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十三节

《孟子》·第十三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yǎngshēngzhědāngshìwéisòngdāngshì

译文

孟子说:“养育生者还算不了大事,只有给死者送终才可以当作大事。”

评析

孟子此语,虽简短,却意蕴深远,道出了人生两大事——生与死的真谛。养生与送死,一为生之事,一为死之事,而孟子竟言“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反而强调“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此中必有深意。

首先,我们要理解孟子的历史背景。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变革剧烈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往往不择手段,养生之道因此受到了极度的重视。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孟子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养生并非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这种反潮流的思想体现了孟子的勇气与智慧。

其次,从孟子的观点态度来看,他强调的是对死亡的尊重。在孟子看来,人的一生中,死亡是一件无法避免的大事,而如何面对死亡,则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送死之所以“可以当大事”,是因为它关乎到人的尊严、情感和道德。通过隆重的葬礼、虔诚的祭祀,人们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尊重,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在写作思路上,孟子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他先提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然后再提出“惟送死可以当大事”,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送死的重要性。同时,孟子的语言简练明快,不拖泥带水,这也体现了他的文风特点。

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来看,孟子运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他没有过多地描述养生的细节和送死的具体仪式,而是直接点明了两者的本质区别和重要性差异。这种表达方式使得孟子的思想更加鲜明和有力。

在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方面,孟子通过强调送死的重要性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尊重。这种情感是深沉而真挚的,它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以及死亡的不可避免。同时,孟子的这种思想也体现了人类情感的一种普遍性——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尊重是跨越时空的共同情感。

孟子的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后世许多名人的认同和发挥。例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强调了死亡对于人生价值的衡量;又如曹操在《短歌行》中吟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无奈。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对孟子生死观的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孟子“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的观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它是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人类情感的高度概括。这句话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和普遍的人性关怀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言警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