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交谊典荐扬部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交谊典荐扬部

清朝 古今图书集成 陈梦雷 著

荐扬部总论

礼记

  表记

子曰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故君子问人之寒

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国风曰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

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己怨国风曰言笑

宴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子曰

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穿窬之盗也

与子曰情欲信辞欲巧



严陵方氏曰不以口誉人则言之所与必发于

 心不止于外貌故民化之而作忠若问人之寒则

 衣之之类皆非口誉之事也口誉者内外之不相

 应也口惠者始终之不相副也君子之亲人也以

 德故曰不以色亲人貌虽亲而情实□则恐人之

 见其情也又何异穿窬之盗也穿窬者穿垣墉而

 为之盗也君子情非苟动也将以有所示辞非苟

 出也将以有所治内有情之信而外有辞之巧又

 何害其为仁乎此所以先言情欲信而后乃言辞

 欲巧也 马氏曰君子之誉人不以口而身必致

 之也不以身致之则是显誉于人阴弃其身而民

 亦趋于伪矣君子不以色亲人者以其有相爱之

 情出于中愉色婉容见于外盖真积于内然后诚

 动于外故君子不以色亲人而虑情之不信也匿

 怨而友其人者君子所耻也

刘子

  因显

夫火以吹爇生焰镜以莹拂成鉴火不吹则无外耀

之光镜不莹必阙内影之照故吹为火之光莹为镜

之华人之寓代亦须声誉以发光华犹比火镜假吹

莹也今虽智如樗里才若贾生居环堵之室无知己

之谈望迹流于地声闻于天不可得也柳下惠不遇

仲尼则贞洁之行不显未免于三黜之臣无耻之人

也季布不遇曹丘则百金之诺不扬未离于凡虏无

羞之人也二子所以德洽于当时而声流于万代者

圣贤吹莹也昔有卖良马于市者已三旦矣而市人

不顾乃谓伯乐曰吾卖良马而市人莫赏愿子一顾

请献半马之价于是伯乐造市来而迎睇之去而目

送之一朝之价遂至千金此马非昨为驽骀今成駃

騠也由人莫之赏未有为之顾盼者也夫樟木盘根

钩枝瘿节□皮轮囷拥肿则众眼不顾匠者采焉制

为殿堂涂以丹漆画为黼藻则百辟卿士莫不顾盼

仰视木性犹是也而昔贱今贵者良工之为容也荆

溪之珠夜光之璧荐之侯王必藏之以玉匣缄之以

金縢若暗以投人则莫不相盼以愕按剑而怒何者

为无因而至故也若物无所因则良马劳于驵阓美

材朽于幽谷宝珠触于按剑若有所因而至则良马

一顾千金樟木光于紫殿珠璧擎之玉匣今人之居

代虽抱才智幽郁穷闺而无所因未有为之声誉先

之以吹莹欲望身之光名之显犹扪虚缚风煎汤□

雪岂可得乎

册府元龟

  论荐

春秋传曰心志既通名誉不闻友之菲也曹植有言

自衒自媒士女之丑行然则藏器俟时君子无自进

之理推贤让禄交友有相规之义若夫处贫贱晦光

尘专毓德以待用俟知己之延誉盖有称善而举类

让能而引重布于朝听遂跻仕籍乃至得时行道建

功扬名未有不繇拔茅之义因针而达自古迄今可

悉数矣

 荐扬部艺文一

  奏记东平王苍      后汉班固

将军以周召之德立乎本朝承休明之策建威灵之

号昔在周公今也将军诗书所载未有三此者也传

曰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

后有非常之功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豫在视听之

末私以蝼蚁窃观国政诚美将军拥千载之任蹑先

圣之踪体弘懿之姿据高明之埶博贯庶事服膺六

艺白黑简心求善无厌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

议窃见幕府新开广延群俊四方之士颠倒衣裳将

军宜详唐殷之举察伊皋之荐令远近无偏幽隐必

达期于总揽贤才收集明智为国得人以宁本朝则

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于当世遗烈着于

无穷窃见故司空掾桓梁宿儒盛名冠德州里七十

从心行不逾矩盖清庙之光辉当世之俊彦也京兆

祭酒晋冯结发修身白首无违好古乐道元默自守

古人之美行时俗所莫及扶风掾李育经明行着教

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京兆扶风二郡更请徒

以家贫数辞病去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洁行

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所器韦平孔翟无以加焉

宜令考绩以参万事京兆督邮郭基孝行着于州里

经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有绝异之效如得及明时

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

凉州从事王雍穷卞严之节文之以术艺凉州冠盖

未有宜先雍者也古周公一举则三方怨曰奚而为

后己宜及府开以慰远方弘农功曹史殷肃达学洽

闻才能绝伦诵诗三百奉使专对此六子者皆有殊

行绝才德隆当世如蒙征纳以辅高明此山梁之雉

夫子所为叹也昔卞和献宝以离断趾灵均纳忠终

于沈身而和氏之璧千载垂光屈子之篇万世归善

愿将军隆照微之明信日昃之听少屈威神咨嗟下

问令尘埃之中永无荆山汨罗之恨

  与何进荐边让书       蔡邕

明将军以申甫之德当中兴之隆建上将之任膺秉

国之权妖寇作孽震惊京师运筹帷幄定策庙胜先

擒马元归近之变天兵致诛兖豫以清冀荆用次云

消席卷克厌众心王室已宁万国兆民莫不赖祉伏

惟幕府初开博选清英华发旧德并为元龟成功立

事莫不毕举虽振鹭之集西廱济济之在周庭无以

或加伏见陈留边让字文礼天授逸才聪明贤知纂

成伐柯不远之则龆□夙孤不坠家训始任学问便

就大业闲不游嬉初览诸经见本知义寻端极绪受

者不能答其问章句不能遂其意诗书易礼先通大

义业以次举众传篇章无术不综心通性达剖纤入

冥口辩辞长而节之以礼度安详审固守持内定非

礼勿动非法不言据狐疑之论定嫌审之分经典交

至检括并合众夫嘉焉莫之能夺使让生于先代在

唐虞则元凯之比当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世俗之

凡偶兼混是非讲论而已哉才艺言行卓逸不群阶

级名位亦宜超然不以常制为限长幼为拘若复辈

从此郡选举非所以彰玮之高价昭大知之绝明

也传曰函牛之鼎一旦立之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

可食少汁则焦而不可熟大器之与小用固有所不

宜也邕诚窃悁悒怪此宝鼎未受牺牛太羹之和久

佐煎熬脔胾之间愿明将军回谋守虑思垂采纳就

让疾病所亲察之更以属缺招延表贡行状列于正

府跻之宗伯纳之机密展其力用副其器量夫若以

年齿为嫌则颜渊不得冠德行之首子奇不得纪治

阿之功苟能其事古今一也密疏特表及期而行邦

国其昌邕寝羸匍匐拜寄不敢须通

  辞郡辟让申屠蟠书      前人

 蟠家贫佣为漆工邕深重蟠及被州辟乃辞让之

申屠蟠禀气元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

行美谊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

重不为穷达易节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孔融

 宪字孝章会稽人初为台郎路逢融时十余岁载

 归与言知其奇寻举孝廉补尚书郎稍迁吴郡太

 守以疾去官归乡里孙策平吴忌宪名囚之融与

 操书由是征为骑都尉征命未至为孙权所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

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

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春秋传曰诸侯有相

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

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执命不期

