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尽心章句下·第十一节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一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hàomíngzhīrénnéngràngqiānshèngzhīguógǒufēiréndānshídòugēngxiàn

译文

孟子说:“热衷于名声的人,甚至能够谦让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而那些非热衷名声的人,在面临让出一碗饭或一碗汤的情况下,也会露出一脸不悦的表情。”

评析

此段文言文,源于孟子的言论,短短数语却意蕴深远。“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孟子的这番话,是在讲述人的名利之心与道义之心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彰显了他的人格理想和政治主张。

“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 孟子在此阐述了名利之心对人们行为的巨大驱动力。千乘之国,指的是大国,而“让”则意味着将这样的国家托付给他。可见,对于好名之人而言,名利是他们行动的最大动力,甚至能让他们承担起治理大国的重任。然而,孟子并没有完全否定名利之心,他更关注的是名利之心是否能与道义之心相互协调。

“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孟子在此强调了人的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不具备适当的品质,即使面对微小的物质诱惑,也会露出贪婪之色。箪食、豆羹,代表的是微不足道的物质利益,而“见于色”则揭示了人贪婪、不满足的本质。这样的人,显然无法承担起治理大国的重任。

孟子的这番话,既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他倡导的是以道义为导向的人格理想和政治主张,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质的人,才能真正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他也警示人们要警惕名利之心的膨胀,避免被微小的物质利益所诱惑,从而丧失了道义之心。

孟子的这段文言文,言简意赅却含义隽永。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并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些观点在我们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历史背景来看,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流派竞相争鸣。在这种背景下,孟子提出了以人性本善为基础的一系列政治和伦理观点旨在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段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正是孟子人性本善和仁义政治主张的具体体现。

从作者的观点态度来看,孟子对于好名之人持有一种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他肯定了好名之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责任感能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但他又否定了好名之人的功利心态和虚伪行为认为这些不符合道义的标准。同时他也强调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比外在的名利更为重要。

从写作思路和表现手法来看,孟子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加强表达的效果。他将“千乘之国”与“箪食、豆羹”进行对比突出了名利与道义的巨大反差;又用“见于色”这样夸张的描绘来揭露贪婪之人的丑恶嘴脸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印象。

从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来看,这段文言文表达了孟子对于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于理想人格的殷切期望。他担忧人们被名利之心所蒙蔽而丧失了道义之心;他期望人们能够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种情感和意境的营造使得这段文言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从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来看这段文言文体现了孟子散文的独特魅力。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往往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他的思想深邃而富有洞察力能深入人性、洞察人心。这些风格和特点使得孟子的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孟子的这段文言文不仅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和思辨性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于我们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