱。廷议以两广宜协济应援。乃设总督。是总督巡抚二者。皆肇端于两粤。终明之世。以十三布政使为定员。而总督巡抚。或分或并。或设或罢。大率与兵事相始终。成化以后。建置日繁。如京东北一路。有蓟辽总督保定总督宣大总督。又有顺天巡抚永平巡抚保定巡抚辽东巡抚宣府巡抚大同巡抚天津巡抚密云巡抚。开府相望。然考其时。督抚驻扎地方。从无同城者。保定添设总督。而保定巡抚别驻真定。宣大分设巡抚。而宣大总督别驻阳和。至两广督抚沿革。其初分设巡抚。而后改设总督。天顺二年。遣右佥都御史叶盛巡抚两广。则又稍易其名。成化元年。又以总督兼巡抚。嘉靖中。添设广东巡抚。总督祇兼巡抚广西。由梧州移驻肇庆。隆庆三年。又添设广西巡抚。总督改兼巡抚广东。是两广总督巡抚。明时亦未尝兼设。 国朝以来。总督巡抚。着为定制。中间小有裁并。而视明世纷更变易。规模固远胜矣。其督抚同驻会城者三。曰福建。曰湖广。曰云南。本不同城。而后移驻会城。遂成定例者一。曰两广。推原立法之始。地方吏治。归各省巡抚经理。听节制于总督。而总督专主兵。是以河南山东山西专设巡抚。即不复设提督。为不欲使武臣主兵。而巡抚又不得统辖提督。故为巡抚兼衔。直隶四川甘肃专设总督。仍兼巡抚衔。大致以兵事归总督。以民事归巡抚。此 国家定制也。而巡抚例归总督节制。督抚同城。巡抚无敢自专者。于是一切大政。悉听总督主持。又各开幕府。行文书。不能如六部尚书侍郎同治一事也。而参差杌木(日土)之意常多。道光之季。两广蕴孽已深。叛匪一起。乱民从之如归。蔓延及东南。而皖豫之捻匪。陕甘之回匪。乘之以逞。为乱者皆民也。则各省抚臣之失职多矣。额设营兵。多或六七万人。少亦万余人。竟不得一兵之用。镇将参游循资超擢。任为将帅者。更无一人。所用以转战者。皆勇也。而兵为虚设。积久又益加累。岁糜钱粮千余万。相与处之怡然。则各省督臣之失职尤甚矣。而自军兴以来。江忠源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及今刘长佑曾国荃刘坤一刘岳昭等。皆以司道主兵。或积功至督抚。兵权日分。总督仅守虚名。而例定分年查阅营伍。考核将弁。均系总督专政。出巡之日为多。两省情形。亦资周览。军兴数年。此典竟废。同治元年。兵部议奏御史陈廷经变通营制一折。奉  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陕西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各镇协武职升迁调补暂由巡抚办理千总以下径由巡抚咨拔报部所有校阅营伍考核将弁并本省筹办防剿即专责成巡抚经理其总督兼辖省分军政考核径由巡抚就近署考会同具题至巡抚同城者仍照旧章办理等因钦此。因查一省千余里之地。能考求其利病。周知其情状。已难其人。至于兼辖省分。原不过奉行文书。周旋应付。稍求整顿。隔阂必多。所以议归巡抚经理。盖亦穷而必变之势也。

