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辟:此处的“辟”与“避”同义,含有回避、躲避的意思。此字在《左传·庄公九年》、《周礼·掌交》、《论语·先进》、《论语·季氏》、《礼记·中庸》、《荀子·荣辱》等文献中均有出现。
(2)大老:指社会地位高、威望大的老者。
(3)盍:古代汉语中的“何不”,用于提出建议或疑问。
(4)西伯:这是周文王的封号。
孟子说:“伯夷避开纣王,住在北海边上,听说文王兴起,便说:‘何不去归附他啊!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善待老人的。’姜太公避开纣王,住在东海边上,听说文王兴起,便说:何不去归附他啊!我听说他是善于善待老人的。’这两位老人,是声名卓著于天下的老人;他们归向文王,这等于天下的父辈都归向西伯了。天下的父辈都归向西伯,他们的孩子还能去哪里呢?如果诸侯中有践行文王的政治的,七年之内,必定能统治整个天下。”
此段文言文为孟子所言,借伯夷与太公之事,阐述文王之政的优越性,进而推导出施行文王之政者在七年之内必能统治天下的观点。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孟子对于文王之政的高度认可,也能感受到他对于仁政的深深向往。
首先,孟子提到伯夷和太公这两位天下之大老,他们选择了避开商纣的暴政,一个居于北海之滨,一个居于东海之滨。而当他们听闻文王兴起,皆欣然归附,原因在于“吾闻西伯善养老者”。这两位老者代表了天下的民心,他们的归附象征着天下之父的归附。孟子以此巧妙地比喻,如果天下的父亲都归附了文王,那么他们的儿子又会去哪里呢?这样的比喻生动而有力,进一步强调了文王之政的得人心之处。
再次,孟子对于文王之政的推崇表露无遗。他认为,只要诸侯中有能施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就必然能够统治天下。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文王之政深入的理解和对其普世价值的坚信。在他看来,文王之政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老者,体恤弱者的政策,这正是他所倡导的仁政理念。
此段文言文中,孟子的修辞手法也值得我们品味。他运用对比和比喻,使得观点更为鲜明有力。如“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与“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的对比,突显了商纣暴政下人们的苦难;而“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的比喻,则巧妙地将文王之政的得人心之处展现出来。
总的来说,此段文言文体现了孟子对于仁政的执着追求和对于文王之政的高度赞美。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为我们揭示了仁政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他的文字优美,逻辑严密,使得我们在品味其言之时,也能感受到其人格的魅力和思想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