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佐部汇考
周
周制县正以下设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酇长掌
其酇之政令里宰掌比其邑之众寡治其政令邻长
掌相纠相受皆统于地官
按周礼地官鄙师每鄙上士一人
订
义
郑锷曰教法行于六乡而六遂无书考德行道
艺之事三岁兴甿何耶鄙师犹乡之党正名谓之
师非有教法何以为师乎
各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订
义
郑锷曰鄙师掌其祭祀则祭祀之时亦如党正
教其礼事明矣
凡作民则掌其戒令
订
义
郑康成曰作民谓起役 易氏曰戒令所以肃
众志军法以百家应调发之数故酇长以旗鼓兵
革帅其民而至至五百家为一小阵然后鄙师为
之掌其戒令
以时数其众庶而察其媺恶而诛赏
订
义
郑康成曰时四时也 黄氐曰数众庶稽其在
不也媺恶其人之善良奇□也自遂师至鄙师皆
行诛赏与乡不同乡之诛赏必告于上
岁终则会其鄙之政而致事
订
义
李嘉会曰鄙管五酇职众事伙宜于此会其政
而致事于县正
酇长每酇中士一人各掌其酇之政令以时校登其
夫家比其众寡
订
义
王昭禹曰族师以时校登其夫家则乡师统其
事酇长以时校登其夫家则遂师统其事
以治其丧纪祭祀之事
订
义
贾氏曰丧纪民之丧纪若乡师所云族共丧器
之类祭祀谓若族祭酺之类
若作其民而用之则以旗鼓兵革帅而至
订
义
易氏曰先王寓兵于民而其器亦出于民无事
则藏之器无不完有事则出之器无不利盖至于
百家而后兵器始备若作民而师田行役则族师
以旗鼓兵器帅而至酇长亦以旗鼓兵革帅而至
盖以是帅之以是用之所谓不教而殃民者无有
矣
若岁时简器与有司数之
订
义
郑康成曰简器简稼器也兵器亦存焉有司遂
大夫
凡岁时之戒令皆听之
订
义
郑锷曰有戒令躬往听之归而告戒一酇为之
长者职当然也
趋其耕耨稽其女功
订
义
贾氏曰酇长弥亲民故趋其耕耨并稽考女功
之事
里宰每里下士一人
订
义
郑锷曰六乡之长谓之宰至治一里者犹乡也
闾胥亦以宰为名何耶宰取其能裁制耳一里之
众苟无宰制之能何以治之职之卑者于尊无嫌
所以同夫宰之称
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
订
义
郑康成曰邑犹里也
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
订
义
郑锷曰一里之家相与耦耕宜自配合何待里
宰余以为耦耕之法一耜之广者五寸二耜为耦
广深一尺故合二耜则须两人共发之人有老幼
力有强弱为耦者未必通耕则耕者废里宰岁时
往即锄室为合其耦使人人适均斯无废耕之事
锄之为言助也里宰合耦之所教为治所之名月
令季冬命农计耦耕事盖于此室计之所谓岁时
者其季冬欤为合耦以治稼穑乃趋其耕耨使无
失时然有以趋之无以劝之无益也行其秩叙所
以劝之欤
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征敛其财赋
订
义
贾氏曰此言待有司征敛者谓县师旅师
邻长五家则一人掌相纠相受
订
义
贾氏曰使五家各相纠察宅舍有故又相容受
也
凡邑中之政相赞
订
义
刘执中曰邑中之政谓里宰也
徙于他邑则从而授之
订
义
郑康成曰从犹随也授犹付也
显王十九年春徙都咸阳始置县县有丞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商君传鞅定变法之令为
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
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
汉
汉承秦制县置斗食佐史佐之亭有长乡有三老啬
夫游侥之属
按汉书百官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
为令减万户为长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
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
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
侥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侥侥循禁贼
盗
注
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俸十一斛佐史月俸八
斛也一说斗食者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
二升故云斗食也
后汉
后汉县皆置丞佐之又乡有三老游侥啬夫亭有亭
长里有里魁之属
按后汉书百官志凡县丞各一人本注曰丞署文书
典知仓狱
各署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略如郡员五官为廷掾
监乡五部春夏为劝农掾秋冬为制度掾
乡置有秩三老游侥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
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
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
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
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游侥掌侥循禁司奸盗
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
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亭长主求捕盗贼承望
都尉
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
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
以告监官
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
及丞秩次皆如县道无分土给均本吏本注曰凡郡
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
铸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有水池及鱼利多者
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在所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置
吏随事不具县员
注
应劭汉官曰大县丞左右尉所谓命卿三人小
县一尉一丞命卿二人雒阳丞三人四百石员吏
七百九十六人十三人四百石乡有秩狱史五十
六人佐史乡佐七十七人斗食令史啬夫假五十
人官掾史干小史二百五十人书佐九十人循行
二百六十人乡户五千则置有秩 风俗通曰秩
则田间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啬者省也夫赋也
言消息百姓均其役赋国家制度大率十里一乡
汉官仪曰民生二十三为正一岁以为卫士一
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八月太守都尉
令长相丞尉会都试课殿最水家为楼船亦习战
射行船过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卤置
长史一人丞一人治兵民当兵行长领置部尉十
人司马候农都尉皆不治民不给卫士材官楼船
年五十六老衰乃得免为民就田应合选为亭长
亭长课侥巡尉游侥亭长皆习设备五兵五兵弓
弩戟楯刀剑甲铠鼓吏赤帻行縢带剑佩刀持楯
被甲设矛戟习射设十里一亭亭长亭候五里一
邮邮间相去二里半司奸盗亭长持二尺板以劾
贼索绳以收执贼风俗通曰汉家因秦大率十里
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亭吏旧名负弩
改为长或谓亭父周礼五家为邻四邻为里里者
止也里有司司五十家共居止同事旧欣通其所
也 胡广曰盐官掊坑而得盐或有凿井煮海水
而以得之者铸铜为器械当铸冶之时扇炽其火
谓之鼓铸
晋
晋制县置令长有主簿录事记室功曹以佐之又乡
置啬夫治书史百户置里吏千户置校官掾并方略
吏之属
按晋书职官志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有主簿录事
史主记室史门下书佐干游侥议生循行功曹史小
史廷掾功曹史小史书佐干户曹掾史干法曹门干
金仓贼曹掾史兵曹史吏曹史狱小史狱门亭长都
亭长贼捕掾等员户不满三百以下职吏十八人散
吏四人三百以上职吏二十八人散吏六人五百以
上职吏四十人散吏八人千以上职吏五十三人散
吏十二人千五百以上职吏六十八人散吏一十八
人三千以上职吏八十八人散吏二十六人
县农月随所领户多少为差散吏为劝农又县五百
以上皆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
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
书史一人千以上置史佐各一人正一人五千五百
以上置吏一人佐二人县率百户置里吏一人其土
广人稀听随宜置里吏限不得减五十户户千以上
置校官掾一人
县皆置方略吏四人江左以后邺长安置吏如三千
户以上之制
宋
宋县置丞与诸曹如魏晋制
按宋书百官志县令长秦官也大者为令小者为长
汉制置丞一人五家为伍伍长主之二伍为什什长
主之十什为里里魁主之十里为亭亭长主之十亭
为乡乡有乡佐三老有秩啬夫游侥各一人乡佐有
秩主赋税三老主教化啬夫主争讼游侥主奸非其
余诸曹略同郡职以五官为廷掾后则无复丞唯建
康有狱丞其余众职或此县有而彼县无各有旧俗
无定制也
梁
梁县置属员如晋宋制
按隋书百官志县为国曰相大县为令小县为长皆
置尉丞郡县置吏亦各准州法以大小而制员郡县
吏有书僮有武吏有医有迎新送故等员亦各因其
大小而置焉
北齐
北齐制县分九等皆有丞中正功曹以佐之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制上上县令属官有丞中正光
迎功曹光迎主簿功曹主簿录事及西曹户曹金曹
租曹兵曹等掾市长等员合属官佐史五十四人上
中县减上上县五人上下县减上中县五人中上县
减上下县六人中中县减中上县五人中下县减中
中县一人下上县减中下县一人下中县减下上县
一人下下县减下中县一人
自州郡县各因其大小置白直以供其役
邺临漳成安三县令各置丞中正功曹主簿门下督
录事主记议及功曹记室户田金租兵骑贼法等曹
掾员
隋
隋制县分九品置属有差又河南洛阳长安加置功
曹各二人及监丞司官等员
按隋书百官志县置令丞尉正光初功曹光初主簿
功曹主簿西曹金户兵法士等曹佐及市令等员合
九十九人上中县减上上县吏属四人上下县减上
中县五人中上县减上下县十人中中县减中上县
五人中下县减中中县五人下上县减中下县十二
人下中县减下上县六人下下县减下中县五人
河南洛阳长安大兴加置功曹为三司司各二人郡
县佛寺改为道场道观改为元坛各置监丞京都诸
坊改为里皆省除里司官以主其事
唐
唐制县佐品秩以上中下为差
按唐书百官志京县丞二人从七品上主簿二人从
八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下畿县丞一人正八品下
主簿一人正九品上上县丞一人从八品下主簿一
人正九品下中县丞一人从八品下主簿一人从九
品上中下县丞一人正九品上主簿一人从九品上
下县丞一人正九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
高祖武德元年制诸县置主簿以流外为之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注武德元年诸
县置主簿以流外为之京县上县丞皆一人畿县上
县正皆四人
太宗贞观年令诸县置录事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注云云
元宗开元 年令京兆河南属县置市令一人及
凡县司功佐等员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注元宗开元中
京兆河南府诸县户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凡县有
司功佐司户佐司兵佐司法佐司士佐典狱门事等
畿县减司兵上县有司户司法而已
辽
世宗天禄五年诏县主簿委政事省铨注
按辽史世宗本纪天禄五年夏五月壬戌诏县主簿
委政事省铨注
宋
