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小雅·无羊

《诗经》小雅·无羊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shuíwèiěryángsānbǎiwéiqún
  • shuíwèiěrniújiǔshíchún
  • ěryángláijiǎo
  • ěrniúláiěrshī湿shī湿
  • huòjiàngēhuòyǐnchíhuòqǐnhuòé
  • ěrláisuōhuòhóu
  • sānshíwéiěrshēng
  • ěrláixīnzhēngxióng
  • ěryángláijīnjīnjīngjīngqiānbēng
  • huīzhīgōngláishēng
  • rénnǎimèngzhòngwéizhàowéi
  • rénzhānzhīzhòngwéishíwéifēngnián
  • zhàowéishìjiāzhēnzhēn

注释

(1)尔:代指那些牛羊的放牧者。

(2)三百:和下文中的“九十”都是虚数,用来形容牛羊数量众多。维在此处作为连接词使用。

(3)犉(rún):是指体型庞大的牛,当其身高达到七尺时便被称为“犉”。

(4)思:是一个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5)濈濈(jí jí):也可以写作“戢戢”,形容牛羊的角密集且并排的样子。

(6)湿湿:形容的是摇摆不定的样子。

(7)阿(ē):在这里指的是丘陵地带。

(8)讹(é):通“吪”,表示动作或醒来的状态。

(9)牧:放牧的行为。

(10)何:通“荷”,意为背负;蓑(suō):是用草编织的雨衣。

(11)餱(hóu):是指便于携带的干粮。

(12)物:在这里指的是牛羊的毛色。

(13)牲:指的是用于祭祀的牲畜;具:表示准备齐全。

(14)以:在此处表示取用;薪:是指粗大的柴火,蒸:指细小的柴火。

(15)雌雄:飞翔的鸟类,表示狩猎对象包括飞禽。

(16)矜矜(jīn jīn):形容小心翼翼的样子;兢兢(jīng jīng):则描述羊群因怕失散而谨慎跟从的情态。

(17)骞(qiān):表示损失,这里指牲畜走失;崩:散乱的状态。

(18)麾(huī):同“挥”,挥动;肱(ɡōnɡ):在这里指的是手臂。

(19)毕、既:表示完成;升:表示登上高处。

(20)众:在这里指的是蝗虫,古人认为在干旱时蝗虫出现,而在风调雨顺时则变成鱼。

(21)旐(zhào):是绘有龟蛇图案的旗帜,通常立在人口稀少的郊外;旟(yǔ):绘有鹰隼图案的旗帜,多见于人口稠密的州城。

(22)大人:指的是高级官员如太卜;占:在这里特指占梦,即解释梦境的吉凶。

(23)溱溱(zhēn zhēn):同“蓁蓁”,形容繁盛的样子。

译文

谁说你们没有羊?一群便有三百只多。谁又说你们没有牛?七尺高的有九十多头。当羊群缓缓走来,羊角如同丛生的林木。牛群也缓缓到来,牛耳慢悠悠地摆动。
有的从高丘上欢快地奔跑而下,有的在池边安静地饮水,有的走动有的躺平。你作为牧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背着充饥的干粮饼。各色牛羊足有三十多种,祭祀神灵品种充足。
到这边来放牧时,不仅砍伐细柴与粗薪,还猎取雌雄天上的飞禽。你的羊群平安回来,小心翼翼地被跟随,既不走失也没有散群。只需你轻轻一挥手,它们便全都一跃上坡顶。
牧人在夜里做了个梦,梦见蝗虫化作了鱼。龟蛇的旗画变成了翱翔的雄鹰,请来太卜占卜此梦。梦见蝗虫化鱼,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欢庆;龟蛇变鹰,预示着家庭将添新丁的吉祥之兆。

