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国风·陟岵

《诗经》国风·陟岵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zhìzhānwàng
  • yuējiēxíng
  • shàngshènzhānzāiyóuláizhǐ
  • zhìzhānwàng
  • yuējiēxíngmèi
  • shàngshènzhānzāiyóulái
  • zhìgāngzhānwàngxiōng
  • xiōngyuējiēxíngxié
  • shàngshènzhānzāiyóulái

注释

(1)陟(zhì ):攀登。岵(hù):山上覆盖着草木。

(2)父曰:诗人在此处构想出他父亲的话语。下文中的“母曰”和“兄曰”也是诗人的设想。

(3)予子:这是诗人设想中,他的父亲对他的称呼。

(4)夙(sù)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夙:指清晨。

(5)上:通“尚”,希望。旃(zhān):这个字在这里相当于“之”,用作语助词。

(6)犹来:意思是依然回来。无:这里是“不”的意思。止:是指停住不前。

(7)屺(qǐ):这个字指的是山上没有草木。

(8)季: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或者是排行最末的。

(9)无寐:没有时间去睡觉。

(10)冈:山的脊梁。

(11)偕(xié):一起,共同。

(12)无死:不要在异乡去世。

译文

登上葱郁的高山之巅,远眺着父亲所在的家乡。耳边似乎回荡着父亲深沉的叹息:“唉,我儿在远方服役,日夜忙碌,为人更要小心谨慎,期盼能早日归来,不要留恋他乡。”
登上裸露的山峰,望向远方母亲所在的故乡。仿佛母亲的叹息在耳畔轻响:“唉,我儿在他乡服役,夜以继日的辛劳,连合眼的机会都寥寥无几,务必照顾好自己,愿你早日归来,不要忘记远方的母亲。”
登上起伏连绵的山丘,凝望着兄长所在的家园。似乎能听到兄长的叹息之声:“唉,我的弟弟在远方劳役,日日夜夜都辛苦;请务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盼望你早日返回,不要客死他乡。”

评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家乡服役的人,他意象着他的父母和兄长在远离的家乡怀念他,进一步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由三部分构成,全部运用了赋体的形式。

这首诗采用了反复的章节结构,每个章节的开头两句都直白地表达了思亲之情。我们常说,登高望远可以代替回归,长歌可以代替哭泣。然而,如果不是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思念,这位役人就不会爬上山顶望乡。这首诗的开篇,作者三次重复登山望远的主题:"望父上山顶,望母上山顶,望兄上山顶"。用言语无法充分表达的方式,来更深刻地表达他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这两句开头,将用远望代替归来的意愿、用长歌代替悲泣的情感,都表达得深刻而感人。

然而,这首诗真正独特之处也具有吸引力并不在于直接表述的思亲情怀,而在于接下来的亲人设想主角对他们的思念。在诗人的想象中,主角登高思望之时,家乡的亲人也在此刻想念他,并在他的耳边轻轻诉说他们对他生活疾苦的同情,以及对他行为慎重、祈求平安的关心和祝福。这一系列设想语句中包含了深深的叹息、嘱托、期待、希冀,以及深深的爱抚和安慰。笔者精妙地表达了这些情感,情感深沉而直达人心。

这种通过设想创建的幻境,在艺术创作上具有两个特点:它是想象和记忆的结合,是由对家人老话的回忆和对家人此刻思念自己的想象得到的。这种设想的表达,展现出了亲人们鲜明的个性。例如,父亲的寄语表现出了他从儿子的角度出发的豁达,母亲的寄语则流露出了她无法割舍的母子之情,而兄长的言辞则是强烈的爱和对生命的珍视的表现。在简洁古朴的《诗经》中,通过设想的方式写出人物的个性,是极不易的,然而这首诗做到了。这在后世同类的思乡诗中,也较为罕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