太祖干德二年令录簿尉诸职官有耄耋笃疾者举
劾之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三年诏诸县置簿尉有差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开宝三年诏诸
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户以上置令尉令知主
簿事四百户以下置簿尉以主簿兼知县事
真宗咸平四年令川陕县五千户以上并置主簿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咸平四年王钦
若言川陕县五千户以上请并置簿自余仍以尉兼
从之自后川蜀及江南诸县各增置主簿中兴后置
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书凡县不置丞则簿兼丞之
事凡批销必亲书押不许用手记仍不许差出以防
销注
仁宗天圣 年始置丞令出身幕职选充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县丞初不置天
圣中因苏耆请开封两县始各置丞一员在簿尉之
上仍于有出身幕职令录内选充
皇佑 年诏赤县丞并除新改官人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云云
神宗熙宁四年令剧县增置丞一员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熙宁四年编修
条例所言诸路州军繁剧县令户二万已上增置丞
一员以幕职官或县令人充
哲宗元佑元年诏应因给纳常平免役置丞并行省
罢如委事务繁剧难以省罢处令转运司存留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云云
徽宗崇宁二年令县置丞一员以掌其事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崇宁二年宰相
蔡京言熙宁之初修水土之政行市易之法兴山泽
之利皆王政之大请县并置丞一员以掌其事
大观三年诏县丞除旧额存留外余皆减罢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大观三年诏昨
增置县丞内除旧额及万户以上县事务繁冗及虽
非万户实有山泽坑冶之利可以修兴去处依旧存
留外余皆减罢
高宗建炎元年诏县丞系嘉佑以前员阙并万户处
存留一员余并罢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云云
绍兴三年令以淮东累经兵火权罢县丞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云云
绍兴十八年令置海陵丞一员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云云
宁宗嘉定 年令小邑不置丞以簿兼
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云云
金
金制县有赤次赤剧次剧又有上中下之分皆设丞
簿佐之
按金史百官志赤县丞一员从八品掌贰县事主簿
一员正九品掌同县丞
注
司吏十人内一名取识女直汉字者充公使十
人
次赤县又曰剧县丞一员正九品主簿一员正九品
诸县丞一员正九品主簿一员正九品凡县二万五
千户以上为次赤为剧二万以上为次剧在诸京倚
郭者曰京县自京县而下以万户以上为上三千户
以上为中不满三千为下中县而下置丞以主簿与
尉通领巡捕事下县则不置尉以主簿兼之
注
中县司吏八人下县司吏六人公使皆十人
元
世祖至元二十年定县为上中下三等设丞簿各一
员典史二员中县不置丞典史减一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至元二十年定
江淮以南三万户之上者为上县一万户之上者为
中县一万户之下者为下县上县丞一员簿一员典
史二员中县不置丞余如上县之制下县置官如中
县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典史一员
顺帝至正十七年正月准山东分省咨团结义兵每
县添设主簿一员专率义兵以事守御
按元史顺帝本纪云云
明
明制县置丞簿及所属衙门等员
按明会典各县置县丞一员主簿一员所属衙门税
课局大使一员阴阳学训术一员医学训科一员僧
会司僧会一员道会司道会一员
太祖洪武三年令县丞一考无过者升知县
按明会典云云
宪宗成化九年令添设县丞专理劝农
按通纪成化九年添设苏松常镇湖州五府劝农通
判县丞各一员寻复添设北直隶七十三州县江西
二十县湖广十州县河南十三州县州判县丞各一
员专理劝农
皇清
顺治元年
大清会典顺治元年定顺天府所属衙门宛平大兴
二县设县丞各一员
康熙七年
大清会典康熙七年定各县县丞主簿
因事添
革无定员
所
属衙门税课司大使副使
因事设
立无定员
阴阳学训
术一员医学训科一员僧会司僧会一员道会
司道会一员江南山阳县河堤堤官一员水马
驿驿丞一员递运所大使一员河泊所所官一
员
以上大使所
官俱因事设立
康熙九年
大清会典国初各官满汉间有不同康熙九年改归
画一正七品京县县丞正八品各县县丞正九
品各县主簿未入流各县水马驿驿丞县税课
司大使闸官递运所大使河泊所所官县阴阳
学训术医学训科僧会司僧会道会司道会
县佐部总论
文献通考
县丞
汉氏县丞尉多以本部人为之三辅县则兼用他郡
诸县皆有主刑狱囚徒 后汉署文书典知仓狱署
诸曹掾史凡诸县署丞皆铜印黄绶进贤一梁冠自
晋后无丞 宋惟建康有狱丞及夫隋氏革选尽用
他郡人汉已下皆用一人 唐置京县丞三员北京
太原晋阳各置一人高宗始为品官吏部选授为县
令之贰 宋初不置丞天圣中因苏耆请开封两县
始各置丞一员在簿尉之上仍于有出身幕职令录
内选充
时两赤县簿尉多差出外本县阙官故耆有此请
皇佑中诏赤县丞并除新改官人熙宁四年编修条
例所言诸路州军繁剧县令户二万已上增置县丞
一员以幕职官或县令人充元佑元年诏应因给纳
常平免役置丞并行省罢如委是事务繁剧难以省
罢处令转运司存留崇宁二年宰臣蔡京言熙宁之
初修水土之政行市易之法兴山泽之利皆王政之
大请县并置丞一员以掌其事
国史外补云县丞昔大邑有之至是不以邑之大
小皆得置丞使主管常平坑冶农田水利
大观三年诏昨增置县丞内除旧额及万户以上县
令委是事务繁冗并虽非万户实有山泽坑冶之利
可以兴修去处依旧存留外余皆减罢建炎元年诏
县丞系嘉佑以前员阙并万户处存留一员余并罢
绍兴三年以淮东累经兵火权罢县丞十八年置海
陵丞一员嘉定后小邑不置丞以簿兼
主簿
汉晋有之自汉以来皆令长自调用至于隋始置之
唐主簿上辖赤县置二人他县一人武德初以流
外为之高宗始以为品官吏部选授掌付事勾稽省
署抄目纠正县内非违 宋朝开宝三年诏诸县千
户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户以上置令尉令知主簿事
四百户以下置簿尉主簿兼知县事咸平四年王钦
若言川陕县五千户以上请并置簿自余仍旧以尉
兼从之天禧五年剑州梓潼等各增主簿皇佑五年
诏南川县置主簿嘉佑五年婺州义乌永康武义浦
江四县置主簿熙宁四年陕西河东沿边城寨置主
簿
镇戍关市官
隋镇置将副戍置主副关市置令丞 唐因之各有
上中下三等
关令古官戍主晋末之显职镇将后周之通班今
以其卑贱与隋制同故举隋而已
宋制诸镇监官掌巡逻盗窃及火禁之事兼征税榷
酤则掌其出纳会计镇寨凡杖罪以上并解本县余
听决遣
按后之称县佐曰丞簿尉然而汉书百官志所载
只丞尉而已簿虽起于汉而志无之又丞尉虽皆
县佐而各有印绶簿独无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
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州
郡县皆有之所职者簿书盖曹掾之流耳汉人所
谓高士不为者御史府之主簿也容斋随笔言元
丰令文寺监主簿专以□考簿书为职不得与卿
丞联署文书然则主簿之官虽在雄要之司犹为
卑贱而况县乎后汉缪彤为县主簿县令被章见
考吏皆畏惧自诬而彤独证其枉考掠苦毒换五
狱阅四年令卒自免又宁阳县主簿诣阙诉其县
令之枉积七八岁不省虞诩言主簿所讼乃君父
之怨百上不达是有司之过仇览为蒲亭长考城
令王涣闻其以德化人署为主簿以是观之则主
簿之在汉其视县令犹掾史之视使长安得与丞
尉等后来以簿先于尉非古义也
县佐部名臣列传一
后汉
仇览
按后汉书循吏传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
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
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
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
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年
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
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
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
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
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父母
何在在我庭化我鸣枭哺所生时考城令河内王涣
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
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
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
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
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
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
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邻房
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
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
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
融赍刺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为拜览
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
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
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三子皆有文史才少子元最知名
唐
颜春卿
按唐书本传春卿倜傥美姿仪通当世务十六举明
经拔萃高第调犀浦主簿尝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
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长史陆象先异之转蜀尉
苏颋代为长史被谮系狱为榈赋自托颋遽出之
魏征远孙瞻罪抵死春卿为请玉真公主得不死时
人高其节终偃师丞临终捉真卿臂曰尔当大吾族
顾我不得见以诸子委汝后真卿主其昏嫁
宋
沈播
按仪真县志播湖州武康人天圣二年进士起家楚
州司法参军调贵池县簿佐其令有声又摄铜陵县
事有兄弟争财者播卒使感悟让财同居其去也两
县人涕泣追送播循道守官屡诎于时年三十六以
疾卒于京师四子皆举进士
徐如晦
按南昌郡乘如晦字光伯丰城人隆兴初求直言应
诏陈十事为慈利主簿有杀人祭鬼者久系未决如
晦曰杀人者死法也妻子可尽戮乎得免从坐复有
怙势杀人反指死者之妻妻被诬服将论决如晦察
其冤得白时苦旱忽雨人以比东海雪冤妇之应再
调万载丞卒始自慈利归口占曰来时一行李归时
一行李俸外无一金不愧兰江水其自励如此有文
□数百篇周益公必大每赏异之
胡霆桂
按南昌郡乘霆桂字直翁进贤人开庆进士为铅山
主簿公清严毅时私酿之禁甚严有妇诉其姑私酿
者霆桂诘之曰汝与姑和乎曰和曰然则汝能代姑
受责矣以私酿律笞之政化遂行县大治宗室寓居
多不输田赋霆桂绳以法卒为所诬以残贼免归着
书自娱凡天经地志礼乐名物及医药卜筮之书无
不究核号宽居先生
毕仲衍