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

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

友道可弘矣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平孝章孝

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

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维公匡复

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

无□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

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

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

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

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

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荐儒士任定祖书       秦宓

 宓少有才学州郡辟命辄称疾不往奏记州牧刘

 焉荐儒士任定祖曰

昔百里蹇叔以耆艾而定策甘罗子奇以童冠而立

功故书美黄发而易称颜渊固知选士用能不拘长

幼明矣乃者以来海内察举率多英隽而遗旧齿众

论不齐异同相半此乃承平之翔步非乱世之急务

也夫欲救危抚乱修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伦与时

殊趣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天人

既和内省不疚虽遭凶乱何忧何惧昔楚叶公好龙

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今处士任安仁义直

道流名四远如今见察则一州斯服昔汤举伊尹不

仁者远何武贡二龚双名竹帛故贪寻常之高而忽

万仞之嵩乐面前之饰而忘天下之誉斯诚往古之

所重慎也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

有如皎日复何疑哉诚知昼不操烛日有余光但余

情区区贪陈所见

  与张裔蒋琬书       诸葛亮

 亮辟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与留府长史张

 裔参军蒋琬书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

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又

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

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

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与武帝荐贲琳笺      魏应璩

璩闻景云浮则应龙翔治道明则□义臻是故良哉

之歌兴于唐尧之世多士之颂形于周文之朝窃见

太子舍人贲琳字玮伯禀性纯和体素清正宜授以

千里之涂任以列曹之职

  荐和模笺          前人

璩闻唐尧因群士以兴治齐桓假众能以定业是故

八元进则太平之化成六贤用则九合之功立窃见

同郡和模字虑则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

循轨礼方今海内企踵欣慕捉发之德山林投褐思

望旌弓之招实英奇叙用之时贤达进致之良秋也

今夜光之璧显价于和氏之肆千里之足定功于伯

乐之庭庶有以宣明大道光益时化

  与晋王荐卢播书       阮籍

盖闻兴化济治在于得人收奇拔异圣贤高致是以

八士归周周道以隆虞舜登庸元凯咸事伏惟明公

公侯皇灵诞秀九德光被应期作辅论道敷化开辟

四门延纳羽翼贤士以赞雍熙是以英俊之士愿排

皇闼策名委质征荐之徒辐辏大府诚以邓林昆吾

翔凤所栖悬黎和肆垂棘所集伏见鄙州别驾同郡

卢播年三十二字景宣少有才秀之异长怀淑茂之

量耽道悦礼仗义依仁研精坟典升堂睹奥聪鉴物

理思通元妙贞固足以干事忠敬足以肃朝明断足

以质疑机密足以应权临烦不惑在急弥明若得佐

时理物则政事之器衔命聘享则专对之才潜心图

籍文学之宗敷藻载述良史之表然而学不为人行

不求达故久沈沦未阶太清诚后门之秀伟当时之

利器宜蒙旌命和味鼎铉孔子曰如有所誉必有所

试播之所能着在已□不敢虚饰取谤大府

  与赵王伦荐戴渊笺     晋陆机

盖闻繁弱登御然后高墉之功显孤竹在肆然后降

神之曲成是以高世之主必假远迩之器蕴匮之才

思托大音之和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年三十清冲

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辨物安穷

乐志无风尘之慕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诚东南之

遗窦宰朝之奇璞也若得托迹康衢则能结轨骥騄

曜质廊庙必能垂光玙璠矣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

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移太常府荐张赡书      陆云

盖闻在昔圣王承天御世殷荐明德思和人神莫不

崇典谟以教思兴礼乐以陶远是以帝尧昭焕而道

协人天西伯质文而周隆二代大晋建皇业配天地

区夏既混礼乐将庸君侯应历运之会赞天人之期

博延俊茂熙隆载典伏见卫将军舍人同郡张赡茂

德清粹器虑深通初慕圣门栖心重仞启涂及阶遂

升枢奥抽灵匮于秘宫披金縢于元夏思乐百氏博

采其珍辞迈翰林言敷其藻探微集逸思心洞神论

道属书篇章光觌含奇宰府婆娑公门栖静隐宝沦

虚藏器褧裳袭锦褐衣被玉曾泉改路悬车将迈考

盘下位岁聿屡迁缙绅之士具怀恨方今太清辟

宇四门启钥元纲括地天网广罗庆云兴以招龙和

风起而仪凤诚岩穴耀颖之秋河津托乘之日也而

赡沈沦下位群望悼心若得端委太学错综先典垂

缨玉阶论道紫宫诚帝室之瑰宝清庙之伟器广乐

九奏必登昊天之庭韶夏六变必飨上帝之祀矣

  与戴季甫书         前人

郭敬言蒸阳良才远负为之邑叹以其姿望足以致

高想不久尔耳石行文在无锡大有清绩一州之高

功长吏此家行素道实州闾所称畴昔接事既尽其

才愿重荣益以成其实凡在羽族思附凤翼风尘所

集无不拭目

  与张光禄书         前人

顾令文彦先每宣隆眷弥泰之惠怀德惟□守以反

侧既晞仁风委心自昵加与沛君分同骨肉凭借之

怀凝心如结

  又             前人

加蒙顾遇重以倾倒惟亮归诚石行文敦素笃邃道

实茂淑器敏既美思学又快南州良德今者东行望

风自托其意缱绻愿厚接纳副其乃心

  与杨彦明书         前人

戴会稽如是便发分别恨然一时名士惟当有此君

耳失分重劳令人叹息善得日夕真家人若思望之

清才俊类一时之彦善并得接九月中可得达东礼

衡阳长沙甚快东人近未复有见叙者公进屈久恒

为邑罔党方有清涂薄国让在内中大有好称此家

一时美德也在事又佳甚快甚快

  荐傅长虞笺         孙楚

楚闻骐骥不遗能于伯乐良宝不藏辉于卞和是以

辉光夜射价连秦赵飞驷绝影终朝千里物尚有之

士亦宜然

  诸葛帖         王羲之

诸葛者君识之不才干好佳往为钱塘着绩又入

仆府有以尽悉宰民之至也甚欲自托于明德云临

安春当缺尔者君能请不仆必欲言得佳长史亦当

是君所须既得里人共事异常故乃尔须还告之

  荐唐笺          庾阐

盖桂林生于五岭杞梓出于南荆夫以卉木之盛犹

载在方志况千里之朝怀其良彦而使人滞于常流

莫登于龙津者乎郡功曹史泉陵唐字永延履道

敏素和而有正立身持操行着一邦若骖轨鸾衡服

襄骏足则机石之良选可以对扬万里者也

  称族子吁歊书       梁刘峻

 刘吁字彦度兄歊字士光并履高操共卜筑钟山

 宋熙寺东涧有终焉之志族祖孝标与书称之

吁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歊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

