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尽心章句下·第十九节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九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yuēkǒu
  • mèngyuēshāngshìzēngduōkǒushīyúnyōuxīnqiǎoqiǎoyùnqúnxiǎokǒngtiǎnjuéyùnyǔnjuéwènwénwáng

注释

(1)貉稽:人名。

(2)悄:(qiāo)形容人忧郁、忧愁的表情或状态。

(3)愠:(yùn)表示烦恼、愤怒或者怨恨的情绪。

(4)肆:此处用来表达展示、展现的意思。

(5)殄:(tiǎn)意为断绝,消除,或者消灭到底。

(6)厥:(jué)这是一个代词,与“其”有同样的含义。

(7)殒:表示失去或丧失。

(8)不理:这里的意思是“不顺”,指的是被人议论或闲言碎语。

(9)问:这里指的是名誉或声誉。

译文

貉稽说:“我对众人的议论颇感困惑。”孟子回应:“这并无大碍。学者们都不喜欢这种众人的议论。《诗经》中说:‘内心忧愁重重,却遭小人的怨恨。’孔子正是这样的典范。
《诗经》上又说:‘坦诚面对他们的怨恨,仍不失礼地向他们问候。’周文王正是这样的楷模。”

评析

这段文言文摘自《孟子·公孙丑下》,内容是孟子对貉稽的回答。貉稽自认为“稽大不理于口”,意思是他的才学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对此,孟子回复说:“无伤也。士憎兹多口。”他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以表达士人厌恶多言的观点。孟子的回答既直接,又充满深意,体现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深厚的儒家学识。

首先,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他对学问和言辞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口舌,而在于内心。这与儒家的学问观相吻合,儒家认为,学问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为了显露自己的才华。因此,孟子认为,貉稽的才学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并无大碍。

其次,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表明他对古代经典的深入理解。他的言辞简洁而深刻,既没有傲慢和自大,也没有虚伪和做作,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再次,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他的教育观念。他认为,言辞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不是思想本身。因此,他鼓励貉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问的研究上,而不是在言辞的修饰上。这种教育观念对于后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最后,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他对貉稽的回答既充满了哲学意味,又体现了他的生活智慧。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在于内心的修养。这种人生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体现了孟子的高尚品格、深厚学识、人格魅力、教育观念和人生态度。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