按宋史本传仲衍字夷仲以荫为阳翟主簿张升县
人也方镇许请于朝欲兴乡校既具材计工又听民
自以其力输助邑子马宏以口舌横闾里谩谓诸豪
曰张公兴学而县令乃因以取诸民由十百而至千
万未已也君将不堪诚捐百金予我我能止役豪信
其能予百金宏即诣府宣言县吏尽私为学之费又
将赋于民升果疑焉敕县且止又揭其事于道令欲
上疏辩仲衍曰亡益也不如取宏治之不辩自直矣
会摄县事即逮捕验治五日得其奸言于升流宏邓
州一县相贺给事中张问居里中谓仲衍曰谚云锄
一恶长十善君之谓也
胡稷言
按苏州府志稷言字正思世为永康人因祖葬吴下
遂家于苏少学文于宋祁得古法长有志节以所著
时议献范仲淹称之既从胡瑗学遂精经术以特奏
补官调晋陵尉历主鄞县簿山阴丞以不能究所施
乞致仕即所居临顿里筑小圃自比靖节种五柳名
其堂淡然寡欲独喜延引后辈日晡不复饮食客至
具熟水一杯而已年八十余卒
杨梦龙
按宁国县志梦龙字元升少习礼记仪度端整然诺
不苟郑西园深器之两预乡荐推恩出仕三调为鄱
阳丞一郡疑狱悉委拟断剖决如流部使者惊喜争
以改官状荐梦龙曰吾老矣讵敢妨少俊进取也辞
至再三使者益加敬待秩满不复谒选隐居天目山
之阴
金
孛朮鲁福寿
按金史忠义传福寿为唐邑主簿大元兵攻唐邑福
寿与战死之赠官三阶赙钱五百贯
王汝梅
按金史隐逸传汝梅字大用大名人始由律学为伊
阳簿秩满遂隐居不仕性嗜书动有礼法生徒以法
经就学者兼授以经学诸生服其教无敢为非义者
同业尝悯其贫时周之皆谢不受后不知所终
元
胡长孺
按元史胡长孺传长孺字汲仲永康人咸淳中外舅
徐道隆为四川宣抚参议官从之入蜀铨试第一授
迪功郎复拜福宁州倅会宋亡退栖永康山至元二
十五年诏下求贤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
授扬州元贞元年移建昌适录事阙官檄摄程文海
方贵显其外门侵官道亟命撤之至大元年转台州
宁海县主簿阶将仕佐郎大德丁未浙东大祲戊申
复无麦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救荒之令敛
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
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于民
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
察怒曰汝胆如山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
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
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新有铜岩恶少年狙伺其
间恒出钞道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
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卒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
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
俾尽通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民荷溺器粪田偶触
军卒衣卒抶伤民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民来诉
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
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群妪聚浮屠庵诵
佛书为禳祈一妪失其衣适长孺出乡妪讼之长孺
以牟麦置群妪合掌中命绕佛诵书如初长孺闭目
叩齿作集神状且曰吾使神监之矣盗衣者行数周
麦当芽一妪屡开掌视长孺指缚之还所窃衣长孺
白事帅府归吏言有奸事屡问弗伏者长孺曰此易
易尔夜伏吏案下黎明出奸者讯之辞愈坚长孺佯
谓令长曰颇闻国家有诏盍迎之叱隶卒缚奸者东
西楹空县而出庭无一人奸者相谓曰事至此死亦
无承行将自解矣语毕案下吏嚾而出奸者惊咸叩
头服罪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赎焉兄妻爱
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长孺曰尔非
吾民也叱之去未几治盗长孺嗾盗诬兄受步摇为
赃逮兄赴官力辨数弗置长孺曰尔家信有是何谓
诬耶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辄持至验之
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遂归焉其行事
多类此不能尽载延佑元年转两浙都转运盐使司
长山场盐司丞阶将仕郎未上以病辞不复仕隐杭
之虎林山以终
侯玉
按蒲圻县志玉字德润济阴人号梅轩至正十八年
为蒲圻簿守己俭约居常纸衾菜饭□事抚民类多
仁爱邑之士民颂其德政形之声诗后迁建昌经历
旧志载诗云纸衾清胜芦花被菜饭香于苜蓿盘可
以觇玉之介矣
吴师尹
按吉安府志师尹字莘乐永新人登元进士授永丰
丞大书厅事自誓不欺政化大行秩满当去民歌之
曰我有田畴我既治之我有徭役谁其除之丞哉丞
哉岂弟父母更我户籍免我荼苦子孙孙子与棰楚
辞丞兹去矣如何勿思受代将行适岁大歉府檄如
他郡乞籴师尹请之赣赣守重其贤为出粟二千石
助焉民赖以多活复摄庐陵鞫死狱释良民之冤者
六人后丁迁革之际归隐连里之桂冈学者称桂冈
先生
县佐部名臣列传二
明
仲敬
按广东通志敬洪武元年授香山县丞旧治在城内
元末徙于莲峰经兵燹废敬至访旧址经营之学宫
廨舍莫不犁具复劝农桑抚流移所张弛民皆便焉
忽值寇至众情仿徨敬躬捍御之寇宵遁百姓安堵
敬之力也竟卒于官士民哀之
蒋宫
按仪真县志宫字伯雍洪武初擢开封府兰阳县丞
地当南北要冲兵燹之余寇盗充斥民居存者十二
三宫广为召募一年复业户余五千捍患弭灾掩胳
埋胔通商贩理冤滞安反侧开学校崇德义邑人大
和生平所著有经说文集百卷祀乡贤
曾衍文
按绍兴府志衍文字伯曼庐陵人性嗜学攻诗文洪
武初为新昌簿勤惠廉洁甚着声称政暇不喜谈吏
务辄与邑中高士相唱和所刻有濮泉稿壑舟记邑
人至今重之
廖钦
按明外史循吏传钦字敬先吉水人好学通经术洪
武四年应召至京试才学优等授河内县丞以忠信
导民未几化其俗县当孔道民疲于供亿钦尝以己
力助之税务侵课钱连坐者众悉□匿太行山钦曰
民窜矣急之益不可得盍缓诸示我以期不效并责
我上官听之乃列侵课者姓名榜于市使人招之民
素信钦皆还集未及期课足罪皆获释而他郡械系
者至相属于道民益德钦曰微我公我其获免乎八
年调吴江丞吴江故有堤护田数千顷岁久而坏害
于耕事闻命有司修筑期甚迫同官畏其难咸假他
事以避去钦怡然任之即诣堤所计工费召父老谕
之曰堤成利在民不成祸在我尔其勉诸于是民争
相赴工如期而竣后去任值河内亏课钱三千有奇
典守者以诬钦钦不辨谪役凤阳河内吴江民闻之
咸为助役获释归无何里中无赖子构钦兄弟咸就
逮钦谓弟曰我两人倘不幸如老亲何莫若我任辜
尔归尚得事亲不然俱毙无益也弟不可兄弟相让
于庭主者为动容由是弟获宥谪钦远戍数年以老
病放还道经河内民见之曰是我昔人廖父也钦绐
曰我商人非尔丞乃聚少长争识之罗拜于前钦不
能隐竞持酒殽为寿明日又各赍缣遗之须臾至数
百钦辞不受民固请钦拒益力民恳请百方钦知不
可却一夕遁去
周舟
按明外史廖钦传舟永嘉人洪武时为宝庆之新化
丞明敏有治才廉勤奉公门无私谒核民贫富为三
等徭役惟均故民不扰而事易集讼狱文牒不假手
吏胥故下不敢为奸数年流亡尽复境内晏然以绩
最擢吏部考功主事既而民相率诣阙言自舟去职
县政复扰民不安业乞令舟再任帝喜命礼部宴赏
而遣之
高彬
按明外史廖钦传彬为归安丞以诖误连坐其部民
赴阙言彬在职公廉未尝以事扰民民获安业乞矜
宥帝即还之
刘郁
按明外史廖钦传郁为曹县主簿得民心亦坐累被
征耆民杨德等伏阙下称其廉勤爱民立命还任
纪惟正
按明外史廖钦传惟正为衡山主簿刚正有为洁廉
自守为同列所忌因事陷之逮至刑曹得白即擢陕
西右参议
彭豫
按明外史循吏传豫字叔介泰和人受业乡先生刘
霖学行有闻洪武中两被荐征诣京师皆以疾辞建
文时就聘为万安训导以上书言事擢香山县丞地
远俗嚚为政者多尚猛豫独以宽久而民皆化服卫
卒豪横夺良民田豫毅然曰卒敢擅夺民产耶田不
还吾必不贷卒知不可犯悉还之有大猾恒持官府
短长众皆摇手不敢诘豫悉置诸法奸宄敛迹岁大
旱诸人祷不应豫曰安有文具而可以格天者即斋
沐致祷越二日澍雨沾足明年复旱豫再祷雨亦如
之民居火延及官廨豫向火叩头风反火灭民不悦
学虽设庠序数十年生徒尚不知章句豫亲为讲授
诱掖不倦数年后遂有预宾兴登仕籍者在职六年
以老疾致仕旋卒豫事亲孝执丧三年不御酒肉人
未尝见其启齿遇乡里子弟必诲以礼义忠信故其
施于一邑亦多恺悌之政云
徐均
按明外史欧阳铭传铭同时徐均为阳春主簿以强
直知名阳春故春州也地多瘴疠使者行部辄托故
避去土豪得盘踞为奸县官至辄饵以厚赂从而把
持之莫敢忤均至县吏曰应往视莫大老均叱问何
人云此洞主老病家居宜往就见均曰此非王民耶
乃敢屈县官不来且诛莫大老乃肩舆入谒礼甚倨
均廉得其不法事系之狱诘朝以安石榴数枚入馈
皆黄金美珠也均不一视械送之府府官竟受赇纵
归归而复致前馈均发怒欲捕治之而府檄下调均
摄阳江阳江大治无何以忧去官
周岐凤
按莱州府志岐凤吉水人洪武间由教职任即墨主
簿通达治体遇事敢言先服阕在京言经国利民四
事承委登州释死罪四十五人民间利害获奏允者
甚多历升职方员外郎年七十致仕卒于家
万鹏举
按吉安府志鹏举镇江人洪武间为万安县丞廉平
勤敏有豪民刘仲贤以攘牛杀邹君瑞父子五人历
时已久邹妪始觉执牒诉诸县惧不得尸弗录妪词
妪哭于庭三日鹏举录之俄有大蜂五聚案麾去复
至鹏举乃祝曰尔信为邹之鬼耶明日再聚吾案如
期蜂复集犹未之信连与蜂期咸如初乃抵刘舍反
覆踪迹之忽见五蜂飞集竹坡鹏举令左右具锸斸
之四尸藏竹下如生惟孩童尸未获蜂复导至榆木
下环绕而悲鸣发之孩体已腐唯其首独存狱具斩
刘市中
陆升
按广西通志升字彦升灵川人洪武中举于乡授分
水县丞永乐间改临高有循声时久旱焚香祝天夜
梦老妪诉冤厥明获诈称牙兵者至诘之永宁乡符
侬也因得其杀伯母状置之狱天大雨解学士缙过
临高为题雪冤致雨卷及吟松诗赠之转兴隆经历
卒
刘干
按苏州府志干字孟桢修武人先授岷府纪善永乐
初浙西大水干从夏尚书原吉来治改长洲丞兼理
农事秩满以母丧去官民遮留悃切事上闻复任干
宅心仁厚性操廉白每出劝农周行塍垄呼老畯问
所病苦慈孺之色溢于眉面所至民欢迎曰父母来
矣岁饥民输后期上官谴责以身当之曰此丞之怠
职也请代其罚人有过当笞惟喻以理终不下鞭棰
无不心服县居不障风雨敝服恶食由之泰然洪熙
元年卒于官无以为敛邑民严思敬等敛之顿于郊
西僧舍及将归葬士庶陈奠道傍悲悼若丧所生士
人郭仪留其衣冠于半塘侧聚土葬之名曰刘公墩
详见郡人楼文渊所撰墩记
鞠斌
按绍兴府志斌永乐初为山阴簿性宽仁不施鞭扑
而吏不忍欺莅政数月庭无滞狱寻被征擢
刘亨
按明外史本传亨字嘉会除武进丞修学校课农桑
恤孤寡表节义毁淫祠县傍作善教坊再思亭风励
民庶讼省野辟流亡来归赐玺书褒劳县民李德茂
等作乱白郡守禽戮之谕降其党成祖即位有言亨
在建文时上书改官制者又坐他事罢归遂杜门不
出
黄彪
按黟县志彪江西临川县人由吏员永乐七年为黟
县丞嫉恶扬善讼简赋平公勤廉明抚字有方本县
税粮除存留官俸所有余折收苎布后改征棉布县
境土地阴湿不产棉花民患之彪具实以闻诏从之
民大悦卒于官莫不洒涕
初灏
按安陆府志灏字永清进忠子少有至性痛父不逮
养奉母竭力餐□或不给读书为文淡然自足宣德
十年以贤良方正举授清河主簿在官民安其政冰
蘗之操始终不渝人称孤松傲雪
张祯
按明外史何聪传祯上海县丞也民以抚字有方乞
用为知县巡抚周忱为请吏部以未及九载难之帝
曰民之所欲不可拂也即许之祯果有善政
熊观
按明外史何聪传观历城县丞也九载满民言观持
身廉谨政尚宽平今县令缺官乞以观代吏部言法
不当从帝曰吏之贤否视民之向背民于令之去不
加意而惓惓于观其贤不肖可知矣遂许之
王懋本
按明外史何聪传懋本吴江县丞也初以剩员当汰
民称其勤慎廉能得留已丁忧服阕需次京师会县
缺正官民走伏阙下请即用懋本吏部以掾吏出身
持不可帝曰懋本既有去思安计资格其从之第毋
着为令
古初
按明外史何聪传初黔阳主簿也监司考其老疾送
之吏部县民不服相率叩阍言初□职期年清谨任
事化服峒猺实非老疾乞还之小民下巡按御史廉
问果如民言乃还初而夺监司俸半岁
金华
按苏州府志华萧山人正统初为昆山丞承委勘灾
伤田至乡见百姓贫苦流涕不食曰田禾虽间有可
望纔十之一二若作全熟何以办秋征乎同僚或为
之虑华慨然曰脱有罪华自任之竟以荒白是岁得
准灾民不告饥乡无盗贼及卒民悲思之
濮瑾
按广德州志瑾字良玉号西峰天顺癸未选贡任宁
阳县丞鲁地饥民困俵马力请当道疏免议贷两淮
盐贾积储得银一万七千两鬻粟计口分给量时接
济全活甚众明年再饥曲阜汶上肥城尤甚复上议
得便宜行事所至发官帑出私粟以救老□教壮者
采山钓水为食民赖以苏会兖属二十七州县屡歉
负国储有司峻法追逋弗克藩司良瑾委督瑾集负
民于庭至诚晓谕悉纵其累逮民咸感泣输负争先