皆俭岁之梁稷寒年之纤纩

  与徐陵荐方圆书      周弘让

吾荷朝恩得安丘壑身名两泰夫复奚言但愿沐浴

尧风遨游舜日安服饱食以送余齿然性灵未能灰

弭其间复须友生言语后来英俊并出方为时生林

谷之中鲜逢退逸唯赵郡方圆栖迟天目年过强仕

不慕时荥文史足用学艺优敏中岁暂游宛洛蒙弟

识异其人方储之嗣衣冠未绝雅奉闲逸得性丘林

与吾朋游积有年岁今复同在岩壑毕志风云琴按

清商诗题空谷比幽贞道缺考盘绝咏贲五履二两

爻无间方今公旦作辅亿兆攸赖激贪惩竞傥自圆

起弟以搜扬佐世水镜求贤脱能登此仄陋论言是

属翘弓远贲则山谷咸劝足令廉风复振懦夫能立

岂不弘哉圆若蒙此旌招未必不凿坯而达于廊庙

之用脱不能贲然来思而于退让之道于斯为贵恐

弟未究东川人士聊复起予今言吾家上宰之贵无

以微裨万一此举脱复入听少得不负夙心周弘让


  荐樊衡书         唐崔颢

夫相州者先王之旧都西山雄崇足是秀异窃见县

人樊衡年三十神爽清悟才能绝伦虽白面书生有

雄胆大略深识可以轨时俗长策可以安塞裔藏用

守道实有岁年今国家封山勒崇希代罕遇含育之

类莫不踊跃况诏征隐逸州贡茂异衡之际会千载

一时君侯复躬自执玉陪銮日观此州名藩必有所

举当是举者非衡而谁伏愿不弃贤才赐以甄奖得

奔大礼升闻天朝衡因此时策名树绩报国荣家令

当代之士知出君侯之门矣颢不胜区区敢闻左右

俯伏阶墀用增战汗

  荐齐孝若书        令狐楚

某官至辱垂下问令公举一人可管记之任者愚以

为军中之书记节度之喉舌指事立言而上达思中

天心发号出令以下行期悦人意谅非容易而可专

据窃见前进士高阳齐孝若字考叔年二十四学必

专授文皆雅正词赋甚精草表殊健□眉目美风姿

外若坦荡中甚畏慎执事傥引在幕下列于宾佐使

其驰一檄飞一书必能应马上之急求言腹中之所

欲夫掇芳刈楚不弃幽远况孝若相门子弟射策甲

科家居君侯之化下且数年矣不劳重币而获至宝

甚善甚善雄都大府多士如林最所知者实斯人也

请为阁下记其若此惟用与舍高明裁之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韩愈

进士侯喜其人为文甚古立意甚坚行止取舍有士

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举场十余年竟无

知遇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与之还往岁月已多尝

欲荐之于主司言之于上位名卑官贱其路无由观

其所为文未尝不掩卷而叹去年愈从调选本欲携

持同行适遇其人自有家事邅迍坎轲又废一年及

春末自京还怪其久绝消息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

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曰侯喜死不恨矣喜辞

亲入关羇旅道路见王公大人数百未尝有如卢公

之知我也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中之

气勃勃然复有仕进之路矣愈感其言贺之以酒谓

之曰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尝有所推引盖难其

人而重其事今子郁为选首其言死不恨固宜也古

所谓知己者正如此耳身在贫贱为天下所不知独

见遇于大贤乃可贵耳若自有名声又托形势此乃

市道之事又何足贵乎子之遇知于卢公真所谓知

己者也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以来不

可胜数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

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不其然乎不其然乎阁

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复以侯生言于阁下者非为侯

生谋也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

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谨状

  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   柳宗元

某启凡士之当显宠贵剧则其受赐于人也无德心

焉何也彼将曰吾势能得之是以所出者大而其报

也必细居穷厄困辱则感慨捧戴万万有加焉是以

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

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

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若宗元者可谓穷厄困辱者

矣世皆背去□□旷野独赖大君子以明智垂仁问

讯如平生光耀囚锢若被文绣呜呼世之知止足者

鲜矣既受厚遇则又有不已之求以黩阁下之严威

然而亦欲出其感慨捧戴而效其巨者伏惟阁下留

意裁择幸甚幸甚伏以外族积德儒厚以为家风周

齐之间兄弟三人咸为帝者师孝仁之誉高于他门

伯舅叔仲咸以孝德通于鬼神为文士所纪述相国

彭城公尝号于天下名其孝以求其类则其后咸宜

硕大光宠以充神明之心今乃雕丧沦落莫有达者

岂与善之道无可取耶独内弟卢遵其行类诸父静

专温雅好礼而信饰以文墨达于政事今所以闻于

阁下者无怍于心无愧于色焉以宗元弃逐枯槁故

不求达仕不务显名而又难乎其进也窃高阁下之

举贤容众故愿委心焉则施泽于遵过于厚赐小人

也远矣以今日之形势而不废其言使遵也有籍名

于天官获禄食以奉养用成其志一举而有知恩之

二焉可不谓务其巨者乎伏惟试详择焉言而无实

罪也其敢逃人谴进退恐惧不知所裁不宣谨启

  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    前人

某启伏闻以武都符载为记室天下立志之士杂然

相顾继以叹息知为善者得其归向流言者有所闲

执直道之所行义风之所扬堂堂焉实在荆川之南

矣幸甚幸甚夫以符君之艺术志气为时闻人才位

未会盘桓固久中间因缘陷在危邦与时偃仰不废

其道而为见忌嫉者横致唇吻房给事以高节特立

明之于朝王吏部以清议自任辨之于外然犹小人

浮议困在交戟凡诸侯之欲得符君者城联壤接而

惑于腾沸环视相让莫敢先举及受署之日则皆开

口垂臂怅望悼悔譬之求珠于海而径寸先得则众

皆快然罢去知奇宝之有所归也呜呼巧言难明下

流多谤自非大君子出世之气则何望焉瞻望清风

若在天外无任感激欣跃之至轻黩陈贺不胜战越

不宣谨启

  感知己赋



      李翱

 贞元九年翱始就州府之贡举人事其九月执文

 章一通谒于右补阙安定梁君是时梁君之誉塞

 天下属词求进之士奉文章造梁君门下者盖无

 虚日梁君知人之故也亦既相见遂于翱有相知

 之道焉谓翱得古人之遗风期翱之名不朽于无

 穷许翱以拂拭吹嘘翱初谓面相进也亦未幸甚

 十一月梁君遘疾而殁翱渐游朋友公卿间往往

 皆曰吾久籍子姓名于补阙梁君也翱乃知非面

 相进也当时意谓先进者遇人特达皆合有是心

 亦未谓知己之难得也梁君殁于兹五年翱学圣

 人经籍教训文句之旨而为文将数万言愈昔年

 见于梁君之文弗啻数倍虽不敢同德于古人然

 亦当无怍于中心每岁试于礼部连以文章罢黜

 声光晦昧于时俗人皆谓之固宜矣然后知先进

 者遇人特达亦不皆有是心方知知己之难得也

 夫见善而不能知虽善何为知而不能誉则如勿

 知誉而不能深则如勿誉深而不能久则如勿深

 久而不能终则如勿久翱虽不肖幸辱于梁君所

 知君为之言于人岂非誉欤谓其有古人之遗风

 岂非深欤而逮夫终身岂非久欤不幸梁君短命

 遽殁是以翱未能有成也其谁能相继梁君之志

 而成之欤已焉哉天之遽丧梁君也是使翱之命

 久迍邅厄穷也遂赋感知己以自伤其言怨而不

 乱盖小雅骚人之余风也其辞曰

戚戚之愁苦兮思释去之无端彼众人之容易兮乃

志士之所难伊自古皆嗟兮又何怨乎兹之世独厄

穷而不达兮悼知音之永逝纷余生之多故兮愧特

于世之谁知抚圣人教化之旨兮询合古而乖时诚

自负其中心兮嗟与俗而相违趋一名之五稔兮尚

无成而淹此路岐昔圣贤之遑遑兮极屈辱之驱驰

择中庸之蹈难兮虽困顿而终不改其所为苟天地

之无私兮曷不鉴照于神祇心劲直于松柏兮沦霜

雪而不衰知我者忽然逝兮岂吾道之已而

  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    前人

翱再拜齐桓公不疑于其臣管夷吾信而霸天下攘

戎狄匡周室亡国存荆楚服诸侯无不至焉竖刁易

牙信而齐国乱身亡不葬五公子争立兄弟相及者

数世桓公之信于其臣一道也所信者得其人则德

格于天地功及于后代不得其人则不能免其身知

人不易也岂惟霸者为然虽圣人亦不能免焉帝尧

之时贤不肖皆立于朝尧能知舜于是乎欢兜放共

工流殛鲧窜三苗举禹稷皋陶二十有二人加诸上

位故尧崩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后代之人皆谓之帝

尧焉向使尧不能知舜而遂尊欢兜共工之党于朝

禹稷皋陶之下二十有二人不能用则尧将不得为

齐桓公尔岂复得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

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者哉春秋曰夏灭项孰

灭之盖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桓公讳也春秋

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之尔君子之恶恶也疾

始善善也乐终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

之讳也继绝存亡贤者之事也管夷吾用所以能继

绝世存亡国焉耳竖刁易牙用则不能也向使桓公

始不用管夷吾末有竖刁易牙争权不葬而乱齐国

则幽厉之诸侯也始用贤而终身讳其恶君子之乐

用贤也如此始不用贤以及其终而幸后世之掩其

过也则微矣然则居上位流德泽于百姓者何所劳

乎劳于择贤得其人加诸上使天下皆化之焉而已

矣兹天子之大臣有土地千里者孰有如执事之好

贤不倦者乎盖得其人亦多矣其可求而不可取者

则有人焉陇西李观奇士也伏闻执事知其贤将用

之未及而观病死昌黎韩愈得古文之遗风明于理

乱根本之所由伏闻执事又知其贤将用之未及而

愈为宣武军节度使之所留观愈者豪杰之士也如

此人不时出观自古天下亦有数十年无如其人者

焉执事皆得而知之皆不得而用之翱实为执事惜

焉岂惟翱一人而已后之读前载者亦必多为执事

惜之矣兹有孟郊贞士也伏闻执事旧知之郊为五