而与总督分省之巡抚。军政民事。一听主裁。与总督同城之巡抚。军政既不得与闻。民事又须受成总督。一则虚列其衔。一则两操其柄。是从前督抚同城名存而实去者。仅一巡抚。自顷数年。则督抚之名实两乖。而巡抚乃尤为失职。臣请悉其得失利病。为我  皇上一陈之。传曰。天下之动。贞乎一者也。惟其一也。故能齐百姓之耳目。而定属吏之从违。宋置监州而兵以弱。明置巡按而政以嚣。知道者惜之。然于政之所出。犹未有分也。督抚同城。爱憎好恶之异情。宽严缓急之异用。同为君子而意见各持。同为小人而诪张倍出。如举一人也。此誉之。彼毁之。则是非淆。劾一人也。此远之。彼近之。则趋避易徒。令司道以下茫然莫知适从。其君子逶迤进退。以求两无所忤。其小人居间以遂其私。 国家定制。钱粮及升调缺员总之藩司。刑案总之臬司。督抚专任其成。本不易有所设施。而又水火交攻。戈矛互进。是  皇上设官以求治也。而督抚同城。乃万无可言治。今使一县而置两令。一郡而置两守。必不能以安矣。此理势之固然者也。臣自道光二十七年。通籍假归。过武昌。目悉吏治之偷。气习之深。心忧其将乱。其后五年而乱作。前后督抚殉难三人。伏诛二人。被劾四人。赖胡林翼开立规模。风气为之稍变。云南之乱。则既成矣。前督臣张亮基每言及抚臣徐之铭牵掣情形。辄至慨叹。而各直省吏治人心之敝。闽粤为尤甚。细究其由来。数十年瞻顾因循。酿乱保奸。实以督抚同城之故。以言其事既如彼。以言其效又如此。历来同城督抚互怀猜忌。相为敌。独于公事。一切雍容坐视。求免于嫌怨。承平日久。循例守职。亦庶几可以寡过。处多事之时。承积疲之俗。而多所牵掣。苟安无事谓之和衷。 朝廷独焉赖之。自古中材多而贤人少。  皇上委任疆吏。但使中材足以自守。其间一二贤者弛张以时。自可相维于不敝。督抚同城。则贤者永不得有为。中材亦因以自废。此臣所谓急宜变通者也。近年云南督抚。皆浮寄境外。一无凭借。臣愚以为云贵总督一缺。宜暂停罢。责成巡抚剿贼。以一事权。其闽浙两广总督。则或援照明制。兼并一员。福建情形。臣不能知其详。广东督抚。两标及两署书吏。分别裁并。营政吏治关税盐务四者。未尝不可整饬。权分则情多乖。责专则事易集。不独于地方补益甚巨。其有裨于 国家之经费。亦必多矣。臣伏见明臣韩雍在两广总督任内。疏言两广地大事殷。请裁总督。东西各设巡抚。当时立见施行。韩雍请分其责于两省。今臣请重其任于专城。义取因时。事亦同揆。臣抚粤两年。于地方利獘源流。知之颇悉。怀此欲陈久矣。又虑语言稍涉切直。或疑其有他意。是以欲言复止。今旦夕交卸。以切身之阅历。求及时之变通。用敢推明得失利病之原。上备  圣明采择。可否仰邀  天恩。饬军机大臣吏部兵部会议。并交各督抚公同核议。以求妥善之处。伏祈  圣鉴施行。

  前因时论三禄俸         

吴铤

先王制禄。宁厚毋薄。宁丰毋俭。使之外足以奉公忘私。内足以养亲施故。吏治廉平。而百姓乃受其惠于无穷。昔汉宣光武唐元宗皆有增俸之诏。杨绾为相。欲矫汰侈以节俭。而先益百官之俸。其殆知化理之本者与。后世钱谷所供。悉以入官。而俸禄又不足以赡身家。监司仰给于州县。而州县递加耗羡以供上。辇毂之下。尤难取给。不得不称贷以充其用。贤者资用靡充。无以为生。不肖者侵渔百姓。无所不至。如是。而欲吏之廉平不可得矣。赵广汉为京兆。奏长安游徼狱吏秩百石。其后皆差自重。不敢妄系留人。夫以胥吏之微而重其禄犹知自重。何况百官。夫欲重百官之俸。但给以钱币。则百官之所给无穷。而上之所入不能支。以不能支之财。而欲以给百官。则财用不足。不若仿公田之制。使以租入供俸。内外官各以其次为差。则士大夫皆以廉耻自爱。而上之所给自有余矣。何则。以九州岛之田。供百官之禄。上之所损有限。百官之所益无穷。又得自课之。以知稼穑之艰难。立法莫善于此。唐时行均田法。尝以田授禄。深得忠信重禄之意。然官授田。得永为世业。则官之迁转无常。使为永业。将何以给之。宋元时官吏皆有职田。吏尚勉而为廉。然不尽以授田为定制。苟审乎此而斟酌之。则吏治庶可以复于古与。

