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宋元学案 >卷九十六元佑党案(附《绍兴学禁》)

《宋元学案》·卷九十六元佑党案(附《绍兴学禁》)

清朝 宋元学案 黄宗羲 著

元佑党案(全祖望补本)
元佑党案表
曾任宰相者七曾任执政者十曾任待制以上余官三十九又侍从官二人:
人:六人,内除郑者三十五人,人:岑象求上
司马光(别为雍、李清臣:内除杨畏:秦观(别见《官均(别见《范吕
《涑水学案》梁焘(别见《苏轼(别见苏氏蜀学略》诸儒学案》。)
。)泰山学案》。)《苏氏蜀学。)又余官四人:
文彦博(别见王岩臾(别见略》。)汤馘孙谔
《泰山学案》《范吕诸儒学范祖禹(别杜纯(别见《范柔中
。)案》。)为《华阳学范吕诸儒学案邓考甫
吕公着(别为王存案》。)》。)江公望
《范吕诸儒学傅尧俞(别见王钦臣司马康(别见
案》。)《涑水学案》姚《涑水学案》又曾任执政一人
吕大防(别为。)顾临(别见。)蒋之奇(别见《
《范吕诸儒学赵瞻(别见《《安定学案宋保国(别见庐陵学案》。)
案》。)涑水学案》。》。)《荆公新学略
刘垫(别见《)赵君锡(别》。)又曾任待制以上
泰山学案》。)韩维(别见《见《高平学吴安诗一人:
范纯仁范吕诸儒学案案》。)
张耒(别见《龚原(别见《荆
韩忠彦(并见》。)马默(别见苏氏蜀学略》公新学略》。)
《高平学案》孙巩(别见《泰山学案。)
。)《涑水学案》》。)欧阳棐(别见又余官九人:
。)孔武仲(别《庐陵学案》邓忠臣
范百禄(别见见《濂溪学。)马涓(别见《范
《范吕诸儒学案》。)吕希哲(别为吕诸儒学案》。)
案》。)王汾《荥阳学案》尹材(别见《涑水
胡宗愈(别见孔文仲(别。)学案》。)
《庐陵学案》见《濂溪学刘唐老李深(别见《范吕
。)案》。)晁补之(别见诸儒学案》。)
苏辙(别见《朱光庭(别《苏氏蜀学略李之仪
苏氏蜀学略》见《刘李诸》。)范正平(并见《高
。)儒学案》。)黄庭坚(别见平学案》。)
刘奉世(别见吴安持《范吕诸儒学苏■(别见《范吕
《庐陵学案》钱勰案》。)诸儒学案》。)
。)李玄纯(别黄隐(别见周锷(别见《士刘
范纯礼(别见见《苏氏蜀《涑水学案》诸儒学案》。)
《高平学案》学略》。)。)李昭(别见《安
。)孙觉(别见毕仲游定学案》。)
陆佃(别见《《安定学案(附弟仲愈。
荆公新学略》》。)常安民(别见又不在碑目三人:
。)鲜于侁《范吕诸儒学晁说之(别为《景
安焘(别见《赵彦若案》。)迂学案》。)
安定学案》。
赵孙平仲(别李勉(附见《范吕
孙升见《濂溪学诸儒学案》。)
李周(别见案》。)家愿(别见《苏氏
《涑水学案王巩(别见蜀学略》。)
》。)《苏氏蜀学
刘安世(别略》。)
为《元城学张保源
案》。)汪衍
韩川余爽
贾易郑侠(别见
吕希纯(别见《荆公新学
《范吕诸儒学略》。)
案》。)常立
曾肇(别见《程颐(别为
庐陵学案》。《伊川学案
)》。)
王觌唐义问
范纯粹(别见
余卞
《高平学案》李格非(别见
。)《苏氏蜀学
吕陶(别见《略》。)
苏氏蜀学略》商倚
。)张庭坚(别
王古见《范吕诸
陈次升儒学案》。
丰稷(别见《)
范吕诸儒学案》李祉
。)陈祜
谢文瓘任伯雨(别
邹浩(别为《见《苏氏蜀
陈邹诸儒学案学略》。)
》。)陈郛
张舜民(别见朱光裔
《范吕诸儒学苏嘉
案》。)陈瓘(别为
《陈邹诸儒
学案》。)
龚夬
吕希绩(
并见《范
吕诸儒学
案》。)
欧阳中立(
别见《涑水
学案》。)
吴俦
----
元佑党案序录
祖望谨案:元佑之学,二蔡、二惇禁之,中兴而丰国赵公弛之。和议起,秦桧又禁之,绍兴之末又弛之。郑丙、陈贾忌晦翁,又启之,而一变为庆元之锢籍矣。此两宋治乱存亡之所关。嘉定而后,阳崇之而阴摧之,而儒术亦渐衰矣。其事迹已散见诸公传,又放大事表之意,述《元佑》、《庆元党案》,以至晚宋如周密之徒,凡诋詈诸儒者皆附之。(梓材案:《元佑》、《庆元党案》为谢山所特立,其■无存,今照《序录》完葺,俾览者可考两宋道学之兴废所由。是卷先谱元佑党籍,以绍兴攻专门之学者附之。)
元丰八年乙丑元佑元年丙寅元佑二年丁卯三月,神宗崩,哲宗即位,宣仁太后临朝。宣仁太后临朝。
宣仁太后、高氏同听政。二月,修《神宗实录》。潞公、申公并相。
五月,时相王珪卒,蔡确、伊川至京师,授宣德郎、秘诏苏辙、刘攽编次神宗御制韩缜相。起司马温公光知陈书省校书郎。
州。台谏孙觉、刘挚、王岩叟、二月,伊川差权同管句西京以宗正丞召程明道颢,未行朱光庭上官均交论蔡确、章国子监,伊川乞归田里。
而卒。惇罪。闰月,蔡确罢。温公四月,诏潞公十日一议事都七月,以吕申公公着为尚书相。堂。
左丞。三月,章惇罢。以范纯仁同八月,孔文仲劾伊川。
温公、申公、韩康公绛等荐知枢密院事。命韩维、吕大程伊川颐。防、孙永、范纯仁详定役法十一月,除伊川汝州团练推。
官、西京国子监教授。诏伊川为通直郎,充崇政殿十二月,开经筵。说书。
四月,韩缜罢。
申公相。
温公请起文潞公彦博平章军
国重事。是月,故相王荆公
安石卒。
伊川受经筵之命。
六月庚辰,以吕惠卿恶首罪
魁,窜之。
命伊川兼修国子监太学条制
。八月,差判登闻鼓院。
九月,温公卒。
是年,调杨龟山。时徐州司
法以忧去。
元佑三年戊辰元佑四年己巳元佑五年庚午
宣仁太后临朝。宣仁太后临朝。宣仁太后临朝。
二月,伊川父乞致仕,章五潞公、申公、汲公、许公并潞公、汲公并相。
上不得命。相。伊川以父丧去官。
四月,申公恳乞辞位。孔文二月,申公卒。二月,潞公致仕。
仲卒。三月,赵枢密瞻卒。四月,诏讲读官御经筵。
吕汲公大防、范许公纯仁并四月,孙枢密固卒。自温公卒后,王安石之徒多
相。五月,蔡确安置新州。为飞语,以摇动在位。汲公
转孙固、刘挚门下中书侍郎六月,许公出知颍昌府。、许公畏之,欲参用其党,
,王存、胡宗愈左右丞,赵是年,李端伯吁卒。以平旧怨,谓之调停。
瞻签书枢密院事。时元佑之十一月,傅侍郎尧俞卒。
治比隆嘉佑。无何,党议复
兴,宗愈《进君子无党论》

十二月,颁《元佑敕令式》。
范蜀公镇卒。
元佑六年辛未元佑七年壬申元佑八年癸酉
宣仁太后临朝。宣仁太后临朝。宣仁太后临朝。
二月,刘忠肃挚相。三月,除伊川直秘阁、权判正月,范祖禹上《仁皇训典
三月,汲公上《神宗实录》。西京国子监。》。
十一月,忠肃罢。六月,苏子容颂相。蔡确死于新州。
行元佑《观天历》。七月,诏修《神宗史》。三月,苏颂罢。
是年,赐进士马涓第一。六月,中书省上《元佑在京
通用条贯》。
七月,许公复相。
九月,宣仁太后崩。
十月,哲宗始亲政事。
十一月,杨畏疏言神宗立法
更制以垂万世,乞赐讲求用
成继述之道。
十二月,除章惇资政殿学士
、吕惠卿中大夫、王中正遥
