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皇朝经世文续编 >卷五十九 户政三十一钱币中

《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五十九 户政三十一钱币中

清朝 皇朝经世文续编 盛康 著

前因时论十三钱法       

吴铤

钱法之獘。至于鹅眼綖缳之属。历代皆有之。史言斗米一万。商贾不行。其害如此。予按历代皆杂用古钱。盖欲矫其獘。则必依以为式。然后可以澄汰。若古钱已亡。虽欲复之而无由。宋神宗专用古钱。金世宗时以宋大观钱一当五用。盖古钱可以禁盗铸之獘。盗铸之法甚严。然人争为之者。趋于利也。贾谊言淆之甚微。为利甚厚。其势必杂以铅铁为巧而后止。古钱之重虽难行。然足以防獘而无累。此古钱之所以可贵也。自启祯专括古钱以充废铜。于是古钱遂摈而不用。而新铸之钱弥恶劣。与鹅眼綖缳等。即欲澄汰之。而古钱已尽。非旬日所易为功也。古钱不铸年号。故行之最久。后世铸年号。则前代之钱。渐销渐毁。适以供奸蠹之窟。故必尽用古钱。而后可以澄汰之耳。自古以汉五铢为通行之宝。隋文以天下钱轻重不等。乃更铸五铢钱。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觔二两。诚能依此行之。则五铢既重于新钱。又足以防盗铸之獘。孙权铸大钱一当五百。又铸当千钱。民间虽不以为便。然当新钱既獘之时。而欲矫獘以返于古。亦当以此行之。然而有不能行者。则工既繁而有损于国家之币也。欲工之省而易成。则钱币既不能流通。百货亦壅滞而不行。故天生地养。非不足于用。特钱币无以流通之。遂至于不足耳。诚能详思其故。则必尽用古钱而后可。或曰。是则然矣。如铜不足于用何。曰。自战国时已有乏铜之患。如欲开采。则物力有时而穷。岁额终不可减。适以乱天下也。唐时刘秩杨嗣复尝有禁铜器之议。顾亭林以为罔民之事。然但当给其直而易之。则铜既足于用。古钱乃可得而复矣。

  致牙厘文案粮台诸君论铸钱书    

胡林翼

湖北库存之钱不佳。须转移于无形。每月领一万串。仍限二月三月。将厘局钱之佳者缴还。应请少固香雪文若经手则无獘。而于异日之缓急。仍有可恃。凡商民不可使之疑。钱价贵时。出库钱万串以便民。若以库钱取用于有警变之时。商民未习。贯索未匀。则不免疑阻矣。此庄子所以致慨于朝暮赋狙也。又利国之要。尚须铸钱。如购铜器。设局于武汉之市。大约千钱可得十余斤之铜器。其根本在此加白铅三成。并加以火工之杂费。其利害得失在此如千钱所购之铜器。自废改成。以雍正康熙钱式为定。仍可得千钱。而赢数十钱。或十钱。便为上利。即千钱购器。仅能铸成千钱。尚是中利。千钱购器。铸成九百八九十钱。亦是小利。利在权操于 国。不操于私铸之奸民。而商民之隐受其利者无穷也。均当勉行。诸君子公商审处。若用荫云所用之人。仍无当也。此事若苦心思之。实力行之。楚民可富。富在民。不在官。民富乃官富也。若今日之官长。则必以大钱之欺民者为利。岂知彀本为利。即缩本亦为利哉。吁。此事应商之方伯。方伯与鄂人非言利之人。然方伯于国计民生之受益处。必毅然行之。但恐我之委托非人。则无如何耳。购铜器之事。少固兄为之。必得其实。铸事则望香雪文若思议之。若此计不行。钱必日见其少。民必日见其穷。不可不知。其钱贵银贱。犹其浅显者耳。速即周咨博访以穷其变。沈思妥议以折其中。梅村所著极佳。此编成。必敬授诸君子各一部。精而熟之。可为帝者师矣。然亦视诸公之天分何如。志气何如。又凡可以利国利民。俗人所疑。而志士所独任者。不妨集思以益我。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如布帛菽粟之类。愈近浅愈广大而精微也。又富国之道。总须先从利民着议。乃有根本。乃有归宿。欺民者诈也。自愚而以之愚人。智者不为也。剥民自剥其身也。如割肉以充饥。腹未饱而身已残。仁者不为也。不可不知。

  粤省购办机器试铸制钱疏光绪十四年 

两广总督张之洞

窃惟粤省制钱。自咸丰七年以后。三十年来未尝开铸。官钱日乏。商民病之。臣比年以来。久欲整顿圜法。惟旧例办法。亏耗过多。限于物力。未能举办。上年与广东布政使高崇基详筹熟商。博采众议。惟用机器制造。则钱精而费不巨。当经电致出使英德各国大臣。考究机器价值及铸造之法。接使英大臣刘瑞芬函电喜敦厂机器全副。每日作工十点钟。能铸造铜钱二百七十万个。并寄来喜敦厂机器价目。厂屋图式。计上等机器全副。内参大号造银元机器四架。另镌刻铜钱文母模一副。子模十副。镌造银元母模四副。子模八副。制造钢模所用之钢料。随时购办。合计机器钢模。外加运脚保险。以磅价折合。约需银二十五万余两。建造厂屋。占地纵横六十丈。地面须布铁板。垫洋泥。除地基外。工料约需银五万余两。粤省城内民户稠密。地基过昂。约需银数万两。不得以为常例。此外常年所需镕铜镕银洋制泥罐。每月约需银二千六百两。铸铜铸银钢模钢料。每月约需银一千零八十两。锅垆烘铜片所用上煤枯煤栗炭。每月约需银三千两。洋匠四名薪工。每月约需银八百六十两。匠夫三百余名。以及员役薪工挑运杂费。每月约需银二千四百两。综计一切。每年约需银十二万两。原议机器一年半造成。三批运送。首批七个月到。每日可造铜钱四十万个。次批又五个月到。每日可添造铜钱五十万个。并银元十万圆。三批又六个月到齐。每日可共造铜钱二百六十万个。银元十万圆。总计仍符每日铸钱二百七十万个之数。每月可造铜钱七万八千缗。银元三百万圆。通年约停工三十日。除搭铸银元数百万圆外。约得铜钱九十万缗。查铜铅配合之剂。铜质若少。即不能受机器轧力。应以紫铜六成白铅四成为率。考钱法轻重。历代多以唐初之开通元宝为准。其制重今库平一钱。盖古之称物。皆以铢两计。后世十钱为两之名。即由开通钱而得。宋太宗时太平通宝。真宗时咸平元宝景德元宝。重皆如之。我 朝顺治十年以前。所铸即重一钱。康熙十九年   圣祖仁皇帝谕令一文重一钱。诚以轻重适中。名实相称。此制最为经久。今拟即铸此式。每一文重库平一钱。并拟于钱文背面上下铸库平一钱四字。以杜私铸。合计每千重库平六斤四两。粤省钱价一千五百文。值银一两。今暂以香港上等洋铜洋铅时价核计。铜铅价本暨物料工费火耗。与铸成所值银数。大率相等。不致亏折。机器所成。输郭光洁。字体精好。私垆断难相混。铸成后。或发商易银。或购买官物。或搭放饷项。按照市价。临时酌量。务顺群情。不限定搭放成数。亦不预定折合银数。以免军民受累。窃惟上古铸帑。本意开山泽之。铸通行之货。固以利民。即以富国。今以外洋铜铅充铸。袛属一时权宜。缘洋舶铜铅。炼精耗少。易受模范。港去粤近。价值亦平。滇铜黔铅。所产至富。而提炼未净。价脚过昂。目前难资应用。查西南诸省。多产五金。此乃天地储此无尽之藏。以供 国家边防之用。

今日为西南实边计。莫如大兴务。就近鼓铸一端。然非下手试办。参考赢亏。并变通采炼鼓铸转运之法。其事必不能举。天下事每惮于劳费而创始。故臣愿以粤省创之。兹拟并用内地铜铅搭铸并行。其式样配料轻重一切相同。用以较其精粗。核其息耗。粤省一面试办。一面与云贵督抚臣考核铜铅价脚。由两省自行讲求开采镕炼之法。如半年以后核计粤铸无亏。则滇黔就近开铸。节省必多。查贵州威宁州一带。为产铅之所。亦兼出铜。黔省近年。即于该州设局鼓铸。以取利便。惟山路阻远。机器难至。考黔铅运道。向由威宁陆运十站至永宁县。水运三站至四川泸州。委员于此设局转运。滇铜产云南东川府。与威宁邻境。滇铜运道。亦由威宁东下泸州。亦于泸州设局转运。是四川泸州。实为滇黔铜铅会集之所。而去该两省又甚近。泸州滨江富庶。商贾辐辏。为川南绾毂之区。若由川滇黔三省合力集赀。购置机器二副。溯江至泸。建一大厂。滇铜黔铅并四川本省之铜。俱就此局铸造。三省自行筹商酌剂。每年各铸钱若干缗。计两副机器。岁可出钱一百八十万缗。浮江而下。达于沿海。上供 神京。旁济吴楚。制钱畅通。而滇黔已受无穷之益矣。如此。则商鼓舞。开采日蕃。价值渐减。镕炼渐精。即专用内地铜铅。鼓铸不至亏折。广东及他省所需。更无须取给外洋。庶为经久之道。行之大效。并可于汉口设机铸造。以期四达旁流。以京师及各直省之银。易川滇黔三省之钱。自相灌输。大利仍在中国。似于京外民用边饷边民。均有裨益。但目前粤铸。兼用中外铜铅。亏折过巨。力有不支。惟有搭铸银元。或有余息。藉资弥补。庶免以亏耗牵掣。致阻圜法。其试铸银元办法。另片详陈。至此项购器造厂之费。需银三十余万两。粤省库款支绌。无可拨动。现经与弛禁商人酌议。令其代向富商挪借此数应用。将来陆续由外筹还。不动正款。俟机器到粤。开铸三个月后。当将各项工费商民行用确实情形。详晰奏闻。据该藩司高崇基具详前来。除现已电致出使大臣刘瑞芬立约购运饬县委员购地建厂外。理合恭折奏陈。伏祈  圣鉴训示。