  通论汉唐以来颁禄之制         

孙鼎臣

昔张敞萧望之之言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今小吏俸率不足。虽欲洁身为廉。其势不能。故颁禄之制。不可不考也。续汉志。大将军三公俸。月二百五十斛。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二千石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百斛。千石月八十斛。六百石月七十斛。比六百石月五十斛。四百石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月四十斛。三百石月四十斛。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二百石月三十斛。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百石月十六斛。斗食月十一斛。佐史月八斛。凡诸受俸。半钱半谷。唐会要。开元二十四年。敕百官料钱合为一色。随月给付。总称月俸。一品钱三万一千。递降至九品千九百一十七。禄米。岁再给。一品七百斛。递降至从九品五十二斛。外官降一等。其外有职田。自十二顷至二顷止。大历十二年。加京官俸。定节度使以下至簿尉俸禄。贞元四年。李泌奏。京官俸太薄。自三师以下倍其俸。自是京官益重。会昌又倍之。新唐书所载。据会昌之制。今以职官志参之。略举其数。正一品三师。月俸钱二百万。三公百六十万。递降至正五品上八万。从五品上四万。正从九品万六千。外官节度使三十万。观察使十万。刺史知军事七万。鴘赤县令四万五千。畿县上县令四万。而建中时。复置手力资课。左右卫上将军以下。又有六杂给。一粮米。二盐。三私马。四手力。五随身六春冬服。禄糈视开元大历加厚矣。僖昭乱离。国用窘乏。至天佑中止给其半。梁开平三年。始令全给。唐同光初以折支非实。减半实支。自后半俸。复从虚折。周显德三年。乃给实钱。五代官箴多黩。亦由禄不足以赡其家也。宋初略依后唐之制。元丰一新官制。职事官以寄禄高下。分行守试三等。而在京官司供给。并为职钱。如大夫为郎官。既请大夫俸。又给郎官职钱。俸外有春冬服。绫绢棉各有等。崇宁间。又增给食料等钱。此外又有傔人衣粮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之给。绍兴参用嘉佑元丰政和旧制。其料钱之数。开府仪同三司。月一百贯。特进九十贯。金紫光禄银青光禄大夫六十贯。递降至宣教郎十五贯。宣议郎十二贯。承事郎十贯。承奉郎八贯。承务郎七贯。其职钱之数。宰相枢密使。月三百贯。知枢密参知枢副同知佥书枢密皆二百贯。六部尚书。行六十贯。守五十五贯。试五十贯。递降至秘书郎著作佐郎大理司直评事。行二十二贯。守试递减其二。秘书省校书郎。行十八贯。守试递减其二。正字。行十六贯。守试递减其一。其禄粟之数。宰相枢密使参知枢副同知佥书枢密。皆一百石。节度百五十石。承宣观察防御诸使一百石。团练使刺史五十石。其余京畿守令幕职。自十石七石至于二石各有等。其职田之数。庆历中。定大藩长吏二十顷。通判八顷。判官五顷。幕职四顷。节度长吏十五顷。通判七顷。判官四顷。幕职三顷五十亩。而外官又有公用钱。诸殿阁大学士直学士侍制等。有添支米面诸物。宋政仁厚。优恤臣下如此。

元至元二十二年。定百官俸。略志其数。太师太傅太保俸。一百四十贯。米十五石。中书左右丞同六部尚书七十八贯。米八石。侍郎五十三贯三钱三分五厘。米五石。六部郎中从五品三十四贯六钱六分六厘。米三石。员外郎从六品二十八贯。米三石。大都路达噜噶齐一百三十贯。总管同副一百二十贯。行省左丞相二百贯。平章政事一百六十六贯六钱六分六厘。上府达噜噶齐八十贯。散府六十贯。知府同。上县达噜噶齐五十贯。州尹同。中县四十贯。知州同。上县二十贯。县尹同。至元二十一年。定江南行省诸司职田。比腹里减半。职田自唐宋相沿。至元不改。及明而其制遂废。明洪武二十五年。定百官月粮。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而止。皆全给米。间兼钱钞。钱一千。钞一贯。抵米一石。成祖时。米钞兼支。官高者支米十之四五。卑者支十之七八。每石钞十贯。仁宗时。折至二十五贯。成化间。户部请如旧制。苏木胡椒亦杂给。后又改给布。是时布一匹。直钱二三百。折米二十石。自古官俸。未有薄于此者。嗣是以为常。论者以为文具相取。上下相蒙。贪墨成风。诛戮不止。则制禄使然。所节者小。而所亏者大也。汉唐宋历年最久。治术亦多廉平。元吏道猥杂。明用法严而少恩。参伍观之。得失见矣。官滥则蠹国。禄薄则蠹民。宋太祖有言。与其员而重费。不若省官而益俸。治天下者。厘务以制其官。简贤以举其职。重颁禄而严课绩。功足以称其食。则财不糜矣。食足以充其志。则吏知谨矣。欲爱养其民。其必自厚遇其臣始乎。