郡团练使。
绍圣元年甲戌绍圣二年乙亥绍圣三年丙子
二月,以李清臣为中书侍郎章惇专政。章惇专政。
,邓润甫为尚书右丞。正月,诏国史院增补先帝御二月,罢富郑公弼配享。
三月,来之邵疏罢汲公。集。
试进士,李清臣发策有诛元十一月,贬故相许公。
佑诸臣议,尹和靖焞不对而出,自是绍述之论大兴。
范淳夫乞复,召伊川还经筵。
四月,章惇相,以曾布为翰林学士,张商英为右正言。
布请改元,以顺天意,明绍述。
许公求罢,以蔡卞为国史修撰。
是月,章惇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追复蔡确原官,重修《神宗实录》。
五月,从张商英言,编类元佑群臣章疏及更改事条。
邓润甫死。
七月,夺温公、申公赠谥。
王岩叟赠官。贬吕汲公、刘忠肃、苏辙、梁焘等。
十二月,安置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与汲公等。
绍圣四年丁丑元符元年戊寅元符二年己卯
章惇专政。章惇专政。章惇专政。
哲宗心恶元佑宰执。三月,同文馆狱起,蔡京与二月,命追贬温公、申公、安惇同讯,极意罗织远锢,王岩叟、赵瞻、傅尧俞、韩宰执刘挚、梁焘子孙重徙。
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谏官范祖禹、刘安世杀内侍,安置汲公、许公、刘挚、陈衍停,王岩叟,朱光庭诸苏辙、梁焘于循、雷、化、子不叙。
永、新五州。又安置刘奉世遣吕升卿、董必尽杀元佑流柳州。韩维再谪均州。安置人。
王觌、韩川、孙升、吕陶、四月,梁况之焘卒于化州。
范纯礼、赵君锡、马默、顾七月,复窜郑侠,除秦观名临、范纯粹、孔武仲、王钦臣,编管雷州。重得罪者八百、吕希哲、希纯、希绩、姚三十家。
、吴安诗、秦观十七人通范淳夫祖禹卒于化州。、隋、峡、衡、蔡、亳、单十一月,除元佑余党及特旨、饶、均、池、信、和、金行遣者并与量移。
、光、衢、连、横等州居住。王汾、孔平仲落职。张耒、晁补之、贾易并监当官。
朱光庭、孙觉、赵、李之纯、杜纯、李周、孔文仲并追贬。
降潞公太子少保。
伊川追毁出身以来文字,放归田里。
闺月,张君说坐上书诋讪先朝处死。
徙苏轼昌化军,范祖禹、刘安世高、宾二州。
三月,命蹇序辰编类司马温公等事状及臣僚章疏,人为一帙,凡一百四十三帙来上,缙绅由是无得脱祸者。
四月,复追贬温公朱、申公昌化、王岐公万安,皆司户参军。
汲公卒于虔州。
五月,潞公卒。
十一月,伊川送涪州编管。
十二月,刘忠肃卒于新州。
元符三年庚辰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崇宁元年壬午
正月,哲宗崩,徽宗即位。正月,许公卒。赵挺之建议三月,仪公罢。
二月,进章惇特进,封申国绍述,复攻元佑旧臣,罢范五月,温公以下四十四人复
公。纯礼、丰稷、任伯雨、陈瓘行追降。
以韩仪公忠彦为门下侍郎,、江公望、傅揖出、吕希纯伊川追所复官,依旧致仕。
黄履为尚书右丞,叙复党人、晁补之。令三省籍记贬降人四十四人
,范许公以下,刘奉世、吕二月,章惇贬雷州司户参军姓名,更不得与在京差遣。
希纯、王觌、吴安诗、韩川五月,苏子容卒。敕榜朝堂并籍元佑、元符党
、唐义问并分司邓、光、唐十一月,复召蔡京为
翰林学人新旧合五十余人。
、和、澧、随、安州,吕希士承旨。闰六月,曾布出知润州。
哲、希绩、吕陶、陈佑并宫十二月,诏复邢恕、吕嘉问七月,蔡京相,禁元佑法,
观,苏轼、苏辙、刘安世、、路昌衡、安惇、蹇序辰宫创讲议司,京自领之。
秦观、程颐移廉、衡、英、观。九月,诏中书籍元符三年臣
峡等州,王古、杨畏、王钦僚章疏姓名,分正邪,各为
臣、范纯礼、纯粹、晁补之三等,中书奏:正上锺世美
和、润、襄、兖、亳、信等等六人,正中耿毅等十三人
州、张耒河中府,刘唐老武,正下许奉世等三十二人,
胜军,邹浩、黄隐、黄庭坚邪上尤甚范柔中等三十九人
、贾易、王回并与监当差,,邪上梁宽等四十一人,邪
郑侠任便居住。中赵越等一百五十人,邪下
四月,伊川复宣德郎,任便王巩等三百十二人。立党人
居住。碑于端礼门:文臣任宰执文
仪公相,许公等十九人再叙潞公等二十四人,任待制以
。上苏文忠等三十五人,余官
曾布相。秦观以下四十八人,内臣张
五月,上从仪公言,元佑臣士良等八人,武臣王献可等
僚,生者蒙恩,宜甄死者,四人,皆御书深刻其罪状,
诏复文潞公、王岐公、司列为奸党。十月,追贬李清
马温公、吕申公、汲公、臣、黄履、窜曾肇以下十七
刘忠肃、韩维、梁焘、孙人于远州,贬韩仪公忠彦、
固、傅尧俞、赵瞻、郑雍梁焘、曾布、范纯礼。
、王岩叟、范祖禹、赵彦若、钱勰、顾临、赵君锡、李之纯、吕大忠、鲜于侁、孔文仲、武仲、姚、盛陶、赵、孙觉、杜纯、朱光庭、李周、张茂则、高士英、孙升凡生前官爵、致仕、遗表、恩泽皆追还之。贬刑恕均州。安惇、蹇序辰除名放归。
十二月,复伊川通直郎、权判西京。国子监方提举宙请还先年所夺伊川田土,未行。
崇宁二年癸未崇宁三年甲申
崇宁四年乙酉
蔡京专政。蔡京专政。蔡京专政。
正月,窜任伯雨等九人。六月丁巳,诏元符奸党通为正月,蔡卞出知河南府。
四月,范致明论伊川入山着元佑奸党,凡三百有九人,三月,赵挺之相。
书,觉察三十日,伊川追毁上亲书刻石于文德殿之东壁五月,除党人父兄子弟之禁
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又命蔡京书而颁之天下。。
八月,颁党人姓名,下监司八月,蔡京上《神宗史》。六月,挺之罢。
长吏厅刻石,凡九十有七。十二月,安惇死。九月,还流人贬谪者,以次
十一月,言者论伊川聚徒传徙近地。
授,乞禁绝,依之。十一月,章惇死。
是年,有元佑学术政事之禁凡二十有四年,至金人围京师乃罢。
崇宁五年丙戌大观元年丁亥大观二年戊子
正月,以星变,毁元佑党人正月,蔡京复相。三月,依详赦文,看详到孙
碑,刘忠肃挚以下二百有七五月,诏自今凡总一路及监固等四十五人,诏除孙固、
人叙复有差。司之任,勿以元佑学术及异安焘、贾易外,余并出籍。
伊川复承务郎,依旧致仕。议人充选。又看
二月,蔡京罢。七月,伊川卒。详到叶祖洽等六人,诏并出
三月,诏党人许到畿县。伊八月,曾布死。籍。
川于余官为第二等二十三人六月,复依赦,看详到韩维
,寻以通直郎致仕。等九十五人,诏并出籍。
政和元年辛卯
十一月,以上书邪等及曾经
入籍人,并不许试学官。
大观三年己丑大观四年庚寅政和元年辛卯
六月,蔡京罢。三月,诏上书邪下等人,可十一月,以上书邪等及曾经
七月,诏谪籍人,除元佑奸依无过人例,今后改官升任入籍人,并不许试学官。
党及得罪宗庙外,余并录用,并免检举。