言诗自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

郊能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郊于梁肃补阙书曰郊

之五言诗其有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两谢

韩愈送郊诗曰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彼二子皆

知言者也岂欺天下之人哉郊穷饿不得安养其亲

周天下无所遇作诗曰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

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其穷也甚矣复有张籍李景

俭者皆奇士也未闻执事知之凡贤人奇士自以所

负不苟合于世是以虽见之难得而知也见而不能

知其贤如弗见而已矣知其贤而不能用如弗知其

贤而已矣用不能尽其材如弗用而已矣能尽其材

而容谗人之所间者如弗尽其材而已矣故见贤而

能知知而能用用而能尽其材而不容谗人之所间

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兹有二人焉皆来其一人贤士

也其一人常人也待之礼貌不加崇焉则贤者行而

常常人日来矣况其待常常之人礼貌加厚则善人

何求而来哉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圣人不

好色而好德者也虽好色而不如好德者次也德与

色均好之又其次也虽好德而不如好色者下也最

甚不好德而好色者穷矣有人告曰某所有女国色

者也天下之人必将极其力而求之而无所爱矣有

人告曰某所有人国士也天下之人则不能一往而

先焉是岂非不好德而好色者乎贤者则宜有以别

于天下之人矣孔子述易定礼乐删诗书作春秋圣

人也奋乎百世之上其所化之者非其道则蛮貊人

也而孔子之庙存焉虽贤者亦不能日往拜之以其

益于人者寡矣故无益于人虽孔子之庙且不能朝

夕而事焉况天下之人乎有待于人而不能得善人

良士则不如无待也呜呼人之降年不可与期郊将

为他人之所得而大有立功于世与其短命而死皆

不可知也二者卒有一于郊之身他日为执事惜之

不可既矣执事终不得而用之矣虽恨之亦无可奈

何矣翱穷贱人也直词无让非所宜至于此者也为

道之存焉耳不直则不足以伸道也非好多言者也

翱再拜

  代书书          白居易

庐山自陶谢洎十八贤已还儒风绵绵相续不绝贞

元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亦出为文人今其读书属

文结草庐于岩谷间者犹一二十人即其中秀出者

有彭城人刘轲轲开卷慕孟轲为人秉笔慕扬雄司

马迁为文故着翼孟三卷豢龙子十卷杂文百余篇

而圣人之旨作者之风虽未臻极往往而得予佐浔

阳三年轲每着文辄来示予予知轲志不息异日必

能跨符杨而攀陶谢轲一旦尽赍所著书及所为文

访予告行欲举进士予方沦落江海不足以发轲事

业又羸病无心力不能□致书于台省故人因援纸

引笔写□中事授轲且曰子到长安持此札为予谒

集贤庾三十二补阙翰林杜十四拾遗金部元八员

外监察牛二侍御秘书省萧正字蓝田杨主簿兄弟

彼七八君子皆予文友以予愚直常信其言苟于今

不我欺则子之道庶光明矣又欲使平生故人知我

形骸已悴志气已惫独好善喜才之心未死去矣去

矣持此代书三月三日乐天白

  上宰相荐皇甫湜书     韦处厚

相公阁下伏以燕国张公说登翊圣明底宁泰阶推

心旁求虚已下纳房太尉由布衣振起于门下张曲

江自蓬户发挥于岭底而继播休名袭佩相印克懋

勋德不忝揄扬后之朝望因以兴劝不多二公而推

燕国者以杂居群伦齐齿下辈崇构栋干则杪忽方

轻琢饰珪璋则蒙昧未耀器用既光持之于耳目之

前垂后而无配名节兼大用之于身世之后希古而

绝伦夫岂推策考步之为乎藏往知来之兆乎盖合

以尺牍片言申以考迹定貌灵异五行之锺粹也文

章心灵之造形也着诚居业本隐以之显观心择术

自粗以之微以是而求则坐决万方之内立断百代

之下其术既定其道甚明窃见前进士皇甫湜年三

十二学穷古训词秀人文脱落章句简斥枝叶游百

氏而旁览折之以归正囊六义以疾驰讽之以合雅

苟坚其操持不恐于嚣嚣之讪修其践立不诱于藉

藉之誉孟轲黜杨墨之心扬雄尊孔颜之志形乎既

立果于将然至于用心合论操毫注简排百氏之杂

说判九流之纷荡摘其舛驳趋于夷途征会理轴遣

训词波无不蹈正超常曲畅精旨置之石渠必有刘

向之刊正群言列之东观必有孟坚之勒成汉史施

之奏议必有贾谊之兼对诸生天既委明于斯人苟

回险其道未得按轮而驱则必混翼于天池餐精于

沆瀣秉矰缴者从而道之固无及矣傥得游门下信

其才能相公得徇公之名有摭奇之实后进幸甚舍

人骖御贱役也犹能达扫门之事祢衡雕虫薄技也

犹能遇非常之荐今某辱奉恩顾实百于舍人之俦

皇甫湜蕴积才志固百于正平之量处厚百舍人之

势不能达百正平之心方切恃私于门馆明者观之

其耻非一也惧愚瞽不尽谨缮其书论赋合八首用

卜可否轻渎严威下情不任战惧之至

  荐韩乂启          杜牧

某启昨日所启言韩拾遗事非与韩求衣食救饥寒

也御史亦岂为救饥寒之官乎中丞必曰大梁奏取

韩以救饥寒何不去夫幕吏乃古之陪臣以人为北

面虽布衣无耻之士亦宜访其乐与不乐况有耻之

君子乎韩以旅寓洛中非不乐汴也不甘不告之请

耳韩及第后归越中佐沈公江西宣城府罢唐扶中

丞辟于闽中罢府归路由建州妻为元晦同高祖妹

恶晦为人不省之及晦得越乃弃产避之居常州殷

俨者仰韩之道自闽寄百缣遗之及门不开书缄而

斥去之牧比两府同院但见其廉慎高洁亦未知其

道太和八年自淮南有事至越见韩居于境上三亩

宅两顷田树蔬钓鱼惟召名僧为侣嬉嬉然无日不

自得也未尝及身名出处之语未尝入公府造请与

幕吏宴游因此不为缙绅所相见礼萧高二连帅至

即日造其庐询以政事称先人梓材有文学高名没

于越之府幕故不愿复为越宾及高至许下厚礼辟

之其为人也贞洁芳茂非其人不与游非其食不敢

食萧舍人考功崔员外是趋于韩交者牧复趋于萧

崔二君子者即韩之去牧其间不啻容数十人矣亦

安得知其贤而言之复不僭乎伏恐中丞谓韩求官

以衣食干交朋者中丞初在宪府固宜慎选御史御

史固非救饥寒之官某久承恩知但欲荐贤于盛时

虽至浅陋亦知不可以交友饥寒求清秩以干大君

子者伏恐未审诚恳故此具陈本末伏惟照察谨启

  答王子飞        宋黄庭坚

陈履常正字天下士也公有意于学者不可不往斯

人之门古人云读书十年不如一诣习主簿端有此


  与杨学录懋卿       文天祥

某比仆仆来京师幸甚得下膺龙之拜辱赐之不鄙

轸顾稠厚关外之别江皋之馈所以致缱绻者尢甚

感激不自胜第恨匆匆聚会不及为顷刻之情以慰

满连年契阔之雅回首天上瞻企拳拳兹有禀事朋

友萧文名来新新参之客也此丈可人且身事端正

无复顶冒异同之弊揭揭而来欲赴春参乡同舍往

往望白云而归其巍然为游学瞻仰惟执事耳其所

参务本适在德星躔次之侧特来居先达之敬不揆

遒渎导其至前得蒙与进稍与之温存使不致落莫

区区之望也

  与黄主簿景登        前人

某辄有所请乡州有俊杰士曰胡君名天牖端逸其

字也十年前予校定交意其旦夕猎猎乘青云而上

尚迟决科盖其命然心甚敬且念之来山中聚首半

月且留度重阳问其馆谷则未有所向也此君有能

赋声于应用更高好自修饰不为流俗足下若与处

日从三益岂曰小补之哉其家事自好而严君主之

端逸岁得百千上下则从人泰然矣万一宾庑无虚

席则明年君创员以料理之多费以取友美德也端

逸留山中若蒙雅报见及相其受币而归是所至愿

  上耶律中书书      金元好问

易有之天造草昧君子以经纶伏惟阁下辅佐王室

奄有四方当天造草昧之时极君子经纶之道凡所

以经造功业考定制度者本末次第宜有成策非门

下贱士所敢与闻独有一事系斯文为甚重故不得

不为阁下言之自汉唐以来言良相者在汉则有萧

曹丙魏在唐则有房杜姚宋数公者固有致太平之

功而当时百执事之人毗助赞益者亦不为不多传

记具在盖可考也夫天下大器非一人之力可举而

国家所以成就人才者亦非一日之事也从古以来

士有立于世必藉学校教育父兄渊源师友讲习三

者备而后可喻如修明堂总章必得楩楠豫章节目

磥砢万牛挽致之材预为储畜数十年之间乃能备

一旦之用非若起寻丈之屋欂栌椳楔楹杙甍桷杂

出于榆柳槐柏可以朝求而暮足也窃见南中大夫

士归河朔者在所有之圣者之后如衍圣孔公耆旧

如冯内翰叔献梁都运斗南高户部唐卿王延州从

之时辈如平阳王状元纲东明王状元鹗滨人王贲

临淄李浩秦人张徽杨奂李庭训河中李献卿武安

乐夔固安李天翼沛县刘汝翼齐人谢良弼郑人吕

大鹏山西魏璠泽人李恒简李禹翼燕人张圣俞太

原张纬李谦冀致君张德辉高鸣孟津李蔚真定李

冶相人胡德珪易州敬鋐云中李微中山杨果东平

李昶西华徐世隆济阳张辅之燕人曹居一王铸浑

源刘祁及其弟郁李同平定贾庭扬扬恕济南杜仁

杰洛水张仲经虞卿麻革东明商挺渔阳赵着平阳

赵维道汝南杨鸿河中张肃河朔勾龙瀛东胜程思

温及其从弟思忠凡此诸人虽其学业操行参差不

齐要之皆天民之秀有用于世者也百年以来教育

讲习非不至而其所成就者无几丧乱以来三四十

人而止矣夫生之难成之又难乃今不死于兵不死

于饥寒造物者挈而授之维新之朝其亦有意乎无

意乎诚以阁下之力使脱指使之辱息奔走之役聚

养之分处之学馆之奉不必尽具饘粥足以糊口布

絮足以蔽体无甚大费然施之于诸家固已骨而肉

之矣他日阁下求百执事之人随左右而取之衣冠

礼乐纪纲文章尽在于是将不能少助阁下萧曹丙

魏房杜姚宋之功乎假而不为世用此诸人者可以

立言可以立节不能泯泯默默以与草木同腐其所

以报阁下终始生成之赐者宜何如哉阁下主盟吾

道且乐得贤才而教育之一言之利一引手之劳宜

不为诸生惜也

  寄杨学士维新      明何乔新

仆赋性驽钝无所肖似阁下不鄙其愚且陋为之延

誉且尝欲引置诸纂修之列事虽无成然阁下奖进

之德厚矣铭刻于心何日忘之自外转以来于兹十

有二年每痛自砥砺恐玷大君子知人之明近于吴

都宪处获睹华翰云方面为时论所推者三人谓都

宪与廷珍及不肖也仆内顾歉然且惭且愕意者阁

下好贤之笃虽一长片善有所不遗邪抑蔽于素爱

而不自知其言之过情邪不然不宜若是云云也昔

薛简肃公识范景仁于童稚之年欧阳文忠公识曾

子固于困悴之际卒之景仁以风节着子固以文章

名天下后世咸服简肃文忠之知人阁下好贤之笃

远迈薛欧顾仆之不肖岂范曾比邪惟当策驽砺钝

以成阁下知人之明而已矢心则然未敢谓能也谨

布区区伏惟垂察不宣

 荐扬部艺文二


  送进士陈峣往睦州谒冯郎中

              唐章孝标

孤帆几日程投刺水边城倚棹逢春老登筵见月生

饮酣杯有浪□散漏无声太守怜才者从容礼不轻

  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    朱庆余

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禅余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寄周御史二十韵      元杨载

