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栖栖:形容忙碌而紧急的情态。
(2)饬(chì):意为整顿、整理,使有序。
(3)骙(kuí)骙:描绘马身强体壮的姿态。
(4)常服:军人的日常服饰。
(5)猃(xiǎn)狁(yǔn):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孔:表示程度,意为非常。炽(chì):形容气势旺盛。
(6)是用:因此,表示因果关系。
(7)匡:提供帮助或支持。
(8)比物:将力量与毛色相匹配的马匹组合在一起。
(9)闲:同“娴”,熟习,熟练。则:表示训练的规则或方法。
(10)服:指出征时所穿的军装或装备。
(11)于:表示方向,前往。三十里:古代军队行进三十里称为一舍。
(12)修广:描述马的体态高大,修指长度,广指宽度。
(13)颙(yóng):形容马的头大且脑袋饱满的样子。
(14)奏:建立或达成。肤功:表示卓越的功绩。
(15)严:表现出威严的气质。翼:形容整齐划一的阵容。
(16)共:同“恭”,表示严肃对待。武之服:与战争相关的事务。
(17)匪:同“非”,表示否定。茹:形容柔软或脆弱的状态。
(18)焦获:位于今陕西泾阳县北的一片沼泽地。
(19)镐(hào):地名,与周朝都城镐京不同。方:另一地名。
(20)织文鸟章:代表绘有凤鸟图案的军旗。织,通“帜”。
(21)旆(pèi):旗帜末端的飘带,形状如燕尾。央央:色彩鲜明、耀眼的样子。
(22)元戎:指大型的战车。
(23)轾(zhì)轩:车身前低后高叫轾,前高后低叫轩。
(24)佶(jí):形容阵容或队伍的整齐。
(25)闲:表示马匹被驯服后的温顺状态。
(26)大原:古代地名,与现今的山西太原不是同一地方。
(27)宪:作为榜样或典范。
(28)祉(zhǐ):代表福祉或幸福。
(29)御:献上或进贡。
(30)炰(páo):一种烹饪方法,蒸煮。脍(kuài)鲤:将鲤鱼切成细条状的料理。
(31)侯:用于加强语气的助词。
(32)张仲:周宣王时期的重要卿士。
六月马不停蹄地奔赴战场,兵车已经修整完备战。四匹雄壮的马儿膘肥体壮,载着士兵们出征。来势汹汹的猃狁敌人,边境形势已经告急。周王命令我们出征,保卫国家和百姓。
选配四匹矫健的黑马,训练熟习有法度规章。在盛夏的六月天里,身披铠甲齐上阵。身披铠甲齐上战场,行军数十里奔赴边疆,周王命令我们出征,辅佐天子保卫家国。
四匹公马高又广,身材健壮又硕大。齐心协力讨伐猃狁敌人,建立赫赫战功威名扬。将帅威武且治军严谨,守护边防来征战。守护边防来征战,保我国家安定人民安康。
玁狁的攻势不容小觑,驻兵焦获紧急备战。占领镐地和方地,长驱直入进军到泾阳。旗文采绘鸟隼,军旗绸制垂旒色鲜明。我军兵车有十乘,开赴战场冲在前。
出征的兵车安全稳健,无论前后高低都能保持平稳。四匹公马步伐整齐划一,驾驶马车奔驰很熟练。同心协力讨伐猃狁,驱赶敌人进军太原。文武双全的尹吉甫,英勇善战万国纷纷效仿。
欢欢喜喜地宴请尹吉甫,庆祝得到了天子的多种赏赐。他从镐京凯旋而归,出征行军日子久。斟满美酒敬献给好友,品尝着蒸鳖和脍鲤等美味佳肴。出征酒宴上还有谁?孝友著称的张仲也在场。
此诗详细描绘了尹吉甫北伐玁狁的战争过程。全诗由六章构成,前四章主要阐述了战争的起源、时间,以及在主帅的领导下,周军如何迅速挺身应战。作品一开始,诗人就呈现出当战报在充满农业活动的六月传来时,人们奋起的紧迫气氛(“柄栖”、“孔炽”、“用急”)。
第二和第三章,诗人的笔触转向对周军训练有素、应变迅速的赞叹。其中,“四骊”之“维则”、“修广”、“其大有颙”的健壮,以及“我服既成”的及时,“有严有翼,共武之服”的严谨和“以奏肤功”的雄心,这些元素都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主帅治军的威严。
在第四章,作者聪明地采用了对比的技巧,先是写下“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的威猛气势。然后,再描绘周军的精锐部队“元戎十乘,以先启行”的威武壮观。深入战场的紧张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顶峰。
进入第五章,作者没有被时空逻辑束缚住,他大笔一挥,并行使用了三个“既”字(“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生动的描绘了己方军队如何消灭敌人,将他们追至边境的太原,这里从战斗的凶猛过渡到胜利的喜悦,整个文章情绪有了一次明显的变化,如山涧飞瀑,又如狂澜之河,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在最后一章,诗人的笔锋从对过去的回忆转移到了眼下凯旋庆典的热烈场面。“来归自镐”是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纽带,“我行永久”展示了诗人自身也曾参与远征,为国家安定作出了贡献。然而,自身的光荣之处,又紧密与主帅的领导力有关,这样的赞扬和自豪交织在一起。
审美的角度来看,诗人以回忆作为开篇,以现实作为结尾,增加了诗的深度。与此同时,在整篇诗的节奏上,前三章采用了积聚力量的铺垫,第四章达到顶峰,第五章扩散开来,第六章恢复平静,如此起伏递进的节奏感和灵动感,使得全诗产生了丰富的变化,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