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五节

《孟子》·第五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zōurénwéirénchǔshǒujiāoshòuzhīérbàochǔpíngchǔwéixiàngjiāoshòuzhīérbàoyóuzōuzhīrènjiànyóupíngzhī
  • jiànchǔyuēliánjiàn
  • wènyuēzhīrénjiànzhījiànchǔwèiwéixiàng
  • yuēfēishūyuēxiǎngduōyuēxiǎngwéizhìxiǎngwèichéngxiǎng
  • yuèhuòwènzhīyuēzhīzōuchǔzhīpíng

注释

享多仪:享:诸侯朝见天子的礼仪。多,贵、美的意思。

译文

孟子住在家乡邹国,季任留守任国代理国政,送厚礼想接交孟子,孟子收了礼而不回报于礼物。后来孟子住在齐国的平陆城,当时储子担任齐国的卿相,也送厚礼想接交孟子,孟子也是收了礼而不回报于礼物。有一天,孟子从邹国到任国去,拜见了季任;而从平陆到齐国,孟子却不去拜见储子。
  屋庐子高兴地说:“我可找到孟子的漏洞了。”于是便问孟子:“先生到任国,拜见了季任;到齐国,却不去拜见储子,就是因为他是卿相吗?”
  孟子说:“不是的。《尚书》里说:‘享献之礼多仪节,仪节不够,礼物再多也只能认为没有贡献,因为进献的人并没有把心思放在进献上。’就因为储子不成享献的规矩。”
  屋庐子很愉快。有人问他,他说:“季任不能擅自到邹国,储子可以随便到平陆去。”

评析

这段文言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主要描述了孟子对于礼的理解和行为准则,突显了孟子儒家思想的内核——仁义礼智。孟子在文中以他的行为为例,表达了他对于礼的独特理解,即礼不在形式,而在于心。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这段文字发生在战国时期,那时诸侯割据,人心惶惶,礼仪的外在形式被过分强调,而其内在精神却被忽视。孟子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他的礼的理解,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

从作者的观点态度来看,孟子深知礼的真谛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在的精神。他选择了接受季任和储子的礼物,但并未进行回赠,因为他认为回赠只是礼的形式,而真正的礼应该是心中的敬意。因此,他选择了见季任,而未见储子,因为他认为季任的礼物是出于真心,而储子的礼物则是出于虚情假意。这种观点和态度,体现了孟子的儒家思想,即礼的真谛在于内在的精神,而非外在的形式。

从写作思路来看,孟子首先描述了他和季任、储子的交往,然后引用《尚书》中的言论来解释他的行为,最后通过屋庐子的评价,强调了他的观点。这种写作思路清晰明了,既表达了孟子的观点,又有力地说明了他的行为。

从表现手法来看,孟子运用了对话和引文的手法,使得他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对话使得观点更具有生动性,而引文则使得观点更具有权威性。

从修辞手法来看,孟子运用了反问和比较的手法,使得他的观点更具有深度。反问使得观点更具有疑问性,而比较则使得观点更具有对比性。

从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来看,孟子的情感在于他对于礼的理解和行为,他的意境在于他对于礼的真谛的追求。这种情感和意境,既体现了孟子的儒家思想,又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从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来看,孟子的风格在于他的清晰明了,他的特点在于他的深入浅出。这种风格和特点,既体现了孟子的儒家思想,又展现了他的文化素养。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体现了孟子的儒家思想和人格魅力,他的观点和行为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