  厚养廉议  

冯桂芬

左氏传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其今日之谓乎。外官自督抚以至典史。某缺肥。岁赢若干。某缺瘠。岁赔若干。所谓肥瘠者。皆陋规之属。扬扬然习于人口。恬不为怪。骤闻之。几疑官名为市肆之名。吁。可叹也。余友无锡王大令恩绶。尝闻一江苏官论山阳泰兴之肥瘠。吾苏有三阳酱园。泰兴肆。大令素朴愿。误会为此二肆言。时馆林文忠署。语闻文忠。亦为之抚掌大小京官。莫不仰给于外官之别敬炭敬冰敬。其廉者。有所择而受之。不廉者。百方罗致。结拜师生兄弟以要之。大抵大官之廉者仅足。不廉者有余。小官则皆不足。不足则揭债。母十岁三其子。子复为母。十年外简。数已巨万。债家相随不去。犹冀其洁清自好乎。选人亦然。选人在部尤无谓。概令在籍候选。于吏治无损毫末。然则非本性之贪。 国家迫之。使不得不贪也。而犹且设为空虚不用之律例。凡俸禄外丝毫有取。皆坐枉法论赃。以综核名实之法治之。曹局一空矣。 朝廷果不知耶。抑知之而故纵耶。夫王道不外人情。士从田间来。寒士居多。虽在一命之微。莫不有父母之养。妻子之赡。宫室舆马衣裘仆从之需。亲戚故旧之赒恤。官愈大则用愈多。外官体统较尊。加以延幕友吏役。费用数倍于京官。大都京官翰林部曹岁需千金。递加之至一品当万金。外官养廉本数较厚。牧令视本数十倍。丞倅以上四五倍。至督抚二三倍。皆不可少之数。惟如数以与之。而犹有骫法营私致干宪典者。斯真贪人矣。于是可设为厉禁。京官取外官一钱。上司取属员一钱。官取所部一钱。杀无赦。夫而后吏治始可讲也。或曰。数得毋太多乎。曰。此圣人之法也。周官司禄。文佚无可考。王制孟子。犹存其略。以礼记疏称大国卿禄食二百八十八人计之。大国君禄食二千八百八十人。三万二千亩之入也。次国君禄食二千一百六十人。二万四千亩之入也。小国君禄食一千四百四十人。一万六千亩之入也。今之州县。古小侯也。小侯之禄。殆不啻万金。何赢之有。汉制。太守号二千石。实食千二百石。中二千石。实食一千石。王制。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孟子元士视子男。是古制京官之禄重于外。汉制则轻于外。视三代已减。唐始薄而终厚。宋给实钱。详山堂考索。陆游诗年清百万钱注。祠禄岁计千缗。时游以秘书监奉祠。秩三品。是宋禄不薄也。元初不制禄。世祖时定太师俸一百四十贯。米十五石。行省右丞相俸二百贯。以下有差。禄薄无甚于元者。明初四品以上。俸钞三百贯。后又定正一品米八十七石。以下有差。 国朝因明制而增益之。废折米折钞之目。雍正二年。耗羡归公。加给养廉。乾隆二年。增京官恩俸。法良意美。度越元明。何不遂复三代之旧也。或曰。费得毋不支乎。曰。另议广汰员。人数已少。停漕运。减河工。所省千百万。已不患不足。况吏治既肃。百獘皆捐。中饱一除。积欠自少。数年之后。所得必有踰乎所费者矣。又文献通考。俸禄下有职田之目。列代皆有之。宋史职官志。诸路职官。皆有职田。所以养廉也。即养廉之名所自始。日知录称明初尚存。今议厚给养廉。议筹复职田县若干亩。绅士征其租。供本州岛县养廉。次上司。次本籍京官。亦古采地遗意也。

