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三十一节

《孟子》·第三十一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zēngchéngyǒuyuèkòuhuòyuēkòuzhìzhū
  • yuērénshìhuǐshāngxīnkòutuì退yuēxiūqiángjiāngfǎnkòutuì退zēngfǎn
  • zuǒyòuyuēdàixiānshēngzhōngqiějìngkòuzhìxiānwéimínwàngkòutuì退fǎndài
  • shěnyóuxíngyuēshìfēisuǒzhīshěnyóuyǒuchúzhīhuòcóngxiānshēngzhěshírénwèiyǒuyān
  • wèiyǒukòuhuòyuēkòuzhìzhūyuējūnshuíshǒu
  • mèngyuēzēngtóngdàozēngshīxiōngchénwēizēngjiērán

注释

(1)武城:地名,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2)越寇:越王勾践建都琅琊,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与武城接壤,常有边民互相闹事。

(3)沈犹行:人名,曾子的学生。

(4)负刍之祸:指切柴打草的穷人们起来造反。负刍:即指切柴打草。

(5)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授业于曾子。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发挥子思的思想,形成思孟学派。

(6)寓:寄居。

(7)望:模仿,效法。

(8)殆于:表委婉的判断,犹今之“恐怕……”。

译文

曾子住在武城时,有越国人侵犯。有人说:“有强盗来了,何不去之呢?”  曾子说:“不要让人住我的房子,不要毁伤了树木。”强盗退走了,曾子就说:“修理墙屋,我将回去。”强盗确实退走了,曾子就返回。学生们就说:“人们平素对待您是何等忠诚和恭敬啊,强盗来了,您却先行离开以至于为民立了坏榜样;强盗退走,就返回来,好象不大妥当吧?”  沈犹行说:“这不是你们所了解的。从前我曾遭遇过负刍之祸,跟随老师的七十个人全都躲避开了。”  子思居住在卫国,有齐国的强盗来进犯。有人说:“强盗来了,何不去之呢?”子思说:“如果我孔伋走了,卫君和谁防守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所走的道路是一致的。曾子,当时是老师,相当于父兄;子思,当时是卫君的臣,是小官。曾子、子思互换位置也会这样做。”

评析

此段文言文所描述的是曾子与子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进而展现了他们的人格特质与身份定位。通过这一对比,我们可以洞察到古人对于忠、敬、责任等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首先,从文中可以看出,曾子与子思所处的历史背景是一个战乱频繁、外敌环伺的时代。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忠诚与责任的理解尤为深刻。当越寇入侵时,曾子选择了避其锋芒,保护家园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表现出一种稳健而务实的态度。他的“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和“修我墙屋,我将反”等言行,无不体现出他对于家园和人民的深深眷恋与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即便在敌人退去后,他也义无反顾地返回家园,与人民共度时艰。

相比之下,子思在面对齐寇入侵时,选择了坚守阵地,与君王共患难。他的“如急去,君谁与守”之语,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与曾子的责任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子思作为臣子,他的职责是辅佐君王,保卫国家,因此他选择了与君王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

孟子在评价曾子与子思时,认为他们虽然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式,但都是出于同样的道义原则。他说:“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孟子的这一评价不仅揭示了曾子与子思的人格特质和身份定位,也表达了他对于忠、敬、责任等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从写作手法上看,这段文言文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修辞手法,通过描绘曾子与子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突显出他们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同时,作者还巧妙地利用了历史人物的评价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理解。

在情感和意境方面,这段文言文通过描绘曾子与子思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展现出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无论是曾子的稳健务实还是子思的担当精神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让人们感受到古人对于忠、敬、责任等价值观的执着追求和坚守。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通过描绘曾子与子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展现了他们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忠、敬、责任等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也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践行这些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