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紀程 【 道光己丑年】 江寧何汝霖撰 瀋陽紀程 吳縣潘祖蔭撰
隨家嚴赴詩社與錢牧齋杜于皇程穆倩汪湛若諸前輩賦淮陰釣臺得寒字 【 時年十二歲】 耕煙草堂詩鈔卷二
清真居士年譜 (近人)陳思 撰 稼軒先生年譜 (近人)陳思 撰
東北邊防輯要 (清)曹廷杰 撰 西伯利東偏紀要 (清)曹廷杰 撰
西布特哈地方所設縣鎮 【 附礦場】 翰苑 (唐)張楚金 撰 (唐)雍公叡 注
巴林紀程 (清)文祥 撰 四庫全書輯永樂大典本書目 (清)孫馮翼 編
瀋陽日記(附錄:水使公行狀) (朝鮮)宣若海 撰 雪屐尋碑錄敘
毛詩古樂音卷四 【 音韻正下】 夢月軒詩鈔 (清)張玉綸 撰
潛邱剳記 【 卷四補刻唐百家詩選 閻若璩】 補遼金元藝文志 【 倪燦 盧文弨】
元史藝文志 【 錢大昕】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 卷十 瞿鏞】
四庫簡明目標注 【 邵懿辰】 跋元大一統志殘本 【 錢大昕】
清·楊伯馨 撰
李文信 遺注
李仲元 整理
《遼海叢書》第一集之九冊
一、古城、慶雲二堡皆隸開原。
[原文]「明之馬市……廣與記稱一設開原城南,一設撫順,一設廣寧古城堡,嘉靖間改慶雲堡。」(卷一第九頁)
二、巴納應作納巴,即遼史捺鉢,行宮之意也。
[原文]「取鵰……遼時歲征其貢,每春巴納于鴨子河濼,望有天鵝處舉旗馳報。」(卷一第十頁)
三、九為兀字之偽。「兀獮府」亦稱「斡眉府」。《東國輿地勝覽五十五》稱,府在鴨綠江外,距理山郡二百四十鮮里,約在今桓仁縣城東方,當時為野人(女真)所居。
[原文]「九獮府:明成化年間用兵征建州,敕朝鮮王助兵,朝鮮遣將康純統眾萬餘渡鴨綠潑豬二江,攻破九獮府諸寨。九獮之名前史所無,當在今興京海龍一帶。」(卷一第十三頁)
四、此記甚誤,所謂海賊實為倭寇。
[原文]「望海堝之戰:明劉江于永樂十五六年間充總兵官鎮遼東。海賊數擾海上,北抵遼,南迄浙閩,瀕海郡邑多被害。」(卷二第一頁)
五、此說誤,古鐵嶺在朝鮮,見高麗史辛禑傳。
[原文]「古鐵嶺:明一統志云:古鐵嶺在鐵嶺治東南五百里,接高麗界。洪武即彼地為衛,尋徙于此。以今計之,其通化懷遠境內歟?」(卷二第十頁)
六、應是東丹王陵之誤,先生博雅,亦有此疏忽。
[原文]「遼太祖陵:遼太祖陵在廣寧城北閭山之麓。金時即已平毀。土人耕于此者,往往得舊瓦,以之為硯不減銅雀也。」(卷三第四頁)
七、今拆城後已現出明萬曆時舊門,為清初包築牆內者。
[原文]「九門:省城兩北門間俗呼為九門,勢亦似曾有門者、然志不載。」(卷四第一頁)
八、當是柞蚕絲也。
[原文]「玄菟山:玄中記云,玄菟北有山,山有花,人取紡織為布。按今之海龍圍場地即玄菟故郡也,惜無有仿而為之者。」(卷四第二頁)
九、奉化,後改為梨樹縣,老邊今在昌圖界內。時代,現尚未經調查,難定。
[原文]「老邊:奉化縣東北,土阜蜿蜒,由懷德縣西南入界,至小城子過龍王廟至老壕屯,長數十里,高丈餘,土人名之曰老邊岡。殆明初遼東都司之北鄙也。」(卷四第二頁)
十、九為丸字。
[原文]「香水梨:新唐書渤海傳,九都之李,樂游之梨。樂游于今無地可考。」(卷四第三頁)
十一、九城當為丸城。
[原文]「火炕,燕書曰:公孫鳳隱昌黎九城,寢于土床。此土床即今之炕。」(卷四第八頁)
十二、謂漢遼東故郡在今遼陽西北,先生亦大誤。
[原文]「管公屯……漢遼東故郡在今遼陽西北,則通志所考似屬非是。」(卷四第九頁)
十三、先生未見遼東、鴨江二行部志。又大定十五年實為大定十四年之誤。見遼東行部志懿州返照庵條。
[原文]「金王寂拙軒集:王寂、字元老,薊州玉田縣人……卒謚文肅,金史不為立傳、以寂所著拙軒集考之,父礎亦進士……寂于大定十五年嘗奉使白霫治獄,其往還所著有柳城西聞蟬有感詩……皆補金史之缺而備遼東山川人物之掌故也。」(卷四第十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