  拟请改铸轻钱议          

锺大焜

同治四年。左爵相奏请制造轮船云。轮机成后。兼可铸钱。夫铸钱之欲藉轮机者。冀可免亏本也。乃 国初部定铜价银价钱价章程。尚留钱息地步。盖当初采办滇铜。每铜百斤。祗给民价之半。故尚不至亏折。以后则横渐加增。由八九两至十三四两。浸至难敷工本。故近来各省均行停铸。而奸民又以毁钱私铸为业。致小钱充盈。钱法敝坏。查各省每百文。小钱有多至七八十文者。且汕头潮州各处。有全用小钱。天津上海既用短陌之钱。尚不免搀和小钱。福建全省则自二三十文至七八十文不等。求有纯用大钱。盖亦罕矣。推原其故。实因钱质大重。即毁钱以铸钱。漏卮所在。虽禁令有时而穷。彼毁为铜器。尤其小焉者也。迩来新铸制钱。每文重一钱。每千六斤四两。又查定例鼓铸钱文。铜铅各半。每铜铅百斤。加入点铜三斤。其质柔脆。不能打造响铜器皿。立法已极美善。无如私铸仍不能禁。小钱仍复肆行。即京都行用大钱。而私铸仍不能免。苟非权衡尽善。斟酌得中。即勉强筹款鼓铸。而亏折太甚。铸亦无多。且一铸而百毁。百铸而千毁。以有制之财源。填无穷之溪壑。仍恐制钱日减。小钱日增。而钱法何以经久无獘。今试上观往古。与我 朝开国之初。揆之当今时势。合京师各直省各马头银价铜价钱价一切科合。似须于汉之五铢唐之开通元宝洋人之香港一文。三者之间量度取中。铸库平八分之钱。方可以塞私铸私毁之源。而钱法乃宜古而宜今。有利而无獘。窃为我宪台胪陈之。以备采择焉。考古今之论钱法者。以汉之五铢。及唐之开通元宝为得中。开通重一钱。纲目称每钱重二铢四絫。积十钱重一两。今存之五铢。则重不过五六分七八分而已。按说文十絫为铢。二十四铢为两。据此则五铢将及二钱。又按文献通考宋文帝元嘉中。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费损无利。故民不盗铸。盖每朝分两轻重不同。当以现存者为断。今钱重一钱。准开通也。惟史称秦王世民齐王元吉赐三炉。裴寂赐一炉。听铸钱。盗铸者身死家没。夫以设炉为恩赏。则铸钱不亏本可知。乃今制铸重一钱不免亏本。则一钱分两。似尚不可泥。若铸八分。轻于开通而重于五铢。究之五铢虽轻而铜甚精。今以铅和之。重踰五铢。其实亦五铢也。是考之于古。其可行者一也。 本朝曾铸康熙小制钱。今所名为京墩者也。其重自八分至一钱而止。本以二文作一文之用。今天津谓京钱二百。实则制钱一百。犹其遗意也。今则此钱散行各省。能拣一千文京墩。且可卖制钱一千一二百文。因铜质太好。利于毁铸铜器也。若照以后定例铜铅各半鼓铸。其重只及八分。则销毁无利。此獘自除。此揆之于 国初。已有八分之制。其可行者二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定例每钱一千。当银一两。其时每钱一文重一钱及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不等。乾隆十年特用一钱二分之钱。陕西巡抚陈宏谋以钱质过重。旧钱销毁无存。奏请照顺治元年及康熙年间每文铸重一钱。并照顺治初年之例。以一文当银一厘。按此则以铜百两当银一两。若铸八分之钱。

照现今各直省银价每两值钱一千五六百文算。尚以一百二十余两之铜准银一两。较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银价钱价。每两银尚多换铜二十余两。此准之 国初以至中叶。其可行者三也。查近年京城市上通用之钱。不免搀和私铸。银贵时每两约换京票十五六千文。则钱较小。银贱时每两若换京票十一二千文。则钱较大。小者每文约重一钱二三分。大者约重一钱六七分七八分。计银一两。亦祗换铜一百零数两。查前年京都整顿钱法。缉获私铸治罪。一律行用官板大钱。近有人携带回闽。其轮郭形制。为二十年来都中所罕觏者。乃取五钱秤之。共重八钱八分。每钱方重一钱七分六厘。姑作一钱八分算。计百钱方重十八两。且尚有扣串未除。现都中银价约十二千文。每两银方换钱一百零八两。若改铸八分之小制钱。每两银尚多换铜二十两。此准之京城银价钱价。其可行者四也。现福州通行大钱无小钱搀和者。每千重八十五两。每文扯重八分五厘。然此钱已珍为拱璧。不可多得矣。至市上通用之钱。每千约有二三百小钱在内。其分两之轻。更何待计。就目前而论。每重一钱四分之钱。已万不得一。极重者至一钱二分而止。极轻者至一分而止。自五六分以上。民间已通谓之大钱。不敢挑剔。盖铸钱獘窦甚多。虽系官铸。而局私仍难尽禁。局私者。铸钱局吏役就局私铸。原与制钱相等。惟较小耳。此种之钱。谓之大钱不能。谓之小钱亦不可。市上交易以大者居中。小者居两头。谓之橄榄钱。并不敢指为小钱也。各省通行之钱。能均系一钱二分者。每千方重一百二十两。能如当今定制。纯重一钱者。每千方重一百两。若有局私在内。及五六分七八分之钱。虽并无一文小钱。其重当与福州之大制钱相若。惟天津上海之钱。则纯用乾隆白铜者。每一钱多系重一钱二分。但市上多用短陌钱。亦间有小钱在内。是名用大钱。而实则与小钱无异矣。若铸八分之钱。较现今各省并无小钱搀和之大钱。每千祗少铜五两而已。傥有小钱在内。则分两便相去悬绝矣。此揆之当今各省通行之大钱。其可行者五也。查广东香港钱法。与外洋无异。每钱一文。祗重二三分。积十钱二十钱。则用当十及当二十铜小番钱。再上则用银角番。银半番。由银番钱而上。则用金番钱。其银番钱一元。亦祗换钱一千零数十文。与内地相仿。子母相权。端自一文钱为始。其钱之大小轻重。则视金价银价铜价及铸钱工本统为科合。必使毫无赢绌。外洋金价银价无甚长落。故自一文钱而至金钱。虽递为增加。亦不滋流獘。又用机器鼓铸。铜少而工精。用机器而工精。则奸民无力私铸。铜少则不私毁。兼此三者。故较之内地钱币。尚为得法。若铸八分之钱。虽较之外洋为重。然不用机器。则工不及其精。和入白铅。则铜不及其美。以和铅省工之利。积为分两之重。但与当今之银价铜价相准。则与外洋二三分之钱。亦无以异矣。此以外洋之钱法银价比较。其可行者六也。铸钱定法。原应科合工本统算。铸一文祗值一文。故无私毁私铸之獘。今各省银价。多在一千五六百文之则。较之 国初。每两贵至四五百文。此无可如何者也。

