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之2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之2

清朝 古今图书集成 陈梦雷 著

三水县城池 明嘉靖五年始创筑周回六百七十五丈广袤二百二丈五尺高一丈五尺砖甃石基为门四曰南曰北曰东曰西西门设而不行城门楼四敌楼十二东西各有水关

  清远县城池 旧无城池元至正间主簿白太平始筑土城明洪武十五年调千户刘俊立守御千户所二十二年都指挥花茂奏置清远卫指挥同知李英筑砌砖城周回一千四百五十丈高一丈九尺上广一丈四尺下广二丈雉堞四千四百城门楼五敌楼五为门五天顺七年猺寇攻城被陷成化二年守备都指挥姚英详允巡抚都宪韩雍议将城中自通津门水关起至正西门止东北一带包土城四百三十七丈限之以便巡守六年知县沈宪本卫指挥尹铎仍措砖包砌之复于城上建串楼凡七百一十五间城下傍筑栏马墙极为完固嘉靖五年知县洪子诚指挥陈治协议申详佥宪徐度修其颓坏者万历二十八年知县刘幼学以城倾圯葺修完固其池一千四百六十丈八尺广二丈深一丈近西壕多为民填塞土石宜复其旧

  新安县城池 即隋东官郡旧治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花茂奏设东莞守御所于此广州左卫千户洪皓开筑隆庆六年建县其城池因之周五百七十八丈五尺高二丈广一丈基广二丈城楼敌楼各四警铺二十五雉堞一千二百万历五年知县曾孔志增建东西南门子城其池五百九十二丈广二丈深半之

  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池 在新安县东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始置调广州左卫千户张斌筑砌周回一百二十五丈六尺高一丈八尺上广六尺下广一丈四尺城门楼三敌楼三警铺二十二雉堞一千一百为门三其池三百九十八丈广一丈五尺深一丈

  花县城池 按县志于康熙二十五年奉旨移调三水县知县王永名补授花邑创筑城垣议用砖石城墙高一丈四尺厚一丈二尺周围四百余丈雉堞六百三十窝铺十二开东西南北四门已经唤匠估计备造数目造册申缴达部尚未奉行砌筑城外东西北三面皆山南无壕堑

  连州城池 南朝宋元徽间刺史邓阿鲁始创城皇佑四年侬獠寇边守将窦彤乃恢旧址新之历元佑绍兴宝庆之世凡三增筑明洪武二十八年调清远卫千户刘俊开设守御千户所筑包砌正德四年复葺之周围五百四十八丈高二丈三尺上广一丈下广二丈五尺城门楼三敌楼三雉堞二千一百六十警铺二十七为门三南曰熙平东北曰熙仁西北曰熙安

  阳山县城池 旧惟围以木栅明天顺七年巡抚佥都御史叶盛命知县刘广始筑土城包砌砖石周围四百丈上广一丈下广二丈高一丈七尺城门楼二敌楼四雉堞一千六百为门有三曰东门曰西门曰南门各置桥以通行者成化己巳知县李茂修串楼二百六十间以砖石砌子城四百五丈高八尺正德乙亥知县曾显重修串楼一百四十八间子城八十余丈叙城四十七丈嘉靖二十四年知县陈应隆重修城池四门楼扁东曰寅宾南曰来熏西曰通楚北曰望韩建望星楼于其右嘉靖三十四年知县叶良储以东寅宾门要冲捐资创月城于其外万历二十六年知县王学尹重修旧城

  连山县城池 前代迁建无常明洪武初建于程山之阳天顺二年为西寇所据六年贼平布政司张瑄等相度鸡笼门建立县治知县孔镛创筑今城袤四百丈高一丈七尺为门四今有其二曰东曰西其池四百八十丈深一丈

广州府关梁考一       府志

 本府 南海番禺二县附郭

  越桥 在大市西街宋景德间经略高绅建

  果桥 在南壕街高绅建按明一统志在城内一名拱桥下旧通舟洪武中都指挥许良设铁石闸始不通舟

  西门桥 明嘉靖丁亥以石改建

  太平桥 旧在城西南明嘉靖丙戌御史涂相改建于城西厢

  大观桥 事见梁储记

  彩虹桥 亦名长桥在城西数里接流花桥水出海

  龙津桥 在荔枝湾

  平地桥 在平地堡

  拱桥 筋竹桥 俱在山南堡

  永安桥 在下(氵宫)堡

  津尾桥 在佛山堡

  西(氵宫)桥 石云桥 俱在扶南堡

  通济桥 在佛山堡明天启五年乡绅李征问李待问捐资改造设亭一所

  槎溪桥 在张槎堡

  天心桥 在鳌头堡

  由义桥 墟边桥 俱在吉利堡

  白鹤桥 在平地堡

  沙坑桥 在沙堤堡

  壁山桥 在西樵山北龙津头堡

  石桥 在华宁堡

  通远桥 在白石堡

  宁口桥 果冈桥 俱在西隆堡

  志喜桥 在城西丛桂坊

  石头桥 在深村堡石头里北

  留虹桥 在西樵天湖右方文襄建

  青龙桥 在上冲堡海边村义民何腾杨彦沧彦勷彦汉等捐建石桥

  新桥 紫桥 俱在平地堡黄忠毅修建

  上古桥 按县志在南壕街城边庞景忠冯挺衡重修

  大观桥 按县志在太平门西南

  普济桥 按县志万历乙巳税监李凤以石改建

  流花桥 按县志在北门外今改民乐桥

  安平桥 按县志在(虫雷)冈堡

  古冈桥 按县志在大榄堡

  横冈桥 按县志在平地堡

  富寿桥 按县志在里水海

  罗星桥 按县志在扶南堡

  跃龙桥 按县志在绿潭堡

  罗滘桥 按县志在梯云堡

  大红桥 按县志在大江堡

  万安桥 按县志在沙头堡

  石岐桥 按县志在林岳堡

  黄公桥 按县志在盐步村前邑令黄熙仞建

  李公桥 按县志在厚水村邑人户部尚书李待问建

  庞公桥 按县志在鸡头村前邑人户部主政庞景忠建

  沙嘴左右桥 按县志邑人知府朱让建

  周水埠桥  石埠头桥 按县志俱邑人知府朱让重修

  新墟桥 按县志邑人副使黄应秀建

  清风桥 在府治右

  水关桥 在城东水关

  迎恩桥 在正南门外明天顺中御史宋荣建

  归德桥 在归德门外明永乐间建

  文溪桥 在阳都祠左宋李昴英建

  天字桥 在正南门外

  东门桥 在东门外

  万安桥 在石洲上

  定海桥 在定海门外

  垂虹桥 在城南

  永安桥 在东壕口

  流化桥 在城北

  小港桥 在檀香堡

  双桥 在城东南一名文昌

  水母桥 在城东

  大水圳桥 在簸箕堡

  达桥 在萧冈堡

  通济桥 在罗屋堡按县志明嘉靖壬子东莞王希文建

  乐民桥 在沥滘堡

  螺子冈桥 在竹料堡

  小龙桥 在小龙堡

  岳潭桥 在南步堡

  分水界桥  大塘石桥 俱在横沙堡

  土涌桥 在榄山堡按县志元元贞间父老黄益修明嘉靖九年乡人黄桂捐资重修及罗屋新桥

  陈桥 在寿山堡按县志乡人陈嗣祥建时以岁饥陈捐资数百造榕溪石桥长十余丈

  朱紫桥   官溪桥 俱在圆冈堡

  大桥 在车陂堡

  朗头桥 在两潭堡

  福寿桥 在傍冈堡

  永安桥 在沙湾都

  溪湖桥 在小龙村

  龙潭桥 在大龙村

  谢恩桥 在中村堡

  沙洲桥 在批验所右明嘉靖间知县张存义建

  延寿桥 按县志在东壕

  板桥 按县志乡因以名居唯黎姓今木尚镌嘉靖间重修榕阴数亩下瞰清溪暑日行人多息于此

  云桂桥 按县志何尚书建在茭塘

  文兴桥 按县志东莞黎益建在鹿步

  龙桥 按县志在黄编村

  小龙桥 按县志在小龙堡

  金锁桥   蟠龙桥 按县志俱在诜墩

  螺冈桥 在流溪

  顺德桥 按县志在城南俗呼小武市

  潭涌桥 按县志邑孝廉朱伯莲重修

  拱真桥 按县志在盐步堡日久倾圮知县朱光熙捐俸重修民不病涉

  文昌桥   丰山桥 按县志俱在(虫雷)冈堡

  花桥 按明一统志在城内东西北三渠合流经其下宋景德间建

  青云桥 按县志在文明门外明万历间始建

  原木桥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巡抚李士桢建为石桥

  白沙寨 按明一统志在番禺县界内

  万里桥 在贡院前明嘉靖丙寅建

  春风桥 在武安街右

  大沙渡 在云津堡

  大岸渡 在绿潭堡

  丹灶渡 在丹桂堡

  吉安渡 在鼎安简村堡

  横冈头渡 冯赤口渡 俱在泌冲都

  青石渡 洲村渡 俱在黄竹岐堡

  平地渡 在平地堡

  水铎渡 在梯云堡

  盐步渡 鸡头渡 古灶横水渡 俱在盐步堡

  瞻村渡 在扶南堡

  南岸渡 在丹桂堡

  白沙渡 在伏隆堡

  和步骆村渡 在骆村堡

  迭滘渡 在迭滘堡

  石湾渡 在大冈堡

  溶洲上下渡 窦头上下渡 俱在溶洲堡

  栏石渡 在魁冈堡

  犁耙渡 在擢桂堡

  胡家渡 在九江堡

  北海渡 在大富堡

  紫洞渡 在绿潭堡

  浪凿渡 在河清堡

  西海白塔渡 大湾上下滘渡 俱在上园堡

  西岸上下渡 白庙上下渡 俱在上冲堡

  上村渡 在吉利堡官给修办倡义祠祭

  梁家渡   何村渡 俱在登俊堡

  龙伴海心埠横水渡 汾水头横水渡

  大洲头横水渡   赵涌口横水渡

  麻垦横水渡    大基横水渡

  下滘横水渡    新生太平墟渡

  新宁望冈山脚渡  百滘大良横水渡

  沙州尾横水渡   神头狗庙横水渡

  金溪社学横水渡  横滘横水渡

  企冈横水渡    广城往梧州渡

  缘境横水渡    平洲堡横水渡

  月窟放牛步渡

  海口溶洲等埠横水渡

  江浦巡检司前横水渡

  何村村头尾埠横水渡

  月窟渡 在大历堡

  洪山渡 在大榄堡

  松洲冈横水渡 在草场堡

  吉赞渡 旧名区村渡系百滘云津堡

  沙贝横水渡 在泌冲堡

  河南上渡 在府城南一里

  河南下渡 在府城东南四里

  蓼涌渡 在府城东南五十里明万历间知州黎兆鏊设以载生儒柴米

  苏家渡 在府城南八十里

  新造渡 在府城东五十里明万历间里排黎文进设

  大石渡 在府城南三十里

  韦涌渡   陈头渡 俱在石壁村

  南排渡 在沙湾村

  流溪渡 在蚌湖堡

  横水渡 在双对村

  石头关横水渡   小石头横水渡

  茭塘猎德筑沙寨横水渡

  长赖冈横水渡   石窟横水渡

  丰冈渡 俱在大历堡

  山南渡   白坎头渡 俱在山南堡

  灵洲上下渡 在桃子堡

  里水渡 在丰冈堡

  麻奢渡 在麻奢堡

  白冈渡 在白石堡

  沙坑渡 在沙堤堡

  张槎渡   横水渡 俱在张槎堡

  佛山渡   横海渡 俱在佛山堡

  沙坝渡   牛眠渡 俱在泌冲堡

  沙涌渡 在沙丸堡

  宁口渡 在兴宁堡

  赤口横水渡 在平地堡

  姜涌横水渡 在骆村堡

  扶南渡 在扶南堡

  横河渡 在季华堡

  平蓢渡 在平洲堡

  沙洲头渡 在迭滘堡

  鹿境渡 在深村堡

  沙嘴渡 在登俊堡

  兰石横水义渡 邑人陈允东等呈左布政王世德建

  杜滘村尾横水渡 在金鸥堡

  广渡    横水渡 俱在大冈堡

  横水犁耙渡 在河清堡

  李家犁耙渡 在(虫雷)冈堡石云山

  厚水渡 在大通堡

  沙边横水渡 邑人知州朱凌霄设

  石丽山横水渡

  鱼步沙边新造横水渡

  下白坭横水渡   瓦步横水渡

  石桥市底渡    沥滘南石头村埠渡

  屏源锺村沙洛大洲大涌口渡

  蔗凹冈泙浦村前大巷口横水渡

  石壁神头林岳横水渡

  顺德县

  伏波桥 按县志在县治西南碧鉴之前成化二十一年知县吴世腾创建未就而迁弘治四年知县吴廷举累石为址者九板其上长二十二丈广一丈六尺岁久不修民聚观竞渡溺死甚众嘉靖四年曾仲魁甃石为梁翼以扶栏民甚便之

  迎恩桥 按县志知县钱溥凿渠通碧鉴作此桥

  南熏桥 知县丘道隆建

  登榜桥 在阜南门外

  登瀛桥 以钱溥名

  永安桥 按县志永乐十八年建俱拱北门外

  文秀桥 在县西五山长区龙祯建

  永安桥   水东桥   大石枕桥

  小石枕桥 以上俱在石涌堡

  孚济桥   北岸桥   跨江桥

  新社桥 以上俱在江村堡

  壮龙桥 在冲鹤堡

  接虹桥   钓月桥 俱元县尉冯甲建

  蒙惠桥 知县袁钺建

  飞龙桥   玉溪桥   登云桥

  来宾桥   金城桥   洞安桥 以上俱在古楼堡

  鹏涌桥   黄冈涌桥 俱在容奇堡

  永丰桥 在桂州堡宋熙宁间建

  松安桥   紫阳桥   第一桥

  华丰桥 俱在伦教堡

  上直桥   君子桥   东头桥

  石落桥   大东桥   小东桥

  利财桥   济川桥 以上俱在黎村堡按县志上三桥知县吴廷举筑堤达黎村伦教桂林龙津诸堡设此以济断岸

  广孝桥   建鏊桥 俱在黄连堡

  北岸桥 在古粉堡

  永龙桥 在勒楼堡

  百济桥   明远桥   五石桥 按县志宋李仕修南雄人官浙省叅政寓居逢简无子建此后生五子以上俱在逢简堡

  西龙桥   龙兴桥   永丰桥

  下街桥   步云桥 路接宁山以上俱在龙渚堡

  跃龙桥   化龙桥 俱在马宁堡

  永安桥   庙左桥   庙右桥

  接龙桥 俱在北水堡

  跃龙桥 在鼎新堡

  关济桥   关东桥   利涉桥

  南溪桥   榕乐桥 以上俱在马齐堡

  龙兴桥   见龙桥   马巷桥

  自生桥 俱在甘竹堡

  上牛桥 在白藤堡

  黄道溪桥 在福岸

  登汉桥   跃龙桥   永安桥 俱在

  昌教堡

  老女桥 按县志宋贞女吴妙静建贞女既以李氏子亲迎渡龙江溺死伤之矢不适人终其身以其资即溺所桥焉用石为址凡五空空驾潮石五石皆长二丈二尺方二尺经始于宁宗嘉定四年至八年乙亥乃成理宗嘉熙二年戊戌刻石于国明寺后人因名为老女桥于桥东西各立男女庙象双星然今不存两厓渐出桥且湮四空矣

  左辅桥   逢涌桥   石龟桥

  官田桥 俱在龙江堡

  金榜桥   狮子桥   沙坑桥 俱在

  龙山堡

  西竺桥   跃龙桥   石西桥

  鼎峙桥   市桥    丁字桥

  渡月桥   起凤桥   镇东桥

  马骝桥 以上俱在水藤堡

  接云桥 在都粘堡

  石桥    通霄桥   接龙桥

  腾蛟桥   镇东桥   化龙桥

  接桂桥   引鹭桥 以上俱在新良堡

  德云桥   垂虹桥   梯云桥

  登龙桥   登云桥   锦澜桥

  陇西桥 以上俱在龙头堡

  白云桥 在登洲堡

  驷马桥   朝天桥   济川桥

  龙津桥   镇海桥   西跨桥 以上俱在鹭洲堡

  七板桥   大东桥   衍庆桥

  曾桥    沧浪桥   腾蛟桥

  飞黄桥   新路桥   前街桥

  西涌桥 以上俱在桂林堡

  济川桥   迎阳桥   飞虹桥

  良涌桥   大板桥   大滘桥

  东安桥 俱在葛岸堡

  梯云桥   青云桥   闸头桥 俱在平步堡

  通津桥 在龙津堡

  鳖涌桥   麦滘桥   东岸桥

  新路桥   永济桥 以上俱在甘溪堡

  平步渡   都宁渡   马冈渡

  紫坭渡   江村渡   大良渡

  龙江渡   桂泮渡   岳步渡

  黎村渡   长河渡   扶宁渡

  锦鲤渡   石尾渡   石龙江渡

  黄冈尾渡  金斗渡   金川渡

  更楼渡   土牛涌渡  碧江渡

  塘萍头渡  杀狗庙渡  龙津渡

  伦滘渡   戽斗尾渡  容奇渡

  浮阴沙横水渡   碧鉴伏波桥渡

  桂洲社仓前渡   关田根上下直渡

  江尾渡   小里藤涌渡 龙山渡

  黄涌马村渡 葛岸渡   陈村渡

  马滘渡   云步福岸渡 林头渡

  镇头细冈渡    勒竹横水渡

  桃村碧江横水渡  北水龙潭村渡

  白藤大涌口渡   铁滘小水渡

  陈村至市桥渡   芋涌塘利渡

  东莞渡   龙津渡   逢简渡

  路州陈村横江头往甘竹渡

  佛滘头抵高村渡  布涌庄头庙渡

  白庙隔海平步渡  小江梅山渡

  金陡至石岐渡   石硝大涌口渡

  小陈村横水渡   藤涌横水渡

  南海贺丰岸横水渡 顺德大沙尾渡

  都粘冈头三公庙渡 墩睦铺等处渡

  赤花招募冈头勒竹渡

  东莞县

  新桥 在县南门内按县志明洪武十四年开设南海卫增筑城池新建此

  德生桥 在县南冈按县志宋放生池之地旧名泽物后改宝安桥邑宰张勋修建著作郎王容记之初桥造以木易坏绍兴二年权宰赵汝汉命邑人吴克宽邓林率力重修皆易以石建亭桥上扁曰德生邑进士梁该作记今存

  德安桥 在税货局西按县志横跨县港旧名建炎后改为通济兵火后桥亭废元大德四年达鲁花赤忙古歹重修颇壮丽改今名民于桥上为市俗名市桥

  兴贤桥 在学西南

  东门桥 在县东门外

  西门桥 在县西门外

  南门桥 在县南门外

  北门桥 在县北门外

  拱辰桥 在北门水关内

  思泮桥 按县志因旧学在桥之东故得名迁学后俗呼为罗村桥

  迎恩桥 在县西之栅口按县志宋淳熙间邑宰陈公琦建初以梁木架石基上咸淳间邑人张注易以石旧名广利后改今名

  新村桥 在城西驿侧

  通济桥 在县东南乌沙村

  普安桥 在县南寮步村按县志正当驿路巨石跨海为桥九间海水迁入港内九十余湾邑宰李岩筑堤四千一百二十丈即咸潮堤邑人翁炳诗曰长堤缭绕四千丈断港萦回九十湾谁架石虹来海上行人平步碧波间

