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十一节

《孟子》·第十一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dàozàiěrérqiúzhūyuǎnshìzàiérqiúzhūnánrénrénqīnqīnzhǎngzhǎngértiānxiàpíng

注释

迩:(ěr耳)《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诗"小雅"小旻》:“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戎事不迩女器。”《论语·阳货》:“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礼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虞书》:“柔远能迩。”《礼记·郊特性》:“节远迩之期也。”《说文》:“迩,近也。”这里用为“近”之意。

(2)亲其亲,长其长:前一个“亲”和“长”作动词,后一个亲和“长”作名词,宾语。

译文

孟子说:“道路在近旁而偏要向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很容易而偏要向难处下手。每个人只要亲近自己的亲人,敬重自己的长辈,天下就能够太平了。”

评析

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儒家学者孟子的一段名言,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以其深厚的道德情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智慧,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段名言中,孟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深化了儒家的仁义思想,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道路。

首先,这段话的历史背景是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心不定,孟子以其深厚的道德情感,主张人人亲其亲、长其长,以此来实现天下平和。这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他认为,人的道德情感是先天的,只要人们都能够做到亲其亲、长其长,就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实现天下的平和。

其次,这段话的作者观点态度明确,主张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这是孟子的实践哲学观,他认为,人们应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而不是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做难以实现的事情。这是孟子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再者,这段话的写作思路清晰,表现手法独特,修辞手法巧妙。孟子以寥寥数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先提出问题,然后给出答案,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指导。他的语言简洁明快,语句通畅,修辞手法娴熟,充分展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语言魅力。

此外,这段话的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风格独特。孟子的情感深沉而热烈,他对人的道德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的意境深远,寥寥数语,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他的风格独特,深沉而热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总的来说,这段话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是他哲学观、伦理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他的思想深邃,语言优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段话不仅是孟子的名言,也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赞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