  请京员津贴作正开销疏光绪十年  

翰林院王懿荣

奏为部议京员津贴银两。吁请  天恩。准饬各省督抚。妥筹闲款。更定名目。作正开销。以维士风。以端政体。恭折仰祈  圣鉴事。窃臣伏见去年部臣以议给京员津贴银两入奏。得 旨允准。各省督抚通筹外销闲款。相继登覆。或有不择名目。及未作正开销者。以 朝廷宽厚正大之举。而臣下拟议乃为苟且敷衍一时之计。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政体何存。士风何在。是以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宗室盛昱。山西巡抚张之洞。踧踖难安。先后上言。属词微至。然臣犹惜其或激或谅。陈义不古。臣惟君臣之伦。以道相合。见知闻知。昔为一体。三代而下。臣节日卑。自汉以来。以文学得官。始于叔孙通。请太常试士。首成于公孙宏。寖及后世。士风儒气。荡焉无存。史册深文。自然流露。始曰尊贤。渐曰用人。始曰重道。渐曰察廉。下士承流。昧其本谊。目不见书。冥焉罔觉。万锺礼义。不辨久矣。岂知讲学修业所托甚尊。一命初膺。讵便稍亵。夫自视太薄者。予人亦将不厚。臣节日卑。则臣道不立。臣道不立。则至治难期。窃惟我 朝大化涵濡二百余年。  上之待士。与士之自立。当不出此。臣家累世受 国厚恩。八代生计。皆资官禄。臣之值此。岂敢重有所矫。盖有所重矫者。必有所甚贪。有所甚贪。遂不可问。臣固耻之。伏请   皇太后  皇上宸衷独断。饬下部臣及各省督抚。将此项银两。妥筹闲款。更定名目。作正开销。既维士风。亦端政体。正名之义。自昔所重。取与之际。始节必严。臣职为京员。此项银两。固在受之之列。不得不先事请 命。以臣愚贱。何足尚论。明知臣此疏一出。望者嫌怨。议者违驳。至于讥弹。亦所不避。诚以一介虽微。所关者大。欲洁先乱。鲁论有诛。若臣当此忍隐弗言。同乎流俗。窃恐一世士风。江河日下。讵复有所底止。傥臣此言幸存。即令格于吏议。俾不得行。至执礼经少贱之说以相纠绳。臣固无所逃命。然使天下后世知当时 朝廷崇儒重道之意。与一时士夫抱道自重之心。亦即所以上答  天恩。下立臣极。臣万死何辞。臣为政体士风起见。谨具疏奏 闻。不胜惶悚待罪之至。

  请重廉俸疏同治二年 

河南学政景其浚

奏为平贼在于安民。安民在于察吏。察吏在于重禄。敬陈管见。仰祈  圣鉴事。窃惟爱民之泽。察吏之严。未有过于我 朝者。蠲恤频仍。无微不至。贪污重戒。有犯必惩。乃臣自视学豫省以来。时时留心访查上下情形。各州县未有不恶民之刁抗者。百姓未有不苦官之朘削者。官与民为仇。然后知天下之贼无非天下之民。民何以为贼。官驱之也。官何以不恤民。上司勒偪为之也。上司之得自存活而藉以办公者。惟俸廉耳。一署之中。簿书稠迭。应准应驳。不难独断。而伏案办文。使皆出于一人之手。虽绝世聪明。亦不暇给。故不能无幕友。繁缺必需数人。岁糜二三千金。俸廉全给。非十分俭约。犹恐不敷日用。河南自清查案内。奏明扣廉四成。弥补无着亏空。军需案内。例价不敷。亦请由外弥补。于是各官无廉可领。甚至廉不敷扣。行文令其补解。俸之为数甚少。而期会之间。动辄罚去。道府以上。计无所出。季规节寿规。哨费秋审费。种种名目。无不取诸州县。州县计无所出。钱漕浮收之外。差徭繁琐。无一不取诸百姓。取之不足。则亏空正款。作为民欠。以待  恩诏豁免。上司非不知之。知之而不敢举发者。陋规之案破。傥加以贪污卑陋之名。拟罪至新疆军台。而属吏之心不服。反得而挟制之。故属员有罪。为之百计弥缝。亦所以自为计也。上而 国帑。下而民生。皆无所顾惜矣。然仕途非无君子。当其读书稽古之时。衡论当事诸人。未尝不非笑之。及其登仕版也。苦无办公之资。兼不能自存活。而同事诸人。无不收受陋规。不得已试从而效之。而君子遂变为小人。上下官员。联为一气。此吏治之所以日坏。而民不聊生。贼之所由蔓延也。大学曰。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各官除俸廉外。概属赃私。今俸已罚矣。廉已扣矣。使其不能办公。不能自存活。而犹奖其捐输。是勒令君子为小人也。事殊势亟。积渐使然。中庸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伏愿我  皇上念切耳目股肱之寄。优给俸廉。勿许核扣。使其得为君子而重责其变为小人。然后上司无掩饰弥缝之獘。而州县不敢虐取于民。民安则不从贼。杀一贼即少一贼。而贼不难平。易以损上益下为益。上虽损。其所益终归于上也。如河南每年额征三百余万两。今以官亏作为民欠。岁收仅一百四五十万两。若不扣廉罚俸。每年损上十余万两。而事事认真。除实欠在民外。亦可征至二百三四十万两。所损十余万。而多收八九十万。其益何如也。臣目睹情形。再四思维。愚昧之见。恭折直陈。伏祈  圣鉴。