  龙津桥 在县西南臣上村

  永和桥 在筋竹冈按县志明天顺七年乡老王宜信林仁茂陈以明欧志端黄仁初骆思慎刘文亨等募缘建

  鼓慎峡浮桥 在县东榴花村

  石龙桥 在堑头跨城壕

  北龙桥 在北关口

  飞鸾桥 在西门内

  环冈桥 在环冈村

  通津桥 在北门外

  演武桥 在演武街

  永济桥 在县西南

  广济桥 按县志在茶园明天顺七年耆民王宜信林仁茂陈以明欧志端黄仁初等捐赀募建

  北埠桥 在东莞所

  连鳌桥 在金鳌洲

  永宁桥   大通桥 俱在篁村

  平定桥 按县志在邑之栅口旧名绍兴桥俗呼拱桥后改今名

  新桥 在邑水北岸

  永津桥 按县志在县西南三十里初架木为梁岁久朽坏宋干德四年邑宰陈晏修以石共长六丈阔六尺后堤堤圮明宣德二年乡人重修如故

  蜑家租渡  石碣渡   茶园渡

  西湖渡   水南渡   土冈渡

  吉洲头渡  罾步渡   石步渡

  绿兰渡   南村渡   南冈渡

  沥口渡   西冈渡   角蛇渡

  海南栅渡  沙江渡 以上诸渡俱在横水

  教场渡   茶冈渡   西湖渡

  南头渡   南莆渡   壆头墟渡 以上诸渡俱在长河

  大坋渡   亭子步渡  二石龙渡

  宝潭渡   龙川渡   吴家涌渡

  江门墟渡  新墟渡   新街口渡

  中围渡   佛山渡   新村渡

  筋竹冈渡  土江渡

  鼓慎渡 今改作浮桥

  板桥万家租日渡  梁家村横水渡

  南浦江口二岸横水渡

  山石下横水渡   新村连藤菜洲渡

  下南横水渡    蓢下茅洲横水渡

  涌口小水渡    苏洲头横水渡

  三丫潭横水渡

  小享谷涌蚬涌翁家墩渡

  万家租永宁永安上下横水渡

  铁冈东岸沧洲渡  大涌口军铺渡

  郭武桥头渡    金鳌洲横水渡

  蚌潭横水渡    广州长河渡

广州府部汇考七

广州府关梁考二       府志

  从化县

  犁塘渡   鼓楼渡   曲江渡

  螺冈渡   麻村渡   石潭渡

  石磕渡   洗马步渡  米步渡

  惊滩渡   大陂河渡  已上皆官渡

  水口渡 按县志自豸角岭塔下发至省城

  上流纸渡 按县志嘉靖间黎潮告承岁纳纸饷银十两解司以良口田岭背为埠至太平寺

  下流纸渡 按县志李永同龚福纳纸饷银十两解司自平太寺至广州已上二渡专运草纸

  曲江渡 按县志有三大历一了江一官窑一俱自曲江发

  鼓楼潭渡 今废

  乌石渡   太平场渡 二渡俱至省城已上皆民间饷渡

  龙门县

  西门桥 在西门外

  黄溪桥 在县东俱典史周旻修

  新桥 在金牛都

  西桥 在平康都

  万寿寺桥 按县志在县城西崇祯五年水圮顺治十八年僧道行募化建复

  生水桥 按县志在城外二里许廖廷琛修

  南门渡   鹭鹚渡   黄子派渡

  沥头潭渡  白沙水渡  龙江水渡 俱在西林都

  九龙江渡  麻柞渡   桂村渡

  廖村沥渡  犁壁渡 俱在金牛都

  沙径渡   独石渡   松山下渡

  梁山下渡  三合水渡  大沥头渡 俱在平康都

  新宁县

  岑边桥 即迎恩桥在西门外

  山涌桥 在县西

  义城桥 在县南矬峒都

  村北桥 在县南海晏都生员陈元卓建

  绿围桥 在县北文章都生员伍仰登重修

  大头桥 在县北德行都

  碧溪桥 在县西今废

  沙涌桥 按县志在文章都伍隆起裔孙伍伦炳建

  法竹渡 按县志在城西相传有一异人遇晚无渡以竹而渡因此得名

  斗峒渡 在县东北往新会汾水江

  苏渡 在县西北按县志乃横水小渡也苏东坡访锺鼎曾过此渡因以得名

  鹿爪渡 按县志在县南自冲寨往广海卫

  镇口渡   横山渡 俱在县南

  茭荻嘴渡 在县西

  紫霞渡   矬峒渡   浔阳渡

  旺北渡   濠冲渡 俱在县北

  独冈渡 按县志在县西北往新会汾水江

  亭前渡 在县东南

  (氵宫)口渡 在斗峒村

  南门横水小渡 按县志无额设渡夫春夏潦涨涉者苦焉旧议建桥以邑小民贫不果

  那西小渡 按县志在县西往新会江门全书附载岁征渡饷银一两零二分解布政司报部充饷

  瓦窑湾小渡 按县志在县东北往新会汾水江

  陡门横水小渡 按县志在县西南自横山过陡门

  东门坝 按县志在城东一里许筑于正德七年

  龙头沙 按县志在东头村之右长径百丈苏

  东坡访锺鼎常憩于此上立汉寿亭侯庙

  增城县

  接龙桥 在北门外一里

  永康桥 在北门月城外

  通明桥 在南门月城外

  新桥 在西门月城外

  官桥 在县北庆福都四里

  擢官桥 在夏街回龙关口

  相思桥 在寨岭下崔清献公建后人思之故名己丑仲冬知县韩程愈捐俸重修

  双鲤桥 在县南庆福都六里

  鹤子桥 在县南合兰上都

  白坭桥 在县东金牛都三里

  东济桥 在金牛都十三里

  六涌桥 在县南合兰下都

  白石桥 在县西清湖都六十里

  竹沥口桥 在县东南牛潭水口

  济川桥 在县南石滩涌口

  小楼桥 在崇贤都小楼沙

  云津桥 在合兰下都石滩村

  城角桥 按县志在县南门外左城角乡宾黄昌引建

  福善桥 按县志在下罗冈邑人卢弼捐金偕僧恒修洪立倡建

  观德桥 按县志在县北门外二里邑人郑枢建

  杨水郁桥 按县志在庆福都四里郑节妇陈氏捐赀建

  南济桥 在县南

  青钱桥 按县志在金牛都证果村有二一姚孟圆建一龚君绩建今所行者多由姚桥

  高涧桥 在丁塘村

  沙(氵宫)桥 按县志在绥宁都三十里为往来大

  路康熙三年知县徐凤来建计阔三十二丈凡十一孔

  莲花寨 按明一统志在县北一百里

  石滩渡   和平渡   沙贝渡

  东洲渡

  白石渡 按县志在县西南清湖六十里

  增江古渡 按县志在县治南增江驿原设船二只旋回

  黄渡头渡 按县志在县东东兴铺

  锁溪渡 按县志在县北接龙桥水口

  潮水边渡 按县志在县北庆福都二十里

  白泡水渡 按县志在县北杨梅都五十里

  大步口渡 按县志在县北二十余里

  钟冈渡 按县志在县北杨梅都四十里

  水屈渡 按县志在县北金牛都三十里

  西埔滩渡 按县志在县北金牛都五十里

  老虎滩渡 按县志在县北金牛都六十里

  乌桕郁渡 按县志在县南金牛都十里

  特子岭渡 按县志在县南合兰上都二十余里

  姚洲头渡 按县志在县南合兰上都二十五里

  初溪渡 按县志在县南合兰上都二十里

  墩头渡 按县志在县东南合兰上都三十五里

  圆洲渡 按县志在县南合兰下都三十里

  三丫水渡 按县志在县东南合兰上都三十里

  小渡头渡 按县志在县南下都三十里

  土江潭头渡 按县志在县东南下都四十里

  江口渡 按县志在县东南下都四十里

  沙(氵宫)渡 今有桥

  沙贝新基渡 按县志在甘泉都新塘村

  长行渡 有石滩往广州渡船二只轮流夜行

  新塘往广州渡 船二只轮流日行

  新塘往佛山渡 船二只轮流行至佛山

  新塘往东莞城渡 船二只轮流行

  新塘往麻涌大步东圃渡 船二只轮流行麻涌大步亦有船二只往新塘

  槎(氵宫)往新塘渡 船一只

  香山县

  石岐关隘 按县志在县西二里

  东洲门隘 按县志在县东八十里

  干雾关隘 按县志在黄梁都一百五十里今迁

  大人岭关隘 按县志在黄梁都一百五十里今迁

  东亭桥 在县东门外

  西亭桥 在县西

  南亭桥 在县南门外已上三桥俱洪武初建

  桥仔头桥 在麻州尾堡按县志元时乡民郭复创成化中知县朱显建石梁嘉靖七年乡人

  会资重修行人便之

  小墟桥 在黄家边村

  天王桥 按县志在县南桥仔头村宋端宗驻跸沙涌过此桥因名天王桥有通济亭峙其南后毁洪武间知县沙彦和建石门二石梁八成化间僧智能建木梁八正德间监生蔡曰良捐资建木梁六嘉靖二十六年举人郑之藩重修

  黄涌桥 在蓈尾村

  茶园桥 在茶园坑

  婆石桥 在龙眼都婆石村按县志宋时杜氏媪建崇祯年间高光暮刘巽干汤斯汉捐工重修

  神涌桥 在能得都南阳村

  普济桥 按县志在能得都宫花村宋嘉定四年僧法隆创木梁嘉定十二年邑人刘文保易石梁十二

  龙头桥 在四字都

  南塘桥 按县志在四字都南边塘村宋立石

  大墟桥 在大字都南蓈村

  谭婆桥 按县志在塘磡村乡人谭婆创建

  减池桥 在塘磡村

  三板桥 在谷字都雍陌村

  南陂桥 在乌石村

  双美桥 在大榄都按县志洪武中巡检陈忠建

  利济桥 在上栅村

  天妃桥 按县志在恭常都濠潭村天妃庙前元民周元建石为梁

  马坑桥 按县志在恭常都白石村元民鲍录事建石梁

  白石桥 按县志在恭常都白石村元民周元建石

  大宁桥 在小榄村

  水关桥 关内外二所

  苏师桥 按县志在城南外东濠口元至正二年县尹汪篪建架木为梁后圮成化间杨壁捐资建石门木梁

  南门桥 按县志在县南城外旧石门二板梁成化间知县朱显覆以亭为柱二十四后圮弘治间乡人杨壁等捐赀建石拱桥崇祯十二年因改南门桥在门之左形家谓之送水佥议拆毁但新桥建造未成行人病涉今于桥之旧址代以木梁

  新桥 按县志建于娘妈厂西关之下明末创建桥基至今未竣

  西门桥 按县志在城西内外二所内瓦砖梁外板梁嘉靖十二年易以石

  西关桥 按县志俱木梁在水关内外三所一外二内今俱易以石

  东关桥 按县志在县东内外二所内瓦砖外石梁

  石头桥 按县志在石头村二石板

  长洲渡 在县西

  沙涌渡 按县志在沙涌开通龙眼里

  西河渡 按县志由长洲至山溪角两乡里排轮充

  江门渡 按县志发自石岐通于新会之江门新会民开摆

  广州渡 按县志发自石岐通于广州五羊驿顺德人开摆

  佛山渡 按县志发自石岐通于南海之佛山顺治间顺德人开摆

  黄连渡 按县志发自石岐通于黄连村前康熙元年顺德人始为开摆尽夺香山小民之利

  新会县

  东关 按县志外为赵村所以卫东之郭者

  西关 内为龙兴寺所以卫西之郭者

  妙宗桥关 在沙头又所以卫郭外之郭者

  北关 在县后文溪水所入万历三十六年重修

  水关 在县东文溪水所出万历二十九年重修

  清化关 在城南和尚桥此关宜再扩高大以便民舟出入

  骑虎关 在城东骑虎庙

  五显关 在城西五显涌

  隆兴关 在城西惠民门

  龙溪关 在城外花桥亭

  文溪桥 在学宫前

  步云桥 在泮宫左

  浴沂桥 在泮宫右

  韩家桥 在县治东文溪由以出城者

  东门桥 在县东门外按县志洪武三十年建

  南门桥 在县南门外按县志洪武十八年千户田清建后屡新之

  西门桥 按县志在县西门外万历二十一年黄淳重修

  北门桥 在北门外

  百丈桥 在城南新民街

  灰步板桥 在江门东

  龙溪桥 在礼义坊

  妙宗桥 在礼义坊按县志跨紫水于沙头宋绍兴十一年道人妙宗建横竖俱大石潦不能动

  知政桥 在务前按县志横跨县江柱木五间架板于上正德十一年知县徐干建知县张文凤重修未成以忧去知县陈豪成之易柱以石上仍架板可通官桅万历四十年知县熊维镗生员孙显祖等重修架板上置栏楯舆马便之

  宜民桥 在宣化源清二坊中按县志在东隅街旧以板嘉靖二十六年知县王交修易以石栏楯俱备改今名

  小市桥 在怀仁都按县志元至顺三年乡民陈辛甫建

  小梅桥 在怀仁都

  美成桥 大怀仁都莲塘村宋绍兴元年僧惠明建

  井冈桥 在怀仁都井冈村正德二年乡官郑铭建

  大泽桥 在大泽村

  小泽桥 在小泽村今废

  老女桥 在遵名都张村按县志昔有女老而不嫁悉以奁资建

  何村桥 在遵名都何村元至正间建

  慧龙桥 在石碑都

  新桥 在源清坊

  天等桥 在石碑都天等村洪武十八年潦废改为渡

  石街桥 在登名都沙堤村

  土陂头桥 在登名都

  大板桥 在礼义坊

  波罗桥 在平康都波罗村元元统元年乡民梁一周建

  龙蟠桥 在平康都龙蟠村路通蚬冈三广公陶鲁重修

  义济桥 在宣化坊按县志在县东旧以板嘉靖三年知县熊坦易以拱石

  油步桥 在源清坊永乐十年乡民谭观福建

  西隅桥 在源清坊按县志在西隅街刘杰许培之重修

  清化桥 在源清宣化二坊中按县志旧名和尚桥天顺辛丑知县王重县丞陶鲁建正德十一年知县徐干重修

  小报桥 在潮阳都小报村按县志元至正十年乡民林文骥建

  大报桥 在潮阳都大报村按县志洪武三十年乡民宋永建

  富溪桥 在华萼都大富村

  广济桥 在华萼都高沙村按县志筑石为基高丈余上架木更置有渡客商称便乡官区越建

  沙塘县 在潮阳都沙塘村按县志永乐十二年乡民叶大吉建

  官来桥 按县志在县西西墩头嘉靖二十二年知县何延仁易以拱石

  西墩桥 按县志嘉靖三十五年生员苏道充等易之石

  硬步桥 在潮阳都硬步村今废

  罗坑桥 在潮阳都罗坑村今废

  仙井桥 在潮居都仙井泉下

  长桥 在潮居都区村长跨五拱今废

  仕路桥 在潮居都北到村

  新桥 石桥 俱在到龙城村乡官汤和建

  墓冈桥 在泷水都塘河村今废

  奇榜桥 在归德都奇榜村圆明庄前

  黄坑桥 在归德都黄坑村万历三十一年修复

  野渡桥 在归德都赵家村按县志宋绍兴元年赵碧崖建永乐十年施野渡重修名刻石阴

  杜桥 在归德都白石村

  通泰桥 在华萼都三丫村

  西华桥 在归德都石涌村

  塔冈桥 在华萼都塔冈村

  水松桥 在华萼都河塘村

  水背桥 在泷水都水背村

  松蓈桥 在中乐都松蓈村

  黄涌桥 在登名都黄涌村

  通济桥 在东亭驿右按县志横跨县江与知政相望制亦如之弘治十五年知县罗侨建嘉靖十一年知县张文凤修许炯记石竖镜心亭万历三十一年署县吴邦俊乡官何上新重修架板上置栏楯舆马便之

  北溪石桥 按县志在县北文溪由以注学者

  北上石桥 按县志在北隅街以繇驿而北上旧曰百丈非原嘉靖五年摄县事户部员外郎徐闻县丞林应骢督乡老叶泰易板以石万历二十三年乡经历叶承泽率乡人重修

  骑虎关桥 按县志城池水所出正德间知县徐干修万历间重修

  关庙石桥 在县东

  礼义板桥 按县志西墩之水背郭斜流桥横截之亦县江之锁钥也万历二年知县伍睿指挥陶澯建然必以石易之庶几永久民免阽危桥外即陶家庄陶应董修事

  承恩板桥 按县志万历三十七年重修上架栏楯

  西龙石桥 按县志在县西浐湾口议改西墩水由此透沙头通于分水冈则邑之风气不泄庶几称形胜云而海寇亦无直入之虞

  永安桥 按县志在县西显学里万历十二年余良栋建

  大济桥 按县志界礼义源清间万历二年庠生潘升倡义建

  流杯桥 在流杯村

  金紫马桥 在新开(氵宫)

  磨镰步石桥 按县志在县北万历三十四年黄家相等修

  贞节石桥 按县志在陂头村白沙陈子母林氏建或曰冬节桥以作之长至日也黄孚诗榕叶阴阴覆小溪行人桥上晚潮低阿婆天与陂头土岁岁清明踘马蹄

  楚云板桥 按县志在楚云台前今易以石陈献章诗一木欲堕溪岸高江门丈人放步牢脚底太行开几片秋风随处洒鸿毛

  大虹板桥 一名象涌在江门口

  花桥亭大石桥 按县志一名龙溪桥宋开禧三年知县蒋直建上立彩亭元季亭废

  桥亭桥 按县志在桥亭村万历三十九年重修

  大石桥 在泷水水背村

  务江桥 在泷水塘河村

  洽阳桥 按县志在潮阳硬步杜冈村内今废石存

  拱北板桥 按县志在中乐良丝冈万历二十五年黄元宰重修

  城西板桥 按县志在中乐墩子边成化十七年乡老黄绍纮建

  见龙板桥 按县志在中乐龙湾步万历十三年生员谭持俭建

  藤泽板桥 按县志在中乐因民病涉万历七年建

  浙江桥 按县志在古劳沙坪墟番禺知县毛汝麟乡老陆子阳建

  城下渡   江门渡   蚬冈渡

  高沙渡   坡亭渡   塘下渡 俱在长河

  浔阳渡   石头渡 俱在文章都

  水边渡 在平康都

  天等渡 在石碑都

  潮连渡 在华萼都

  西溪渡 在登名都

  大瓦寨渡  富足坑渡  龙涌渡

  白石渡   李七步渡  古劳横水渡

  锦江嘴渡  庙前渡   白土皇村渡

  大坑口横水渡   三角巷口渡

  天河村横水渡   赤坎太平下庙渡

  九江石头渡    官埠头横水渡

  塘口埠渡     银瓶嘴渡

  黎冲埠渡     海边(虫雷)步横水渡

  石骆口连九江小梅口土地园渡

  深涌横水渡    白藤土牛涌渡

  牛眠沙渡     水埠头谷步石(石达)铁镬巷渡

  鸡笼冈潮阳泷水平步渡

  谭江渡   水口渡 俱在古博都

  三水县

  青云桥 在胥江华山

  环川桥 在县治西三里

  石顶桥 在清塘都跨交溪水

  邓坑桥 距石顶桥五里而近

  周村桥 距邓坑桥二里而遥

  银洲桥 距周村桥三里

  阜安桥 在南(氵宫)堡

  高石桥 在利琼都龙母(氵宫)

  县前官渡 徭编渡夫二役

  西南长河渡 按县志日夜四只互为往还递年输府饷二十两今缺夜渡

  西南横水渡 在南岸村旧有饷今革

  苍江渡 在镇南都三水司前同柏木潮渡纳饷

  大路渡 在大路村河中

  走水江渡 在伍顶都大路峡口

  胥江渡 按县志船二只递年输府饷二两今缺

  三江渡 按县志船二只往还在古灶村递年输府饷四两今缺

  芦包渡 在胥江

  蒋岸渡 在蒋岸村开至胥江

  白坭渡 在白坭河

  金洲渡 在金洲河

  龙湾渡 在龙池村开至高明县劳窟村

  黄牛洲渡 按县志船二只往还递年输府饷二两

  (鱼感)鱼嘴渡 按县志递年输府饷八钱

  坭洲渡 按县志递年输府饷五钱

  丰湖横水渡    角尾嘴横水渡

  金利水口渡 按县志递年输府饷八钱

  县前柏木潮渡 按县志递年与苍江渡共输县饷八两

  西南开往肇庆渡 按县志递年输县饷二两

  西南开往英德渡 按县志递年输县饷六两

  古镇沙头渡 按县志递年输县饷八钱

  白坭开往金利墟渡 按县志递年输县饷一两

  清远县

  通津桥 在通津门外侍读吕凤岐记

  西门桥 在西门外耆民黄祖铭建

  周塘桥 在下廓角虾巷西知县张璧重修

  水西桥 在下廓三公庙前宝林僧募修

  山塘桥 在廉水

  柘步桥 在柘步堰口

  惠济桥 按县志在县西二十里土名挞桥

  文昌桥

  上郭渡 下郭渡 俱在宝林寺前

  横石渡 在县东

  山塘渡 在山塘水

  澜石渡 在澜石口

  飞水渡 在飞水口

  新开渡 在县东五十里

  石头潭渡 在滨江水今虎衔江渡是

  急水渡 在琶江司前开

  慢水渡 在琶江乡官路唇

  鼓磉渡 在琶江官路

  黎塘渡 在飞水塘

  广城往清远渡   庄步渡

  山根渡     沙头渡

  清远营冈墟渡  大燕水渡

  黄冈渡

  新安县

  南门桥 在县南门外

  东门桥 在县东门外

  北埠桥 在县南门外按县志崇镇铺长石六架明正德年建

  广惠桥 在崇镇沙铺涌下直街按县志旧以木架名南头埠桥嘉靖年间叅将汤克宽易以石名广惠桥

  顺母桥 在墩头里按县志旧传有子分居隔河迎母意遂鸠长石架桥因名

  便民桥 在下步墟嘉靖年间巡检周世奇修

  龙津桥 在归德场西石塔下

  严母桥 在三都涌头村按县志相传陈母有子不悛其母缚之投水中创桥因名焉

  伏涌桥 在三都福永巡司东长石六架

  大板桥 按县志在墩头里乡人郑可言建

  引龙桥 按县志在墩头镇沙两桥相连如曲尺又名曲尺桥

  隔岸桥 在隔岸之左

  周家村石桥 崇祯九年知县李元建

  天渡桥 按县志在月冈屯蔡家园前康熙二十六年巡检廖膺宠建潮涨漂大木如桥形因造名天渡

  惠民桥 按县志在深圳河沟深浚凡遇雨潦潮涨往来维艰动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巡检廖膺宠建造石桥名曰惠民

