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二十节

《孟子》·第二十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羿zhījiāorénshèzhìgòuxuézhězhìgòujiànghuìrénguīxuézhěguī

注释

(1)彀:(gòu)《管子·小称》:“羿有以感弓矢,故彀可得而中也。”《说文》:“彀,张弩也。”这里用为张满弓之意。

(2)志:期望。

译文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要射者把弓拉满;学射箭的人也一定要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必定要用规和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学会使用规和矩。”

评析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的这段话,表达了他对学习方法的独特见解,强调了规范和目标的重要性。孟子以羿射和大匠的教诲为例,明示了教学和学习的基本原则,即教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者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要规范,学习也要遵循规范。

首先,孟子借羿射之比,揭示了教和学的目标性。羿是我国古代射箭的神话人物,他教人射箭,必然是以射中靶心为目标。这里的“彀”,是射箭的靶心。孟子说,学者也必须以射中靶心为目标,这实际上是告诫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知道自己学习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其次,孟子借大匠诲人之比,阐述了教和学的规范性。“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这里的“规矩”是古代工匠用来画直线、画圆的工具,象征了标准和规范。大匠教人木工,必然是以规矩为准则,让人们按照规矩来操作。同样,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不能偏离规矩。

这段文言文以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阐述了教学和学习的两大原则,即目标性和规范性,这两大原则对于教学和学习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孟子的这个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同样适用于现代。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遵循一定的规范。

在修辞手法上,孟子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手法,使得观点更为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整段文字语言简洁,意义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孟子的教育智慧和他的文采。

孟子的这段话,不仅是他的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体现。他主张人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规矩可循,这实际上也是他的人生观:人生需要有目标,需要有规矩,需要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这不仅是对学习的教诲,也是对生活的教诲,具有深远的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