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十三节

《孟子》·第十三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téngwéngōngwènyuēténgxiǎoguójiānchǔshìshìchǔmèngduìyuēshìmóufēisuǒnéngyǒuyānzáochízhùchéngmínshǒuzhīxiàoérmínshìwéi

注释

(1)滕文公:滕国国君。滕国,古国名,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儿子错叔绣。在今山东滕县西南。公元前414年被越国灭,不久复国,又被宋国消灭。

(2)间:处。

(3)池:城池,也就是护城河。

(4)效:献,致。

译文

滕文公问道:“腾国是一个小国,处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司。是归服齐国好呢,还是归服楚国好呢?”  孟子回答说:“到底归服哪个国家好我也说不清。如果您一定要我谈谈看法,那倒是只有另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做到了这样,那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评析

孟子答滕文公:小国的存亡之道

这段文言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在这段对话中,滕文公向孟子请教如何处理滕国位处齐楚间的困境,孟子以其深邃的政治智慧和人文精神,为滕文公提供了一条小国立身之道。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这段对话的历史背景。滕文公是战国时期滕国的君主,而滕国是齐楚两大强国的夹缝之地,如何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保持滕国的独立和安定,是滕文公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滕文公向孟子请教,孟子的回答不仅体现出其政治智慧,也充分展示了其深刻的人文关怀。

孟子对滕文公的回答,表现出其深思熟虑的智谋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首先表示这个问题是他所不能及的,这里既体现了孟子的谦逊,也暗示了他对于政治权谋的深思熟虑。而后,孟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国家存亡的深刻理解——以民为本,以德治国。

在修辞手法上,孟子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政治问题简化为几个具体的行动,使得滕文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孟子的观点。同时,孟子还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引导滕文公自我反思,进一步加深对孟子观点的理解。

从情感和意境上看,这段对话充满了孟子的深沉和坚定。他对于国家存亡的理解,不是通过权谋策略,而是通过道德的力量。这种以德治国的观点,不仅体现了孟子的崇高人格,也体现了他的深邃人文精神。

总的来说,这段对话是孟子政治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主张以民为本,以德治国,这种观点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孟子的这种观点,也成为了他的独特风格和特点,使得他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独树一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