  南头渡 自南头抵省城原额四只今废自南头抵东莞原额五只今复二只

  下步渡 自下步抵东莞渡额二只今废

  茅洲渡 自茅洲抵东莞渡额五只今废以上长河渡输饷今撤海禁次第兴复

  乌石渡   沙江渡   碧头渡

  冈头渡   新田渡   茅洲田尾渡

  以上俱民渡

  佛山渡 按县志自南头抵佛山渡额二只今废

  塔子前渡 按县志自归德场抵三门亭子步头

  花县

  石桥 在华宁堡

  连州

  通汇桥 在州城南门内宋刺史邓阿鲁建按州志以桥下之渠疏泻池之隘而通于汇水故名

  通庄桥 按州志在大街桥下之流出自育德泉刺史邓阿鲁建永乐十年知州侯礼重建因呼为新桥

  步莲桥 在州东门外城壕上以桥下种莲得名

  湖光桥 在城北按一统志唐元结自舂陵来游凿湖潴水作桥其上登桥一览湖光如练因名

  兴贤桥 在兴贤门外成化十五年守备都指挥建

  鲤鱼桥 在州东唐王祠

  仰韩桥 在四贤祠南宋知州吴纯臣建

  天泽桥 在州大街南按州志水自茨太守庙东泉及龚家岩合流历长街至此桥注于湟水

  育德桥 在后街东

  集星桥 在洪锡巷口

  会寿桥 在隔河

  清风桥 在石灰巷口

  三板桥 在州朝天门外十里

  会福桥 在州西岩家坠俗呼为高桥宋嘉定中建

  内洞桥 在州东瓦窑冈宋淳熙中建

  高文桥 在州南九陂宋淳熙中建

  襟水桥 在龙口宋谏议邵晔建张魏公尝游览水势水自庚辛来因名金水

  石陂桥 在州钦南乡宋绍兴中建

  深坑桥 在州遵合乡宋政和中建

  新上桥 在遵合乡宋元佑中建

  南济桥 在仁内乡西岸

  福星桥 在州四长乡水口昔名水口桥宋淳佑中建

  白牛桥 在州二长乡宋嘉定中建

  南门渡 路通河邵

  济川渡 在济川门

  龙津渡 在龙津门外

  瓦窑渡 路通船潭

  瓦窑冈渡 与龙津渡相接

  良江岸渡 路通朱冈

  湖口渡 路通迁义乡

  通济河渡 在保安

  埠津渡 路通星子

  本公峒渡 在本公峒

  麻埠渡 在麻埠水

  黄娇渡 在黄娇水

  车头渡 在东峰园

  白水渡 在白水

  西岸渡 在西岸

  大陂渡 在下卢

  石泉渡 在石泉寨

  阳山县

  阳山关 按县志在县治之上七十里汉武诛建德兵出桂阳下湟水即此地

  湟溪关 按县志在县治北当骑田岭路秦于此立关按汉书赵佗行南海尉事移檄告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即此地二关俱秦建今废

  寅宾桥 在城东门外

  柔远桥 在城南门外

  通楚桥 在城西门外

  望韩桥 在城北门外

  接龙桥 在儒学后

  宜民桥 在县治东

  镇安桥 在县治西

  七拱桥 在通儒乡按县志去县四十里宋熙宁三年邑民窦元甫建以桥有七拱而名今圯

  平安桥 在常岁乡去治三十余里

  大桥 在常岁乡去治六十里元至正二年县民李万春建

  丰阳桥 在浦下乡按县志去治八十里宋绍兴十八年县民李法中建

  会贤桥 在鹿石坑去治二十里

  回龙桥 在塔溪东

  广济桥 在鹿石坑去治二十里

  双龙桥 在黄竹坑去治三十五里

  武安桥 在通儒乡军屯去治三十五里

  积福桥 在常岁乡去治三十五里

  福星桥 在星子巡司去治八十里

  二板桥 在常岁乡去治三十里

  贤令桥 在通儒乡

  凤阳桥 在浦下乡

  雷公坑渡 在城西河

  中渡 在城西河中

  官渡 在城河南同民坊

  下渡 在东河钓台前

  清莲渡 在西岸

  连山县

  鸡鸣关 在连山县东三十里通连州有亭久废知县刘允元重建俾往来憩足民咸赖之

  火夹关 在县西四十里通上吉村

  鹅鹰关 在县西一百里在上草通广西

  邪渡桥 宋政和七年乡民邓必荣建路通连州其水自分水凹上叶来经桥下又从长径出与连州镬水合流入湟溪

  龙水桥 在宜善西二十里

  通灵桥 在诸莺乡宋绍兴二十六年乡民吴英文亨等创建其水自昆湖山来至石角村与连州西岸水合流注湟水路达集灵庙前因名之

  兴贤桥 在诸莺乡宋嘉定元年乡民邓大章等置建其水自西岸水合流于湟溪桥久而颓未能修复

  牛鼻潭桥 在鸡鸣关外

  鸡桐冲桥 在白沙康熙二十年修复

  官渡 在诸莺乡沙坊村榕树坪官埠头至今尚存

广州府部汇考八

广州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

  广州府治 在高第街

  广防厅署 在清水濠

  广粮厅署 在水母湾

  理刑厅 建设在濠畔街今改为城守中军衙门

  经历厅 在高第街

  督院公署 康熙元年移驻省会价买民房建设卖麻街

  抚院公署 建设在靖海门内官渡头街

  提督公署 今在盐步头街

  布政司公署 建设在卖麻街

  按察司公署 在清水濠

  盐驿道公署 在高第街

  都使司公署 建设在新桥市

  粮储道公署 在清水濠

  督学道公署 建设在水母湾

  布政司经历厅公署 在卖麻街

  照磨厅 在贤乐巷

  理问所 在贤乐巷

  按察司经历厅 在清水濠

  知事厅 在清水濠

  照磨厅 在清水濠

  广州城守公署 在小市街

  广州府左卫 建设在濠畔街

  广州府右卫 建设在濠畔街

  广州府前卫 现在玉子巷

  广州府后卫 现在竹栏门

  盐市司 建设在大新街

  南海县治 建设在晏公街前为大门为仪门中为大堂后为二堂后衙三间后衙右为西厅二堂左为东厅大堂东西二皂亭大堂西房为内库仪门外东为迎宾延益堂又东为土地祠仪门外西为监房大堂西直至北为各吏房舍东亦为各吏房舍内后衙三间东厅一间延益堂土地祠一间俱系县令陈万言于康熙七年捐俸创建

  戎粮厅 在晏公街县署之东

  捕厅衙 在县署之后贤乐巷

  儒学公署 在晏公街县署之东

  预备仓 有二一在府城外一在黄鼎都宁口村

  贮备粮米仓 在晏公街县治之东递年贮备本色

  贮备库 在晏公街县治右

  番禺县治 顺治三年丙戌冬两藩恢粤知县杨交泰择地措赀移建新城小东门内清水濠街署县事知县金永耀知县蒋如松相继捐赀重修知县彭襄重加修建堂之东有礼兵工各房廨舍仪门外建土地祠衙之西有库房仓舍

  戎粮厅 旧在县署内东北两藩恢粤移于新城未建定署俱本官自行捐赀租赁房屋以为衙宇现在详请创建

  捕厅 旧在县署内东南皇清移于新城向无定署皆自行赁住民房康熙五年典史汪璋择地于小东门内水巷原督标遗下倒塌官房一所共十三间复捐赀买置民房三间凑为门户用工料银二百四十余两创建公署衙宇左为土地祠右为书办房

  税课司 在小新街

  柔远驿 原建设在城外十七铺

  预备仓 在府城东宋天禧四年荆湖广南皆增制常平仓今沿其法

  恒裕仓 在今县治后康熙四年建收纳本县粮米递年积谷

  石龟仓 在今粮道前收贮各属解到米谷原设仓夫四名

  永丰仓 在水母湾顺治十八年建今在素波巷康熙四年改建

  耳房库 在县堂西

  养济院 有二一在府城内一在府城东

  惠民药局 在府城西明成化中建

  漏泽园 有三一在府城大北门外一在小北门外一在东门外

 外州县

  顺德县治 明景泰三年开设天顺三年知县崔瑀始拓而修之中为正堂左为仪仗库右为架阁库东西列吏舍后堂北为知县廨西为县丞主簿廨东为典史廨仪门外西为监房东为土地祠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正德己卯知县丘道隆重修知县方攸跻建库楼于旧库东大门上为谯楼嘉靖中督学张希举并申明旌善二亭为一其东改为兴贤社学隆庆间知县胡友信重修

  察院 在县南门外西一里

  布政分司 在县治左

  按察分司 在县治右

  兵备道 在县治南

  公馆 在南门外碧鉴

  阴阳学 在县治东

  医学 在县治东

  僧会司 在宝林寺

  道会司 在元真观

  河泊所 在县治南

  白沙巡检司 在县西南白沙村旧白沙寨明洪武三年改

  中堂巡检司 在县西麻涌村旧名中堂寨明洪武三年改

  预备仓 在城西南隅名广有在东莞千户所名永盈在大鹏千户所名大鹏

  养济院 有二一在县城东一在县城南

  惠民药局 旧在县右直街今废

  漏泽园 旧在县城南山川坛侧今废

  东莞县治 即旧保安县唐至德二年易以今名明因之正统间知县王尚(王扁)重修景泰二年毁于寇天顺六年知县吴尚忠重建中为正堂堂左为典史厅右为库东西为六房承发铺长后堂北为知县廨迤东为县丞廨迤西为主簿廨东南为典史廨仪门外为土地祠为监房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亭隆庆二年知县张镗重修万历二十一年知县李文奎增修

  察院 在县治西即军署局废址

  布政分司 在县右

  按察分司 在县左

  海道 在县南头东莞所

  府馆 旧在城隍庙右今改迁于资福寺右

  阴阳学 在上清观右即嘉靖庙故址

  医学 在革桂即关王庙故址

  僧会司 在资福寺

  缺口镇巡检司 在县西南缺口村明洪武四年设

  京山巡检司 在县东北旧在茶园寨明洪武三年改巡司十九年都指挥花茂奏迁于京山村遂改今名

  马冈巡检司 在县南容奇堡马冈村明洪武三年在本都小湾堡开设

  马宁巡检司 在县南马宁堡旧马宁寨明洪武三年改马宁巡检司巡检乔按坦创建

  都宁巡检司 在县南旧西淋寨明洪武三年改

  江村巡检司 在县西江村

  紫坭巡检司 在紫坭堡

  预备仓 有三一在城隍庙左名丰盈一在都宁一在马冈

  社仓 十有一曰大良在宝林寺内曰鹿门在本村社学后曰逄简在中村曰古粉在桑麻村灵官庙曰容奇在余滂家庙曰冲鹤在本村曰羊额小湾俱附大良明嘉靖间知县曾仲魁建

  养济院 按县志在金榜山下明弘治间知县吴廷举建中为堂左右列创孤贫房舍凡二十楹岁久圮叶初春重修

  漏泽园 在金榜山北

  从化县治 明弘治七年知县刘弘创建其制中为正堂后为后堂为知县廨东为典史厅右为库堂东西列以吏舍前为仪门东为监房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为榜房岁久倾圮嘉靖三十年知县吕天恩重建后知县段裘复修万历二十九年知县葛怀德重修

  察院 在儒学左

  按察分司 今废为民居

  流溪巡检司 在石潭村旧流溪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预备仓 在城隍庙左

  养济院 在城北三里

  龙门县治 明弘治九年于旧龙门巡检开设其制中为正堂堂后为知县廨左为典史厅旁为吏舍为监房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正德中知县赵华修葺万历二十五年知县江化鲤复修

  布政分司 在县东北

  分守岭南道 在布政分司左

  府馆 在东门内即旧仰山寺址

  上龙门巡检司 在黄沙坳

  预备仓 在儒学右

  际留仓 在县西

  养济院 按县志在东郭墟知县李万宁建今颓废

  演武场 按县志在东门外堂三间前卷蓬一座东西孔道左义勇祠知县李万宁植松千株今废

  新宁县治 明弘治十一年创建其制中为正堂北为后堂为知县廨东为典史厅西为库前序列六房仪门西为监房东为土地祠大门为谯楼左右为申明旌善二亭

  布政分司 在县东南

  按察分司 在县西南

  府馆 在县西

  阴阳学 在布政分司右

  医学 在县南门街

  望高巡检司 在县南旧褥州巡检司

  城冈峒巡检司 在县西南城冈堡

  海晏场 在海晏村

  矬峒场 在矬峒村

  预备仓 按县志在第三保仓前街西向地长五丈五尺宽七丈后改仓于县署西北旧仓遂旷废

  常盈仓 按县志在第七保旧仓街

  养济院 按县志在南郊河外土名白水田

  演武场 按县志在南门外山川坛之前

  增城县治 汉时开设历代因之元季毁明洪武二年复建十四年又毁于寇十五年知县毕福重建宣德四年知县蒋谦重修万历间知县林继衡复修其制中为正堂左为赞政厅北为知县廨迤东为县丞廨西为主簿廨东为典史廨左为仪仗库右为架阁库仪门内东西为狱两厦东西为吏舍前为谯楼大门外左右为申明旌善二亭

  察院 在城南大街凤凰山下菊坡书院之左

  布政分司 在城南大街凤凰山下察院左

  府馆 在城南大街凤凰山左

  阴阳学 在城西北旧三皇庙故址

  医学 在三皇庙右

  僧会司 在府馆右

  道会司 在僧会司右

  乌石巡检司 在县南甘泉都东洲村旧乌石寨明洪武初改建

  茅田巡检司 在县西绥福都明洪武四年巡检孙名俊建

  预备仓 在城西北名际留

  养济院 在县北

  香山县治 宋绍兴二十二年建于七星峰下元末徙于莲峰明洪武三年县丞冲敬仍于旧址创建成化间知县朱显弘治八年知县黎灿相继修葺万历间知县涂文奎重建二十八年知县张大猷复修其制中为正堂堂后为知县廨少西为县丞廨左右为库堂左为赞政厅厅东为典史廨前列以六房又前为仪门门外为土地祠为监房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达德街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北拱辰街

  府馆 在县治南

  阴阳学 在县东

  医学 在县西

  僧会司 在无量寺

  道会司 在武镇街

  香山巡检司 在县北大榄村旧香山寨明洪武二年巡检刘显建

  小黄圃巡检司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小黄圃村明弘治九年知县黎灿建

  预备仓 在县署仪门外旧黄梁都三灶春花园等田收租助赈后因军饷不敷将此田发卖民间以充军需

  养济院 在县后冈明洪武五年建

  新会县治 隋开皇十年创建历代因之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年知县吴拳重建天顺元年知县陶鲁复鼎新之其制中为正堂堂东为幕厅北为后堂堂左右为吏舍后堂北为知县廨东为县丞廨西为主簿廨仪门外西为监房大门外左右为旌善申明二亭隆庆四年知县林会春重修万历十七年知县苏眉山复修

  察院行署 按县志在县治东明正统元年建深二十四丈广十丈正堂五间后堂五间穿堂三架东西两廊十四间仪门五间大门一间署后有池嘉靖二十六年知县王交于大门外建坊曰岭海纪纲万历二十九年重修至三十五年知县王命璇重修

  布政分司 在县东

  按察分司 在县西

  阴阳学 在礼义坊按县志明洪武十八年训术吕金旺建久废

  医学 在源清坊按县志明洪武十八年建后改迁县治西府馆前今堂宇废地址易为民居

  僧会司 在隆兴寺按县志明洪武十六年僧会观跸建天顺七年重建万历二十一年僧性明重建

  道会司 在隆兴观按县志明洪武十六年道会陈明祖建永乐元年重建万历二十二年僧三乘重建

  沙村巡检司 在县南长沙村旧在长珠大神冈明洪武三年巡检范得成创建

  潮莲巡检司 在县东潮莲村旧潮莲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沙冈巡检司 在县西长沙村旧平康都乐里寨创于余村明洪武二十年都指挥花茂徙于沙冈村创建

  松柏巡检司 按县志在平康都松柏山下明嘉靖二十二年加置松柏堡巡检日久颓废万历四十一年巡检沈问之重修深一十六丈广六丈

  药径巡检司 在县北坡亭村旧药径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牛肚湾巡检司 在县西何村旧牛肚湾寨明洪武二年改巡检白得创建

  大瓦巡检司 在县中乐都明洪武四年毁于寇十年重建

  三水县治 明嘉靖五年开设通判刘瓘创建其规制中正堂后为知县廨左为典史厅右为仪仗库前左右为吏舍为监房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万历二年知县朱宽重修十八年知县俞大有复修

  部院行台 在县城南河旁

  察院 在县学后

  三水巡检司 在县治南隔江三水口

  横石巡检司 在横石岭

  胥江巡检司 在县北

  西南巡检司 在县东南杨梅堡旧西南寨

  清远县治 隋开皇十年创于凤凰台后明洪武元年知县陈惟善仍旧址重建十四年毁于寇知县郑孔实徙建于城隍庙基在城内西南察院右宣德六年知县郑性初正德五年知县张钦相继修葺其制中为正堂堂左为典史厅东西两庑列以六房其库房附于堂之夹室后堂北为知县廨仪门内西为狱外东为典史廨为土地祠西为礼宾馆大门外左右为申明旌善二亭岁久圮坏万历二十六年知县刘幼学捐俸创建廨舍后堂川堂大门又改创土地祠规制焕然一新

  察院 在县治左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聚星里

  按察分司 在县治北明正德元年兵备吴廷举创建

  兵备道 在县治北西门直街

  府馆 在县治左

  僧会司 在龙兴寺

  横石矶巡检司 在县东琶江乡旧横石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琶江巡检司 在县东琶江乡旧琶江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滨江巡检司 在县西北池水乡旧滨江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回岐巡检司 在县西南回岐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河泊所 在县东明洪武十四年立今废

  医学 按县志在县西明正德六年知县张钦改建于洪圣庙今废

  阴阳学 按县志在县西明正德六年建

  预备仓 有二一在东琶江乡一在西下廊山川坛前街今俱废

  广济仓 按县志在县东北明洪武二十五年知县郑孔实建万历二十六年知县刘幼学重修

  养济院 在县西

  新安县治 按县志在城之中位北面南中为川堂后为思补堂又后为县衙正堂右为架阁库左为幕厅厅后为茶亭为耳库东为典史衙堂前东列东司吏户礼承发西列西司兵刑工九房中为甬道前为仪门前为谯楼又前为照壁仪门外东为土地祠祠前为迎宾馆前为吏舍又前为旌善亭为急递铺西为狱房为羁所前为吏舍又前申明亭照壁东西各有余地给与民起造铺舍周以墙垣皆经始于明万历元年落成于二年东莞知县董裕卜基本县吴大训鼎建万历二十八年知县叶宗舜重建谯楼崇祯十五年周希曜建卧理轩于内署皇清县治仍旧因奉迁界康熙六年县并东莞遂至荒废止存大堂一所康熙八年展界复县署县路一鳌住旧学衙宇知县李可成到任环视四旁圮毁捐资买料鸠工修葺头门鼓楼一座仪门一座官房三间六房两廊康熙十年八月二十一日飓风大作头门鼓楼官房衙宇又被倒塌知县李可成复捐资买料逐一修复又在衙内余地创建房舍二十一间嗣后十五年二十五年频遭飓风倾圮知县张明达安定枚先后捐俸修治唯头门鼓楼尚未葺复知县靳文谟捐俸修整完固

  分巡道 在城迤西

  总兵署 在分巡道右

  城守公署 按县志在永盈街明万历十年署叅将游击秦经国建为叅将府皇清顺治七年风雨颓塌防守府皆赁民房居住康熙八年游击尹震捐资修复堂寝厢庑一如旧制并建有射圃及亭嗣是历飓风毁坏游击蔡昶林瑞重加修葺遂成壮观

  官富巡检司 按县志在县东南八十里旧为官富寨与福永同改为司衙宇久坏莅任者多就赤尾民居康熙十年巡检蒋振元捐俸买赤尾村民地起造衙宇

  福永巡检司 按县志在县西北三十里许福永村之南书屯门固戍寨明洪武三年改为巡检司衙宇二座迁移拆毁皇清康熙十年巡检薛震修复

  永盈仓 按县志明正统元年隶东莞在今县治之后万历元年改迁于城隍庙之左崇祯十五年知县周希曜详汰久废

  预备仓 按县志在永盈仓内今与永盈仓同汰久废

  大鹏仓 按县志在大鹏所城中与永盈仓同设明万历十四年建仓廒一座今废

  东莞场盐课司 按县志旧在县南门外山川坛之前圮废垂三十余年康熙十八年大使周干重新修造在城内学衙之西北隅

  归德场盐课司 按县志在县西北三十里臣上村今倾圮未葺仅存土地祠场官赵锡翰捐俸置屋于周家村数间暂住

  阴阳学 医学 旧俱在县门左今废

  养济院 在城外西北

  花县治 康熙二十五年知县王永名建

  典史衙 在县左

  阴阳学 在县治东

  养济院 在城北

  狮岭巡检司 在县治西南横潭街原隶番禺县明洪武三年建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割隶花县

  水西巡检司 在县东北水西乡其地半属从化半属清远盗贼由之出没明崇祯间议立清从州不果后设番从清守备府今废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因立花县设巡检司以控扼险尚未创建

  连州治 按州志在城内近北明洪武十四年郡守王彦铭建成化元年郡守朱允修弘治十年郡守曹镐重修中为忠爱堂左为幕厅右为仪仗库两翼为吏舍中为戒石亭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仪门之东为土地祠其西为狱大门之南为承流宣化坊东西偏为申明旌善亭又东为钟鼓楼堂之后为协恭堂左右为耳房东北为库最北为正衙州守廨西为西衙州判廨裁东南为南衙吏目廨皇清顺治十四年郡守王彦宾重修康熙十年郡守李蕡修复后衙住房三楹名致远楼门外修复申明旌善亭

  察院行署 按州志在预备仓东明弘治十一年建今废

  岭南分守行署 按州志在州治西明正统七年郡守徐逵建今废

  按察分司 在州治西南明弘治十年曹镐建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州治南

  僧正司 在光孝寺

  星子巡检司 在州四长乡

  朱冈巡检司 在州论富乡

  西岸巡检司 旧在州仁内乡今迁清莲去阳山县东十三里

  宜善巡检司 明万历十二年议裁连州丰泰仓使设宜善巡检司在古县

  养济院 在州城东南

  阳山县治 按县志本自唐建即韩昌黎之旧治也元末迁连州四角塘明洪武十四年潘浚迁复故址嗣是何以信王(王民)等先后增修之皇清顺治九年九月西寇陷城官署民居尽为灰烬郭升履任庀材鸠工重为修复中为琴堂堂左为仪从库三间中奉龙亭东西二间贮图书册籍顺治十四年熊兆师重建右为幕厅两翼为吏舍东西各六间中为戒石亭前为仪门仪门之外左为迎宾馆右为监房又前为头门上为鼓楼头门之外左为申明亭右为旌善亭堂之后左为耳房库右为火药库中为串堂又后为景韩堂三间又后为环翠楼三间即县令正衙有厨房在楼外西侧最后为两松亭三间中为小堂北向祀韩公像楼之左为佩兰斋四间旧为正衙郭升改为书斋右为西厅即典史衙舍

