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jiànliánghuìwángwángyuēsǒuyuǎnqiānérláijiāngyǒuguó
  • mèngduìyuēwáng,yuēyǒurénérwángyuē:guóyuē:jiāshìshùrényuē:shènshàngxiàjiāozhēngérguówēi!wànshèngzhīguó,shìjūnzhěqiānshèngzhījiāqiānshèngzhīguó,shìjūnzhěbǎishèngzhījiāwànqiānyānqiānbǎiyānwéiduōgǒuwéihòuérxiānduóyànwèiyǒurénérqīnzhěwèiyǒuérhòujūnzhěwángyuērénéryuē

注释

(1)梁惠王:指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君主,名为魑戏,被尊谥为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他在公元前370年继承了父亲魏武侯的王位,再历时9年将国都从原本的安邑(现今山西夏县北部)迁移到大梁(现河南开封西北)。因此,他也被称为梁惠王。

(2)叟:这是一种对老年人的尊称。

(3)亦:该词在这里的含义是“仅仅”或“只不过”。

(4)士庶人:这里指的是士人和平民百姓。其中,庶人是指普通的老百姓。

(5)交征:此处的意思是各方争夺对某物的控制权。在这里,“征”代表“取得”。

(6)弑:该词的意思是地位或等级较低的人杀死地位或等级较高的人,尤其是指臣杀君。

(7)万乘、千乘、百乘:在古代,那些用四匹马拉着的战车被称作“一乘”,而诸侯国的实力则根据他们拥有的战车数量进行划分。据刘向在《战国策·序》中的记载,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包括了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个国家,而千乘之国则包括了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称为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其实是指那些拥有封土的公卿大夫,其中、公卿封地广大,有千乘之多;大夫封地较小,只有百乘之多。

(8)苟:在这里,“苟”的意思是“假如”或“如果”。

(9)餍(yàn):这个词的含义是“满足,饱满。”。“遗”在此处的意思是“抛弃,弃之不用。”。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会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我们不必只谈利益,而应该谈论仁义。大王说‘如何能使国家获利?’大夫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如果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就会导致国家陷入危险。在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的财富已经相当可观,但如果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仁义,他们永远不会满足。相反,那些讲仁义的人会尊重父母,不会抛弃他们;讲义的人会忠于君王,不会背叛。所以,大王应该只谈仁义,不必只谈利益。”

评析

这段文言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见梁惠王时的对话,以其深邃的道理,犀利的论述,对“仁义”与“利”之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直指当时社会的病态,表达了孟子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群雄逐鹿、国家大事的年代,各国君主为了国家的利益,往往忽略了仁义的价值,因此,孟子的这一番话,无疑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有力批判和痛心疾首的控诉。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以梁惠王的问话为引子,巧妙引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反问的表现手法,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又能引发深思。而孟子的回答则是明确而深刻,他用“何必曰利”这一反问句,直接否定了梁惠王的观点,表明利益并非国家治理的唯一标准,仁义才是根本。

在对“利”的批判上,孟子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将国家比作车,君主比作车主,大夫、士庶人比作车上的人,他们各自追求利益,就如同车上的人互相争夺,最终只会导致车的倾覆,这就是孟子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之说。这种比喻生动形象,直观易懂,使得孟子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孟子在批判“利”之后,又提出了“仁义”——这是他的主张和追求。他认为,国家之所以会危机四伏,就是因为忽视了仁义,如果国家能够以仁义为先,那么利益自然会得到满足。这是孟子的仁义利观,也是他的国家治理之道。

这段对话,深刻揭示了“仁义”与“利”的关系,表达了孟子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认识,展现了他的崇高人格和深远的思想。他的这种观点,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对于现在的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语言简练,意义深远,富有哲理,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已经是第一章了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