。闰八月,诏戒朋党。
政和二年壬辰政和三年癸巳政和四年甲午
蔡京复相。
正月,制上书邪等人并不除监司。
十二月,苏子由卒。
政和五年乙未政和六年丙申
政和七年丁酉
重和元年戊戌宣和元年己亥宣和二年庚子
正月,应元符末上书邪中等王黼自中书侍郎加特进少宰六月,蔡京罢。
人,依无过人例。兼中书侍郎。
九月,禁群臣朋党。十二月,召龟山为秘书郎。
宣和三年辛丑宣和四年壬寅宣和五年癸卯
王黼专政。王黼专政。王黼专政。
正月,邓洵武死。二月,陈了斋瓘卒于楚州。五月,杨龟山为崇政殿说书
十二月,上书邪上等人特与。
磨勘。七月,禁元佑学术,凡举人
传习元佑学术者,以违制论

宣和六年甲辰宣和七年乙巳靖康元年丙午
十一月,王黼罢。四月,蔡京罢。正月,金人犯边。
十二月,蔡京依前太师领三刘器之安世卒。以龟山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
省事。十二月,钦宗即位。。
张邦昌相。
二月,诏元佑学术政事及元
佑党籍指挥更不施行。龟山
兼祭酒。
七月,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

种师道荐尹焞学行可备劝讲
,召至京师,焞不欲留,赐
号和靖处士。
蔡京死于潭州。
十月,种师道卒。
----
谢山《宋元佑党籍碑跋》曰:「《元佑党人碑记》,世所见者,皆西粤重勒本。是刻为故相梁公焘曾孙律所重勒,而吉州饶祖尧跋之。其中注已故者六十余人,则西粤本所无也。内臣之后,别书王珪之名,而继之曰,『为臣不忠,曾任宰臣章惇』,亦与西粤本不同。王丞相虽具臣,故不应与章同列,当以梁碑为是也。」
又《跋元佑党人碑》曰:「张章简公纲在绍兴中奉诏看详元佑党人名籍状云:『臣等看详党人碑刻,共有二本,一本计九十八人,一本计三百九人,虽皆出于蔡京私意,而九十八者,系是崇宁初年所定,多得其真,其后蔡京再将上书人及己所不喜者作附丽人添入党籍,冗杂至三百九人。看详九十八人内,除王珪一名不合在籍,自余九十七人,多是名德之臣:曾任宰相者,司马光、文彦博、吕公着、吕大防、刘挚、范纯仁、韩忠彦七人;曾任执政者,梁焘、王岩叟、王存、郑雍、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苏辙、刘奉世、范纯礼、陆佃、安焘十六人;曾任待制以上者,苏轼、范祖禹、王钦臣、姚、顾临、赵君锡、马默、孔武仲、王汾、孔文仲、朱光庭、吴安持、钱勰、李之纯、孙觉、鲜于侁、赵彦若、赵、孙升、李周、刘安世、韩川、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杨畏、吕陶、王古、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三十五人;庶官,秦观、汤馘、杜纯、司马康、宋保国、吴安诗、张耒、欧阳棐、吕希哲、刘唐老、晁补之、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孔平仲、王巩、张保源、汪衍、余爽、郑侠、常立、程颐、唐义问、余卞、李格非、商倚、张庭坚、李祉、陈佑、任伯雨、陈郛、朱光裔、苏嘉、陈瓘、龚夬、吕希绩、欧阳中立、吴俦三十九人。所有三百九人,豁除九十七人,其余更有侍从官上官均、岑象求,及余官江公望、范柔中、邓考甫、孙谔等六人,名德亦显然可见。此外二百余人,姓名有不显者,及当时议论是非,年远别无文字考究,难以雷同开具。』是后推恩指挥,止此一百三家,以章简之奏也。予读《元城语录》云,元佑党人只七十八人,则所谓九十七人者,已附益十九人矣。其中以予所知,如李清臣,岂应在元佑之内﹖郑雍亦附章惇,而陆佃虽在荆公弟子中为较胜,然要不得云元佑之人也。杨畏之恶,当驾李清臣而上之,至庶官中,亦多庸人厕其间,然则章简以前碑为定者,亦非不易之论也。后碑正自多贤人,特混入者,亦不可不考耳。」
元佑党籍
曾任宰相者七人
文正司马涑水先生光(别为《涑水学案》。)
忠烈文宽夫先生彦博(别见《泰山学案》。)
正献吕晦叔先生公着(别为《范吕诸儒学案》。)
正愍吕微仲先生大防(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忠肃刘莘老先生挚(别见《泰山学案》。)
忠宣范尧夫先生纯仁
仆射韩先生忠彦(并见《高平学案》。)
曾任执政者十六人(内除郑雍、李清臣二人。)
左丞梁况之先生焘(别见《泰山学案》。)
端明王彦霖先生岩叟(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
尚书王先生存
王存,字正仲,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累除密州推官。修洁自重,为欧阳文忠公、吕正献公、赵康靖公所知。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历知太常礼院。先生故与王荆公厚,荆公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在三馆历年,不少贬以干进。尝召见便殿,累上书陈时政,因及大臣,无所附丽,皆时人难言者。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明年,以右正言、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判太常寺。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神宗崩,哲宗立,永裕陵财费,不踰时告备,宰相乘间复徙之兵部。元佑初,还户部,固辞不受。二年,拜中大夫、尚书右丞。三年,迁左丞。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召为吏部尚书。时在廷朋党之论寖炽,先生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绍圣初,请老,提举崇禧观,迁右正议大夫致仕。既而降通议大夫。先生尝悼近世学者,贵为公卿,而祭祀其先,但循庶人之制。及归老筑居,首营家庙。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赠左银青光禄大夫。先生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云。(参史传。)
献简傅先生尧俞
懿简赵先生瞻(并见《涑水学案》。)