  分司行署 按县志在北门街之右明正统六年王(王民)建成化八年陈应龙修皇清顺治九年西寇焚毁仅存荒址十四年知县熊兆师捐资与绅士里老重为修复中为正堂左右为班房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门外有鼓亭有屏堂堂后为串堂为内衙三间吏书厨役各有小房其外周以砖墙司前西南为中军厅草房二重各三间

  预备仓 按县志在县衙之东旧志正仓四间东西各五间

  社仓 按县志旧未有顺治十四年建

  阴阳学 按县志旧在县治宣化坊之左明永乐七年训术雷济建

  医学 按县志旧在县治宣化坊之右明永乐十二年建二学于天顺六年寇焚止存二印贮库西寇之后并印亦无存

  乡约所 按县志在玉虚宫明万历二十年立今废

  养济院 按县志陈子芳始建院钓台赵文祯迁县治北近山之麓有房五间西寇之后尽为灰烬熊兆师履任见其地荒僻乃于东关外元帝宫之右买田一所建茅房三间

  连山县治 明洪武元年县丞程清创建二年改隶韶州四年省县入阳山十四年复设隶连州主簿栾本重建三十五年典史王大年重修天顺六年都御史叶盛等因山猺出没奏迁县治于鸡笼关内乃筑城池疆理县治当时缘西贼初平制度简略乃覆以茅弘治十一年知县林高童易以瓦中为正堂北为后堂东西为六房后堂北为知县廨堂东为典史厅正堂南为外门重门其监房在正堂西南嘉靖四十一年知县周希文重建隆庆六年知县张廷熙重修万历二十九年知县林裕阳复修按县志有川堂有后衙有山亭刘允元退读处也今废为射圃

  城守 按县志在县之东旧有守城兵一百五十名设立营房俱在城外自皇清以来俱在城内民房设为城守衙门

  公馆 在县南

  宜善巡检司 在古县

  阴阳学 在县南今废

  医学 在县治西今废

  预备仓 在城南废

  养济院 在县城西废

广州府学校考        府志

 本府

  广州府儒学 在郡东南门内初西城番市通衢旧有庙宋皇佑二年经略使田瑜徙于郡东南隅熙宁元年经略使张田展东城复徙于国庆寺东程师孟蒋之奇相继成之后又徙于城东南隅番山下即今学也熙宁四年程师孟再任经略使始置学田以赡学干道三年经略使龚茂良建御书阁淳熙四年转运使赵澣增创亭斋泮池嘉定五年教授许巨川建观德亭于番山下淳佑四年经略使方大琮改建飞阁中塑圣贤燕居像位旁列文行忠信四斋为番山书院是年复建本源堂于阁北又植莲于番山侧之小池今俱废元至元十六年毁于兵惟大成殿犹存后宣慰使完颜正叔副使吕恕乃新庑祠副使畲琏重建大成殿明伦堂三十一年提学王献等建养贤养蒙堂及仓廪祭器库元贞元年宣慰使嗒喇海厌殿庑旧制卑陋图为鼎建延佑五年监司脱儿赤宪副卜天璋改创庙学及东西斋泰定元年宪使密兰等复建云章阁于堂北元季复废明洪武初征南将军廖永忠命中书掾高希贤仍故址重修庙学建先贤祠辟射圃额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宣德元年巡按御史金濂等修建殿庑正统三年提学佥事彭琉辟盐仓余地创建廨宇神厨库房及省牲所会馔堂六年巡按御史宋良暹复辟射圃仍建观德亭景泰五年巡按御史杨进复辟盐仓地以广学基天顺二年知府李恕重建殿庑三年巡抚都御史马昂创杏坛燕居及碑亭于番山北七年提学佥事胡荣重修庙学成化三年叅政张瓒复辟前街徙射圃于学西仍建观德亭四年知府吴中创棂星门暨左右庙垣皆易以石八年巡抚都御史韩雍大加修饰露台甬道亦以石栏护之今学制中为明伦堂堂两翼为四斋东曰志道依仁斋西曰据德游艺斋后改崇德广业居仁由义堂南为大成殿殿东西为两庑前为戟门门外为泮池有泮宫坊为棂星门堂北为尊经阁即旧云章阁为番山亭亭后为碑亭一杏坛一学制图碑又为燕居有圣像碑前为斋宿所其神厨省牲所皆在教授宅左射圃在乡贤祠后官吏廨宇生员号舍分列于东西隅而规制大备嘉靖十九年重修徙敬一亭于番山万历二十八年教授董应举请于督学副使袁茂英修之其殿庑亭阁及启圣名宦乡贤诸祠咸焕然一新复学侵地建学舍为正门额曰文明南枕河环绕如带皇清顺治十三年总督李率泰等捐赀重修康熙十年巡抚刘秉权等再修

  社学 八曰中隅在镇远街东曰东隅在番禺县西曰西隅在大市街尾曰南隅在归德门外大新街曰北隅在朝天街曰东南隅在小南门直街曰西南隅在西门外蚬子步曰武社学在二牌楼街

  学田 广州府学田七顷明万历十九年总督刘继文捐金买置瑞峰废寺田一十七顷四十五亩七分四厘捐七顷给府学贫生岁入租银四十四两四钱南海番禺各给四顷三亩一分二厘以田隶清远亦给清远学二顷三十九亩五分合前所置六十亩五分亦四顷三亩一分二厘

  南海县儒学 在郡西南隅始附于郡学西庑宋嘉定二年知县宋钧徙建于县东六十步经略使陈岘增买学田四十余顷淳佑四年经略使方大琮复拨缗钱改建庙学宋季毁于火元至元三十年复徙建城西高桂坊菊坡祠故址明洪武三年诏兴学校乃增饰之二十二年训导张立以庙学湫隘请于御史王骥辟东北民房以广之始创馔堂二十六年改门南向永乐七年重新之正统八年重建大成殿复拓学后地创尊经阁及建东西号舍十四间景泰三年副使韩雍以盐仓街隙地易学东民房增刱天顺元年凿泮池跨以石梁仍护以石栏成化五年易棂星门柱以石八年韩雍重修正德元年知县杨纯重建嘉靖六年建聚奎亭于左创屏墙于前建号舍于屏墙之后而庙貌益尊今学制首棂星门次戟门左聚奎楼中为大成殿夹以两庑殿后为明伦堂堂东曰成德斋少南为教谕宅西为达材斋少南为训导宅堂左为仓廒右为吏舍后为尊经阁号舍建置于学之内外者五所一在尊经阁之东西一在西庑后一在棂星门之南一在兴贤坊北又于清献祠后建名宦乡贤二祠启圣宫前建敬一亭尊经阁前建会膳堂学左原有青云路久为居民侵没崇祯七年修复旧址并修饰兴贤育才二坊皇清一仍旧制

  社学 二百有五曰养蒙崇正正蒙俱盐步堡原水在大通堡曰作德应奎养正俱黄竹岐堡曰大步湖山俱在沙丸堡曰平地在平地堡曰蓝溪沙背俱在泌冲堡曰大历大范俱在大历堡曰山南聚贤麋山俱在山南堡曰梯云在梯云堡曰扶南扶溪俱在扶南堡曰丰溪朗溪俱在丰冈堡曰新冈耀岭石冈明善岑峰凤岭俱在麻奢堡曰文溪在白石堡曰崇礼养蒙俱在黄冈堡曰金溪在桃山堡曰敦仁高明俱在季华堡择善主善明善养善俱在佛山堡曰复性经正兴仁明善俱在夏滘堡曰东华南福西贤俱在林岳堡曰修本正经俱在(虫雷)冈堡曰率性在平州堡曰岳秀在张槎堡曰岑城启正俱在西隆堡曰兴贤莲溪俱在大富堡曰小里在土炉堡曰登俊在登俊堡曰莲奎华溪黄溪俱在丰华堡曰香溪名乡俱在丰宁堡曰集贤松溪兴贤俱在兴贤堡曰龙冈龙头竹贤延隆俱在大圃堡曰兴善小里俱在沙堤堡曰范阳古溪竹溪小里沙溪俱在沙头堡曰横溪文林俱在冼村堡曰天心云溪奇溪俱在鳌头堡曰居仁由义儒林俾中俱在吉利堡曰银塘赤溪俱在伏隆堡曰明礼达义俱在河清堡曰田溪在海舟堡曰高州在简村堡曰小里在登云堡曰石溪明义南海俱在镇涌堡曰蒙山潘山姜林大涡长贤莲溪祥溪莲塘鼎峰黎边俱在金紫堡曰官溪经正养正小冈鳌舟俱在大榄堡曰下滘在上冲堡

  矩洲书院 在府城西门外侍郎黄衷建与其弟都事聚讲授于此学士黄佐记

  云谷书院 在西樵山湛文简公若水建今并入白沙陈公祠

  大科书院 在西樵山大科峰下增城湛文简公若水建正德十六年有司为建太史坊修撰吕柟记万历辛巳张居正禁讲学院遂毁

  石泉书院 在西樵山天湖北方文襄公献夫建藏书甚富后改于广城西门外龟峰寺故址

  四峰书院 在西樵山宝峰下霍文敏公韬建初为精舍后三年明世宗三赐御书于山中公疏请构楼贮之遂改称书院万历间并入西庄霍公祠

  石头书院 在石头里霍文敏公建今改额曰石头社学

  晦翁书院 在城西南隅西壕街即仁王寺故址今废

  文昌书院 在佛山堡李待问建

  濂溪书院 在粤秀山下内为濂溪祠

  正学书院 在广城盐仓街初知县刘廷元讲学于此今改祀廷元

  崇正书院 在都府后街原西察院故址

  番禺县儒学 旧附郡庠西庑宋淳佑元年知县诸葛珏相地于县东南五里创建前俯大江山清水秀后提举李鉴摄帅事拨赡军田四百亩有奇以助养士经略使方大琮又临流筑亭扁曰浴沂为士子游息之所后毁元至元三十年暂附南海学分析其半以东为南海西为番禺明洪武三年知县吴忠训导李昕度地于郡东城建焉十三年展东城学遂在内即今学也二十五年增修之辟射圃于学右建先贤祠于戟门左永乐二十年重建明伦堂正统十二年重建尊经阁暨诸号舍成化四年易棂星门以石八年重修庙学及光风霁月亭弘治六年复为修饰十五年乃撤故制而新之极北为聚奎亭中为明伦堂堂之东为日新斋西为时习斋堂之前为大成殿辅以两庑前为戟门门外凿泮池跨以石桥桥南为棂星门其射圃在聚奎亭南教谕宅在堂东训导宅有二一在射圃亭东北一在时习堂西南号舍列于明伦堂后万历二十四年知县杨言蒋之秀等相继捐俸增修皇清顺治十六年知县蒋如松修葺

  社学 四十八曰文富在白沙堡曰廉溪在茶园堡曰坑溪在坑头堡曰村心在榄山堡曰龙溪在沙湾堡曰沙亭在古埧堡曰土地积福西溪崇文俱韦涌堡曰绿阴文兴泗源锺秀沙湳俱锺村堡曰庄头石溪俱南箕堡曰沙溪五凤俱沥滘堡曰司边思贤柏堂俱径口堡曰寿山大岭俱寿山堡曰敦性在南步堡曰蓼溪东溪养正俱蓼涌堡曰平溪文峰俱清河堡曰村心福新俱大石堡曰乔林在新村堡曰黄圃在塘心堡曰兴贤南亭养正穗峰俱北亭堡曰萝峰冈头俱逻冈堡曰堑冈在黄陂堡曰壶州在茅冈堡曰金溪在黄陂堡曰龙阳在龙眼堡曰洗溪猎溪鹿山俱石牌堡

  学田 四顷三亩一分二厘总督刘继文置租糓四百二十四石

  濂溪书院 祀宋广东提刑周敦颐旧在城内春风桥北元末毁明正统二年改建于药洲之西嘉靖元年改书院为提学迁祀于越秀山麓岁时致祭

  天关书院 在城东湛文简公若水建今其子孙为居宅

  粤洲书院 在越井冈麓明成化中郡人黄畿建

  迂冈书院 在越秀山祀谕德伦文叙子通政司叅议以谅建今为祠

  慎德书院 在粤秀山麓霍文敏韬建今改为祠其子孙环居之

  泰泉书院 在西霞寺上明嘉靖二年黄佐建即栖霞寺故址

  营道书院 在城东街明万历十八年按察使徐检建

  龙德书院 在承恩里明万历十八年邑令冯渠建

  崇正书院 在提学道明正统二年副使林廷玉建今废

  云淙书院 按县志在城东二十里白云山之麓月溪之上明阁部陈子壮建内有邀瀑亭澄法堂海曙楼入为余啸阁直指葛征奇题堂曰镜机堂山麓有泉味清冽名曰朋泉邑人黎遂球为之赋上为无畏岩傍为兼山草堂别为宝象林题曰松风句曲山中相柳浪蓝田画里诗有湖曰宝象大数百亩每风起波涛荡漾与廉泉争响一邑之胜地也今池亭故址犹存

  峦山书院 在赤石冈文明塔宝相寺西明崇祯年间户部尚书李待问倚崖迭石筑基建后里老塑像于其中祀焉

  玉嵒书院 在逻冈乡罗坑寺宋锺启初读书于此建两亭及文昌殿天尊堂余庆楼漱玉台司马石岩玉屏诸景明方献夫湛若水诸公游咏留题具在其子孙于山麓建祠祀之

  镇海书院 在粤秀山下明光乡王渐逵讲学处今废

  白山书院 在城北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按御史陈储秀为祭酒伦以训建四海儒宗坊今废

  禺山书院 在府学后宋嘉定间建梁百揆讲学于此有诗明为乡绅会议公燕之地今为关帝庙碑刻犹存

  穗城书院 在城南龙藏街康熙二十二年督粮道蒋尹建内祀名宦流寓乡贤有碑

  番山书院 在新城清水濠街康熙二十二年知县李文浩建

  珠江书院 在新城木棑头康熙二十四年广州府知府刘茂溶建外州县

  顺德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宣化街明景泰三年创其庙庑堂斋公廨号舍咸以茅覆迄六年始易以瓦天顺四年改建两斋及馔堂其厨库仓廪以次建置成化元年知县钱溥甃泮池创丽泽亭建奎文阁后知县吴世腾建号房八十余间弘治间知县吴廷举重修戟门两斋正德间知县曾宪修棂星门易以石柱改建号房一百二十间中为文庙左为启圣宫前为戟门为泮池又前为棂星门殿后为明伦堂堂东为进德斋西为修业斋堂北为观颐堂即旧馔堂极北为丽泽亭为奎文阁阁南为敬一箴亭西为教谕宅其训导宅一在进德斋东北一在仪门东南射圃在梯云山麓嘉靖二年训导罗溥以两庑圯甚毁淫祠重修十二年建启圣祠四十三年继修庙庑斋堂隆庆六年凿泮池蓄水深广倍昔中跨以石桥周围石栏绕之万历十一年修棂星门及殿庑阶楯与奎文阁丽泽亭之朽腐者阁之左为乡贤祠又左为名宦祠学官廨舍凡三所教谕廨在奎文阁右训导廨一在进德斋左一在启圣宫之前从明伦堂左出为仪门直出为儒学门门之东为射圃旧为府馆地嘉靖五年署县事林应聪自奎文阁东移建于此中为堂左为射器库右为梯云社学皇清因之康熙十一年知县王尹以堂庑摧朽与教谕徐鼎藩重修大殿两庑启圣宫及乡贤名宦二祠进德修业两斋贤关圣域二坊暨明伦堂邑人徐云祚记

  社学 四十二曰兴贤在县治左曰梯云在射圃右曰北隅在凤山书院曰官阜冈安俱在北门外曰连鳌在大良堡曰养蒙在碧鉴堡曰德云锦溪龟山俱在龙头堡曰西里黄村罗田俱在龙津堡曰东朗在甘溪堡曰塘头正源俱在逢简堡曰毓贤北头俱在盖华堡曰莲鳌在黄莲堡曰振文曰碧梧在羊额堡曰育秀在桂州堡曰北敦兴后俱在黎村堡曰道源在勒楼堡曰清源在小湾堡曰青云在平步堡曰萃贤在古楼堡曰龙兴正蒙俱在甘竹堡曰诸才朵秀桃村俱在都粘堡曰福田在北湾堡曰罗田麦岸见龙黄村良山龟峰玉泉龙头俱在龙山堡

  学田 二顷八十九亩明万历九年沈釱置其租九十七两六钱五分修庙学给贫生咸藉之

  凤山书院 在凤山麓吴廷举建今改为四贤祠

  羊额书院 在羊额堡宋淳熙间县尉卢沧致仕回建为东西两斋东教族人西教里人岁久圮故址不存明嘉靖乙酉知县曾仲魁撤淫祠建署以今名

  金峰书院 在古楼堡地藏院侧宋张文献公后裔以学录致政于家建斯院诲乡曲子弟

  昌溪书院 在昌教堡明洪武间教谕梁英文建今被埋没

  鼎斋书院 宋麦雷奋咸淳中登进士任南恩州叅军兼阳江尉得请归田遂建今院于马宁龙头山

  翠岩书院 在桂州堡

  锦云书院 在登州堡里人何宗顺宗和建明永乐间解元曾节司教事学者从游甚众

  仪庵书院

  九峰书院

  凤凰书院 俱在龙津堡改淫祠为之

  鹏山书院 在容奇堡

  五峰书院 在甘竹堡乡人谭善亮读书处

  碧川书塾 在江村堡乡人卢秉常建

  泮浦书院 在龙头堡梁解元读书处

  青云馆 在平步化乐寺乡儒唐豫创未就而卒明景泰改元乡老何淮等成之举豫子璧为师远方士子至者颇众璧有诗云忆我先人雪满簪欲从此地课青衿经营未遂当年志继述俄成此日心芸桂香中银汉远诗书声里白云深几回默坐思遗训清涕潸然自不禁

  壶山书房 在江尾堡壶山下白沙陈献章为

  梁景行题

  义斋书院 在大罗村宋咸淳间进士黎宏号淳翁累官至大中大夫制置大使归田建立书院捐俸给招集四方贤士讲习其中时李忠简公在焉公复题曰义斋书院岁久圮坏孙孝廉来王重修

  石湖别业 邑人罗孙耀建中有亭台楼阁汇潭峙屿曰迷蝶园总镇张勋笔曰山水奇观知县王引题

  帆园书院 邑人陈迪儁建每莲开荔熟游人杂沓花风鸟语相呼于重泉树杪之间名人题咏颇众

  东莞县儒学 在东城外旧在县东南二里许宋淳熙间县令王中行迁于东郭即今学也开禧二年知县刘棠移大成殿于学右嘉定十四年改建学以从庙向嘉熙三年知县许巨川建经史阁淳佑辛丑重建大成殿宋季毁于兵燹元至元二十八年重建经史阁大德五年重修明洪武三年诏兴学校五年撤庙庑堂舍而重建之十四年庙学灾三十年复建洪熙元年重加修葺正统四年重建讲堂六年修饰殿庑辟射圃地修观德亭讲书楼舍浚泮池建攀桂亭今改为致远亭规制弘敞遂与庙学等天顺七年重修成化二年又修正德十三年重建明伦堂仰高亭十三年建东西斋十五年建仪门及仓库嘉靖四年创射圃亭于明伦堂东北二十五年修庙建敬一箴亭四十年倡建尊经阁四十一年修启圣祠东西庑及泮桥学门万历二十八年筑垣于庙学之南以民居冲射形家所忌崇祯八年重修殿庑门堂及亭阁诸祠重建教谕廨新创土地祠于戟门之东知州温可贞捐修乡贤祠教谕钱梦兰重建观德亭三益亭其学制首为学门门内为泮池跨以石桥直北为仪门左右为吏房又北为明伦堂堂之前为两斋东曰进德西曰修业堂后为尊经阁为丽泽堂左右为号舍为庖所为库房少西为敬一箴亭前为露台翼以石栏夹以两庑南为戟门门之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又南为棂星门垣柱皆石庙北为启圣祠为文昌祠为三益亭为射圃亭东北为观德亭教谕宅在明伦堂东训导宅一在仪门之东一在乡贤祠之东北为圣域坊西为贤关坊前有塘环以墙

  鳌台书院 在后街凤林坊知府王恪建

  养正书院 在水北岸

  圆沙书院 在城西栅口

  城南书院 在德生桥西明天顺七年邑令吴中建

  西石书院 在东莞黄潀明永乐间黎氏建

  象冈书院 在东莞明永乐间乡人蔡克恭始建

  凤冈书院 有二一在东莞北栅明天顺间乡

  人陈奎建一在三水学内崇祯间知县蒋献奇建

  宝冈书院 在东莞鸡头冈乡人仇宥等建

  宁溪书院 在东莞大宁明天顺间卢能建

  龙头书院 在东莞邑人林培李元表李元弼等建

  道山书院 在东关邑人陈绚温一复等建

  同寅书院 以上俱在东莞城内

  金溪书院 在金鳌洲知县尹邦宁建

  凤山书院 在茶山

  鹏南书院 邑人刘孔武建置田二十亩作公费

  濯鳞书院 在龙湖头

  中石书院 在石牌

  天南书院 在大分

  学租 学前塘一口岁收租银一十七两四钱兴贤桥南濒壕地屋五十七间租银一十二两二钱土名独树村田四十二亩五分租银一十八两二钱七分五厘

  沙坦没官田并原祀田在大阵州者麦地六十亩岁租银七两二钱

  演武坊上下隙地屋若干间岁租二十四两九钱八分八厘除纳武卫硝黄余给诸生灯油又增纸税银四两

  又增置锡饷银八两贮为修学之用俱明崇祯间置今废

  从化县儒学 在县治左明弘治七年创十三年知县宋晏建两庑十六年建明伦堂正德九年建棂星门嘉靖元年建堂斋尊经阁二年修庙学创号舍省牲所三十年建戟门三十四年改建庙庑三十六年落成庙左为土地祠右为库三十四年又创建启圣祠废尊经阁为之其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四十三年重修万历二十四年又修大门三十五年重修庙庑戟门号舍复建敬一亭及乡贤祠十五年重修泮池掘下数尺土皆五色有暖气如雾冲起工人皆骇于是石栏一夕尽崩折乃甃砖其下琢石新之岁久祠庙堂庑所在倾塌池复崩圮崇祯五年知县王至章捐俸重修皇清因之