虽寸丝尺帛平值登收不逾月报竣泰岳香税旧额
二万有奇三委瑾摄增十之二三时新建德藩府属
郡派办物料瑾与督办躬诣留都采买较他贸价杀
三秋毫无染指在邑九年上官廉其治状交疏特荐
以亲老乞归邑民赴阙奏留者数千人公议祠名宦
正德十有三年祀乡贤
弘勋
按绍兴府志勋归德人成化初以吏除余姚簿事母
以孝闻居官廉洁不取民一钱海溢堤坏率众修治
多称其功
宋瑚
按广西通志瑚崇善县人成化戊子举于乡初授蒙
城县贰多善政时蒙城荒旱民绝食公度其地可艺
南山麻菜因密遣家人回乡取种数斗发县民树之
菜成活人甚众蒙人德之呼为宋公菜
王鉴
按苏州府志鉴字克明吴桥人弘治三年主吴江簿
守己廉洁常禄之外一介不取其弟自故乡来不悦
遣归太学生申显知其乏资也馈米一斛已而弟行
卒召申生还之有马役来谒循例献白金一两怒掷
廷下草中其人言大人不受当见还奈何弃之因笑
曰此吾过也命于草中觅还之每公晏同僚皆锦绣
鉴独衣布袍了无惭色有规之者叹曰吾见世之黩
货者多矣归则随手荡尽惟留丑声于世耳且朝廷
使吾来此作官不使吾作盗也言者愧服在任九年
满去邑人作清官歌以美之
吴孟谦
按广东通志孟谦莆田人家贫为府小吏性峻洁容
止端严同列对之无敢偷惰弘治三年为顺德丞民
供折薪钱叹曰丞何功其受此哉番禺后山之役奉
檄转饷盘运久多浥捐不足孟谦自以奉偿人无知
者寻卒于官庶吉士邹智诔之曰君裳萧疏君貌
公庭如寺诗思如水李承箕志顺德传孟谦廉吏
智承箕皆闻人世以此益知孟谦
汪显
按蒲圻县志显号迟钝婺源人由贡士弘治四年铨
丞蒲圻律身清介资性慈祥理军匠筑渠堰务以德
兴治尝悯愚氓困刑欲其崇让自平遂口占对联揭
示乡城云今日刑明日刑何日无刑东家让西家让
谁家不让民佩向化焉寻卒于官父老悼之
刘希贤
按绍兴府志希贤宣城人弘治中为余姚簿性狷介
不以家累自随遇事有执持每与上官抗至死无悔
死之日箧中惟存俸银五钱帕二方而已官为殓其
丧归之
李文
按宣城县志文字载道峄县人弘治中由监生为宣
城主簿操洁奉公初邑学文庙以附府辍祀文始行
春秋二仲释菜礼因着为令捐俸创双溪石梁至鬻
其家骡车十余辆以充费属兄子贤督焉桥成以艰
去宣人德之名李公桥知县乐頀赠以词云李公桥
下水长流利在千秋誉在千秋
龙浚
按广东通志浚广西融县人正德庚午以掾吏任博
罗县丞时峒贼称乱监司抚之犹潜出剽掠浚主捕
诘单骑诣贼寨视状贼惊曰是将不利于我乃坚壁
鼓噪以恐之浚谕以祸福自引满射寨中其木樵贼
惧开户迎之见其党责之自后无敢肆掠者又尝主
催科羡余一无所私卒于官
魏彦昭
按济南府志彦昭容城人举进士第拜监察御史正
德间谪利津丞时流贼刘七纵横燕赵间其势寖逼
彦昭以津城卑浅夙夜役壮丁增高浚深戒民储戎
器为守御计一日贼骑千余至城河东无船不得渡
会夜大雨河冻贼遂渡河逼城彦昭属官吏集境内
豪俊分地而守请援邻境徙郭外积粟于城内又选
数十轻骑使疾驰城下为疑兵贼至营于西北彦昭
分其众为数队迭出击贼自晨及晡贼度不支以其
众遁去而民获安堵及卒祀名宦
韦商臣
按靖江县志商臣字希尹孝丰人由进士授大理评
事以言事忤旨嘉靖四年出为靖江丞修缮学校日
进弟子□之有行艺者课以经术无事则挥洒赋诗
自适以清白自矢纤芥不染越年迁去登舟时汛风
大作舟人震骇商臣微吟曰舟中若有民间物尽向
碧波深处沉风遂息得渡祀名宦
郭尚达
按大冶县志尚达字孔英福清县吏员嘉靖十三年
任大冶县簿性刚介孤贞绝俗一尘不染有粮长强
遗一鱼越数月以事逮至尚达曰而以我受鱼耶即
命家人持原鱼还之居尝无肉食历九年如一日去
时行李萧然人谓吏名而儒行云祀名宦
周点
按道州志点字伯念生而颖异稍长习举子业试辄
高等督学颜冲宇大鉴赏之且曰得士若尔不独冠
湖以南即全楚无能出其右隆庆改元以选贡应恩
诏授广西柳州府融县主簿当道重其才优礼之未
及二载两广军门檄之以修通志将戒行而病自知
其不能差也入仕惟携二仆病甚援笔作诗一绝嘱
二仆寄其家曰一官寂寞融山下二白龙钟潇水东
寄语儿曹莫惆怅传家惟有孝和忠卒之日融士民
抚棺而哭者盈于署
李三省
按苏州府志三省字思曾郧阳人万历初以岁贡为
吴江主簿升昆山县丞丞职水利而昆邑频年苦潦
三省乘小艇自携米粟循行阡陌间便宜修救未尝
受民一鲑一菜也有范某者煽惑人为佛会自号佛
头诱淫少妇三省得其实缚而挞之至死妖风顿息
其在吴江也常置一竹兜出入舁之及在昆终始一
竹兜而已衬章革带常质子钱家时大宰严清称
之曰居官如李丞天下岂复有墨吏哉已而病卒县
令刘应龙视其含殓顾见□第无帏为之流涕昆民
奉木主附祀柳塘祠
唐同
按广东通志同江夏人万历十二年为番禺丞以清
白闻时令以给谏降谪遇上官僚属多傲会入棘里
正荷校于门同至命尽释之左右不可同叱曰某非
堂官佐贰乎杖左右竟释之出入悉由甬道时上官
俱雅重同欲委摄篆力辞不就乃委知事纪某好作
诗日集词人歌咏于堂同复厉声曰县堂自有政事
催科抚字是其职掌何用此为署官贪欲滥取民间
物料为追还之后竟辞去士民思焉
朱继芳
按靖江县志继芳阳□人以选贡万历二十八年授
靖江丞甫至即革例缗数十项爱民如子厚生吊死
施糜药设义冢皆以俸锾资之御下特峻厉不少假
借尝摄县篆掾属稍舞文辄以法痛绳之官吏肃然
性质俭不御酒肉夏葛冬褐至敝垢不易不谄事上
官于署圃植蔬蓏熟则饷同官曰使共领略此味尤
喜崇饰文教稽求故实如修黉序开西关定滩额皆
悉心为之计经久不苟且粉泽一时公余则赋诗课
子伊吾声达户外其署政之岁麦秀两岐后调武昌
卫经历去之日送者填巷陌随行惟萧然敝橐一老
苍头二女媪绽衣策蹇而已
曾仲文
按江阴县志仲文字汝焕泰和人万历庚戌由岁贡
任江阴簿有俸入辄为民间开义井建仁祠买田设
义冢于君山下民咸德之常部粮至黄河口遇剧盗
提刀斫其胸颈者再皆中船槛升梓潼丞后以王官
来江邑民争致壶浆款之
杨衍
按苏州府志衍万历时为嘉定主簿以慈惠称其在
任值海水啸溢坏民田庐继之以疫令属之行视见
所在萧然道殣相望数还为令泣凡发廪赡饥散药
疗病皆身亲之邑困漕兑岁为漕军跆藉衍能毕力
捍卫既改漕二年以迁去叹曰嘉定非此殆不可以
邑矣
李树敏
按吉安府志树敏扬州人由恩贡万历间授安福丞
精敏能干操执凛凛始至部使者督行田甚迫敏自
治食具出入阡陌间不烦民一馔会计精核昼夜勤
劳不息衙舍如禅院率数日乃一肉食故事令入觐
以丞摄篆奸民乘隙结讼捕吏旁午敏独持简静民
不见吏即决狱率以平恕尝曰吾为尔作衡不敢以
喜怒为轻重也除夕有馈肉者室人误受之既就鼎
亟出以还馈者其清介绝俗多类此亡何病卒士大
夫吏民莫不悲之检其箧无一钱之遗而妻子贸贸
不能为敛或醵钱助之柩乃得归
赵任
按苏州府志任万历时为嘉定丞万里长官仅携一
童自随缉盗多方略未期而四境之内宵柝不惊尝
代同官视渠廉平不扰民乐为用会鹾使者行部至
郡风闻蜚语骤加谴责令以下相顾错愕而士民齐
声暴白然竟以此罢去冤矣
王一令
按广东通志一令字心从江西崇义人由岁贡天启
五年为增城县丞狷介自守凡承问诸讼情法两全
不为苛细檄摄西宁县篆洁己爱民厘弊剔奸直指
王业浩疏荐之仍传檄全粤令诸为佐领者当以一
令为法其见称如此
杨应祉
按大冶县志应祉号锡吾江西上元县吏崇祯壬申
任大冶县丞邑有贿盗诬扳某为盗党应祉鞫知其
冤曰如良心何即报令释之又有乡民女已行聘定
而嫌婿贫乏悔盟应祉立断成婚民称廉明值邑民
哗令蜂拥县堂应祉出数语解散反招忌牵连同败
赵嘉炜
按绍兴府志嘉炜山阴人由监生授四川郫县主簿
崇祯十七年春月到郫甫三阅月献贼奄至蜀有都
江大堰不在郫而在灌灌去乡二十余里簿职宜守
堰嘉炜谓是蜀人生命所关遂昼夜巡守有告以天
社间可避者弗听竟遇贼诱之降不从乃赴水死堰
卒觅知其沉于安家口乃封土以葬
潘国相
按凤阳府志国相字荩廷仕中牟丞邑荒疲城率土
雉时值流寇蹂躏中州民皆逃窜乃请于上台不三
月而易土为砖城堞完整民不见扰抚军帅兵剿贼
猝临城不遑蓐食将有脱巾之呼乃谕城中士民各
出现炊之饭率四城民夫舁至军前兵饱无哗而去
其猝于应变如此迁滇南参军寻解组归林值流寇
焚掠南下长邑居民惊惶与县令坚壁而守令旌其
门曰梓里金城
李万
按建昌府志万字必大南丰人进士历官赣县丞兵
变将尽纵诸囚吏危之万冠裳坐厅上置公牍于前
曰吾受命主狱事囚者得罪于国法奴辈安得纵舍
来当折之既而郡倅檄万同出抚定乱得息第功倅
语曰叛降乱定君之功也抑君老矣以功见让可乎
万欣然让之由是倅峻迁万秩满调赣县丞而倅已
为赣州守兼宪节礼请入幕赣有兵事万坚执不阿
事平上官皆壮之
曹廷慧
按江阴县志廷慧山东人以贡任江阴簿有智略精
骑射邑令钱錞死难后寇复至城守者多鼠窜且劝
偕往廷慧厉声叱之顾其子曰此吾与若死所去将
安之遂奋臂大呼弯弓向贼骂曰吾射贼左眼则中
左眼复骂曰吾射贼右眼则中右眼贼惊布遁去明
日贼作皮障自覆攻城乃置火药束薪中倒之复
击以炮贼稍退在围城中四十余日不寝食欲告急
抚按有儒生薛亶请行募习水者二人与俱七日始
达援兵竟不至有樊参将提卒千余人来廷慧为内
应贼始解去以功升苏州府通判
宗信
按莱州府志信平度人由岁贡任潜山县丞值岁旱
率民凿渠五十余里引塘水以灌田民赖以生叹曰
活我者宗丞乎名其河曰宗丞河卒于官民立祠祀
之
阮琏
按江阴县志琏字重器由贡士任萧山县丞性甘淡
薄赴官不携妻子俸外一毫不取兴利除害敢于有
为邑东滨海潮涨汨没居民死者不可胜纪琏筑堤
捍之民赖以安未及三载升陈州判官乞休归萧民
德之为立去思碑
县佐部艺文一
别卢主簿序 唐王勃
林虑主簿清灵士也达于艺明乎道诠柱下之理驳
河上之义撮其纲统成其卷轴吾侪服其精博时议
称其典要可谓贤人师古老氏不死矣夫灵芝既秀
兰蕙同熏仙凤于飞鹓鸾舞翼何则物类之相感也
况乎同得此义目击道存此仆所以望风投款披襟
请益展转于寤寐殷勤于左右诗不云乎中心臧之
何日忘之然变动之不居乃聚散之恒理琴樽暂离
山川有别惟高明之捧檄属吾人之解带王事靡盬
良时易失盍陈雅志各叙幽怀人赋一言同疏四韵
云尔
授高昌首领予蒲类县主簿制 李峤
敕曲元福拔迹轮台策名会府宜受芝泥之命往参
蒲海之邑可将仕郎守兆庭蒲类县主簿
蓝田县丞厅壁记 韩愈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
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
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
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
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
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
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
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
京师再进再屈于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
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
塞职既禁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
丞负余则尽□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丞
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
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
若相持水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哦
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
知制诰韩愈记
武功县丞厅壁记 柳宗元
商颂曰邦畿千里周制曰千里之内甸服□梁谓之
寰内诸侯为王内臣其制甚重今京兆尹理京师部
二十有三县幅员之广其犹古也县之长曰令其贰
白丞丞之位正八品下盖述六职以辅其令也秦汉
有丞相令尚书有左右丞御史有中丞至于九卿之
列亦皆有丞下以达天下之县政有小大其旨同也
武功为甸内大县按其图古后稷封有之地秦作
四十一县美阳武功各异至是合焉盖尝为稷州
已而复县其土疆沃美高厚有丘陵坟衍之大其植
物丰畅茂遂有秬秠藿菽之宜其人善树艺其俗有
礼让宜乎其大雅之遗烈焉贞元十五年改邑于南
里既成新城凡官署旧记壁坏文逸而未克继之者
后三年而颍川陈南仲居是官邑人宜之号为简靖
因其族子存持地图以来谒余为记夫以武功疆里
之大人徒之多而陈生以简靖辅其理斯固难矣汉
高帝尝诏天下凡以战得爵七大夫公乘以上令丞
与抗礼故为吏益难今天子崇武念功与汉初相类
分禁旅以守县道武功为多陈生为丞于是而又职
盗贼其为理无败事吾庸可度哉为之记云
盩厔县丞厅壁记 沈亚之
盩厔道巴汉三蜀南极山不尽三十里北阻渭短长
之补与南而近其野半为泽麓故鼠倚穑而居虽善
捕伐不能无伤于稼说者以为汉武帝尝夜出射熊
于是而田人辄留执帝从者由此观之民情阻狠古
为难理时犹逼畏指谏即稍罢然佞臣竟以帝耻不
忘遂籍民人田为五柞长杨矣今又徙瓯越卒留戍
邑中神策亦屯兵角居俱称护甸而三蜀移民游手
其间市闾杂业者多于县人十九趋农桑者十五又
有太子家田及竹囿皆募其佣艺之由是富民豪农
颇输名买横缓急以自蔽匿民冒名欺偷浮诈相谬
虽贤宰处之而丞与曹或不类亦不能尽枉直之情
也夫丞之职也赞宰之政以条诸曹其有不便于民
