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国风·君子阳阳

《诗经》国风·君子阳阳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jūnyángyángzuǒzhíhuángyòuzhāoyóufángzhī
  • jūntáotáozuǒzhídào翿yòuzhāoyóuáozhī

注释

(1)君子:此处指的是舞蹈领舞者。阳阳:这是形容充满自信,心情愉悦的样子。

(2)簧: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由竹子制成,形状与笙相似但尺寸更大。

(3)我:这里指的是舞蹈导师(君子)的伙伴。由房:这是一种在室内进行的乐舞。毛传解释说:“由,即用。国君有房中之乐。”胡承珙在《毛诗后笺》中解释:“由房者,即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在闲暇时所奏的乐曲,不同于庙朝之乐,故称为房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由房”是指放纵或游荡。

(4)只且(jū):这是一个语气助词。

(5)陶陶:这是描述音乐和谐,心情愉快的状态。

(6)翿(dào):这是歌舞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由五彩斑斓的野鸡羽毛制作而成,形状为扇形。

(7)由敖:这可能是一种舞蹈曲目的名称。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解释:“敖,疑应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中有‘奏九夏,其九为骜夏’的记载。”郑笺解释说:“右手招我,意味着要我跟随燕舞的步伐。”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骜,即舞蹈的位置。”

译文

舞师满脸喜悦,左手紧握着笙簧,右手招我与他合奏“由房”旋律,内心充满了喜悦与舒畅。
舞师兴高采烈,左手轻轻摇曳着羽毛,右手招我与他演绎“由敖”曲调,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快乐时光。

评析

根据文学家余冠英的精炼解读,这篇小诗应被看作是表达歌舞和狂欢同景的典型,而并非充斥着政治观点或意识形态的故事。这是在贵族盛宴中,一个高贵的年轻男子在聚光灯下表演自己独舞的描绘。整个场景好似为他的欢乐所共享,他手持音乐仪器,肆意地跳逸,让人迷醉在欢乐的气氛中。他乐意容纳每一个人,甚至是邀请和自己共享欢乐的诗人来参与这场盛宴,这无疑使得庆典达到了狂欢的程度。

当他将乐器扔在一旁,投身于绚丽的舞步之中时,他喜悦而充满激情,每个人都被他带动,共享这份愉悦。他持续邀请诗人和他一起跳动旋律,为欢乐的气氛增加了更多动感和韵律。随着诗篇的展开,每一篇章都呈现了不同的歌舞场景,从奏乐到舞蹈的动态转变,凸显了诗的生动性和活泼性。

但是,我们已经无法知晓这两首舞曲究竟是何内容,只能从歌舞者的表情和神态中猜测其乐曲的性质。他们的快乐和光明似乎揭示了乐曲的精神内涵:欢乐,区别于其他情感的纯粹表达。诗的光明灿烂和流畅的节奏,充分表现了宴乐的积极、欢快的气氛,而那些参与者也无忧无虑地沉浸其中。

相反,如果我们遵循朱熹的解释,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夫妻之间的歌舞表演,丈夫邀请妻子一起共舞,让这份乐趣由妻子来讲述,狂欢,欢愉,情感交织,形成一幅美好的画卷。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绘并不常见。大多数作品描述的是男性出征,女性怨妇的景象。 见诸此诗的浓厚氛围,至少说明这对夫妻关系亲密,修养水平较高,充满情趣,且拥有大量的休闲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首诗的主角可能来自富裕的阶层,或已经衰退的贵族家庭。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闲暇时间是人们自我娱乐、写诗作画、游山玩水的必要前提。 对于那些整日忙于维持生计的人来说,可能没有这种雅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