  社学 一曰中隅在儒学东

  濂泉书院 今废

  韶山书院 在县之左

  翠峰草堂 在韶峒邑人黎贯建

  学地 岁收租银八两四钱四分在县贮候修造祠宇支用

  龙门县儒学 在县治西明弘治九年始建中为明伦堂堂左右列以两斋东曰居仁西曰由义堂南为大成殿东西翼以两庑前为戟门又前为棂星门其教官公廨一在仪门左一在其后嘉靖中知县吴宗元建敬一箴亭启圣祠皇清鼎兴学宫宛然旧制如故但堂庙门庑已属颓圮康熙五六年知县杨熚始捐资修复

  社学 在县治左军都围佛龙围各一

  新宁县儒学 在县治东明弘治十一年建中建文庙两庑戟门棂星门明伦堂东西斋号房列于明伦堂后左右为厨房之属犹多未备近知县王臣始修敬一亭建启圣祠及射圃堂下两旁设进德修业二斋各翼以号房五间堂之后左教谕衙训导衙堂之东为育英门后改为进贤门东有入圣门其学地长四十九丈八尺皇清因之

  社学 一曰中隅在分司左

  学田 土名大白牛方圆背大涌口塘子坑共税一十亩五分九厘八毫六丝

  又土名型背田税一十五亩零五厘八毫二项田俱知县揭廷植置岁征租银五两七钱六分九厘七毫解提学道

  增城县儒学 在县治北鹤子峰下宋开禧间建于城西北登高峰下旧建西斋开禧间并为二嘉定二年复改为四后毁于兵燹元至元五年邑人李肖龙刻木主祠于郑总老家郑遂以宅为学至顺三年迁于城西冲霄门外面凤凰台创建明洪武三年仍建于旧址后县治破残学亦倾圮永乐以来相继修复宣德三年重建正统二年重修成化三年建堂殿斋塑立圣贤像位跨池以桥甃池以石而规制渐备嘉靖间重修十七年建启圣祠增号舍于学左万历三年重建岁久祠庙堂庑倾塌四十七年即故址而重建焉前露台环以石栏下为广墀以展祀事东西庑深视庙三之一前为戟门两旁为库房又前为棂星门庙东数十武为启圣祠天启四年乃建魁楼于学之左崇祯十年改明伦堂于庙后左为教谕衙西为训导衙规制大备皇清因之顺治十二年屏墙倾圮训导王德新捐资建复康熙二年以所向非宜知县徐凤来乃卜吉而大修之

  社学 二曰中隅在凤凰山东公馆左曰北隅在城北厉坛右

  菊坡书院 在凤凰山下为宋丞相崔与之建

  明城书院 在城西

  独冈书院 在甘泉都

  莲花书院 在清湖都俱湛文简公若水建

  凤池书院 在增城治西北学宫左知县邹元忠建

  讲院 在增城会仙铺乡绅曾受益王三奇举人卢应征等建以为讲学课士之所

  凤台书院 在增城分司左知县陆清源建

  学田 二顷九十九亩五分六厘九毫岁租银三十四两五钱六分一厘除粮差岁存银二十六两三钱三分六厘

  香山县儒学 在城东隅宋绍兴二十六年始建于县东一里莲峰山下淳佑四年徙建于县西南滨于城壕元至元二十二年修明伦堂泰定三年改徙莲峰旧址元季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仍旧修复正统元年重建后渐颓毁正德十六年始就城中别置讲堂嘉靖元年建公廨于讲堂之北环列号舍其规制正殿五间东西翼以两庑各五间戟门三间明伦堂三间左斋曰博文右斋曰约礼各三间其后有仓有馔堂各三间有神厨三间其后为启圣祠左为御箴亭敬一亭教谕廨舍在明伦堂左训导廨舍二所其一在明伦堂右其一在馔堂左东西有号舍二十间嘉靖二十六年修葺万历三十三年迁复莲峰旧址工未告峻知县罗继宗捐俸克成之

  社学 三曰大馆在城西曰东隅在达德街曰蓬岸在县东

  仁山书院 在县治北知县邓迁建学士黄佐记

  学田 一顷一十二亩九分八厘按一顷在龙一三甲刘凤户内原系刘凤户丁捐送入学一十二亩九分八厘在场二三甲卢建猷户内每年除纳税粮外共征银二十二两二钱二分零今除荒实征银八两二钱二分零

  新会县儒学 在县治东北宣化坊宋庆历中始建元因之后毁于兵燹惟存棂星门石柱六明洪武三年仍建于故址十八年开拓城垣乃徙于前百余步抵旧址稍南宣德八年复新之弘治甲子刱道源亭十二年十六年相继修之嘉靖八年飓风折棂星门及牌坊佥事莫相树之十一年建敬一箴亭创启圣祠十二年修号舍讲堂十九年创尊经阁泮池浴沂二桥并泮宫坊为仰圣门立宫墙万仞坊于前二十一年仰圣门圮三十二年修泮池深四十五丈广三十三丈今制中为文庙东西为两庑前为戟门又前为棂星门外为牌坊曰儒林曰泮宫今废庙后为明伦堂辅以两斋东曰进德西曰修业堂后为尊经阁东为启圣祠三十三年学宫敬一亭启圣祠仰圣门东西墙垣并学西号舍俱为飓风所折三十四年重修启圣祠创泮水中桥隆庆六年建天朝文献坊于学前街建大观亭于学宫左马山之上万历十年修号舍十二年建文昌阁于学左二十五年修大成殿明伦堂及两斋二十七年修棂星门及左右桥三十六年移左右桥于东角上曰化龙桥崇祯十五年按院柳寅东捐俸重修皇清顺治九年重建启圣宫十三年重修学宫康熙二年重修棂星门十年募修文庙

  社学 十五曰宣化坊二曰源清坊二曰礼义坊三曰归德都一曰华萼都二曰中乐都二曰潮居都二曰泷水都一

  象山书院 在城公元隐士张撝所居后为寺明嘉靖二十二年知县何廷仁改建为象山书院

  古冈书院 在县西南元至正中知县沈寿为罗蒙正建明洪武中以筑城废

  三水县儒学 在县治东明嘉靖六年创建八年增修规制未备三十二年重修中为文庙旁为两庑前为戟门又前为棂星门殿后为明伦堂堂东西翼以两斋万历二十四年重修四十年再修天启四年改泮池于棂星门内累砌以砖栏以石桥又于棂星门外高筑照墙崇祯三年修戟门九年又于泮池左开一门曰龙门十一年修射圃及号房皇清学制一仍旧规岁久倾圮顺治十六年知府黎民贵捐修戟门康熙九年重修殿庑设复神位棂星门外故有圣域贤关二坊昔经兵毁今皆修复

  学地 西偏屋三十间东偏屋三十间今圮训导陈大觌招民居住以供解道地租

  肄水江西苍江有芦草洲岁租银九钱今潦水涌出无存

  清远县儒学 宋淳佑四年县令杨观建于县治东南元季毁明洪武三年即故址创建三十一年新之宣德六年毁于西寇次年重建殿堂斋庑及门正统六年辟学基增号舍十二年徙射圃于城西南景泰三年改建明伦堂成化十六年重修嘉靖三年迁建于北门城外瑞峰寺故址四年重修十八年创崇文书院及号房二十三年迁入城内旧基即今学也中为文庙东西两庑前为棂星门泮池各祠堂斋廨舍皆备二十四年又迁瑞峰寺隆庆五年知县邓文学移庙向巽峰万历二十四年建启圣祠二十五年修棂星门皇清顺治甲午以后明伦堂祠舍相次倾圮康熙四年卜旧卫故址鸠工兴造中为文庙明伦堂戟门棂星门左为启圣宫傍为两庑乡贤名宦祠左右为文昌尊经阁五年十一月学宫告竣

  社学 八东街上廓街下廓街靖定乡(氵琶)江乡太平乡善化乡吉河乡各一

  崇文书院 在城东北今废

  瑞峰书院 明弘治甲子督学潘府建今为儒学

  同文书院 在儒学右明万历二十三年建

  学田 在池水乡土名木云沙水乌石头村前寨脚庙前等处废寺田税六十亩零四分九厘七毫六丝   土名烂坑苦竹坑和尚冈松柏峎龙归水等处田税二顷二十九亩五分零三毫系总督刘继文捐金置买与前县苏廷龙捐置池水乡等处田共计三顷岁收除粮差外贮给贫生灯油丧葬等用

  新安县儒学 旧在城东门外明万历元年鼎建二十三年改建于城南嗣后知县季汝祥相继成之中为文庙傍列两庑前为戟门为泮池又前为棂星门门前为屏墙殿后为明伦堂旁立进德修业两斋后为敬一亭东为启圣祠又东为文昌尊经阁前为教谕训导署署东为乡贤名宦两祠礼门在进德斋南仪门在从祀庑东前为大门与棂星门并门外两坊崇祯十五年知县周希曜以科目辰星复建于东门之外正殿两庑仪门棂星门一如旧制皇清因之至康熙十年八月二十一日飓风大作遽尔倾塌知县李可成修复

  学田 土名草松蓢田一百二十七亩零岁收税银八两今荒

  又土名观音座临洲尾麒麟腹瓦窑墩提调蓢等处田共税一百一十八亩一分八厘七毫岁收租银七两六分今荒

  又土名闩门洛中围勒马洲园田共税七十五亩岁收租谷二十七石支给贫生费用又东门学前鱼塘二口

  花县儒学 在县治东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王永名创建殿庑戟门泮池棂星门照墙及启圣祠名宦乡贤两祠规模详备方在草创尚未落成

  社学 四曰金溪曰养恒曰大冈曰平山

  连州儒学 宋咸平六年始建书堂于城内东南隅崇宁间迁于联壁坊政和四年知州欧阳震复迁东园干道八年兵燹仍迁东南隅书堂故址端平元年复迁建于列秀亭右元因之又毁于兵明洪武二年迁于中峰山下是年州废学亦随焉四年复州学亦复建于四角塘即阳山儒学旧基二十一年同知刘本和请复徙于列秀故址正统二年创号舍归民侵地以广学基出税二亩科米五斗一升三合六勺景泰五年建大成殿弘治五年重加修饰正德三年撤庙学而新之其制中为大成殿两翼为东西庑前为戟门棂星门外为泮池旧有桥有亭又前为泮宫亭庙东北为启圣祠又东北为文昌阁庙后为明伦堂两翼为斋后为敬一亭最后为尊经阁儒学门在启圣祠南其东射圃堂西为学正廨又西为训导廨后废俱万历甲申知府时一新修皇清鼎兴学仍旧址康熙十年棂星门为风雨所圮泮池桥亭为土寇所毁知府李蕡以次修复

  社学 三曰中隅在城隍庙西曰西隅在端平门水关外曰北隅在州治后

  丞相书院 在连州嘉鱼坊为魏公立

  天衢书院 在连州静福山郡人黄捐读书之所

  连州学田 土名大桑园平底冲洽村尾夫田共税二十一亩七分三厘五毫七丝五忽

  又土名洛阳水田税三亩

  阳山县儒学 宋崇宁间始建于县治之东冈元至元二年徙于连州四角塘元季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年县并连山学亦因之四年学以县复仍建于四角塘十四年迁县于阳岩山之右学亦随迁是年仍于东冈创建永乐间重修殿庑讲堂犹覆以茅宣德五年重修庙学始覆以瓦成化十年重修明年继修正德五年鼎建堂斋十一年重修十四年建棂星门嘉靖九年建大成殿浚泮池十九年建明伦堂两衙东西斋号舍垣墙二十二年创启圣祠二十七年创射圃二十九年创学舍于西万历间先后修葺二门易以砖瓦十九年凿泮池潴水筑以灰砂崇祯元年重修中为文庙设木主两翼为东西斋前为戟门为泮池深一丈广三丈中为桥一栱又前为棂星门石柱三间门外有屏左为儒学门又左为启圣祠戟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殿后为明伦堂两翼建两斋左为居仁右为由义为号舍十八间今废前为聚奎门后为敬一亭堂之内左有卧碑右有忠孝碑有射圃观德亭学官廨库房二间仓房三间皇清顺治九年西寇焚毁殆尽十一年郭升重建十五年建两庑启圣祠名宦乡贤二祠暨儒学仪门规模渐备

  社学 二一在县治东岭南道右一在县治东城隍庙右

  尊韩书院 按明一统志在县东韩愈读书于此后人因建书院

  学田 土名杨梅坑田一十二亩岁收租银四两五钱花毛四斤

  又土名大城冈田税四亩四分岁收租银二两

  又土名坟峎给峎长窵头田税四亩二分岁收租银九钱

  又土名山田小白芒共税一十六亩租银三两三钱以上租银递年斋长收取送堂买办灯油给与诸生肄业

  连山县儒学 在县治之东宋淳熙八年县令区兴建咸淳二年毁于兵元至治三年知县何再兴仍故址创建元季蓝山人陈渊僭据县治学因圮毁明洪武三年仍即旧基重建四年归并阳山县学十四年始设永乐十八年徙于县治右正统元年重修景泰末毁于西贼天顺六年寇平迁县治于鸡笼关内学亦随之时西贼初平制度简略皆覆以茅弘治七年修庙学未完十二年始落成之中为文庙东西有庑前戟门后明伦堂正德中屡灾至今庙学皆茅茨而已

广州府部汇考九

广州府户口考        通志

 府总

  顺治十四年府全书开载丁口共三十六万三千七百八十五丁口内除南海番禺顺德新安新宁清远六县军蜑灶户事故等项五万四千五百八十三丁口又除割附开平县一万六百六丁口新会顺德香山三水续报审豁逃亡事故四千六百二丁龙门阳山二县不成丁二千五百二十二丁每二丁折成丁一丁共该丁一千二百六十一丁又不成丁三千六百丁香山三水新安新宁续报新增丁口三千一百一十三丁口并河泊所丁九百零二丁外实在人丁二十二万九千一百四十七丁

  南海五万一千三百二十七丁

  番禺二万三十三丁

  顺德二万八千六百丁

  东莞二万五千一百三十四丁

  新会二万五百九十三丁

  三水八千七百二十三丁

  从化三千四百五十八丁

  新宁九千二百五十三丁

  新安五千一百九十一丁

  香山一万一千二百丁

  增城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五丁

  清远四千四百六十六丁

  龙门四千三百三十七丁

  连州一万三千六百五十一丁

  阳山四千四百一十八丁

  连山一千四十五丁

  实在食盐课银一十三万四千六百三十八口

  南海四万七百二十口

  番禺一万九千一百七十五口

  顺德九千五百七十二口

  东莞一万六千六十四口

  新会五千三百八十九口

  三水九千三百三十七口

  从化四千三百四十四口

  新宁三千一百五十九口

  新安一千二百五十五口

  香山二千五百三十一口

  增城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口

  清远三千四十二口

  龙门二千七十五口

  连州二千三百一十一口

  阳山一千二百六十九口

  连山七百九十口

  康熙元年府总实在人丁一十九万四千六百二十九丁九分三厘五毫九忽六微四纤河泊所丁七百零四丁新编丁五千六百七十三丁

  南海五万五千六百七十三丁河泊所七百四

  丁新编一千八十五丁

  番禺一万八千六百九丁

  东莞二万二千八百五十八丁七分三厘五毫

  九忽六微四纤

  新安二千一百七十二丁

  顺德一万七千九十二丁新编丁二千二百一十四丁

  新会一万六百五丁

  增城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五丁

  三水九千二百三十一丁

  新宁四千五百六十一丁新编一千七百六十四丁

  龙门四千九百二十一丁内新编丁一千一百六十八丁以二丁折成丁一丁该丁五百八十四丁共四千三百三十七丁

  香山五千三百五十丁二分新编二百六十八丁

  从化三千四百五十八丁

  清远四千四百六十六丁

  连州一万三千三百九丁新编三百四十二丁

  阳山五千九十五丁内新编丁一千三百五十四丁以二丁折成丁一丁该六百七十七丁共四千四百一十八丁

  连山一千四十五丁

  实在食盐课银一十二万三千八百七十二口五分三厘五毫九忽六微四纤小口一十一口

  南海四万六千二百四十八口

  番禺一万四千一百二十五口

  东莞一万三千九百三十四口七分三厘五毫九忽六微四纤

  新安一千二百八十四口

  顺德六千五百四口

  新会一千三百三十六口

  增城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口

  三水九千一百六十七口

  新宁二千九百六十二口

  龙门二千七十五口

  香山一千五百八十六口八分小口一十一口

  从化四千三百四十四口

  清远三千四十二口

  连州二千三百一十一口

  阳山一千二百六十九口

  连山七百九十口

  康熙十一年府总实在人丁二十二万四千二百一十六丁三分九厘八毫二忽一微二纤河泊所丁六百八十六丁新编丁六千六百三十九丁

  南海五万七千一百四十八丁河泊所六百八十六丁新编一千二百一丁

  番禺二万八千九百五十六丁新编二十九丁

  东莞二万四千八百八十八丁七分七厘七毫六丝九忽二纤

  顺德二万四百七十四丁新编二千六百三十八丁

  新会一万六千六十六丁二分一厘三丝三忽一微

  香山六千八百二十五丁九分一厘新编一百八十五丁

  增城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五丁

  新宁七千八百八十五丁新编二千二百四十四丁

  新安三千九百七十二丁

  三水九千二百三十一丁

  从化三千四百五十八丁

  龙门四千三百三十七丁

  清远四千四百六十六丁

  连州一万三千三百九丁新编三百四十二丁

  阳山四千七百八丁五分

  连山一千四十五丁

  实在食盐课银一十四万八千八十三口一分六厘四毫五丝七忽二微二纤小三口

  南海四万八千四百九十二口

  番禺二万六千二百八十口

  东莞一万五千四百六十四口七分七厘七毫六丝九忽二纤

  顺德七千九百三十九口

  新会六千二百八十六口五分八厘六毫八丝八忽二微

  香山一千九百一十口八分小三口

  增城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口

  新宁四千三百五口

  新安一千五百一口

  三水九千一百六十七口

  龙门二千七十五口

  从化四千三百四十四口

  清远三千四十二口

  连州二千三百一十一口

  阳山一千二百八十一口

  连山七百九十口

  花县丁共七千七百四十三丁俱南番二县割拨并割康熙元年六年十一年二十年编审

  花县口共六千七百七十五口俱南番二县割拨并割康熙元年六年十一年二十年编审

广州府田赋考一        通志

 府总

  顺治十四年府全书开载官民灶僧尼道徭匠夏税农桑田地山塘蓈溪塘湖海坦缯门渡埠涌陂通共一十万四千八百八顷三十三亩八分三厘六毫内除新会割附开平县税二千八百四十五顷五分九厘

  南海一万五千八百一十顷八十二亩三分一毫

  番禺一万一千九百四十三顷八亩四分三厘七毫

  顺德八千七百一十六顷五十五亩二分三厘五毫

  东莞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五顷三十六亩二分一厘

  新会一万二千二百二十四顷七十一亩五分八毫

  除割附开平县二千八百四十五顷五分九厘三水五千一十七顷五十九亩八分六厘八毫

  从化一千八百四十二顷六十七亩二分一毫

  新宁三千五百四十五顷六十七亩四分四厘八毫

  新安四千三十九顷五十六亩七分六厘五毫

  香山七千七十五顷三十五亩五分七厘七毫

  增城六千七百五十九顷八十二亩六分二毫

  清远五千九百一十三顷九十三亩一分六厘六毫

  龙门二千五百八十三顷二十三亩八分七厘三毫

  连州三千九十八顷六十九亩六分九厘一毫

  阳山二千六百五十顷二亩三分五厘四毫

  连山四百五十一顷二十一亩六分

  夏税农桑米九百一十石六斗二升六合六勺内除连山县米七十二石五升四合六勺均为民米一例派征外

  南海一百七十七石九升三合

  番禺三百一十九石八斗七升九合九勺

  顺德六斗八升八合九勺

  东莞三十三石五斗二升三合八勺

  新会六石五斗七升五合九勺

  三水一十四石二斗二合

  从化县

  新宁一石六斗二升一合一勺

  新安四石五斗四升

  香山一十七石九斗三勺

  增城一百九十五石二斗四升三合二勺

  清远八石四斗四升一合五勺

  龙门四斗

  连州五十石二斗八合七勺

  阳山八石三斗九升一合一勺

  连山七十二石五斗四合六勺

  官民僧尼道灶秋粮米三十万九千五百二十石八斗八升六合三勺

  南海五万二千五百二十八石八斗二升七合

  番禺四万七百一十七石一斗八升二合三勺

  顺德三万五千八百六石四升三合五勺

  东莞三万五千七百九十九石四升七合六勺

  新会二万九千二百五十三石五斗六升三合七勺

  三水一万五千一百一十三石三斗一升五合四勺

  新宁八千三百九十八石八斗八升三合三勺

  从化三千五百六十四石一斗五升三合八勺

  新安一万七百六石三斗三升六合二勺

  香山二万三千九百二十八石三升四合八勺

  增城二万四千九百九十四石九斗五升八勺

  清远一万四百四十九石六斗一升四合一勺

  龙门八千一十石七斗八升二合二勺

  连州五千五百四十石二斗六升八合九勺

  阳山二千七百六十三石五斗四升二合五勺

  连山一千二百九十九石四斗七升七合四勺

  鱼课油翎鳔米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五石七升七勺

  南海一千四百三十四石四斗五升四合七勺

  番禺三千七百九十四石一斗四升一合二勺

  顺德一千三百六十五石五斗五升五勺

  东莞一千二百七十七石七斗九升三合一勺

  新会一千二百七十四石一斗八升

  三水一百四十一石八斗四升七合八勺

  从化无

  新宁无

  新安九百四十一石二斗五升

  香山七百六十九石九斗九升三合

  增城一百八十七石一斗

  清远二百九十石三斗六升

  龙门无

  连州二十四石四斗四勺

  阳山二十四石

  连山无

  户部项下京库铺垫地亩共银一十万六千二百七十九两四钱二分四厘五毫府属十七州县征解

  兵部项下驿传节裁银六千七百六十九两二钱一分新会顺德香山东莞增城龙门三水从化新安新宁连州阳山十二州县征解

  工部项下均一四司竹木翠毛等料一万六千二百三十三两二钱四厘府属十七州县征解鱼油料水脚共银一百二十二两二钱六分八厘六毫遇闰加银一十两八钱八厘七毫南海番禺顺德新会三水香山清远增城新安新宁十县征解

