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国风·静女

《诗经》国风·静女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jìngshūchéng
  • àiérjiànsāoshǒuchíchú
  • jìngluántóngguǎn
  • tóngguǎnyǒuwěiyuèměi
  • kuìxúnměiqiě
  • fēizhīwéiměiměirénzhī

注释

(1)静女:原指举止温雅、品德高尚的女子。据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的解释,“静”应读为“靖”,意为优秀的女子,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淑女或才女。姝(shū):表示美好。

(2)俟:等候,这里特指在约定的地点等候。城隅,指的是城市的角落,通常是比较隐秘的地带,也有人认为是指城墙上的角楼。

(3)爱:通“薆”,意为隐藏、躲藏。

(4)踟(chí)躇(chú):形容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的样子。

(5)娈(luán):形容人的面容极其秀美。

(6)贻(yí):表示赠送。彤管:具体指代不详,有种说法认为是红管的笔,也有说与下文的“荑”同类,指某些初生时或刚发芽呈红色的植物,不仅颜色鲜艳,有的还可食用。但也有可能指的是涂了红色的管状乐器等。

(7)有:作为形容词的前缀。炜:形容光亮辉煌的样子。

(8)说(yuè)怿(yì):表示心情愉快、喜悦。女(rǔ),同“汝”,即你的意思,特指彤管。

(9)牧:表示野外。归,通“馈”,意为赠送。荑(tí):特指白茅这类植物嫩芽初生的时候的样子,在此喻示着婚姻的美好寓意。

(10)洵美且异:确实美得与众不同。洵:强调真实、的确。异:指不同寻常、特别。

(11)匪:通“非”,表否定。

(12)贻:表示赠送。

译文

温婉恬静的少女惹人怜爱,她约我到古城角楼上相会。故意躲藏让我四处寻找,急得我抓耳挠腮心发慌。
举止文雅的姑娘容貌美丽,她送我一支红管草。红管草色泽鲜艳夺目,我喜爱它那鲜艳的颜色。
田野间采摘的荑草送给我,那荑草不仅美丽而且珍稀。不是因为荑草本身有多美,真正让人感到温暖的是礼物背后蕴含着美人对我的深情厚意。

评析

直观地说,《静女》这首诗是众多研究者所瞩目的。以当代学者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都认为这首诗的核心情节是围绕着男女之间的爱情密约,换句话说,这首诗主题是爱情。然而,早些时候多数解读都存在误解,而未能捕捉到其真实的主题。《毛诗序》最初引述为:“《静女》为抨击当前。

卫君行为紊乱,妇人无道德。”郑笺释云:“由于君王和妇人都失去了道德,所以才要通过讲述这个圆满的故事来传递相同的道德规则。这样的美德,可以让其被替换,成为那些\n负责任的人所需要的。”而《易林》有“等待时间的季姬;终日至暮,居室无忧”。这种解读反映了齐诗之说,然而,在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这份解读变成了“这是一个妾的等待和悲痛之歌。”这种偏向于道德观念的理解,往往显得牵强而无根据。在宋代诗词解读中,人们能够打破这些旧有的解读,欧阳修在其《诗本义》中认为:“此诗描绘的是男女淫雅之诗,”朱熹在其《诗集传》中也描绘为“此诗描绘了淫雅的期会。”他们的解读已经很接近本义,但是称男女的正常爱情活动为“淫奔”。仍在阐明妇女的在解诗言论中的角色,“后妃之德”的观念仍旧存在。

这首诗是以一个男性的视角叙述的,他通过赞美恋人的外貌,赞扬她对自己的深情,描绘出这个看似没有直接出现在诗中的女性的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活。这反过来使读者对这个年轻人的情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的第一部分描述了男主人公与美丽的姑娘相约在城墙角落的情景。他急切地四处张望,树木和房屋阻挡了他的视线,无计可施,只能焦急地在原地等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然只描绘了人物的外在动作,却准确地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描述方式塑造出了一个对爱慕之情深深的,如痴如醉的人的形象。

在第二和第三节,通过逐步升华的辞意,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正在城边等待心爱的人时的回忆,“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旨在反映先前的情境。每一节的首句“静女其娈”和“静女其姝”只有一个字的不同,结构也有相似之处,这两章有一种重章双句的感觉,有一种和谐的感觉。通过这种特殊的结构表现了《诗经》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反映了歌词从简单到复杂的过渡过程。

在读这首诗的第二和第三节时,读者会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深刻的体验。理应说,彤管比荑草更为珍贵,但男主人公在赠予彤管时只简洁地赞叹了一下它的光晖,而对于获得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可见,荑草是她亲自走过田野采摘来的,使赠予的物品变得寓意深长。在接受彤管时,他想到的是恋人的美丽,接受荑草时,他感到普通的草也有美且异样的,这反映了他对她所传达的真挚情感的深切体验。这已经超越了对外貌的痴迷,进入了对内心世界的理解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新生的嫩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木,也隐含了爱情会愈加成熟的暗示。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的结束,呈现出对恋人赠物的全然接受,可以被视为一种内心的独白,既是第二段诗义的延伸,也与第一段通过“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描绘人物恋爱心理的呼应,别出心裁的写出了真挚朴实之美。读完这首诗,读者无不被那位男子真挚的情感所打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