欲恃亏本铸钱一法。挽回天下之银价。使比照 国初。譬之衔石填海。势必不能。惟有因时制宜。铸出之钱。与现今之银价相准。方无流獘。本年八月。香港中外新报。载日本红铜板每百斤二十一元。白铅每百斤五元六角。查每担铅载保险。不过二三钱银而已。又查铸钱铜铅入炉镕化。每百斤例准折耗九斤。若照定例铜铅各半。既铸轻钱。即可不加点铜。每百斤铜铅。除折耗外。实得净铜九十一斤。铸钱十八千二百文。若再仿照私铸之法。略帮船政轮机以资磨鑢。当不致再有亏折。此合之当今银价铜价铅价。其可行者七也。铜铺私毁。专采红铜青铜黄铜之钱。若铜铅各半带白之钱。毁之得利较少。故现今上海天津各处大马头。皆用此种制钱。乃合天下奸民私毁余剩之钱也。前数年福州到上海买钱数十万串。皆系此种制钱。乃钱质太重。曾不数月。亦为人盘支销毁净尽。若用此等铜质。祗铸八分。则销毁当不禁自除。此足以绝私毁之源其可行者八也。古之论钱法者。有不爱工不惜铜一语。盖恐私铸也。但此祗防买铜私铸。未曾防毁钱私铸。不知民间买铜较难。不能俯拾即是。即废铜亦属无多。必待买铜铸钱。诚为有限。所可虑者。即毁钱以铸钱耳。若铜质佳而分两重。乃所以速其私铸也。溯自 国初以至今日。所铸之钱。诚皆不爱工不惜铜。然小钱亦未能禁不行用不私铸也。盖铸轻钱。患但在于私铸。尚有禁止买铜之法。在铸重钱。患在私铸而兼私毁。即毁钱而铸钱。随地可行。直无法可禁矣。两害相并。择其轻者。何尝非为政之道也。且鼓铸不亏本。则制钱必多。譬之人身。正气足。则邪气自消。彼小钱何能出而为敌哉。此又足以塞私铸之源。其可行者九也。或谓今铸轻钱矣。则昔之重钱。势将尽毁。奈何。不知铸轻钱而毁。不铸轻钱亦毁。且铸轻钱而毁在旧钱。铸重钱将合新旧而并毁。则何如铸轻钱尚得保新钱之不毁乎。又或谓今因银价较贵。故铸轻钱以随银价。若以后因铸钱太轻。银价更贵。则私铸之钱。势必愈轻。奈何。不知现时银价算至一千五六百文者。指大钱价言。但使铸出之钱。与现时通用之大钱分两相若。则换银价值。自必与现时之大钱相准。便为有利无獘。彼有小钱之银价。虽贵于大钱价。无非大钱缺乏。故私铸得以乘机网利耳。若大钱充足。小钱势难行用。以理势论。银价祗有贱。不至贵也。则何如铸轻钱尚得保银价之不贵乎。或又谓铸钱理宜亏本。若不亏本。便可得息。将以启奸商仿铸。奈何。不知奸民私铸。何必待官局开铸方行仿铸。彼盖无时无日不可私铸者也。亦不必仿照轻重积渐递减。而始用其私铸者也。若于未铸钱之先。不虑私铸之害。既铸钱之后。转深私铸之忧。果何说乎。第就当今之船政论。必添置轮机。仿照西法鼓铸。诚恐力有未逮。计莫如仿照私铸之法。较为简便快捷。若即查访私铸小钱之人。收罗入局。饬为匠首。并可化莠为良。养活贫民不少。或提从前缉获私铸之囚徒。宽其既往。予以自新。并可藉得其法。至于轮郭肉好。似亦宜稍为更变。肉须稍窄。照开通元宝形式。好须稍大。照五铢微小。其文字及肉。须雕刻稍深。则质地便厚。不至破损。惟更改旧式。必须具章入告。请 旨饬下各省议覆。如各直省银价贵贱不同。科合铜本分两不能画一。可否请就合宜省分先行私铸。如无流獘。或照 国初某省归某省行用之钱。并照京师专用大钱之例。当无不可也。是否有当。敢请采择施行。

  论币二   

孙鼎臣

银之为币。至今而穷。天下之人。皆以为患。思所以救之。于是大钱之议起。夫大钱。非中制也。然以权一时之轻重。杀银之势而渐抑之。是智者转移万物之用。而贱银贵谷之机也。虽然。有道焉。得道则大利。失道则大害。古之铸大钱多矣。试举一二论之。汉元鼎中。铸赤仄。一当五。民以巧法用之。不久即废。唐铸干元重宝。一当十。重轮干元。一当五十。物价腾踊。其后当十者仅当二。当五十者仅当三。久之钱尽化为器。蔡京当政和大观间。铸大钱。一当十。其重三钱。其铸之费亦三钱。计之一得息四。未几亦废。前代之为大钱如此。天下有利之利近而小。无利之利远而大。钱。天下之大利也。惟无利。是以能大利。元成宗时。郑介夫论钱法曰。言者谓铸一费一。无补于国。不知费一钱可得一钱。利在天下。即国家无穷之利也。明谭纶亦言。富民必重粟帛而银贱。欲贱银。必制法以济银之不及。今之议者。以为铸钱之费。与银相当。朝廷何益。臣以为岁铸钱一万金。则国增万金之钱。钱多则增银亦多。二子之言。可谓明于天下之计者矣。汉唐以来。铸大钱者。不知此意。率取赢目前。欲以一钱谋数倍之息。徒欲其出而不欲其入。夫轻重多寡。物之自然之分。而实者名之所由出也。十之为十。百之为百。铢之为铢。两之为两。市之三尺童子皆知之。名实不相应。变其自然之分而紊之。以寡为多。以轻为重。欲以愚天下之民。是不信也。利者天下之所同欲。以轻省之工。收不訾之利。徒出而不入。上贱而独欲下贵之。是不恕也。不恕故民不从。不信故民不服。建国家之大政。而民不服而从。虽尧舜如之何哉。曰。由子之言。大钱终不可行矣乎。曰。鉴前之獘而反之。则行矣。不爱铜。不惜工。孔觊之言。铸钱不易之法也。大钱之利倍常钱。其费铜与工。亦宜倍常钱。分当五当十为二等。择精铜。选良工。铸之。使其费如所当之数。则名实符矣。盗铸无利。不刑而自止。不强民而民知重之。颁其式于天下。中外之所铸如一。违者罪其有司。则法均矣。通军国之用。银与钱半之。以是出。以是入。则政平矣。名实不紊。法均而政平。立于上者信。施于民者恕。然而天下不从。未之有也。论者疑费重无利。奚贵乎大钱。不知大钱之利不利。在乎用之通塞。不在乎直之多少。蔡京之为大钱。利不可谓不厚。然旋铸旋废。吾未见其利之安在也。以银不足之故而议大钱。钱通则银不足不为患。利孰大焉。欲杀银之势而复古食货之制。必假道于大钱矣。贾夫贩竖。逐什一而竞锥刀。岂所议于天下万世之计哉。

  以工巧为币议

冯桂芬

凡事有前人行之而终罢者。必有其不可行之故。至于屡行屡罢。必后人不信前人。以为自我行之必可行。而人复一人。汔于不行。则亦可悟矣。近闻有铸当十当百大钱之议。此必不行之事也。何则。立法之意。在强轻为重也。如 朝廷之力。能强轻为重。何不行钞。又何不径指瓦砾为黄金。轻重更巨。其不行明矣。且不特不行而已。曹参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以今日而行大钱。扰民之道也。无已。则有去其强轻为重之见。而以行工巧为币之一法。制钱十。重一两。当十钱一。重四五钱。无端而骤获倍利。此必不行。就使一时可行。奸民群起而争之。私钱满市。俄顷而便不行。法宜开常局。雇常匠。招贫民任磨之事。勿多人。选员极慎。验收极严。铜质极精。镌刻极工。磨极光洁。肉好周郭。无些子疵颣。背署甲子卯数局名。稍不合即回炉。不少假借。当十钱。重不必逾四五钱。而令工价必在十钱以上。当百钱。背宜工绘双龙。署文以篆。倍加精美。重不必逾三两。而令工价必在百文以上。孔顗云。以一钱半之费铸一钱。驱之使铸必不为。如法铸之。庶几其可行乎。然则亦曷取乎行之。曰。制钱工本。每千支销银一两七八钱。今每千仅千文以上。大有节省。且铜出于地而有限。工出于人而无穷。工虽十数文。铜止四五文。究以四五文而化为十文。天下之贫由于银少铜亦少。此法行则铜不多。而多以人工佐天地生物之憾。是谓以工巧为币也。夫他物之工巧。必易钱而始可用。是仍将借径于钱。不可数之以为富。若工巧在钱。则不待借径。即可数之以为富。将来愈推愈广。日积日多。利不可胜用也。能如法。何患乎不行。不能如法。是所谓无政事则财用不足也。非法之咎也。惟制钱亦然。质精制工。则盗铸难。分两不妨轻。则销毁少。日本国宽永钱。销毁所不及。背署甲子卯数局名。则收旧充新之獘绝。钱局向有铸三买七之獘。实铸三成。其七成买回上卯之钱充数。皆政事所宜及者。不然非特不可以铸大钱。并不可以铸制钱。

 此乙卯年作。时方锐意行大钱。故于大钱中设变通之法。盖有为言之。非以大钱为可行也。惟同年戚君贞。极誉此文不去口。不胜怀旧之感。故附录之。然西人以模范为之。则此法败矣。实亦不可用。自记