  留备军器军器料银四百四十五两二钱七分九厘十七州县征解

  留充兵饷原广西梧州府广备仓米银二万二千一百六十两五钱七厘七毫水脚银二十八两五钱九分三厘四毫南海番禺东莞顺德新会三水香山清远增城新安花县十一县征解拨运梧州府今留充本省兵饷广西梧州府精兵月粮银二千五百两水脚银三两四分四厘九毫原顺德龙门二县征解梧州府今留充本省兵饷

  解司备用军饷米银三万八千六百四十一两五钱六分一厘二毫内除议将香山等县升科米派充司饷移抵南海县定弓虚税银一千二百四十三两五钱三分七厘五毫尚银三万七千三百九十八两二分三厘七毫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从化新会香山三水清远增城新宁连州连山阳山十六州县征解

  本府永丰仓米银二万八千三百五十四两二钱四分七厘三毫南海番禺顺德清远三水增城龙门香山连州阳山连山十一州县征解

  本府儒学仓米银四百二十三两三钱六分九毫南海番禺二县征解

  州县仓库闲月本折色米银除连山县凑支经费外共银三万一千六百四十八两三钱三分八厘三毫遇闰加银二百九十八两一钱三分八厘六毫东莞新会顺德龙门三水增城香山新安新宁清远从化连州阳山连山十四州县征解

  各县儒学仓米银二千七百八十两九钱八分五厘九毫遇闰加银一百三十二两六钱六分三厘七毫南海番禺东莞顺德新会增城香山清远从化三水龙门新安新宁十三县征解

  原总兵廪粮中营操军月饷今改充饷银五百一十四两五钱三分三厘七毫遇闰加银一百一十三两七钱九分三厘八毫十七州县征解原州县营兵工食今改充兵饷银一百四十七两阳山连山二县征解

  原番禺县编复裁革京库水脚凑给汾水头海心冈募兵工食今改充饷银一百两该县征解原新宁县分猪坑营兵工食今改充饷银一十九两二钱遇闰加银一两八钱该县征解

  鱼课米银二千二百五十一两六钱六分二厘二毫遇闰加银二百两二钱九厘五毫南海番禺东莞顺德新会三水香山清远增城新安连州阳山十二州县征解

  缯门埠课米银六钱三分番禺县征解

  本色兵饷新安县永盈仓本色米二千一百八石六斗六合二勺该县径征起解

  存留徭差银四万九千一两二钱八厘五毫闰银三千四百六十三两二钱一分九厘二毫

  民壮银四万四千九百一十三两七分七厘闰银三千一百三十两九钱二分九厘九毫

  户口盐钞银七千二百二十两九钱八分一厘三毫闰银五百七十五两九钱九分三厘一毫布政司解户南海县三名番禺县四名新会县二名三分一厘六丝顺德三名东莞县四名香山县四名增城县四名龙门县一名三水县二名清远县二名连州一名共解户三十名三分一厘六丝每名编水脚银五十两免差充饷银三十两共银二千四百二十四两八钱四分九厘一毫解司备支

  总督部院俸薪银二百八两八钱四分遇闰加银一十七两四钱三厘三毫顺德县征解

  抚院俸薪蔬菜心红案衣家人口粮共银七百一十一两一钱遇闰加银五十九两二钱五分八厘三毫家人口粮奉文全裁充饷南海县征解

  操赏书吏门子轿伞夫舍人铺兵共银一千三百九十七两六钱遇闰加银七十四两八钱番禺县征解

  操赏皂隶共银六百七十二两八钱遇闰加银一十四两四钱南海县征解

  巡按御史蔬菜心红门子皂隶舍人共银七百三两二钱遇闰加银五十八两六钱南海县征解

  书吏轿伞扇夫铺兵共银五百三十二两八钱遇闰加银四十四两四钱番禺县征解

  布政司左布政使俸薪蔬菜心红吏书门子皂隶轿伞扇夫快手听事吏铺兵共银一千四百七十九两七钱八厘遇闰加银一百二十三两三钱七厘九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一百两南海县征解

  右布政使俸薪蔬菜心红吏书门子快手皂隶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共银六百三十二两五钱八厘遇闰加银五十二两七钱七厘九毫案衣家伙桌帏银八十两番禺县征解

  按察司按察使俸薪蔬菜心红吏书门子快手皂隶轿伞夫听事吏铺兵禁卒共银一千一百七十九两二钱四分遇闰加银九十八两二钱六分九厘九毫修宅家伙桌帏刑具银一百四十两新会县征解

  提督粮储道俸薪心红蔬菜吏书门子快手皂隶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共银七百五十九两七钱一分六厘遇闰加银六十三两三钱九厘五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一百两东莞县征解

  分守广南韶道俸薪蔬菜心红吏书门子快手皂隶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共银七百五十九两七钱一分六厘遇闰加银六十三两三钱九厘五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一百两顺德县征解驿传兵巡道俸薪蔬菜心红吏书门子快手皂隶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共银七百五十九两七钱一分六厘遇闰加银六十三两三钱九厘五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一百两增城县征解

  海盐道俸薪蔬菜心红书吏门子快手皂隶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共银七百六两八钱四分四厘遇闰加银五十八两九钱三厘五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一百两三水县征解

  提学道俸薪蔬菜心红吏书门子快手皂隶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共银七百六两八钱四分四厘遇闰加银五十八两九钱三厘五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一百两香山县征解

  布政司经历俸薪书办门子皂隶马夫共银一百二十七两四钱八分四厘遇闰加银一十两六钱二分三厘六毫东莞县征解

  布政司理问俸薪书办门子皂隶马夫共银一百二十七两四钱八分四厘遇闰加银一十两六钱二分三厘六毫东莞县征解

  布政司照磨俸薪书办门子皂隶马夫共银九十七两一钱八分遇闰加银八两九分八厘三毫顺德县征解

  布政司广丰库大使俸薪书办皂隶共银五十三两一钱二分遇闰加银四两四钱二分六厘六毫东莞县征解

  广丰库副使俸薪书办皂隶共银五十三两一钱二分遇闰加银四两四钱二分六厘六毫东莞县征解

  按察司经历俸薪书办门子皂隶马夫共银一百一十三两八钱九分遇闰加银九两四钱九分八毫新会县征解

  按察司知事俸薪书办门子皂隶马夫共银九十八两七钱二厘遇闰加银八两二钱二分五厘二毫新会县征解

  按察司照磨俸薪书办门子皂隶马夫共银八十三两五钱一分四厘遇闰加银六两九钱五分九厘五毫三水县征解

  按察司司狱俸薪书办皂隶共银五十三两一钱二分遇闰加银四两四钱二分六厘六毫新会县征解

  本府知府俸薪心红共银一百八十四两四分四厘遇闰加银一十五两三钱三分六厘九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七十两刑具银二十两书办门子马步快皂轿伞扇夫禁卒仓库书库子斗级各役于顺治九年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七百二十六两遇闰加银六十两南海县征解

  本府海防同知俸薪心红共银一百一十两五钱五分六厘遇闰加银九两二钱一分二厘九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二十两书办门子步快皂隶灯夫轿伞扇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二十二两遇闰加银一十八两五钱番禺县征解

  康熙二十五年添设理事同知一员官吏衙役俸食照额

  本府通判俸薪心红银一百三两四钱六分遇闰加银八两六钱二分一厘六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二十两书办门子步快皂隶灯夫轿伞扇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二十二两遇闰加银一十八两五钱东莞县征解本府推官俸薪心红银八十三两四钱九分遇闰加银六两九钱五分七厘四毫修宅家伙桌帏银二十两书办门子步快皂隶灯夫轿伞扇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三十四两遇闰加银一十九两五钱顺德县征解奉裁

  本府经历俸薪银四十八两二钱二厘遇闰加银四两一分六厘八毫书办门子皂隶马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四十二两遇闰加银三两五钱

  本府照磨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门子皂隶马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四十二两遇闰加银三两五钱俱东莞县征解

  本府儒学教授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

  训导二员俸薪共该银六十三两四分遇闰加银五两二钱五分三厘二毫三员教官喂马草料共银三十六两斋夫书办门子掌教分教膳夫共银一百五十五两二钱遇闰加银一十二两九钱三分三厘三毫

  本府司狱司司狱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皂隶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

  本府税课司大使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皂隶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俱三水县征解

  本府递运所大使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香山县征解

  本府永丰仓大使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

  副使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皂隶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俱新安县征解

  本府儒学廪生四十名每名岁支廪粮银七两二钱共银二百八十八两南番二县四六征给市舶提举司提举俸薪蔬菜心红共银一百一十五两六钱八分四厘遇闰加银九两六钱四分三毫修宅桌帏银三十两书办门子快手皂隶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四两遇闰加银一十七两市舶司吏目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门子皂隶笼马伞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六十两遇闰加银五两俱新会县征解

  盐课提举司提举俸薪蔬菜心红共银一百一十五两六钱八分四厘遇闰加银九两六钱四分三毫修宅桌帏共银三十两书办门子快手皂隶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灯夫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二百四两遇闰加银一十七两

  盐课司吏目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门子皂隶马伞夫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六十两遇闰加银六两

  盐课司批验所大使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皂隶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俱增城县征解

  连州知州俸薪心红共银一百一十五两六钱八分四厘遇闰加银九两六钱四分三毫伞扇银十两修宅家伙银二十两全裁修理监仓银二十两书办门子皂隶马快民壮灯夫禁卒轿伞扇夫库仓书库子斗级各役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七百八十八两四钱遇闰加银六十五两七钱修理监仓银二十两连州吏目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书办门子皂隶马夫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共银四十二两遇闰加银三两五钱

  连州儒学学正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

  训导俸薪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教官二员喂马草料共银二十四两斋夫书办门子膳夫掌教分教共银一百五十五两二钱遇闰加银一十二两九钱三分三厘三毫

  连州巡检二员俸薪共银六十三两四分遇闰加银五两二钱五分三厘二毫书办皂隶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二分共银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三两

  连州儒学廪生三十名每名岁支廪粮银七两二钱共银二百一十六两

  连州会试举人水手编银五十两三钱二分五厘九毫

  连州铺兵一十四名每名岁支工食银六两共银八十四两遇闰加银七两

  南海县番禺县新会县顺德县东莞县香山县增城县龙门县三水县从化县清远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山县阳山县花县知县共十六员俸银每员二十七两四钱九分遇闰加银二两二钱九分八毫共银四百三十九两八钱四分闰银三十六两六钱五分二厘八毫薪银每员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三两共银五百七十六两闰银四十八两心红纸张油烛每员三十两遇闰加银二两五钱共银四百八十两闰银四十两修宅家伙银每员二十两共银三百二十两于顺治九年四月会议全裁解部迎送上司轿伞扇银每员一十两共银一百六十两吏书每县十二名共一百九十二名原因龙门新宁连山阳山四县赋额不敷每县酌减三名今置花县照减三名共吏书一百七十七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一千零六十二两遇闰加银八十八两五钱门子每县二名共三十二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一百九十二两遇闰加银一十六两皂隶每县十六名共二百五十六两原因龙门从化新宁连山阳山五县赋额不敷共酌减一十九名今花县酌减五名实共皂隶二百三十二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一千三百九十二两遇闰加银一百一十六两马快每县八名共一百二十八名原因龙门新宁连山阳山四县赋额不敷共酌减一十五名今建花县酌减四名实共马快一百九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草料银九钱岁共给银一千八百三十一两二钱遇闰加银一百五十二两六钱民壮每县五十名共八百名原因龙门新宁从化连山阳山五县赋额不敷共酌减五十六名今建花县减十名实共民壮七百三十四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四千四百四两遇闰加银三百六十七两灯夫每县四名共六十四名原因连山阳山二县赋额不敷共酌减四名今建花县照减二名实共灯夫五十八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三百四十八两遇闰加银二十九两看监禁卒每县八名共一百二十八名原因龙门新宁从化连山阳山五县赋额不敷共酌减一十七名今建花县减五名实共禁卒一百六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六百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五十三两修理仓监银每县二十两共银三百二十两轿伞扇夫每县七名共一百一十二名原因连山县赋额不敷酌减扇夫一名实共轿伞扇夫一百一十一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六百六十六两遇闰加银五十五两五钱库书每县一名共一十六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九十六两遇闰加银八两仓书每县一名共一十六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九十六两遇闰加银八两库子每县四名共六十四名原因新宁连山阳山三县赋额不敷共酌减六名今建花县照减二名实共库子五十六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三百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二十八两斗级每县四名共六十四名原因龙门新宁连山阳山四县赋额不敷酌减七名今建花县减二名实共斗级五十五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三百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二十七两五钱

  县丞南海县番禺县东莞县顺德县新会县香山县增城县三水县各一员共八员俸银每员二十四两三钱二厘遇闰加银二两二分五厘二毫共银一百九十四两四钱一分六厘闰银一十六两二钱一厘六毫薪银每员二十四两遇闰加银二两共银一百九十二两闰银一十六两书办每员一名共八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四十八两遇闰加银四两门子每员一名共八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四十八两遇闰加银四两皂隶每员四名共三十二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一百九十二两遇闰加银一十六两马夫每员一名共八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四十八两遇闰加银四两

  典史南海县番禺县东莞县顺德县新会县香山县增城县龙门县三水县从化县清远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山县阳山县花县各一员共十六员俸银每员一十九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共银三百一十二两三钱二分闰银二十六两二分五厘六毫薪银每员一十二两遇闰加银一两共银一百九十二两闰银一十六两书办每员一名共一十六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九十六两遇闰加银八两门子每员一名共十六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九十六两遇闰加银八两皂隶每员四名共六十四名原因连山县赋额不敷酌减一名实共六十三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三百七十八两遇闰加银三十一两五钱马夫每员一名共十六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九十六两遇闰加银八两

  儒学教谕南海县番禺县东莞县顺德县新会县香山县增城县龙门县三水县从化县清远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山县阳山县花县各一员共十六员俸银每员一十九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共银三百一十二两三钱二分闰银二十六两二分五厘六毫薪银每员一十二两遇闰加银一两共银一百九十二两闰银一十六两

  训导十六员俸银每员一十九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共银三百一十二两二分闰银二十六两二分五厘六毫薪银每员一十二两遇闰加银一两共银一百九十二两闰银一十六两斋夫每学原六名今置花县儒学斋夫三名共九十三名每名岁支工食银一十二两共银一千一百一十六两遇闰加银九十三两书办每学一名共十六名每名岁支工食银七两二钱共银一百一十五两二钱遇闰加银九两六钱门子每学原五名内掌教三名分教二名今建花县儒学门子二名内掌教一名分教一名共七十七名每名岁支工食银七两二钱共银五百五十四两四钱遇闰加银四十六两二钱膳夫每学二名共三十二名每名岁支工食银二十两共银六百四十两遇闰加银五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二毫系廪生支领教官喂马草料银每员一十二两共银三百八十四两

  巡检司南海县金利埠三江埠神安埠黄鼎埠五斗口埠江浦埠番禺县鹿步埠慕德里埠沙湾埠茭塘埠新会县沙村埠牛肚湾埠潮莲埠大瓦埠药径埠顺德县马宁埠江村埠紫泥埠都宁埠东莞县京山埠中堂埠缺口镇埠香山县香山埠黄圃埠增城县乌石埠茅田埠龙门县上龙门埠三水县胥江埠三水埠从化县流溪埠清远县滨江埠(氵琶)江埠回岐埠新安县官富埠福永埠新宁县望高埠连山县宜善埠阳山县西岸埠花县狮岭埠水西埠巡检共四十员俸银每员一十九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共银七百八十两八钱闰银六十五两六分四厘薪银每员一十二两遇闰加银一两共银四百八十两闰银四十两书办每司一名共四十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二百四十两遇闰加银二十两皂隶每司二名共八十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四百八十两遇闰加银四十两河泊所大使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各一员共三员俸银每员一十九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共银五十八两五钱六分闰银四两八钱七分九厘八毫薪银每员一十二两遇闰加银一两共银三十六两闰银三两书办每所一名共三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一十八两遇闰加银一两五钱皂隶每所二名共六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三两

  仓大使新会县丰积仓香山县丰盈仓从化县存留仓清远县广济仓新安县永盈仓各一员共五员俸银每员一十九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共银九十七两六钱闰银八两一钱三分三厘薪银每员一十二两遇闰加银一两共银六十两闰银五两书办每仓一名共五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三十两遇闰加银二两五钱皂隶每仓二名共十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六十两遇闰加银五两

  场大使新会县海晏场矬峒场东莞县靖康场新安县东莞场归德场各一员共五员俸银每员一十九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共银九十七两六钱闰银八两一钱三分三厘薪银每员一十二两遇闰加银一两共银六十两闰银五两书办每场一名共五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三十两遇闰加银二两五钱皂隶每场二名共十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六十两遇闰加银五两

  驿丞番禺县五仙驿湴湖驿东莞县黄家山驿铁峒驿增城县东洲驿三水县西南驿清远县安远驿横石驿官庄驿从化县李石岐驿各一员共十员俸银每员一十九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共银一百九十五两二钱闰银一十六两二钱六分六厘薪银每员一十二两遇闰加银一两共银一百二十两闰银十两书办每驿一名共十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六十两遇闰加银五两皂隶每驿二名共二十名照会议每名月给银五钱岁共给银一百二十两遇闰加银十两议留院司道奉文加级俸薪银三百一十八两顺德县征解

  儒学廪生南海县番禺县新会县顺德县东莞县香山县增城县龙门县三水县从化县清远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山县阳山县花县每县二十名共三百二十名每名岁支廪粮七两二钱共银二千三百四两

  会试举人水手银二千五百两九钱七分五厘二毫

  南海县四百九十六两七分四厘六毫康熙二十五年割拨银九两四钱七分八厘二毫附隶花县实在银四百八十六两五钱九分六厘四毫

  番禺县二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康熙二十五年割拨银一十两六钱五分二厘附隶花县实在银二百八十一两二钱三分八厘

  新会县一百五十七两九钱九分三厘二毫

  顺德县二百六十两六钱八分七厘

  东莞县三百八十三两二钱二分五厘六毫

  香山县一百八十四两二钱

  增城县二百五十一两二钱六分七厘八毫

  龙门县八十一两四钱九分五厘

  三水县八十九两四钱四分九厘四毫

  从化县三十一两二钱一厘九毫

  清远县一百一两六钱五分七厘八毫

  新安县六十两

  新宁县七十九两五钱二分四厘五毫

  连山县一十二两七分八厘二毫

  阳山县二十两一钱三分二毫

  花县二十两一钱三分二毫

  铺司兵工食各县原共银二千一百六十两遇闰加银一百八十两十六州县备支今置花县铺兵八名每名岁支工食银六两共银四十八两遇闰加银四两该县备支

  均平银一万二千八百五十四两四钱一分四厘七毫遇闰加银七十六两二钱六分八厘五毫

  岁办司府州县拜牌习仪香烛表料派银八十七两八钱九分二厘五毫南海县东莞县顺德县增城县新会县三水县清远县香山县龙门县从化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州连山县阳山县花县十六州县征贮备支

  春秋二祭府州县学银一千三百八十六两九钱三分南海县番禺县东莞县顺德县增城县新会县三水县清远县香山县龙门县从化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州连山县阳山县花县十七州县征贮备支

  无祀鬼神每年三祭派银二百五十八两五钱八分八厘南海县东莞县顺德县新会县香山县增城县三水县清远县龙门县从化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州连山县阳山县花县十六州县征贮备支

  历日银三百五十二两八分南海县东莞县顺德县从化县新会县香山县增城县三水县清远县龙门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州连山县阳山县花县十六州县征解布政司支造历书用

  门神桃符银一十四两八钱六分五厘十七州县征贮备支

  迎春土牛芒神春花春鞭祈雨祈晴日食月食谢雷香烛祭品银八十一两六钱五分五厘十七州县征贮备支

  乡饮酒礼二次银一百四十七两五分十七州县征贮备支

  督抚军门上班写字工食医生食米养赡家口等项银二百两南番二县征贮备支

  察院衙门合用执事头踏纸札笔墨油烛柴炭赍本皮句夹板袱索绢壳等项银一百五十两

  南海番禺二县征贮备支

  察院并各衙门官员到任升任诣学行香合用香烛讲书给赏纸笔银四两南番二县征解于顺治九年四月会议全裁解部

  上司州县行香合用香烛讲书给赏纸笔墨银五十四两五钱东莞县顺德县新会县香山县增城县三水县清远县龙门县从化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州连山县阳山县花县十五州县征解于顺治九年四月会议全裁解部