同游河北后共抵浙西初独倚知心旧翻成会面□

三年仍契阔万里更吹嘘小子无奇气先生有过誉

见称司马赋求授夏侯书仓卒排归计淹留着寓居

已非兴俊逸犹是主痈疽名士多亲我诸公或请予

驾言将采即是欲连茹顾尔伤流矢居然恨倚闾

惊心闻杜宇过眼易蟾蜍忽召抽金匮俄征论石渠

文章殊贾马谋略匪严徐薄技终难效穷愁只自如

尚矜存弊履不肯曳长裾与作栖梁燕宁为涸辙鱼

仪形长日想怀抱几时摅奏疏闻当宁抽毫待直庐

乌台弦既改鳌禁席仍虚马首何由见分光兴有余

  昔者行赠别姜祭酒先生  明王登

昔者薄游燕王都燕人买骏皆买图汝南袁公喜相

骨称我一匹桃花驹是时先帝论封禅焚香日坐蓬

莱殿二三元老书不停记室竖儒供笔砚袁公手内

金花笺口召王生生不前安知徐福三山事但忆苏

秦二顷田我欲东归劝我留满□诗草尽见投见时

醉操银不律雌黄烂漫珊瑚钩以兹感激国士知新

旧存亡不可移季札匣中镆剑脱挂徐君坟树枝

浮云世态那堪说众人闻之皆不悦谢傅西州春草

深羊昙涕泪空成雪赠刀人结袜子可怜贫时交一

生与一死召公已死周公嗔道旁之言未必真冯欢

不去反见忌天下尽讳为门人宗伯中丞本爱才乍

闻此语亦徘徊惟君知我有心者肝肠倾倒无所猜

校书旧物许荐我君纵殷勤我不来子虚欲奏虽未

成知己难忘杨意情长安国门同日出我归金阊君

石城璧水曾经黄屋坐祭酒胡□尚虚左苜蓿先生

三数公桃李门人千百个纷纷入赀同舍生春秋俱

服左丘明君行未可轻此辈万一中间有马卿

 荐扬部杂录

荀子大略篇劫迫于暴国而无所辟之则崇其善扬

其美言其所长而不称其所短也

容斋四笔唐世科举之柄颛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

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

讥议多公而审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

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若贤者临之不然未引试

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于胸中矣韩文公与祠部

陆员外书云执事与司贡士者相知识彼之所望于

执事者执事之所以待乎彼者可谓至而无闲疑矣

彼之职在乎得人执事之志在乎进贤如得其人而

授之所谓两得矣愈之知者有侯喜侯云长刘述古

韦群玉此四子者可以当首荐而极论期于成而后

止可也沈杞张苰尉迟汾李绅张后余李翊皆出群

之才举之足以收人望而得才实主司广求焉则以

告之可也往者陆相公司贡士愈时幸在得中所与

及第者皆赫然有声原其所以亦由梁补阙肃王郎

中础佐之梁举八人无有失者其余则王皆与谋焉

陆相与梁如此不疑也至今以为美谈此书在集中

不注岁月案摭言云正元十八年权德舆主文陆□

员外通榜韩文公荐十人于□权公凡三榜共放六

人余不出五年内皆捷以登科记考之正元十八年

德舆以中书舍人知举放进士二十三人尉迟汾侯

云长韦纾沈杞李翊登第十九年以礼部侍郎放二

十人侯喜登第永贞元年放二十九人刘述古登第

通三榜共七十二人而韩所荐者预其七元和元年

崔邠下放李绅二年又放张后余张苰皆与摭言合

陆□在正元间时名最着韩公敬重之其行难一篇

为□作也曰陆先生之贤闻于天下是是而非非自

越州召拜祠部京师之人造焉先生曰今之用人也

不详位于朝者吾取某与某而已在下者多于朝凡

吾与者若干人又送其刺歙州序曰君出刺歙州朝

廷耆旧之贤都邑游居之良赍咨涕洟咸以为不当

去则□之以人物为己任久矣其刺歙以十八年二

月权公放榜时既以去国而用其言不替其不负公

议而采人望盖与陆宣公同韩公与书时方为四门

博士居百寮底殊不以其荐为犯分故公作权公碑

云典贡士荐士于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

用即不可信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又云前

后考第进士及廷所策试士踊相蹑为宰相达官其

余布处台阁外府凡百余人梁肃及□皆为后进领

袖一时龙门惜其位不通显也岂非汲引善士为当

国者所忌乎韩公又有答刘正夫书云举进士者于

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

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

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进名以是观之韩之留意人士

可见也

世范人有善诵我之美使我喜闻而不觉其谀者小

人之最奸黠者也彼其面谀我而我喜及其退与他

人语未必不窃笑我为他所愚也

读书镜庞士元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

其才时人或问之士元曰当今雅道陵迟善人常少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企慕不

足企慕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

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时人服其言

富丞相一日于寺剃度一僧刘贡父攽闻知笑曰彦

国坏了几个人才度得一人问之曰彦国每与人对

语往往奖予太过其人恃此傲慢反以致祸者攽目

击数人矣岂非坏了乎余以为誉人者不可不闻庞

士元此言见誉于人者不可不闻刘贡父此言

白乐天一帖云庐山自陶谢洎十八贤已还儒风绵

绵相续不绝贞元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亦出为文

人今其读书属文结草庐于岩谷间者犹一二十人

即其中秀出者有彭城人刘轲轲开卷慕孟轲为人

秉笔慕扬雄司马迁为文故着翼孟三卷豢龙子十

卷杂文百余篇而圣人之旨作者之风虽未臻极往

往而得予佐浔阳三年轲每着文辄来示予知轲志

不息异日必能跨符扬而攀陶谢轲一旦尽赍所著

书及所为文访予告行欲举进士予方沦落江海不

足以发轲事业又羸病无心力不能致书于台省故

人因援纸引笔写胸中事授轲且曰子到长安持此

札为予谒集贤庾三十二补阙翰林杜十四拾遗金

部元八员外监察牛二侍御秘省萧正字蓝田杨主

簿兄弟彼七八君子皆予文友以予愚直尝信其言

苟于今不我欺则子之道庶几光明矣又欲使平生

故人知我形体已悴志气已惫独好善喜才之心未

死去矣去矣特此代书三月三日乐天白蒋侍郎家

有杨文公与王魏公一帖用半副纸有折痕其略云

昨夜有进士蒋堂所作文来极可喜不敢不布闻

谨封拜呈苏子瞻曰夜得一士旦而告人察其情若

喜而不寐者世言文公为魏公客公经国大谋人所

不知者独文公得与观此帖不特见文公好贤乐士

之意且得一士必亟告之其补于公者亦多矣吁王

公不下士久矣有耳不闻有睛不转有口不嘘有手

不援此岂可令香山眉山两长者见也

 荐扬部纪事

左传哀公五年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

使为柏人昭子曰夫非而雠乎对曰私雠不及公好

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臣敢违之

十四年初陈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己已有丧而

止既而言之曰有陈豹者长而上偻望视事君子必

得志欲为子臣吾惮其为人也故缓以告子我曰何

害是其在我也使为臣他日与之言政说遂有宠

说苑善说篇蘧伯玉使至楚逢公子晰濮水之上子

晰接草而待曰敢问上客将何之蘧伯玉为之轼车

公子晰曰吾闻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

可以托财三者固可得而托耶蘧伯玉曰谨受命蘧

伯玉见楚王使事毕坐谈语从容至于士楚王曰何

国最多士蘧伯玉曰楚最多士楚王大说蘧伯玉曰

楚最多士而楚不能用王造然曰是何言也蘧伯玉

曰伍子胥生于楚逃之吴吴受而相今发兵攻楚堕

平王之墓伍子胥生于楚而吴善用之□黄生于楚

走之晋治七十二县道不拾遗民不妄得城郭不闭

国无盗贼□黄生于楚而晋善用之今者臣之来逢

公子晰濮水之上辞言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

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言者固可得而托身耶又不知

公子晰将何治也于是楚王发使一驷副使二乘追

公子晰濮水之上晰还重于楚蘧伯玉之力也故诗

曰谁能烹鱼溉之釜鬵孰将西归怀之好音此之谓

也物之相得固甚微矣

孔丛子抗志篇齐王谓子思曰先生名高于海内吐

言则天下之士莫不属耳目今寡人欲相梁起起也

名少愿先谈说之也子思曰天下之士所以属耳目

者欲伋之言是非当也今君使伋虚谈于起则天下

之士必改耳目矣耳目既改又无益于起是两有丧

也故不敢承命齐君曰起之不贤何也子思曰君岂

未之知乎厚于财物必薄于德自然之道也今起以

贪成富闻于诸侯而无救施之惠焉以好色闻于齐

国而无男女之别焉有一于此犹受其咎而起二之

能无累乎王曰寡人之言实过愿先生赦焉

说苑善说篇张禄掌门见孟尝君曰衣新而不旧仓

庾盈而不虚为之有道君亦知之乎孟尝君曰衣新

而不旧则是修也仓庾盈而不虚则是富也为之奈

何其说可得闻乎张禄曰愿君贵则举贤富则振贫

若是则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矣孟尝君以其

言为然说其意辩其辞明日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

百纯进之张先生先生辞而不受后先生复见孟尝

君孟尝君曰前先生幸教文曰衣新而不旧仓庾盈

而不虚为之有说汝亦知之乎文窃说教故使人奉

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先生以补门内之不赡者

先生曷为辞而不受乎张禄曰君将掘君之偶钱发

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何暇衣新

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乎孟尝君曰然则为之奈何

张禄曰夫秦者四塞国也游宦者不得入焉愿君为

吾为丈尺之书寄我与秦王我往而遇乎固君之入

也往而不遇乎虽人求间谋固不遇臣矣孟尝君曰

敬闻命矣因为之书寄之秦王往而大遇谓秦王曰

自禄之来入大王之境田畴益辟吏民益治然而大

王有一不得者大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曰夫山东有

相所谓孟尝君者其人贤人天下无急则已有急则

能收天下英乂雄俊之士与之合交连友者疑独此

耳然则大王胡不为我友之乎秦王曰敬受命奉千

金以遗孟尝君孟尝君辍食察之而寤曰此张生之

所谓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者也

汉书张耳传耳雅游多为人所称


师古曰言其久

故倦游交结英杰是以多为人称誉也

季布传布为河东守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

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

行使人先发书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则揖布曰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足下何以得此

声梁楚之间哉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

名于天下顾不美乎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布乃大说

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

扬之也

翟方进传方进举明经迁议郎是时宿儒有清河胡

常与方进同经常为先进名誉出方进下心害其能

论议不右方进方进知之候伺常大都授时遣门下

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

知方进之宗让己内不自得其后居士大夫之间未

尝不称述方进遂相亲友

后汉书岑晊传晊有高才李膺王畅称其有干国器

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太守弘农成□下

车欲振威严闻晊高名请为功曹

世说补锺季明为郡功曹时陈太丘为西门亭长锺

深独敬异太丘少锺十七岁常礼待与同分义会辟

公府临辞太守问锺谁可代君锺曰明府必欲得其

人西门亭长可用太丘曰锺君似不察人为意不知

何独识我

魏志王粲传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

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

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

免卒于家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

奇之时邕才学显着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

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

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

籍文章尽当与之

吴志顾卲传卲为豫章太守风化大行初钱唐丁谞

出于役伍阳羡张秉生于庶民乌程吾粲云阳殷礼

起乎微贱卲皆拔而友之为立声誉秉遭大丧亲为

制服结绖卲当之豫章发在近路值秉疾病时送者

百数卲辞宾客曰张仲节有疾苦不能来别恨不见

之暂还与诀诸君少时相待其留心下士惟善所在

皆此类也

蜀志马良传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后遣使吴良谓

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

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

以绍昆吾豕韦之勋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

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


彭传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姿性

骄傲多所轻忽惟敬同郡秦子敕荐之于太守许靖

曰昔高宗梦傅说周文求吕尚爰及汉祖纳食其于

布衣此乃诸王之所以创业垂统缉熙厥功也今明

府稽古皇极允执神灵体公刘之德行勿剪之惠清

庙之作于是乎始褒贬之义于是乎兴然而六翮未

之备也伏见处士绵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

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惔于浩

然之域高概节行守贞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

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谠落落之誉丰功厚利

建迹之勋然后纪功于王府飞声于来世不亦美哉

襄阳耆旧传统字士元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

年十八使诣司马德操德操与语自昼达夜乃叹息

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必南州士之冠冕由是

显名后刘备访世事于德操曰后生俗士岂识时务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有卧龙凤雏问谁曰诸葛