  敬陈大钱利獘疏咸丰三年   

户部侍郎王茂荫

窃查本年三月。户部奏铸大钱。请定当十当五十二种。自六月始。按成搭放。本月十四日。巡防王大臣奏请推广铸造大钱。奉 朱批。所奏是户部速议具奏钦此。臣蒙  圣恩。擢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职司尤重。自当随在部诸臣悉心推求。以期利用。何容独有异议。顾臣窃虑此法之难行。且虑行之稍窒。或并所已行者而亦致不行。有不敢不将利獘源流备行陈奏再请  圣裁者。臣惟自来圜法总以不惜工本为不易之常经。偶铸大钱。计图节省。由汉迄明。兴者尝数十矣。而不久即废。从未有能行者。现行大钱。颇见便利。盖人情喜新。历代初行亦皆如此。非今法独异也。然闻当五十之钱。市人已多私议。奸人已多私铸。第为时未久。尚未见大阻格耳。今王大臣奏请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三种。而当千但以重二两为率。其余以次递减。为裕筹经费起见。诚为至计。此法果行。岂非大利。顾臣考历代钱法。种类过繁。市肆必扰。折当过重。废罢尤速。前户部请铸大钱时。亦称历代之行而辄罢。皆由折当太重。分量过于悬殊。故止铸当十当五十两种。而犹声明以后照式一律。不准稍有偷减。诚有监于前失而戒之也。方深戒之。何遽犯之。若当千之钱重二两。非所谓折当大重。分量过悬殊耶。论者谓折当太重。谓其嫌于虚耳。大钱虽虚。视钞票则较实。岂钞可行。而大钱转不行。不知钞法以实运。虚虽虚可实。大钱以虚作实。似实而虚。故自来行钞可数十年。而大钱无能数年者。此其明征也。论者又谓 国家定制。当百则百。当千则千。谁敢有违。是诚然矣。然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钱当千。民不敢以为百。物值百。民不难以为千。自来大钱之废。多由私铸繁兴。物价涌贵。斗米有至七千时。此又其明征也。宋御史沈畸之言曰。自为当十之议。召祸起奸。游手之徒。一朝鼓铸。无故而有数倍之息。虽日斩之。其势不可遏也。学士张方平之议曰。用大钱。致奸人盗铸。其用日轻。比年以来。皆虚高物估。增值于下。取偿于上。虽有折当之虚名。乃罹亏损之实害。又其显者。大观铸钱自蔡京。而其子蔡绦作国史补。叙其始之得息而流通。继之盗铸而多獘。终之改当而折阅。事皆亲见。言尤独详。夫聪明材力。古人远胜今人。作奸犯科。今人又远胜古人。古既不行。而欲行于今。臣实不胜过虑。顾使当千当百虽不行。而当十当五十犹可行。似不妨于一试。而臣又虑其不能也。信为国之宝现行大钱钞票皆属权宜之计。全在持之以信守而不改。庶几可冀数年之利。今大钱分两式样。甫经奏定颁行各省。大张晓谕。刊刻成书。未及数月。全行变更。当五十者。较向所见而忽大轻。当一百者。较向之五十而犹见轻。且当五百当千。纷见错出。民情必深惶惑。市肆必形纷扰。而一切皆不敢信行。钱为人人日用所必需。裕 国便民。所关甚重。万一如臣所虑。诚恐贻悔。或谓铜斤短绌。若不及时变通。则明年必至停铸。此又岂细故耶。顾变通欲其能行。不行则亦与不铸等。

乾隆以前。铜初不取诸滇。鼓铸所资。有 国初之成法在。逆贼一平。不患无铜。若贼不平。铜不能运。则虽尽现在之铜。尽铸当千。似亦无济。所可虑者。固不止停铸一事也。现在言大钱者甚多。如御史蒋达之奏。第计行之利。未计不行之獘。臣自为司员时。窃尝于此考之。伏愿  皇上坚持一信。永保勿渝。实为幸甚。臣性既拘迂。识尤浅陋。惟受 恩深重。但有所见。不敢不言。为此备陈利獘。呈历代大钱兴废。略。伏乞  圣鉴训示。

谨将历代大钱兴废。节录大略。恭呈  御览。

汉元鼎二年。铸官赤仄一当五。赋官非赤仄不用。其后二岁。赤仄钱贱。遂废。王莽钱自当一以至当五十为六等。百姓溃乱。莽知民愁。改行当一与当十二品。尽六年毋得复挟大钱。吴孙权嘉禾五年。铸大钱一当五百。又铸当千钱。钱既太贵。但有空名。人间患之。权闻百姓不以为便。省息之。铸为器物。官勿复出也。宋文帝元嘉七年。以一大钱当两。行之经时。公私非便乃罢。陈文帝天嘉五年。铸五铢钱。以一当鹅眼十。宣帝大建一十年。又铸六铢。以一当五铢之十。后还当一。后周建德三年。铸大布钱。以一当十。五年以布钱渐贱。人不用。遂废之。唐肃宗干元元年。第五琦铸干元重宝钱。一当十。又铸重轮干元钱。一当五十。京师人人私铸。物价腾踊。斗米至七千钱。代宗即位。重宝钱以一当二。重轮钱以一当三。凡三日而大小钱皆以一当一。自第五琦更铸犯法者日数百。州县不能禁止。至是人甚便之。后唐锺谟请铸大钱一当十。谟得罪而大钱废。宋范雍张奎皆铸当十钱。民间盗铸者众。钱文大乱。物价翔踊。公私患之。后皆改为一当二。神宗四年。皮公铸当十钱。后改当三。又减当二。徽宗二年。铸当十钱。四年以盗铸多。诏改当五。旋又改当三。明洪武即位。初定钱制。当五当十凡五等。四年。即改铸大钱为小钱。天启元年。铸当十当百当千三等大钱。旋诏收大钱发局改铸。历考前代大钱。惟汉昭烈入蜀。铸直百钱。史称旬月府库充实。未详所止。意亦愚民一时之计。余则始末具见。未有行三年而不改变废罢者。未有不称盗铸云起物价腾贵公私非便者。史册所载。彰彰如此。谨略。

  再论加铸大钱疏咸丰四年    

户部侍郎王茂荫

窃臣于上年十一月。因部议巡防王大臣推广大钱。曾上大钱利獘一折。未奉  谕旨。今于本日恭进各大钱式样。臣职管钱法。惟当力求铸造精工。期能行以仰副  圣意。何容更有所言。顾臣于此事夙夜筹思。实觉难行。有不敢不再渎陈者。今行当百以上三种大钱。与原行当五十大钱。分两式样。无甚可辨。若恃字为辨。则此何以贵。彼何以贱。愚民莫解。恐致瞀乱。此其一难。钱本以便零用。今一钱而当五百当千。窃恐以易市物。难以分析。以易制钱。莫与兑换。此其二难。大钱虽准交官项。然现在准以五成搭交者。有官票。有宝钞。再加大钱。何能并搭。此其三难。然此犹其小也。最大之患。莫如私铸。论者以为私铸正可增官铸之用。可以无患。不知官钱以当千发之。以当千收之。故可无亏。若奸人以四两之铜。铸两大钱。即抵交一两官银。其亏国将有不可胜计者。旧行制钱。每千重百二十两。镕之可以得六十两。以铸当千。可抵三十千之用。设奸人日销以铸大钱。则民间将无制钱可用。其病民又有不可胜言者。即此二獘。已无法杜。无论其它。今论者或知难行。又谓姑先少铸以试之。试之而不行。再停非晚。臣以为他事可试。兹事不可试。事之本未有得者。试而不行。亦无所失。事之已有所得者。试而不行。将并所得而失之。臣固非徒为难行之大钱虑。实为已行之大钱虑也。方今筹饷维艰。买铜不易。幸得当十当五十之钱。暂能行用。月既省铜数万斤。又多获钱数万串。于经费不无小补。设更动之后。稍有阻格。一样不行。各样皆废。挽回无术。悔将何追。臣思推广大钱。原欲于利用之中。更为节省之计。方今官票宝钞。其省远过大钱。其利亦远过大钱。有一能行。利已无尽。大钱之铸。似可以已。若必不得已。则惟一法。请于当百以上者。加嵌银点以示贵重。当千者十点。当五百者五点。当百者一点。每点嵌银不过一二分。而可使辨别较易。造伪较难。再请将户局当十当五十两种。亦照工局之制。原重一两八钱者。减为一两五钱。原重六钱者。减为五钱。使户局工局分两。均归一律。新钱旧钱式样。无甚悬殊。市肆行用不致瞀乱。而户局铜斤已暗省数万斤。不为无益。即将来当百以上大钱。或有不行。而此当十当五十者。规模如故。制度仍然。亦尚可行。庶几有得无失。钱为人生日用所必需。法不宜于轻动。臣非固执己见。妄肆阻挠。实因筹思已久。不胜过虑。为此再行渎奏。愚昧之见。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