  夫马船只银一千五十三两五钱东莞县新会县增城县三水县清远县香山县龙门县从化县新安县新宁县连州连山县阳山县花县十四州县征解备支遇闰加银四两连州征贮

  孤老口粮柴布银二千九百一十一两二钱三厘二毫遇闰加银七十二两二钱六分八厘五毫十七州县征贮备支

  额办总督军门镇临经过合用油烛柴炭等项每年银七两三钱四分二厘四毫三水清远二县征贮备支察院按临合用纸札油烛柴炭门厨皂隶米菜每年银一十四两四钱七分五厘东莞顺德新会三水清远新安六县征贮备支察院考观风生员给赏花红纸札等项每年银二百二十九两五钱十七州县征贮备支察院审录合用酒席等项每年银五两九钱南海番禺东莞新会清远五县征贮备支察院阅操犒赏花红每年银三十三两南海番禺东莞顺德新会清远六县征贮备支军门药材银七两五钱东莞顺德二县征贮备支提学道按临考较生员合用纸札油烛柴炭门皂米菜每年银二十六两四钱四分二厘东莞顺德新会三水清远五县征贮备支恤刑按临合用纸札油烛柴炭门厨皂隶米菜每年银七两三钱五分六厘南海番禺东莞顺德新安五县俱照旧例编征如未奉按临扣解充饷

  布按二司并守领及府州县官员朝觐造册纸札酒席等项每年银一百六十三两八钱八厘一毫十七州县征贮备支本府朝觐官吏盘缠每年银四十六两五钱二分七厘一毫十七州县征解州县官朝觐官吏盘缠每年银三百九十五两三钱三厘九毫十七州县征贮备支

  贺新进士旗匾花红羊酒每年银二十七两五钱三厘三毫南海番禺顺德东莞新会香山增城三水清远龙门从化新安新宁十三州县征贮备支迎宴新举人旗匾花红酒席每年银八十五两六钱四厘八毫十七州县征贮备支迎送会试举人酒席盘缠每年银六十四两七钱三分四厘三毫十七州县征贮备支府州县学岁贡生花红羊酒盘缠每年银六百四十四两四钱六分十七州县征贮备支岁考生员童生入学合用卷饼每年银二百八两七钱四分九厘七毫二丝十七州县征贮备支科举生员花红酒席盘缠每年银二百九两五钱九分九厘二毫十七州县征贮备支

  修理军门衙门每年银四十六两六钱六分南海番禺二县征解修理察院衙门公署及学宫每年银六十六两六钱六分南海番禺新会清远四县征解又修理学宫银二十六两三水阳山花县三县征贮备支

  修理府学文庙每年银三十两南海番禺二县征贮备支修

  理县学文庙每年银三十两南海番禺二县征贮备支

  督抚军门合用油烛香品纸札笔墨银朱靛青等项派银五十八两七钱五分六厘三毫番禺县征贮备支

  布政司进表官合用笔墨纸札等项泒银八两番禺县征贮备支

  杂办岁泒银一千七百六十五两二钱三分九厘三毫十七州县征贮备支

  差壮盐钞驿传均平余剩并山税兵粮新增丁口共解部充饷银四万八千五百三十三两九钱一分四厘七毫八丝闰银三千四百二十一两六钱九分六厘二毫留支经制官兵粮食

广州府部汇考十

广州府田赋考二       通志

 府总

  康熙元年原全书开载府田地山塘等项共一十万一千九百六十三顷三十三亩二分四厘六毫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及迁移田地山塘六千七百五十四顷二十二亩八分八厘四毫一忽七微续于元年垦复田地一百一十顷五十八亩二分八厘二毫一丝三忽

  实在田地山塘共九万五千三百一十九顷六十八亩六分四厘四毫一丝一忽三微

  南海田地山塘一万五千八百一十顷八十二亩三分一毫内除元年册报荒芜崩陷田地一百四十六顷九十九亩五分二厘七毫八忽实在田地山塘一万五千六百六十三顷八十二亩七分七厘三毫九丝二忽

  番禺田地山塘一万一千九百四十三顷八亩四分三厘七毫内除元年册报荒芜田地一百八十顷四十亩九分二厘九丝实在田地山塘一万一千七百六十二顷六十七亩五分一厘六毫一丝

  顺德田地山塘八千七百一十六顷五十五亩二分三厘五毫内除元年册报荒芜崩陷田地一百八顷九十七亩八分七厘九丝九忽实在田地山塘八千六百七顷五十七亩四分二厘七毫一忽

  东莞田地山塘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五顷三十六亩二分一厘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田地一百三十顷七十八亩五分六厘四毫一丝又元年迁移田地山塘一千三百八十二顷八十二亩七分四厘三毫九丝六忽续于元年垦复荒税一百九顷八亩二分八厘二毫一丝三忽实在田地山塘一万一千七百三十顷八十三亩一分八厘四毫七忽

  新会田地山塘缯门渡涌九千三百七十九顷七十九亩九分一厘八毫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田地六十一顷四十亩九分七厘六毫八忽又元年迁移田地塘四百五十六顷七十六亩四分一厘一毫三忽二微实在田地山塘缯门渡涌八千八百六十一顷五十三亩五分三厘八丝八忽八微

  新宁田地山塘夏麦地三千五百四十五顷六十七亩四分四厘八毫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田地八十顷八十六亩六分八厘五毫又元年迁移田地山塘三百一十七顷二十三亩八厘八毫八丝实在田地山塘夏麦地三千一百四十七顷五十七亩六分七厘四毫二丝

  新安田地山塘湖海坦坡四千三十九顷五十六亩七分六厘五毫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田地一百七十四顷八十八亩二分九厘一毫六丝又元年迁移田地塘二千五百二十三顷六十二亩三分六毫一丝五忽实在田地山塘湖海坦坡一千三百四十一顷六亩一分六厘七毫二丝五忽

  香山田地山塘七千七十五顷三十五亩五分七厘七毫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田地九顷二十二亩四分一厘又元年迁移田地塘一千一百八十顷一十亩一分五厘一毫三丝二忽五微续于元年垦复荒税一顷五十亩实在田地山塘五千八百八十七顷五十三亩一厘五毫六丝七忽五微

  三水田地山塘五千一十七顷五十九亩八分六厘八毫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田地一十三亩实在田地塘五千一十七顷四十六亩八分六厘八毫

  清远田地山塘五千九百一十三顷九十三亩一分六厘六毫

  增城田地山塘六千七百五十九顷八十二亩六分二毫

  龙门田地山塘二千五百八十三顷二十三亩八分七厘三毫

  从化田地山塘一千八百四十二顷六十七亩二分一毫

  连州田地山塘三千九十八顷六十九亩六分九厘一毫

  阳山田地山塘二千六百五十顷二亩三分五厘四毫

  连山田地山塘四百五十一顷二十一亩六分原全书开载官民僧道尼灶夏税农桑渡海水税鱼课鱼油缯门埠米三十三万二百九十七石三斗二升一合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及迁移官民夏农鱼课米二万四十七石五斗四升五合九勺九抄二撮二圭续于元年垦复官民米二百六十石六斗七升六合三勺三抄四撮

  实在官民僧道尼灶夏税农桑渡海水税鱼课油料缯门埠课米三十万五百一十石四斗五升一合三勺四抄一撮八圭

  南海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鱼油翎料米五万四千一百八十一石八斗七升五合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官民僧米四百九十石七斗八升七合五勺八抄六撮实在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油料米五万三千六百九十一石八升七合四勺一抄四撮

  番禺官民僧尼道夏税农桑鱼课缯门埠课鱼油翎鳔米四万四千八百三十一石二斗三合四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官民米五百五十八石二斗五升四合一勺实在官民僧尼道夏税农桑鱼油料缯门埠米四万四千二百七十二石九斗四升九合三勺

  顺德官民僧夏税农桑米三万六千一百一十八石三斗八升二合八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官民米四百三十一石七斗二升二合九勺七抄实在官民僧夏税农桑米三万五千六百八十六石六斗五升九合八勺三抄

  东莞官民僧道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三万七千一百一十石三斗六升四合五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官民鱼课米三百五石一斗二合八勺五抄又元年迁移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三千八百三十二石二斗七升九合七抄一撮二圭续于元年垦复荒税官民米二百五十六石八斗六升二合一勺实在官民僧道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三万三千二百二十九石八斗四升四合六勺七抄八撮八圭

  新会官民僧夏税农桑鱼课油料米三万五百三十四石三斗一升九合六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官民米一百七十五石八斗四升一勺又元年迁移官民米一千一百九石四斗八勺七抄实在官民僧夏税农桑鱼课油料米二万九千二百四十九石七升八合六勺三抄

  新宁官民僧灶夏税渡海水税米八千四百石零五斗四合四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官民米一百四十八石五斗一升一勺三抄又元年迁移官民米六百三十一石四斗六升六合实在官民僧灶夏税渡海水税米七千六百二十石五斗二升八合二勺七抄

  新安官民僧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一万一千六百五十二石一斗二升六合二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官民米四百九石五斗八升六合二勺六抄九撮又元年迁移官民夏农鱼课米七千五百一十四石四斗五升九合五勺五抄一撮实在官民僧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三千七百二十八石八升三勺八抄

  香山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二万四千七百一十五石九斗二升八合一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官民米二十七石八斗九合三勺九抄八撮又元年迁移官民鱼课米四千四百一十二石一斗三升二合一勺九抄九撮续于元年垦复荒税官民米三石八斗一升四合二勺三抄四撮实在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二万二百七十九石八斗七勺三抄七撮

  三水官民夏税鱼课油料米一万五千二百六十九石三斗六升五合二勺内除元年原册报荒芜崩陷官民米一斗九升四合八勺九抄八撮实在官民夏税鱼课油料米二万五千二百六十九石一斗七升三勺二撮

  清远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米一万七百四十八石四斗一升五合六勺

  增城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米二万五千三百七十七石二斗九升四合

  龙门官民农桑米八千一十一石一斗八升二合二勺

  从化官民米三千五百六十四石一斗五升三合八勺

  连州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米五千六百一十四石七斗四升六勺

  阳山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二千七百九十五石九斗三升三合六勺

  连山官民夏税农桑米一千三百七十一石五斗三升二合

  康熙十一年府田地山塘等项共九万五千三百一十九顷六十八亩六分四厘四毫一丝一忽三微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山塘一万八千一百九十四顷二十亩二厘六毫二丝六忽三微续于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各年垦复田地山塘一万九百二顷七十六亩五分六厘八毫九丝三忽一微九纤

  实在田地山塘八万八千二十八顷二十五亩一分八厘六毫七丝八忽一微九纤

  南海田地山塘一万五千六百六十三顷八十二亩七分七厘三毫九丝二忽康熙二十五年折税一千一百二十一顷二十一亩二分九厘六毫一丝置花县

  番禺田地山塘一万一千七百六十二顷六十七亩五分一厘六毫一丝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塘二千五百九十三顷九十亩五分九厘一毫续于八九十十一各年垦复荒迁田地一千八百九十七顷六十三亩二分七厘七毫六丝八忽实在田地山塘一万一千六十六顷四十亩二分二毫七丝八忽康熙二十五年折税一千五百二十七顷一十八亩一分二厘五毫二丝七忽置花县

  顺德田地山塘八千六百七顷五十七亩四分二厘七毫一忽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塘二千九百八十六顷八十亩八分七厘五毫七忽九微续于八九十十一各年垦复田地一千五百一十一顷四十六亩七分二厘八毫七丝一忽二微八纤实在田地山塘七千一百三十二顷二十三亩二分八厘六丝四忽三微八纤

  东莞田地山塘一万一千七百三十顷八十三亩一分八厘四毫七忽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塘一千一百七十顷三十八亩九分二厘六毫二丝五忽续于各年垦复田地一千七百四十八顷七十三亩六分五厘四毫六丝四忽实在田地山塘一万二千三百九顷一十七亩九分一厘二毫四丝六忽

  新会田地山塘缯门渡涌八千八百六十一顷五十三亩五分三厘八丝八忽八微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塘四千六百二十五顷五十八亩三厘九毫四丝七忽三微续于各年垦复田地一千九百五十二顷四十亩八分七厘四毫三丝二忽四微实在田地山塘六千一百八十八顷三十六亩三分六厘五毫七丝三忽九微

  新宁田地山塘夏麦地三千一百四十七顷五十七亩六分七厘四毫二丝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塘一千八百七顷九十六亩九分七厘一毫一丝四忽一微续于各年垦复田地一千一百六十五顷五十二亩二分五厘一丝九忽八微六纤实在田地山塘二千五百五顷一十二亩九分五厘三毫二丝五忽七微六纤

  新安田地山塘湖海坦坡一千三百四十一顷六亩一分六厘七毫二丝五忽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四百二十五顷三十五亩四分八厘一丝续于各年垦复田地一千五百五十二顷五十亩六分三厘八毫七丝二忽实在田地山塘湖海坦坡二千四百六十八顷二十一亩三分二厘五毫八丝七忽

  香山田地山塘五千八百八十七顷五十三亩一厘五毫六丝七忽五微内除三年迁移田地四千五百八十四顷一十九亩一分四厘三毫二丝二忽续于各年垦复田地一千七十四顷四十九亩一分四厘四毫六丝五忽六微五纤实在田地山塘二千三百七十七顷八十三亩一厘七毫一丝一忽一微五纤

  三水田地山塘五千一十七顷四十六亩八分六厘八毫

  清远田地山塘五千九百一十三顷九十三亩一分六厘六毫

  增城田地山塘六千七百五十九顷八十二亩六分二毫

  龙门田地山塘二千五百八十三顷二十三亩八分七厘三毫

  花县田地山塘共二千六百四十八顷三十九亩四分二厘一毫三丝七忽俱南番二县割拨

  从化田地山塘一千八百四十二顷六十七亩二分一厘八毫零

  连州田地山塘三千九十八顷六十九亩六分九厘一毫

  阳山田地山塘二千六百五十顷二亩三分五厘四毫

  连山田地山塘四百五十一顷二十一亩六分府官民僧尼道灶夏税农桑渡海水税鱼课油料缯门埠课米三十万五百一十石四斗五升一合三勺四抄一撮八圭内除三年迁移官民僧夏鱼课米六万三千七百四十八石二斗六升四合八勺二抄五撮五圭九粟续于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各年垦复官民僧夏鱼课米三万五千一百四十七石三斗四升六合四勺五抄八撮四圭三粒

  实在官民僧尼道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二十七万一千九百九石五斗三升二合九勺七抄四撮六圭一粟三粒

  南海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油料米五万三千六百九十一石八升七合四勺一抄四撮康熙二十五年折米三千四百三十八石八斗一升八合二勺置花县

  番禺官民僧尼道夏税农桑鱼油料缯门埠米四万四千二百七十二石九斗四升九合三勺内除三年迁移官民夏米一万一千七百一十一石一斗四升一合二勺续于各年垦复荒迁官民夏米七千八百九十三石九斗四升五合八勺二抄七撮实在官民僧尼道夏税农桑鱼课油料缯门埠课米四万四百五十五石七斗五升三合九勺二抄七撮康熙二十五年折米三千九百五十三石四斗六合置花县

  顺德官民僧夏税农桑米三万五千六百八十六石六斗五升九合八勺三抄内除三年迁移官民僧鱼课米一万二千四百一十一石五升二合四勺一抄一撮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六千三十四石三升九合八勺二抄六撮实在官民僧夏税农桑鱼课米二万九千三百九石六斗四升七合二勺四抄五撮

  东莞官民僧道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三万三千二百二十九石八斗四升四合六勺七抄八撮八圭内除三年迁移官民夏税鱼课米三千三百六十石六升七合二勺三抄三圭续于各年垦复官民夏米四千七百九十二石三斗四升四合九撮六圭八粟实在官民僧道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三万四千六百六十二石一斗二升二合四勺五抄八撮一圭八粟

  新会官民僧夏税农桑鱼课油料米二万九千二百四十九石七升八合六勺三抄内除三年迁移官民僧鱼课米一万四千五百七石四斗六勺五抄七撮续于各年垦复官民鱼课米六千二百一石九升九合八抄五撮实在官民僧夏税农桑鱼油料米二万九百四十二石七斗七升七合五抄八撮

  新宁官民僧灶夏税渡海水税米七千六百二十石五斗二升八合二勺七抄内除三年迁移官民米三千九百一十六石七斗五升三勺八抄三撮二圭九粟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二千四百七十七石四斗一合四勺一抄一撮三圭二粟实在官民僧灶夏税渡海水税米六千一百八十一石一斗七升九合三勺五撮三粟

  新安官民僧灶夏税农桑鱼课米三千七百二十八石八升三勺八抄内除三年迁移官民夏米一千一百一十五石四斗五升二合二勺四抄八撮续于各年垦复官民米四千六十一石六斗六勺三抄五撮六圭一粟实在官民僧灶夏税农桑鱼课米六千六百七十四石二斗二升八合七勺六抄七撮六圭一粟

  香山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二万二百七十九石八斗七勺三抄七撮内除三年迁移官民僧夏鱼课米一万六千七百二十六石四斗六勺九抄六撮续于各年垦复官民夏鱼课米三千六百八十六石九斗一升五合六勺五抄六撮七圭九粟三粒实在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七千二百四十石三斗一升五合六勺九抄七撮七圭九粟三粒

  三水官民夏税鱼课油料米一万五千二百六十九石一斗七升三勺二撮

  清远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米一万七百四十八石四斗一升五合六勺

  增城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米二万五千三百七十七石二斗九升四合

  龙门官民农桑米八千一十一石一斗八升二合二勺

  花县官民僧道夏米共七千三百九十二石二斗二升四合二勺俱南番二县割拨

  从化官民米三千五百六十四石一斗五升三合八勺

  连州官民僧道夏税农桑鱼课米五千六百一十四石七斗四升六勺

  阳山官民夏税农桑鱼课米二千七百九十五石九斗三升三合六勺

  连山官民夏税农桑米一千三百七十一石五斗三升二合

  皇清康熙十二年开载通省南工匠饷共九千零五十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递年共该银四千零七十二两五钱水脚银三十二两五钱八分遇闰加银三百三十九两三钱七分五厘水脚银二两七钱一分五厘

  广州府总额饷四千零七十八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该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递年该征银一千八百三十五两一钱水脚银一十四两六钱八分零八毫遇闰加银一百五十二两九钱二分五厘水脚银一两二钱二分三厘四毫

  南海县六百六十九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该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递年该银三百一两五分水脚银二两四钱八厘四毫遇闰加银二十五两八分七厘五毫水脚银二钱七毫康熙二十五年割一十名八分隶花县

  番禺县五百四十五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该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递年该银二百四十五两二钱五分水脚银一两九钱六分二厘遇闰加银二十两四钱三分七厘五毫水脚银一钱六分三厘五毫康熙二十五年割一十二名隶花县

  东莞三百四十六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一百五十五两七钱水脚银一两二钱四分五厘六毫遇闰加银一十二两九钱七分五厘水脚银一钱零三厘八毫

  顺德七百零七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该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三百一十八两一钱五分水脚银二两五钱四分五厘二毫遇闰加银二十六两五钱一分二厘五毫水脚银二钱一分二厘一毫

  新会三百三十七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该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一百五十一两六钱五分水脚银一两二钱一分三厘二毫遇闰加银一十二两六钱三分七厘五毫水脚银一钱零一厘一毫

  香山一百八十二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该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八十一两九钱水脚银六钱五分五厘二毫遇闰加银六两八钱二分五厘水脚银五分四厘六毫

  增城二百零三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九十一两三钱五分该水脚银七钱三分零八毫遇闰加银七两六钱一分二厘五毫水脚银六分零九毫

  新安四十四名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一十九两八钱水脚银一钱五分八厘四毫遇闰加银一两六钱五分水脚银一分三厘二毫

  新宁一百二十一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五十四两四钱五分水脚银四钱三分五厘六毫遇闰加银四两五钱三分七厘五毫水脚银三分六厘三毫

  花县二十二名八分每名连水脚该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该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递年该银一十两二钱六分水脚银八分二厘八丝遇闰加银八钱

  从化一百七十四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共征银七十八两三钱水脚银六钱二分六厘四毫遇闰加银六两五钱二分五厘水脚银五分二厘二毫

  三水一百八十三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该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八十二两三钱五分水脚银六钱五分八厘八毫遇闰加银六两八钱六分二厘五毫水脚银五分四厘九毫

  龙门一百四十六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六十五两七钱水脚银五钱二分五厘六毫遇闰加银五两四钱七分五厘水脚银四分三厘八毫

  清远一百一十八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五十三两一钱水脚银四钱二分四厘八毫遇闰加银四两四钱二分五厘水脚银三分五厘四毫

  连州一百零四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四十六两八钱水脚银三钱七分四厘四毫遇闰加银三两九钱水脚银三分一厘二毫

  连山八十七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三十九两一钱五分水脚银二钱一分三厘二毫遇闰加银三两二钱六分二厘五毫水脚银二分六厘一毫

