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查看详情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注释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

用户评论

21人参与20条评价
49f2cc6c1-河北
2025-03-02 18:13
夸孟老爷子过份了
d8eab1871-中国
2025-02-27 08:23
绸缪牖户,第二个字应该是móu吧,不是miao这个音
80a1c3161-北京
2025-02-03 17:08
赏析把公明仪的观点弄反了
b168ae1a1-江苏
2024-11-10 15:15
赏析内容夸大其词
Berber1-北京
2024-11-05 20:53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中,孟子为何没提“以仁德治国”呢?难道滕国已经仁治得不错了?
漠边一介1-四川
2024-07-03 10:20
先放弃你的所学而听我的!千古之悲,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对这个问题,找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毫无关系,最后还不得不从,这也确实是该反思的社会问题。
b168ae1a1-中国
2024-10-28 11:35
夸孟老爷子过份了
218481631-浙江
2024-09-17 08:16
问:“本篇是否是韩非子的主张?”百度答:《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不是韩非子的主张。‌《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的内容主要讨论了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涉及治国理念、政治哲学等方面。这段对话反映了孟子的思想,特别是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实现社会和谐与公正的主题。孟子的思想强调的是仁政、民本、道德修养等方面,这与韩非子的思想有明显的区别。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法治、重刑重罚、强化君主权力等方面,与孟子的儒家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的内容显然不属于韩非子的主张,而是孟子的思想体现。综上所述,《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的内容与韩非子的主张不符,因此不属于韩非子的主张。这段对话反映了孟子的政治哲学和治国理念,强调的是仁政和道德教化,而非法家的法治和重刑思想‌。
da1fbf041-新疆维吾尔
2024-07-29 15:21
评析内容,完全违背了原文的意思。
漠边一介1-四川
2024-07-23 15:36
这是最早的辩证法思维,说的很透彻,选择职业确实也很重要,但是设置和管控职业也是必要的。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