  请变通钱法疏咸丰四年       

沈葆桢

窃维军兴以来。需饷孔亟。部臣以乏银之故。请铸大钱。虽一时权宜。无非裕 国便民之意。然而理财之道。责效愈急则丛獘愈多。取息愈奢则致亏愈甚。自私铸繁兴。利薮悉成奸薮。若不急为通变。害将有不可胜言者。一则 国家受其害也。户工二局。积年鼓铸制钱。所费帑金。不知凡几。奸民销制钱以铸大钱。转徙之间。倍蓰无算。不数月而制钱竭矣。以私铸大钱。加价易银。银之所藏有限。大钱之所出无穷。不数月而银又竭矣。易曰何以聚人曰财。向令无赖之徒。皆得窃利权以招羽翼。其包藏祸心。何所不至耶。近闻京外一带。千百成群。私设军械。缓之则肆行。急之则生变。是可忧者。不独在钱法也。一则旗营受其害也。京师者。天下之根本。八旗者。又 京师之根本也。旗兵别无生计。所以仰事俯畜者月饷耳。钱日贱而物日贵。领饷四千。仅抵二千余之用耳。数口之家。蔬菜油盐。为数至琐。大钱不能零折。便成废物。况整用而亦不行乎。夫士饱马腾。方成劲旅。饥寒之不恤。能令其专心技艺乎。今之荷戟宿卫者。其祖宗当日。皆   列圣所与共创大业。同休戚于万世者也。而衣食不给。能勿恻然。一则郡县受其害也。征收粮税。全赖年谷顺成。然谷之取利也甚微。而农之为功也甚苦。私铸起。释耒而趋。到处田荒。税从何出。争端既启。狱讼繁兴。此以阻挠为词。彼以售私互讦。很酿命。聚徒拒捕。皆势所必至。虽贤能之吏。竭不遑。况其下焉者乎。一则商贾受其害也。京城百货。仰给外省。即杂粮蔬果牲畜。亦来自各乡。大钱既不通行。货物无由运致。市肆歇业不少。而粮店尤多。盖以僻之中。大钱必无所用故也。至于肩挑背负之徒。情尤可悯。不受则货滞而无以为生。受之则钱入而不能复出。化良为莠。诚足虑也。夫趋利之情重。则畏死之念轻。大钱一日不停。私铸一日不绝。今之所以不敢议停者。原以兵饷所出。舍大钱别无可行之端。然臣窃以为恃大钱亦终有必穷之势。何者。每局需铜月数万斤。地之所生。人之所藏。祗有此数。处处设局。则处处需铜。即令括无遗。半年之后。其源必竭。臣谨即管见所及。可以变通尽利者。为我  皇上上敬陈之。一曰酌轻重以敛制钱。汉唐未尝用银。恒数十年一铸而钱给。今则加卯鼓铸而钱不给。何也。钱有散而无敛也。有散而无敛。则钱轻。钱轻则银重而生民困。银重则钱轻而逋赋多。今请京城及顺天直隶各属钱粮税课等项。每两悉征制钱二千文。应行解部者。按其地之远近。每千酌加解费数十文。则商民有减赋之乐。 国家无逋赋之忧。并令户部所捐铜斤铜本。悉收现钱。夫收未铸之铜以待铸。何如取可用之钱以备用乎。购未出之铜而毋使藏。何如重已成之钱而毋使毁乎。兼此数项。尚有不敷。然后铸制钱以足之。则局费省而铜给。钱自下而上。则滥恶无所容。而私铸之小钱自绝。重者散之使轻。轻者敛之使重。轻重之权操于上矣。

二曰审虚实以行钞法。部臣因实钞不行。招商设立官号。夫官票行而宝钞不行。岂民之信户部。不如商贾哉。官票实而宝钞虚耳。然所招之商。非能为户部尽数垫支军饷也。亦户部随时接济之耳。乃户部发银之时。银价必骤落。户部放钱之时。银价必骤长。授人以柄。使其窥我盈虚。网罗厚利。夫户部将所有银钱输之官号。何如将所有银钱输之钞局乎。今请旧钞仍照旧章。祗准搭成报捐纳税。其新钞悉准支取制钱。夫钞之真伪有可稽。非若大钱官私莫辨也。方其始也。必持钞以取钱。取信既久。自必畅行无碍。至于外省。各有官票足资流转。即与钞法一律。无庸更发官钞。盖远则号数合同无可核对。易启猜疑。不如本省官票之足以取信也。但官局必须官为经理。毋得委之商人。致有把持之獘。现在福建停止大钱。畅行官票。兵民称便。其明验也。然是二者。特补救目前耳。其行之久远而无獘者。必也舍末而求本乎。夫 国家之富。银钱其末也。谷帛其本也。今使一城一邑之中。遭逢寇警。有谷帛而乏银钱无害也。若谷帛告匮。虽银钱山积。有不委而去之者乎。且谷帛出于农桑。钱粮征收谷帛。则耕蚕者供其所有。无粜贱买贵之虞。而农桑得其利。农桑得其利。则天下之人。皆弃末返本。野无旷土。邑无游民。而 国家之蓄积足恃。或曰。民将湿谷薄绢以充赋也。夫谷之有燥湿。犹米之有燥湿也。今不征收漕米乎。绢帛之有厚薄也。犹银色之有低昂也。今不征收粮银乎。或曰。布帛翦断难用也。夫按其地之所出。约其价值贵贱之中。每两银折布折帛若干丈尺。何俟尺翦寸断乎。其奇零悉令纳谷。谷则可以升合计也。然而法难骤更。事贵有渐。今请各省钱粮。除解京者照旧征银。其存留之款。悉令征钱搭收一二成谷币。兵饷给钱。廉俸则钱与谷币各半。如既行之后。上下称便。可推广征收以充兵饷。其有余者。帛布可起运以实 京师。谷则储郡县各仓。俟青黄不接之时。照时价出粜。易银解京。斯小民免称贷之苦。郡县有荒歉之备。 国家得赢余之息。上下交受其利矣。抑臣更有请者。大钱既停。则铅钱铁钱。私铸亦得厚利。且铅子偷漏。例禁綦严。铅钱出城。即可镕为铅子。应请一律停止。以绝獘端。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训示。

  请重祖钱以正钱法疏咸丰五年  

监察御史宗稷辰

臣闻善为政者。视俗而施教。必合众人之所欲。而后立法可以必行。必量天下之所宜。而后行法可以无阻。利多而害少者。法虽敝而可修。利少而害多者。法屡更而难恃。以今日之时政论之。求利于 国而不便于民。其失计无有甚于钱法者也。自道光年闲。忧银少而思胜之以钱。始有铸大钱之议。  皇上御极初。言者益多。于是铸为数等大钱。原期钱胜而银弱。以大钱辅旧有之钱。不可胜用也。铜不足。济之以铁。寻糅之以铅锡。而钱更不可胜用也。讵知大钱出而旧钱稀。铁钱出而铜钱隐。当百当五十等。既存为无用。而铜运又不通。即当十大钱。亦难责其多铸。外省钱局。率以办铜棘手。潜多销化旧钱为之。大抵旧钱四五。足以成当十之一枚。铸者获利过本。而公家行用。仍强民所难。名为当十。实多受六折八折之亏损。江南淮上。比比如此。民间患苦而吞声者多矣。京中市肆遵法。勉用当十当五钱。而一出京门。竟不能用。其官局与官号所发给流转者。仍在钞票。而大钱特为标识之具。民用亦仅供零星购物。而大钱之为用。究属无多。其换银远去者。求得一色制钱。每千折加三四。是大钱虽暗损乎制钱。而制钱之尊自若也。大钱无少益乎制钱。而银价之昂更自若也。公家倚重官号。有银则增其钞本。少银则赖为饷资。运实于虚。可暂权而恐难经久。外省银钱。绝无凌驾。故公私钱券。皆所罕行。司农以为法良。非臣所敢妄议。以臣之愚计之。银少而代以楮。不若更代以制钱。而大钱虽恢廓。既不若制钱之尊信于民。则强民用之。上下交累。亦觉甚拙。制钱幸未为毒手所尽销。不乘此时隆其声价。则久将沦为无有。而私铸铅沙薄板。日充斥于宇宙之间。所谓圜法者安在。顾欲隆其声价将奈何。窃思制钱之始。本为代银而设。故习俗流传。称为一厘。然我  圣朝二百余年。钱样始大而后小。始精而后麤。若作为一厘。轻重尚无区别。拟从咸丰六年为始。以顺治康熙之青铜钱。照广西及湖南衡永等府行用桂字钱之例。以一文当两文。即抵银一厘五毫。嘉庆道光与现今所铸和铅较多。抵银一厘。以上皆定其称曰祖钱。凡有此钱。轮廓无缺。皆作银用。上行则完粮报捐。下行则给俸发饷。昔谓无银者。立变为所在皆银。则销化祖钱之事。不禁而知其必无。高银价之獘。不禁而知其必平。至于大钱已行。亦须安顿得法。方为两全。拟将所谓当十者。皆令当十文古铜钱新铁钱之用。以后铜已贵重。收铜之令。可以加严。铸大钱纯用铁而不用铜。常用铁制钱。亦不必更铸铅锡。旧存不用之大钱。无论在官在民。皆可收买销镕。改为二三等祖钱。而不至于朽废。银数充扩。则度支从实。而钱法自清。 国用自可渐裕。

