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紀程 【 道光己丑年】 江寧何汝霖撰 瀋陽紀程 吳縣潘祖蔭撰
隨家嚴赴詩社與錢牧齋杜于皇程穆倩汪湛若諸前輩賦淮陰釣臺得寒字 【 時年十二歲】 耕煙草堂詩鈔卷二
清真居士年譜 (近人)陳思 撰 稼軒先生年譜 (近人)陳思 撰
東北邊防輯要 (清)曹廷杰 撰 西伯利東偏紀要 (清)曹廷杰 撰
西布特哈地方所設縣鎮 【 附礦場】 翰苑 (唐)張楚金 撰 (唐)雍公叡 注
巴林紀程 (清)文祥 撰 四庫全書輯永樂大典本書目 (清)孫馮翼 編
瀋陽日記(附錄:水使公行狀) (朝鮮)宣若海 撰 雪屐尋碑錄敘
毛詩古樂音卷四 【 音韻正下】 夢月軒詩鈔 (清)張玉綸 撰
潛邱剳記 【 卷四補刻唐百家詩選 閻若璩】 補遼金元藝文志 【 倪燦 盧文弨】
元史藝文志 【 錢大昕】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 卷十 瞿鏞】
四庫簡明目標注 【 邵懿辰】 跋元大一統志殘本 【 錢大昕】
清·李翰穎 撰
李文信 遺注
李仲元 整理
《遼海叢書》第三集之七、八冊
一、青苔峪堡今名青城子,在岫岩縣北偏東,屬鳳城縣。鎮江城即九連城。宣城在安東縣大東溝西北大房身屯東南方山上。娘娘城在安東南鴨綠江右岸上,與岫岩南十五里娘娘城同名異地。
[原文]「鳳凰城村鎮附:青苔峪堡,城西一百七十里……鎮江城,城東南一百里……宣城,城東南一百七十里……娘娘城,城東南一百四十里。」(卷三輿地志第三、第四頁)
二、宣城在大東溝西北不遠小山上,係明時牧馬草場,與遼宣州無關。
[原文]「鳳凰城古迹:……宣州:遼置宣州定遠軍與懷化軍,并隸保州,金廢。今有宣城在城東南一百七十里。」(卷三輿地志第四頁)
三、遼宗州熊山縣在今康平縣境,非此。
[原文]「鳳凰城古迹:……宗州:遼聖宗置遼東石熊山,統熊山縣。」(卷三輿地志第四頁)
四、婆娑府址今安東北郊九連城附近。
[原文]「婆娑府:金史作婆娑路總管府,天德二年置。」(卷三輿地志第五頁)
五、按語大誤。
[原文]「臨溟縣:遼置、屬海州。金屬澄州。元廢。按:明一統志:在海州衛東一百八十里,今其地屬鳳凰城所轄界內。」(卷三輿地志第五頁)
六、按語大誤。
[原文]「率賓府:渤海率賓地屬康州,遼改率賓,金廢,舊址無考。按:《渤海傳》渤海于古率賓國地置率賓府,領華、益、建三州。遼廢州存府。金、元州府俱廢。今按建州在興京界內、而率賓府及華、益二州皆在鳳凰城界內。」(卷三輿地志第五頁)
七、亦稱艾州,見《輿地勝覽》。
[原文]「益州:渤海置,遼廢,今城東南一百二十餘里,朝鮮界有義州城,朝鮮人呼愛州。」(卷三輿地志第五頁)
八、或系山城址。
[原文]「娘娘宮山:城北三十五里……山之陽壘石為牆,長數丈,疑系昔人避兵處。」(卷四山川志第一頁)
九、高句麗烏骨山城。
[原文]「鳳凰城境內山川附:鳳凰山:城東南五里……上有壘石古城,可容十萬眾,唐太宗征高麗駐蹕于此,即指此山也。」(卷四山川志第七頁)
十、明一統志平頂山,即今本溪市工源平頂山。此按語甚誤。
[原文]「青云山:即平頂山……按明一統志在遼東都司城東北一百里,山周圍三十里,其頂平敞,可耕稼,有泉涌出,以石八角甃之,中有魚,即此山也。」(卷四山川志第十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