孔明庞士元也

蜀志庞统传统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

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

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

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

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

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晋书杨方传方字公回少好学有异才初为郡铃下

威仪公事之暇辄读五经乡邑未之知内史诸葛恢

见而奇之待以门人之礼由是始得周旋贵人间时

虞喜兄弟以儒学立名雅爱方为之延誉恢尝遣方

为文荐郡功曹主簿虞预称美之送以示循循报书

曰此子开拔有志意只言异于凡猥耳不图伟才如

此其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岂但

牧竖中逸群邪闻处旧党之中好冲谦中之行此亦

立身之一隅然世衰道丧人物雕弊每闻一介之徒

有向道之志冀之愿之如方者乃荒菜之特苗卤田

之善秀姿质已良但沾染未足耳移植丰壤必成嘉

谷足下才为世英位为朝右道隆化立然后为贵昔

许子将拔樊仲昭于贾竖郭林宗成庞德公于畎亩

足下志隆此业二贤之功不为难及也循遂称方于

京师司徒王导辟为掾转东安太守迁司徒参军事

方在都邑缙绅之士咸厚遇之

裴秀传度辽将军毋丘俭尝荐秀于大将军曹爽曰

生而岐嶷长蹈自然元静守真性入道奥博学强记

无文不该孝友着于乡党高声闻于远近诚宜弼佐

谟明助和鼎味毗赞大府光昭盛化非徒子奇甘罗

之俦兼包颜冉游夏之美爽乃辟为掾

世说新语王大将军与丞相书称杨朗曰世彦识器

理致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位望殊

为陵迟卿亦足与之处

世目杨朗沈审经断蔡司徒云若使中朝不乱杨氏

作公方未已谢公云朗是大才

庾公为护军属桓廷尉□一佳吏乃经年桓后遇见

徐宁而知之遂致于庾公曰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

所应无己不必无真海岱清士

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

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

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

最是难测地周侯既入语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

仆才

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

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处之

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

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

约旨远足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

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

诣抚军张还船同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

长遣传教□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

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

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张凭勃窣为

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南史何尚之传尚之子偃偃弟子点雅有人伦鉴多

所甄拔知吴兴丘迟于幼童称济阳江淹于寒素悉

如其言

张裕传裕子永永子瑰瑰子率除太子舍人与同郡

陆倕陆厥幼相友狎尝同载诣左卫将军沈约遇任

昉在焉约谓昉曰此二子后进才秀皆南金也卿可

识之由此与昉友

谢裕传裕从孙朓好奖人才会稽孔顗粗有才笔未

为时知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手自

折简写之谓珪曰此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

牙余论

梁书何逊传逊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

赏一文一咏云辄嗟赏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

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

南史沈峻传峻吴兴武康人博通五经尤长三礼为

国子助教时吏部郎陆倕与仆射徐勉书荐峻曰凡

圣贤所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群

经源本此学不传久历年世北人孙详蒋显亦经听

习而音隔楚夏故学徒不至惟助教沈峻特精此书

比日时开讲肆群儒刘嵒沈宏沈熊之徒并执经下

坐北面受业莫不叹服人无间言第谓宜即用此人

令其专此一学周而复始使圣人正典废而更兴勉

从之奏峻兼五经博士于馆讲授听者常数百人

刘虬传虬子之遴八岁能属文年十五举茂才明经

对策沈约任昉见而异之吏部尚书王瞻尝候任昉

遇之遴在坐昉谓瞻曰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水

镜所宜甄擢即调为太学博士

孔靖传靖曾孙奂为吏部尚书加侍中应接引进门

无停宾加识鉴人物详练百氏凡所甄拔衣冠缙绅

莫不悦服

北史薛辩传辩父强字威明与北海王猛同志友善

及桓温入关中猛以巾褐谒之温曰江东无卿比也

秦国定多奇士如生辈尚有几人吾欲与之俱南猛

曰公求可与拨乱济时者友人薛威明其人也温曰

闻之久矣方致朝命强闻之自商山来谒与猛皆署

军谋祭酒

张湛传湛知名凉土好学能属文司徒崔浩识而礼

之浩注易叙曰炖煌张湛金城宗钦武威段承根三

人皆儒者□有才见称西州每与余论易余以左

氏传卦解之遂相劝为解注故为之解其见称如此

王慧龙传崔浩弟恬闻慧龙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

昏姻及见慧龙曰信王家儿也王氏世齄鼻江东谓

之齄王慧龙鼻渐大浩曰真贵种矣数向诸公称其


李彪传彪初受业于长乐监伯阳伯阳称美之平原

王陆睿雅有志业相闻彪名而诣之称之州郡遂举

孝廉高闾称之朝贵李冲礼之甚厚

魏收传司马子如荐收召赴晋阳以为中外府主簿

子如因宴戏言于神武曰魏收天子中书郎一国大

才愿大王借与颜色由此转府属

郑羲传羲孙述祖字恭文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

先达所称誉

世说补魏佛助盛誉卢思道以询祖为不及询祖曰

见未能高飞者借其羽毛知逸势冲天者剪其翅翮

隋书李德林传德林居贫轗轲母氏多疾方留心典

籍无复宦情其后母病稍愈逼令仕进任城王湝为

定州刺史重其才召入州馆朝夕同游殆均师友不

为君民礼数尝语德林云窃闻蔽贤蒙显戮久令君

沈滞吾独得润身朝廷纵不见尤亦惧明灵所谴于

是举秀才入邺于时天保八年也王因遗尚书令杨

遵彦书云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

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

终为栋梁之用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

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今虽唐虞君世俊乂盈朝

然修大厦者岂厌良材之积也吾尝见孔文举荐祢

衡表云洪水横流帝思俾乂以正平比夫大禹常谓

拟喻非伦今以德林言之便觉前言非大遵彦即命

德林制让尚书令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因大相赏

异以示吏部郎中陆卬卬云已大见其文笔浩浩如

长河东注比来所见后生制作乃涓浍之流耳卬仍

命其子乂与德林周旋戒之曰汝每事宜师此人以

为模楷

文中子事君篇或问人善子曰知其善则称之不善

则曰未尝与久也

册府元龟房元龄为秦王府记室时秦府兵曹杜如

晦改陜州长史元龄白秦王曰余人不及惜杜如晦

聪明敏达王佐之才也若使守藩无所用之必欲经

营四方非此人莫可秦王乃请为秦府掾杜淹时不

得调将委质于隐太子时封德彝典选以告元龄恐

隐太子得之长其奸计于是遽启秦王引为天策府

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唐书沈既济传既济子传师少为杜佑所器贞元末

举进士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挽毂

士号权许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

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

故不敢进孟容曰如子可使我急贤诣子不可使子

因旧见我遂擢第

杨敬之传敬之检校工部尚书兼祭酒卒敬之尝为

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尢咨

赏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

项斯为诗所至称之由是擢上第斯字子迁江东人

敬之祖客灞上见闽人濮阳愿阅其文大推挹遍语

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让皇帝宪传宪子瑀瑀孙景俭字宽中及进士第强

记多闻善言古成败王霸大略高自负于士大夫无

所屈王叔文等更誉之以为管仲诸葛亮

吴武陵传武陵为太学博士太和初礼部侍郎崔郾

试进士东都公卿咸祖道长乐武陵最后至谓郾曰

君方为天子求奇材敢献所益因出袖中书搢笏郾

郾读之乃杜牧所赋阿房宫辞既警拔而武陵音吐

鸿畅坐客大惊武陵请曰牧方试有司请以第一人

处之郾谢已得其人至第五郾未对武陵勃然曰不

尔宜以赋见还郾曰如教牧果异等

李甘传甘擢侍御史河南人杨牢字松年有至行甘

方未显以书荐于尹曰执事之部孝童杨牢父茂卿

从田氏府赵军反杀田氏茂卿死牢之兄蜀三往索

父丧虑死不果至牢自洛阳走常山二千里号伏叛

垒委发羸骸有可怜状雠意感解以尸还之单缞冬

月往来太行间冻肤皲瘃衔哀雨血行路稠人为牢

泣归责其子以牢勉之牢为儿践操如此未闻执事

门唁而书显之岂树风扶教意耶且乡人能啮疽刳

急亲之病皆一时决耳犹蒙表其闾脱之傜上有

大礼则差问以粟帛今河北骄叛万师不能攘而牢

徒步请尸雠手与夫含腐忍疮者孰多牢绝乳即能

诗洛阳儿曹壮于牢者皆出其下闻牢之赎丧潞帅

偿其费其葬也滑帅赙之财斯执事之事他人既篡

之矣即有称牢于上者执事能无恨其后乎其激卬

自任类此

云溪友议朱庆余校书既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遍

索庆余新制篇什数通吟改后只留二十六章水部

置于怀抱而推赞之清列以张公重名无不缮录讽

咏遂登科第朱君尚为谦退作闺意一篇以献张公

公明其进退寻亦和焉诗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

堂前拜舅姑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

籍郎中酬曰越女新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沈吟齐

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朱公才学因张公

一诗名流于海内矣

全唐诗话项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因以卷

谒杨敬之杨甚爱之赠诗云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

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未

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

剧谈录元和中进士李贺善为歌篇韩文公深所知

重于缙绅之间每加延誉由此声华籍甚

白中书方居郎署未有知者惟朱崖李相国器之许

于缙绅间多所延誉

册府元龟张砺初为举子在梁依翰林学士李愚贞

明中砺自河阳北归庄宗叛授太原府掾揄扬愚之

节概及愚所为文仲尼遇颜回寿夷齐非饿等篇人

望风称之

马令南唐书孟宾于传天佑末工部侍郎李若虚廉

察沅湘宾于以诗数百篇自命为金鳌集献之若虚

称善采警册数联誉诸朝廷由是诗名益振明年春

擢进士第

韩熙载传熙载喜提奖后进每见一文可采者辄自

缮写仍为播之声名

康仁杰传仁杰泉州人也少祝发为僧喜儒学颇自

励因游江淮会陈德诚出次池阳仁杰以诗投之有

红□渡江霞醮水青□出箧雪侵衣之句德诚勉令

就仕乃荐仁杰于执政者仁杰易儒服至金陵会群

公旬沐宴升元阁仁杰造席和登阁诗有云散便凝

千里望日斜长占半城阴之句座皆大惊

辽史耶律贤适传贤适字阿古真于越鲁不古之子

嗜学有大志滑稽玩世人莫之知惟于越屋质器之

尝谓人曰是人当国天下幸甚

宋史张去华传去华父谊长兴中和凝掌贡举谊举

进士晋天福初凝拜端明殿学士署门不接宾客谊

即日致书于凝以为四方利害所宜询访凝大奇之

他日荐于宰相桑维翰曰凝门生中有张谊者性介

直颇涉词艺可备谏职未几超拜左拾遗

田锡传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幼聪悟好读书属文

杨徽之宰峨眉宋白宰玉津皆厚遇之为之延誉繇

是声称翕然

陶谷传谷为人隽辨宏博然奔竞务进见后学有文

采者必极言以誉之闻达官有闻望者则巧诋以排

之其多忌好名类此

王溥传溥性宽厚美风度好汲引后进其所荐至显

位者甚众

李穆传穆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

深信释典善谈名理接引后进多所荐达

范质传质兄子杲少孤质视如己子刻志于学与姑

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常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