者丞能得不可今丞也余从祖居之既满岁民诤不
作如此则宰之所宰丞之所赞可谓知方也已长庆
初余思相如进谏之风南历长杨至于射熊五柞访
其遗迹因退舍是邑遂悉论山川俗里之事题于丞
之署云
济源县主簿吕师民考词 宋傅尧俞
古者三载考绩今则岁第之非责吏事严切谨密者
哉前件官两会其课有劳无疵亦可谓勤吏矣可考
中中
主簿王正臣守秘书省校书郎致仕制
王安石
□某尔仕焉而欲去其位故吾宠以官署之官夫还
州县之劳而就里居之佚无赋徭之役而有重禄之
加惟慎厥终乃其不愧可
太庙斋郎黄景先守常州宜兴县主簿制
前人
□某尔考以使事没身于瘴疠故尔得序于有司往
践一官其思所以保禄位而无失前人义方之训可
李资潍州兆海县主簿制 前人
□某尔父以身死制而加尔以一命之荣今又以尔
母有言而使得佐于大邑能以忠顺保其禄位而守
其祭祀者士之孝也往其祗服可不勉哉可
县佐部艺文二
诗
赠王主簿二首 南齐谢朓
日落窗中坐红好颜色舞衣襞未缝流黄覆不织
蜻蛉草际飞游蜂花上食一遇长相思愿寄连翩翼
清吹要碧玉调弦命绿珠轻歌急绮带含笑解罗襦
余曲讵几许高驾且踟蹰徘徊韶景暮惟有洛城隅
自御史左授山阳丞 唐魏求己
朝升照日槛夕次下乌台风竿一眇邈月树几徘徊
翼向高标敛声随下调哀怀燕首自白非是为年催
送苏主簿赴偃师 张九龄
我与文雄别胡然邑吏归贤人安下位鸷鸟欲卑飞
激节轻华冕移官徇彩衣羡君行乐处从此拜庭闱
春日宴宋主簿山亭得寒字 宋之问
公子正邀欢林亭春未阑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窗覆垂杨暖□侵瀑水寒帝城归路直留兴接鹓鸾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孟浩然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赠任城卢主簿 李白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
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前人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
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 前人
吾家青萍剑操割有余闲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岐路间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答裴丞说归京所献 韦应物
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家贫无僮仆吏卒升寝斋
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谁复知次第濩落且安排
还期在岁晏何以慰吾怀
送渑池崔主簿 前人
邑带洛阳道年年应此行当时匹马客今日县人迎
暮雨投关郡春风别帝城东西殊不远朝夕待佳声
任洛阳丞答前长安田少府问 前人
相逢且对酒相问欲何如数岁犹卑吏家人笑着书
告归今未得荣宦又知疏日日生春草空令忆旧居
送崔主簿赴夏阳 岑参
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
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多知君新称意好得奈春何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前人
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玉关西望肠堪
断况复明朝是岁除
酬岑主簿秋夜见赠 高适
舍下蛩乱鸣居然自萧索缅怀高秋兴忽在清夜作
感物我心劳凉风惊二毛池枯菡死月上梧桐高
如何异州县复得交才彦汨没嗟后时蹉跎耻相见
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独有江海心悠悠未尝倦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前人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前人
华馆曙沉沉惟良正在今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
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向风□戟户当署近棠阴
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送蓨县刘主簿楚 韩翃
起家得事平原侯晚出都门辞旧游草色连绵几千
里青骊躞蹀路旁子花深近县宿河阳竹映春舟渡
淇水邺下淹留佳赏新群公旧日心相亲金盘晓鲙
朱衣鲋玉簟宵迎翠羽人王程书使前期促他日应
知举鞭速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赠长洲何主簿 前人
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
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
送阳翟张主簿之任 独孤及
旧闻阳翟县西接凤高山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少年当效力远道岂辞艰迟子扬名后方期彩服还
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 戴叔伦
将归汾水上远省锦城来已泛西江尽仍随北雁回
暮云征马速晓月故关开渐向庭闱近留君醉一杯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崔峒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赠李主簿 周贺
税时兼主印每日得闲稀对酒妨料吏为官亦典衣
案迟吟坐待宅近步行归见说论诗道应愁判是非
夏日题武功姚主簿厅壁 朱庆余
亭午无公事垂帘树色间僧来茶动吏去印□闲
傍竹行寻巷当门立看山吟诗老不倦未省话官班
送洛南李主簿 温庭筠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
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送李频之南陵主簿 许棠
赴县是还乡途程岂觉长听莺离灞岸荡桨入陵阳
野蕨生公署闲云拂印□晴天调膳外垂钓有池塘
重阳日送洛阳李丞之任 方干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
且倾浮菊酒聊拂染衣尘独恨沧洲侣愁来别故人
赠咸阳王主簿 郑谷
可爱咸阳王主簿穷经尽到昔贤心登科未足酬多
学执卷犹闻惜寸阴自与山妻舂斗粟祇凭邻叟典
孤琴我来赊酒相留宿听我披衣看雪吟
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崔涂
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身从谪宦方沾
禄才被椎埋更有声过县已无曾识吏到厅空见旧
题名长江一曲年年水应为先生万古清
赠南陵李主簿 曹松
外邑官同隐宁劳短吏趋看云情自足爱酒逸应无
簟席弹棋子衣裳惹印朱仍闻陂水近亦拟棹菇蒲
宿长安苏雍主簿厅 李洞
县对数峰云官清主簿贫听更池上鹤伴直岳阳人
井锁煎茶水厅关捣药尘往来多屣步同舍即诸邻
寄鱼台主簿傅翱 宋王禹偁
听说鱼台景最奇鲍参军到语多时天晴绿野悬渔
网木脱空城露酒旗锦掷鲜鳞红泼剌雪翻寒鹭白
褷仍夸县尹风骚客应有秋来唱和诗
张主簿东斋 欧阳修
官舍掩寒扉聊同隐者栖溪流穿竹过山鸟入城啼
宾至高谈胜心冥外物齐惟应朝枕梦长厌隔邻鸡
送番禺杜杆主簿 梅尧臣
行识桄榔树初窥翡翠巢地蒸蛮雨接山润海云交
讼少通华语虫多入膳庖不须思朔雪梅吐腊前梢
谢陈仲襄主簿惠诗卷 周紫芝
霜雪频欺老芝兰日斗芳官犹似仇览句拟学韦郎
郊岛无前辈曹刘可雁行他年尚相见此地必升堂
题太和主簿赵昌父思隐堂 杨万里
西昌主簿如禅僧日秋菊嚼春冰西昌府舍如佛
屋一物也无惟有竹俸钱三月不曾支竹阴过午未
晨炊大儿叫怒小儿啼乃翁对竹方哦诗诗人与竹
一样瘦诗句与竹一样秀故山苍玉摇绿云月梢风
叶最关身劝渠未要思旧隐且与西昌作好春
别葛德裕主簿 王庭珪
官冷身闲簿领稀时从物外赴襟期凭君少缓青丝
鞚为我聊倾碧玉卮野寺石泉秋煮茗松窗雪屋夜
论诗悬知别后东风近先寄寒梅第一枝
喜雨柬权邑蔡丞 刘宰
高槐障午暑巨竹摇清风中郎百世英一官此从容
心事付溟鸥年光占候虫客来欲有言一笑抚双松
曰余不负丞哦诗有新工天意亦怜才要施及物功
适此岁洊饥旱气日蕴隆雨应长官祈犹未周四封
雁鹜抱文书朋来立庭中公曰旱既甚此理贵感通
絜齐走群望精意格苍穹西山殷其雷万迭耸云峰
南湖飞霹雳仿佛追蛟龙斯须天壤间万象俱晦蒙
飞湍连日夜一洗旱魃空树艺走丁壮欢呼沸儿童
岁功已权舆余闲清缿筒行歌何所云丞哉宁负公
次韵史主簿雨夜见寄 乐雷发
水长许由溪春寒入竹扉几人听夜雨唯我怯单衣
树罅青灯耿篱根白菌肥明朝有忙事推枕问渔矶
答柴主簿 林景熙
相隔云江有梦寻篇诗寄旧重兼金山林未遂鹿麋
性风雨空愁葵藿心老去十年看剑在秋声一夜入
灯深铜盘消息无人问寂寞西楼待雁音
送九万兄之乐清主簿 元贡奎
宿云淡朝暾春风散轻寒振衣既行迈惨别情所难
王事劳蹇蹇征车戒桓桓孰云枳棘微蔚此五采翰
海县还靡俗江涛激回澜道路岂不遥怀居诚匪安
勖哉西都秩愿言继弹冠
送吴主簿之官石埭 何中
簿领池州去开帆带雨微当令公事简见说县人稀
云入九华碧雁惊秋浦飞丁宁桥下水官满载书归
慈溪簿白桂子芳去思碑诗 叶恒
猗与簿君学优而仕顾我慈溪发迹之始必疏其源
必蹈其轨有纬有经遂底千里惟此慈溪纯孝之乡
君子戾止井井纪纲既耕而食既织而裳我夫我妇
孰使田桑曰雨则雨曰旸则旸匪忒匪僭一秉故常
天朝需材行则大用毋挟一隅四海斯共宁不怀思
惧咈群众勒彼康庄以着舆颂
送倪东江之上元县主簿 李存
沙头烟际挹征襟嚼尽梅花出短吟乡党又成千里
别功名聊尽百年心东南形势风流远吴晋山河苍
莽深此去吟边有高迈客尊应与尔同斟
赠杨君济县丞 谢应芳
我昔昆山锄白云高轩访我麋鹿群我今长洲钓明
月君复过此寂寞滨感君相知式相好与君谈笑开
怀抱坐分半席白鸥沙满目青山净如扫社公雨晴
风作恶村北村南花自落劝农来往杏花村鸡犬不
惊田舍乐君归哦松坐松阴我舟更入菇蒲深钓钩
无饵勿语人但说烟波无处寻
送陈思可主簿赴进贤任 明苏伯衡
一别十五年倏忽若昏旦相逢京城中幸脱戎马乱
宦游我何成鬓发子已换留连一尊酒寂寞四门馆
剪烛听寒雨话旧过夜半居然消百忧莞尔成一粲
维子才且贤文采甚焕烂起从有道征国光方纵观
谓宜置馆阁鸿猷藉宣赞如何奉明命钩考亲吏案
黎庶乃邦本疾痛资抑按要将远猷敷可以小邑玩
心怀简书畏迹逐萍梗散席挂遇顺风潮生失远岸
昨夕簪云盍今朝袂还判后会复何时临岐重嗟叹
送孙主簿之德清 高启
山水匝秋城君行思已清道逢迎吏拜田杂戍人耕
地远知边信家贫称县名应移一琴去相和长官鸣
孙
善琴
送曾主簿之平乐 前人
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蛇飞山苦雾鹏运海多风
木魅常欺客花蛮少学农县厅何处在榕树晚阴中
送黄主簿之湖州归安 前人
我歌柳恽诗送子南汀发山城逢社雨绿树啼莺歇
留连孤艇迟惆怅双瓶竭高士尚为簿休惭府中谒
无事坐闲厅弹琴看湖月
赠张主簿 前人
离离平阜禾纂纂横林枣客行爱乐土秋晚华亭道
停烛春纺迟鸣榜潭鱼早借问何能然年来县官好
送萧县丞朝京 张羽
天官妙选待才贤茂宰清名众所传漠漠去帆冲暮
雨萧萧行李似当年逶迤客路趋京口迢递王城在
日边为说乌程民吏待金陵酒美莫留连
送赵县丞之任招远 罗□
海上群山鱼立头待君单骑入登州飓风夜半惊批
屋蜃气朝来看吐楼谚数漫从群吏听耳真聋有府
公留寅宾出日今何处好与乘闲款款游
送陆丈移官海丰丞 王登
官舍有余清无言政未成头从潮上白水在橐中轻
过鲁无鱼食归吴借马行簿书期倘暇一问济南生
县佐部杂录
风俗通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
所亭中民有争讼吏留辨处勿失其政也案颜师古
曰亭长者主亭之吏也亭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
交州记秦兼天下又除附庸为乡有乡则有旅今之
啬夫是也乡之为言境也言在人境域之中是社稷
之臣非王所置故言乡也夫之为言扶也扶助县国
无自专之威为主民之吏当爱人故言啬也
通典唐人呼县丞为赞府李白又有赞公少公之称
称主簿曰少尹亦曰上辖
朱子语录鄂渚教官阙朱子曰某尝劝人不如作县
丞随事犹可以及物
山堂肆考相书占气要诀曰口中有黄气如龙七十
日迁为丞也故唐张鷟云九千里之丹凤自下升高
七十日之黄龙从微知着
