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纠纠:意指纷乱交错,像藤蔓一样缠绕不清。
(2) 可:“何”的假借字
(3)葛屦(jù):夏季穿的鞋子,用葛草绳子编制而成。
(4)掺掺(shān):通“纤”。描绘女子手的柔弱和纤细。
(5)要(yāo):同“腰”。指衣服的腰部,此处作动词,意为缝制衣服的腰部。也有解释为钮扣或者衣带的地方。
(6)襋(jí):指衣服的领口,此处作动词,意为缝制衣领。
(7)好人:形容女性美丽,此处是指家庭富裕的女主人。
(8)提提(shí):与“媞媞”意思相同,形容安逸舒适的样子。
(9)宛然:形容转身的动作。
(10)辟(bì ):同“避”。左辟即向左避开。
(11)揥(tì):古代的一种头饰,还可以用来梳理头发,类似于现在的发篦。
(12)维:因为。
(13)褊(biǎn)心:形容心胸狭窄,思想偏激。
(14)刺:指讽刺、挖苦。
葛藤编制的破旧草鞋,怎能走在布满寒霜的地面上?纤细而柔美的手,却还得为别人缝纫衣衫。缝好衣服的腰身和衣领,等候贵妇前来试穿新衣。
贵妇试穿后觉得合适舒服,顺从礼仪避让左道,头上佩戴象牙发簪。这位贵妇心胸狭窄,因此我决定作诗加以讽刺。
《葛屦》一诗,尽管标题以一种普通的鞋履为名,其确实表现的是一个贫寒的织衣女户在为庄主家族制作衣物过程中揭示的贫富差距。这首诗中,织衣的女孩由于被女庄主 harsh转词不合理地对待而产生了抗议情绪,并抱着讽刺的意图,用诗来指责女主人的做法。一些早年的解读,如《毛诗序》中所述: "《葛屦》是对微贱的讥讽。魏地狭窄,人民机巧,追逐利益,他们的领导人吝啬并严苛,而没有道德可以引导他们”。以及朱熹在《诗集传》中的解读:“魏地狭窄,风俗吝啬且严格,因此用葛草编织的凉鞋走在霜雪中以启发缝制新衣的奴女,再要求她加工新衣的重要部分,从而过度要求她。”尽管这样,这些解读并没有察觉到诗的关键要点。
诗的全体分为两章。在前一章,诗人主要强调描绘了缝衣女的贫寒状况:气候已然秋寒,却依然只能穿着夏日的凉鞋。由于女主人的残忍对待和吝啬,她不仅冻的瑟瑟发抖,而且饥肠辘辘,其纤细无力的手指寓言了她的困苦生活。然而,尽管这样,她还要忍受冰冷,坚持为女主人编制新衣。自己寒酸,却要做新衣供人试穿,深感悲凉。
诗的前章结尾至"好人服之",于是到了后一章,诗人的笔锋突然转巧妙地描述了女主人的富有和傲慢。她身着女仆辛辛苦苦缝制出的新衣,却未曾瞥视她一眼,反而摆弄着发簪,自顾自的进行打扮。这种行为无疑加剧了女仆的怨气,使得对方的耐心更加困难。
至此,读者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此诗实际上使用了一种非常知名但操控不易的手法,即对比。作者故意将女主人和女仆相对比,将两者的地位和生活条件明显区分,打破了平等的禁锢,奴役与主人的界限,以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的技巧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此外,诗中还有一个明显的艺术元素,就是对细节的刻画。细节描绘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揭露其性格,往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诗歌中的细节描绘并不多见,但这篇诗在人物细节的描写上确实做得非常精彩。诗人描绘了奴女的足部和手部,她的脚上穿着凉鞋,而手部纤细无力,这两个细致的描绘,将她饥寒交迫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而在描绘女主人时,诗人并未过多地描述其相貌,而是通过她试穿新衣和傲慢神态,自我陶醉于她的原始打扮,刻画出了一个无情无义、自私吝啬的形象。
最后,诗的名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葛屦”这个标题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诗的主题和其中的讽刺成分。如果没有最后的"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这两句话,很难从前面的描述和对比中察觉到这首诗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只有当读者读到最后才能知道这是一首充满讽刺意味的诗歌。点题的魅力就在于此。这段话使得整个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没有这段话,整首诗则显得平淡无奇。讽刺诗在结尾部分点题,突然揭示真实意图,虽然在实际写作中并不罕见,但必须承认,这在艺术表现上已经成为了整个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