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这里特指的是齐国的君主。
2如:在这里的含义为“应该”或者“应当”。
3朝,将视朝:这里的第一个“朝”读作zhāo,意指清晨的时间;第二个“朝”读作cháo,代表朝廷,视朝则是指在朝廷中处理政务。
4不识:即不知道的意思。
5造:在此处的意思为“上”或者“到”。
6东郭氏:是齐国的一位重要大夫。
7孟仲子:是孟了的堂兄弟,他与孟子一同学习。
8采薪之忧:原意表示因病无法去搜集柴草,后来泛指自述生病的说法。薪,指的就是柴草。
9要(yào):在这里的意思为阻止或拦截。
10景丑氏:是齐国的一位大夫。
11父召无诺《礼记•曲礼》:“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唯”和“诺”都是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听到父亲叫,不等说“诺”就要起身。
12不俟驾:意为不等车马准备好就立即出发。
13宜:这里的意思与“殆”相同,表示大概或者恐怕。
14慊(qiàn):表示遗憾,或者不足。
15丑(chǒu):在此处的含义为类似,相似或者相同。
16齿:在这里指的是年龄。
孟子正要去朝见齐王,这时王派了个人来传话:“我本应该来看您的,但是感冒了,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办公,不知道您能否来朝廷上,让我见到您?”
孟子答道:“很不幸,我也有病,不能上朝。”
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假托有病辞掉了王的召见,今天又去东郭先生家里吊丧,这或许不太好吧?”
孟子说:“昨天有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
齐王打发人来探病,医生也派来了。孟仲子对来人说:“昨天王有命令来,他得了小病,不能奉命上朝。今天刚好一点,就急忙上朝去了,但我不晓得他能否走到。”
然后孟仲子派了好几个人分别在路上拦截孟子,说:“您一定不要回家,要赶快上朝去。”
孟子没有办法,就去景丑家住了一宿。景丑说:“在家父子,出门君臣,这是人际间最重大的伦常。父子之间以德惠为主,君臣之间以恭敬为主。我只看见王对您很尊敬,却没见到您拿什么去敬王。”
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呀!齐国人中,没有一个跟王讲求仁义的,他们难道以为仁义不好吗?他们心里不过是想着‘这人哪值得和他谈仁义呢’罢了。那么,对王不敬,没有比这更厉害的。我呢,若非尧舜之道,不敢拿来在王面前陈述。所以说,齐国人中间没有谁比我更崇敬王的。”
景丑说:“不,我说的不是这个。《礼经》上说,父亲召唤,不等到应‘诺’一声就起身;君王召唤,不等车马驾好就起身。你却本来准备朝见王,一听到王召见你,反而不去了。这该是和《礼经》所说有点不相合吧?”孟子说:“难道是说的这个吗?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我们是赶不上的。但他凭他的财富,我凭我的仁;他凭他的爵位,我凭我的义,我有什么遗憾呢?’难道不义的话曾子能说吗?这或许是个真理。天下公认尊贵的东西有三样:爵位是一个,年龄是一个,道德是一个。在朝堂上,没什么比得上爵位;在乡党中,没什么比得上年龄;至于辅助君主统治百姓自然是没什么比得上道德。他凭什么拿他拥有的一种来侮慢我所拥有的两种呢?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如有什么要商量,就到臣那儿去。这君主要崇尚道德,追求真理,如果他不这样做,便不足以和他一道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所以不费大力气便一统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所以不费大力气而称霸诸侯。当今天下各大国土地大小相当,行为作风也差不多,没有谁能够超过别人许多,这没有其他原因,就因为这些国家的君主喜欢用听他说教的人为臣,而不喜欢以能教导他的人为臣。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召见。管仲尚且不可以召见,何况不屑于做管仲的我呢?”
此段文言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记录了孟子与齐王之间的一段交往,展现了孟子对于君臣关系、仁义道德的独特见解。文章以孟子将朝王为引子,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和事件,层层递进,深入探讨了君臣之间的道义关系。
首先,文章开头便以孟子将朝王,而王因病不能见为引,为后文埋下伏笔。孟子因病不能朝见齐王,但次日却能出吊于东郭氏,引发公孙丑的疑问。孟子回答“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显示了他的机智与应变。而王使人问疾,医来的情节,进一步加深了齐王对孟子的关注与尊重。
接着,文章通过景丑与孟子的对话,探讨了君臣之间的道义关系。景丑认为,“父子主恩,君臣主敬”,而孟子则认为,臣子对君王的尊敬,不仅仅在于表面的礼节,更在于内心的仁义。他批评了那些只知道追求权位、财富,而忽视仁义道德的人,认为这样的人“不敬莫大乎是”。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齐王的尊敬,“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显示了他的谦逊与自知之明。
然后,孟子引用曾子的话,“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在朝廷中,权位最重;在乡里,年龄最尊;而辅世长民,则以德行为首。因此,一个有为之君,必须尊重有德行的臣子,“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最后,孟子以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汤、桓公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是因为他们能够尊重并重用有德行的臣子伊尹、管仲。而那些只知道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的人是无法成就大事的。因此,他得出结论:“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强调了臣子保持独立人格和尊严的重要性。
此段文言文通过孟子与齐王、公孙丑、景丑等人的对话和事件描述展现了孟子对于君臣关系、仁义道德的深刻理解与见解。文章语言简练明快议论深入浅出既体现了孟子的智慧与人格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如何坚守道义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