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古文观止 >卷十一 宋文·超然台记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超然台记

清朝 吴楚材 著
  • 西
  • 西

注释

(1)餔(bū):食,吃。糟:酒糟。啜(chuò):饮。醨(lí):淡酒。

(2)盖:蒙蔽,遮盖。

(3)采椽(chuán):指简陋的房屋。

(4)比:连续,频频。

(5)卢敖:燕人,秦始皇帝召以为博士,叫他去求神仙,他走了就没有再回来。

(6)师尚父:即姜子牙。齐威公:指齐桓公。这里改桓为威,是宋代人为避宋钦宗赵桓名讳的缘故。

(7)潍水:即潍河,在山东东部。

(8)淮阴:指西汉大将淮阴侯韩信。韩信曾于潍河岸破楚军二十万,汉初因谋反罪被杀。

(9)吊:哀伤,感怀。

(10)撷(xié):采摘。

(11)秫(shú)酒:黏高粱酿的酒。

(12)瀹(yuè):煮。

(13)子由:苏辙,字子由,苏轼之弟。

译文

大凡事物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只要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乐趣,不一定非要奇怪、伟丽的东西不可。食酒糟、饮淡酒,都能醉人;瓜果蔬菜,都能让人吃饱。以此类推,我在哪里寻不到快乐呢?
人们之所以要寻求幸福,躲避灾祸,是因为幸福让人欣喜,灾祸让人悲哀。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事物满足人们欲望的程度却是有限的。如果心中总存在着美与丑的斗争,眼前总存在着取与舍的抉择,那么能够有的快乐常常是很少的,而忧愁悲伤的事常常是很多的。这就是所谓的追求祸患而告别幸福。追求祸患和告别幸福,难道是人之常情吗?这是外物对人有所蒙蔽啊!那些人是活在事物的里面,而没有活在它们的外面。事物并没有大小的分别,但如果在它的内部看它,没有不觉得它是又高又大的。它倚仗着它的高大来俯视我,那我就会常常昏乱反复,如同从缝隙中观看别人打斗,又怎能知道决定胜负的因素在哪里?所以美好和丑恶交替产生,忧愁和快乐也就出现了。这不是让人非常悲哀的事情吗?
我从钱塘调任密州知州以后,放弃了乘舟船的安逸,而忍受车马的奔波劳苦;辞别了华丽的厅堂,却栖身于简陋的房屋;离开了湖光山色的美好景致,而来到这遍种桑麻的田野之中。刚来的时候,庄稼连年歉收,盗贼到处都是,诉讼案件充斥着官府,而厨房中却空空如也,天天就吃些枸杞、菊花之类的东西。别人必定会认为我是不快乐的。但是在这个地方住了一年,容颜却变得愈加的丰润,头上的白发也在日益返黑。我已经喜欢上了这里的淳朴民风,而这里的吏民也习惯了我的笨拙。于是我整理园林,清扫庭院,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来修补破败的地方,作为暂时修缮这园林的办法。在园的北边,靠着城墙所著的高台已经很是破旧了,我将它稍加修缮,使它为之一新。
有时和朋友宾客们一起登台玩赏,在那里放飞自己的思绪,让自己的心志自由驰骋。向南能望见马耳山、常山,它们若隐若现,若近若远,我想那山里应该会有隐居的君子吧?向东望去则能看见庐山,那是秦人卢敖遁世隐居的地方。向西望有穆陵,隐隐约约的像一座城郭,姜太公、齐桓公的丰功伟业,还在那里保存着的。向北能俯视潍水,观之令人慨然叹息,回想起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为他的不得善终而哀叹。这个台子高大而且安稳,深广而且明亮,夏凉而冬暖。雨雪的天气,清风明月的夜晚,我没有不在这里的时候,宾客也没有不跟从我到这里来的。于是采摘园中的菜蔬,捕捞池塘中的鲜鱼,酿了黄米酒,煮了粗米饭,边品尝边说:“在这里游赏是多么的快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正在济南,听到了这情景便作了一篇赋,给这个台子起名叫作“超然台”。以此来表示我无论去到哪里都能十分的快乐,大概是因为我超然于物外的缘故。

评析

糟糟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府推官,继任杭州通判。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被批准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