少师韩持国先生维(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温靖孙先生固(别见《涑水学案》。)
资政范先生百禄(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尚昼胡先生宗愈(别见《庐陵学案》。)
文定苏颍滨先生辙(别见《苏氏蜀学略》。)
端明刘先生奉世(别见《庐陵学案》。)
恭献范先生纯礼(别见《高平学案》。)
右丞陆陶山先生佃(别见《荆公新学略》。)
枢密安先生焘(别见《安定学案》。)
曾任待制以上者三十五人(内除杨畏一人。)
文忠苏东坡先生轼(别见《苏氏蜀学略》。)
正献范华阳先生祖禹(别为《华阳学案》。)
----
待制王先生钦臣
王钦臣,字仲至,宋城人。文公洙之子。清亮有志操,以文贽欧阳兖公,兖公器重之。用荫入官,文潞公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陜西转运副使。元佑初,为工部员外郎。奉使高丽,还,进太仆少卿,迁秘书少监。开封尹钱勰入对,哲宗言:「比阅书诏,殊不满人意,谁可为学士者﹖」勰以先生对。哲宗曰:「章惇不喜。」乃以勰为学士,先生领开封。改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先生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雠正,世称善本。(参史传。)
祭酒姚先生
姚,字辉中,山阴人。举进士,历永康令。元佑初,召为左正言,奏御史中丞赵君锡雷同俛仰,无所建明。迁起居郎,改国子祭酒。绍圣初,言者论其阿附吕大防、范纯仁,谪知信州,再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参《嘉泰会稽志》。)
(云濠谨案:先生名一作缅。绍圣四年,衢州居住。)
学士顾先生临(别见《安定学案》。)
徽猷赵无愧先生君锡(别见《高平学案》。)
转运马先生默(别见《泰山学案》。)
待制孔先生武仲(别见《濂溪学案》。)
侍郎王先生汾
王汾,字□□,巨野人。翰林学士禹偁曾孙。举进士甲科,仕至工部侍郎。入元佑党籍。(参史传。)
舍人孔先生文仲(别见《濂溪学案》。)
学士朱先生光庭(别见《刘李诸儒学案》。)
待制吴先生安持
吴安持,字□□,浦城人。同平章事充次子。元佑时,为都水使者,迁工部侍郎。仕终天章阁待制。(参史传。)
龙图钱先生勰
钱勰,字穆父,吴越王之后知谏院彦远之子也。生五岁,日诵千言。十三岁,制举之业成。熙宁三年试应,既中秘阁选,廷对入等矣,会王荆公恶孔文仲策,迁怒罢其科,遂不得第。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判铨陈古灵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古灵曰:「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勰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荆公使弟和甫来见,许用御史。先生谢曰:「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荆公知不附己,命权盐铁判官,历提点京西、河北、京东刑狱。元丰定官制,先生方居丧。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奉使吊高丽。还,拜中书舍人。元佑初,迁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徙瀛州。召拜工部、户部侍郎,进尚书,加龙图阁直学士,复知开封,临事益精。哲宗政,翰林缺学士,章惇三荐林希,帝以命先生,仍兼侍读。以尝行惇谪辞,惧而求去。帝曰:「岂非『鞅鞅非少主之臣,硁硁无大臣之节』者乎﹖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台臣论徐邸事,其辞及郑雍,小人离间骨肉如此。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既而雍章至,先生答诏。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言不已。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讣未至,帝犹即其从弟景臻问安否。元符末,追复龙图学士。(同上。)
尚书李先生之纯(别见《苏氏蜀学略》。)
龙图孙莘老先生觉(别见《安定学案》。)
修撰鲜于先生侁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唐剑南节席使叔明裔孙也。性庄重,力学。举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庆历中,天下旱,诏求言,先生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语剀切。调黟令,通判绵州,签书永兴军判官,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初,王介甫居金陵,有重名,士大夫期以为相。先生恶其沽激要君,语人曰:「是人若用,必坏乱。」至是,乃上书论时政,曰:「可为忧患者一,可为太息者二,其它逆治体而召民怨者,不可概举。」其意专指介甫。介甫怒,毁短之。神宗曰:「侁有文学,可用。」介甫曰:「陛下何以知之﹖」神宗曰:「有章奏在。」介甫乃不敢言。凡居郡九年,治所去阆中近,姻戚旁午,待之无所私,各得其欢心。苏文忠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以为「三难」。徙京东西路。后两路合为一,以先生为转运使。时王、吕当路,正人多不容。先生曰:「吾有荐举之权,而所列非贤,耻也。」故凡所荐皆守道背时之士。元丰二年召对,命知扬州。文忠自湖州赴狱,亲朋皆绝交。过扬,先生往见。为举吏所累,罢主管西京御史台。哲宗立,念东国困于役,吴居厚掊敛虐害,窜之,复以先生使京东。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召为太常少卿。拜左谏议大夫。见哲宗幼冲,首言君子小人消长之理甚备。在职三月,以疾求去。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诏满岁进待制。居无何,卒,年六十九。先生刻意经术,着《诗传》、《易断》,为范景仁、孙之翰推许。孙泰山与论《春秋》,谓今学者不能如之。作诗平澹渊粹,尤长于《楚辞》,苏文忠读《九诵》,谓近于屈原、宋玉,自以为不可及也。(参史传。)