日知录汉书百官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
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
食佐吏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
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侥三老掌教化啬夫职
听讼收赋税游侥侥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
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高帝纪二年
二月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
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
尉以事相教复勿繇戍此其制不始于秦汉也自诸
侯兼并之始而管仲蒍敖子产之伦所以治其国者
莫不皆然而周礼地官自州长以下有党正族师闾
胥比长自县正以下有鄙师酇长里宰邻长则三代
明王之治亦不越乎此也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
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若网之在纲有条而不紊
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且守令之不足任也
而多设之监司监司之又不足任也而重立之牧伯
积尊絫重以居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者虽得公
廉勤干之吏犹不能以为治而况托之非人者乎后
魏太和中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
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
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三载
无愆则陟用陟之一等孝文从之诏曰邻里乡党之
制所由来矣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
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
讼息史言立法之初多称不便及事既施行计省昔
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后周苏绰作六条诏书曰
非直州郡之官皆须善人爰至党族闾里正长之职
皆当审择各得一乡之选以相监统隋文帝师心变
古开皇十五年始尽罢州郡乡官而唐柳宗元之言
曰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
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由
此论之则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其灼然者
矣故自古及今小官多者其世盛大官多者其世衰
兴亡之涂罔不由此汉时啬夫之卑犹得以自举其
职故爰延为外黄乡啬夫仁化大行民但闻啬夫不
闻郡县而朱邑自舒桐乡啬夫官至大司农病且死
嘱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
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
郭外民共为起冢立祠岁时祀祭至今不绝二君者
皆其县人也必易地而官易民而治岂其然哉
县佐部外编
益部耆旧传王纯为郿令牦亭有鬼每杀止客纯直
入亭止宿至夜半有女子称冤曰妾涪令妻也过此
亭亭长杀之妾十余口埋楼下夺取财物亭长今门
下游侥是也其旦召问游侥具服其罪
县佐部纪事
史记张释之传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
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
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者文帝曰吏不
当如是耶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任安传安为亭长邑中人民俱出猎安常为人分麋
鹿雉兔部署老小皆喜曰任少卿分别平
汉书黄霸传霸为颍川太守务在成就安全长吏许
丞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
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注
如
淳曰许县丞
赵广汉传广汉尝记召湖都亭长湖都亭长西至界
上界上亭长戏曰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亭长既至
广汉与语问事毕谓曰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
为致问亭长叩头服实有之广汉因曰还为我谢界
上亭长勉思职事有以自效京兆不忘卿厚意
孙宝传宝以明经为郡吏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属
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设储偫宝自劾去忠固还之
心内不平后署宝主簿宝徙入舍祭请比邻忠阴
察怪之使所亲问宝前大夫为君设除大舍子自劾
去者欲为高节也今两府高士俗不为主簿子既为
之徙舍甚说何前后不相副也宝曰高士不为主簿
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独自高前
日君男欲学文而移宝自近礼有来学义无往教道
不可诎身诎何伤且不遭者可无不为况主簿乎忠
闻之甚□上书荐宝经明质直宜备近臣为议郎迁
谏大夫
朱邑传邑少时为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
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
敬焉
先贤传逢萌为县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
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至王莽
时解冠挂东都门而遁
后汉书张元传元迁陈仓县丞清净无欲专心经书
方其讲问乃不食终日及有难者辄为张数家之说
令择从所安诸儒皆伏其多通着录千余人元初为
县丞尝以职事对府不知官曹处吏白门下责之
第五伦传伦为乡啬夫平徭赋理怨结得人欢心自
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
齐
郑弘传弘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
之召署督邮
注
谢承书曰为灵文乡啬夫爱人如子
续汉志曰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人农桑振救乏
绝
缪彤传彤仕县为主簿时县令被章见考吏皆畏惧
自诬而彤独证据其事掠考苦毒至乃体生虫蛆因
复传换五狱逾涉四年令卒以自免
汝南先贤传李宣之子名表宋公令寇端召为主簿
表不乐为吏于寺门中焚烧衣帻端怒收表欲杀之
陈仲举闻之至宋公欲请表先过宣宣问何故来曰
欲见寇令请足下儿宣曰吾子犯罪罪当死如有白
君岂妄杀人宜此还端追问仲举仲举具以语之端
乃叹曰李宣烈士也即原之
后汉书郑元传元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
乐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
五元先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
吴志孙坚传坚府召署假尉会稽妖贼许昌起于句
章自称阳明皇帝扇动诸县众以万数坚以郡司马
募召精勇得千余人与州郡合讨破之刺史臧旻列
上功状诏书除坚盐渎丞数岁徙盱眙丞又徙下邳
丞
注
江表传坚历佐三县所在有称吏民亲附乡里
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接抚待养有若
子弟焉
南齐书江传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叹曰
风流不堕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山堂肆考唐王绩大业中授秘书正字不乐在朝求
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因解去
唐书唐临传临为万泉丞有轻囚久系方春农事兴
临说令可且出囚使就畎亩不许临曰有所疑丞执
其罪令移疾临悉纵归与之约囚如期还
王义方传义方贬吉安丞道南海舟师持酒脯请福
义方酌水誓曰有如忠获戾孝见尤四维廓氛千里
安流神之听之无作神羞是时盛夏涛雾蒸涌既祭
天云开露人壮其诚吉安介蛮夷梗悍不驯义方召
首领稍选生徒为开陈经书行释奠礼清歌吹钥登
降跪立人人悦顺
贾曾传曾父言忠补万年主簿护役蓬莱宫或短其
苛高宗廷诘辩列详谛帝异之
韦维传维对策高第擢武功主簿督役干陵会岁饥
均力劝功人不知劳坐徐敬业亲贬五泉主簿
李尚隐传尚隐举明经再调下邽主簿州刺史姚班
说其能器之
张柬之传柬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年
七十余矣对策者千余柬之为第一
徐齐聃传齐聃子坚迁万年主簿天授三年上言书
有五听令有三覆虑失情也比犯大逆诏使者勘当
得实辄决人命至重万一有不实欲诉无由以就赤
族岂不痛哉此不足检下之奸乱适长使人威福耳
臣请如令覆奏则死者无恨又古者罚不逮嗣故郄
芮乱国而缺升诸朝嵇康蒙戮而绍死于难则于他
亲不复致疑今选部广责逆人亲属至无服者尚数
十条且诏书与逆同堂亲不任京畿缌麻亲不得侍
卫臣请如诏书外一切不禁以申旷荡
刘子元传子元调获嘉主簿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
上陈得失子元上书讥每岁一赦或一岁再赦小人
之幸君子之不幸又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
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
车载斗量杷推□脱之谚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
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后嘉其直不能用也时吏横
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元悼士无良
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大唐新语韩琬少负才华长安中为高邮主簿使于
都场以州县徒劳率然题壁曰筋力尽于高邮容色
衰于主簿岂言行之缺而友朋之过欤景龙中自亳
州司户应制集于京吏部员外薛钦绪考琬策入高
等谓琬曰今日非友朋之过欤昔尝与魏知古崔璩
卢藏用听涅盘经于大云寺会食之旧舍偶见题壁
诸公曰此高邮主簿叹后时耶顾问主人方知足下
乡来常含蓄意祈以相汲今日方申琬谢之曰士感
知己岂期十年之外见君子之深心乎
山堂肆考唐魏谷倚为太原主簿与晋阳簿富嘉谟
新安簿吴少微皆以文词显名称北京三杰
唐书陆元方传元方子景倩为扶沟丞河南按察使
毕构覆州县殿最欲必得实有吏言状曰某强清某
诈清惟景倩曰真清
宇文融传融明辩长于吏治开元初调富平主簿时
天下户版刓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繇赋豪
弱相并州县莫能制融由监察御史陈便宜请校天
下籍收匿户羡田佐用度
苏弁傅弁调奉天主簿德宗出狩而县令计事在府
官属皆惶恐欲遁走弁曰昔肃宗幸灵武至新平安
定二太守坐伏匿斩以徇诸君知之乎众乃定车驾
至储偫毕给帝嘉之
顾少连传少连以拔萃补登封主簿邑有虎孽民患
之少连命塞陷□独移文岳神虎不为害
唐国史补李相夷简未登第时为郑县丞泾州之乱
有使走驴东去甚急夷简入白刺史曰闻京城有故
此使必非朝命请执而问之果朱泚使朱滔也
合璧事类唐大中四年敕曰县有丞簿俗谓之闲官
不领公事殊乖制作之本意
