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cúnrénzhěliángmóumóunéngyǎnèxiōngzhōngzhèngmóuliǎoyānxiōngzhōngzhèngmóumàoyāntīngyánguānmóurényānsōuzāi

注释

(1)存:出自《尔雅·释诂》与《礼记·礼运》,郑玄注解为“察”,即表示观察、审察的含义。

(2)眸子:一般指眼珠,也常用来形象地代指眼睛。

(3)眊:(mào)引自《书·吕刑》、《汉书·息夫躬传》等古籍,《说文》解释为“目少精也”,在此处表示眼睛失神、看不清楚的状态。

(4)廋:(sōu)源于《论语·为政》和《汉书·赵广汉传》,颜师古解释为“读与搜同,谓入室求之也。”,《玉篇·广部》也有“求也,索也……亦作搜。”的解读,所以在这里表示搜寻、寻找的意思。

(5)眊:形容眼睛昏浊、失神的状态。

译文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哪一处强过他的眼睛。眼睛是不能掩盖一个人丑恶的灵魂。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

评析

此段文言文出自孟子之口,谈及的是人性的观察与识别。孟子所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可以理解为在人的身上,没有比眼睛更好的东西来展现其内心。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无法掩饰其内在的邪恶或善良。

孟子进一步指出,眼睛的清澈与混浊,与人的心胸有关。若胸中正直无私,眸子自然明亮;若胸中不正,则眸子浑浊。此处的“眸子瞭焉”与“眸子眊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清澈透明,后者浑浊模糊。这不仅是对人性格的描绘,更是对人心灵状态的反映。

而在与人交往中,孟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察方法:“听其言也,观其眸子”。言辞可以掩饰,但眼睛的变化却难以隐藏。一个人的眼神往往会透露出他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他的性格和为人。

孟子的这段话不仅体现了其对于人性的深入洞察,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言辞和现象上,而是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细微的变化来洞察人心。

此外,孟子的这段话还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人应该保持正直的品格和清澈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的眼睛才会明亮有神,才能展现出真正的自我。这也是孟子对于人性的理想追求和期待。

在古代,许多名人都对孟子的这段话表示赞同和引用。例如,《荀子》中就有“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的论述,强调了心的重要性。而《庄子》中也有“人之所恶,唯我喜之;人之所喜,唯我恶之。此之谓反也,反也者道之动也。”的论述,表达了与孟子相似的观点,即要通过观察人的行为和言语来了解其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孟子的这段话不仅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精妙表达也是对于人性理想的追求和期待。它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正直的品格和清澈的心灵才能展现出真正的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