学士赵先生彦若
赵彦若,宗室子。官翰林学士。绍圣初,章惇当国,恶元佑党人,以先生预修《神宗实录》,谪澄州。(参《明一统志》。)
(梓材谨案:先生临淄人,《宋史》附其父《师民传》,仅云「试中书舍人」。
端明赵先生
赵,字公才,邛州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元佑初,累迁至枢密直学士。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卒,赠右光禄大夫。绍圣四年,以其与元佑弃地议,系其名于党籍。(参史传。)
待制孙先生升
孙升,字君孚,高邮人。第进士,签书泰州判官。哲宗立,为监察御史。朝廷更法度,逐奸邪,多所建明。尝上疏曰:「自二圣临御,登用正人,天下所谓忠信端良之士,豪杰俊伟之材,俱收并用,近世得贤之盛,未有如今日者。君子日进,而小人日退,正道日长,而邪慝日消,在廷济济有成周之风,此首开言路之效也。愿于耳目之臣,论议之际,置党附之疑,杜小人之隙;疑问一间,则言者不安其职矣。言者不安其职,则循默之风炽,而壅蔽之患生,非朝廷之福也。」迁殿中侍御史。出知济州。踰年,提点京西刑狱,召为金部员外郎,寻拜殿中侍御史,进侍御史。由起居郎擢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以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董敦逸、黄廷基摭其过,改集贤院学士。绍圣初,翟思、张商英又劾之,削职,知房州、归州;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又贬果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卒,年六十二。其在元佑初,尝言:「王安石擅名世之学,为一代文宗。及进居大位,出其私智,以盖天下之聪明,遂为大害。今苏轼文章学问,中外所服,然德业器识,有所不足。为翰林学士,极其任矣;若使辅佐经纶,愿以安石为戒。」世讥其失言。(同上。)
修撰李先生周(别见《涑水学案》。)
忠定刘元城先生安世(别为《元城学案》。)
待制韩先生川
韩川,字符伯,陜人。进士上第,历开封府推官。元佑初,用刘忠肃挚荐,为监察御史。极论市易之害。迁殿中侍御史。张舜民论西夏事,乞停封册,朝廷以为开边隙,罢其御史。梁焘及舜民争之。先生与吕陶、上官均谓舜民之言,实不可行。焘等去,先生亦改太常少卿,不拜,加集贤校理,知颍州。进为侍御史、枢密都承旨,进中书舍人、吏礼二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复守颍,徙虢州。与孙君孚升同受责,由坊州、郢州贬屯田员外郎、分司、岷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徽宗立,得故官,知青、襄二州卒。(参史传。)
待制贾先生易
贾易,字明叔,无为人。七岁而孤。母彭,以纺绩自给,日与十钱,使从学。先生不忍使一钱,每浃旬,辄归之。年踰冠,中进士甲科,调常州司法参军。自以儒者不闲法令,岁议狱,惟求合于人情,曰:「人情所在,法亦在焉。」讫去,郡中称平。元佑初,为太常丞、兵部员外郎,迁左司谏。宣仁后怒其讦,欲谪之,吕申公救之力,出知怀州。御史言其谢表文过,徙广德军。明年,提点江东刑狱,召拜殿中侍御史。改度支员外郎,孙升以为左迁。又改国子司业,不拜,提点淮东刑狱。复入,为侍御史。上书言:「天下大势可畏者五:一曰上下相蒙,而毁誉不得其真。二曰政事苟且,而官人不任其责。三曰经费不充,而生财不得其道。四曰人材废阙,而教养不以其方。五曰刑赏失中,而人心不知所向。」其言颇切直,然志于抵阨时事,无他奇画。出知宣州。除京西转运副使,徙苏州、徐州,加直秘阁。元符中,累谪保静军行军司马,邵州安置。徽宗立,召为太常少卿,进右谏议大夫。陈次升论其为曾布客,改权刑部侍郎,历工部、吏部,未满岁为真。以宝文阁待制知邓州,寻入党籍。卒,年七十三。(同上。)
待制吕先生希纯(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文昭曾曲阜先生肇(别见《庐陵学案》。)
学士王先生觌
王觌,字明叟,如皋人。第进士。熙宁中,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不乐久居职,求润州推官。除司农寺主簿,转为丞。司农时为要官,进用者多由此选。先生拜命一日,即求外,韩绛高其节,留检详三司会计。绛出颍昌,辟签书判官。坐在润公阙免,屏居累年,起为太仆丞,徙太常。哲宗立,擢右正言,进司谏。先生在言路,欲深破朋党之说。朱公掞光庭讦东坡试馆职策问,吕陶辩其不然,遂起洛、蜀二党之说。先生言:「苏某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耳。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歧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帝深然之。寻改右司员外郎,未几,拜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出知润州、苏州。徙江、淮发运使,入拜刑、户二部侍郎。绍圣初,知成都府。徙河阳,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又贬鼎州团练副使。徽宗即位,还故职,知永兴军。过阙,留为工部侍郎,迁御史中丞。改翰林学士。知润州,徙海州,罢主管太平观,遂安置临江军。先生清修简澹,人莫见其喜愠。持正论始终,再罹谴逐,不少变。无疾而卒,年六十八。绍兴初,追复龙图阁学士。(参史传。)
安抚范先生纯粹(别见《高平学案》。)
修撰吕先生陶(别见《苏氏蜀学案》。)
尚书王先生古