朝野佥载南皮县丞郭务静初上典王庆通判禀静
曰尔何姓庆曰姓王须臾庆又来又问何姓庆又曰
姓王静怪愕良久仰看庆曰南皮佐史总姓王
杭州刺史裴有敞疾甚令钱塘县主簿夏荣看之荣
曰使君百无一虑夫人早须崇福以禳之崔夫人曰
禳须何物荣曰使君娶二姬以压之出三年则厄过
矣夫人怒曰此獠狂语耳在身无病荣退曰夫人不
信荣不敢言使君命合有三妇若不更娶于夫人不
祥夫人曰乍可死此事不相当也其年夫人暴亡敞
更娶二姬荣亦信矣
山堂肆考唐张彖登科为华阴簿为守令所抑叹曰
大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而拘于下位若立身矮屋
之下使人□头不得遂弃官去
翰苑新书唐崔倕为临晋丞处烦应猝铓刃不顿
外史梼杌伪蜀李景为眉山主簿其制名曰旌其忠
荩之心委以髯须之职
宋史扈蒙传蒙为鄠县主簿赵思绾叛遣郭从义讨
之郡县吏供给皆戎服趋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
从义颇讶之转运使李谷谓曰蒙文学名流不习吏
事遂不之问
梁周翰传周翰周广顺二年举进士授虞城主簿辞
疾不赴宰相范质王溥以其闻人不当佐外邑改开
封府户曹参军
袁廓传廓在蜀举进士及第入宋补双流县主簿又
为西平县主簿勾稽漏籍得民丁万余州将荐其勤
职就迁上蔡令
裴庄传庄在蜀以明经登第归宋历虹县尉高陵主
簿本府召权司理掾转运使雷德骧以威望自任尝
巡按至境官属皆出迎候庄独视事本局徐谒道周
德骧称其有守
周渭传渭解褐白马主簿县大吏犯法渭即斩之上
奇其才擢右赞善大夫
赵贺传贺补临胊县主簿贺有干才知州寇准具知
贺淳化中调丁壮塞澶州决河众多逸去独贺全所
部而归临胊父老张乐迎贺准使由谯门过曰旌贺
之能也
杨告传告为丰城主簿邑有贼杀人投尸于江人知
主名而畏不敢言告闻亲往擒贼有言贼欲报怨者
告不为动既而果乘夜欲刺告告又捕得致于法境
内肃然
王济传济补龙溪主簿时调福建输鹤翎为箭羽鹤
非常有物有司督责急一羽至直数百钱民甚苦之
济谕民取鹅翎代输仍驿奏其事因诏旁郡悉如济
所陈县有陂塘数百顷为乡豪斡其利会岁旱济悉
导之分溉民田汀州以银冶构讼十年不决逮系数
百人转运使使济鞫之纔七日情得止坐数人
陈靖传靖授阳翟县主簿契丹犯边王师数不利靖
遣从子上书求入奏机略诏就问之上五策曰明赏
罚抚士众持重示弱待利而举帅府许自辟士而将
帅得专制境外太宗异之
司马池传池授永宁主簿出入乘驴与令相恶池以
公事谒令令南向踞坐不起池挽令西向偶坐论事
不为少屈
嵇□传□父适尝为石首主簿民有父子坐重系府
檄适按之抵其父于法而子获免父死假人言曰主
簿仁人也行且生贤子后必大明年□生天圣中进
士及第
程颢传颢举进士调鄠上元主簿鄠民有借兄宅居
者发地得瘗钱兄之子诉曰父所藏颢问几何年曰
四十年彼借居几时曰二十年矣遣吏取十千视之
谓诉者曰今官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皆未
藏前数十年所铸何也其人不能答茅山有池产龙
如蜴而五色祥符中尝取二龙入都半涂失其一
中使云飞空而逝民俗严奉不懈颢捕而脯之
李仕衡传仕衡进士及第调鄠县主簿田重进守京
兆仕衡鞫死囚五人活者四人重进即其家谓曰子
有阴施此门当高大之
渑水燕谈录荥州张昭及刚毅不畏强御故为栎阳
主簿陈尧咨庄仆恃势干县政输赋不以时昭及捕
而杖之尧咨闻而叹曰张子一主簿而能如此他日
当荐为御史使人召之昭及竟不见
宋史梅尧臣传尧臣用询荫为河南主簿钱惟演留
守西京特嗟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倡一府尽倾
李之才传之才初为卫州获嘉主簿权共城令时邵
雍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蔬食躬爨以养
父之才叩门来谒劳苦之曰好学笃志果何似雍曰
简策之外未有适也之才曰君非迹简策者其如物
理之学何他日则又曰物理之学学矣不有性命之
学乎雍再拜愿受业于是先示之以陆淳春秋意欲
以春秋表仪五经既可语五经大旨则授易而终焉
其后雍卒以易名世
侯可传可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
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
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
去可暴其罪荷校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王猎传猎为永兴蓝田主簿府使之掌学诸生有犯
法者猎自责数以为教之不至屏出之府帅意其私
捕生下狱猎前白曰此特年少不率教尔致于理不
足以益美化恐适贻士类辱帅悟而喜曰吾虑初不
及此即释生而待猎加敬
王琪传琪起进士调江都主簿上时务十二事请建
义仓置营田减度僧罢鬻爵禁锦绮珠贝行乡饮籍
田复制科兴学校仁宗嘉之除馆阁校勘
孙觉传觉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岁旱州课民捕蝗
输之官觉言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尽
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守悦推其说下之他县
龚鼎臣传鼎臣第进士为平阴主簿疏泄潴水得良
田数百千顷
司马池传池子旦历郑县主簿郑有妇蔺讼夺人田
者家多金钱市党买吏合为奸慢十年不决旦取案
一阅情伪立见黜吏十数辈冤者以直又井元庆豪
欺乡里莫敢谁何旦擒致于法时旦年尚少上下易
之自是惊服吏捕蝗因缘骚民旦言蝗民之仇宜听
自捕输之官后着为令
苏州府志丘与权至和二年为昆山主簿时议修昆
山塘与权历陈五利一便舟楫二辟田野三复租赋
四止盗贼五禁奸商且言事或不成请以身塞责知
县钱纪郡守吕居简同心计画列议以闻十月治役
旬有九日而成至今利之名其塘曰至和识年号也
建亭曰乙未记岁功也
宋史周敦颐传敦颐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
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程之卲传之卲为新繁主簿熙宁更募役法常平使
者欲概州县民力以羡乏相补之卲曰此法乃成周
均力遗意当各以一邑之力供一邑之役岂宜以此
邑助他邑哉使者愧服
乔执中传执中为须城主簿时河役大兴部役者不
得人一夕噪而溃因致大狱执中往代终帖然富民
赂吏将刱桥所居以罔市利执中疏其害使者入吏
言使成之执中曰官可去桥不可刱也卒不可夺
吴中复传中复从孙择仁以父任为开封雍丘主簿
元佑中金水河堤坏十六县皆选属庀役得诣朝堂
白事宰相范纯仁独异之曰簿领中乃有是人耶建
中靖国初畿内饥多盗以择仁知大鹿县
马伸传伸为成都郫县丞守委受成都租前受输者
率以食色玩好蛊訹而败伸请绝宿弊民争先输至
沿途假寐以达旦常平使者孙俟蚤行怪问之皆应
曰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我也俟荐于朝
仇悆传悆调高密丞俗尚嚚讼悆摄县事剖决如流
事无淹夕民怀饼饵以俟决遣猾吏杨盖每阴疏令
过胁持为奸悆暴其罪黥之无不悦服州阙司录命
悆摄事既行邑氓万余邀留至拥归县廨时天寒皆
然火警守布满后先悆由他道得出或追拜马首曰
公舍我去我必使公复来他日悆方白事郡牙忽数
千人径夺以归守将不能遏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
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
官吏几尽独呼曰毋惊仇公
山堂肆考宋程伯淳主鄠县簿张山甫主武功簿与
万年主簿朱光廷皆以才名称关中号为三杰
宋史朱倬传倬调常州宜兴簿金将犯边居民求避
地倬为具舟给食众赖以济未几民告涝于郡郡檄
倬考实乃除田租十九守怒不能夺
张运传运调桂阳监监山县丞县阙令运摄县事县
与诸獠接壤因俗为治吏民安之改临江新淦丞县
新被兵令不能支沿江抚谕使张汇劾罢之以运摄
县事运拨煨烬考版籍正租税数月之间敝除而民
定
周执羔传执羔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俶扰溃卒
相挻为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
听命既又诛其党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
像立祠
娄寅亮传寅亮政和二年进士为上虞丞建炎四年
高宗至越寅亮上疏云先正有言太祖舍其子而立
弟此天下之大公周王薨章圣取宗室育之宫中此
天下之大虑也仁宗感悟其说诏英祖入继大统文
子文孙宜君宜王遭罹变故不断如带今有天下者
独陛下一人而已属者椒寝未繁前星不耀孤立无
助有识寒心天其或者深戒陛下追念祖宗公心长
虑之所及乎崇宁以来谀臣进说独推濮王子孙以
为近属余皆谓之同姓遂使昌陵之后寂寥无闻奔
迸蓝缕仅同民庶恐祀丰于昵仰违天监太祖在天
莫肯顾歆是以二圣未有回銮之期金人未有悔祸
之意中原未有息肩之日臣愚不识忌讳欲乞陛下
于子行中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俾牧
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蕃服并选宣祖太宗之裔
材武可称之人升为南班以备环卫庶几上慰在天
之灵下系人心之望帝读之感悟枢密富直柔荐之
绍兴元年召赴行在以其言宗社大计也
金华府志贾廷佐登绍兴二年进士除左迪功郎严
州桐庐县主簿时金遣使张通古偕王伦南来以诏
谕江南为名廷佐一再上书累数千言剧论国耻之
不可忘名分之不可贬和约之不可信请诛王伦拘
来使决意用兵其词旨剀切大略与胡铨同以官卑
适不为秦桧所忌幸免窜逐
宋史李彦□传彦□主余杭簿守曹泳豪敓酒家业
为官监利其赀具彦□争之泳怒戒吏□炼不得毫
发罪调建德丞改秩时宰知其才将处之学官或劝
使一见彦□耻自献调富阳丞
高登传登授富川主簿宪董弅闻其名檄谳六郡狱
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
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
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
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
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
汪大猷传大猷授婺州金华县丞争财者谕以长幼
之礼悦服而退李椿年行经界法约束严甚檄大猷
覆视龙游县大猷请不实者得自陈毋遽加罪
朱熹传熹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
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
女妇之为僧道者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
杨万里传万里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
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
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刘□传□调溧阳主簿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
府索民租未入者□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
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
李衡传衡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
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劾于府拂衣而归
刘清之传清之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调袁州宜
春县主簿未上丁父忧服除改建德县主簿请于州
俾民自实其户由是赋役平争讼息调万安县丞时
江右大祲郡檄视旱徒步阡陌亲与民接凡所蠲除
具得其实州议减常平米直清之曰此惠不过三十
里内耳外乡远民势岂能来老幼疾患之人必有馁
死者今有粟之家闭不肯粜实窥伺攘夺者众也在
我有政则大家得钱细民得米两适其便乃请均境
内之地为八俾有粟者分振其乡官为主之规画防
闲民甚赖之帅龚茂良以救荒实迹闻于朝又偕诸
公荐之发运使史正志按部至筠俾清之拘集州县
畸零之赋清之不可清之有同年生在幕中谓曰侍
郎因子言谓子爱民特立将荐子矣其以阀阅来清
之贻之以书曰所谓赢资者皆州县侵刻于民法所
