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十六节

《孟子》·第十六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yǒutiānjuézhěyǒurénjuézhěrénzhōngxìnshànjuàntiānjuégōngqīngrénjuézhīrénxiūtiānjuéérrénjuécóngzhījīnzhīrénxiūtiānjuéyàorénjuérénjuéértiānjuéhuòzhīshènzhězhōngwángér

注释

(1)要:即“邀”,求取,追求。

(2)天爵:自然的爵位,天爵以德,人爵以禄。

译文

孟子说:“有天然的爵位等级,有人间的爵位等级。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忠实、诚信,乐于帮助别人而不厌倦,这是天然的爵位等级。做到了公、卿、大夫等职位,这是人间的爵位等级。古代的人着重修养天然的爵位等级,人间的爵位等级也就会随之而来。如今的人着重修养天然的爵位等级,目的是为了获得人间的爵位等级。一旦取得了人间的爵位等级,就抛弃了天然的爵位等级,真是糊涂透顶了,结果必然把一切都葬送掉。”

评析

这段文言文出自《孟子·尽心上》,是孟子向人们阐述道德伦理和社会地位关系的一段深刻论述。这段文字简洁明快,论点鲜明,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孟子通过对“天爵”与“人爵”的比较,揭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批判了世人只重视地位而轻视道德的错误观念。

从历史背景来看,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人心浮躁的时代。许多人为了追求权利和地位,不惜牺牲道德和人性。对此,孟子深感痛心,因此,他提出了“天爵”和“人爵”的概念,希望人们能够明白,真正的尊贵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道德品质的优劣。

孟子的观点态度十分明确,他强调“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是“天爵”,也就是说,仁爱、公义、忠诚和诚实是人应当具备的品质,这是天赋的尊贵;而“公卿大夫”是“人爵”,这是人们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社会地位。他认为,只有修炼“天爵”,才能得到“人爵”,而且,一旦得到“人爵”,也不能丢弃“天爵”,否则就会走向灭亡。这是孟子对于道德和地位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写作思路上,孟子先是明确区分了“天爵”和“人爵”,然后批判了只重视“人爵”而忽视“天爵”的错误观念,最后警告那些丢弃“天爵”的人必将走向灭亡。这一思路清晰明了,逻辑严密。

在表现手法上,孟子运用了比较和对照的手法,对“天爵”与“人爵”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对照,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其内在的本质和区别。同时,他还运用了警世的手法,对那些丢弃“天爵”的人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在修辞手法上,孟子运用了设问和反问的手法,使文章的论述更加生动有力。例如,“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是何惑之甚者乎?”这样的设问,使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观点态度,独特的写作手法,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它不仅揭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