至解铸制钱一节。现在工本过多。尚为失算。何以言之。臣闻山西平定州产铁之处。每斤仅需六文。因奉文采办。层层需索。骤长至四十文。彼地煤炭粮食俱贱。不如移局就地开炉。仍以公正大员镇静弹压。铸成后陆续解京。则工本大可减省。他省产铁之所。与西川煤沟间产铁者仿而为之。裨益孔多。若杂项小钱。姑准折三文抵铁钱一文。则私造者亦将无利而自止。正不在严刑峻法以防之也。古云。利不百不变法。前者以当五十以上大钱不便于民。即蒙  皇上虚怀延纳。立为停止。特未深知当十大钱之用。行于南北者实未周也。不便于民而反累民。即官亦受其累也。有尊祖钱之法以胜之。而银不能过昂。大钱不必虚折。私小之钱不必禁毁。一举行而三獘去。百物通。万民悦。在大农及司计诸曹。当亦不坚执前章。而乐为更弦以赞成此举。惟仰冀  圣主持干断。集廷议。布德音。定约法而已。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万一。伏乞 训示施行。

  陛见恭纪咸丰七年       

吴廷栋

丙辰岁黄河溃决。大名之开东长。被水成灾请赈。奉  旨派臣廷栋稽查赈务。仲冬蒙  恩升授山东藩司。时农部以大钱壅滞不行。归咎直省不疏通行使。奏奉  谕旨饬下直督。自明岁上忙为始。兼收三成大钱。三成钞票。完纳钱粮。合省皆知势不能行。诸多窒碍。因  谕旨严切。有如不奉行。私收实银。以枉法赃论之语。督臣不敢上陈。惧干阻挠之罪。合省人心皇皇。迄无补救善策。廷栋于丁巳仲春 陛见。直督因奉部文疏通大钱之条陈。于现行大钱二成。奏明推广行使三成。临歧谆属廷栋面奏情形。廷栋至京。二十一日进见。  上问赈务及河决情形。一一据实陈奏。二十二日再进见。  上即问直隶能否行使大钱。对曰。直隶市肆。前曾出示行使大钱二成。今春复推广行使三成。小民谨奉公令。原属行使。其实市中买卖。价值百文之物。因行使大钱二成。即索价百二十文。今行使大钱三成。即索价加三成。暗中折算。除去三成大钱不计。臣不敢一言欺饰。窃谓此虽名为行使。实不得谓为流通。 国家立法。必先便于民方可行。必先信于民方能行。现奉  谕旨。直隶自今岁上忙为始。钱粮即收三成大钱。三成钞票。是十成实银。已递减去六成。在百姓似宜欢忻鼓舞。急于奉行。乃反怀疑观望。隐生顾虑者。必有所不便不信也。直隶计二百余万钱粮。若收三成大钱。以京钱四串抵银一两。计收二百余万串大钱。民间安能骤得如许大钱。将来私铸必由此充斥。恐诛之不可胜诛。如不收私铸。则可指为阻挠。或折收制钱。又干枉法。奸民得以挟制其上矣。傥谓既收大钱。如部文所言。京中必有商贩。自然疏通。将大钱由京运直。窃谓商贩所图者利耳。今以十文制钱。买一当十大钱。运至直省。仍卖十文制钱。初无利息。空增运费川资。谓自多兴贩。必无是理。设有兴贩。定是私铸。而影射官钱。其獘何可胜言。至各属所收大钱。运交藩库。其运费又将何出。臣驻开州。以一州而论。应收钱粮将及八万。以三成大钱而计。合二万四千两。以四串京钱抵银一两。合九万六千串。每车运大钱六百串。计车一百六十辆。至省十一站。每车四串一站。计一车四十四串。共需七千串有零。此费取之民则为浮收。出自官必无力赔垫。况由藩库支放。又需车费。此亦窒碍难行之一端矣。官民之情如此。上忙钱粮。恐难照常输将。直隶乃畿辅重地。畿辅安静。足以拱卫 京师。前此所收银七票三。支放则银票各半。藩库多此二成实银。方足以供周转。即去岁大赈。及今春展赈。计用实银十九万有零。皆赖此二成实银拨发。否则岂能钞票大钱。分给灾民乎。今年黄河决口未塞。直隶水灾必重。若议赈恤。费将何出。又   东西陵差。借资民力。必先由藩司垫发。方不至缓不及事。傥无款可拨。必将预取于民。操切太急。恐抗粮抗差。别滋事端。必所不免。外省情形。各有不同。在因地制宜。酌量办理。督抚大臣。受  恩深重。当此经费支绌之时。如大钱可以疏通。岂不尽心筹划。

臣非谓大钱必不可行。似宜以大钱为母。以制钱为子。必子母相权。而子多母少。方可渐次通行。尤必禁令画一。不致朝更暮改。庶足取信于民。  上始而静听。继则连声相应曰。据此。无论官运商运。仍是不行。对曰。若能行。自然流通。不待贩运。情事实是如此。臣不敢一言欺饰。各处行使大钱。城内行使。城外即不能行使。如何得谓流通。今市中但见大钱。不见制钱。小民实是不便。穷民日用零星之物。仅值数文。即物价亦必有奇零。市上只有当十大钱。并无当一制钱。岂非不便。今百物腾踊。实由于此。盖官以一钱为当十。民以当十为一钱。欲救此獘。只有添铸铁制钱。停铸大钱。以平其势。 国家用钞票大钱。原为每月搭放兵饷起见。惟多搭几成制钱放散。则多一成制钱。自能平一成物价。今户工两部不多铸制钱。臣曾访问其故。据云。工本太费。须两文钱铸一文。似是物料工价底本太贵。臣在直隶。见宝直局所铸铁制钱。虽无大盈余。不至如是之费。 国家钱法惟无余利。则私铸不禁而自息。其利权可操之自上。今市上不见制钱。非是无制钱。乃是市侩居奇。银一两换大钱八串。换制钱四串。 朝廷多方疏通大钱。立一法即增一獘。皆为市商所假借。以遂其操纵伸缩之计。愈欲重大钱。而大钱愈轻。实由科条太多。朝更夕改。民无适从之故。 国家先不自信。何能取信于民。前闻顺天府出示。不准挑剔大钱。奸徒因故持破烂大钱买物。有不收者。即勾通差役。以阻挠大钱向其讹诈。顺天府查知前示生獘。又出示准挑剔破烂大钱不用。遂有借挑剔而不收大钱者。民间遂讹传不行使铁大钱。而铁大钱竟废而不用。此禁令不一之一端也。现在市上并不见有当十铁大钱。则民间不用可知。乃户工二部犹日铸铁大钱何也。 国家设法疏通。报捐则收铁大钱二成。今方平粜又全收铁大钱。将来大钱尽归于官。只有搭放兵饷一途。兵持铁大钱无处使用。贫民小贸所得铁大钱亦成弃物。是兵民交困矣。且御史条陈各持一说。固有目击时艰为民生起见者。恐或因  皇上意在疏通大钱。揣摩迎合。附和进言。议论纷然。徒足惑人听闻。亦所不免。若因之多立章程。流獘愈甚。即如银票钞票。本系一例颁行。乃无端自分轻重。欲废银票而专用钞票。又准以银票而换钞票。无怪银票日轻也。  上问曰。直省物价已腾贵否。对曰。收三成大钱之誊黄初张。物价实已渐长。直省钱粮旧章。似未可轻改。或于三成银票内。有愿交大钱者。当听其便。其零星小户银不成两者。亦听交大钱。似不宜限定成数。致有窒碍。今岁上忙钱粮。若不早定画一章程。必多观望。臣窃谓三成大钱章程。未免操之太急。人见  谕旨严切。惧干阻挠之罪。势既难行。必至阳奉阴违。诸獘丛生。  皇上问及臣。臣实不敢一字欺朦。  上颔之。臣廷栋退出。

嗣至 朝房。见大农翁协揆。问及大钱可否流通。谨以所奏对。大农亦以为然。先是户局日铸大钱八成。制钱二成。即因是易为制钱八成。大钱二成。继见少农沈公兆霖。时管理钱法堂。廷栋亦进言如前。少农称快。属廷栋具折上陈。廷栋以现为山东官。  皇上问及。故不敢不直陈。究不敢出位具折陈直隶事。少农复亲至寓谆切言之。廷栋谨谢。谓可俟新任直督谭公廷襄奏止之。廷栋复谒枢庭穆公荫。敬述奏对之言。穆公亦击节。谓胸中郁气今为一畅。廷栋因问曰。公既以栋言为然。当日与农部会议时。何不阻止。公曰。诸邸力持此议。余力不能禁耳。廷栋至东省后。即以所奏对寄书直省钱方伯炘和。方伯亦深称之。谓制军将任。可以奏明挽回。后制军 陛见。与诸邸会议。遂得停止收三成大钱之议。而民心始靖。足征时政之獘。特患无人上达。今  圣主从善纳言。虽 朝议意在必行之法。但能明指其獘。无不立即俯从。而举朝每以  诏令已行。遂诿为不能补救何邪。己未仲冬月。臣吴廷栋追忆恭纪。