当禁纵有赢资是所谓羡余也献之自下而诏止之
今则止而求之乃自上焉不夺不餍其弊有不可胜
言者愿侍郎自请于朝姑归贰卿之班主大农经费
以佐国家如此则士孰不愿出侍郎之门不然某诚
不敢玷侍郎知人之鉴以荐者两有审察之命清之
竟不见丞相诣吏部铨得知宜黄县
程迥传迥调饶州德兴丞盗入县民齐匊家平素所
不快者皆絓逮狱州属迥决禁囚辨其冤者纵遣
之匊讼不已会获盗宁国匊犹讼还所纵之人迥曰
盗既获矣再令追捕或死于道路使其骨肉何依岂
审冤之道哉唐肃宗时县有程氏女其父兄为盗所
杀因掠女去隐忍十余年手刃尽诛其党刳其肝心
以祭其父兄迥取春秋复雠之义颂之曰大而得其
正者也表之曰英孝程烈女
李祥传祥为钱塘县主簿时姚宪尹临安俾摄录参
逻者以巧发为能每事下有司必监视锻炼囚服乃
已尝诬告一武臣子谤朝政鞫于狱祥不使逻者入
门既而所告无实具以白尹尹惊曰上命无实乎祥
曰即坐谴自甘宪具论如祥意上骇曰朕几误矣卿
吾争臣也遂赐宪出身为谏大夫祥调濠州录事参
军
谢深甫传深甫调昆山丞为浙曹考官一时士望皆
在选中司业郑伯熊曰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
者实鲜深甫曰文章有气骨如太山乔岳可望而知
以是得之
娄机传机干道二年进士调含山主簿郡委治铜城
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
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七摄邻邑率以治绩
闻
廖德明传德明干道中进士第累官广东提举刑狱
有乡人为主簿德明闻其能荐之会德明行县簿置
酒延之假富人觞豆甚盛德明怒曰一主簿乃若是
侈邪必贪也于是追还荐章
李舜臣传舜臣调邛州安仁县主簿岁大祲饥民千
百持鉏棘大呼响震邑市令惧闭门舜臣曰此非盗
也何惧为亟出慰劳遣之
杨简传简举进士授富阳主簿会陆九渊道过富阳
问答有所契遂定师弟子之礼富阳民多服贾而不
知学简兴学养士文风益振
安丙传丙调大足县主簿秩满诣阙陈蜀利病十五
事言皆剀切丁外艰服除调曲水丞
游仲鸿传仲鸿初调犍为簿李昌图总蜀赋辟籴买
官奇其才曰吾董饷积年惟得一士昌图召入首荐
之
黄畴若传畴若举进士授祁阳县主簿邑民有诉僧
为盗且杀人移鞫治畴若疑其无证以白提点刑狱
马大同且争之甚力已而得真盗大同荐之
徐侨传侨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
刚直命以毅名斋
金华府志叶秀发调桐城丞金人犯蕲黄桐为邻壤
人凛凛不自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
曰此臣子竭力致身之日也虽死何憾苟先去如一
城生聚何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
秀发擒之亟斩以徇金人计阻不得近邑赖以完制
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贬秩未几论夺秀发
退居十余年无一毫觖望意史弥远当国有自桐城
来者历言秀发抚绥安定之详且言某等得保首领
至今皆叶丞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遂擢知扬子
县迁知高邮军
喻□为宜春丞宜春地接赣吉吏珥笔成风民善讼
□怦怦谅直听必以情民退无后言凡诉台部者必
曰得宜春丞一听死无憾
宋史冷应澄传应澄调庐陵主簿即以廉能着有诉
事台府者必曰愿下庐陵清主簿
吕午传午嘉定四年进士授乌程主簿郡守致之幕
下事一决于午守张忠恕丞相浚之孙荐午犹力时
忠恕之母就养而时时躬至簿厅迎午二亲入郡与
午皆衣彩衣奉觞上寿邦人荣之调当涂县丞守吴
柔胜谓午有操守俾其子渊潜定交焉会司理摄芜
湖县庐州遣两兵会公事司理遂以庐兵夺县民为
言柔胜怒悉置狱属午问之午谓庐州有公椟不可
谓夺民柔胜愈怒再以属午明日午入谒柔胜先令
左右问若何午执前说柔胜益加怒谓我不忍庐兵
夺吾百姓不出迎午午坐客位不退不食柔胜勉为
出怒不息欲黥二兵午徐曰庐州初无公椟则可有
则县不为处置而反罪庐兵恐不可久之卒从午请
由是柔胜益知午陈贵谊守太平属午安集淮南流
民江东提举徐侨知午在郡惊喜辟为幕属午欲尽
决遣郡事而后行帖趣行至十八而不以白贵谊侨
贻书贵谊午始行
袁韶传韶嘉泰中为吴江丞苏师旦恃韩胄威福
挠役法提举常平黄荣檄韶核田以定役师旦密谕
意言吴江多姻党倘相容当荐为京朝官韶不听是
岁更定户籍承徭赋皆师旦党师旦讽言者将论去
荣亟以是事白于朝且荐之未几师旦败改知桐庐
县
吴渊传渊调建德县主簿丞相史弥远馆留之语竟
日大悦谓渊曰君国器也今开化新置尉即日可上
欲以此处君渊对曰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况家有严
君所当□命弥远为之改容不复强
陈仲微传仲微迁海盐丞邻邑有疑狱十年郡命仲
微按之一问立决改知崇阳县
孙子秀传子秀调吴县主簿有妖人称水仙太保郡
守王遂将使治之莫敢行子秀奋然请往焚其庐碎
其像沈其人于太湖曰实汝水仙之名矣妖绝遂
王应麟传应麟调西安主簿民以年少易视之输赋
后时应麟白郡守绳以法遂立办诸校欲为乱知县
事翁甫仓皇计不知所出应麟以礼谕服之
王登传登举进士调兴山主簿总领贾似道檄修江
陵城条画有法
汤汉传汉授上饶主簿江东转运使赵希塈言汉今
海内知名士也岂得吏之州县哉诏循两资差信州
教授兼象山书院长
徐经孙传经孙初名子柔宝庆二年进士授浏阳主
簿潭守俾部牙契钱至州有告者曰朝廷方下令颁
行十七界会令若此钱皆用会小须则幸而获大利
矣孙经曰此钱取诸宝司出诸公库吾纳会而私取
其钱外欺其民内欺其心奚可哉诘旦悉以所部钱
上之其人惊服有愧色
度宗本纪咸淳九年五月戊寅孝感县丞关应庚上
书言边防二十事诏授武当军节度推官兼司法京
湖制司量材任使
东轩笔录张待问为淄州长山县主簿县有卢伯达
者与曹侍中利用通姻复凭世荫大为一邑之患县
令惮其势莫与之校张一日承令乏适会伯达以讼
至庭即数其累犯杖之未几伯达之侄士伦来为本
路转运使众皆为张危之或劝以自免而去张曰卢
公固贤者安肯衔隙以害公正之吏乎乃不婴意一
日士伦巡案至邑召张语之曰君健吏也吾叔父赖
君惩之今变节为善士矣为发荐章而去
过庭录先君初仕平恩主簿启行拜辞右丞平居寡
言端坐如木偶人终日未尝移足至埃尘印迹无倦
意家中不见喜愠之色至是问先子曰尔行装几□
先君时新娶实应之曰有十□右丞曰尔初仕已如
此若久宦奈何我昔赴遂州守时只有三□罢官仍
旧不惟缓急易于去就亦免张外丑也
泊宅编徐字全夫疏俊不事事少年登科晚益流
落终于武义县主簿尝寓婺州清涟寺醉中走笔题
诗寺壁曰惊雷殷殷南山曲一夜山前春雨足美人
睡起怯余寒衣褪香消红减玉朝云霭霭弄晴态野
柳狂风无管束东风也自足春情吹破西溪烟水绿
金史董师中传师中改平遥丞县有剧贼王一素凶
悍不可制师中捕得杖杀之一境遂安时大军后野
多枯胔县有遗榇寓于驿舍者悉为葬之
冯璧传璧调辽滨主簿县有和籴粟未给价者余十
万斛散贮民居以富人掌之有腐败则责偿于民民
殊苦之璧白漕司即日罢之民大悦
李复亨传复亨调临晋主簿护送官马入府宿逆旅
有盗杀马复亨曰不利而杀之必有仇者尽索逆旅
商人过客同邑人橐中盛佩刀谓之曰刀蔑马血火
煅之则刃青其人款伏果有仇
元史曹伯启传伯启至元中历仕为兰溪主簿尉获
盗三十械徇诸市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俄得真盗
尉以是黜
黄溍传溍中延佑二年进士第授台州宁海丞县地
濒盐场亭户恃其不统于有司肆毒害民编户隶漕
司及财赋府者亦谓各有所凭横暴尤甚溍皆痛绳
以法吏以利害白弗顾也民有后母与僧通而鸩杀
其父者反诬民所为狱将成溍变衣冠阴察之具知
其奸伪卒直其冤恶少年名在盗籍者而谋为劫夺
未行邑大姓执之图中赏格初无获财左验事久不
决溍为之疏剔以其狱上论之如本条免死者十余
人
汇苑详注裴子雨为下邳令张晴为县丞二人俱有
声气而善言语曾论事移时人吏窃相谓曰县官甚
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江宁府志夏迪洪武初试政刑部授溧阳丞吏畏民
怀县迭遭水涝逋赋积多民有鬻妻子以偿者公悯
之乃劝贷于殷实户得米十万七千先足官赋次赎
其妻子归焉明年复任刑部民留之不得至挥涕以
行云
明外史吴履传履授南康县丞周知民情伪有所摘
发一县惊服履乃更为宽大视民若子民有诉俾前
与语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有征调召大姓坐庑
下听人人自言便否由是民爱丞若父而黠吏不敢
为奸县令周以中初视事召民转输不时至躬诣乡
督之一人走入山出语诟詈吏卒激怒令欲尽诬一
乡民图贿已捕七人置之狱严捕其余人情大骇履
闻急脱七人械俾还告父兄无恐乃往白以中以中
益怒曰民众辱我而君释之轻我耶履曰犯使君者
一人耳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释怒具
耶倘急而生变奈何以中语塞乃已
瑞州府志邬璚以邑掾宣德中任溧阳县丞扶弱锄
强去□除弊均赋平役吏胥不得为奸及秩满所部
数千人诣阙保留得升本县知县
明外史陶成传成子鲁荫授新会丞时甫弱冠知县
王重器之勉之学问鲁因执弟子礼厚自奋每晨必
侍重讲授经史大义然后视事久之重卒鲁丧之若
父资其二子以归当是时广西猺贼流劫高廉惠肇
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起新会
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单骑晓譬祸福招令复业而召
父老语之曰贼气吞吾城旦夕且陷若辈能率子弟
从捍御乎皆曰诺乃筑堡寨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
捍贼冲环城建郭掘濠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
固贼来犯辄击破之
宣城县志萧山正德初丞宣城用廉直忤当道罢去
不能具行李编修邵锐时为推官赠以诗有去马人
争挽归囊月共寒之句
苏州府志董仁正德四年任吴县主簿居官廉平满
三载升鄞县丞攀辕者千计王鏊诗自顷权奸偷国
柄一时在位贪相竞剥民膏血输权门廉耻扫地宁
复存谁知小官之中乃有吴县簿守法廉平独如故
三年佐县民爱深视金如土民如金每言吴人穷到
骨吾此朘削诚何心吴县簿真难得我欲言之顾非
职一朝改官向宁波于乎奈此吴民何
泾阳县志黄霆正德辛未以恩例任江阴治农丞嘉
接贤士温恭有让壬申大盗刘齐来寇霆着衣慷慨
誓妻孥曰吾不胜贼吾与若等共死毋为先人辱挟
家众两人升城大呼弯弓震炮贼乃奔遁狼山王师
至尽歼之实霆先挫其锋云擢肃宁知县
济南府志孙德昌任桃源县丞署县事管夫厂余银
一百六十余两请建举人胡思忠之坊军饷余粮三
百一十石申作师生孤独月廪正刁民马振之罪活
饥民理冤狱皆政绩之可纪者
苏州府志尹正嘉靖时为嘉定县丞廉介强直职主
赋入毫无所取有曾相者诬其亲属以盗逮系狱一
夕自经者十三人正署篆召鞫未死二人具得其情
抵相罪时称明允
南陵县志林文琼嘉靖中由岁贡任南陵县丞刻励
清苦不携妻孥时与士人讲明正学或出俸资赡贫
民业为人所难后弃官归士民泣送之有貌古心亦
古节苦身更苦之谣
瑞州府志卞勤嘉靖间任上高主簿乙巳大饥民聚
党攘夺诬逮甚多时有责其不尽报者勤庭柱帖曰
秉笔之下民命系焉慎之慎之当道考之有官卑知
守妻子不免饥寒之句民每颂之寻迁上海丞
靖江县志孙京嘉靖三十一年任靖江丞胆略过人
遇事敢任时倭乱京恒短衣佩刀杂行伍中出城巡
警或数夕不归后以事被谴
苏州府志江桂馥万历二十年以吏员任吴县丞不
携家累性刚守洁听讼执法虽强御莫能挠人呼为
江铁头兼饶干才上官多倚任之值岁俭董修阊门
虹桥设法劝助□日竣工而民不扰抚按交荐逾三
载迁太仓州判官
广东通志杨九韶崇祯九年授增城县丞诸弊肃清
摄邑令庭无竿牍巨寇蹂□濠径躬率兵御之计擒
渠魁余党悉遁尝条陈粤中十事上之海宪汤来贺
其一为清行狱乃署三水汤行部至忽往视之囹圄
果空因谓令丞当以九韶为法
苏州府志李玉森崇祯十二年丞嘉邑甫至谒直指
于行台其侪旅见者俱叩头袭不典之称玉森独长
跪呼大人直指骇且怒征其说玉森极论大人之名
美而实未易践反复数百言且言不典之称乃舆台
小人所宜丞起诸生事上当以礼况丞至卑亦能得
此称于下隶不足贵直指改颜哂之而已谒监司亦
然一时传为嘉话久之摄县事大得民誉
襄阳府志刘海授黄岩县丞时流寇赵燧等攻城官
民恐惧欲弃城走海拔刀断案誓以必守众皆詟服
城赖以全
广东通志李钿丞增城慈惠爱民民甚亲之性廉介
金矢常例一无所受时岛寇掠海上郡邑戒严一日
按讼者二人内其赎民相惊讶逮暮碎其金裹之登
陴悉犒守者盖以日久恐懈故欲劳而用之也其通
变类此尤敏练有干局会郡筑逻城甚急诸司檄钿
董其役筑者歌焉又督府进讨两源及从龙间令钿
往视形势钿尽图其要害上官异之后转藩幕
扬州府志丘觉民授常山县丞敦朴无伪介而不苛
令缺署篆一载以剩夫银千八百两请籴粟赈饥存
活万余人课盐例有羡入觉民尽蠲之当事廉其贤
荐升王府纪善邑人祀之名宦
泾县志徐沐授福建漳浦县县丞邑有被盗者诬指
平民数十人当时恐盗不获被谴因文致之沐力辨
其诬解以衣哺以粥寻得白升江西南安府经历甫
二月即拂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