王古,字敏仲,莘县人。文正公旦曾孙,太常少卿靖之子也。第进士。熙宁中,为司农主簿,使行淮、浙赈旱菑,连提举四路常平。王和甫安礼欲用为太常丞,神宗谓其好异论,止以为博士。出为湖南转运判官,提点淮东刑狱。历工部、吏部右司员外郎、太府少卿。绍圣初,迁户部侍郎,详定役法。与尚书蔡京不合,诏徙兵部,寻为江淮发运使,进宝文阁待制、知广州、袁州。徽宗立,复拜户部侍郎,迁尚书,与御史中丞赵挺之偕领放欠。挺之言其蠲除太多,欲尽倾天下之财,不可用,遂改刑部。攻不已,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堕崇宁党籍,责衡州别驾,安置温州。复朝散郎,寻卒。(参史传。)
(梓材谨案:党籍碑之为三百九人者有两王古,其一在余官,《宋史》无传;《茅山志》所云「崇宁五年,为朝散郎,签书荣州军州事判官厅公事」者,当是也。)
待制陈先生次升
陈次升,字当时,仙游人。入太学,时学官始得王介甫《字说》,招诸生训之,先生作而曰:「丞相岂秦学邪﹖美商鞅之能行仁政,而谓李斯解事,非秦学而何﹖」坐屏斥。既而第进士,知安丘县。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哲宗立,使察访江、湖。提点淮南刑狱。绍圣中,复为御史,转殿中。论章惇、蔡卞植党为奸,乞收还威福之柄。时方编元佑章疏,毒流搢绅。先生言:「陛下初即位,首下诏令,导人使谏;亲政以来,又揭敕牓,许其自新。今若考一言之失,致于谴累,则前之诏令适所以误天下,后之敕牓适所以诳天下,非所以示大信也。」惇、卞乘间白为河北转运使,帝曰:「漕臣易得耳,次升敢言,不当去。」更进左司谏。吕升卿察访广南,先生言:「陛下无杀流人之意,而遣升卿出使。升卿资性惨刻,喜求人过,今使遂志释憾,则亦何所不至哉﹖」乃止不遣。先生累章劾章惇,皆留中。蔡卞诬其毁先烈,拟谪监全州酒税,帝以为远,改南安军。徽宗立,召为侍御史。极论惇、卞、曾布、蔡京之恶,窜惇于雷,居卞于池,出京于江宁。迁右谏议大夫。献体道、稽古、修身、仁民、崇俭、节用六事,言多规切。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降集贤殿修撰,又落修撰,除名徙建昌,编管循州,皆以论京、卞故。政和中,用赦恩复旧职。卒,年七十六。先生三居言责,建议不苟合,刘元城安世称其有功于元佑人,谓能遏吕升卿之行也。(同上。)
清敏丰相之先生稷(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修撰谢先生文瓘
谢文瓘,字圣藻,陈州人。进士甲科,教授大名府。哲宗时,御史中丞黄履荐为主簿,三年不诣执政府。召对,除秘书省正字,考功、右司员外郎。徽宗立,擢起居舍人、给事中。崇宁元年,出知濮州。寻治党事,坐元丰上疏及尝贻吕申公书,再调邵武军,移处州。帝披党籍曰:「朕究知文瓘本末。」命出籍,乃以为集英殿修撰、知济州,卒。(参史传。)
忠公邹道乡先生浩(别为《陈邹诸儒学案》。)
待制张浮休先生舜民(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余官三十九人
宣德秦太虚先生观(别见《苏氏蜀学略》。)
庶官汤先生馘
汤馘。
(梓材谨案:先生《宋史》无传。)
侍郎杜先生纯(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谏议司马先生康(别见《涑水学案》。)
庶官宋先生保国(别见《荆公新学略》。)
谏官吴先生安诗
吴安诗,字传正,浦城人。同平章事充长子。在元佑时,为谏官、起居郎。(参史传。)
龙图张先生耒(别见《苏氏蜀学略》。)
直阁欧阳先生棐(别见《庐陵学案》。)
待讲吕荥阳先生希哲(别为《荥阳学案》。)
校理刘先生唐老
刘唐老,官秘阁校理。绍对四年落职,监桂阳盐税务,以其为元佑奸党故也。(参《续资治通鉴》)。
(梓材谨案:先生《宋史》附见《陈忠肃传》。)
知州晁济北先生补之(别见《苏氏蜀学略》。)
文节黄涪翁先生庭坚(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司业黄先生隐(别见《涑水学案》。)
郎中毕先生仲游(附弟仲愈。)
毕仲游,字公叔,郑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士安曾孙。与兄仲衍同登第,调寿丘柘城主簿、罗山令、环庆转运司干办公事。元佑初,为军器卫尉丞。召试学士院,同策问者九人,乃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辈。东坡为考官,异其文,擢为第一。加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路刑狱。召拜职方、司勋二员外郎,改秘阁校理、知耀州。徽宗时,知郑、郓二州,京南、淮南转运副使。入为吏部郎中,言孔子庙自颜子以降,皆爵命于朝,冠冕居正;而伯鱼、子思乃野服幅巾以祭,为不称。诏皆追侯之。先生早受知于司马温公、吕申公,不及用;范尧夫尤知之,当国时,又适居母丧,故未尝得尺寸进。然亦堕党籍,坎凛散秩而终,年七十五。弟仲愈,历国子监丞、诸王府侍讲、知凤翔府,坐先生陷党籍,例废黜,徽宗曰:「毕仲衍被遇先帝,可除罪籍。」以为都官郎中,擢秘书少监,卒。(参史传。)
谏议常先生安民(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郎中孔先生平仲(别见《濂溪学案》。)
宗丞王先生巩(别见《苏氏蜀学略》。)
庶官张先生保源
张保源,字澄之,□□人。元符元年,三省言其与王定国巩累上书议论朝政,诏特勒停,峡州居住。(参《续资治通鉴》。)
朝散汪先生衍
汪衍,□□人。官朝散郎。元符元年,诏除官勒停,永不收叙,送昭州编管。(同上。)
校书余先生爽
余爽,字荀龙,分宜人。知宣州良肱子。与兄卞,皆以任子恩试校书郎。先生尚气自信,不少贬以合世。应元丰诏,上便宜十五事,言过剀切。元佑末,复极言,请太皇太后还政,章惇憾其不附己,乃摘其言为谤讪,以瀛州防御推官除名,窜封州。久之,起知明州,未行,以言者罢,监东岳。崇宁中,与卞俱入党籍。(参史传。)
朝奉郑一拂先生侠(别见《荆公新学略》。)
谏官常先生立
常立,字□□,汝阴人。秩之子。始为天平推官,校书崇文院。绍圣中,蔡卞荐为秘书正字、诸王府侍讲、崇政殿说书,召对,以为谏官。曾布欲倾卞,贬监酒税而卒。(参《宏简录》。)
正公程伊川先生颐(别见《伊川学案》。)
修撰唐先生义问
