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大雅·烝民

《诗经》大雅·烝民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tiānshēngzhēngmínyǒuyǒu
  • mínzhībǐnghàoshì
  • tiānjiānyǒuzhōuzhāoxià
  • bǎotiānshēngzhòngshān
  • zhòngshānzhīróujiāwéi
  • lìnglìngxiǎoxīn
  • xùnshìshìwēishì
  • tiānshìruòmíngmìngshǐ使
  • wángmìngzhòngshānshìshìbǎi
  • zuǎnróngkǎowánggōngshìbǎo
  • chūwángmìngwángzhīhóushé
  • zhèngwàifāngyuán
  • wángmìngzhòngshānjiāngzhī
  • bāngguóruòzhòngshānmíngzhī
  • míngqiězhébǎoshēn
  • fěijiěshìrén
  • rényǒuyánróuzhīgāngzhī
  • wéizhòngshānróugāng
  • guānguǎwèiqiáng
  • rényǒuyányóumáomínxiǎnzhī
  • zhīwéizhòngshānzhīàizhùzhī
  • gǔnzhíyǒuquēwéizhòngshānzhī
  • zhòngshānchū
  • zhēngjiéjiéměihuái怀
  • bāngbāngluánqiāngqiāng
  • wángmìngzhòngshānchéngdōngfāng
  • kuíkuíluánjiējiē
  • zhòngshānshìchuánguī
  • zuòsòngqīngfēng
  • zhòngshānyǒnghuái怀wèixīn

注释

(1)烝(zhēng)民:庶民,指普通百姓。在春秋战国时代及更早的时候,人们用“烝民”来称呼百姓。其中,“烝”表示众多。物和则来自于严粲的《诗缉》,意指天生众民,各有其形与物,并禀受天性而形成一定的规律。

(2)秉彝(yí):指常理、常性,是人的天性中的善良和正义。

(3)懿(yì):表示美,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美好。

(4)假:即至,表示到达。

(5)仲山甫:人名,他是樊侯,也是宣王的卿士,字穆仲。

(6)式:表示用、效法,指按照某种方法或模式进行。

(7)若:选择。在《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中有解释。赋:表示颁布。

(8)辟:此处指君主或诸侯。

(9)缵(zuǎn):意为继承。戎:你。王躬:指周王。

(10)出纳:这里指出命令的接受与传达。喉舌:指代言人。

(11)外:郑笺解释为在王畿之外布施政教。爰发:于是出发。

(12)肃肃:形容严肃的样子。将:行进。

(13)若否:表示好坏。

(14)解(xiè):通“懈”,意指懈怠。一人:指周天子。

(15)茹:吃。

(16)矜(jīn):这里指老而无妻的人。强御:强悍的人。

(17)輶(yóu):轻车。鲜:少。克:能够。

(18)仪图:指揣度、推测。

(19)衮(gǔn):绣有龙图案的王服。职:偶然,适逢。阙:缺失。

(20)祖:祭祀路神。业业:形容马高大的样子。

(21)捷捷: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彭彭:形容马蹄声杂乱。鸾:挂在马车上的铃,称为鸾铃。

(22)骙(kuí)骙:同“彭彭”,形容马奔腾的声音。喈喈(jiē):形容铃声和谐。

(23)徂(cú):前往。遄(chuán):迅速地。

(24)吉甫:尹吉甫的名字,他是宣王的大臣。穆:和美、和谐之意。

(25)永:长久。怀:思考、怀念。

译文

上天生下众百姓,天道赋予人类形体与法则,人们生来便追求着善与美。上天俯视周朝,它洒下了光明的德行。保卫这位周天子,有仲山甫这位贤臣的辅佐。
仲山甫具有美德的贤者,他的性情温和而坚定,举止端庄,面色和悦。做事小心翼翼,尽职尽责。遵循古老的训诫,不越出规矩之外,勤勉努力,合乎礼节。天子选择他担任要职,颁布王命管理国家事务。
周王对仲山甫寄予厚望,命令他成为诸侯的楷模。仲山甫继承了祖先的宏伟事业,辅佐天子振兴朝纲。他掌握着天子的命令,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布的政令传遍四方,诸侯都听从他的号令。
仲山甫严肃对待天子的命令,全力以赴地推行。国内的政事洞若观火,心里明明白白。他既明事理又聪慧过人,善于应对各种情况,保护自己。早早晚晚不懈怠,始终忠诚地侍奉着周王。
有句老话说:“柔软的东西吃下去,刚硬的东西吐出来。”但仲山甫却与众不同,他不吃柔软的东西,反而将刚硬的东西咽下肚。从不欺负鳏夫寡妇,遇到强暴却会狠狠地打击。
还有句老话说:“德行轻如羽毛,很少有人能高举。”但我仔细观察后发现,能够高举德行的唯有仲山甫。他的德行高洁,无人能及。即使天子的龙袍有破损,也只有仲山甫能够修补。
当仲山甫出行祭祀路神时,四匹公马拉着车辆,显得强劲有力。使臣们匆匆赶路,心中常念着未完成的王命。马蹄声声彭彭响,鸾铃声声锵锵鸣。周王命令仲山甫,前往东方督修齐城。
四匹公马不停蹄地奔驰着,八只鸾铃叮当作响。仲山甫急于赶赴齐国,希望早日完工回到朝廷。吉甫作歌来赠给仲山甫,乐声优美动听如清风徐来。仲山甫临行前虽然顾虑重重,但也得到了宽慰和鼓励去建功立业。

评析

这首诗在古老的《诗经》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哲理与人文的光芒。关于此诗的解读,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美”的颂歌,有的则视为“讽”的寓言。但无论哪种观点,都无法否认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思考和丰富情感。

首章开宗明义,探讨“人性”这一永恒的主题。这不仅为后文歌颂仲山甫的品德和功绩奠定了基础,更在哲理层面上引领读者进入深思。这种深邃的思考与孟子的“性善论”产生了共鸣,使得此诗在儒家思想中具有了特殊的地位。

接下来的章节中,诗人不吝笔墨地赞美了仲山甫的卓越品质。他遵循古训,深得君心;他继承祖业,成为诸侯的楷模;他明察秋毫,忠贞不渝地报效国家。在诗人的笔下,仲山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这种对德才兼备的推崇,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此诗并非单纯的颂歌。在赞美仲山甫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西周衰世的隐忧和对中兴事业的期盼。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此诗具有了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同时,通过对仲山甫的描写,我们也可以窥见诗人所代表的贵族阶层对辅弼大臣的崇敬与呼唤。

在艺术手法上,此诗更是堪称典范。诗人以赋叙事开篇,中间夹叙夹议展现仲山甫的形象,最后以热烈的送别场面作结点明主题。整首诗章法严谨而又不失灵活多变。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民间俗语和叠字词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诗中的语言特色。尽管说理、议论的成分较多,但诗歌并不显得迂腐呆滞。这得益于诗人对语言的精心锤炼和独特运用。例如“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等成语至今仍广为流传;而“之”字的频繁使用则形成了独特的抒情效果使诗歌更加缠绵悱恻、委婉动人。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对仲山甫个人的颂扬与惜别之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丰富情感和高超艺术手法的杰作。它让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于理想政治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