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日:好运的一天。
(2)维:是助词,含有“是”的意义。戊:指戊日。朱熹解释这里是指戊辰日。古人认为在戊日进行如巡狩、盟会、出征等外事活动最为适宜。
(3)伯:指马的祖宗。祷(dǎo):向神祗祈求福份。因为打猎需要用到马,所以要祭祀马祖。
(4)田车:打猎用的车。田,是“畋(tián)”,意为打猎。
(5)孔:意为很。阜:强壮且高大。
(6)阜:山丘。
(7)从:追赶。群丑:此处指动物群。
(8)差(chāi):挑选。
(9)同:集合。
(10)麀(yōu):母鹿,此处泛指所有的母兽。麌(yǔ)麌:形容兽群众多。
(11)漆沮(jǔ):古代地名,二水交汇处,位于现今陕西境内。
(12)所:地点,这里指打猎的地方。
(13)中原:也叫原中,开阔平坦的地方,即原野之中。
(14)祁:大。有人认为这里指原野广阔,也有人认为这里指动物体型大。有:丰富,这里指野生动物很多。
(15)儦(biāo)儦:形容动物快速奔跑的样子。俟(sì)俟:形容动物慢慢行走的样子。
(16)或群或友:指动物三只或两只聚集在一起。三只一起叫群;两只一起叫友。
(17)悉:全部。率:驱赶。
(18)燕:使人快乐。
(19)张我弓:拉开我的弓。
(20)挟我矢:手指挟住箭,搭在弓上,准备发射。
(21)豝(bā):母猪。
(22)殪(yì):射杀。兕(sì):大野牛,或者指犀牛。
(23)御:表示烹煮猪牛后,供给宾客享用。
(24)酌醴(lǐ):酌出美酒供人品尝。醴,是一种甜美的酒。
恰逢戊辰好日子,既祭祀马祖神又虔诚地祈祷。狩猎的车辆已经整装待发,四匹雄壮高大的马儿蓄势待发。驱车登上广阔的大土丘,驱赶着疾速奔跑群兽。
恰逢庚午好日子,精选了打猎用的马匹。探寻野兽的聚集地,发现鹿群成群结队。驱赶漆沮水边的野兽,一路追赶到天子的猎场。
放眼望去辽阔无垠的大草原,土地物产真丰富。野兽们奔跑或行走,成群结队地四处游荡。将它们全部赶往天子的所在地,让天子尽情大展身手。
弓箭已经拉满弦,箭矢紧握在手中。一箭射中小野猪,一箭射中大野牛。野味成为招待宾客的佳肴,共享美食畅饮美酒。
这首全篇四段的诗歌,艺术地描绘了周宣王猎场寻乐的全貌,包括选择吉日举行马祖的祭祀活动、田猎的过程和回朝举行盛大的宴会。
首段的内容主要描绘狩猎前的准备工作。在古代,天子狩猎并非单纯寻求生活乐趣,而是一种庄严而神圣的大事。 他们狩猎的过程就像庆典、祭祀和盟誓一样庄重重要,是对战斗精神的赞美,所以预先选择好的日期对马祖的祭祀,且备好狩猎用具是必要的程序。“升彼大阜,从其群丑”两句中,展示了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待正式的狩猎活动开始。
第二段疾写了选良马出猎的情景。祭祀马祖后的第三天是庚午日,这一天是吉利的日子。祭祀马祖结束后,周天子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来到狩猎的地点。那里,群鹿聚集,马群在漆、沮二水的河边游荡,驱赶鹿群的壮士们正将鹿群赶向天子待猎之地。
第三段写的是随行人员驱赶野兽供天子猎取的情境。原野延绵,水草丰美,野兽的身影点缀其间,群群分分,或踏或行。周围的人再次驱动野兽,供周天子享受射猎的乐趣。
第四段主要描述了天子猎取得胜,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的情景。待宾人驱赶野兽至周天子近前,周天子展现了他的英勇,先后射中一头野猪和一头野牛。这不仅表露出他豪情壮志,英勇无比的君主形象,同时也是对周宣王的赞美诗篇。猎取结束后,猎物丰富,天子用鲜美的狩猎猎物,来招待各方贵宾,全诗于欢乐气氛中结束。
这首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诗人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层层叠叠,有条不紊地描绘。并且,全诗主要描述田猎活动的预备过程,以及宾人驱赶野兽供天子射猎的情境,同时点缀出各种野兽的状态,以此作为背景,更加突显出天子的英勇形象。“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这四句诗的写法,既述说了田猎的全过程,也描绘了田猎的热烈场景,传达了轻松快乐的气氛;更加凸显了天子的威严形象,加强了对天子尊严的维护,使得全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