  请定外吏津贴公费疏同治八年         


奏为整饬吏治。拟请因时变通。以祛宿獘而责实效。恭折仰祈  圣鉴事。窃维吏治得失。为民生休戚攸关。故安民以察吏为本。然必使无牵掣之虞。而后可责循良之效。溯自雍正年间。耗羡归公。分给各官养廉银。视官大小为多寡。历年既久。时势屡更。至今日而道府州县之养廉。因公费繁多。往往为藩署扣尽。于是道府不得不借资于州县。谓之津贴。州县费用尤繁。则于征收钱粮正额外。亦另有所谓津贴。此皆人所共知。相沿已久。第未着为明文。于是绅民之狡黠者。藉以挟制州县。州县之机变者。藉以挟制上司。故绅民犯科。州县不敢诘。州县营私。上司不敢诘。上下相蒙。各为弥缝徇隐之计。而吏治遂至不可问。其势实使之然。无足怪也。积獘至此。几使洁己好修者无自全之地。虽有龚黄卓鲁。不能为治。此正穷而变以求通之时矣。夫此项津贴。既属必不能无。惟有予以限制。由各省大吏秉公核实。彻底查明。酌中定拟。视道府州县缺分之繁简。定为津贴数目。务使办公与自给均有所资。所谓恤民必先恤吏也。额既定。而仍有额外需索者。以赃论重惩之。如此。则州县不能挟制上司。绅民亦不能挟制州县。积獘既除。地方官乃得各举其职。尽心教养。以安民生而培 国本。近闻江西省府道州县办公之津贴。已定有成规。似可行之无獘。拟请  饬下各省督抚体察情形。悉心酌核。奏明办理。庶吏治日有起色矣。但此津贴之项。着为明文。议者或以为有妨政体。是未审天下之真利獘。而祗骛虚名者也。夫讳津贴之名。而津贴之实仍在。且漫无限制。势必愈久愈增。骛虚名而受实害。诚心谋国者当不其然。或又以为此举究属行权。非制治之常经。然为补偏救獘。计不得已而求其变通。虽济之以权。要无失乎设官牧民之本意也。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圣鉴。

 外吏津贴。东南各省。多有奏定章程。裁革陋规。以充公费。权宜之举。立意未为不善。然取盈无术。仍不能不借资需索。于是公费而外。又有陋规。浸以重困。当日耗羡归公。言者已有耗羡之外复生耗羡之虑。是津贴之说。无补吏治。徒伤政体。利不胜其獘。且利未见而獘已生。大失权宜之本意矣。欲求变通之方。惟冯氏汰员厚养廉二议。最为切要。度支岁有常经。欲厚养廉。必先汰员。二者相因。不能偏举。特以迹近更张。势难遽行。不得已援津贴以寓厚养廉之意。而不知其名不正则事不成也。爰附着之。以备谋国是者取证焉。