赏谓杲曰若举进士当待汝以甲科

郭贽传贽性温和颇能延誉时隽宋白以文学沈下

位贽荐引之遂同掌诰命

张齐贤传齐贤资仪丰硕议论慷慨喜擢奖寒隽

李昉传昉子宗谔勤接士类无贤不肖恂恂尽礼奖

拔后进唯恐不及以是士人皆归仰之

石熙载传熙载性忠实遇事尽言是非好恶无所顾

避人有善即推荐之时论称其长者

孙何传何判太常礼院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

被疾赐告卒年四十四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

有词艺者必为称扬

丁谓传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人少与孙

何友善同袖文谒王禹偁禹偁大惊重之以为自唐

韩愈柳宗元后二百年始有此作世谓之孙丁

李沆传沆弟维性宽易喜愠不见于色奖借后进

王禹偁传禹偁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

称扬之如孙何丁谓辈多游其门

续诗话魏野处士陕人字仲先少时未知名尝题河

上寺柱云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时有幕僚本江

南文士也见之大惊邀与相见赠诗曰怪得名称野

元来性不群借冠来谒我倒屣起迎君仍为延誉由

是人始重之

宋史李及传及举进士历官御史中丞资质清介所

治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

狄青传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

荐之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

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

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

法由是益知名

赵师民传师民字周翰青州临淄人九岁能属文举

进士第孙奭辟兖州说书领诸城主簿师民学问精

博奭自以为不及夏竦尤所奇重称为盛德君子论

其文行愿回两子恩授以京秩

滕宗谅传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

士其后仲淹称其才乃以秦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

院改大理寺丞

曲洧旧闻李肃之公明文定公子也在三司论事切

直仁宗嘉纳欧公以简贺之甚有称赏之语公明喜

曰欧公平日书疏往来未尝呼我字也此简遂以字

呼我人之作好事可不勉哉

宋史李之才传之才青社人也为孟州司法参军友

人尹洙以书荐于中书舍人叶道卿因石延年致之

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

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洙所敢品目

而安于卑位无仕进意人罕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

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恨其贫不能决其归心知之

者当共成之延年复书曰今业文好古之士至鲜苟

遗若人其学益衰矣延年素不喜谒贵仕凡四五至

道卿门通其书乃已道卿荐之改大理寺丞

王安石传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

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

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安石

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藉以

取重故深与韩绛绛弟维及吕公着交三人更游扬

之名始盛神宗在藩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维曰

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

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

彦周诗话先伯父治平四年举进士第一少从丁宝

臣以文字为欧阳文忠公王岐公所称

宋史张商英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长身伟然

姿采如峙玉负气俶傥豪视一世调通州主簿渝州

蛮叛说降其酋辟知南川县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

县吏无敢与共语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

惇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着道士

服长揖就坐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

上惇大喜延为上客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

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

常秩传秩平居为学求自得王回里中名士也每见

秩与语辄欿然自以为不及欧阳修胡宿吕公着王

陶沈遘王安石皆称荐之翕然名重一时

欧阳修传修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

人曾巩王安石苏洵子轼辄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

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闻见前录明道横渠伊川三先生俱从康节游康节

尤喜明道其誉之与富韩公司马温公吕申公相等

故康节四贤诗云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君

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调畅四贤洛之观望是以在

人之上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则康节之所

以处明道者盛矣

王介甫用事张郇李承之荐张惇可用介甫曰闻惇

大无行承之曰某所荐者才也顾惇才可用于今日

耳素行何累焉公试与语自当爱之惇素辩又善迎

合介甫大喜恨得之晚

侯鲭录欧阳文忠公尝以诗荐一士人与王渭州仲

仪仲仪待之甚厚未几赃败仲仪归朝见文忠公论

及此士人文忠公笑曰诗不可信也如此

闻见后录眉山老苏先生里居未为世所知时雷简

夫太简为雅州独知之以书荐之韩忠献张文定欧

阳文忠三公皆有味其言也三公自太简始知先生

后东坡颍滨但言忠献文定文忠而不言太简何也

予官雅州得太简荐先生书尝以问先生曾孙子符

仲虎亦不能言也简夫长安人以遗才命官其文亦

奇国史有传上韩忠献书简夫启昨年在长安累获

奏记及入蜀来路远颇如疏怠恭惟恩照恕其如此

不审均逸名都寝食何似简夫向年自与尹师鲁别

不幸其至死不复相见故居常恨以谓天下后生无

复可与议论当世事者不意得郡荒陋极在西南而

东距眉州尚数百里一日眉人苏洵文数篇不远

相访读其洪范论知有王佐才史论得迁史笔权书

十篇讥时之弊审势审敌审备三篇皇皇有忧天下

心呜呼师鲁不再生孰与洵抗邪简夫自念道不着

位甚卑言不为时所信重无以发洵之迹遽告之曰

如子之文异日当求知于韩公然后决不埋没矣重

念简夫阻远门藩职有所守不获搢版约袂疾指快

读泃文干几格间以豁公之视听也但邑邑而已洵

年逾四十寡言笑淳谨好礼不妄交游亦尝举茂才

不中第今已无意近张益州安道荐为成都学官未

报会今春将二子入都谋就秋试幸其东去简夫因

约其暇日令自袖所业求见节下愿加奖进则斯人

斯文不为不遇也上张文定书简夫启简夫近见眉

州苏洵著述文字其间如洪范论真王佐才也史论

真良史才也岂惟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尔令人

欲麋珠虀芝躬执匕箸饫其腹中恐他馈伤且不称

其爱护如此但□其不以所业投于明公问之然后

云洵已出张公门下矣又辱张公荐欲使代黄柬为

郡学官洵思遂出张公之门亦不辞矣简夫喜其说

窃计明公引洵之意不祇一学官洵望明公之意亦

不祇一学官第各有所待也又闻明公之荐累月不

下朝廷重以例检执政者靳之不特达虽明公重言

之亦恐一上未报岂可使若人年将五十迟迟于涂

路间邪昔萧昕荐张镐云用之则为帝王师不用则

幽谷一叟耳愿明公荐洵之状至再至于三俟得其

请而后已庶为洵进用之权也上欧阳内翰书简夫

启简夫顷年待诏公车府因故人苏子美始拜符采

不间不遗许接议论未两三岁而执事被圣上不次

之知遂得以笔舌进退天下士大夫士大夫不知刑

之可惧赏之可乐生之可即死之可避而知执事之

笔舌可畏简夫不于此时毕其平生之力以谨自附

于下风而方从事戎马间或告疾于旧隐故足迹不

至于门藩书问不通于左右者且十余年矣岂偶然

哉盖有故耳执事之官日隆于一日昔之所以议进

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

则九鼎不足为重简夫见弃于时使与俗吏齿碌碌

