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之水:扬,暗指悠悠缓缓的样子。不流,指水流平稳地流动,没有浮沉起伏或冲刷的力量。
(2)束薪:捆绑好的柴薪,这里用来比喻妻子或婚姻关系。
(3)彼其之子:这里的“彼其之子”指的是远方的某个人,特指妻子。
(4)不与我:不与我,意味着不能和我在一起。戍申,指在申地进行防守。
(5)怀:怀,通常解读为平安,但也有人认为是思念或怀念的意思。
(6)曷:曷,是何的古代表达方式,常用于提问。
(7)束楚:指捆成束的细长荆条,常用于编织或其他手工艺品。
(8)甫:甫,是古代的甫国,也就是吕国。
(9)蒲:蒲,指蒲柳,一种植物的名称。
(10)许:许,指古代的许国。
轻轻流淌的河水啊,冲不散紧紧捆绑的木柴。远方思念的人儿啊,无法与我共同守护申国的城寨。思念如潮水般涌来,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缓缓流动的河水啊,无法托起成捆的柴草。远方思念的人儿啊,无法与我并肩守卫甫国的城堡。思念如潮水般涌来,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平静流淌的河水啊,无法带动成捆的柳枝。远方思念的人儿啊,无法与我一起守护许国的城池。思念如潮水般涌来,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让我们追溯到春秋时期,周平王在位的年间(前770—前720年),社会之状十分混乱,皇权被诸侯弱化,各封建势力渐盛。周平王的母后原是申国的公主,而申国长期备受楚国之逼,为了保护母亲的故土免受侵扰,周平王决定调派精兵前往申国,驻守其重要岗哨,以抵御楚国的挑衅。然而,这让那些离乡背井的士兵心存怨尤,他们哀愁满怀,殷切悼念家乡,于是:“扬之水”这首诗便由此诞生。
事实上,申、甫和许三国的君主皆姓姜,由于周平王的母后源自姜姓的申国,与甫国、许国都具有亲属关係。因此,尽管周平王的部队并未派驻于甫、许两国,然而这首诗的故事背景也含有对他们的影射: 周室国母母后的亲属人。
《扬之水》中,诗人以远方守军的口吻述说这份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共三章,每章主题基本吻合,差异在于"束薪"、"束楚"和"束蒲"与"戍申"、"戍甫"和"戍许"。"薪"、"楚"、"蒲"代表着农民生活中常年使用的燃料,象征了平凡的乡土生活,而"申"、"甫"、"许"则是三个姜姓的诸侯小国。这样的对比使得这首诗的重复并非单调,而是一种强化手法,超越了字面的含义,更加展现出守军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诗头"扬之水,不流束薪(楚、蒲)"以流转不息的水与静止沉重的柴草作对比,预设视觉印象:河水咆哮着行走,犹如时光流逝,再也不回头。又如柴草,沉甸甸地根植于原地,就像守军那思乡的情绪,无法动摇。诗句接着延伸出"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甫、许)",在家等待的亲人自然无法与远在边关的士兵同在。士兵,就如同与源头割连的河水,欲止无法;而等候在家的亲人,就像在原地静候的柴草,动也不动。如果把韶华看作是一路向前的流水,那么对家的思念就如沉重的柴草,静止不动。离别的日子越久,戍守的时间越长,士兵对妻子的思念也就越深。
驻军最终在诗歌中呼唤内心最真诚的情感: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倾泻他的询问: 在家的亲人平安吗?我何时才能回家重逢呢?情感的复杂性在这句问话中完美体现:夫妻之情,家国之思,远征之苦,都被封存在这句咏史的话语中,而士兵归家的愿望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诗章结构上,诗人选用了非规矩四言形式,包含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类型,说明这只诗有着浓郁的口语化倾向。曲折的口语句法,则能够更为真实、富有表达力地阐释出草根出身的士兵的真情实感,使读者感到温馨亲近。实则,除了部分词句带有历史痕迹,在理解上需要稍许解释外,这只口语化的诗篇,千年来读来,仍能使人深感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