  阳山一百一十二名每名连水脚共银四钱五分三厘六毫有闰连水脚共银四钱九分一厘四毫该征银五十两零四钱水脚银四钱零三厘二毫遇闰加银四两二钱水脚银三分三厘六毫

  康熙十二年册开本省原奉户部明文当税每间递年征税银五两有定征无定额各府州县共报一百五十二名饷银七百六十两

  广州府南海五十八名每名税银五两共该银二百九十两

  番禺一十六名每名税银五两共该饷银八十两

  东莞二十三名每名税银五两共该饷银一百一十五两

  顺德八名每名税银五两共该饷银四十两

  新会一十名每名税银五两共该饷银五十两

  香山五名每名税银五两共该饷银二十五两

  增城二名每名税银五两共该饷银一十两

  清远一名该饷银五两

 屯田

  广州左卫原额屯田地税二百零一顷六十亩内除题准减豁荒陷及展复迁移已垦未升科税一百四十五顷六十五亩五分一厘三毫八丝二忽五微现征熟税五十五顷九十四亩四分八厘六毫一丝七忽五微又已垦未升科税五十七顷七十六亩四分八厘五毫五丝五忽

  广州右卫原额屯田地税三百四十四顷七十三亩零六厘七毫一丝二忽四微内除原题准减豁荒陷无征税以及康熙三年奉迁界共荒陷税二百八十六顷零六亩九分一厘一毫六丝八忽七微康熙八年展界因原税上则起科每亩三斗五升七合五勺又上则起科每亩三斗中则起科每亩二斗四升九合五勺八抄四撮屯粮赋重军多畏避逃窜康熙八年招集丁佃止垦复荒税八十八亩一分四厘康熙九年分垦复税四顷八十四亩零四厘六毫业照旧例起科征输康熙十年内巡抚都院刘洞悉屯粮起科例重军丁艰苦具疏题允减额自康熙十年分起嗣后垦复展界迁荒屯田准照民田上则例每亩八升八合八勺一抄起科康熙十年分招集丁佃垦复税六顷一十二亩六分康熙十一年分垦复税二十顷零五十亩康熙十二年分垦复税六十八顷七十四亩零一毫康熙十三年分垦复税七十八顷八十七亩八分五厘五毫尚存荒陷并展复未垦税共一百零六顷一十亩二分六厘九毫六丝八忽七微现征熟税并垦升共税六十四顷三十八亩三分四厘一毫四丝三忽七微米一千八百九十五石六斗二升一合三勺七抄一撮一圭军丁原无泒征丁徭之例

  广州前卫原额屯田地连丈滥税三百七十五顷五十七亩八分二厘一毫二丝二忽除题准减豁荒陷及展复迁移已垦未升科税一百三十四顷八十二亩三分零六毫三丝现征熟税二百四十顷零七十五亩五分一厘四毫九丝二忽

  广州后卫原额屯田地共税二百四十七顷七十亩零三厘四毫三丝一忽除康熙十年十一年分已垦未升科税四十顷零八十九亩四分九厘一毫六丝尚存荒陷及展复迁移税二百零六顷八十亩零五分四厘二毫七丝一忽南海卫原额屯田地税二百七十八顷五十亩零三分六厘六毫内除题准豁荒陷八十五顷五十七亩零三毫七丝现征熟税一百九十二顷九十三亩三分六厘二毫三丝

  清远卫原额屯田五百九十四顷七十五亩一分内除荒陷无征二百八十九顷八十四亩九分三厘七毫六丝五忽零六纤现征熟税三百零四顷九十亩零一分六厘二毫三丝四忽九微四纤

  东莞守御所原额屯田地税四十顷九十六亩二分三厘一毫内除原题准豁荒陷及展复迁移已垦未升科税二十一顷一十三亩八分四厘零九丝七忽现征熟税二十一顷八十二亩三分九厘零三忽

  大鹏守御所原额屯田地税六十八顷零三亩八分八厘零三丝六忽四微七纤六沙内除题准豁荒陷及展复迁移已垦未升科税六十二顷零二亩八分五厘二毫三丝六忽四微七纤六沙现征熟税六顷一亩零二厘八毫

  增城守御所原额屯田地税一百零二顷七十八亩一分零五毫二丝七忽八微内除原题准豁荒陷并垦未升科税七十五顷九十二亩五分二厘三毫二丝七忽八微现征熟税并垦升共税二十六顷八十五亩五分八厘二毫

  从化守御所原额屯田地税二百二十六顷二十三亩四分七厘五毫零五忽九微内除题准减豁荒陷及已垦未升科税一百一十五顷九十四亩四分零八毫六丝二忽九微现征熟税一百一十顷三十九亩零六厘六毫四丝三忽

  广海卫原额屯田连丈溢共税一百八十二顷五十亩零一分零一毫三丝除题准减豁荒陷并展复迁移已垦未升科税一百七十六顷七十八亩零一毫三丝现征熟税五顷七十二亩一分

  新会守御所原额屯田地税八十四顷除康熙十年十一年分已垦未升科税一十七顷零七亩五分四厘二毫五丝二忽尚存荒陷及展复迁移税三十四顷零五亩三分六厘九毫

  香山守御所原额屯田地税四十四顷八十亩除康熙十年十一年分已垦未升科税二十九顷九十五亩尚存荒陷及展复迁移税一十四顷八十五亩

  连州守御所原额屯田地税一百四十四顷五十九亩二分六厘五毫三丝内除原题准豁荒陷无征税一十五顷五十一亩五分七厘二毫二丝现征熟税一百二十九顷零七亩六分九厘三毫

广州府风俗考       府志

 本府 南海番禺二县附

  汉高帝诏粤人之俗好相攻击秦徙中原之民使与百粤杂处

  晁错传扬粤之地少阴多阳其人疏理鸟兽希毛其性能暑

  淮南王安书习于水斗便于用舟绵力薄财不能陆战

  后汉南蛮传中国人杂居其间渐见礼化

  晋陶黄传南土温湿多有毒气

  吴隐之传革奢务啬南域改观

  南齐地理志南朝民户不多俚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

  隋书地理志土地下湿多瘴疠其人性轻悍椎结箕踞乃其旧风

  唐王勃广州寺碑闾阎雾朴士女云流讴歌有霸道之余毗俗得华风之雅

  张说宋公遗爱碑室皆涂塈俗革则华风可观家撤茅茨夜作而灾火不发

  韩愈送责平从事序踰瓯闽而南皆百粤之地于天文其次星纪其星牵牛连山隔其阴巨海敌其阳是维岛居卉服之民风气之殊着自古昔唐之有天下号令之所加无异于远近居俗既迁风气亦随雪霜时降疠疫不兴濒海之饶固加于初是以人之于南海者若东西州焉

  韩愈送郑尚书序岭南帅得其人则一边尽治不相寇盗贼杀无风鱼之灾水旱疠毒之患

  宋余靖知广州谢表越台之俗胡贾杂居

  余靖罗汉院记番禺大府节制五岭秦汉以来号为都会俗杂五方

  宋史地理志广南南滨大海西控彝洞北限五岭有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产民情轻悍

  宋初商贾交凑俗多不合礼尚淫祀杀人祭鬼山林翳密多瘴毒凡命官吏优其秩

  章楶广州学记按舆图去京师四千七百里带山并海依险阻以为固秦汉以来尝为奸雄桀黠窃踞其地其后废国为郡置吏统治至或弹击豪强鉏剪寇盗之不暇尚何及教化之事哉盖水陆之道四达而番商海舶之所凑也犀象珠玑异香灵药珍丽玮怪之所聚也四方之人杂居于市井轻身射利出没波涛之间冒不测之险死且无悔彼既殖货浩博而其效且速好义之心不能胜于利欲岂其势之使然欤又其俗喜游乐不耻争斗妇代其夫诉讼足蹑公门如在其室家诡辞巧辩喧啧诞谩被鞭笞而去者无日无之巨室父子或异居焉兄弟骨肉急难不相救少犯长老欺幼而不知以为非也嫁娶间有无媒妁者而父母弗之禁也丧葬送终之礼犯分过厚荡然无制朝富而暮贫尝甘心焉岂习俗之积久而朝廷之教化未孚欤抑长上之人不能廉己正身以先百姓使百姓无所视效欤

  陈岘广州志序宋兴二百余年民物岁滋声教日洽

  李昴英广州志序富饶寖不逮乎昔而文风日张虽蕉阜桄林之墟弦歌相闻挟艺登名与中州等

  元吴澄广州学云章阁记今之交广古之邹鲁元番禺志婚礼用槟榔以当委禽

  南海志丧礼必盛肴馔以待送客

  明一统志虽海滨遐陬冠婚丧祭悉遵典礼霭然无异中州

  旧志由唐而降文物寖盛与中州匹

  大庾之南古番禺地汉唐以来为巨镇久矣然而地大民伙贾胡蛮蜑杂处往来壤土沃饶田稻再熟桑蚕五收珠玑犀象龙涎水沉龟鼊杂贝以方贡者岁时至焉俗有近古者士勤学问而恬仕进民严上令而戒争讼农乐耦助而重祠祭工仅完固而不求淫巧志言之详矣而隋志云人情轻悍箕踞椎结此汉史笔赵佗之语汉初瓯闽尚遗声教之外岂惟粤哉盖自汉末建安至于东晋永嘉之际中国之人士避地者多入岭表子孙往往家焉其风流遗韵衣冠气习熏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中州

  丘浚广州志序衣冠礼乐班班然盛朱文公云岂非天旋地转闽浙反为天地之中越与闽接壤闽浙视古河洛则百越视古齐鲁欤

  郡城之俗大扺尚文其东近质其西过华其南多贸易之场而北则荒凉故谚云东村西俏南富北贫孙蕡广州歌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长城百雉白云里城下一带春江水少年行乐随处佳羊城南畔更繁华朱楼十里映杨柳帘栊上下开户牖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阿峨大舶映雱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良辰吉日天气好翡翠明珠照烟岛乱鸣鼍鼓竞龙舟争赌金钗斗百草游冶留连忘所归千门灯火烂相辉游人过处锦成障公子醉时花满堤扶留叶青蚬灰白盆饤槟榔邀上客丹荔枇杷火齐山素馨茉莉天香国别来风物不堪论寥落秋花对酒樽回首旧游歌舞地西风斜日淡黄昏

  外县穷乡民俗大抵多俭啬而耐勤苦依山者多朴其失也固依水者多智其失也伪濒海者多阔疎其失也悍其善者君子之教也其失者细人之习也

  民居海滨沙野故其气浮其质柔惟气浮故轻誉而苟毁惟质柔故畏法而尊上无间城郭乡村皆然或遇官司凌暴往往容隐弗敢校孔子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广俗实足以当之

  舞文者巧取关节健讼者乐嗜刑罚自宋已然迄今为甚

  良家妇女不出闺门翁妇嫂叔非令节未尝一见惟嫁女务以资妆糖果粉饵相高甚至破产为之至冠婚简略丧葬烦缛燕会日趋于靡

  俗素尚鬼三家之里必有淫祠庵观每有所事辄求珓祈签以卜休咎信之惟谨有疾病不肯服药而问香设鬼听命于师巫僧道如恐不及明嘉靖初提学副使魏校始尽毁而痛惩之乃今渐革

  丧葬旧颇不循礼富家出殡用箫鼓旛旐有官者或结楮为神像多具酒食于墓所以待客谓之冈头酒今渐追古惟火葬始于贫民人寖效之有司严禁犹未能尽革也

  富者易汰贫者易羞天下皆然而广为甚广民本多贫然鱼米本贱而又有番舶之利故家虽无十金之资而用度自足负担者苟持一钱出市可以得饱盖操利易而物价平故也

  顺德县民性悍而好利岁恒争产盗禾设县以来道化渐摩士以通经学古为尚多贵显山林之士皆能摛章染翰务农善渔工匠日趋于巧旧志言语嗜好与番禺南海类

  东莞县邑本晋郡永嘉之际中州人士避地岭表多止兹土衣冠礼义之俗实由于此迄宋而人物寖盛士尚淳厚农力稼穑工不求巧商能致远素称易治

  王中行迁邑记地轶赋伙长材秀民之战艺有司者倍他邑

  郭应木劝农文田夫野老亦曾读书樵童牧儿多解识字

  陈靖吉序民俗素厚士民鼎盛嫁娶重门第居人不肯为僧道

  丧葬或用乐士民无服者多衣青而巾缟素故昔人咏俗诗曰箫鼓不知哀乐事衣冠难辨吉凶人

  从化县旧志民素狠而善斗设县以来日闻弦诵甘分耕凿昔有健讼者今渐革面昔有游惰者今颇务本俊才日出科第不乏

  龙门县旧志读书力耕不服远贾妇女俱事纺织习尚纯朴然未免惰拙间有游手之民潜与盗通自设县以来渐知守法婚娶纳采问名置酒延宾以迎其妇谓之接路丧葬称家贫富火葬者间有之

  新宁县旧志地素险阻政化不及设县以来士渐向学问务坚忍力本者多事末者少问有狡伪终讼不耻大家丧葬从制小民安于火亲略无有泚新志士农工商相参互作士不废耕工商各业多行于农隙不事淫巧不贵末作

  增城县旧志俗尚敦朴士攻学术而恬于仕进民先农桑而后商贾工仅完足而不求淫巧

  近志士习敦厚旧崇佛事今谨礼节趋义慕实人文日着间有舞文乐讼嗜斗忘身横行里闬者

  李昴英文溪集习尚淳厚有崔清献公遗风

  香山县俗素重族而尚鬼故婚嫁必论阀阅病不求医而信巫觋勤于农圃而不事工商故斥卤尽成畎亩而贸易每为人所欺

  旧志别男女耻争讼

  新会县郡国志地边大海晴少雨多时遇甚风林宇悉拔故其民狠

  力本者多贩鬻者少濒海以鱼盐为生负山以薪炭材木为利士人尊师务学间有小民好为健讼刑扑屡加略无悔色

  旧志婚娶多论财病事艾灸祷神鬼丧多用浮屠信风水间有火葬

  新志东方士缝衣华冠雅习自然西方士仪度词概朴易不雕

  三水县旧志简朴有余仪文不足士多好读书农商各守其业妇女勤于纺绩疾病专事巫祷送丧用乐亦有火葬者

  清远县元志地无平原沃壤刀耕火种最为辛勤无长溪洪河肩担背负最为劳苦

  旧志城中男女罕事耕织商贾工技皆资异县娶妇之家不举乐有足尚者但亲死既葬期年必出而焚之

  新安县新志士攻学术而恬仕进民多农桑而后商贾宾客往来多以白酒为礼妇女通问每以麻茶相馈

  花县邑北皆山中鲜居民其俗朴野人多犷悍惟迤南一带渐近郡城仕宦科名往往不乏然皆土瘠民贫耕食凿饮无商贾货殖之利今既置邑首在招徕次通水道使之生齿日繁泉布尔日富然后教化行而风俗易则荆棘蒙茸之地胥变而为声名文物之区矣

  连州宋陈若冲记人物富庶商贾阜通

  朱葆石路记溪山锺美风俗淳厚南方为佳郡旧志好尚语言多与荆湘韶石相类民性颇懒鲜事商贾病不医药专务祷神然名门旧族克守祭田如遇烝尝亲疎咸会衣冠典雅颉颃中州至于道无乞丐之人则他郡之所不及

  阳山县韩愈送区册序夹江荒茅篁竹之间皆鸟言面

  旧志俗尚俭约鲜事诗书其民有三曰王民专事渔猎无商贾屠沽工匠技艺曰猺曰獞则居处山峒腰刀持弩性犷而悍不习拜揖迄今遵化输役其王民渐知读书慕义然犹婚姻以歌迎送丧事以歌杂哀

  连山县旧志地接怀贺居杂民彝故其好尚语音多有类者性颇戆直然不知读书不事商贾专业耕种淫犯火葬狃于故习婚礼则用茶盐丧事则唱哀歌若乃高山有猺深峒有獞移徙不常尤为梗化

 俚俗

  礼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俚俗有三曰蜑户以渔钓为业以舟为宅或编蓬滨水而居谓之水栏见水色则知有龙故又曰龙户即今蜑家编在河泊所者曰卢亭在州城东南百里以采藤蛎为业男女皆椎结于顶妇女许人及嫁始结胸带相传为卢循遗种故名曰马人本林邑蛮随汉马援来者始十户后孳衍至三百皆姓马其人深目猳喙散居峒落中又有二种皆诸蛮即旧粤人也一曰猺椎结跣足居深峒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他徙丧葬则作乐歌唱谓之暖丧二曰獞性质粗悍露顶跣足居高山深谷间花衣短裙鸟言彝面自耕而食又谓之山人兹二种皆出盘瓠自新会香山从化龙门清远迄阳山连山皆有之今则不可辨皆呼为俚人俚人则质直尚信诸蛮则勇敢自立皆重贿轻死惟富为雄巢居崖处尽力农事按隋志刻木以为符契言誓则至死不改父子别业父贫乃有质身于子诸獠皆然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来者有豪富子女则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竟乃留遗主人名为铜鼓钗俗好相杀多构雠怨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本之旧事尉佗于汉自称蛮彝大长老夫故俚人犹呼其所称都老云

  峒民畜毒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虫大至蛇小至虱置器中令自相啖存者留之行以杀人如蛇存则曰蛇蛊虱存则曰虱蛊食人五脏无不死者又有飞毒一曰桃生又曰金蚕乃鬼之能毒人者事之骤富其鬼飞毒入饮食中熟物入腹复生必胀裂而后死以上见隋志又曰断肠草食纔入口须臾立毙因之以图赖人富室尝遭荡产诚能严禁治其图赖之罪则全活甚众良司牧者宜亟行也

 方语音

  广音柔而直颇近吴越大抵出于唇舌不清以浊当为羽音歌则清婉溜亮纡徐有情听者感动明成化中巡抚都御史朱英见广人歌白沙诗辄欲效之曰吴越不能及也旧俗民家嫁女集群妇共席唱歌以道别谓之歌堂今虽渐废然村落尚或有之田野蹋歌者往往引物连类委曲譬喻如子夜竹枝有曰中间日出四边雨记得有情人在心又曰一树石榴全着雨低头浥泪有谁知此类甚多其尾腔曰娘来里曰妈来里曰水荡弟曰娘十几皆男女答问互相警动之词也农庄女子荡恣者相呼曰绾髻每耕种时斗歌为乐番禺顺德新会最盛自弘治以来此风渐衰如黎真清河谣清河绾髻春意闹三十不嫁随意乐江行水宿寄此生摇橹唱歌桨过滘又鹿步谣细帽茜裙趂墟市飞驮纷纷如云起一月十五大王斋斗歌都道娘来里又外海谣裹肚为裙纱作髻蓢滘日长采菰米潮平洲渚却归来齐唱一声水荡弟又平康谣幼小婚姻在乡里络布为裙蕉布被唱歌互答多比情相逢便问娘十几

  有方言方音有俗字广人谓父曰爹南史湘东王人之爹爹音躲广人音益奢反是与湘韶不同曰爸韵书无此字盖俗字也谓母曰妈曰阿姐呼哥嫂辄以亚先之亦曰阿如兄则曰亚哥嫂曰亚嫂又类叔舅亦然儿女排行亦先以亚如行二曰亚二行三曰亚三之类游乐曰则剧按朱子语类亦言则剧闽广有此语问如何曰点样诘人曰蔑地无曰毛毛音耄事文类聚毳饭故事三件俱无故谓三毛移近曰埋呼儿曰仔仔音济其不检者曰散仔斥男女之贱者男曰獠五代史南汉世家所谓憨獠可证女曰夫娘见辍耕录甚至以物形状如子弟汰而不晓事者曰大头虾陈献章大头虾说客问乡讥不能俭以取贫者曰大头虾父兄忧子弟之奢靡而戒之亦曰大头虾何谓也予告之曰虾有挺须瞪目首大于身集数百尾烹之而未能供一啜之羹者名曰大头虾甘美不足丰乎外馁乎中如人之不务实者然乡人借是以明识戒义取此欤言虽鄙俗名理甚当然余观今人取贫者亦非一端或原于博赛或起于斗讼或荒于沉湎或夺于异好与大头虾皆足以致贫然考其用心与其行事之善恶而科其罪之轻重大头虾宜从末减识取贫者反舍披摘此何耶恒人之情刑之则惧不近刑则息博赛斗讼禁在法典沉湎异好则人之性有嗜有不嗜者不可一概论也大头虾之患在于轻财而忘分才子弟类有之盖其才高意广耻居人下而雅不胜俗专事己胜则自畋猎驰骋宾客支酬舆马服食之用侈为美观以取快于目前而不知穷之在是也如是致贫亦十有四五孔子所谓难乎有恒者是也以为不近刑而忽之故讥其不能自反以进于礼义教诲之道也孳孳于贫富之消长锱铢较之而病其不能者曰大头虾此田野细民过于为吝而以绳人之骄非大人之治人也夫人之生阴阳具焉阳有余而阴不足有余生骄不足生吝受气之始偏则为害有生之后习气乘之骄益骄吝益吝骄固可罪吝亦可鄙骄与吝一也不骄不吝庶矣乎

  至于外县每十里不同如游乐南海曰僊欣顺德曰僊东莞曰料新会指何处曰蓬蓬此类皆方言也广城四声皆无讹者如来近黎久近苟皆不甚相远惟东莞谓东曰冻是以平为去也莞曰官是以上为平也香山城内大近正音而差浊谷字都黄旗角则皆闽语殊侏(亻离)如谓人曰能是以真入蒸也增城有东话语尤奇俏谓屋曰窜是以入为上也新会下海东莞南头谓刀曰多是以豪入歌也此类皆方音也范成大虞衡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旁亦有依附(上大下坐)音稳大坐稳也(上不下高)音矮不高故矮也奀音勒不大故瘦也(上石下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闩音拴横关也汆音犹人在水上也氼音魅人没水下也閄和馘反言隐身忽出以惊人之声也毡音胡毛口也甘东敢反以石击水之声也今广亦有之又无曰冇音耄谓与有相反也季子曰孻力来反子之尽也新会曰屘极命反子之至尾者也两广谓岩峒曰冚亦龙反两山之间也顺德谓石梗曰石掯盖取谁声番禺从化谓地之宽平者(恭去卄一改内甫外冂)音引则又无所取义此俗字也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