唐义问,字士宣,江陵人。质肃公介之次子。善文辞,试礼部,用举者召试秘阁,质肃引嫌罢之。熙宁中,辟京西转运司管勾文字。累擢湖南转运判官。免归。元佑中,起知齐州,提点京东刑狱、河北转运副使。用文潞公荐,加集贤修撰,帅荆南,请废渠阳诸砦。蛮杨晟秀断之以叛,即拜湖北转运使,讨降之,复砦为州。进直龙图阁,以集贤殿修撰知广州。章惇秉政,治弃渠阳罪,贬舒州团练副使。后七年,复故官,知颍昌府,卒。(参史传。)
奉议余先生卞
余卞,字洪范,分宜人,校书爽之兄也。博学多大略,累为唐州判官、湖北安抚使司句当机宜文字。讨叛蛮有功,知沅州。蛮杀沿边巡检,设方略复平之。五溪蛮叛,断渠阳道。先生适使湖北,节制诸将。伐山开道,入渠阳,蛮遂降。寻有诏废渠阳军为砦,尽拔居人护出之。绍圣初,治弃渠阳罪,免归。徽宗即位,复奉议郎,管句玉隆观。未几,复渠阳为靖州,又论前事免,终于家。崇宁中,入党籍。(同上。)
员外李先生格非(别见《苏氏蜀学略》。)
博士商先生倚
商倚,字□□,淄川人。官太学博士。入元佑党籍。有诗,见《同文馆集》。(参《宋诗纪事》。)
正言张先生庭坚(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庶官李先生祉
李祉。
(梓材谨案:先生《宋史》无传。)
正言陈先生祜
陈祜,(云濠案:碑刻作「祜」,史作「佑」。)字纯益,仙井人。第进士。元符末,以吏部员外郎拜右正言。上疏徽宗曰:「有旨令臣与任伯雨论韩忠彦援引元佑臣僚事。按贾易、岑象求、丰稷、张耒、黄庭坚、龚原、晁补之,刘唐老、李昭人才均可用,特近嫌疑而已。今若分别党类,天下之人,必且妄意陛下逐去元佑之臣,复兴绍圣政事。今绍圣人才比肩于朝,一切不问;元佑之人数十,辄攻击不已,是朝廷之上,公然立党也。」迁右司谏。又论章惇、蔡京、蔡卞、郝随、邓洵武,忤旨,通判滁州。卞乞贬伯雨等,先生在数中,编管澧州,徙归州。复承议郎,卒。(参史传。)
忠敏任先生伯雨(别见《苏氏蜀学略》。)
朝请陈先生郛
陈郛,字彦圣,建阳人。第进士。知昆山县,岁饥,属邑希部使者意不敢蠲赋,先生曰:「岁歉而赋不蠲,饥莩满壑,何以奉公!」竟蠲之。后为司农丞,未尝谒政府,迁太府丞。请外,除闽漕。以元佑党坐废。复朝请大夫卒。先生性清鲠,历官五十年,犹为寒士。(参《姓谱》。)
通判朱先生光裔
朱光裔,字公远,河南人。绍圣二年,通判府事。(参《草堂寺题名》。)
(梓材谨案:先生疑是公掞光庭兄弟行。)
庶官苏先生嘉
苏嘉。
(梓材谨案:先生《宋史》无传。)
忠肃陈了斋先生瓘(别为《陈邹诸儒学案》。)
谏议龚先生夬
庶官吕先生希绩(并见《范吕诸儒学案》。)
节孝欧阳先生中立(别见《涑水学案》。)
承议吴先生俦
吴俦,建安人,正肃公育之孙。官承议郎,名在党籍。绍兴五年,赠直秘阁,官其家一人。(参《续资治通鉴》。)又侍从官二人
待制岑先生象求
岑象求,字岩起,梓州人。终宝文阁待制,入党籍。(参《宋诗纪事》。)
待制上官先生均(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又余官四人
司谏孙先生谔
孙谔,字符忠,睢阳人。父文用,以信厚称乡里,殁谥慈静居士。少挺特不群,为张文定方平所器重。登进士第,调哲信主簿,选为国子直讲,陷虞蕃狱,免。元佑初,起为太常博士,迁丞。出为利、梓路转运判官,召拜左正言。绍圣治元佑党,先生言:「汉、唐朋党之祸,其监不远。」蹇序辰编类章疏,先生又言:「朝廷当示信,以静安天下,请如前诏书,一切勿问。」章惇恶其拂己,出知广德军,徙唐州,提点湖南刑狱。徽宗立,复为右司谏,迁左司谏,俄以疾卒。(参史传。)
博士范先生柔中
范柔中,字符翼,南城人。举进士,官至宣德郎、太学博士。其学长于《春秋》,着《春秋见微》十卷行于世,折衷《三传》,去取诸家,深得圣人之意。元佑间,上书言事,后被禁锢迁谪死。绍兴初,朝廷崇尚节义,追赠直秘阁,得官一子。(参《江西人物志》。)
提点邓先生考甫
邓考甫(云濠案:碑刻作「考甫」,史作「孝甫」。)字成之,临川人。积官提点开封府界河渠,坐事去官。元符末,诏求直言。先生年八十一,上书云:「乱天下者,新法也,末流之祸,将不可胜言」云云。蔡京嫉之,谓为诋讪宗庙,削籍羁筠州。崇宁去党碑,释逐臣,同类者五十三人,其五十人得归,惟先生与范柔中、封觉民独否,遂卒于筠。(参史传。)
谏议江先生公望
江公望,字民表,睦州人。举进士。建中靖国元年,由太常博士拜左司谏。出知淮阳军。未几,召为左司员外郎,以直龙图阁知寿州。蔡京为政,编管南安军。遇赦还家,卒。建炎末,与陈了翁瓘同赠右谏议大夫。(同上。)又曾任执政一人
文穆蒋颖叔之奇(别见《庐陵学案》。)
又曾任待制以上一人
侍郎龚先生原(别见《荆公新学略》。)
又庶官九人
考功邓玉池先生忠臣
邓忠臣,字谨思,长沙人。熙宁二年进士。仕至考功郎,坐元佑党废。(参《宋诗纪事》。)
(梓材谨案:《范忠宣文集补编》,载先生覆忠宣谥议跋云:「因覆谥忠宣,遂入党籍。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终于家。后赠直秘阁。所居玉池峰,自号玉池先生。」)
台谏马先生涓(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学官尹先生材(别见《涑水学案》。)
朝散李先生深(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朝请李姑溪先生之仪
县尉范先生正平(并见《高平学案》。)
博士苏先生■(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银青周鄞江先生锷(别见《士刘诸儒学案》。)
舍人李先生昭(别见《安定学案》。)
又不在碑目三人
詹事晁景迂先生说之(别为《景迂学案》。)
县令李先生勉(附见《范吕诸儒学案》。)
知州家先生愿(别见《苏氏蜀学略》。)
附攻元佑之学者
章惇(字子厚,浦城人。左仆射。专以绍述为事。)
安惇(字处厚,广安人。同知枢密院事。议阅诉理书牍。)
蔡京(字符长,浦城人。左仆射。等元佑党籍自书其碑。)
蔡卞(字符度,京弟。知枢密院事。章惇引居要地。)
邢恕(字和叔,阳武人。待制。与惇、卞谋陷元佑旧臣。)
曾布(字子宣,南丰人。右仆射。赞章惇绍述。)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尚书左丞。附章惇。)
李清臣(字邦直,魏人。中书侍郎。发策绌元佑之政。)
杨畏(字子安,洛阳人。礼部侍郎。阴结章惇。)
赵挺之(字正夫,诸城人。右仆射。建议绍述,复排击元佑诸人。)
黄履(字安中,邵武人。尚书右丞。附章惇,排击元佑之臣。)
张商英(字天觉,新津人。右仆射。力攻元佑大臣。)
