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十二节

《孟子》·第十二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dàoshǐ使mínsuīláoyuànshēngdàoshāmínsuīyuànshāzhě

注释

(1)佚:通“逸”,民众安乐之道。

(2)生道:谋求生存之道。

译文

孟子说:“以安逸舒适的道路使用人民,人民虽劳累而不埋怨。以能生存的道路杀害人民,人民虽然会死但不会埋怨杀害他的人。”

评析

此段文言文,源自孟子之口,道出了治理民众、使用民力的深刻道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其意涵深远,即使数千年后,仍对今人有重要启示。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这句话揭示了当政者在役使民众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原则。佚道,即让民众在劳动中得到安慰和满足的方式。如果当政者能让民众在劳动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即使工作辛苦,民众也不会抱怨。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不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当政者的智慧和善良就体现在能否做到这一点。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这句话则更为深刻。生道,是指让民众在必要的时候为国家牺牲的方式。如果当政者能让民众明白,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或者是维护更崇高的理念,那么即使他们牺牲了,也不会怨恨那些命令他们牺牲的人。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为了集体和理念而牺牲的精神。

孟子的这两句话,体现了他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他强调的不仅是当政者的责任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民众的感受和认知。他认为,只有当民众在劳动和牺牲中都能找到意义和价值,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从修辞手法上看,孟子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有力量,道理更加深入人心。从情感和意境上看,孟子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民众的深深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热切向往。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对孟子的这段话有过深入的解读和评价。如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就说:“此所谓‘以佚道使民’者,圣人之事也;‘以生道杀民’者,王者之事也。”这是对孟子思想的高度赞扬和认同。

在当今社会,孟子的这段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就和价值。同时,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也应该有为了更高目标而牺牲的觉悟和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