糟糟这篇文章说明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一个知足者常乐的人。这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观点来自我麻醉,以旷达超然的思想来自我安慰。不管祸福,美丑,善恶,通通都一样,自己屡遭贬谪,每况愈下,也就不足挂齿,可以逆来顺受,无往而不乐了。其实,这是置无限辛酸、满腹怨愤而不顾的故为其乐,有其形而无其实,犹如酒醉忘忧之乐,并非敞怀舒心的快乐。全文以“乐”字为主线,贯穿始终,被称为“一字立骨”的典范文章。以议论和记叙相结合的方法,从虚实两个方面阐明了主旨。游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

糟糟第一段,从正面论述超然于物外的快乐。“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一切物品都有可以满足人们欲望的作用,假如有这种作用,都可以使人得到快乐,不一定非要是怪奇、伟丽的东西。实际上并非如此,物有美丑、善恶之分,爱憎自有不同,人各有所求,其选择、去取也不能一样,所以很难“皆有可乐”。苏轼是以“游于物外”的超然思想看待事物。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写法特点上看,是一起便说“超然”,提出“乐”字为主线。上面是从总的方面论述,下文是举例加以证明。“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是说物各有用,都可以满足欲求,给人快乐。推而广之,人便可以随退而安,无处不快乐了。四个皆字使文意紧密相联,语势畅达,浑然一体。

糟糟第二段是从反面论述不超然必会悲哀的道理。求福辞祸是人之常情,因为福可以使人高兴,祸会令人悲伤。但是,如果人不能超然于物外。任随欲望发展,必然陷人“游于物内”的泥潭。物有尽时,很难满足无止境的欲求。而且事物往往被某些现象掩盖着本来的面目,美丑不一,善恶难分,祸福不辨,取舍难定。事物的假象常常令人头昏目眩,什么也看不清楚,不超然于物外,就会盲目乱撞,结果必然招来灾祸,造成绝顶的悲哀。上面两段,一正一反,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只有超然于物外,才能无往而不乐;如果超然于物内,则必悲哀的道理。从理论上为记超然台的事实奠定了基础。这是以虚领实的写法。

糟糟第三段,步入正题,叙述移守胶西,生活初安,治园修台,游而得乐的情景。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了超然于物外,必得其乐的道理.这一段可分为三层:一、移守胶西,用了三个对偶句,组成排比句组,语调抑扬起伏,气势充沛,使杭、密两地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苏轼舍安就劳、去美就简的遭遇。这既是记实,也是以优托喜的伏笔。二、生活初安。“比岁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面斋厨索然,日食杞菊。”,是写初到胶西后年成不好,政局动乱,生活艰苦。用了五个四言句和一个连词,句子精悍,节奏急促,与处境维艰交相吻合。再次写忧,以见喜之可贵,乐之无穷。“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意外的变化带来无限喜悦。“予既乐其风俗之醇,而其吏民亦安予拙也。”自己爱上了胶西,百姓也爱戴太守。官民相爱,必然官民同乐。由苦变乐,真是无往而不乐。生活初安,就有余力洁庭治园,为寻乐作些事情。三、修台游乐。先交待台的位置、旧观和修缮情况。利旧成新,不劳民伤财,含有与民同乐之意。再写登台四望,触目感怀,见景生情,浮想联翩,所表现的感情十分复杂。时而怀念超然于物外的隐君子,时而仰慕功臣建树的业绩,时而为不得善终的良将鸣不平。这正表现了作者想超然子物外,而实际上又很难完全超然处之的矛盾心情:有怀念,有羡慕,有不平。这一层虽属常见的“四望法”,但写得不落俗套,没有用对偶排比,只用了较为整齐的散行句,别具一番疏宕流畅的情韵。最后描写了台的优点:“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流露出无比喜爱的感情。因此,予与客不管“雨雪之朝,风月之夕”,都时常登台游乐,亲手做菜做饭,饮酒欢歌。这种游玩,确实是很快乐的。最后又落脚在“乐”字上。

糟糟最后一段交待了其弟苏辙(子由)为此台命名并作赋的事。文章到此方点明“超然”二字,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且结句“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既照应开头:又与前文所说乐少悲多的人“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如应不应,有意无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见出两种人不同的思想境界,回味无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