  请分别裁定陋规以肃吏治疏光绪四年      

左庶子黄体芳

奏为外省陋规。有害吏治。请分别裁定。以清治源而收实效。恭折仰祈  圣鉴事。近来屡因言官条奏。  谕令督抚将各项陋规革除。仰见  圣主澄叙官方之至意。窃惟外省陋规。原非一致。惟取之属员者。最为吏治之害。各省名目不一。或名节寿。到任礼。或名季规。或名薪水。或名帮项。早年督抚颇有收受节寿等规者。今日督抚。尚少此事。藩司或有或无。各省不同。至臬司以至道府。无不仰给于此。近年恶习。卑谄州县则多送见好。贪横大吏则额外诛求。善地由少而多。瘠区由无而有。属吏受黜者。即以此挟制上司。以致道府表率。徒有其名。控案不能提。劣员不能揭。况藩司专司升调补署之权。臬司为刑名生死所系。一受其馈遗。则委撤必至瞻徇招解不便翻驳。吏事民命。尚堪问哉。各省所同。正不独河南为然也。然历来言官弹奏者多矣。属员讦告者有矣。从未闻督抚以此劾去一人者。如果绝无其事。则言者岂概虚诬。如果有而不。则疆臣又岂尽皆聋瞶。祗以军兴以来。廉俸减成。加以摊捐坐扣。多者得半。少者仅一二成。办公实有不敷。夫伯夷原思。古今有几。故大吏亦祗听其自然。沿袭敝俗。半明半暗。不公不私。登奏牍则力辩。而僚属相对则昌言不讳也。居局外则诋斥陋规。而及其身为外吏。则收受亦犹前人也。有本心者嫌于究非义取。含垢而从时。强有力者恃其稍异赃私。求多而无忌。今者仰蒙  圣谕谆谆。果能从此认真查禁。一律革除。自属极美盛举。特恐大吏处此。动多窒碍。仍不免视为具文。阳奉阴违。藉属员不便之词。为自己滥收之地。虽日劳申儆。而厉禁虚悬。非 朝廷实事求是之意也。臣愚以为  圣明之世。宜令大小官吏。光明不欺。既不取腼颜暧昧之财。亦不受办公竭蹶之累。贪暴者无从多取。洁清者有以自存。但陋规之中。颇有区别。院司之患。在乎上官加增。道府之患。在乎属员挟制。若督抚廉俸本厚。藩司皆有平余。用度绰然。此断不可稍取于下者也。臬司道府。此宜量为变通。明定限制者也。伏查前湖北巡抚胡林翼奏定折漕裁汰浮费。为粮道州县明定赢余。从此漕獘一清。官民两利。   文宗显皇帝手诏批答。谓其袪百年之积獘。甚属可嘉。曾国藩督两江。沈葆桢抚江西时。核定钱漕。将通省陋规。裁定立案。近来安徽亦将各衙门陋规裁定。解司转发。通融匀分。名曰津贴。阎敬铭抚山东时。力裁摊捐。宽留坐支。州县亏空遂少。此诸臣皆近日所称公忠体 国通达治体者也。而所办大率如此。何哉。寓裁撤于体恤之中。公事公言。各有定分。是即所以教廉也。事求其禁令易行。法期于中人能守。而不以矫情无实之语欺饰 朝廷。是即所以教忠也。

既有旧辙可循。成效可考。拟请  饬下各省督抚悉心核议。咨取江西福建安徽章程。体察本省情形。酌量采择。仿照办理。将向来节寿等陋规名目。永远裁革。除督抚藩司无论旧日有无概行禁绝外。为臬司道府酌定公费。其数以二三十年前旧规为准。过多者量加核减。取足办公而止。尤不得以近来加增者为凭。令州县用印文径解各该衙门。奏明立案。敢于定章外多受一钱者。以赃论。督抚治以隐匿之罪。至于摊捐各项。未必尽归公用。多入藩署私囊。前已有  旨饬令裁减。并请  严饬痛加删汰。令将裁减几何。勒限覆奏立案。以后许减而不许增。庶几廉者有养。贪者有制。下知敬惮。上峻风裁。夫国本在民。民命在州县。必使州县不重累。而督察州县者各举其职。则州县治矣。方今民生日困。吏治日偷。若不为分别裁定。诚恐道府以下之忍耻收受者自若。而两司以上之挟势加增者。将无底止。傥蒙  严旨饬议。法在必行。正名核实。一洗百年之积獘。则吏治蒸蒸不难也。臣管见所及。是否有当。伏祈   皇太后  皇上圣鉴。

 此与前篇王疏意同。而语尤激切。胡文忠折漕减浮一疏。列户政赋役门中。可详考。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