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叔:在古代的兄弟排行中,伯、仲、叔、季代表着长幼的顺序,叔通常用来称呼年纪较轻的人,此处是指年轻的猎人。于:表示方向,去、往。田:此处音“畋(tián)”,意为打猎、狩猎。
(2)巷:小巷,即居民区的小路。
(3)洵(xún):形容词,表示真实,确实。仁:这里指的是善良、慈爱。
(4)狩:一般指冬季打猎,“狩”在此处泛指所有的田猎。
(5)饮酒:此处特指欢快地饮酒。
(6)好:在此处表示的是品质上乘,性格善良。
(7)适:表示前往的意思。野:指的是郊外。
(8)服马:指骑马的人,也有一种说法是用马驾驶车辆。
(9)武:形容英勇、威武。
叔叔出门打猎,巷子里就像没有人居住。难道真的没有人吗?只是他们都比不上叔叔,叔叔具有美德和仁心!
叔叔出门猎首,巷子里就像没有人在饮酒。难道真的没有人在饮酒吗?只是他们都比不上叔叔,叔叔既英俊又豪爽。
叔叔骑马去郊野,巷子里就像没有人会骑马。难道真的没有驭马之人吗?只是他们都比不上叔叔,叔叔既英俊又威武。
在“诗的经典”三百篇里,《郑风·叔于田》并无崭露头角,但假如我们要对其艺术价值进行评价,这首诗绝对能与其他佳作一较高下。该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虽然以赋诗的形态展开,却在流畅而和谐的诗句间展现了节奏上的动态变化,人物形象鲜活而逼真。不同于通过假比兴等手法塑造情境的诗篇,本诗的技艺同样精湛,两者难以分高下。在其取得成功的众多因素之中,除了采用了在《诗经》中常见的章段反复之构筑,更加巧妙的是运用了问题设定之后的自我回答,对比,以及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
“章段反复”是《诗经》中的关键构造特质,《郑风·叔于田》在三部分中相同的句式结构就是其完美的例证。就跟《诗经》中类似的篇章一样,这里有一种往复旋绕的声音效果,同时,由于句式重复,也帮助了读者记忆,让印象更深。而这种重复并非机械的模仿,而是灵活的变化,每一个章节的句子里,替换了一些词汇,既保持了韵律美感,又加深了主题的深度。如果从现代音乐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可被视作一首有节奏的歌曲,而“不如叔也”这句词就像是独一无二的副歌歌词。
虽然“章句反复”是《郑风·叔于田》的一种常见技巧,但设问自答以及对比夸张,却是该诗所特有的独特风貌。每章的第二句“巷无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第三句“岂无居人”“岂无饮酒”“岂无服马”,第四句“不如叔也”,第五句“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句与句之间秉承逻辑关系,形成了一种否定-疑问-回答-原因的循环,通过自问自答,把顺序转换再呈现,给人一种舒奇展现的感觉。吴闿生在《诗义会通》中评论:“情趣之高,故以奇句解释,一类之文学雅兴。”对于这样绝妙的写法,他大力赞赏。这种设问自答的方式,实际上是对周代人民对商人透过占卜贞问得出的甲骨文的模仿。在甲骨卜辞中,由于求问神灵需要将正反两种结果都刻在龟甲上,请神决策,就出现了这类句型的产生。在这首诗中,通过观察正反两方面,直接问答并列,主要是为了推导出“不如叔也”这样的结论。而“巷无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这样的夸张之笔,更是强调了普罗大众对“叔”美好品性的追求和“叔”的精彩超乎常人的对比。“叔”的积极形象又通过居处、饮馔、骑马等佳细打造,更具人情味,情绪张力十足。在“不如叔也”这句话将主题阐述完毕后,诗的尾句又针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扩展,使得主题更加深入骨髓,而对“叔”的夸张描绘显得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