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小雅·出车

《诗经》小雅·出车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chūchē
  • tiānsuǒwèilái
  • zhàowèizhīzài
  • wángshìduōnànwéi
  • chūchējiāo
  • shèzhàojiànmáo
  • zhàopèipèi
  • yōuxīnqiǎoqiǎokuàngcuì
  • wángmìngnánzhòngwǎngchéngfāng
  • chūchēbāngbāngzhàoyāngyāng
  • tiānmìngchéngshuòfāng
  • nánzhòngxiǎnyǔnxiāng
  • wǎngshǔfānghuā
  • jīnláixuězài
  • wángshìduōnànhuáng
  • huái怀guīwèijiǎnshū
  • yāoyāocǎochóngzhōng
  • wèijiànjūnyōuxīnchōngchōng
  • jiànjūnxīnxiáng
  • nánzhòng西róng
  • chūnchíchíhuì
  • cānggēngjiējiēcǎifán
  • zhíxùnhuòchǒuyánxuánguī
  • nánzhòngxiǎnyǔn

注释

(1)牧:原野的远郊。

(2)棘:通“亟”,急迫、急切,紧急。

(3)旐(zhào):绘有龟蛇的旗帜。

(4)建:高悬。旄(máo):以牦牛尾装饰的旗。

(5)旟(yǔ):绘有鹰隼的战旗。

(6)旆(pèi)旆:战旗飘舞之景。

(7)悄悄:心情压抑的样子。

(8)况瘁(cuì):况,通“恍”,疲惫憔悴。

(9)彭彭:形容车马浩荡。

(10)旂(qí):绘有交龙的带铃旗帜。央央:色彩鲜明的样子。

(11)赫赫:显赫,威风凛凛。

(12)襄:通“攘”,排斥,祛除、平定、清除。

(13)方:当…之时。华(huā):指黍稷的穗开花。

(14)思:语助,无意。

(15)雨(yù)雪:降雪。涂:路途。

(16)遑:闲暇。启居:安坐。

(17)简书:周王的出征命令书。

(18)喓(yāo)喓:虫鸣之声。

(19)趯(tì)趯:跳跃的样子。阜螽(zhōnɡ):蚱蜢。

(20)君子:指出征的南仲等人。

(21)我:诗人代在家的人言。降:安宁,平和。

(22)薄:同“搏”,抗击。西戎:西北的外族。

(23)萋(qī)萋:草木繁盛的样子。

(24)喈(jiē)喈:鸟儿的和鸣声。

(25)蘩(fán):白蒿。祁祁:繁多的样子。

(26)执讯:捕获并审问。获丑:所俘之敌。

(27)薄:迅速。还(xuán):通“旋”,意为胜利归来。

(28)猃(xiǎn)狁(yǔn):西北的外族。夷:平定,消灭。

译文

乘坐高大的战车奔赴战场,部队静候在远郊的牧地之中。王宫的命令如风传来,奉命踏上征途。召唤身边的勇士和马夫,一同出征到边防。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刻,肩负重任保边关。
乘坐高大的战车奔赴战场,后卫部队也在郊野之地整装待发。军车上插满绘制有龟蛇图腾的旗帜,树起牦牛旗帜风中飘扬。扬起鹰隼旗帜有气势,这些迎风飘扬的旗帜仿佛在为我们鼓舞士气。面对未知的战事内心充满忧虑,身边的勇士们也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周王向南仲大将军发出了号令,率军奔赴北方筑起坚固的城墙防线。众多战车齐声轰鸣,龟蛇龙鹰旗帜明晃晃。周天子号令火速赶往朔方,投身于筑城之战中。威震四方的南仲大将军,誓将猃狁敌军一网打尽。
当初离家远行时,五谷丰登黍麦穗花盛开在田野之间。如今踏上了归家之路,只有纷飞的大雪和泥泞的道路作伴。国家多灾多难多忧患,无法得到片刻的安宁与休整。我们何尝不思念着家乡?只是畏惧天子的诏令。
草虫嘶嘶鸣叫不停,蚱蜢轻盈地在草尖上跳跃。许久未见南仲将军,忧心忡忡烙心中。当她看到我归来的身影,那颗渴盼已久的心必将如释重负。威名远扬的南仲大将军,归途中将西戎的扰乱扫荡殆尽。
春日的阳光明媚而温暖,花草树木繁茂而美丽。黄鹂鸟儿在枝头尽情地歌唱,村姑们悠闲地采摘着香蒿。俘虏敌人又审讯,急切地踏上归家的路途。威名赫赫的南仲大将军,平定猃狁敌人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宁。

评析

《小雅·出车》是一首精巧构建的诗篇,虽其不直接描绘战斗细节,但却独辟蹊径地选择了战争的准备阶段和胜利凯旋作为主干情节,令人眼前一亮。它巧妙地将战争的雄伟壮烈与细微情感交织,以独特的手法将战争的时空转换,浓缩于短篇诗歌中。它的画面描绘与主题凸显让人垂魄醉心,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全篇诗歌的动人韵律。

作者运用独特的组合技巧,将充满强烈军事色彩的关键环节,如点兵建旁、伐玁狁、征议戎、献俘虏等逐一串联,引领着你遵从诗人的眼光,发现逐一展开的事件,同时免于产生事件罗列的疲累感。它的建构结构使得诗歌的布局秩然有序,主题突出而动人。

这首诗的开头,始于描绘战前准备的紧张氛围。诗人的描写偏重于画面的呈现和心理的暗示。从诗篇的“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作者以连续的动作--兵车的出动、召唤集合,以及从天子所来的召集激发了战前紧张的动员呈现,而“多难”和“棘”两词又巧妙地表达出战将与士兵的内心忧虑和压迫感。

然而,诗歌的最后三章从另一角度表现了诗歌在叙事空间上的克服。作者并不直接描绘战争的全貌,而是选择直接描绘胜利凯旋的情景。诗人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成功地将读者的关注点从本应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转向了“初出征时”的“黍稷方华”。通过今昔对比,既展示了漫长大战的严酷,又巧妙引导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战事的艰难。

对家人来说,“未见君子”至“既见”的心情转变,也正是再映战事的痛苦与兴奋。最后掀起了对此战胜利的献策高兴与对战将们的赞美。这种技巧偏离实事,拥独特风格,使整部诗歌更加丰富细腻,进一步凸显了人物复杂而细微的心理变化。

在整部诗篇中,从接受命令展开的准备,到得胜归来的欢庆,诗人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六个与战争息息相关的不同时空画面,犹如一幅古色古香的长卷展现在眼前。在衬托和运用颇具感动的叙述中,诗人也将几处与悲众的场景、情节和感情描绘得栩栩如生。

儿此首诗,其语言朴质自然,情境交融,恰如一首优美的民歌般,富含人民生活的磅礴力量与丰富情感,引发着我们深深的共鸣与赞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