评析

《小雅‧无羊》的开篇两句疑问,堪称出其不意,前辈普遍认为“尔”指代牧羊的所有者,我对此表示反驳:“所有者”既有牛羊,那又怎能疑问“无羊”了?这简直是莫名其妙的事情。假如“尔”是特指被奴隶主命令放牧的奴隶,疑问就显得妙趣横生,触动人心。奴隶的任务就是放牧,他们并不真正拥有牛羊。但是,诗人一眼看见那些牛羊,就忍不住感到欣喜,开玩笑式地对牧人说:“谁准许你没有羊呢?眼前,这一群就是三百!”这很自然,充满了情感中的诙谐。这般诙谐的疑问,以一种肯定,肯定了诗人突如其来看见牛羊的惊诧和称赞。

这群牛羊聚集一堂,景象壮观。如果用“羊如同云使然”或者“牛像潮水缓流”来比喻,固然形象,但是,此诗的作者并不满足于这种平凡之中的比喻,他巧妙地选着牛羊表象最丰富的耳朵和角落,通过“濈濈”“湿湿”仔细勾画,牛羊群中众角簇立、群耳耸动的独特景象,就此生动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不借助比喻,却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细腻笔触,无疑是高超的。

第二、三章专门描述了放牧中牛羊的动态和牧人的精湛技术,足以称为全诗最细微精细的部分。“或降”四句描绘了散落在四方的牛羊自得其乐:有的在山坡放慢步伐,有的下到水潭饮水,有的卧在草地上似乎已经睡着,但是那耳朵突然的耸动和嘴边的嚼食,都表明它们还在醒着。这个时候的牧人正披着草录,头戴斗笠,或是砍柴,或是猎取飞禽。在这瞬间,蓝天、绿树、绿草、白云,山上、池边、羊群、牧人,编织成了一副清丽的牧春图。这幅图景色彩丰富,诗句使用的却是白描,且运笔无常。先将牛羊和牧人分别描绘,节奏舒缓,轻描淡写,展示出一种长江之气。这其中的“人物并处,两相习自不觉两相忘”,恰如其分地理解了诗境的幽静和谐。

后面的“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牧人和在野的牛羊在瞬息间交集在一起。画面由静至动,节奏由缓至急,牧人的挥挥手臂,满山满谷的牛羊就都争先恐后地跑向身边,紧随着牧人登上高处。牧人的精湛技艺和牛羊的规律生活,都在“麾之”二语中一览无余。

全诗至此,已经将放牧的诗意画意尽写岀,收尾就显得难中之难。这时候,若再从牛羊肺腑,反而会产生弊端。而此诗收尾之处真的非同一般,全然撇开牛羊,而为放牧者设置了意想不到的“梦”境。在牛羊的叫声混杂中,牧人突然梦见无数蝗虫化身为鱼儿跳跃,而在城头远处飘扬的“龟蛇”之旗,一转眼又化为了飞舞的“鸟隼。”诗人在描绘梦境时,正写的是此等矇跞恍如迁,引得人去读,宛如飘忽而断续的一个“梦”。

后面的“大人占之”一段,读者可将其视作是注脚。随着占梦者欣喜的讲解,充满画面的鱼群和旟旗,即化为到处弥漫的牛羊(这正是放牧者的丰收天景);村村落落,随处都传来了婴儿新生的消息(这正是“室家”添丁的兴旺气象)。诗中的环境从实变为虚、从近换成远,最后在占梦之语中淡出定格。只剩下牧人在梦中仰。场的蓝天,以引发读者的无尽思索。这由实至虚的梦境结束,正展现了梅尧臣所说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神奇。

也就是说,总结全诗而言,足以看见:构诗没有寄托在比兴之上而全用赋法,只要体及人物深度、一以贯之,一样能创造高妙的诗境。此诗不仅描摹精妙,而且笔下蕴情,一展现放牧牛羊的迷人景象,又强烈地透露了诗人的惊奇赞美之情,表现了美好的展望和祈愿。一位美学家曾这样说:“使情趣与意象融化到恰到好处,便是达到最高理想的艺术。”无需进一步说明《小雅·无羊》就一定达到了这种“理想”境界,但也已与此境界相去不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