  请罢大钱疏咸丰九年      

赵树吉

奏为大钱流獘滋深。请复制钱。以重圜法而苏民困。仰祈 圣鉴事。臣窃见自春入夏。雨泽甚稀。 皇上轸念民依。虔申祈祷。近已甘霖渥沛。秋成自可无虞。然而货物倍昂。民生愈蹙。人多歇业。饥莩日增。就中八旗。尤为穷困。其故何哉。盖京师之患。不在偏灾之为害。而在大钱之不便也。溯查军兴以来。添铸当十大钱。原欲于权宜通变之中。仍寓利用便民之意。无如有司过计。规制繁兴。私铸乘之。渐形窒碍。祗以法令明肃。申戒再三。市肆遵行。至今未废。然奸商驵侩。任意低昂。银钱贵贱悬殊。流獘因之日甚。夫钱少则贵多则贱者。古今之通理也。今大钱满京师。而行使不出百里之内。以至每银一两。约易京钱十七八千。商贾贩物以银。出入恐多折耗。增价求利。势有必然。所苦者。小民罄从前十日之资。不能供此时一饱之费。于是纷纷歇业。无以为生。老弱行乞于街衢。壮者窜身于盗贼。至于八旗兵丁。不贾不农。别无生计。一月之入。惟此钱粮。八口嗷嗷。待而举火。今既依官折发。支领所值几何。势不能赡养家人。计惟有束手待尽。其余间冗。力尤不给。骨立黄瘦。十室九同。愁苦之情形。实寻常所未有。尚赖  圣慈矜恤。屡予增加。饭厂展期。不住散放。得以稍谋果腹。旦夕苟延。然实惠岂易均沾。众情未可长恃。求生之心既迫。苟且之念必萌。滋生事端。何所不至。京师为根本重地。岂可不为寒心。臣愚以为大钱不罢则市价不平。市价不平而欲兵民之无困。不可得也。且大钱之不便。人无愚智。皆所共知。而未有为  皇上一言者。徒以经费支绌之际。稍有利益。不容妄议更张耳。臣请以利害衡之。夫所谓利者。不过曰减本损工。可敷支放而已。不知得其利者一而微。受其害者三而大。当十钱六七百始抵制钱一千。然质重者。一文可铸制钱五六。轻者亦可铸四五。利既数倍。人争私销。近闻畿辅风行。率皆自京贩卖。如此不止。将成钱荒。害一。饭厂久行。糜费不少。货物短绌。关税更亏。阳获锱铢之微。阴失倍蓰之利。害二。食用弥艰。盗风日炽。兵无劲旅。人有危心。害三。具此三害。臣见变法本以利国。而反使上下交敝。恐非权宜变通之本意也。伏查咸丰七年。户部于酌改卯额折内奏称。制钱自 国初以来。历年鼓铸。洵为经久不易之常规。虽变通贵乎因时。而成法不容尽废。请仍以一卯铜铸制钱存库。当时计臣此论。具有深意。况今时移势异。流獘丛生。岂宜因循。不思改计。窃谓月铸五卯制钱。辅以宝钞。使支放不至大绌足矣。如此则钱少而贵。诸獘可不除而自去也。

拟请 饬下户工二局。将大钱概行停铸。仍铸制钱。然后涣发德音。与民由旧。其布在民间者。令崇文门各税务及捐铜局得以收纳之。或除正项职官外。专以捐级空衔贡监等项折收。俾定章程以示限制。庶废钱既有所归。亦可藉资镕铸。数月之后。必复旧观。 国计民生。两有裨益。臣尝考于书史。窃见自古圜法。如周景王之宝货。蜀汉之直百。魏之当五百当千。晋之比轮。唐之开通元宝。明洪武之当十当五。虽为制各殊。然行之未几。卒以皆废。乃知大钱法难经久。自昔已然。简册具存。非臣臆说。仰惟  皇上至圣至明。物力之艰。久已上邀 洞鉴。伏读本月二十三日恤兵之 谕。未尝不感激涕零。宋臣苏轼有言。以物与人。物尽而止。以法活人。法行无穷。若今日欲厚民生。其事莫便于此。伏乞  皇上博咨广访。并饬部熟议施行。或别有良法。可以救獘补偏。非臣之愚所能拟议。不胜恳切待命之至。

  致王晓林中丞议大钱书        

吴文镕

前奉手翰。并大疏稿二件。盥诵数四。无任钦服。此时银钱并用。既多窒碍难行。而坐视不救。势将伊于胡底。舍大钱一法。更无别法。鄙意向以为然。读大着各条。细入无间。其扼要在钱值与铜价相埒。自无私销之患。而一切赋税皆许兼纳。自可逐渐流通。要知铸大钱看似益钱。其实乃益银。盖可以轻钱之赍。即所以济银之穷。虽目前未必即有大效。而由此转关。其功用正无涯也。正未知 廷议若何。至用金代银。尊意不过带笔。闽中却切实发挥。看来金价必与银价相较。恐滞而多窒。且未能多多益善。即姑作罢论。亦无不可也。大钱之妙。妙在但与现钱较量。置银为虚位。仍听其自为消长而潜移默夺。可倾其势于不觉。昨 星使汪衡甫先生亦见示大钱议。其议专就京师言。拟法行自近也。此间吴小谷大守亦有大钱说。其中节目。小有参差。而两君大意。则皆与尊见相合。亦可验人心之同矣。未稔何日吉旋节署。辰惟霜信送寒。珍卫自宜。定符颂悃。

  请饬各省解钱筹铜规复制钱疏同治六年 户部

窃惟当十大钱之设。原因铜觔缺乏。欲以数文之铜。当十文之用。推行各省。以期变通尽利。乃行之既久。市廛相率折减。每大钱一枚。不独不能当十文之用。并不敷所縻之工本。欲省铜而转以费铜。且小民零星贸易。以钱易银。及以钱购物。均受折减之累。于 国用民生皆有未便。此亟宜停大钱以复制钱也。惟是大钱一项。专行于京城之内。凡商民出京。皆须携带制钱。十余年来。京师制钱。早已搬运殆尽。市间所存。无非大钱。一旦下令更张。大钱既停。制钱无出。民间无钱可使。必致哗然。咸丰年间。停用铁钱之时。前车可鉴。此欲停大钱而不敢骤停者也。臣等审时度势。惟有令外省筹解制钱。汇集于近京处所。俟制钱充足。然后明定章程。与民更始。庶几不动声色。而旧章可循。前与升任臣部侍郎谭廷襄筹议及此。臣廷襄以曾署湖广总督。得悉湖北盐厘各卡。多系征收制钱。可以酌量提解。至钱质笨重。不便陆运。须用轮船装运。湖北省濒临大江。适为轮船通行之地。当经臣廷襄函询该省督抚。旋据函覆。事属可行。特湖北一省。现钱有限。必须临海临江各省。通力合作。方能收众擎易举之效。查江西江苏浙江广东。厘金皆旺。海舶可通。现时各该省督抚。均系认真办事公忠体 国之臣。虽未经臣等逐一函商。定能顾全大局。与湖北省一律设筹提解。拟即令该五省各于盐卡厘卡收款内。每年酌提制钱三十万串。五省共一百五十万串。用轮船装运天津。由三口通商大臣择地严密收存。听候提用。各该省酌提钱文。悉准按照银价。画抵应解京饷。其制钱一千合银若干。各省运脚需银若干。即由各该督抚迅速议定。奏明办理。至所提之钱。务须年清年款。以两年为限。后不再提。惟是民可使由。不可使知。 国家规复制钱之举。设事机未成。而中外传播。窃恐京师商民疑阻。所系匪轻。臣等此次将办理缘由。密折陈明。嗣后臣部催提外省报解一切奏咨文移。悉将此项提解钱文名为天津练饷。于圜法概弗之及。庶无不密害成之獘。相应请  旨饬下两湖两江闽浙两广各总督。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广东各巡抚。迅速认真筹办。此系臣等广为谘访。确凿可行。且所提钱款。准其照价画抵京饷。更不得以饷需支绌为词。稍有短解。该督抚等务宜如数解交。幸勿空言搪塞。是为至要。说者谓外省制钱随收随放。总稽其数则有余。确考其钱则不足。一旦酌提运津。外间不敷周转。钱价必致腾贵。然一省之钱。仅提三十万串。何至遽有妨碍。且外省例得设局铸钱。以济民用。军兴以来。不暇及此。若日久废弛。钱无来源。即不令提解。亦必有钱贵之患。查湖北施宜等处。多有铜矿。久经封闭。其苗必旺。屡议开采。皆恐奸民溷迹。遂致因噎废食。货弃于地。殊为可惜。应令该督抚赶紧饬属招商试办。酌抽矿税。试行有效。即筹划款项。收买商铜。以裕鼓铸。其应如何妥议章程。并多派官兵巡察之处。该督抚等务即奏明举行。又红铜条铜等项。濒海商贾。曾有贩运售卖者。近因经费支绌。久经停买。其应如何招商贩运加价收买之处。应一并令各该督抚三口通商大臣妥速奏明办理。所得铜觔。如何画分成数解京应用。及随地鼓铸。应俟外省奏报到日。由臣部体察情形。分别核覆。行令照办。臣等为规复制钱起见。是否有当。理合恭折密奏。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

