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卬(yǎng):同“仰”,意指仰望。昊(hào)天:辽阔的天空。
(2)惠:表示深深的爱意。
(3)填:通“尘”,意味着时间的漫长与持续。
(4)厉:此指生活中所遭遇的灾难与祸害。
(5)士民:指的是学者与百姓。瘵(zhài):疾病之意,此指人民的疾苦。
(6)蟊(máo):伤害农作物的害虫。贼、疾:都表示伤害、祸害。
(7)夷:意为平坦。届:至、达到极点之意。
(8)罟(gǔ):如同“网”,此指法律的束缚与制裁。罪罟,即刑罪的法网。
(9)瘳(chōu):病情好转,恢复健康之意。
(10)覆:反转、颠覆。
(11)说:通“脱”,意为解脱、释放。
(12)哲:代表智慧与才智。
(13)懿(yì):通“噫”,为感叹之声。
(14)枭(xiāo):传说中长大后食母的恶鸟。鸱(chī):发恶声的鸟类,如猫头鹰。
(15)阶:此指上升或下降的阶梯,象征人生起伏。
(16)匪:不可、非之意。教诲:即教育与指导。
(17)寺:近处之意。寺人:指的是内侍、近臣。
(18)鞫(jū):彻底追究之意。忮(zhì):伤害、妒忌。忒:变化、差异。
(19)谮(zèn):暗中进谗言。竟:始终、最终。背:违背、自相矛盾。
(20)极:此处意为凶狠、残忍。
(21)伊:为语气助词。慝(tè):邪恶、错误之事。
(22)贾(gǔ):商人之称。三倍:指商人获得三倍的利润。
(23)君子:指执政的贵族或高尚之人。识:通“职”,职责之意。
(24)公事:公共的事务,特指妇女从事的纺织等工作。
(25)刺:指责、批评之意。
(26)富:此处的意思是福祐、富裕。
(27)介:大之意。狄:通“逖”,意为遥远。
(28)忌:心中的不满与怨恨。
(29)吊:对遭遇不幸者的慰问与抚恤。
(30)类:善良、美好之意。
(31)云:语气助词,用于加强语气。
(32)殄(tiǎn)、瘁(cuì):都表示疾病、困苦之意。
(33)罔(wǎng):通“网”,表示束缚、困扰。
(34)优:厚待、优待之意。
(35)几:接近、差不多之意。
(36)觱(bì)沸:形容泉水涌动的景象。
(37)藐(miǎo)藐:形容高远无边的样子。
(38)巩:巩固、加强之意,也可指约束与控制。
(39)忝(tiǎn):感到羞辱、愧对之意。
(40)式:使用、采用之意。
我仰望苍天,心情沉痛,苍天对我却如此冷漠。天下纷扰已久,大祸接连不断世间不再安宁。国内四处动荡不安,无论士人还是普通百姓都饱受戕害。病虫害肆虐庄稼被毁,这种苦难长年累月似乎永无止境。罪恶的法网肆意扩张,让人们深陷苦难的深渊。
有人拥有肥沃的田地,你却强行据为己有。有人拥有强壮的劳动力,你也毫不留情地夺取占便宜。对于无辜之人,你却反目成仇来拘捕。对于那些罪恶之徒,你却宽容赦免,放任自流。
有才能的男子能够称王称霸,有才能的女子却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个妇人太过狂妄嚣张,恶名昭彰如同枭鸟和鸱鸮一般。她花言巧语善于撒谎,身上藏着灾难和邪恶的祸根。祸乱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源自于这个妇人。不是因为她受到了教唆,而是她自身就贴近于女红之类的琐碎事务。
她罗织罪名肆意陷害,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她的狠毒程度无人能及,穷凶极恶令人发指。好比奸商在发横财,君子们对此一目了然。妇人本不该干涉朝政,蚕织等女工事务却被抛弃。
苍天为何要降下如此严厉的惩罚?神灵为何不给予我们庇护?元凶顽敌全然不顾,只是对我进行嫉妒和排挤。人们对于遭受的灾难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纲纪败坏却装聋作哑。良臣贤士们纷纷逃亡,国家危急无人伸出援手。
苍天无情地降下了严酷的法网,让人难以躲藏逃避。良臣贤士们都被流放,忧国忧民却只能品尝苦果。苍天的法网频繁而危急,让人无法阻挡。良臣贤士们全都被杀光,忧国忧民之心只能化作无尽的悲伤。
涌泉沸腾水花四溅,汩汩流淌的泉水深不可测。国家和时局让人心生忧虑和悲伤,难道是今天才开始增加吗?生前没有遭受到重大的灾难已经很幸运了,死后也不希望有任何祸乱跟随。厚土皇天高不可测,掌控着万物的命运。千万不能辱没祖宗先辈,要拯救国家、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瞻卬》一诗,以七章的篇幅,深情而激昂地描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人心的起伏,国家的兴衰。首章开篇即揭示了时局的艰危,天灾人祸交织,使得国家不得安宁,生民遭受涂炭之苦。这里的“天”,不仅指自然的天空,更象征着高高在上的人间统治者。诗人控诉的“灾祸”,既包含自然的灾害,更指向人为的祸乱,且人为之祸往往甚于天灾。
二章通过鲜明的对比和反复控诉,揭露了那些倒行逆施、肆虐无度的虐政。诗人痛心疾首地指出,这些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三章则进一步深入,认为祸乱的根源在于女人的得宠和她们的谗言搬弄是非。这种观点或许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四章提出了消除“女祸”的具体方法,即让女人专注于女工蚕织等家务劳动,不参与朝政。这种主张体现了诗人对于女性角色的特定看法,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参政的普遍担忧。五章直斥幽王之罪状,指责他不忌惮戎狄之威胁,反而怨恨贤臣,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和人民的灾难。
六章面对如此深重的天灾人祸,诗人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恳切之心。他深感自己生逢乱世,无法置身事外,因此提出了匡时补救的方案,以劝诫君王。七章作为全诗的结尾,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
《瞻卬》所揭示的历史画面,比史书上的记载更为生动、具体而深刻。诗中列举了周幽王的种种恶行,如罗织罪名、苛政暴敛、侵占土地、放纵罪人、政风腐败、妒贤嫉能等等,全面而形象地展现了西周社会崩溃前夕的历史场景。
关于《瞻卬》的作者,我们无从得知。但无论是谁,他对周幽王统治下的社会黑暗和政治腐败都持有深恶痛绝的态度。他对幽王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严正的批判,对于贤臣的亡故和国家的濒危现实深感惋惜和痛心疾首。诗人的感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剖析,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的结构上,《瞻卬》每章句数大体一致,但又有少数篇幅的章句长短不一,这种参差不齐的章句更便于诗人淋漓酣畅地叙事、抒情和议论。诗的起章极其雄肆有如高屋建瓴之势纵揽无遗而诗人的感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剖析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篇中语特新峭然又有率意处。卒章语尽而意犹未止令人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位悯时忧国、具有热血心肠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此外,《瞻卬》在用韵上也颇具特色各章不尽相同有一韵到底句句用的有同韵或协韵的。这种句句用韵在《诗经》中是常见的韵例。随着诗人感情的变化诗的节奏或缓或促或扬或抑用韵亦随之变换增加了音响、格调的美感使诗更加生色。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感染力和可读性。