外官多谤少誉方世之视其言不若鸿毛之轻故姓

名不见记于执事矣夫人重之不为简肯为轻哉方

俟退于陇亩之中绝于公卿之间而后敢以尺书问

阍吏道故旧之情今未能毕其志而事已有以夺之

矣伏见眉州人苏洵年逾四十寡言笑淳谨好礼不

妄交游尝着六经洪范等论十篇为后世计张益州

一见其文叹曰司马迁死矣非子吾谁与简夫亦谓

之曰生王佐才也呜呼起洵于贫贱之中简夫不能

也然其责亦不在简夫也若知洵不以告于人则简

夫为有罪矣用是不敢固其初心敢以洵闻左右恭

惟执事职在翰林以文章忠义为天下师洵之穷达

宜在执事向者洵与执事不相闻则天下不以是责

执事今也读简夫之书既达于前而洵又将东见执

事于京师今而后天下将以洵累执事矣

名臣言行录外集吕申公知蔡州将行言曰伏见南

省进士程颐年三十四有特立之操出群之姿嘉佑

四年已与殿试自后绝意进取往来太学诸生愿得

以为师臣方领国子监亲往敦请卒不能屈臣尝与

之语洞明经术通古今治乱之要实有经世济物之

才非同拘士曲儒徒有偏长使在朝廷必为国器伏

望特以不次旌用

漫笑录三苏自蜀来张安道欧阳永叔为延誉于朝

自是名誉大振

野老记闻陈莹中云元丰乙丑为礼闱检点官时范

淳夫同在院与淳夫同舍因语及颜子不迁怒不贰

过范公言惟伯淳先生能之余问曰伯淳谓谁范公

默然久之曰君乃不知有程伯淳乎余谢曰生长东

南实未知之余时年二十九自是常以寡陋自愧

甲申杂记天下之公论虽雠怨不能夺也李承之奉

世知南京尝谓余曰昨在侍从班时李定资深鞫苏

子瞻狱虽同列不敢辄启问一日资深于崇政殿门

忽谓诸人曰苏轼诚奇才也众莫敢对已而曰虽二

三十年所作文字诗句引证经传随问即答无一字

差舛诚天下之奇才也叹息不已

宋史梁焘传焘元佑七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焘自

立朝一以引援人物为意在鄂作荐士录且载姓名

客或见其书曰公所植桃李乘时而发但不向人开

耳焘笑曰焘出入侍从至位执政八年之间所荐用

之不尽负愧多矣其好贤乐善如此

晁补之传补之从弟咏之少有异才以荫入官调扬

州司法参军未上时苏轼守扬州补之倅州事以其

诗文献轼轼曰有才如此独不令我一识面邪乃具

参军礼入谒轼下堂挽而上顾坐客曰奇才也

张耒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幼颖异十三岁能为

文十七时作函关赋已传人口游学于陈学官苏辙

爱之因得从轼游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洋冲淡有

一唱三叹之声弱冠第进士历临淮主簿寿安尉咸

平县丞入为太学录范纯仁以馆阁荐试秘书省正

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居三馆八年

顾义自守泊如也

高闶传闶少宗程颐学宣和末杨时为祭酒闶为诸

生胡安国至京师访士于时以闶为首称由是知名

随手杂录曾旼过泗州谓余曰某罢扬州教授时子

瞻守扬某往见吕吉甫真州吉甫问曰轼何如人也

旼曰聪明人也吉甫怒厉声曰尧聪明耶舜聪明耶

大禹之聪明耶旼曰非三者之聪明亦是聪明也曰

所学如何旼曰学孟子愈怒愕然而立曰是何言欤

旼曰孟子以民为重社稷次之此其所以知学孟子

也吉甫默然久之

挥麈三录先大父大观初从郎曹得守九江自乡里

汝阴之官有同年生宋景瞻者姑溪人其子惠直为

德化县主簿迎侍其父以来先祖爱其清修好学甚

前席之教以习宏词科日与出题以其所作来呈不

复责以吏事会王彦昭涣之出帅长沙令作乐语以

燕犒之时有王积中者知名士也以特起为佥书节

度判官且俾预席其□不存但记忆三联云少年射

策有贾太傅之文章落笔惊人继沈中丞之翰墨从

来汝颍之间固多奇士此去潇湘之地定逢故人况

有锦帐之郎官来为东道且邀红莲之幕客共醉西

园先祖读之大喜以谓句句着题荐之于时相何清

源即除书局已而中词科自此声名籍甚

朱子语类蔡京晚岁渐觉事势狼狈亦有隐忧其从

子应之自兴化来因访问近日有甚人才应之愕然

曰今天下人才尽在太师陶铸中某何人敢当此问

京曰不然觉得目前尽是面谀脱取官职去底人恐

山林间有人材欲得知应之曰太师之问及此则某

不敢不对福州有张觷字柔直者抱负不苟觷平日

与应之相好时适赴吏部应之因举其人以告遂宾

致之为塾客然亦未暇与之相接柔直以师道自尊

待诸生严厉异于他客诸生已不能堪一日呼之来

前曰汝曹曾学走乎诸生曰某寻常闻先生长者之

教但令缓行柔直曰天下被汝翁作坏了早晚贼发

火起首先到汝家若学得走缓急可以逃死诸子大

惊走告其父曰先生忽心恙云云京闻之瞿然曰此

非汝所知也即入书院与柔直倾倒因访策焉柔直

曰今日救时已是迟了只有收拾人才是第一义京

因叩其所知遂以龟山为对龟山自是始有召命

名臣言行录秦桧尝为密教翟公兴知密州荐试宏

词游定夫过密与之同饭于翟奇之后胡康侯问人

才于定夫首以秦为对云其人类文若又云无事不

会后京城破金欲立张邦昌执政而下无敢有异议

惟秦抗论以为不可康侯益义其所为力言于张德

远诸公之前后秦自金归与闻国政康侯属望尤切

尝有书疏往还讲论国政康侯有词掖尺筵之召则

秦之荐也然其雅意坚不欲就是时已窥见其隐微

一二有难处故以老病辞后来秦做出大疏脱则康

侯谢世矣

贤奕编胡淡庵谪岭南士大夫多陵蔑之否则畏避

之方滋本亦桧党待之独有加礼淡庵深德之桧死

其党皆逐滋入京谋一差遣不可得栖栖旅馆淡庵

偶与王梅溪语及其事梅溪曰此君子也率馆中诸

公访之且揄扬其美由此遂晋用

宋史张守传守尝荐秦桧于时宰张浚及桧为枢密

使同朝一日守在省阁执浚手曰守前者误公矣今

同班列与之朝夕相处观其趋向有患失之心公宜

力陈于上

吴玠传玠为忠州刺史宣抚处置使张浚巡关陕参

议军事刘子羽诵玠兄弟才勇浚与玠语大悦即授

统制弟璘掌帐前亲兵

游仲鸿传仲鸿字子正淳熙二年进士第初调犍为

簿李昌图总蜀赋辟籴买官奇其才曰吾董饷积年

惟得一士昌图召入首荐之擢四川制置司干办公


赵汝谈传汝谈字履常生而□悟年十五以大父恩

补将仕郎登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丞相周必大得其

文异之语参知政事施师点曰是子他日有大名于


宗室希怿传希怿字伯和燕王八世孙登淳熙十四

年进士第赵汝愚帅福建希怿为属吏尝言治人如

修身治政如理家爱民如处昆弟取古今官着惠爱

者缉为一编曰是吾师矣汝愚嘉之荐于辛弃疾弃

疾尚气僚吏不敢与可否希怿独尽言无所避属邑

候官苦税重每不登额希怿稽核公帑羡钱以足之

弃疾亦荐其能汝愚当国调江东运司斡办同寅有

坐胄党者诸司莫敢荐希怿贤其人请以荐己者

荐之改太平州通判

危传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旧名科淳熙十四年

举进士孝宗更名时洪迈得文为之赏激调南

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

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

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

程元凤传元凤之在政府也一契家子求贰令累请

不许其后见其可用更荐拔之每曰前日之弹劾成

其才也今日之擢用尽其才也

欧阳守道传湖南转运使吴子良聘守道为岳麓书

院副山长守道初升讲发明孟氏正人心承三圣之

说学者悦服宗人新及子必泰先寓居长沙闻守道

至往访之初犹未识也晤语相契守道即请于子良

礼新为岳麓书院讲书新讲礼记天降时雨山川出

云一章守道起曰长沙自有仲齐吾何为至此仲齐

新之字也逾年新卒守道哭之恸自铭其墓又荐其

子必泰于当道

姚希得传希得以崇政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潼川

郡公致仕忠亮平直清俭自将好引善类不要虚誉

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

元史杨奂传奂不治生产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惟

恐其名不闻或小过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怒也

孙辙传辙善为文章吴澄尝叙其集日所为仁义之

人其言蔼如也其见称如此

悬笥琐探况锺在苏州兴学礼士儒生贫寒者多有

所给于是争献诗邹亮献二十首锺独称赏欲荐其

材于朝会有以匿名书数亮过失潜揭于府治大门

外锺得书叹曰彼欲沮吾荐正欲速成亮名耳遂奏

亮才学可用召试授吏刑二部司务转监察御史其

勇于为义如此

陕西通志吕楠弘治辛酉举于乡游太学与同志讲

学时邑人高朝用为地官即谓检讨王敬夫曰予邑

有颜子子知之乎敬夫曰岂吕仲木耶

广东通志李孔修字子长顺德人自称抱真子侨居

省之高第街混迹阛阓人不识也张诩荐于陈献章

献章称之名由此着

列朝诗集王登字百谷嘉靖甲子北游太学汝南

公方执政阁试瓶中紫牡丹诗百谷有色借相君袍

上紫香分太极殿中烟之句汝南赏叹击节呼词馆

诸公数之曰公等以诗文为职业能道得王秀才十

四字耶引入为记室

胡应麟字元瑞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手自编次

亦多所渔猎撰着携诗谒王元美盛相推挹元美喜

而激赏之登其名于五子之末

陈第字季立连江人为学官弟子教授清漳生徒云

集俞都督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古今兵法南北战守

方略尽得其指要劝以武功自见曰子当为名将非

一书生也为言于谭襄毅纶谭一见亦奇之曰俞戚

之流亚也起家京营出守古北历游击将军居蓟镇

者十年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