  筹议仿铸回钱疏      

陕西巡抚李星沅

窃臣承准军机大臣字寄。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初九日。奉  上谕。回疆所用当五当十普尔钱文行使多年颇称便利因思陕西甘肃二省相距非远地方情形大略相同当可仿照铸行疏通圜法着富呢扬阿李星沅体察情形妥议章程具奏总期利用便民流通无滞毋以事属创始稍存畏难之见率以格碍难行一奏了事将此各谕令知之钦此。遵即恭录移咨督臣富呢扬阿函商定议。一面督饬司道先就陕西情形详加体察。经臣附片奏明在案。伏查回疆南八城。自乾隆年间。在阿克苏地方开采铜觔。设局鼓铸钱文。搭放兵饷。始定以一当五之制。其先本无民户。亦无内地制钱也。道光八年。复增铸当十钱。按银一两。折钱一百十文。至今与当五钱相间行用。惟至喀喇沙尔连界之吐鲁番而止。自吐鲁番以及哈密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伊犁等处。皆遵内地钱法。向不用普尔钱。伊犁间有红钱。亦系该夷另式。与普尔钱不类。计陕西省城。距不行普尔钱之吐鲁番五千四百六十余里。距行使普尔钱之喀喇沙尔六千一百七十余里。地方既不相近。情形即不相同。钱法守之官吏。而行之市廛。陕省懋迁有无。货贩四达。如甘省新疆各路。熙来攘往。实繁有徒。概以制钱交易。绝无轻重搀杂。有自回疆携归普尔钱者。或遂传为珍异。盖商民所不习见也。今若以不习见之钱。遽令陕省试行。而回疆较近之区。未先行使。则疏销易窒。而推广易穷。商民狃于故常。其信从必不坚。其流转必不速。虽肫切开导。明立章程。究恐阳奉阴违。终无实济。再四筹划。创始良难。兹据甘肃议以先将去路能否疏通。详加考订。诚使由外而内。不难由陇而关。庶几一气呵成。事无格碍。业经督臣奏请 饬下新疆各城将军都统参赞大臣等一律体察。如果口外均能行使。则口内亦可议行。甘省向无钱局。自应由宝陕局定额鼓铸。臣现将铸钱式样工本多寡敛散机宜。督同司道从容悉心酌核。以期勉副  圣主利用便民之至意。所有遵  旨体察情形。理合据实覆奏。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

  请改铸铁钱疏咸丰四年 

福建巡抚吕佺孙

窃照闽省宝福局。前因银贵钱贱有亏成本。于道光四年奏明停炉。直至道光三十年始行启铸。平时商民交易现钱。与钱票并用。是以停铸多年。从无缺钱之虑。上年因匪徒滋事。居民咸有戒心。凡平时收藏钱票之家。无不支取现钱。以致钱票骤形阻滞。现钱因而缺乏。当经督臣王懿德奏准添炉鼓铸当百以下大钱。与制钱相辅而行。藉资周转。无如局中存铜本已无多。自添铸大钱以来。现存更属有限。虽令收买民间废铜。而为数寥寥。无益于事。闽省又地不产铜。若俟委员赴滇采办。非特程途遥远。缓难济急。且值库款支绌之际。铜本亦属无资。臣自八月抵任以后。目击情形。万分焦灼。窃思连年鼓铸。现钱必日见其多。何至转形缺少。细加采访。始知民间本系收藏钱票。自上年钱铺连日倒闭。小民因之受累。虽现设永丰官局。钱票照旧通行。而无知乡愚。不免因噎废食。每将制钱掘土掩埋。为日久存储之计。是以市肆现钱。仍复不能充足。甚有奸徒藉钱缺私铸小钱。搀和行使。虽经随时饬县获犯究办。而小钱禁令既严。制钱短少更甚。实于 国计民生。大有关系。且自开设永丰官局以来。一切兵饷军需。无款可放。陆续提用银钱各票。已至六十余万之多。急宜赶铸钱文。以应持票支取之用。臣仰荷  天恩。畀以封圻重任。日与督臣熟筹良策。以冀补救。伏查铁钱之制。始于梁。盛于宋。行之蜀郡最久。臣前在四川臬司任内。曾见南宋时所铸铁钱。字画分明。轮廓肉好。至今尚属完善。因念闽省本为产铁之区。采购甚易。铁价不及铜价十分之五。成本又轻。虽生铁性滞质粗。果能提炼精纯。亦可经久不坏。而制钱为民间日用所需。时时在手盘用。自无锈蚀之虞。且可杜乡民埋藏之陋习。上年部议改铸铁钱。督臣王懿德因铁之为物。不及铜之贵重。窃恐民间轻视。私铸日增。物价骤长。且祗知前代有铁钱名目。而不知铁钱果能流传经久。是以附片奏请停铸。兹经臣详细讨论。亦以铁钱为利甚溥。与闽省尤属相宜。实目前裕 国便民良法。亟宜变通改铸。不敢以具奏在先。稍存回护。与臣意见相同。惟铁钱工价本轻。易启奸徒私铸之獘。现议将分两酌量加重。定以每钱一枚计重一钱六分。格外加工磨炼。使奸民无利可图。私铸可期渐绝。且工倍于本。亦不致有销毁之虑。况现在京城铸用铁钱。通行无碍。闽省自可照办。应请仍照部臣原议。鼓铸铁钱以充民用。臣现饬宝福局试行铸造。谨将样钱交军机处。先行代呈。一面将旧收四炉。概令按卯鼓铸铁钱。其当百以下大钱。仍于新添两炉一同鼓铸。以示宝贵而免偏绌。所有改铸铁钱工本银数章程。容再开明另行奏报。臣仍督饬局员认真经理。俾可行诸久远。傥稍有窒碍。即当据实奏请停铸。不敢意存固执。兹据藩臬两司暨督粮盐两道会详前来。除咨户部查照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王懿德恭折具奏。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

  平定州专用铁钱流獘议        

黄辅辰

晋省平定州设立户部宝泉分局。原系移炉就铁。铸钱运京。以济铜钱之乏。继因钱质过低。复令就地营销。除工本外。将每岁余息解部。咸丰七年。据分局咨称。每年铸钱十九万余串。平定一州。难于营销。请各府州县一律行使铁钱。不分成数。当体察舆情。碍难更变。咨部在案。本年添设三炉。铸钱愈增。十月间。平定绅民呈请渐次搭用铜制钱。由院批饬在案。而分局部员。总以阻遏为辞。查晋省铁钱难于畅行。实因各镇集铜币尚敷周转。民间行使。不愿更张。咸丰五年。奉准部咨。行令搭放铁钱。当经王抚宪率属捐资。于省城试铸铁钱。复经分局陆续解到铁制钱二万串。由省城试行搭放一成。当时民间虽无阻挠。而行使究多勉强。至省城数十里外。商民仍不收用。是以分局解到之铁钱。一年有余始能放完。而省城试铸之铁钱。则始终未能搭放。若布为号令。以数十万铁钱向各州县市易。必至高银价。贻误钱粮正供。此晋省铁钱碍难通行曾经咨部之情形也。嗣后平定寿阳盂县等处。因铁钱时价。较铜钱甚贱。商民惑于小利。凡以银易钱者。均取铁而弃铜。奸商更将铜钱藏匿。凡客商过往。有易铜钱者。得借此以居奇。因是铜钱日少。铁钱日增。而银价日贵矣。据分局前咨每岁铸铁钱十九万余串之多。即使此外无分文私铸。营销已属不易。况复增炉鼓铸。有加无已。直豫两省。以为平定铁钱畅行。纷纷载运入境。铁钱愈多而愈滞。银铜遂日少而日昂。小民逐末。所得铁钱不足偿本。则百物腾贵。贫民无以聊生。必然之势也。查从前试行铁钱。原未禁用铜钱。现以银价日昂。民间仍请铜铁并行。不过欲借铜钱以减银价。并非弃铁钱而不用。实因专用铁钱。则无从得钱。而生计日蹙。此又民间呈请铜铁并用之实在情形也。查分局所重惟在余息易银。计每岁解部。从前不过三万余两。而铸钱则无有限制。将欲行布于通省。则征收钱粮。必至铁多铜少。难于易银批解。近年以来。平定州征解钱粮。诸多窒碍。固分局所目睹。晋省钱粮。为数甚巨。奉拨京协各饷。全赖丁粮接济。稍有迟滞。贻误匪轻。以数万两之余息。致碍数百万之正供。利害相悬。固属不值。若止平定行使。则一州之用银有限。而分局之铸钱无穷。银竭害生。即欲严法重刑。勉强行使。其势有所不能。在分局之意。以为不费帑金。坐获余息。岂知利害相因。利所在则众争趋之。害将至则众争避之。争趋之而利固难久。争避之而害更可虞。且平定辖境。皆在万山之中。平时稽查巡防。已属不易。自设炉以后。匠作夫役。并挖铁运铁。及外来趁利各项人等。日聚日多。难免匪徒混迹其间。久则易聚难散。是岁出之利甚微。而流贻之害甚大。此更不可不虑也。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