林希(字子中,福州人。同知枢密院事。)
来之邵(字祖德,延平人。御史。)
周秩(字□□,秦州人。京西转运使。)
翟思(字□□,□□人。□□□□。以上四人,章惇引居要地。)
蹇序辰(字授之,双流人。苏州守。议阅诉理书牍。)
吴材(字圣取,处州人。□□□□。)
王能甫(字□□,□□人,□□□□。以上二人,排斥元佑诸贤。)
强浚明(字□□,钱塘人。□□□□。)
叶梦得(字少蕴,吴县人。户部尚书。以上二人,为蔡京客,与定党籍。)
吕惠卿(字吉甫,晋江人。参知政事。阿附新法,攻击善类。)
建炎元年丁未建炎二年戊申建炎三年己酉
四月,钦宗北归。十二月,黄潜善、汪伯彦并二月,潜善、伯彦俱罢。
五月,高宗即位,改元。相。三月,朱胜非相。
十二月,擢杨龟山时工部侍四月,吕颐浩相。
郎兼内殿侍讲。取《孟子》论治道之语,书之座右。正诬谤宣仁太后之罪,追贬蔡确、蔡卞、邢恕等官,子孙不许入朝仕宦。
建炎四年庚戌绍兴元年辛亥绍兴二年壬子
五月,范宗尹相。七月,高宗谕张守、秦桧:四月,赐进士张横浦九成第十一月,诏追封赠故相吕汲「党籍至今,追赠未毕,程一。
公、申公、范许公。颐、任伯雨、龚夬、张舜民八月,秦桧罢。
四人名德尤着,宜即褒赠。九月,朱胜非复相。

八月,秦桧相。
赠伊川直龙图阁,召其孙
将仕郎晟赴行在。
绍兴三年癸丑绍兴四年甲寅绍兴五年乙卯
四月,朱胜非以母忧去位。四月,范元长冲直史馆。五二月,张魏公浚相。
七月,胜非复相。月,元长荐尹和靖。授和靖四月,魏公出行边。
九月,吕颐浩罢。右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
杨龟山卒。
九月赵丰公鼎相。九月,赐进士汪玉山应辰第
十一月,邵伯温卒。一。
绍兴六年丙辰绍兴七年丁巳绍兴八年戊午
魏公、丰公并相。魏公、丰公并相。二月,除和靖秘书少监,进
朱内翰震论孔、孟之学传于正月,周秘劾董弅沮格诏令除太常少卿。
二程。。九日,董弅除集贤殿修撰三月,秦桧复相。
五月,谢上蔡良佐子克念特、提举江州太平观。吕祉论六月,以吕东莱本中直学士
补右迪功郎。十二月,丰公君子小人之中庸。院。
免相。三月,胡文定安国乞封爵邵十月,丰公免相,秦桧专政
陈公辅论伊川之学惑乱天下、张、二程列于从祀。魏公。
,乞屏绝。自崇宁后,伊川奏入,报闻,陈公辅、周秘十一月,和议起,直学士院
之学为世大禁者二十有五年、石公揆共劾文定学术颇僻曾开与从官张焘、晏敦复、
,靖康初乃罢之,至是仅十,行义不修,改文定提举太魏矼、李弥逊、尹焞、梁汝
年而复禁。平观。嘉、楼照、苏符、薛徽言、
四月,和靖以师程子之久辞御史方廷实、馆职胡珵、朱
经筵。松、张扩、成景夏、常明、
九月,朱汉上震卒。范如圭、冯时中、赵雍皆极
和靖至国门,命为秘书郎兼言不可和,许吏部忻、胡忠
说书,力辞诏不受。简铨并抗疏。
魏公罢,谪居永州。
丰公复相。
绍兴九年己未
绍兴十年庚申绍兴十一年辛酉
秦桧专政。秦桧专政。秦桧专政。
正月,和靖辞免待制、侍讲四月,录用伊川孙阳补将仕
,差提举江州,太平,待制郎。
如故。八月,贬梗和议者,张九成
四月,吕颐浩卒。知邵州,喻樗知怀宁,陈刚
中知安远,凌景夏知辰州,
樊光远阆州教授,毛叔度嘉
州司户参军。
绍兴十二年壬戌绍兴十三年癸亥绍兴十四年甲子
秦桧专政。秦桧专政。秦桧专政。
十一月,和靖卒。五月,张横浦坐丰公党,南四月,秦桧请禁野史。
安军居住。八月,汪勃乞戒科场主司去
专门曲说。
十月,何若乞申戒师儒黜伊
川、横渠之学,自是又设专
门之禁者十有余年,逮桧死
乃已。
十一月朱胜非死。
绍兴十五年乙丑绍兴十六年丙寅绍兴十七年丁卯
秦桧专政。秦桧专政。秦桧专政。
四月,秦桧入居赐第,是夜八月,丰公卒于吉阳军。
,彗出东方,乃封天下赦书,内一项云:「勘会数十年来,学者党同伐异,今当禁雅黜浮,抑其专门议者,以
为祖宗以来未有此比,盖欲天下户知之也。」
六月,吕东莱本中卒于上饶。
绍兴十八年戊辰绍兴十九年己巳绍兴二十年庚午
秦桧专政。秦桧专政。秦桧专政。
四月,赐进士得朱晦庵熹。九月,刘白水勉之卒。正月,窜胡致堂寅于新州。
十二月,窜胡忠简于海南。九月,曹筠论考官取专门之
潘舍人良贵卒。学者令御史弹劾。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绍兴二十二年壬申绍兴二十三年癸酉
秦桧专政。秦桧专政。秦桧专政。
十一月,郑仲熊论丰公立专
门之学可为国家虑。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绍兴二十五年乙亥绍兴二十六年丙子
秦桧专政。秦桧专政。六月,叶伯益谦论程学不当
郑仲熊复论。十月,张震乞申劾天下学校一切摈弃。诏取士毋拘程颐
禁专门之学。秦桧死,士大、王安石一家之说。自桧专
夫之攻伊川者自是少息。国柄,程学为世大禁者凡十
有二年,至是始解。
十月,安置魏公于永州。
绍兴二十七年丁丑绍兴二十八年戌寅三月,赐进士王梅溪十朋第一。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左仆射,首唱和议。
陈公辅字国佐,临海人。吏部员外郎,乞屏程学。
谢山跋《宋史陈公辅传》后曰:「玉山汪悫,文定公曾孙也。其跋《王信伯集》云:『《尹和靖年谱》但载陈公辅之见诋,而不察其反复。盖自赵忠简公进朱子发、范元长于资善堂,朱尝奏疏,以为伊川实继孔、孟不传之绪,又乞宦谢显道之子;而尹之召,陈公辅之除吏部郎,皆范所荐。公辅首对,论王安石学术之害,宜行禁止。且言:「臣初无知,未免从事王氏学,既而心知其非,遂自感悔。」遂除司谏。又言:「有见今被举行谊可称而尚在远方未至者,乞下有司,多方礼请。(盖指和靖。)已而忠简去位,所引用多罢去,惟朱以上眷独存。公辅遂上言:「伊川之徒,伪为大言,皆宜屏绝。」于是朱公震求去,上坚留之。和靖亦辞召命,有旨促赴阙陈,寻除礼侍。既尝上意,知不能,则又请「明诏多士,今次科举,将安石《三经义》与诸儒之说并行,以消偏党」。可为嗟叹。』案,公辅之为小人至此,《宋史》未能尽抉其前后情状,予故特表而出之。」
周秘(字□□,秦州人。秩弟。中丞。)
石公揆(字道任,新昌人。侍御史。以上二人劾胡文定。)
汪勃(字彦及,黟县人。签书枢密院事。乞去专门。)
何若(字□□,□□人。右正言、签枢。乞黜程、张之学。)
曹筠(字□□,□□人,□□□□。请劾专门之学。)
郑仲熊(字行可,西安人。权参知政事。论专门之学。)
张震(字真父,□□人,□□□□。乞申劾专门之学。)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